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家具研究:宋代的床\12万元家具保价两千物流公司意外丢失只赔两千
详细内容

宋代家具研究:宋代的床\12万元家具保价两千物流公司意外丢失只赔两千

时间:2020-10-11     人气:641     来源:     作者:
概述:邵晓峰南宋《韩熙载夜宴图》,图中可见宋代代表床具形象。文/邵晓峰编辑/许锡杨编者按:我国早期的床包括两个含义,既是坐具,又是卧具。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床,安身之坐者。”表明当时流行的观念认为坐是床的主要功能。西汉后期出现了“榻”这个名......
邵晓峰南宋《韩熙载夜宴图》,图中可见宋代代表床具形象。

文/邵晓峰编辑/许锡杨

编者按:

我国早期的床包括两个含义,既是坐具,又是卧具。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床,安身之坐者。”表明当时流行的观念认为坐是床的主要功能。西汉后期出现了“榻”这个名称,主要指坐具。六朝以后的床榻打破了传统习惯,高度增加,形体变大,习惯上是床榻并称。直到唐代中期及以前,坐具、卧具仍多称床榻,坐具称为小床。至于宋代的床,则长期以来少有学者研究。

人物名片>>>

邵晓峰,南京林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与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古典家具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南京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多年潜心研究宋代家具,取得一系列成果,被业界誉为“宋代家具研究第一人”。

宋代床的研究价值

宋代是我国历史上文化昌盛的时代,以家具为代表的生活艺术十分发达,但其家具研究难点甚多,如实物稀少,文献散杂,图像漫漶,研究学者罕见等。因此,明清家具研究火热,宋代家具研究却才刚刚兴起。目前,这一领域的成果以拙作《中国宋代家具》为代表,这也是对二十年来古典家具热的一种深度反馈。

在长达320年的两宋,尽管床等家具含义的多变性依然存在,但无论是宋代文献中的床、宋代的实物床,还是宋代图像中的床、不同材料的床,都让床的话题变得颇具探讨价值,一方面宋代床的研究为我们研究“国人起居方式千年之变最为关键时期是在宋代”这一论题奠立了多方面的基础。另一方面,对它们的梳理与考察也为我们揭示宋代床具在中国卧具发展史研究中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带来帮助。

文献初窥

宋代长达320年,这一时期床之含义的多变性依然存在。例如,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引徐敦立言说:“梳洗床、火炉床家家有之,今犹有高镜台,盖施床则与人面适平也。”这里的“梳洗床”、“火炉床”应该均是榻、凳一类的家具。甚至到了元代,榻也会被称作床。例如,元胡三省就说:“榻,床也,有坐榻、卧榻。”至于宋代,床也可以用于他用,例如供人垂足而坐,但其主要使用功能是睡觉。为避免字意的混乱而导致理解的差异,本文研究的床主要指的是用于人们睡觉的卧具。

宋人对床局部划分比较详细,有床敷(床铺)、床棱(床承坐面的棱角)、床锐(床棱)、床垠(床边)、床裙(长方形,多为布制,安装于床的四周)等,这些称呼在宋代文献中有大量记载。对于床敷,南宋陆游诗《午睡》曰:“如何得一室,床敷暖如春。”对于床棱与床锐,北宋苏辙诗《次韵子瞻上元见寄》曰:“故人隐山麓,燕坐销床棱。”苏辙诗《闲居五咏·杜门》曰:“床锐日日销,髀肉年年肥。”对于床垠,北宋梅尧臣诗《五月十七日四鼓梦与孺人谢恩至尊令作诗枕上口占》曰:“空余破窗月,流影到床垠。”对于床裙,《宋史·舆服志五》载:“凡帐幔、缴壁、承尘、柱衣、额道、项帕、覆旌、床裙,毋得用纯锦徧绣。”

由于床主要供人们睡觉,所以它的私密性远大于榻,这样一来,在传世绘画作品中对床的描绘就不像榻那样多。从流传的实物和壁画看,当时的床周围有间柱,有栏杆,也有围板,床体有箱形壸门结构和四足形结构。其中,辽、金栏杆式围子床最具特色,这主要由于当时北方地区的人们虽然仍逐水草而居,但逐渐受到汉文化影响,起居习惯已经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变,从而影响了家具形制。另外,北方定居的气候寒冷区,人们睡眠时多卧在一种用土坯或砖石砌筑而成的设施上,这种设施被称为“炕”。这一时期,被掳至北方的汉族工匠的经验与技术逐渐传播,使得北方的家具生产质量与规模得以发展,有能力制造出较为精美的家具来,床榻的使用也逐渐增加。

