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具使用油漆将被下架处理\欧洲、俄罗斯木材在各大进口市场的增长势头迅猛
详细内容

家具使用油漆将被下架处理\欧洲、俄罗斯木材在各大进口市场的增长势头迅猛

时间:2020-10-22     人气:1179     来源:     作者:
概述:27日,深圳召开家具制造企业VOCs(即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工作会议,对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技术规范《家具成品及原辅材料中有害物质限量》(以下简称规范)进行解读。记者从会上获悉,对于传统家具企业生产线“水性化”改造的成本补贴将......
27日,深圳召开家具制造企业VOCs(即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工作会议,对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技术规范《家具成品及原辅材料中有害物质限量》(以下简称规范)进行解读。记者从会上获悉,对于传统家具企业生产线“水性化”改造的成本补贴将从25%提升到40%。而对于违规家具企业,深圳也将开罚。
深圳市人居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没有进行改造的企业,将拿不到排污许可证。违规企业还将被禁止参与政府采购,企业名单和家具信息将向社会通报。仍在使用油性涂料,相关部门还将会进行强制停产整治。”
对于违规生产的企业,产品将受到“下架”的处理。
(来源:羊城晚报)
第一季度,欧材(包括俄罗斯)对美国和环太平洋地区的出口继续上扬。欧元的走低尤其对美元兑换率的下滑,进一步提升了欧洲锯材厂在海外市场的盈利。
第一季度,欧材对美国的出口相比2016年同期翻了5倍,攀升至69万立方米,其中德国产的木材占了79%。
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第一季度,中国对木材的进口总量达到535万立方米,其中欧材371万立方米,比2016年第一季度增加48%。欧材的增长幅度最为可观,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一路飙升至69%。相反,北美材的市场分则不断被欧材蚕食,下滑到24%,第一季度的进口量仅有128万立方米。
日本对欧材的进口趋势和中国市场非常类似。自2016年开始,欧材进口量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
下半年加拿大将会加大对中国以及其他太平洋地区的出口以冲抵在美国市场的盈利损失。然而,加拿大锯材商在亚洲市场将面临来自欧洲、大洋洲等竞争对手的强力狙击。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一款四开门的红木衣柜,市场价格从4000元到3万元甚至10万元不等……都是“红木”,价格差距为何如此之大?导购员都说自己的家具是用料考究的“实木”,但究竟又有几成是真正的实木呢?高档家具卖场,号称家具都是全进口的,一张床一个沙发,动辄十万几十万,高价的背后,是不是存在猫腻?

    家具市场暗藏猫腻红木不“红”实木不“实”铁木、硬木仿冒红木

    动辄上万元的红木家具,放在家中既保值又有面子。然而,真正能做到全红木的家具却不是很多。目前市场上仿冒红木的有两种,一种是用铁木,另一种则是硬木。所谓铁木是一种较坚硬的木材,相当沉,在制作成家具后,使许多根据分量和坚硬来辨别红木家具的消费者很难识别。铁木一般用在移动集装箱的枕木,即使集装箱压在上面,也不会有任何变形。至于硬木,主要就是颜色很相似。硬木一般会被作为填充木,放在材质中间,然后再在外面包上红木皮。

    传统意义上的红木,除中国本土出产外,还来自印度、马来西亚、印尼等周边地区。而现在,很多木料都产于欧洲、非洲,这些木料虽然与中国传统的红木木种一样,但在质量、结构、时间上差别很大,价格也就不可同日而语。

    也有些商家在取名上“下工夫”。比如,以红檀、黑檀之类的称谓来冒充红木,而在国家标准规定中,只有8类商品才可称红木:紫檀木类、花梨木类、香枝木类、黑酸枝类、红酸枝木类、乌木类、条纹乌木类、鸡翅木类。

    “实木家具”是“实木皮”

    不光是昂贵的红木家具暗藏猫腻,一些所谓的“实木家具”也并非完全采用实木。据读者何先生反映,他曾购买一套“实木家具”,搬运过程中不慎蹭掉边角,结果大吃一惊:“里子”与“面子”大不相同,“里子”并非实木,而是中纤板实木贴面。

    “所谓实木家具可不光是大家以为的纯实木做成的家具,商家口中的‘实木家具’至少包括三种:全实木、实木以及实木贴面。”业内人士表示,现在的家具一旦沾上“实木”二字,价格立即飙升。

    记者来到某家具店,在一个号称“实木家具”、“德国进口”的商家看到,销售人员对商品的标注只简单说明了“实木”,至于是全实木、实木,还是实木贴面,他们并不清楚。当问起实木在家具材质中占多少比重,更是一问三不知。

    据了解,个别商家在标注时,往往只简单地将主材标注为“实木”,而他们所谓的“主材”只包括家具的主框架、主面板。但如果这样的话,一件家具70%以上的材料都是辅材了。而根据《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规定,家具主材包括90%以上的材料。商家推销时避重就轻,将家具身上最名贵的木材当做这件家具的原料介绍,混淆视听。

    洋家具其实“中国造”

