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防火涂料的应用\四川雅江查处数起非法运输崖柏木案
详细内容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防火涂料的应用\四川雅江查处数起非法运输崖柏木案

时间:2020-10-11     人气:759     来源:     作者:
概述:2014年1月11日凌晨1时27分,位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州府香格里拉县的独克宗古城发生大火,焚毁百余建筑。我们惋惜这座历史名城毁于一旦,叹息工艺精良的木结构建筑群竟这样化为灰烬。城内通道狭窄、消防设施供水水压不足、防火意识薄弱。其中,房屋......

2014年1月11日凌晨1时27分,位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州府香格里拉县的独克宗古城发生大火,焚毁百余建筑。我们惋惜这座历史名城毁于一旦,叹息工艺精良的木结构建筑群竟这样化为灰烬。

城内通道狭窄、消防设施供水水压不足、防火意识薄弱。其中,房屋多为土木结构,且连片成群易燃烧成为人们热议的原因。我们的祖先在建造精巧的木结构建筑时,也深深领悟到木生火的道理。为了防火,历代能工巧匠因地制宜地发明了彩绘、护城河、防火墙、水袋等措施。至今保存较好的安徽徽州民居,其高出房顶的防火马头墙已经成为显著特色。

古代防火设计中,故宫是最为典型的范例。宫外有金水河、护城河保驾护航,宫内有河道弯曲穿过;除此之外,80多口水井分布其中。紫禁城内还有大缸308口,太和殿、保和殿前各4口;每口缸可容水2000升,比现代水车容量还大。因忌讳水、火二字而得名的“太平缸”、“吉祥缸”是故宫最具特色的防火设备。源于生活实践的智慧成就了千百年来人与木和谐相生的居住格局。木结构易燃的意识也一并进驻我们的大脑,比如这次香格里拉大火,人们将首要原因归结于木结构易燃。当钢筋混凝土的房屋建筑成为居住主流选择后,这种认识依然根深蒂固在国人的脑海中,但事实是木结构并非最易燃。

安徽民居的特色马头墙其实是防火设施

美国国家林产品协会西北研究所提供的测试结果表明,大截面木构件遇火时,其强度保持时间比金属长。当温度升至230摄氏度时,钢材的强度急剧下降;750摄氏度时,其强度只有原来的10%。木材在温度达到250摄氏度时才会燃烧;火势凶猛的情况下,它通常会以每分钟0.64毫米的速度碳化,碳化层将木材与外界隔离从而提高了木材可承受的温度。因此,在一场持续30分钟的大火中,木材的每个暴露表面只有19毫米因碳化而损失,余下绝大部分原始截面完整无损。

随着居住方式的改变,古人的防火智慧已不足以抵挡灾难。今人继续探索,依靠现代技术和手段解决木结构防火问题。木材内部结构的改变是解决途径之一。现代木结构基本摈弃了使用原木,取而代之的是规格材和工程木材料,如CLT交错层积材、胶合木等;这些材料的强度、耐久性、稳定性、环保性、经济性远远高于一般木材。环保防火涂料的应用是解决问题的另一种思路。位于青岛的某重型木结构建筑,其SPF(云杉-冷杉-松)结构板材支撑起的浮云屋顶,经防火涂料处理达到了阻燃目的。

木材阻燃处理分为浸渍溶剂型阻燃剂与涂刷木结构防火涂料两种方式。木结构防火涂料以水作溶剂,有机和无机复合材料作粘结剂,加入高效阻燃剂和助剂配制而成,是一种集环保、装饰、防火于一体的新型涂料品种。平整的涂膜遇火时膨胀发泡形成泡沫层,泡沫层不仅隔绝氧气,还因质地疏松而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可延滞热量传向木材的速率;涂层膨胀发泡产生泡沫层的过程因为体积扩大而呈吸热反应,消耗大量热量,有利于降低火灾现场温度。木结构防火涂料凭借无毒、无污染、涂层性能稳定、适应各类气候条件、便于施工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礼堂、影剧院、宾馆、医院等建筑中。