图像掠影

宋代床具形象主要见于南宋佚名《韩熙载夜宴图》、南宋佚名《五山十刹图》和山西汾阳金墓壁画,若论形象性与艺术性的高超表现,《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床具堪称代表。该图中画有两件床,均为三面围子的帐床,也可称作架子床。山西汾阳金墓壁画中描绘的也是帐床,在装饰上比较重视。图中的这两件床的特色在于二者分别处于一室之中,增加了卧具的私密性,这也形成了后来的床具与卧室家具陈设的发展方向。

图1《五山十刹图》中的方丈坐床图2《五山十刹图》中的径山僧堂长连床

在《五山十刹图》中的方丈坐床(图1)与径山僧堂长连床(图2)中则可发现在尺寸、比例、结构上更真实的卧具测量图。由于《五山十刹图》具有较为具体的测量数据,因此南宋寺院中的这两种卧具特点被充分展现出来。

《五山十刹图》在表现与说明上和现在的制图法不同,有其自身特点,但是图形表达得还是较为清楚的。方丈坐床为三围式,后围子最高,在结构上也最复杂,且有“背”、“侧”之分,主要分布有4个大单元,每个大单元中又以垂直线与水平线分割而形成大小不一的矩形组合。两侧的围子叫“板头”,高1尺7寸(当时的1尺相当于今天的31cm)。床面长5尺,宽3尺1寸,板心厚3寸7分。从其床面长度尺寸说明来看,经换算只有今天的155cm,是无法令人伸直腿躺下的,因此,《五山十刹图》中虽定名为“坐床”,而在实际功能上它应是一件榻,图中称其为“坐床”,从“坐”字可知,它是供僧人盘足坐于上面休息的。“坐床”从正面看有5足,有曲线纹牙头、牙条的统一结构与装饰。

径山僧堂坐床是供众僧坐禅、饮食、躺卧的家具,图中描画的是一件长连床。床靠窗而设,上置“函柜”(图中原名),以《千字文》中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为序排列床位序号。床从正面看有4只饰有线脚的粗壮足,足间有简略的牙条相连,足高1尺6寸,两侧的围子(板头)高2尺2寸。

实物详解

宋代的实物床,我们可以在山西大同金代阎德源墓出土的围子床、小榻床、山西襄汾金墓出土的围子床、内蒙古翁牛特旗解放营子辽墓出土的围子床,以及四川广汉宋墓出土的棺床中找到具体信息。在以上5件床的实物中,有4件是带有围栏的,其中3件为三面围栏式,别具特色。最独特的是山西大同金代阎德源墓出土的围子床(图3),床围借鉴建筑中栏杆的形制,以6根蜀柱为主导来设置分为两层的围栏,在力学承受上以横木担当的比重最多。由于这种只留一个小缺口的围栏在造型上和露台一类的建筑十分相像,因此它和河北宣化辽韩师训墓壁画中的围栏桌这一类的家具一样,都是灵活驾驭家具与建筑的相通法则而作出的独特设计。

图3山西大同金代阎德源墓出土

以上几件实物床中,只有内蒙古翁牛特旗解放营子辽墓(1970年出土)的栏杆式围子床(图4)使用了长方形底座式的箱形结构。此床通高72cm,宽112cm,长237cm,床上铺装木板。左、右、后三面有栏杆,此床上半部的造型即以纵横相接的栏杆为主要结构,疏密有致,虚实相间。床的左、右两面的角柱之间有两根方形间柱,后面有四根方形间柱,角柱和间柱之间用薄木板镶嵌格楞,板上有墨书汉字“三”、“五”、“六”等字样,当为工匠所记。左、右、后三面间柱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栏杆式,下部为围板形。床面与床座没有以榫卯固定,可自由挪动,便于搬运与陈设。正面床沿镶有8个壸门形式的图案,内涂朱红色,较为精美。镶嵌的假云板足和腰衬下边都采用与以上壸门图案相似的曲线花饰。这种箱形结构的床下空间较难利用,这也是一类床榻的缺陷所在。

