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具收藏大有学问\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出具我国首份木材DNA鉴定报告
详细内容

家具收藏大有学问\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出具我国首份木材DNA鉴定报告

时间:2020-10-22     人气:993     来源:     作者:
概述:古典家具,作为近年来崛起的收藏品类,越来越成为收藏界的热点。目前所见的古典家具主要为红木家具,始自明代。据说,郑和七下西洋,曾到达越南、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和苏门答腊、斯里兰卡、印度和非洲东海岸,带回来的木材就以红木居多。大概因为红木分量重,恰......
古典家具,作为近年来崛起的收藏品类,越来越成为收藏界的热点。目前所见的古典家具主要为红木家具,始自明代。据说,郑和七下西洋,曾到达越南、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和苏门答腊、斯里兰卡、印度和非洲东海岸,带回来的木材就以红木居多。大概因为红木分量重,恰好可以拿来压舱。红木运到中国之后,一些能工巧匠用它来做家具,这就是所谓的“明式家具”。
我国国内红木较为紧缺,成材期长达百年的海南黄花梨木在清代就已经枯竭,成材期以上千年计数的紫檀木则更为稀缺,其他红木原料在三五年之内也即将枯竭。此外,政府已明确规定“五木”,即紫檀、黄花梨、鸡翅、铁梨、乌木五种珍稀木料的家具不准出口。目前,我国98%以上的此类原木仍然依赖进口,而随着国外历年的过度采伐,红木资源逐年减少,愈趋珍贵,古典家具无疑也“水涨船高”。
古典家具的收藏始于20世纪30年代。古斯塔夫·艾克出版的《明代黄花梨家具图考》,是第一部介绍中国古典家具的著作。自此,国外藏家开始大量搜购中国明清家具运往海外。此后几十年间,西方人将中国明清家具提升到了与中国其它文物等同的地位。而1985年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珍赏》出版后,亚洲特别是中国港台地区收藏家也大量涌入内地,加入到古典家具收藏的行列中来。
一般来说,古典家具注重形体的收分起伏和线脚变化,方正规整,在结构上以榫卯结构连接,兼具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年代愈久远,损耗愈大,存世量愈少,价格也相对昂贵。最具升值潜力的古典家具主要是两类:一类是明代和清早期在文人指点下制作的“明式家具”,木料多采用黄花梨,雕刻工艺简洁明快;另一类是清朝康雍乾三代由皇帝监造的清代宫廷家具,木料多采用紫檀,雕刻工艺比较繁复。从其具体类型上说,古典家具可分为椅凳、桌案、床榻和柜架等五类,可分置于厅堂、书房、卧室等处,其中厅堂家具往往被视为古典家具的重器,材质和价值都为最高,其次为书房用具,再次为卧室用具。
收藏古典家具,除了讲究鉴别真假优劣之外,还须量力而行。资金充裕的藏家,可以收藏乾隆时期的精品,甚至可以系统收藏;不然,也可以收藏比较实用又存世量大的单品。

日前,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以下简称木材所)正式出具了我国首份木材DNA权威鉴定报告,标志着我国木材DNA鉴定技术已迈向科学化、精准化和应用化。
受国内某检验认证机构委托,木材所对近期我国海关部门截获的一批进口木材开展了鉴定工作。该所木材鉴定团队在形态解剖学基础上,通过提取木材样品DNA,并采用DNA条形码技术对其进行了科学分析,准确鉴定出送检木材样品为豆科紫檀属的刺猬紫檀PterocarpuserinaceusPoir.,2016年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管制。该鉴定报告为我国海关部门执法提供了有力证据。
传统木材鉴定技术是建立在木材解剖学基础上,通过木材宏观和微观特征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但由于木材是树木的茎干部分,如果不结合根、叶、花与果实,单纯依据木材解剖特征,一般只能鉴定到“属”或“类”,而无法鉴定到“种”,这也是世界范围内仍未解决的科学问题。然而,因不同植物具有不同的DNA序列,利用DNA条形码技术,通过比较植物物种基因组中一段标准的DNA片段,可以准确鉴定植物物种。木材DNA条形码技术,即是利用基因组中一段公认标准的、相对较短的DNA片段进行木材物种鉴定。
近年来,该所殷亚方研究员团队在国家林业局、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中国林科院的大力支持下,依托我国馆藏量最大的木材标本馆(WOODPEDIA,http://bbg.criwi.org.cn/),突破了从干木材及心材中提取DNA的技术难题,构建了重要濒危与珍贵木材标本DNA条形码数据库,推进了我国木材分子鉴定技术的迅速发展。该团队先后在《Planta》、《Holzforschung》及《IAWAJournal》等学术期刊发表了木材分子鉴定的重要理论与技术成果,并成功实现其在木材执法中的首次应用,巩固了我国在国际木材鉴定技术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
首份木材DNA鉴定报告的出具,标志着我国木材鉴定工作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将为我国CITES履约、林业管理、海关执法、文物保护、林产品贸易等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依据。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不少消费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订购家具后,发现颜色与样本相差甚远,想要退货,却发现退不了;家具过了保修期,不知道找谁修理,而且维修费奇高;购买的家具在运输过程中受损,获得的赔偿却很少。家具售后服务和理赔怎么样才能更容易?