在钦佩古人防火智慧,感叹今人防火精妙技术的同时,我们不由得沉思:在建筑材料如此丰富的现代社会,人类为何始终对安全舒适的木结构建筑保有热情?应当说,这一切都源于对木的不舍、对自然的眷恋和对品质生活的不懈追求。(马晓萌_文)


5月12日夜间,四川雅江县森林公安局民警在县城至下渡方向巡逻时,发现一辆面包车形迹可疑,车内遮盖严实,有林木清香飘出,引起了民警的注意,民警打开车门进行检查,发现车上所运输货物为崖柏木,驾驶员无法说明崖柏木来源且无合法运输手续,民警将其带回做进一步调查。

5月14日,雅江县森林公安局在29k木材检查站挡获一辆非法运输林木车辆,对车辆上运输物进行检查,发现车辆上所承运货物为崖柏木,无合法运输手续,在现场通过其他手段将货主挡获,将驾驶员及货主一并带回做进一步调查。经查:被挡获车辆是一辆红色五桥货车,车上有一名驾驶人员,车上所运输的货物为崖柏木,无运输手续,此崖柏木系四人所有,四人于本月初到云南德钦县收购崖柏木,收购好了后,联系货车进行运输,从云南德钦县进行装车后运往成都市温江区进行贩卖,在途经雅江县境内29k木材检查站时被挡获。

这两起非法运输崖柏木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相关规定,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图1蒙古贵族金漆二门柜,松木18世纪长78,宽35,高99公分。(现藏于美轮博物馆)图2《黄金家族》,13世纪,宋元交接时期的壁画。图3蒙古包室内陈设的整套家具,20世纪上半叶,原产于内蒙古包头。(现藏于美轮博物馆)

    中国古代髹漆家具简介,兼起居文化的形成(七)

    文、图/特约撰稿郑克峰编辑/刘根旺

    人物名片>>>

    郑克峰,北京美轮运输公司总经理,个人及公司从事中国古代家具收藏与研究约20余年,并在北京成立北京美轮博物馆,收藏以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髹漆家具为主。

    公元1196年,铁木真在各项有利因素的具备与推动下,被推选为蒙古部落的一个汗,他采用“成吉思汗”为名,这就是后来西方人所熟知的CHINGGISKHAN。公元1206年,在他约45岁时,经过了18年的征战与挫折之后,终于在蒙古草原的库里勒台大会上,几乎所有相关的突厥与蒙古部落,一致尊称成吉思汗为“大汗”。于是成吉思汗以及他的子孙们所率领着的蒙古铁骑,在13世纪开始了他们对中国、伊斯兰、俄罗斯、以及环地中海地区文明的攻占与征程。根据英国牛津大学人类基因学教授布莱恩·赛克斯(MRBRIANSYKES)有关男性染色体的研究,成吉思汗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广泛成功的单体染色体传播者,他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可能至少有1,600万名后裔族群。

    藏传佛教家具发展的历史背景

    库里勒台在蒙语里是“大聚会”意思,蒙古人从氏族部落时代起,有关氏族部落酋长的选举、战争、围猎、以及隆重宗教活动等决定,都是由特权阶层的贵族在库里勒台大会上决定的。我们可以想像并且十分肯定的是,成吉思汗当时令人信服地获得大汗的称号与地位,其背后功不可没的还有着萨满教宗教领袖萨满阔阔的鼎力运作、支持。但随后,这个萨满阔阔企图以宗教的力量来干预施政,这令成吉思汗无以容忍,因此他授意同胞弟弟铁木哥,以一种简单明了的所谓体面的“不流血”的处决方式,将萨满阔阔拖出廷帐,予以铲除。这可能是蒙古历史的首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政权统治与宗教之间的角力争锋范例。就此确立了萨满教或其它宗教只能作为黄金帝国的统治工具的角色,它必须位于一个从属的地位。而萨满教所宣扬的万物有灵理论,虽经改良地已糅合了当时部分聂思脱里派基督教(景教)与某些中原文化的内容,但其终极目的却只是为了让蒙古族群的人们确信,大汗就是神的体现、腾格里的化身。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统治,就是腾格里的统治,而反对他们,就是等于反对腾格里,这是草原帝国一切事物所存在的前提。

