> 家具设计:新家居与旧物件\去年日本木材出口暴增七成,接近一半卖给中国
详细内容

家具设计:新家居与旧物件\去年日本木材出口暴增七成,接近一半卖给中国

时间:2020-10-22     人气:1012     来源:     作者:
概述:Cindy的一个设计作品,和她家里的风格略有些相像。父母结婚时留下的柜子立在客厅中,陪着儿女走到下一代。客厅与餐厅毫无阻隔,青砖砌成的弧形电视墙让人眼前一亮文/汤石香设计师/卓新谛图/受访者提供设计师名片>>>卓新谛(Ci......
Cindy的一个设计作品,和她家里的风格略有些相像。父母结婚时留下的柜子立在客厅中,陪着儿女走到下一代。客厅与餐厅毫无阻隔,青砖砌成的弧形电视墙让人眼前一亮

文/汤石香设计师/卓新谛图/受访者提供

设计师名片>>>

卓新谛(Cindy),此案例的屋主,亦是设计师。从业十多年,擅长中式、混搭、后现代。为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会员,作品曾获第八届中国室内设计双年展铜奖。

现代人常有一些现象,那就是在奋斗了多年终于有了一隅庇护之所后,为了室内设计所谓“风格统一”的需求,将以往陪伴自己许久的家什们抛弃殆尽。新的房子、新的家具,与过去奋斗的艰辛一般被丢在脑后的,还有那些陪伴我们许多许多时光的旧家什,和它们承载的那些回忆。

好在念旧的人总是有的,Cindy就是将旧物搬进新居中的一个。十几年来,给别人造了无数个美好的家后,Cindy终于有了一个自己的家,可以纵情设计一展所学,但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家,而不是一间装修完的房子。

老人家在城里呆不住,所以家中平时只有Cindy和弟弟同住,但偶尔老父亲也会来看看一双儿女,于是就预留了一间多功能房。一个110平米的小房子,就被Cindy切成两厅两卫小三房的格局。风格是中式偏混搭,是她最擅长也是最喜欢的风格。

Cindy喜欢热闹,总希望能高朋满座,作为招待朋友的客厅,舒适轻松十分重要,因此选取了更为舒适的欧式皮沙发。更把书桌放到了客厅里,方便和同业间互相讨论问题:室内设计师们的图纸需要大块的地方放着。但客厅毕竟多数是拿来休憩的,因此用了Cindy十分亲近的木头铺就,和屋子里青色的地砖交接,像是铺了一块木色的地毯,看起来十分舒服。

客厅中最扎眼的四门方角二斗柜是Cindy父母结婚时添置的,老一代的人对东西总是很珍惜,旧时的做工也好,用了三十多年的老家什还是十分耐用。颜色有些许斑驳,但依旧艳得漂亮,作为客厅里最艳的色彩震着。不过如今是纪念意义多于实用价值,放在书桌后,工作时转身看看身后的柜子,也仿若是父母在身后看着一般。这是再美再贵再精致的家具也无法给予的亲切和怀念。

同样有“年纪”的老家什是家中三口老式箱子,Cindy用的那只放在读书区,哥哥和老父亲的现在放在电视墙下,那里原先放的是Cindy之前从乡下淘来的两根木材。Cindy和哥哥的箱子是父亲给的,父亲的则是爷爷做的。乡下的孩子早早开始寄宿生活,箱子里放着每周从家里背来的米和饭盒,偶尔里头也会出现母亲做的一些便于存放、装在有盖铁杯里的“好料”。箱子放在宿舍里的床上,在那些日子里伴Cindy安眠。如今箱子主人求学生涯早就结束,它作为一个普通但十分重要的收纳箱放在一角。

照片里放着两根木材,现在放着两口箱子的电视墙颇费了Cindy一番心思,用灰绿的青砖刷了灰色水泥漆砌成弧形,灵动美观。不但增加了洗手台的长度,亦把洗手区的入口导向过道,更是作为餐厅与多功能区的视觉连结媒介,一举多得。青砖是中式建筑中常用的材料,让房子的中式味道更足,且青砖亦用于古代宫墙的修葺,因此给客厅平添出几分大气来。

Cindy希望整个屋子是互通的,但厨房并不适合做成开放式,因此就在电视墙上开个口子,用竹藤编的席子轻掩着,从口子里可以看到厨房里面。这窗子的效果,是一个中式概念的演变,这个小细节让她自己十分得意和喜欢。

