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典家具游览地图之攻玉山房\中俄木材加工交易中心首家企业开锯投产
详细内容

中国古典家具游览地图之攻玉山房\中俄木材加工交易中心首家企业开锯投产

时间:2020-10-11     人气:653     来源:     作者:
概述:叶承耀先生古典艺术之美应为全世界所共享:记攻玉山房主人叶承耀文/苌苌图/攻玉山房“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但叶承耀发现自己并不那么洒脱,有时像想念老朋友一样想念离开他的家具。他觉得做展览是比放在仓库里更好的“保管”,因为可以让更多人看到中......
叶承耀先生

古典艺术之美应为全世界所共享

:记攻玉山房主人叶承耀

文/苌苌图/攻玉山房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但叶承耀发现自己并不那么洒脱,有时像想念老朋友一样想念离开他的家具。他觉得做展览是比放在仓库里更好的“保管”,因为可以让更多人看到中国文化的精粹。

那场轰动全世界的家具拍卖会,业内人士恐怕至今仍记忆犹新。2003年9月,纽约佳士得[微博]举行了一场大型明式家具拍卖会,68件拍品拍出40件,拍卖成交总额约为2262万港元,其中成交最高的3件家具分别以200多万港元拍出,包括明黄花梨三屏风独板龙纹围子罗汉床、明黄花梨灵芝纹衣架和明黄花梨两卷角牙琴桌。这些拍品全部来自香港的一位收藏家:叶承耀。

有如此珍贵收藏的叶承耀其实并没有继承到祖上太多家产,他通过优良的教育和后天努力在社会地位上晋阶。在香港大学念到三年级时,他考入伦敦大学医学院,在伦敦和美国行医几年后,又去哈佛念到医学博士。1965年,32岁的叶承耀回到香港开了私人诊所。几年后已是相当成功,就跟着两个叔父玩收藏。不久后,叶承耀成为“敏求精舍”的会员。“敏求精舍”是香港的一个文物收藏家组织,是成立于1960年的民间社团,全部由男性商界或其他行业精英组成。

著名藏家王世襄曾在谈到自己收藏时说,那是一种时代造成的机缘巧合:1960年前后,明代家具集中在北京一个叫鲁班馆的地方被拆开卖掉,他看着着急,天天去,以买木头的价钱淘了很多家具。而叶承耀的明式家具收藏,也是赶上天赐的机缘。“我买家具时正赶上明式家具收藏的黄金期,”叶承耀说,“在整个1980年代和1990年代早期,香港的买手在全球范围内搜罗真品以求获取利润,市面上的明式家具多种多样,价格低廉。香港还是全球的黄花梨家具交易中心,我就在这些家具尚未流向世界时,抢先一步把它们购到手。”

叶承耀的收藏大部分是从香港有“黄花梨皇后”之称的伍嘉恩女士手中购得。另外一个收藏的途径,则得益于他在世界各地的游历。他很喜欢的一件紫檀雕花炕桌是从美国新墨西哥州购得的。“原来的主人1930年代曾经在中国居住,去世后,他的家人把他带回来的几件家具拿出来,在当地拍卖。我后来才知道这个炕桌是一对,另一只在故宫[微博]。”还有一次,叶承耀在美国联系展览事宜,去了西雅图,西雅图博物馆的女馆长刚从耶鲁大学过来上任。

“我去之前,有一位先生联系做一个文物展,收藏家许诺如果展览做成了,就把一张明式琴凳送给博物馆收藏。后来博物馆还是决定不做那个展览,把凳子还给了他。那个收藏家很生气,我从他手里买下了那张琴凳,扛回香港。那个女馆长后来嫁给了比尔·盖茨的爸爸,你看,她不要我们的老木头,她要比尔·盖茨的爸爸。”

叶承耀说他进入老年之后,心里没有安全感,可能多少受了他加入敏求精舍时的主席胡仁牧的影响,去世前几年,胡先生把许多收藏捐给了博物馆,且经常把《道德经》里的一句话挂在嘴边“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但叶承耀发现自己并不那么洒脱,有时像想念老朋友一样想念离开他的家具。他觉得做展览是比放在仓库里更好的“保管”,因为可以让更多人看到中国文化的精粹。另外一种“保管”是出借,因为和董建华夫人的弟弟熟识,他曾把家具出借给特首府,现在,仍然有50多件家具放在澳门东亚运动会的贵宾厅。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2013年2月刊)