    一些所谓的高档家具商场,比如吉盛伟邦,都销售全进口家具。在某销售进口家具的商场内,记者看到,销售的一张标明是“原装进口自德国”的床,造型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但组装床的一些配件是从德国进口的;床垫、床架等都是在中国国内生产和组装的。像这类不是整体的家具都是进口,组装是在国内完成的所谓“洋家具”,都被贴上“全进口”的标签。

    目前,市场上较为常见的进口家具“造假”手段,通常有三种:一是国内企业低价购买国外已倒闭或濒临倒闭的“洋品牌”,再回国内进行大肆炒作,将其打造成“国际品牌”;另一种是在国外注册一新品牌,再经上述过程,一样可造出“知名品牌”;第三种,则是先将国内生产的家具出口到国外,再重新进口到大陆销售。

    红木家具有何猫腻

    红木树种生长周期长、资源稀缺,向来被视为高档木材。近年来,红木原料和红木家具的价格更是节节攀升,红木家具市场鱼龙混杂,普通消费者难辨真假,不少消费者上当受骗。

    猫腻一:瞒天过海

    根据相关标准,红木家具销售标签应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型号、产地、生产厂的厂名、主料、辅料、漆质、质量等级、产品标准编号、配套件数、计价单位、销售价格。

    不过,很多商家对标准规定的内容少标或不标。一些品牌红木家具,标签不仅缺少生产厂名、质量等级、漆质等信息,甚至连最基本的材质都没有说明。还有的虽然在销售标签上标注了产品名称、主要材质、单位、产地和价格,但缺少质量等级、配套件数等基本信息。

    猫腻二:以次充好

    红木家具即使是同类木材,由于具体材种和产地不同,价格也有较大差异。如红酸枝木类中的“绒毛黄檀”和“交趾黄檀”,前者主要产自南美洲,后者主要产自东南亚中南半岛,由于生长环境和材种的不同,材色方面有所差异,像绒毛黄檀大多带黄色,而交趾黄檀材色方面比较厚重,为紫红褐或暗红褐。

    定制红木家具不宜心急

    有消费者反映,在家具城看中品牌红木家具,无奈往往需要等待三四个月才能交货。殊不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些商铺承诺的短时间交货,往往存在猫腻。

    周先生告诉记者,由于家里正在采购家具,他又对红木家具情有独钟,可在家具城逛了大半天,要不是现货,一旦需要定制,就得等。商家承诺一定周期内生产交货,但这个周期往往在三个月以上。

    对此,业内人士称,如果一两个月就交货的话,其中必有猫腻。正是有些不良商家利用消费者买东西都希望越快享受到越好的心态,承诺提供定做家具的“快速通道”,来吸引消费者下订单,其实很多情况下这是一种欺骗的行为。

    据了解,一套真正有质量保证的红木家具,单备料工序就要经过挑料、选料、烘干等环节,这几个环节要花上一两个月的时间。再加上生产等诸多工序,在很顺利的情况下,没有三四个月周期基本做不出成品家具来。与之相反的是,那些能够尽快出货的商家,一般都是收购小厂家的没有质量保证的现货冒充本品牌的产品;或者直接把订单交给无生产资质、无质量保证的小作坊、小工厂代工。这些小工厂没有烘干、干燥设备,有时候直接用湿木制作,然后上漆掩盖木材本质。这样一来,问题可想而知。

    业内人士解释,对于价格不菲的红木家具,应验了一句老话:慢工出细活,等待时间和商品质量保障是成正比的。

    来源:新民晚报


    印度:国际经纪公司CLSA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说,印度政府为所有印度人建造房屋的计划可能是一桩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大生意。

    政府计划在2018年至2024年期间建造约6000万栋住房,其中大部分将被纳入“经济适用住房计划”。这个计划将需要大量的胶合板和其他木制品。

    CLSA的报告称,如此规模的投资每年可以创造200万个就业机会,使GDP增加近1%。
    (来源:国际木业杂志)
    阅读全文
  • 资料图片

    深圳商报记者吴席平

    时近新年,古香古色的中式空间和家居氛围成为市场热宠。来自市场一线消息也显示,具有鲜明宫廷风格的中国古典红木家具受到消费者的追捧。这些以小叶紫檀、黄花梨、老挝红酸枝、黑檀等名木为材的家具,采用传统榫卯结构,工艺精湛,精雕细琢,美不胜收,透着体态豪华、凝重宽大、雍容华贵,因而受到深圳富裕人士和别墅豪宅家庭的倾心。

    据国内红木家具资深藏家、老字号君宇恒业总经理李宏志透露,中国风的盛行以及中式古典红木家具在春节前出现销售井喷,并非偶然。据介绍,近八年来红木家具每年的涨幅都在30%左右,最近两个月红木家具原材料价格连续上涨,不少消费者赶在年前红木家具价格未上涨前购买,是一个很好的时机。与此同时,中式古典红木家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自然的纹理色泽、高贵舒适的设计风格,也是拥有超凡品位人士的时尚选择。