电视墙过去就是餐厅,因为家里人口少,所以餐厅格外小,位置也隐蔽得一度让人不知道这是个什么地方。不过既然说是自己的房子自己随心所欲,就不在意那些所谓的规则。餐厅里的桌子凳子都是找师傅定制的,餐桌一边是两把灰绿色的灯挂椅,和客厅中的椅子一个样式,也和阳台里的圈椅一个颜色,都是Cindy和朋友们自己动手用木蜡油漆上的;餐桌的另一边是一把乡下常见的普通条凳,是老父亲习惯和喜欢的样式。一家人,你坐你习惯了一辈子的条凳,我坐我爱的灯挂椅,平凡和乐。

许是浓浓的中式情节“作祟”,使得Cindy十分喜欢陈逸飞。餐厅里的灯挂椅后,一副陈逸飞的画还没来得及挂上,斜斜地靠在墙上,秀色可餐。同样充满中式味道的是餐厅里的防盗网。防盗网不得不做,但又不想一个丑丑的网破坏美丽,于是就做成较大空格的网格,漆上红色,像是中式的屏风。阳台上的防盗网漆的是绿色,衬着外头绿色的景。

阳台在主卧外,灰绿的圈椅和绿色的防盗网映得绿意沁人。圈椅其实十分适合喝茶,沙发容易让人没坐相,不合喝茶的清雅。圈椅的“圈”贴着腰也托着人的双手,坐姿优雅又不乏舒适,与友人谈天吃茶再好不过。一旁的俩绣墩是陶土烧制的,上黑或白的釉,清雅亦中正。

阳台紧靠的主卧和屋子的整体风格不同,大红大绿温暖热情,卧室应温暖,暖色适眠,而不宜用冷色调。卧室里头的柜子和小桌子都是用装修后剩下的木料做的,全新,不用老家具。老人说每件老家具里都住着灵魂,不宜放在人休息的空间里。

大空间小装饰都用心耗时,新居落成,老家具嵌进新装饰里,新的生活伴着旧的回忆。所谓家,不是那一个空落落的空间,而是:那是我睡过的床,那是我当初写作业的桌子,那是我吃饭时专用的椅子。空间是没有任何记忆的,有记忆的是家具。它经过人无数次的抚摸而呈现独特的模样,因使用者不同而拥有不同的样子,而有其独一无二。

我一直觉得现代人是悲哀的,因为租赁的房子和流动的生活让他们没有自己的老家什,而偏好沙发塑料椅更是悲剧,因为那最终是要丢弃的,而不是拿来回忆的。而这恰恰就是木器存在的意义,每一寸都是岁月与回忆的味道。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曾几何时,我们从媒体、网络上看到过这样的说法:“日本人爱护环境,把本国森林资源保护起来不砍伐,而从中国进口廉价一次性筷子。”今天要大声告诉你,这是假的!2017年,日本木材出口量达到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约70%,而且主要销往一个你想不到的大国:中国。

在大众印象里,日本一直是个饱受资源匮乏之苦的国家。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对高端木材需求持续旺盛,日本的杉木出口量以迅猛势头高速增长,中国成为其主要木材出口国。

中国曾经大量出口木材给日本,主要用于做家具。现在,随着中国的强大,角色反转了。2017年,日本木材约40%出口到中国,到了今年第一季度,日本木材有70%出口到中国。

对中国来说,这是好事:相比较东南亚的木材,日本木材更便宜,性价比更高。对日本来说,也是好事:日本九州经济圈附近山林众多,山上木材约数十年没有砍伐,受到台风暴雨等灾害影响,大量木材烂在山上,若不进行适当的间伐,整个山就荒废了。日本多年来一直苦于木材卖不出去,现在中国大量进口,日本自然开心得不得了。

对此,网友们也是热议纷纷:“人家卖木头就意味着我们也可以一样的无节制的砍伐呢?人家森林覆盖率有66%,我们只有21%啊。”“中国有青藏高原和草原沙漠,覆盖率永远不可能达到66%。”“木材不是不能采伐,关键是要科学利用,要可持续,不能以牺牲破坏环境为代价。”“木材属于可再生资源,适度开采是正确的。”“好,买光小日本!”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近年来,业内人士都在呼唤好的原创设计引领中国家具业突出重围。但是,前卫的、新奇的、美观的家具,能在市场上叫好又叫座,其根基必然是消费者完美的使用体验。但是,最近不少消费者反映,自己被家具设计师大开的“脑洞”坑得欲哭无泪。下面,我们就集结了一批家具使用“尴尬”之处,喊话设计师们:设计不是标符合国就可以,消费者还要看诚意。