    家居建材售后服务意识弱

    案例:

    吴先生新屋装修,花了好几个周末四处看家具,在看了多个品牌沙发(沙发装修效果图)后得知,店面摆放的只是样品,如果看中了,选好颜色、规格等交厂家生产供货即可,大概需要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能用上。但要是购买店铺的样品,则可以很快送货,收货之后不能退货,如有破损等质量问题,可以免费维修1-3年。买了就不能退,最多只能换货,这一现象被商家称为“行业规则”。

    2014年年底,吴先生跨城到价格实惠邻近城市一家家具城买了一套3+1+1布艺沙发。几天后,当家具送到他家后,他很快发现沙发的坐垫和扶手有破损,吴先生即刻联系商家要求退货。商家承认这些破洞是他们自己造成的,但并不愿意退货,只可以帮忙维修或换货,但换货产生的差价,需要吴先生自己补。

    商家说:“我们店卖的都是样品,价格有折扣,而且这套沙发只是小毛病,不属于严重的质量问题,因此只能换不能退,业内大家都是这么干的,到哪儿都一样。”

    有业内人士告诉吴先生,目前对于四类家具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政府管理部门的相关界定标准是:木家具(断榫断料、部位变形、结构松动、木料生虫);金属家具(焊接点断裂);弹簧软床垫(床垫装修效果图)(床垫装修效果图);(弹簧刺出、严重塌陷、断簧);沙发(结构松动、构件断裂、座簧塌陷、木料生虫)。

    不过,这个规定已经使用了十多年,许多新品类别并没有包括在内。而吴先生遇到的沙发破洞问题,则严重影响外观,却因为达不到上述规定、不够“严重”,被商家踢皮球。

    家具建材售后服务意识普遍不强

    去年,有网站对瓷砖、卫浴、衣柜、橱柜、家具、地板、门窗、壁纸、厨房电器10大门类271个品牌进行了售后电话服务调查,结果发现,在这10大门类中,平均只有70%的品牌使用了免费服务电话。而消费者在使用家具和建材产品的过程中,如果遇到故障或损坏,有三成连品牌的售后服务电话都找不到。

    过百万元一套红木家具一样“无面比”

    由于部分家具产品缺乏售后服务环节,让消费者求助无门;而家具作为大件产品,使用寿命往往较长,但保修期、保养期则较为短暂。以红木家具为例,虽然很大部分产品的售价非常昂贵,其特性又决定了售后保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具有一定专业性。但一些红木家具门店仅能提供一年到三年的保修服务,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将需要消费者支付维修费用。

    快递损坏难拿足额赔偿

    随着网购具人群的增多,因为家具体积大又比较笨重,在运送过程中造成的损坏也不少见。有消费者网购一张床,快递要求签收再验货,但拆箱后却发现床头碰掉了一小块,经过与出售方协商,花了500元修复。但涉事的快递公司认为修复成本不需要500元,只愿意赔付200元,而品牌商又不愿意支付余下费用,认为家具的破损不是自己的责任。这样,这300元消费者只能平白无故地将其承担了。