图4内蒙古翁牛特旗解放营子

目前可见的宋代的其余几件床均采用足的支撑形式,但具体表现形式较为丰富,以山西大同金代阎德墓出土的小榻床(图5)为例,明器,杏木质,为四足栏杆式围子床,长40.4cm,宽25.5cm,高20cm。床由足、围板、间柱、床板4部分组成,床的上半部与下半部之间用一圈围板遮护,承上启下,使两部分联为一体。床面下有雕饰为如意云纹的板状四足,两侧的前后足间有横枨,增加了结构强度。而该墓出土的围子床使用的则是较粗的柱状四足,且足两旁均装有卷草纹牙头。

图5山西大同金代阎德墓出土

最为简洁的是山西襄汾金墓出土的围子床(图6),长170cm,宽75cm,栏柱高25cm,足十分低矮,只采用矩形断面的2根横木支垫,并以竹钉加固。其床围子保存较好,形制简洁,造型与结构近于前述内蒙古翁牛特旗解放营子辽墓出土木床。三面栏柱与栏杆的断面为大、小八楞柱,出八楞头,这种断面是辽金时期的流行线型,受唐代造型用线的影响较大,与后世围子床形制已经极为接近(图7)。

图6襄汾金墓出土围子床正视图7独板围子罗汉床

最为复杂的是四川广汉宋墓出土的棺床(图8),四足粗厚,饰有曲线纹,并有作曲线变化的牙头与牙条。床的正面分为两个装饰部位,上部有复杂装饰,下部属于足、牙头、牙条的功能部位,表面也有装饰。

图8四川广汉宋墓出土的棺床

宋代不同材料的床

从制作材料来说,宋代的床有木床、竹床、藤床和土床等,其中以木床最为流行,有的富贵人家还喜欢在上面大作装饰,例如北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下记载李允则家“床榻皆吴、越漆作”。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三说宋仁宗提倡节俭,用的是“素朱漆床”。

竹床在宋代较多见,南宋杨万里《诚斋集》卷三一就作有《竹床》诗,苏轼《仇池笔记》中也曾说成都青城山老人村中有“竹床”。

藤床在宋代也有使用,如宋人朱彧《萍洲可谈》卷三记载:“自江宁乞骸归私第,有官藤床,吴假用未还,吏来索,左右莫敢言。”说明藤床有被使用而且颇受欢迎。

土床流行于北方地区,宋代文献屡有提及,如宋人张载诗《土床》云:“土床烟足紬衾暖。”这里所言的“土床”其实是土炕。南方也有用土床的,宋郭彖《睽车志》卷一转引仪真报恩长老子照言:“绍兴间,尝与同辈三人,行脚至湖南,经山谷间,迷惑失道,暮抵一古废兰若,相与投宿。墙屋颓圮,寂无人声。一室掩户,若有人居,中惟土榻地炉,以灰掩微火……”这里的“土榻”应指睡觉用的土床。


通过西安德邦物流退货,货物却丢失,遇上这事的郝女士非常气愤。

2014年11月,郝女士盼了许久,从北京寄来的家具终于到货,但拆箱后,她却很失望。“实物与图片差距太大,不适合我家装修风格,只能与商家协商退货。”郝女士说,2014年11月19日,西安德邦物流的工作人员上门取货。“我记得工作人员问我是否需要保价,我说保。我也不知道为啥最后只保了2000元,再加上邮费一共5600元。”

昨日,根据郝女士提供的物流账号,华商报记者搜索发现,寄出的第三天,即2014年11月22日,显示货物已到达目的地北京,并短信通知收件人取货。德邦物流的向经理称,货到后,公司曾多次通知收件人取货,但收件人电话无人接听。而郝女士称,货到后,她多次电话向德邦联系索要银行账号,要给对方支付运费,但对方一直没给账号。拖了半年后,德邦回复称,因为人员变动,货一时找不到,但肯定没丢。之后,她又多次询问,对方一直说在找。

“直到今年4月,我才得到德邦物流正式回复,说东西丢了。并表示可按当初的保价,赔偿2000元。但我肯定不接受啊,我的家具价值12万呢!”郝女士说。向经理称,“德邦一直都是按货物的实价保价,保价多少就赔偿多少。”昨日,华商报记者看到了郝女士提供的当时购买家具的电子目录表,总价为126160元。