    细节考虑缺诚意

    某些家具设计看起来不错,但是就是差了那么点意思。不是用着麻烦、就是会在使用中造成尴尬。说到底,还是设计师及企业远远没有设身处地为使用者考虑,缺乏诚意。

    有进无出的床头

    消费者自述:我家这张床,出自一家以设计著称的家具品牌。本来我一直觉得床头的设计还不错,床头板上做了几条缝隙,但背后又用两竖一横三块板材支撑起一块几厘米宽的小搁板。导购介绍,这是用来临时放眼镜、小水杯、小台灯什么的,当时觉得这个设计好贴心哦。而且一个小搁板的支撑都做得这么用心,从后面看有个空腔,商家还是很舍得用材料滴。不过回家放上床垫后发现,最下面的缝隙直接被挡上,起不到任何装饰作用,而且还爱“吞东西”。前天早上,“惨剧”发生了。手机顺着这条缝隙直接掉进了后面的空腔。床是靠墙放的,这个空腔上下左右等于都被封死了,要拿出手机,只能搬床。我一个弱女子,“臣妾做不到啊!”:单女士

    床箱设计存缺陷

    消费者自述:我家面积小,所以买家具的时候选了一个带储物空间的低箱床。平时把床板一掀,大小物件都能放进去,十分方便。我一直认为,这种床是小空间的福音啊。不过,这个床有个缺点,就是四外角有很大的空隙。尤其床头两边的空洞,手链、戒指、手表、手机,已经掉进去无数次,要拿出来还得掀床,而且还要爬到最里面去找。最恐怖的是,最近孩子竟然还把手、脚都伸进去,这要是受了伤,可不是小事。:赵女士

    ★点评:

    家具设计一般都会兼顾产品的美观和功能,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独占鳌头,比的就是对细节的处理。记者在采访中曾经听到业内人士这样的抱怨,现在的设计师本身就是刚出校门,自己还在租房子,根本没有生活经验。这样的人,怎么能做到面面俱到呢?所以,这里也呼吁设计师们注重生活体验吧。

    另外,还要提醒家长们,成人家具在安全性能的要求上,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存在。床头上的缝隙、床体边的空洞都可能对活泼的孩子造成伤害。因此,还要自行采取补救措施。

    储物空间尺寸尴尬

    寸土寸金的北京,普通消费者都想尽可能地利用家里有限的面积。但是就有一些家具产品,本身是为收纳设计的,但真的用起来却诸多问题。

    书架里能藏进孩子

    消费者自述:家里面积不大,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我们在电视墙的位置定制了一面书柜。既能装下所有的书,还能当电视柜用。因为没有经验,我们看了设计师的图纸后觉得,方方正正挺好看的,于是就签字订做了。但是安装后我们才发现,每个储物格都是25厘米深、34厘米高。一个储物格可以前后放两排杂志,前面还有空闲。这样一来,放一排书太空,放两排书倒是合适,但后面的书就难见天日,找起来也费劲。于是我们询问设计师为什么设计得这么大,他的回答是,这是常规尺寸,大家都这样。现在我家有了一岁的小宝宝,孩子爬进最下面的储物格里藏猫猫都没问题。难道储物设计就不能人性些吗?:程女士

    深深的抽屉怎么填满
    消费者自述:买柜子的时候,觉得只有储物空间大的才装得多,但后来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我家有一个1.2米高的储物柜,其中有三个深32厘米的大抽屉。当时没想好放什么,只觉得空间够大。但在实际使用中却觉得处处麻烦。首先,太深放不了琐碎的物件。放袜子、内衣得摆下至少三到四层。那么,找起来就很麻烦。放大件的话,由于抽屉宽度只有45厘米,薄被子也就只能放下一床。总之,钱花了不少,功能却有待开发。:吴先生

    鞋柜只能放女鞋

    消费者自述:最近家里玄关处填了个鞋柜,在卖场里看着挺好的,尺寸也正好适合。样品里摆了几双女鞋和拖鞋作为展示,自己比了一下,能放下至少10双鞋。产品搬到家后,我赶紧把家里的鞋往里放,这时问题来了,女鞋竖着放没问题,但是男鞋就超过了鞋柜的进深,只能横着放。我量了一下,鞋柜的进深是28厘米,但我先生才穿41号的鞋就已经超过了一大块。这样一来,本来预计一层能放两双鞋,现在变成男鞋横着放一双就占了一层。难道这个鞋柜是专门为女人设计的吗?:闫女士

    ★点评:

