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香杉等国内木材市场库存积压\2020年沙捞越出口胶合板最新价格行情
2019年6月上旬沙捞越出口胶合板价格
混凝板(3’x6’)C&F510-530美元/立方米
涂层板(3’x6’)C&F610-630美元/立方米标准板报价:
中东地区(厚板)FOB430美元/立方米出口韩国(9mm及以上)C&F435美元/立方米
出口台湾(9mm及以上)C&F410美元/立方米
出口香港FOB445美元/立方米
下一步,四川省将按照《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加强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的建设与管理,不断更新和补充新的林木种质材料,努力把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成为林木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基地、林木良种的选育研发中心、科学研究的合作交流平台和科普教育的展示窗口。
恭王府前门(1913年)屏风
清乾隆御制紫檀漆地嵌玉圆光大座屏(一对)
尺寸:通高:89英寸(226.06厘米),台宽:42英寸(106.68厘米),屏板直径:33英寸(83.82厘米)
此对屏风源自恭亲王府,1912年清朝灭亡来年,小恭王溥伟为复清活动筹资而将府中文物尽数出售,此对屏风便于那时辗转流出海外,并于1913年在纽约AmericanArtGalleries举办的恭亲王珍藏专场拍卖中拍出,拍品199号。
2010年,此对屏风在香港佳士得[微博]再次上拍,成交价2753万元。
恭王府里的屏风
文、图/特约撰稿李晶晶(《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一个世纪前的拍品
1912年的春天,日本古董商山中定次郎又来到北京买下一批古董:恭亲王奕的家族收藏。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批古董能够使他与他的山中商会“名震世界”。次年,山中定次郎在纽约与伦敦分别举行了“恭亲王宝物”专场拍卖。
当时在纽约AmericanArtGallery拍出的古董共计536件,每件均有定名、断代和简短文字说明,部分还配有照片。经过统计,玉器数量最多,约244件,以清代制品为主,只有个别为汉玉,类型涵盖供器、摆件、插屏、笔筒、挂件、如意、玉山子等;瓷器约134件,它们分别来自不同时代的不同窑口;青铜器共99件,既有尊、爵、壶、簋、鼎等常见器类,也有一些造型奇特的动物形酒尊、酒壶等。它们有些属于商周或春秋战国时器物,有些则是宋以后,甚至是清代制作的仿古器。
当时所涉及拍卖的木器、家具有13件,大多没有图片,仅有一对编号为199的紫檀嵌白玉屏风留下了难得的图片资料和详尽的文字介绍:“雕漆嵌玉圆光大座屏(一对),通高:89英寸(226.06厘米),台宽:42英寸(106.68厘米),屏板直径:33英寸,置于高台座上。圆光形大座屏,硬木边框,髹黄漆地,镶嵌各式玉雕瑞物宝器,包括瓶花瑞草,祭祀礼器,仙丹宝瓶等,复有骏马、书卷、宝象、宝瓶等。又有寓意富足昌盛的三种果实:‘三多’,寄情美好欢乐的帆篷轻舟,象征飞黄腾达的鱼跃龙门。”
19世纪山中商会珍贵拍品
2010年,这对紫檀嵌白玉屏风出现在香港佳士得秋拍上。一百年前图录上留下的黑白照片为我们今天的辨认提供了依据。只是在历经岁月后,这对屏风发生了一些变化。原配的“高台座”早已丢失。少了底托,硕大的屏风有些“失衡”,看上去让人觉得怪怪的,想来当时底托与屏作为一体设计的。“高台座”的缺失不排除当年拍得此对座屏的人将其另作他用,或再次分开出售。
细细比较一百年前的图片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屏风上白玉嵌有增有减!其中一只屏风上的双象耳衔环玉瓶上嵌的花向上而开,而在1913年拍卖图录照片中是向左上方开;半开白玉兰花左侧有一朵半隐小花,之前没有;原本空空的白玉盘子多了白玉雕佛手、碧玉雕佛手、碧玺雕寿桃、紫晶雕葡萄等瑞果。另一只屏风上则缺了一朵凋零的白玉雕花卉。
这对紫檀屏风在1913年被拍卖后,仅在1984年的时候出现过一次,由纽约佳士得拍卖,后被台湾寒舍收藏,在寒舍1996年出版的《紫檀》一书中,这对屏风已经是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样子了。这些白玉嵌饰的增减,可能是在1913年至1984年间根据拥有者的喜好所变化的。这种在屏风上进行修改的现象在当时挺常见,曾见朋友的一件座屏上,同样是被早期的主人嵌满了若干小蜜蜂与蝴蝶。当时大家笑言:收藏者估计也是昆虫爱好者。