伴随第一声锯响,绥芬河市胜森木业有限公司于2日开锯投产。中俄木材加工交易中心的首家企业投产,标志着该中心由招商入驻阶段正式进入木材加工阶段。

作为“百年口岸”“木业之都”,绥芬河口岸最主要的进口大宗货物就是木材。经过不断发展,绥芬河成为中国最大的俄罗斯木材进口集散地。近年来,该市全力打造百亿级木材加工产业集群,邀请木材企业、合作伙伴到当地投资兴业。

中俄木材加工交易中心位于绥芬河边境经济合作区内,是投资1.5亿元(人民币,下同)高标准打造的新型木材加工园区,于2019年6月迎来首批木材企业进驻。该中心总占地面积66万平方米,计划年产规模200万立方米板材,达产后年产值可达25亿元。

当日,中俄木材加工交易中心的绥芬河市胜森木业有限公司正式开锯。该公司负责人表示:“中俄木材加工交易中心的消防、环保都合格,办公室、休息室配备齐全,优惠政策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希望未来能够与园区相融共生、合作共赢。”

首家企业投产拉响了中俄木材加工交易中心的木材加工“冲锋号”,加之绥芬河在日前获批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片区,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木材企业产生在此投资兴业的意愿。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保和殿陈设太和殿内景乾清宫

    故宫[微博]专家带你看宫廷珍藏家具

    文、图/周京南[微博](北京故宫博物院宫廷部)

    编者按:周京南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明清家具专家,在故宫工作多年,对院内的每个院落、每件家具都十分熟悉。本期封面故事特邀他撰写故宫家具游览地图,以最科学、最全面的视角观看故宫家具。以飨读者。

    核心提示:目前,陈设有家具的原状宫殿主要分布在故宫的三大殿区域和养心殿、乾清宫以及西六宫一带。若想了解这些家具,可以前往这些区域近距离参观。

    紫禁城,作为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有着无与伦比的高大巍峨的建筑和大量的宫廷原状陈设。这座占地面积达72万平方米的的宫殿建筑群,历经几个世纪的风雨沧桑,至今仍保存完好,而在这些宫殿建筑里陈设的宫廷家具,更是这座闻名中外的皇家宫殿的点睛之笔,是这座宫殿建筑的参观亮点。

    今天的紫禁城,对外开放的面积已超过一半,从入口处午门开始参观,最后以北门神武门结束。而在这些开放的地区,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紫禁城内的宫廷家具,不像其他文物一样有专门的展馆,而是作为原状宫殿的组成部分,以原状陈列的形式陈设在一些开放区域的宫殿建筑内。观众若想欣赏到这些开放地区宫殿的家具,可以看一看外朝的三大殿和内廷的乾清宫、养心殿和西六宫。

    乾清宫三希堂

    从午门进入,参观三大殿的家具陈设

    观众从午门进入故宫,经过金水桥过太和门,进入太和殿前的的广场,便是外朝所在的区域。外朝为高居于8.13米台基上的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三大殿(图1~3),这是紫禁城内最重要的建筑,是明清两代皇帝办理政务、举办朝会的场所。以坐落在紫禁城中轴线上的三大殿和左辅右弼的文华、武英殿为主体,再包括沿城墙南缘的办事机构内阁以及档案馆、銮仪卫等大库。而以太和殿为主体的三大殿里陈设的家具是紫禁城内最高等级的家具。观众从午门进入后,直接过太和门穿过太和门广场,拾级而上,到达三台之上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区域,在这三大殿里陈设有金漆龙纹宝座屏风等代表皇权最高等级的家具。

    太和殿在明初称奉天殿,嘉靖年间改称皇极殿,清初才改为今名太和殿。太和殿是紫禁城内最重要的殿堂,也是中国木结构古建筑中规格体制等级最高的建筑。

    太和殿殿高十一丈(实测是35米),殿顶为重檐庑殿式。殿宽60米,开间原为九间,康熙年间改为十一间,进深30.3米,为五间,是明清时期所有宫殿建筑中最大的一座。殿内面积2370多平方千米。它的内外装修极为豪华。外梁、楣都是贴金双龙和玺彩画,宝座上方是金漆蟠龙藻井,靠近宝座的六根沥粉蟠龙金柱,直抵殿顶,上下左右连成一片,金光灿烂,极尽豪华。

    位于太和殿后的中和殿是皇帝临太和殿大典前暂坐之处,中和殿在明代又称华盖殿,嘉靖年间称中极殿,清初称中和殿,显正方形殿。在大典中它是为太和殿的正式活动做准备的地方。此外,明、清两朝皇帝,每年春季祭先农坛、行亲耕礼,在祭祀之和亲耕之前,要在中和殿阅视祭祀用的写有祭文的祝版和亲耕时用的农具。祭祀地坛、太庙、社稷坛的祝版也在这里阅视。另外在给皇太后上徽号时,皇帝要在此阅奏书。清朝规定每十年纂修一次皇室的谱系:玉牒,每次修好,进呈给皇帝审阅时有比较隆重的仪式,也在中和殿举行。