    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律师蒋勇伟往往建议消费者寻找可靠的快递公司,避免家具出现损坏;而且还要对家具进行足额的投保,因为不少家具的价格不低,当出现破损时,快递公司即便执行按运费三倍赔偿的标准,也远不够家具维修的成本。不过,如果当初购买家具时能够做出文字约定,如运送造成的破损全都由家具销售方负责。

    大家具被挡在“无理由退货”门外

    尽管网购已经有“七天无理由退货”这张消费者的保护牌,但对于体积较大的家具而言,则很难享受这一福利。一方面,根据相关规定,定制家具不在“七天无理由退货”之列;除此之外,很多电商也规定,大型家具不在“七天无理由退货”的商品名单中。如有电商自行制定的退换货约定上就称:“大家具类商品物流成本极高,不参加无理由退货”。如果消费者没有注意这一细则,一旦购买就是表示默认这一条款。

    解决方案

    将大家具纳入“可退可换”名单

    大部分消费者认为,如果家具产品确实存在货不对板,又或者是出现质量问题,不应只能换货,还应可选择退货,同时应由监管部门做出适合目前家居建材市场情况的新标准,细化商品退换、赔付细则。


    本报新德里4月7日电(记者吕鹏飞)印度南部安得拉邦警方7日在该邦提鲁帕蒂区森林地区击毙了至少20名盗采紫檀木的伐木者。据介绍,提鲁帕蒂区森林警察7日发现了一伙盗木者正在砍伐紫檀木,遂通知当地反走私特别行动队。特别行动队抵达后与盗木者发生冲突,警方最终击毙了至少20名盗木者。

    据了解,这起事件中盗木者有150—200人,大多来自泰米尔纳德邦。安得拉邦是印度紫檀木的主产区之一,随着紫檀制品价格的攀升,盗伐紫檀木的事件时有发生,为了保护紫檀林,目前印度政府已禁止紫檀木原木出口。

    《人民日报》(2015年04月08日21版)

    阅读全文
  • 黄花梨和紫檀家具能有今天的身价,并不是简单地因为材料昂贵,其造型是否美观、工艺是否精湛、气韵是否生动等才是考量核心标准,而不以纯粹的美学视角来审视家具,这是收藏心态不成熟的表现。

    明黄花梨圆后背交椅著录于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

    虽然木器收藏如今正步步兴盛,但就藏家占比而言其在收藏圈还不算太高。毕竟木器收藏最先受占地较大的局限,如“拔步床”像个小房子一样,没有一个相对大的空间便无法安放。所以,常见藏家租用大型库房来安置自己的心仪藏品;随着收藏数量的增多,还得不断更换库房。这就又涉及到木器收藏的第二大局限:搬运非常麻烦,还要雇用专业人士拆装,极其耗费精力:这种麻烦比起容易存放的字画等藏品,就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了。

    好在只要是真爱,什么困难都不怕。别说前述两大局限了,就是再多几个困难,也能玩出一定的境界来。然而,如今的木器收藏圈,“唯材是论”的泛滥可就不是怕不怕困难的问题了,而是能否引导木器收藏走向可持续性健康发展的关键命题。

    虽然木器收藏不能“唯材是论”有点老生常谈,且众多名家曾言及,但笔者此次撰文以述粗见,并非拾人牙慧,而是“唯材是论”之风如今不止,后患无穷。因为很多人只关注市场价值较高的黄花梨木、紫檀木造家具,且只要见到这两种材料的家具,不管其美丑、新旧,一概揽入怀中;甚至偶得一小块木头也爱若珍宝,或车一串珠子带上不断向朋友炫耀;也常见有藏者将制作拙劣、谈不上任何美感的做旧黄花梨或紫檀器物视为捡了“大漏”。

    上述怪象的发生亦非偶然。就历史原因而言,由于明式家具在世界家具体系中独树一帜,拥有无限的艺术价值,至今仍为国内外市场追捧;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国内的大型拍卖会上经常会有身价成百上千万元的黄花梨家具涌现,以至于在收藏领域,黄花梨家具一直独占鳌头。而清式紫檀家具因在清代备受统治者喜欢,地位仅次于明式黄花梨家具。但殊不知,黄花梨和紫檀家具能有今天的身价,并不是简单地因为材料昂贵,其造型是否美观、工艺是否精湛、气韵是否生动等才是考量的核心标准。而不以纯粹的美学视角来审视家具,是收藏心态不成熟的表现;持有这种态度的人也算不上是真正的收藏家,只能算是一位红木爱好者。