恭亲王府的这批购买对山中商会来说,可谓空前绝后。现在可查到的详细记载,山中商会在美国的拍卖开始于1897年,记录截止于1922年。1905年~1921年为鼎盛时期,每年平均举办五次。在记录的范围中,一般销售总额在5~6万美元。规模在10万美元以上的,均是在1912年以后出现的。其中以恭亲王的这场拍卖总销售额最高,达到了27.6万美元,平均每件价格为515美元。纽约拍卖会的销售额创下了山中商会历次拍卖会的最高价。同年在伦敦的四次拍卖中,有三次没有达到两千英镑,只有恭亲王的这场拍卖,超过六千英镑。当时英镑对美元的汇率大约为5:1至4:1左右,如按美元计算,销售额在5~6万美元之间。唯一遗憾的是,这本目录中没有被拍卖物品的照片,因而无法获得它们的形象资料。中国文物向海外流出,是从辛亥革命前后进入规模化的。山中的拍卖,可以说是文物瞬间流入世界市场的先声。日本仙台市东北大学富田升教授在他的《近代日本的中国艺术品流转与鉴赏》一书中有详细研究。
拍品故事比拍卖结果更给力
辛亥革命前,大量不被人了解的文物相继被发现。河南安阳附近发掘出土了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1900年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被偶然发现;1905~1908年在汴下洛阳间的铁路工程中,发现了唐三彩等,以前唐代文物只在日本正仓院所见。这使中国文物的流出加速。与之相比,辛亥革命后,出现了大量紫禁城宫廷及王府中的藏品。民国以后,清室为了弥补岁入不足,内府进行古董拍卖。另外,银行借款的担保和抵押,以及种种方式的盗窃等,也造成了文物的大量流出。其中,王府的文物散出最为大宗,质量也最为上乘。
从奕訢的孙子溥儒在世时,对家中收藏的描述可窥一二:“余旧藏晋陆机《平复帖》九行,字如篆籀。王右军《游目帖》,大令《鹅群帖》,皆廓填本。颜鲁公自书《告身帖》,有蔡惠、米元晖、董文敏跋。怀素《苦笋帖》,绢本。韩幹《照夜白图》,南唐押署,米元章、吴傅朋题名,元人题跋。定武本兰亭,宋理宗赐贾似道本。吴傅朋游丝书王荆公诗。张即之为《华严经》一纸。北宋无款山水卷,黄大痴藏印。易元吉《聚猿图》,钱舜举跋。宋人《散牧图》,纸本。温日观《葡萄卷》,纸本。沈石田《题米襄阳五帖》。米元晖《楚山秋霁图》,白麻纸本,有朱子印,元饶介题诗。赵松雪《道德经》,前画老子像。赵松雪六札册。文待诏小楷唐诗四册。周之冕《百花图卷》……”
在清朝,满族的王公贵族作为特殊的阶层得到供养。然而,随着清朝的没落,他们失去了稳定的经济来源。辛亥革命后,各亲王家依皇族优待条件“世爵”被保留下来,可是对于“王俸”的持续问题,却没有明文规定,实质上“俸银”和“禄米”都被取消,重要的固定收入也被断绝,但私产依然受到保护。这使得数百年间积蓄的大量金银财宝,书画古玩都保留下来。为了维持原来的那种尊贵和奢侈的生活,几乎所有的王府都在这个时候,开始出售或抵押几代人积攒的艺术珍品。二三十年的时间内,多数王公府第就基本变卖一空了。像睿王府不到十年,就破落到“珍贵的东西卖得差不多快完了”的状态。惠王府是“一库一库”地卖尽所有的收藏。
这些王府收藏的流散不仅仅体现在量上,更重要的是古董的质。更为重要的是,在混沌不清,持续大量的流出中,几乎不被西方知晓的,甚至中国人自己也无法了解的中国美术的主流文物,几乎全部展现于西方世界。这就是构成今日中国美术史常识的殷周青铜器、汉唐陶瓷器、历代官窑、西域美术、北宋水墨山水画、北朝至唐代佛教美术、古玉和印玺一个庞大的中国艺术系统。令人意外的是,这些文物都是在近代的混乱中才展现出全貌。
这对紫檀嵌白玉屏风因为有着详尽的影像和文字记录,即使在历经百年后,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流转和历史的变化,可以说它是近代中国文物流散现象的一个小小的实例。
摸排登记。对全县木材经营加工厂进行逐个调查登记,摸清加工点主要负责人、木材来源、有无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等基本情况,认真登记上报。
加强监督。不定期突击检查木材加工厂、抽查加工厂木材进出厂登记台账,加大对木材加工厂的监管力度,确保木材来源合法。
广泛宣传。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标语、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切实让木材商贩以及加工企业知道收购加工无证木材的危害,增强全社会生态保护意识。