    三大殿的最后一座是保和殿,保和殿位于中和殿之后,面阔九间,重檐歇山顶,明初称为谨身殿,嘉靖年间改称建极殿,清初改称保和殿。清代保和殿内高悬有乾隆皇帝的御书匾额:“皇建有极”。两旁柱上的对联是:“祖训昭垂,我后嗣子孙尚克钦承有永;天心降鉴,惟万方臣庶当思容保无疆。”保和殿内的陈设与太和殿大致相同,惟保和殿内陈设宝座屏风的台阶阶数要小于太和殿,为五层台阶,在宝座台上陈设有髹金漆龙纹宝座及屏风,宝座两边由近及远依次陈设有端、炭盆和香筒。宝座前面的陛下陈设有四个高香几,高香几上摆设有三足象鼻腿珐琅香炉。

    从三大殿进入乾清宫

    参观完外朝之后从三大殿中的保和殿走下,经过乾清门广场,再拾级而上,便是宏伟的乾清宫(图4)。

    清宫内廷中,乾清宫正间的陈设与太和殿陈设格局基本一致。但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政务和群臣上朝议事的场所,除了屏风、宝座、香亭外,根据实际需要,在宝座前又增加了御案。乾清宫地平上正中陈设有金漆雕云龙纹宝座,后有金漆雕云龙纹五扇式屏风。两侧陈设甪端、仙鹤烛台、垂恩香筒等,宝座前有批览奏折的御案,这一组陈设全部座落在三层高台上。

    乾清宫明殿是清代皇帝升座引见官员以及内廷朝贺、筵宴的处所。东暖阁则为皇帝召见臣工的办事处所,里面陈设则较为随意,东暖阁没有正殿的那种象征皇权威仪的金漆宝座屏风及甪端、仙鹤烛台、垂恩香筒等,而是一些摆放文玩玉器漆盒的桌子及生活气息很浓的楠木包镶大床等家具。

    紧邻乾清宫,养心殿内的家具陈设

    由乾清宫出来,往西便进入养心殿一区:乾清宫西侧为内廷重要的宫殿养心殿(图5)。

    养心殿为工字形殿,里面的家具陈设较为丰富,皇帝的宝座设在明间正中,上悬雍正御笔“中正仁和”匾。宝座屏风后面有一溜通长书格,上安蓝纱帘,东西靠墙处陈设有紫檀雕花架几案,上面陈放有钟鼎书籍等陈设品。明间东侧的“东暖阁”内设宝座,向西,这里曾经是慈禧、慈安两太后垂帘听政处。观众可以通过玻璃窗,窥到见东暖阁内的家具陈设。

    “三希堂”(图6)位于养心殿一区,是养心殿前殿南窗最西的一间。它虽名为“堂”,却只有八平方米,而且分为里外间。“三希堂”是乾隆皇帝作为养心殿主人留下的最明显的标志。这一间可谓斗室的小屋,装载了乾隆皇帝数不尽的人文乐趣。

    三希堂内的陈设布置很有雅趣,临窗的前沿炕正中置有一小炕桌,炕桌及窗台上放有各类文玩,炕上东部倚墙陈设有靠褥引枕,靠褥上方是一副“怀抱观古今,深心托豪素“的对联,再上悬有“三希堂”横匾。东侧墙上挂满了色彩鲜艳的瓷制壁瓶。空间虽小,但布置得却比较紧凑,可以想见,乾隆皇帝无数次坐在三希堂临窗的靠褥上,背依着“怀抱观古今,深心托豪素”的联语,醉赏古来墨宝,闲洒翰墨丹青的场景。

    保留着宫廷原状的西六宫

    观众从养心殿出来,可直接往北去西六宫参观,西六宫中,太极殿、长春宫、储秀宫里面有大量的家具陈设。

    紫禁城的西六宫里还保留着大量的宫廷原状,西六宫是位于乾清宫以西的一组宫殿建筑群,包括永寿宫、太极殿、翊坤宫、长春宫、储秀宫、咸福宫等宫殿。其建筑的内部空间相对于外朝三大殿来说,空间较小,比较紧凑,但是里面的装修陈设却格外丰富,悦人耳目。西六宫里面的太极殿、长春宫与储秀宫的家具陈设较为丰富。