    蒙古族以“苍天”作为永恒的最高神,腾格里在蒙语里是“长生天”的意思。在13世纪的蒙古部落以及中原汉族的广褒区域,除了萨满教以外,人们还可以看到聂思脱里派基督教教士、汉传佛教僧侣、道教道士、西藏喇嘛、以及伊斯兰教毛拉的盛极与流行。正因如此,我们后人有了机会看到,在宗教信仰以及族群人数如此之相对薄弱的蒙古部落,在当地域广阔的草原帝国形成之后不久,它其中的钦察汗国很快就依附了基督教,而伊儿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则很快就依附了伊斯兰教。并且这些汗国在皈依了这些宗教以后,蒙古帝国的各个汗国被各自所处地区的宗教文化迅速同化,而蒙古人亦迅速地丧失掉了自身极其宝贵的凝聚能力。

    但无论如何,从理论上来说,多一分宗教信仰,人的内心就会多一分敬畏与恐惧,也就有了普遍意义上的多一分的容忍,蒙古人对于其它众多宗教的容忍,这样反而保证了蒙古人迄今为止其自身的腾格里信仰,而且这个容忍在当时,还是某种程度上的拿来主义。蒙古借用回纥人的文明来作为自己的文字与官方语言,成吉思汗任命回纥人塔塔统阿负责教导他的那些儿子们去学习回纥文字,并用其来书写蒙古语,而且还用回纥字来篆刻帝国印章或颁布签署官方的条文法令。而且非常难能可贵地贯穿蒙古人整个的历史。

    以上就是蒙古的藏传佛教家具得以发生发展的相关历史背景。

    蒙哥时代,佛教成为主导宗教

    上述的成吉思汗的多元宗教自由的治国之策,在蒙哥统治时代,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

    蒙哥是成吉思汗四子拖雷的长子,当他在43岁的时候(公元1250年),开始掌控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帝国大业。这时他和他的弟弟忽必烈,不约而同地将目光及其主要精力从欧洲转移到了地处远东的中国。这是一件非常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在其前任的帝国统治者窝阔台及其遗孀母子的掌控期间,曾不遗余力地将蒙古势力向西方拓展而由于蒙古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纷争,令彼时的欧洲,不止一次幸运地阴差阳错般躲过了蒙古大军的洗劫。

    公元1255年,蒙哥在今距乌兰巴托以西365公里处的和林,出席了一场为佛教与道教人士所举行的辩论会。次年,他在哈拉和林宫召开了一次佛教会议,在会议上,他将佛教比喻为手掌,而将其他宗教则比喻为手指。自此,佛教在蒙哥时期掌控领导下的80%以上的蒙古族群以及中原北方汉族臣民之中,开始占据宗教的主导地位。

    事实上,这在很大程度上,不仅令中原古老文明得以幸运地保持延续,而蒙古人也开始了其融合多种文化并探寻其自身家具家居的文化历程。而这个多元文化的影响,在成吉思汗时代实际上既已开始产生。

    13世纪~16世纪,蒙古发展历史与家具、壁画中家具欣赏

    这是13世纪,在宋元交接时期的壁画,描绘的是《黄金家族》接受朝拜的场景。

    “黄金家族”,是对成吉思汗家族的尊称。这幅壁画像,从位于今内蒙古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灵柩中取出。在这个地方,现在每年都要举行大祭仪式,蒙古族群视此处为圣地。在画面当中,享有至尊地位的成吉思汗与其爱妻孛儿帖,衣着盛装,并排地端坐在高高的龙椅宝座之上,接受着贵族们的献礼与跪拜。这个宝座的背屏结构,与藏传佛教的大喇嘛班禅的坐具或中原地区的宝座靠背,有一些类似,但采用的应该是五彩描金绘画而非雕刻纹饰。