在德邦物流提供的货运单上,郝女士的家具保价2000元,保价费为12元,保价比例为6‰,但如果按12万元保价,郝女士就得交720元的保价费。

陕西维恩律师事务所吴江涛律师称,郝女士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没有与承运人就托运物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意外丢失、毁损等情况如何赔偿进行约定,而且郝女士在承运人拟好的运输合同上签字,就等于认可承运人对于赔偿的条款,即托运物的保价。如果郝女士对货运公司的赔偿不满,也可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吴律师提醒,寄送贵重货物时,最好先与承运人即物流公司就可能出现的意外及赔偿进行协商约定,订立独立赔偿合同。

(来源:网易)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邵晓峰南宋佚名《萧翼赚兰亭图》中的禅椅,绢本设色,原图纵26.0厘米,横74.4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南宋佚名《萧翼赚兰亭图》

    宋代家具在中国古代家具嬗变研究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其特殊之处在于它源于唐、五代时期的家具,变于宋代的社会背景、思想文化。

    宋代家具研究

    宋代家具发展的社会背景

    文/邵晓峰编辑/许锡杨

    人物名片>>>

    邵晓锋,南京林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与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古典家具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南京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多年潜心研究宋代家具,取得一系列成果,被业界誉为“宋代家具研究第一人”。

    核心提示>>>

    正是由于宋人尊崇自然,倡导秩序,讲究简炼,提倡节简,追求规范,这些观念体现在家具上就使之呈现出一种隽秀之美,这时候的文人家具在这方面的表现尤为明显。

    宋代士大夫文化和科学技术水平

    纵观宋代历史,虽然一个“弱”字足以概括它的对外军事与政治表现,但是这一时期的文化丰富多元,尤其是士大夫文化发达,对后世影响极大。中国历史进入宋代以后,唐代盛行的“佛道相伴,胡华并举”的国际性文化逐渐被消化吸收为偏于本土性的多种文化的表现,其中主要是士大夫文化和市民文化,这两股文化相互排斥与影响,进而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宋代文化,并具有生活化、世俗化、精致化、典雅化的倾向。

    北宋《营造法式》

    多数宋代统治者深知文化的重要性。例如,宋太祖赵匡胤虽为行伍出身,却重视文化艺术,懂得文治的意义,而被后人广为引用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女颜如玉”即出于宋真宗赵恒的《劝学诗》。在这种背景下,宋代皇室中涌现出了不少文人、画家和书法高手。宋朝对文人的礼遇既超越前代,又足为后世楷模。据宋代科举制度研究专家张希清统计,北宋共开科69次,取进士19281人,其他诸科16331人,包括特奏名及史料缺载者,取士总数约为61000人,平均每年约360人,而唐代每年才20~30人,最多的开元天宝年间也才60余人,有限的名额中还有一部分为权贵占夺,公平竞争很难实现。宋代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这种不合理情况,通过增设封弥、糊名、誊录等相关制度尽量实现机会均等而使文人公平竞争,庶族求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布衣入仕的人数与比例大增。例如,宋代名相中,赵普、寇准、范仲淹和王安石等人均出于寒门,但他们这一类人却成为宋代文官政府的核心力量。政治地位与待遇的提高,使得广大文人争相报效朝廷与社会,从而在文化艺术上使宋代达到了繁荣昌盛的局面。为此,钱钟书说:“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几个时代是一向相提并论的:文学就说‘唐宋’,绘画就说‘宋元’,学术思想就说‘汉宋’:都得数到宋代。”