    关于储物空间尺寸,业内已经有一些成型的数据模型。不过,细节做得并不精准。现在有部分企业开始大量研究消费者的实际使用案例,总结出适合国内消费者生活习惯的设计。其实,针对使用功能,空间的大小是有据可循的。比如,某些定制家具企业就细致的考虑到一个锅的尺寸,然后规划橱柜空间的划分。说穿了,唯用心而已。此外,这里也要提醒消费者,既然已经选择定制,那么就要满足自己的个性需求,要多大的空间,自己先测量好,然后告知设计师。而设计师的设计稿,也不要只是看看,实际拿尺子比量比量,这样再签字可以避免很多麻烦。

    安全性欠考虑

    有些产品符合国家标准,但是使用时却造成了人身伤害。然而国标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切实为消费者着想的设计,才能占有广大的市场。

    磕伤人的铁床角

    消费者自述:家里一直使用板式家具,有磕碰也在所难免,但是这次真是被这个金属床角磕怕了。我家是板式床,床尾的两个床角用金属做了两个倒圆连接件。我们能理解设计师的意思,做倒圆就不容易伤人。但是,两个铁疙瘩却再三“肇事”。由于材质太硬,不经意磕一下腿就直接青肿了。最近我妻子更是在腿上碰了个口子,鲜血直流。该品牌的客服说,这么做符合国标,让我们自己放点儿防撞颗粒。但是,厂家在设计的时候就不能考虑周到些,用木材、塑料等比较软的材质来代替铁疙瘩吗?:李先生

    一拉就掉的抽屉

    消费者自述:我家的写字台是实木的,一共有五个抽屉。有一天我准备在抽屉里找点东西,使劲儿一拉,竟然把抽屉全拉了出来。幸亏我手疾眼快,赶紧托了一下,要不然抽屉非砸到脚面上不可。:朱先生

    ★点评:

    记者采访后得知,在成人家具标准中,金属件的安全规定主要是不能存在刃口,这主要针对划伤,不针对碰撞。因此,不能说李先生家的床就存在安全隐患或设计缺陷。也有业内人士提出,现在市场上普遍使用金属倒圆床角,除了美观、避免尖角伤人外,还有加工简单及成本低的考虑。但是,要改变设计用其他材料来代替,也没有技术上的难题。不过企业要更改这种设计,更换其它材料来做连接“不是什么费劲的事”。记者在市场走访的时候已经发现,部分品牌已经将金属床角换成木材连接件,以提高消费者的使用感受。

    至于抽屉脱落,此前就有伤人的报道。专家表示,抽屉必须与柜体固定且不能拉出全部尺寸的三分之二,确实有这个标准,但却是个推荐性标准。厂家和设计师是否采用,还是要看其对待消费者是否负责了。


    红木家具早已突破了“只有老年人才喜欢”的范畴,青睐者不乏时尚年轻群体,在享受快节奏生活的同时,也需要经历一分优雅,品味一种气质。

    走访家居卖场发现,受时尚年轻群体青睐的红木家具以工艺细腻、颇具生活气息的苏式家具为主。在选择风格、造型的同时,材质也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80%以上的消费者在选购红木家具时有收藏、保值的考虑。”家居市场商会专家介绍,红木家具的材质直接决定了市场价位和收藏价值,如果误买“伪红木”则很难达到保值的目的。专家建议,选购时一定要向销售人员索要说明书等文件,在合同中注明产地、树种等。

    “气温升高、日照时长、湿度变化大,这些都是影响红木家具使用寿命和保值效果的因素。”专家提示,春夏季节应将红木家具搬离空调风口,以避免巨大的温差使家具损坏或过早老化。同时,可对红木家具的摆放位置进行调整,避开直射的阳光,必要时用窗帘遮挡。“红木家具适宜的环境条件是温度15℃至25℃,湿度在25%至35%之间。”