    在该壁画的正中下方,摆放的是一件红漆矮桌,用以陈放瓷器礼品,成吉思汗夫妇可以远远地欣赏。这个红漆矮桌,按画法几何学的俯视图,是一个梯形结构。从成吉思汗夫妇的视觉角度,其面对着的应该是梯形平行线的长边而短边冲外。这件家具,原本应该是陈设于成吉思汗的金色大帐之内,方便其用以餐饮,或读书写字。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至少在成吉思汗的执政时代,除了其相关执政、外交、礼仪的威严必须之外,蒙古部族可能是根本就没有,也没有必要会有大型的家具。这是因为,即便在成吉思汗的廷帐,其内部的呈几何圆形的平面空间,仍然局促有限,因此也非常有必要以节省并高效使用帐篷内部空间的角度,来设计制作这种在水平方向上呈几何梯形的小桌。这个小型化的家具家居传统在蒙古至少被保留至19世纪。事实上,我们从壁画中看到的这个梯形矮桌的几何结构,在20世纪的上半叶,仍旧可以找到相当多的制作范例。

    该套家具出现于20世纪上半叶,原产于内蒙古包头,是曾经陈设并使用于蒙古游牧家庭的成套家具。

    这是我们能够收集到的唯一整套的蒙古包室内陈设家具,除了那件托盘以外,共计8件,而且没有床具。它之所以相对珍贵有趣,是因为非常客观地反映了当时这个以游牧为生的蒙古族家庭内部成员的二元宗教信仰。在图中的前排中央,是一件由家庭成员中的佛教教徒用于供奉佛像的藏传佛教佛龛。而在图片中的后排之左,却是一件在顶部上端的两边有着罗马柱装饰风格的二门亮格柜,在她的上方原本应该悬挂有耶稣像或十字架,以供家庭成员中基督教教徒的顶礼膜拜。

    需要说明的是,该套家具可能原本就是没有设计与制作床具。蒙古包里的狭小的圆形空间,根本就没有摆放床具的位置。但在法国人卢布鲁克(MrLouBrooke)留下的记录中,蒙哥在他的统治时代已开始学习使用床具。公元1253年,应法兰西国王路易九世的派遣,方济各会的会士卢布鲁克前往蒙古造访,并于次年的1月4日得到了蒙哥的接见。卢布鲁克对此作了详细的记载:“蒙古人带着我们进入帐殿,从卷起的挂在门前的毛毡走进去,我们唱起赞美诗,金色的布覆盖了整个帐幕的内壁;帐幕中央,用树枝、苦艾草的根和牛粪放在一个小火炉里生火。蒙哥端坐在一张小床上,看上去大约45岁,中等身材,扁平鼻子,穿着一件光鲜的皮袍。他吩咐给我们斟上白葡萄酒般清澈甜润的米酒,稍后又命拿来各种猎鹰,放在他的拳头上让我们观赏。在一位聂思脱里教教徒翻译的帮助下,我们进行了交流。”

    在蒙哥执政的前后时期,蒙古人的心理特征以及文化生活内容的各个方面,随着战争的不断外延而遭遇到了外来文化的强大冲击。比如,在这个时期葡萄酒开始成为欧洲最为盛行的饮品,另一个方面,中国南部纵横交错的山脉河流以及密集的城市人口,却让缺乏相应城市战斗经验的蒙军非常头痛。为此蒙哥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放到了中国事务上。幸运的是他得到了弟弟忽必烈的鼎力帮助。忽必烈不仅忠诚得力而且也非常崇尚中国文化。并且蒙哥任命中国学者姚枢为忽必烈军队的谋士,还负责教授忽必烈基本的中国文学知识。