    除了士大夫文化的昌盛,宋代科学技术也领先于世界。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为此曾说,谈到11世纪,我们犹如来到最伟大的时期,而这一时期中国的文化与科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宋代官方手工业管理机构庞大,当时的工部“掌金银犀玉工巧及采绘装钿之饰”,重要工种达42种。所以,这一时期手工业的发达为宋代商业的繁荣提供了坚实保障。此时的城市经济繁荣,贸易活动突破了以前坊与市、昼与夜的限制,这些在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宋吴自牧《梦粱录》等笔记中均有较为详细的记载。作为手工业综合性水平代表的建筑业也获得了大发展,使其水平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当时高水平的建筑层出不穷,并有了对当时建筑实践进行总结的著作。例如,北宋初期的名匠喻皓就著有《木经》,《五杂俎》中誉他为“工巧盖世”,“宋三百年,一人耳”。欧阳修《归田录》说其著有《木经》三卷行于世。还说喻皓有一女,年十岁,每卧则交手于胸为结构状,如此逾年,撰成《木经》三卷。但《木经》今已失传。北宋官方推出的建筑技术与施工标准规范用书:李诫《营造法式》更是对当时及以后的建筑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的小木作部分,对于家具研究而言,也值得借鉴。

    宋代工艺美术审美风格的形成

    宋代的书法、绘画以及文人画理论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影响。而且,此时工艺美术所获得的业绩与地位也是举世瞩目的。总的来说,宋代工艺美术具有典雅平正的艺术风格,其家具、陶瓷、漆器、染织多造型古雅、色彩纯净,并且内敛天真,不事雕琢,以质朴取胜,给人清淡雅致之感。其中,以宋代瓷器的简雅之美影响最大,它既是中国瓷器长期进步的结果,也是宋代特有环境的产物。譬如,以低贱模仿高贵,以材质低廉的器物模仿材质珍贵的器物是工艺美术史上的一般规律,但是一些宋瓷却反其道而行之,如有的瓷器在造型上就模仿竹篓等普通百姓使用的日用品,这显然是宋代文人趣味的作用,这种审美趣味甚至一直流传到今天。和宋瓷相似,宋代漆器也朴实无华,多以生活器皿为主,简洁优美,并流行单色漆,颜色以黑色居多,紫色次之,朱红色又次之,但多无纹饰。也许正是在瓷器的影响下,它去掉了多余装饰,只以匀称的造型、舒适的比例、润泽的表面产生含蓄之美。宋代之前,漆器大多讲究彩绘、镶嵌与雕饰;到了宋代,漆器风格一转,以讲究线形与比例的素器取胜。宋代漆器凝炼的造型也会让人自然想起西方现代主义设计理念中的“少就是多”,而且比较一下宋代漆器和后来日本现代漆器,会发现后者和前者在理念与风格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另外,宋代服饰也趋于简洁化和儒雅化,这不但是对唐代开放、热烈、雍容、华美的服饰风尚的一种革新,而且对后世(尤其是明代)的服饰无论在形式上还是观念上都有深刻影响。和唐朝服饰相比,宋代服装显得简朴适意,休闲自在。

    当然,以上这些宋代工艺美术审美风格的形成源于一定的时代语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政府的倡导。

    与其他的统治者相比,宋代帝王们大多数提倡简朴。以修建陵墓为例,历史上的许多皇帝很早就开始给自己修墓,如秦始皇十三岁登基后就给自己修坟;康熙八岁继位不久就给自己建陵。通常是皇帝不死,皇陵工程不能竣工。这样下来,陵墓之奢华可想而知。而宋朝则规定皇帝身前不能建造陵墓,皇帝死后,仅有七个月时间建造陵墓,因此宋代皇陵之简朴在历史上是少见的,和汉唐那种以山为陵的气派根本无法相比。宋朝政府还颁布一系列政策来倡导俭朴。如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真宗下诏:“宫殿苑囿,下至皇亲、臣庶第宅,勿以五彩为饰。”天圣七年(公元1027年),仁宗下诏:“士庶、僧道无得以朱漆饰床榻。九年,禁京城造朱红器皿。”

    也有不少宋代名臣推崇俭朴的重要性,如程颐建议皇帝“服用器玩,皆须质朴,一应华巧奢丽之物,不得至于上前。要在侈靡之物,不接于目。”苏轼也认为,禁止奢侈应从后宫始,他说:“臣窃以为外有不得已之二虏,内有得已而不已之后宫。后宫之费,不下一敌国,金玉锦绣之工,日作而不息,朝成夕毁,务以相新,主帑之吏,日夜储其精金良帛而别异之,以待仓卒之命,其为费岂可胜计哉。今不务去此等,而欲广求利之门,臣知所得之不如所丧也。”司马光甚至认为要想上下风俗清明,仍必须依赖于法律的执行,他说:“内自妃嫔,外及宗戚,下至臣庶之家,敢以奢丽之物夸眩相高,及贡献赂遗以求悦媚者,亦明治其罪,而焚毁其物于四达之衢。”高锡也执此种看法,他在《劝农论》中说,只有如此,“则奇伎淫巧,浮薄浇诡,业专于是者尽息矣。”当然,即使有政府的大力提倡,也不排除有些人,甚至包括统治者,继续沉浸于奢侈的享受而不能自拔,这又另作别论。