    阅读全文
  • 家具上市企业涨声不断
    在家具企业倒闭声中,几大家具上市企业却“涨声不断”。其中索菲亚(002572)昨日继续上涨,涨幅为3.12%,宜华生活(600978)也有2.04%的涨幅。业内人士解释家具行业中传统板块业务下滑严重,定制家具成为家具行业的“救命稻草”,家具行业扩张迅猛。不过据透露,今年前5个月定制家具整体业务增长明显放缓,市场分析称目前市场持观望态度,7月行业大展的订单情况可决定今年该行业的总体表现。
    定制家具仍未能抢占整个市场
    “如今家具行业分化明显,传统家具板块严重受挫,定制家具板块发展快速。”从业多年的周先生告诉记者,近两年,中小型的传统家具企业至少倒闭了6成,主要集中在佛山顺德、东莞、深圳几个地区。周先生解释,原因一是市场的消费观念正在改变,二是传统家具行业多使用实木,但实木资源越来越少、成本越来越高,而且来源不稳定,三是生产工人成本提高,四是设计比较陈旧,无法更好利用空间,导致行业出现落后现象,业务下滑。
    而与其相反,定制家具行业越来越成为主流。“定制家具可以更好地利用室内空间,而且材料主要采用人造板材,来源稳定,成本比较低,加上标准化生产的特点,定制家具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不过,周先生认为定制家具的上涨势头还未能抢占整个市场。据他了解,2010年~2015年,定制家具市场每年都有30%~50%的增长幅度。
    不过,今年的定制市场需求并不乐观。为定制衣柜配套门的企业老板唐先生告诉记者,今年前5个月市场整体业绩明显下滑,中小家具厂商的业务量大概是去年同期的6成左右。唐先生介绍,定制家具市场一般比房地产市场滞后半年左右:“目前行家们都在观望,期待下半年成交量能否追上来。”而每年7月因为有行业的大展会所以成为行业的“晴雨表”,届时各家拿的订单就可以预测今年整体市场表现。
    龙头企业发力占据三四线市场
    为多个知名房地产公司提供建筑装修配套服务的范先生告诉记者,定制家具肯定是行业发展的潮流,目前几大巨头占据了接近一半的市场份额,行业未来趋势是集中度还将越来越高:“就好像木地板行业,10年前广东有100多家,现在能找到10家大型企业已不容易。”而小品牌只能走个性化、专业、特色路线,一旦跟风就难以存活。
    据透露,目前几个大企业都忙于扩大生产量、渠道建设以抢占市场份额。不过,把目标定在三四线城市的小厂商今年纷纷“触礁”。业内人士分析原因是大品牌商在占据了一二线大城市的市场后,继续向三四线城市发力。业内人士称:“小厂已经没有太大生存空间了。”
    分析:资金链“绷”紧企业靠推低价产品冲业绩
    行业快速扩张,企业的资金链能否负荷?范先生认为,行业暂时仍然健康,但是资金链明显“绷”得比较紧:“作为上市公司,业绩压力很大。”他举例说明,某上市公司去年推出了一款799元的产品,靠其冲业绩,直接令业绩增长了40%的份额:“实际上我们业内人士都知道,这个业务几乎不赚钱,目标是抢夺散客装修市场。”
    另外,范先生认为同质化严重是瓶颈:“材质都差不多,只能靠设计来找到优势,但是目前这个问题还很难解决。”他透露,大巨头都在不断开发、引进新的产品,并采取与外国品牌合作、引进外国产品的方式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而对于扩张是否会带来产能过剩的隐患,业内人士认为目前还不太明显,但存在值得重视的迹象:“目前业内正在进行的生产是一年以前做出来的计划,据我所知新增的设备才刚刚陆续到位并正在进行调试。”

    他是铁西区平西乡红嘴村一名普通的农民,在短短的7年间,从一名打工仔到小有成就的老板,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他努力拼搏,不断创新,使小小的木雕工艺品走出国门,走上了国际舞台,他就是四平市鸿邑工艺品有限公司经理李彦民。

    走进鸿邑工艺品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大院,没有宽敞的厂房,也没有独立的办公楼,难道那些走出国门的木雕工艺品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创作出来的?李彦民告诉记者,他曾经在吉林市的一家木雕厂工作,为了实现自己的创业梦,2008年,他毅然离开了工作7年的木雕厂,带着所学到的木雕技术回到家乡,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四平市鸿邑工艺品有限公司,这成为了他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7年时间里,公司由小到大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让李彦民意识到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前景。为了与国际接轨,李彦民积极学习国际贸易知识,根据国际工艺品流行趋势,研发新产品。通过不断的努力,新颖独特的木雕产品,得到了外商的青睐,产品逐渐走出国门,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了同行业的佼佼者。

    公司发展的同时,李彦民不忘承担社会责任,他成立了残疾人实训基地,通过培训教残疾人学会居家雕刻彩绘手工制作,帮助更多人居家致富。自公司成立以来,已吸纳周边农村劳动力108人,城市下岗职工20多人。今年59岁的温淑华原是红嘴村的一名村民,通过在这里工作一年收入近2万元。温淑华感触地说:“真没想到,这么大年纪还能找到一份工作,给家里增加收入的同时,生活也变得更有意义。”

    小小木雕工艺品,走上国际大舞台。李彦民靠着顽强的毅力和不服输的精神,使自己的事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李彦民在家乡的土地上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带动家乡人共同走上致富路。

    来源:四平日报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