    图4《吐蕃藏传佛教萨迦派法主八思巴会见忽必烈》,13世纪,元代壁画。

    该幅是13世纪的元代壁画。

    中国北部的辽阔草原,在辽夏金元时期,佛教非常盛行。来自吐蕃西藏的高僧,其社会地位非常显赫,这里除了人类对宗教的本能需求之外,还有宗教领袖所具有的,世俗统治者所无法取代的,在臣民心理上的凝聚作用。忽必烈对于藏传佛教的钟爱,可能始于其自动接受中原文化的崇拜心理,也是源于他那复杂的人性化的政治策略。在图中描绘的忽必烈的宝座,较之图1中的那件其祖父成吉思汗的乘用,显得雕刻有所增多但稍逊华丽,呈现出的已完全是藏传佛教的家具型制。

    约公元1256年,忽必烈几乎征服了中国全境,成为在当时世界上文明程度最高、农业最为发达、人口最为稠密的中国的主人。忽必烈在原察哈尔以东、多伦诺尔附近的上都府建设了一批宫殿,作为其夏季驻地。随后又开始在原北京建筑群的东北营建立新城,赐名“大都”而作为蒙古君王贵族们的冬季驻地。忽必烈决定把自己的王朝建设成为一个传承汉族封建的正统王朝,建国号为“大元”。这是他的一个由蒙古大汗转变而为中国天子的过程,当然也是他和他的后代抛弃部分蒙古传统而逐步融入汉人文化与生活方式的过程,令他们与另一些蒙古族人在各个方面有了一些明显的差异,为此忽必烈及其后来的继任,曾经遭遇了那些企图忠实于老的传统的蒙古人、以及蒙古化了的突厥人的纷纷反对。

    由于历史文献与实物资料的缺乏,我们很难十分精确地建立一个蒙古族群在13世纪的家具家居生活的参照体系,但毋庸置疑的是,忽必烈征服了中国,而中国的文明也征服了他。忽必烈的后来的继任者,大多都是虔诚的佛教徒,他们对藏传佛教皆倍加推崇,曾经把很多的佛经翻译成蒙文。而其上流及中产阶层的生活方式,亦开始受到藏传佛教、中原汉文化、以及其他宗教的深刻影响。

    图5《欢喜佛图》,13世纪壁画。

    这是13世纪壁画,欢喜佛图作为藏传佛教的艺术品,在元代曾经广泛流传。

    图6《穿素色半臂服的蒙古妇女》,13世纪壁画。

    这是一幅13世纪在内蒙古出土的元代壁画,画面中的蒙古贵妇身着民族传统特色的半臂素服,乘坐的却是一件中原北方汉族设计制造的“明式家具”,髹黑大漆的高束腰云纹三弯腿坐墩,无疑表明了中原北方汉族的家具与家居文化对于蒙古人日常生活所发生的巨大影响。

    公元1294年2月18日,忽必烈驾崩,享年79岁,其之后的铁穆耳,也是一个可以圈点的精明君主,但却英年早逝,年仅42岁。在此之后,蒙古人在中国的皇帝,一个比一个缺乏蒙古人金戈铁马的天性,一个比一个满足于骄奢安逸的生活,忽必烈所建立的大元王朝,开始呈现衰败,最终在不到100年的公元1368年坍然倒塌。为此,蒙古人又回到了广褒的草原,重新品味那种随季节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但他们之前所接触到的由各种文化所交织在一起的人类文明,无疑地却从此与他们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如影随形。

    17~19世纪,西蒙古时期佛教家具盛行

    公元1606年,位于中国东北部松花江与日本海之间的女真人努尔哈赤,把7个女真部落统一而为一个称为“满国”的汗国。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击败了东蒙古,也就是今内蒙古的鄂尔多斯部、土默特部、以及察哈尔部,并使他们归顺到了满族王朝,而皇太极也得到了他们持久的忠诚追随,直至满清的灭亡。

    西蒙古人主要是指绰罗斯部、杜尔伯特部、土尔扈特部与和硕特部。土尔扈特人于1623年在伏尔加河的下游定居了下来并控制着里海草原,但在18世纪下半叶,其生存的环境因为来自沙俄的压力而恶化,沙俄不仅强迫他们当兵打仗充当炮灰,并且还强迫他们改信东正教而不许皈依佛门。公元1771年1月5日,土尔扈特人7万户约17万人,最终以超过半数以上的人员损失,突破沙俄攻击,回归抵达伊犁河谷。