    业内专家指出,红木家具本身选用天然材料,采用传统工艺,榫铆结构,天然生漆,不含甲醛、苯等有害物质,是健康环保之选。很多红木家具使用《家具身份证》,保证每一款产品都经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全面监督、检测,验证产品质量技术标准,越用越显尊贵,是保真、保值之选。未来,家居中国风以及红木家具的盛行将成为长期趋势。


    家具行业经历了2018年的寒冬时期,2019年寒冷依旧持续,且没有回温的趋势,这对于侥幸渡过难关的企业来说,新的一年将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需要着重思考转型之路,建设核心竞争力。

    经历了去年的消费升级、新零售、整装、并购等多方面的尝试和挑战。同时,相对较为低迷的房地产市场也将持续影响家居消费,使原本竞争激烈的家具市场淘汰率不断加速。

    2019年,家具行业将处于更加快速的变革转型和创新升级的关键时期。今年家具行业是否会像往常一样在年初普调价格,价格上涨的诱因等,则成为了业内人士和消费者格外关心的问题。

    上游市场波动,家具行业相对趋稳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8年主要统计数据。其中,去年全年家具类零售总额2250亿元,同比增长10.1%,其它相关家居的电器、建筑及装修等零售额同比增长也接近10%。

    家具行业的核心终端消费群体始终与房地产市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值得关注的是,去年全年房屋竣工面积为9355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为-7.8%,商品房待售面积达到524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为-11%;

    同时,房地产开发投资达到9.5%。地产行业相关人士表示,虽然无法与过去几年的快速发展相比较,但在当前的政策和背景下,9.5%的增长面还是相对趋稳的。

    上游房地产市场的波动,是否对下游家具行业也带来了相对应的影响?数据显示,2018年1月至10月,全国家具制造业企业数量增长至6236家,其中亏损919家,亏损面为14.7%,亏损总额20.8亿元。

    但就该段时期内我国家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数据来看,同比却上涨了5.4%。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检测数据显示,近几年来,我国家具制造业的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始终保持稳步上涨,截至去年10月底,我国家具行业利润总额达到了332.1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3.1%。

    “随着消费收入的提高和对居住环境的逐步重视,消费者对家具产品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加。”一位不愿具名的家具企业负责人表示,虽然家具行业受到多种因素的冲击,但结合整体的消费层次和消费需求来看,行业还算稳定。

    原材料价格攀升,企业处转型关键期

    除了上游市场的波动,原材料价格上涨、运输成本增加等风险因素也正在“侵蚀”着家具领域。

    原材料价格的攀升不仅会影响家具成品的价格,也会波及到制造、分销等全产业链。

    事实上,自去年年底开始,家具行业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出厂及购买价格就出现了明显的上涨趋势。从数据上来看,去年的原材料、加工价格同比分别增长6.3%、3.5%,其中与家具产品相关的黑色金属材料类、木材及纸浆类、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纺织原料全年同比分别增长了6.1%、5.4%、10.5%、2.2%。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各类家具的基础原材料中,木材的使用率相对较高。“从2016年开始,全球的木材价格都开始持续走高。”

    北京家具行业协会会长何法涧就曾表示,由于木材的短缺,原木售价整体提升了5%-10%。

    据专家测算,到2020年,中国的木材需求量可能达到8亿立方米,其中2亿立方米必须进口。

    而消费者更关心这些上涨的成本会不会从产品价格方面转嫁到自己身上。“家居行业正处在向高附加值制造、智能制造的转型关键期,需要强大的资本积累来支持。”

    何法涧表示,如果企业能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积极协调,就会在很大程度上规避掉价格上涨对消费者带来的影响。

    “精装房时代”到来,“伪创新”风光不再

    严峻的市场环境让家具企业不得不调整各种营销模式、开发多元化渠道,做出新的创新尝试。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初步统计,2018年全国家具类零售额将突破3000亿元,2019年零售额将超过3200亿元。

    总的来看,2019年家具行业主要将关注几大关键点:精装房格局带来的企业竞争、企业自身的模式创新与技术革新与多元化渠道共生。

    首先是精装房格局带来的企业竞争。随着“精装房时代”的到来,房产企业开始寻求与成规模的家具企业合作,许多企业更是将未来几年的中心转移于此。部分头部家具企业也逐渐开始了与地产开发商的紧密合作,为精装房提供配套的家居产品。

    其次,随着消费市场的变化,只有噱头而没有内涵的“伪创新”将不再风光。“未来消费者将更加关注产品的真实体验感,而非简单的产品说明。”

    一位家具门店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消费者更需要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这将迫使家具企业将研发重心转移,研发出真正适合消费者的优质产品。

    此外,家具制造业虽属传统行业,但多元化的渠道共生将为企业带来“共赢”。

    “家具产品的多样化与特殊性,注定要走多元化营销渠道。”相关人士表示,家具企业的各个渠道都拥有一定比例且相对较为固定的消费群体,在短时期内很难打破这种平衡,因此多元化将成为家具企业未来的一大出路。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