    就近几年的发展来分析,经济利益的驱动、媒体的热炒、原材料的稀缺……许多因素都导致人们一味地、过分地追求材料,而忽略了藏品的艺术性及文化性。此害为祸不浅,不仅降低了个人的文化品位,还给木器造假者提供了谋取利益的机会,这也让市场一片混乱的同时让人感到一片短暂的热闹。

    古人不独爱黄花梨、紫檀

    不管是从现存实物还是历史资料来看,中国明清时期的硬木家具以黄花梨、紫檀、红酸枝、花梨木、鸡翅木为主,而软木家具的材质种类就数不胜数了。

    更为重要的是,一个时代的家具用材有一个时代的特色。明代之前,家具用材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即本地产什么木头就以什么木头做家具,所以现存的宋元时期高古家具用材料种类繁多。如我国北方地区多产榆木、核桃木、槐木、杨木、松木、柏木、高丽木等,故北方地区的高古家具多见前述材料;而南方因多见楠木、樟木、榉木、柞枝木、龙眼木等,此类材质的家具在南方就极为普遍。

    小叶紫檀科檀赞比亚血檀(从左至右)

    而产自我国海南地区的黄花梨木,被选作宫廷家具用材则始于明代。因被皇宫采用,遗存的黄花梨家具被赋予了至高身份。在黄花梨“入宫”之前,明式家具的主要用材则为铁力木、榉木。尤其榉木家具,多为南方大户人家所钟爱,故而当时有“无榉不成具”的说法。由此可见,榉木家具在明清时期是何等重要。

    虽然王世襄著名的《明式家具珍赏》里选用的家具全由黄花梨木制作,但也有几件榉木作家具,而一件铁力木五足香几更是王世襄先生的钟爱。

    顺带说一句,产自我国两广地带的铁力木,不但能做家具,更是很好的建筑用材。广西屹立400年至今无恙的“真武阁”,全部由铁力木制造,被建筑大师梁思成评价为“天南奇观”。

    因玻璃的使用紫檀才登场

    如今为人所热捧之极的紫檀、红酸枝等红木,被广泛使用于家具制作也是清中期以后的事情。主要原因是黄花梨木的资源不足,加之宫廷内开始以玻璃窗替换原来的纸糊窗,使室内的光线一下子明亮起来,让色泽深重的紫檀及酸枝家具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显沉稳典雅、庄重肃穆;再兼两种木材的油性大,可以制作出纹饰雕刻繁复的家具,契合了清代统治者崇尚奢华的审美趋向。

    如此一来,黄花梨木家具开始慢慢地退出历史舞台,家具制作也由简洁婉约的明式转向装饰华丽的清式。最终还形成了广作家具发源地的两广地区喜欢选用偏黑的酸枝木,而江南地区的苏作家具则喜欢选用偏黄的酸枝木的格局:这大概也与明早期两广使用色重的铁力木,江南选用色浅的榉木做明式家具有关。毕竟在有明一代和清朝前期,前述两种颜色对两个区域的人产生了深刻的印象,故喜欢与原来颜色接近的木材来制作家具。

    清花梨嵌玉璧插屏著录于故宫《明清家具》

    花梨木也曾大量代替黄花梨

    花梨木的闪亮登场则在清晚期至民国了。自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内忧外患不断,而民国初期也是军阀混战绵延多年。由于大部分人喊着“驱除鞑靼,复我中华”的口号,所以对色深且雕刻繁复的清代家具逐渐失去了兴趣,反而开始崇尚起线条简约的黄花梨家具。而此时的黄花梨木资源更是匮乏,人们急需一种与其相似的木材来制作明式家具以慰藉心理。

    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逐渐西式化,沙发、茶几、电话、自行车、西洋座钟等走进人们的生活。有些富贵人家将分量较重的座钟放在条案上,时间一久条案的面板被压弯,对家具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