    和硕特部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也就是黄教的虔诚信徒,他们与公元1636年在青海周边和柴达木开辟了自己的领地,并通过两次战争彻底解除了红教对黄教的威胁,开始了在西藏的政治自治并受到清朝的承认。

    大约也是在17世纪的上半叶,绰罗斯部以及杜尔伯特部在黑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叶密立河、以及伊犁河流域建立了准葛尔国,并在公元1690年达到鼎盛。公元1717年12月,信奉喇嘛教的准葛尔人,利用当时西藏政治与宗教的动乱而攻陷拉萨,洗劫了自己的宗教圣地布达拉宫。准葛尔国的日益强大,令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以及后来的乾隆一直心中不安。在公元1759年,清朝军队完成了对准葛尔伊犁河谷及其附属的伊斯兰喀什噶尔的吞并,从此喀什噶尔已改名为“新疆”,意即大清王朝的新的边疆。

    自此,西蒙古人的企图复辟成吉思汗帝国的梦想,终成泡影。在定居民族先进武器的攻击下,草原游牧民族已经完全丧失了其弓强马壮的优势,这也标志着农耕地带对草原游牧的最后胜利。

    图7蒙古佛像背光,松木,18世纪,长56,宽63,高30公分。(现藏于美轮博物馆。)图8蒙古双龙小柜,松木,19世纪。长60,宽38,高47公分。(现藏于美轮博物馆。)图9蒙古明式花瓶绘画炕桌,松木,19世纪,长63,宽63,高30公分。(现藏于美轮博物馆。)图9蒙古明式花瓶绘画炕桌,松木,19世纪,长63,宽63,高30公分。(现藏于美轮博物馆。)

    目前我们在中国境内外所能观察到的那些藏传佛教蒙古家具,基本上都是设计、制作、以及陈设使用于以上的这个公元18至19世纪时期。(图1、图7~图10)是我们收集到的部分实物,谨示以读者供作参考。

    从曾经能够观察到的一些蒙族清代家具,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蒙古家具重视髹漆绘画而不喜或不擅雕刻。但是,从前几年我们在外蒙古乌兰巴托市得到的极其有限的观察经验却是,除了在当地的藏传佛教的庙宇之外,在外蒙的现代中产阶层的家庭室内,即便有的话,摆放的却是少数一些木本色的,有着一些雕刻装饰的,质量乏善可陈的现代特色的蒙古家具。而我们最近几年的通过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一些居民室内陈设的观察得知,内蒙的城市中产阶级家庭中的具有蒙古文化传统元素的家居陈设,几乎是零。

    我们将在稍后的文章,来尝试探讨一下有关中国古代青海甘肃绘画髤漆家具家居方面的一些内容。

    未完待续


    日前,一艘装载25517立方米原木的货轮顺利靠泊麻涌深赤湾码头5号泊位,从此结束了麻涌口岸自对外开放以来无此货物进口的历史。

    该批原木从澳大利亚贝尔贝港启运,共计33980立方米,货值356.86万美元。在东莞港7、8号泊位卸下舱盖上的部分原木后,余下的25517立方米转至深赤湾码头续卸。

    为更好地应对首次进境原木的施检任务,东莞检验检疫局龙通办事处提前制定应对方案。麻涌监管科根据工作需要提前配备工作人员,并结合本次进境原木品种特点,制定详细的检验检疫方案。此外,在原木卸离或运离卸货现场和码头后,继续督促码头相关部门对卸货过程产生的树皮、木屑等垃圾进行检疫除害处理,严防疫情扩散。

    阅读全文
  • 中新社记者彭大伟摄中新社记者彭大伟摄

    中新社柏林4月27日电(记者彭大伟)中国汉朝至清朝的皇室家具、古董漆器;东南亚7至13世纪的高棉石雕;当代中国艺术家曾梵志的作品,27日在柏林一处二战时期的电信通讯暗堡内展出。