    其二,简淡的文人审美观。

    宋代文人在审美上讲究简与淡。欧阳修与梅尧臣最先提倡“古淡”和“平淡”,欧阳修有诗曰:“世好竞辛咸,古味殊淡泊。”“词严意正质非俚,古味虽淡醇不薄。”梅尧臣也有诗曰:“做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中作渊明诗,平淡可比伦。”“因吟适性情,稍欲到平淡。”苏轼在艺术审美上也认为应当“发纤稚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这一思想在他的文人画理论中格外突出,被后人奉为楷模。特别是宋朝偏安江南后,南宋园林凭借着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与诗词书画相结合,强调意境深长,进一步崇尚简洁疏朗的审美格调。

    正是由于宋人尊崇自然,倡导秩序,讲究简炼,提倡节简,追求规范,这些观念体现在家具上就使之呈现出一种隽秀之美,这时候的文人家具在这方面的表现尤为明显。而即使是当时的佛教家具也表现出类似的审美追求,如以天工质朴为美,可见于南宋佚名《萧翼赚兰亭图》中的四出头扶手椅,它以树枝与藤条制作,古朴苍然,是当时僧侣参禅打坐的坐具,后世也称之为禅椅。

    简淡的文人审美观还派生出宋代文人对自由适意、灵活便捷的追求与风尚。这一时期,家具名称与功能的对应逐渐趋于细致和明确,并且在一次次的分化中使品种不断增加与完备。不过,变化中一个较为恒定的原则是室内空间与陈设的自由与灵活,并与诗、词和画意相结合,家具在室内的布置上有了一定格局,大体上有对称和不对称式。例如,书房与卧室的布局通常采用不对称式,这也为以后(如明清时期)的文人居室设计奠定了基础。而且,进入日常生活的高型家具也多保持着便于移动的特性,比如椅子和桌子即是如此,胡床和交椅更是如此。这些室内与家具设计的观念在无形中又促进了宋代文人审美观的发展。

    其三,建筑的影响。

    宋代大兴土木,建筑事业的发展在很多方面超越了前代,建筑的繁荣和其他工艺美术的进步与相互促进密不可分。《营造法式》中所强调的标准化、模数化思想在当时的建筑中产生了重要作用,也自然会对其它的实用艺术产生影响。另外,《易·传》提出“守中”,“中”也是中国人的处世之道,儒家将之发展成为“中庸”,建筑家将它开拓为“轴对称”,而这一思想运用到建筑中的家具上便在宋代形成了各种矩形造型、趋于方正的框架结构家具。总的看来,宋代家具在框架结构、收分与侧脚、束腰造型、椅子搭脑、栌斗形式与等级性、理性美、多样性等诸多方面与宋代建筑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当然,宋代家具结构、造型等因素的变化又反过来促进了宋代室内设计乃至建筑设计的变革。

    其四,金石学的影响。

    宋代的文人们在热衷于研究笔、墨、纸、砚等文房用具之余,还迷恋上了收藏古代器物。宋代之前,古物收藏多是帝王之事,但至宋代,收藏金石的风气开始流行于文人之中,一些昔日不可亲近的庙堂重器被引入书斋,有些成了赏玩的陈设。金石学在宋代兴起,发展不及百年就已相当兴盛,这使得宋代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出现“收藏热”的时代。审美上的“好古”也使得宋代的许多工艺美术(特别是文人喜好的工艺美术)超出了一味地描金画银、嵌珠缀玉,以及对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富占有的炫示,而能达到较高的审美精神层面,对古代的审美思想作积极体悟,所以,天工、清新、古朴、质拙的审美境界成为当时许多文人的自觉追求。