严格执法。凡是发现无证经营的加工厂,强制停业关闭,对收购加工的无证木材处以2至3倍罚款。截止目前,县林业局林政稽查队共查处收购加工无证木材案12起,材积117.069立方米,处罚款59265元。
近来,市场上的大红酸枝热成为家具市场的一道独特景观。据统计,中国国内老挝大红酸枝原材料价格较之前已经上涨了70%。但是原料的稀缺却限制了其大规模销售,用什么木材原料来代替大红酸枝成了业内人士探讨的课题。经比较小叶红檀(中文名:铁木豆)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经笔者走访,中国红木家具十大品牌,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著名商标,红古轩在小叶红檀的运用上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该企业专用铁木豆中最名贵的一种,与红木具有相同价值的马达加斯加铁木豆作为主材,打造出来的家具型材艺韵俱全,纹理美观、质地坚韧致密、细腻,且性能极好,稳定性极强,且充满时尚感而备受业界及红木家具爱好者的欣赏与青睐。
疯狂的大红酸枝
大红酸枝是一种上好的木材原料,素有老红木之称。主要产于东南亚一带,又以老挝红酸枝最为珍贵,现在市面上也大都是老挝红酸枝。老挝红酸枝产量较大,树种的生长期短,故被广泛应用于器具和古典家具的制作,深得广大消费者和收藏家的喜爱。伴随大红酸枝被列入濒危,大红酸枝连根部料都成为木商争抢的对象。据广西大学林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常务副主任李英健的说法,在越南木材市场,聚集了众多中国的客商,他们主要是来自广东、福建、浙江的商人。据他说,价格实在涨得太厉害了,一堆堆大红酸枝的统货里鱼龙混杂,明明掺杂了白酸枝、红檀等价格较低的木材,人们还是趋之若鹜。
大红酸枝热的冷思考
面对大红酸枝的市场大热,许多业内人士表示好奇,而更多理性的商家已在思考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总结大红酸枝的各种优点寻找下一个替代产品。他们将小叶红檀作为了重点比较对象。
在行业内,大红酸枝与小叶红檀在诸多方面的相似性已成为共识,两者的差别主要在于是否属于国标规定的红木品种。中国林业科学院木材工业研究专家、中国红木标准第一起草人杨家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提到,开发和使用红木新树种是迟早的事,扩大树种必须从科学数据上判断。杨先生的话在客观的角度预示了那些符合既有红木标准的新品种即将进入新国标的可能性,我们将小叶红檀与大红酸枝各种特性做一对比:
通过对比可知小叶红檀与大红酸枝有很多相似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血统与外观
大红酸枝主产于中南半岛北纬22°~10°温度较高的地区,而小叶红檀也分布于热带美洲和非洲,两者同为乔木,同属豆科植物中的蝶形花科,在血统方面具有一致性。在外观方面,小叶红檀树皮略粗糙、质软,斜削面呈红黄相间分层;外皮表面灰褐色至灰白色,底面为明黄色,具大而深的纵裂;内皮浅黄褐色,韧皮纤维略发达。而大红酸枝树皮浅黄至灰褐色,为鳞片状,有纵向裂纹。
(2)心材与纹理
酸枝木在颜色及品质上的区分比较复杂,正宗的红酸枝心材呈橘红褐色、紫红褐色、深紫色;木质坚硬沉重通常沉于水,有紫黑色条纹和山水纹,有油脂者为上乘。而小叶红檀心边材区分别明显,心材红褐色,常具深色同心圆状条纹;边材浅黄色,具不规则黑条纹。正是因为两者之间相似性很大因此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小叶红檀曾被误认为红酸枝。
(3)红木特质
另外根据小叶红檀的构造以及材质特性以及国标红木的辨别要点,小叶红檀非常符合红木特质。比如,小叶红檀心材红褐色,常具深色同心圆状条纹;纹理交错,结构细而均匀,重硬至甚重硬,强度高,干缩中;刨切、车旋、耐磨性能好;干燥慢,气干密度0.89~1.0g/cm;属于濒危树种。遗憾的是在《红木》国家标准GB/T18107-2000制定时,由于未发现小叶红檀,导致了其未被列入国标规定的红木树种,不过这并不影响商家与消费者对它的青睐。
小叶红檀接近于红木的优良属性,酷似大红酸枝的材质特性以及相对稳定的原料来源使得我们有理由相信小叶红檀将是继大红酸枝之后的另一个市场宠儿。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