    当日,以收藏家德希雷·弗尔睿(DesireFeuerle)命名的“弗尔睿典藏博物馆”在柏林克罗伊茨贝格迎来了第一批客人。

    由英国建筑师约翰·波森重新改建的这处地堡,被德希雷·弗尔睿赋予了他深深热爱的中国哲学元素,也营造出了一种古今交错的“先锋”感。

    参观者进入展厅前,先需要经过一个“大音希声”厅,灯光全部熄灭,并响起若有似无的古琴音乐:当人们的内心静谧下来之后,便可移步展厅。

    “我多年前在中国观赏到祭祀所用的‘香道’文化,深受震撼,决心把它搬到柏林。”德希雷·弗尔睿告诉中新社记者,博物馆内设立了一处“香道厅”,旨在介绍和提炼中国古代皇家祭祀所采用的一套文化。

    在展厅内,除了古代中国皇室所用的家具外,还可见到古代中国士人家庭所使用的精美木制家具。

    德希雷·弗尔睿说,所有这些中国家具对他而言绝不仅仅是一件“家什”,“它们就像一件件雕塑”。

    德希雷·弗尔睿还向记者介绍了一旁展出的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曾梵志一件雕塑作品:“曾梵志是我的好朋友,这个博物馆也得到了他的支持。”

    据介绍,弗尔睿典藏博物馆从2016年4月29日至5月7日将向全球公开预览,此后还将作为今年6至9月第九届柏林现代艺术双年展主展场之一。该馆最后将于今年10月正式开幕。


    新华网天津9月16日电(记者孙洪磊毛振华)15-16日在天津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天津滨海)国际生态城市论坛上,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故宫正在进行古建筑修缮工程,2020年开放区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将从今年的65%提高至80%。同时,通过空间清理和建筑修缮,故宫还将首次开放库房,游客可一睹数千件紫檀、黄花梨等制作的珍贵明清家具的真容。

    今后,也将有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来到故宫学习知识,就连游人离开故宫前看到的一排商店,也将转型为创意体验馆。

    再过五年,紫禁城就会过600岁生日,600年以后怎么办?单霁翔说,故宫保护规划的目标是扩大开放,大批建筑要改换功能,把办公、附属设施更多地退出去,通过修缮和环境整治对观众开放。2002年古建筑开始修缮的时候,开放面积只占紫禁城的30%,去年是52%,今年是65%,明年可以达到76%,2020年将达到80%,远期目标要达到85%。现在,已有很多积累多年的临时建筑被清理了,为开放做好了准备。

    单霁翔举例说,故宫南城墙附近有一块鲜为人知的地方,几十年来一直是用于建筑材料储存和武警食堂。目前,工作人员对其清理后开始进行修缮,将用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6200件明清时期家具的集中仓储和陈列。这些家具都是紫檀、黄花梨等制作而成,非常珍贵,但过去分散收藏在30多个库房里。

    “新修缮的库房不仅用于陈列,还能对观众开放展览,听专家讲解。”单霁翔说,“开放库房在过去是没有尝试过的,而现在我们马上就要实现了。”

    故宫博物院还在不断尝试向教育功能延伸。据单霁翔介绍,故宫时常开设知识讲堂,孩子们在这里可以免费动手串朝珠、绘龙袍、抄皇帝的诗句,但基本上刚一开班,5分钟内报名就爆满了,供不应求。为了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到紫禁城获得更多的知识,故宫博物院正在布置一个青少年教育中心,空间比原来足足大了五倍。今后,可以容纳更多的班级、更多的孩子来这里学习知识。

    单霁翔说,故宫北城墙下有一排“故宫商店”,他们计划修缮和重新布置环境,把商店转型为故宫文化创意体验馆,摆放原版复制的书画、家具,以及充满故宫风情的布艺、木器、陶艺、铜器等,成为参观游人离开故宫前的“最后一个展厅”,既能感受文化,也可以把故宫文化产品带走。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