    总之,宋代的时代环境为这一时期的家具发展创造了较好的条件,也为家具从其它工艺美术门类中汲取营养,创造出自己的审美特征提供了多种可能。


    上周我们在分析中谈到北美SPF行情在底部整理过程中可能击穿底部,再迎来一轮下跌,可惜一语成箴。本周(0917-0923)果然底部洞穿,一泻千里。二级主要品种2X4和2X6跌幅10%,三级2X4跌幅近15%,其他级别各尺寸约5%左右,为历史罕见,而且这样大的跌幅很难一下止住。经历了风光无限的2017年之后,2018年的加拿大SPF工厂看似又将成为待宰的羔羊,接下来很可能就看中国的买家刀磨得多快了。

    阅读全文
  • 文/邵晓峰编辑/陈桂湖

    人物名片

    邵晓峰

    邵晓峰,江苏省委宣传部授予的“首届江苏青年社科英才”、江苏省政府“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学术领军人才。南京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江苏省青联常委、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江苏省社科联理事、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大学中华图像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导,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研究中心主任。

    如今都市里的大医院通常从早到晚均是人满为患,以治病救人为己任的医生们忙得团团转,将许多病人从病魔、死神那里挽救回来,功德大矣!那么,古代的医生是如何忙的?他们希望死后过什么样的生活呢?6年前出土的一幅宋代壁画告诉我们一位宋代郎中的身后理想国。

    盘乐村北宋墓里家具壁画

    2009年,陕西韩城盘乐村北宋墓出土。其中的壁画图像保存得相当完好,描绘了一些家具图像,揭示了北宋陕西韩城地区的一些生活习俗与丧葬文化,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考古与艺术研究价值。该墓女主人手中握有北宋神宗年间(1068-1077年)的“熙宁元宝”钱币(编者注:参考图1),因此可推断该墓的下葬年代应在北宋晚期,介于神宗至徽宗之间。

    图1北宋“熙宁元宝”钱币(图片提供:中国嘉德)

    室内东壁、西壁、北壁上各绘有一幅图像,保存完好。壁画系直接绘制在长条砖上,砖缝对接整齐,砖面经过打磨,十分平整,表面还似涂抹树胶,以控制砖面的吸水性,达到作画要求。颜色鲜艳丰富,多为矿物颜料,部分已渗透入砖内。

    墓室北壁上画的是墓主人与工作场景图,反映了墓主人的基本形象与职业特点,位于墓门的迎面位置,是主导性图像。其东壁上画的是佛祖涅槃图(编者注:参考图2),表达了墓主人精神世界的归宿;其西壁上画的是杂剧演出图,算是墓主人的消遣生活。这些不同内容的图像中,绘制技法是传统的勾线平涂色彩,人物形象生动,色彩鲜艳丰富。

    图2明代吴彬《佛陀涅槃图》

    北壁上的图像(图3)纵86厘米,横145.5厘米。中部绘制了墓室男主人的正面像。从图像上可见,墓主人约五六十岁,留三绺黑须,头戴深色高帽,身穿深色长袍,袖手于胸前。在衣领和袖手处,露出白色里衣。端坐于靠背椅上,椅子的搭脑两端上翘,为宋代流行的“牛头椅”。椅子后面立有黑框屏风,上面书有文字。墓主人双足踏于红色足承上,靴子前端呈尖形,向上翘起。

    图3陕西韩城盘乐村M218北宋墓北壁壁画,纵86厘米,横145.5厘米(引自康保成,孙秉君:《陕西韩城宋墓壁画考释》,《文艺研究》2009年第11期)

    长案与医书《太平圣惠方》

    在墓主人像的周围还画有其他9人(画面右部4人,左部5人),身材均明显小于墓主人。画面最左端画一年轻男子,双腿交叉坐在地上,双手执杵,正在石臼中捣着什么。他对面的年轻红衣男子坐姿与其一样,正双手拿着一个筛箩把捣碎的东西筛到下面的大号箩中。红衣男子的左侧站着一位姑娘,她双手正端着一个带座的白碗。三人的人身后画有一件长案,案上有笔架、砚台和两本书。案后站着一位身穿蓝色衣裤的年轻男子,他端着一个大盘,向其左侧伸出,似乎正在呼应着从屏风后走出的年轻男子。这位从屏风后走出的男子端着一个浅色小盘,右小臂上搭着条白巾,似乎正打算将盘里的东西倒进那位案后男子的大盘之中。