    这时,因料大、纹理颜色似黄花梨的进口花梨木,一方面被作为架几案来摆放座钟;另一方面用来代替黄花梨制作明式家具;还有一方面,工匠在修复老黄花梨家具时,因材料的短缺,常用它来补修黄花梨家具,以达到复原的目的。如此一来,直到现在,花梨木也一直是高仿家具的主要用材。更有甚者,用花梨木做旧的方法来冒充古董黄花梨家具,欺骗红木爱好者,这种造假行为至今为花梨木蒙上了一层阴影,令人叹息。

    故宫有许多鸡翅木家具

    纹理似鸡翅的鸡翅木,还叫“相思木”。王维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一诗中所指的红豆(相思豆)就是指福建地区鸡翅木结的籽。因这首诗,鸡翅木被赋予了些许浪漫主义色彩。其实故宫中也存有一定数量的鸡翅木家具;但在明清时期大都采用我国福建地区盛产的材料。

    现在市场上多见的新鸡翅木家具材料大都来自东南亚及非洲两地,尤以东南亚地区的缅甸鸡翅木多见。其密度大,沉于水,材质光滑细腻。但美中不足之处是树心有沙石心,即类似沙石一样的东西。这沙石心很硬,有时会崩锯,故遭到有些做家具工匠的嫌弃。非洲鸡翅木材质较脆,硬度稍差,无沙石心,且原木较大较直。

    赘述以上5种名贵硬木的使用原因及流行时代,或许会让有心的收藏爱好者和读者心有所悟。毕竟每件家具、每种木材都不是无端出现的,它们的存在自有一定的历史因素。虽然如今的收藏市场“功利心”风靡,太多人重材轻艺,但这些家具为什么创造了那样的文化价值,是需要每个人明了和深思的。

    清鸡翅木嵌正龙纹扶手椅著录于故宫《明清家具》

    何况认识木头是收藏家具时要最先认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后了解各个时代木材被使用的根源、对所藏家具进行系统的分类及断代自然大有裨益。至于如何成为一名真正的家具“收藏家”,或者简单地说想要藏好东西、让自己的收藏从萌芽走向成熟,那第一步便是要了解历史。中国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硬木家具,明式家具为什么是简洁的,做家具的材料来自哪里。为什么宫廷家具材美艺精,而民间家具却粗犷豪放。只有深入了解历史,才能品出其中趣味。第二步才是多看好的器物,练习眼力。逛博物馆看精华家具,体味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对眼力的锻炼大有裨益。

    试想一个人总是看丑的、粗俗的东西,那他的眼界只能停留在低级趣味的层面。而经常出入于大型拍卖会的预展或博物馆去平心静气地欣赏精华器物,不断养好自己的审美和眼力,待真正下手买进时定会有很强的识别能力。

    有了上述储备,再审视家具携带的历史符号,体察其反映的古人的生活方式、审美追求、民俗文化、政治经济等,自然也就进入了收藏的真正境界,也就不再怕“唯材是论”作怪了。

    来源:艺术市场


    近日,木材经营户马先生慕名来到横店名贵木材中心,要求给予两个摊位,用以销售阔叶黄檀。马先生说,听人家介绍,在横店名贵木材中心,阔叶黄檀卖得很火。随后,横店名贵木材中心有关负责人立即调剂出两个摊位,满足了马先生的要求。
    阔叶黄檀主要产自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在国标GB/G18107—2000《红木》中,阔叶黄檀商品材归黑酸枝类,属于黑酸枝的一种。“阔叶黄檀是一种制作家具的理想用材,目前市场需求很大,前景也不错。”马先生说,“我做阔叶黄檀家具,也卖木材。”
    今年以来,红木家具市场行情低迷,红木原材销售也不甚景气。鉴此,横店名贵木材中心,调整经营思路,及时培育经营户,着力打造阔叶黄檀销售集聚地。目前,该中心已有10多个销售阔叶黄檀的摊位,营业面积近1万平方米,目前还有好几个阔叶黄檀经营户准备进驻。
    “现在,横店中心阔叶黄檀各板种、规格料、原木都有供应,特别是原木,一般很难进来,这里还是能买到。”该中心总经理陈宇清说,“这里的货很抢手,两三车货进来,马上就被‘抢’光,卖得相当好。”
    陈宇清表示,他们将进一步做好服务,真正把横店名贵木材中心打造成阔叶黄檀销售集聚地。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