    图4壁画右端绘制的长案

    画面右端也绘制有一件长案(图4),案上放满了小型葫芦瓶和罐子。案后站立两人,右边的褐衣蓄须男子右手拿着一个药包(上写“白术”),左手也拿着一个药包(上写“大黄”),正在看着左边的白衣男子手中捧着的药书,书上写着书名:《太平圣惠方》。长案的左前方站着一位年轻蓝袍男子,腰系红色腰带,捧着一个深色木盒(图5),盒上隐约写有“朱砂丸”三字。还有一位年轻姑娘正从屏风后走出,斜执一把团扇,露出一半身体。

    图5长案左前方的蓝袍男子

    这幅壁画的上部与穹形墓顶相接,绘有巨大的半圆形装饰图像,高76厘米、宽145.5厘米。图像中部画有太湖石与牡丹花,象征“石生富贵”,左右两侧各绘一只仙鹤,寓意“鹤年长寿”。

    从壁画看一位郎中的理想生活

    当我们深入地关注此画的细节,就会发现其间传达出的两个信息交待了墓主人工作场所的特性:白衣男子捧的《太平圣惠方》是一部宋代著名医书,该书由北宋翰林医官使王怀隐等人奉敕于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编纂,于太宗淳化三年(992年)刊印;高桌前褐衣男子所拿药包上写的“白术”、“大黄”是常见的中药名。由此可见,这个工作场所是围绕医药展开的:灰衣男子在石臼中捣的是草药;红衣男子过筛的也是草药;那位姑娘端的白碗中是已经煎好的汤药,她正在送药;从屏风后走出的男子拟将小盘里所盛的倒进案后男子的大盘中的也是草药;长案上放着的小葫芦瓶和小罐子则是装药的容器;蓝袍男子捧着的木盒是装“朱砂丸”的药匣。

    这样看来,整个图像所反映的是与中草药相关的一系列加工及后续过程,因墓主人端坐正中位置,形象远大于其他九人,按照“大尊小卑”的传统壁画观念,这些人很可能是他的助手与仆人,因此,图像所营造的环境是一家药铺。由于墓内未发现墓志,根据宋代“非官不志”的墓志制度,说明墓主人的身份应当是民间的郎中或是药铺老板。看来他对自己的职业还是很满意的,因为他希望将自己平日的工作带入身后的世界。

    另外,屏风上以草书题写得两首诗也为我们透露了一些关于墓主人的重要信息,第一首为五言,诗曰:“古寺青松老,高僧白发长。夜深禅定后,明□□如霜。”第二首为七言,这是吕洞宾一首七律的前四句,诗曰:“琴剑□□□鹤虎,逍遥□托永无愁,□骑白鹿游三岛,闷驾青□□九州。”(《全唐诗》中所录吕洞宾《七言律诗》下《八十九》中原诗则为:“琴剑酒棋龙鹤虎,消遥落托永无忧。闲骑白鹿游三岛,闷借青牛看十洲。”)从诗中散发的情趣来看,墓主人还向往着闲云野鹤的理想生活,因此留下这幅十分具有特色的宋代壁画。

    整个图像所反映的是与中草药相关的一系列加工及后续过程,因墓主人端坐正中位置,形象远大于其他九人,按照“大尊小卑”的传统壁画观念,这些人很可能是他的助手与仆人,因此,图像所营造的环境是一家药铺。由于墓内未发现墓志,根据宋代“非官不志”的墓志制度,说明墓主人的身份应当是民间的郎中或是药铺老板。看来他对自己的职业还是很满意的,因为他希望将自己平日的工作带入身后的世界。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美国森林资产管理公司Timbervest有限责任公司于1月16日宣布已经出售位于佛罗里达州、南卡罗来纳州和佛蒙特州超过10000英亩林地,交易总额超过1420万美元。
    Timbervest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5年,总部位于美国乔治亚州的首府和最大城市亚特兰大。Timbervest目前拥有超过600000英亩林地的所有权,森林资产和其他房地产投资市场价值超过14亿美元。公司的森林资产多位于美国主要林区,包括美国东北部和东南部、阿巴拉契亚山脉、美国西海湾和西北太平洋地区。
    来源:Vermontbiz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