    太极殿(图7)是内廷西六宫之一,是紧临养心殿的西六宫宫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名未央宫,因嘉靖皇帝的生父兴献王朱祐杬生于此,故于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启祥宫,清代晚期改称太极殿。太极殿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前后出廊。外檐绘苏式彩画,门窗饰万字锦底团寿纹,步步锦支摘窗。室内饰石膏堆塑五福捧寿纹天花,系清末民初时所改。明间与东西次间分别以花梨木透雕万字锦地花卉栏杆罩与球纹锦地凤鸟落地罩相隔,太极殿正中居中陈设有紫檀雕西番莲纹屏帽的五屏式宝座(图8),宝座后面背倚着一件紫檀边框红漆地嵌花卉纹的围屏。宝座两边陈设有宫扇一对,前面陈设着一对紫檀直腿海棠形几面的香几,西次间靠南窗子的前沿炕上陈设有炕桌炕几,东次间南窗的陈设与西次间一样,都在前沿炕上陈设炕桌炕几。

    长春宫看宝座

    从太极殿往北,经体元殿便来到了长春宫。

    长春宫,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长春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称永宁宫,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复称长春宫。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后又多次修整。咸丰九年(1859年)拆除长春宫的宫门长春门,并将启祥宫后殿改为穿堂殿,咸丰帝题额曰“体元殿”。长春宫面阔五间,黄琉璃瓦歇山式顶,前出廊,明间开门,隔扇风门,竹纹裙板,次、梢间均为槛窗,步步锦支窗。

    长春宫的明间设地屏宝座(图9),宝座通体为紫檀木制,做成五屏式,宝座的靠背屏帽、两侧扶手屏背以及牙板上均浮雕西番莲式卷草纹图案,雕工精细,两边陈设着一对紫檀正方形委角形三弯腿香几,宝座背倚紫檀边框五扇式花鸟围屏。从其陈设的家具来看,紫檀雕花宝座以及花鸟纹屏风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珍品琳琅满目的储秀宫

    长春宫北边的储秀宫在西六宫中名气很大,储秀宫是西六宫之一,原名昌寿宫,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嘉靖十四年改名储秀宫)。清代曾多次修葺。光绪十年(1884年)慈禧太后五十整寿,耗费白银六十三万两修缮一新,在十月寿辰时移居于此,住了十年。当年慈禧居住储秀宫时,这里有太监二十多人宫女、女仆三十多人,昼夜伺侯慈禧起居。

    储秀宫的内檐装修精巧华丽,里面的家具陈设也是可圈可点。储秀宫正间(图10)后边为楠木雕的万寿万福群板镶玻璃罩背,罩背前设地平台一座,座上摆紫檀木雕嵌寿字镜心屏风,屏风前设紫檀雕花五屏式宝座、香几、宫扇、香筒等。这是慈禧平时接受臣工问安的座位。储秀宫西侧碧纱橱后为西次间(图11),南窗、北窗下都设炕,是慈禧休息的地方。由西次间西进是寝室,它以花梨木雕万福万寿边框镶大玻璃隔断西次间,隔断处有玻璃门,身在暖阁,隔玻璃可见次间一切,隔断而不断。暖阁北边是床,床前安硬木雕子孙万代葫芦床罩,床框张挂蓝绸缎藤萝幔帐;床上安紫檀木框玻璃镶画横楣床罩,张挂缎面绸里五彩苏绣帐子,床上铺各式绣龙、凤、花卉锦被。东梢间北边有花梨木透雕缠枝葡萄八方罩,这些花罩构图生动,玲珑剔透,制作精细,堪称晚清杰出的木雕艺术作品。

    现在故宫的开放区域超过了一半,而在这些开放路线里,许多对外展示的空间都是作为专门的展厅展示清宫历史及专门的文物。家具类的文物没有专辟展厅,而是分散于各处的原状宫殿中,与宫殿内檐装修及建筑有机地融为一体。目前,陈设有家具的原状宫殿主要分布在故宫的三大殿区域和养心殿、乾清宫以及西六宫一带。若想了解这些家具,可以前往这些区域近距离参观。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2013年2月刊)


    随便问问身边的人便不难发现,虽说红木的知名度很高,却仍有不少人难以准确说清,甚至存在一些诸如“红木就是有红色纹理的木材”、“红木是一种叫红木的树所产的木材”之类的误区……

    红木是什么?

    红木不是泛指红颜色的木材,也不是树木分类学上某一特定树种木材的名称。

    “中国人喜欢在文化上做文章,并将这些文化符号印刻在生活起居上。就比如说这世上没有一棵叫紫檀这个名字的树,没有叫黄花梨的树,包括红木,也没有一种树叫红树,它是带有很强烈的色彩,带有文化的东西,因为中国人认为黄色、红色、紫色都是很吉祥的东西。”我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创办人、收藏家马未都介绍说。

    其实,红木不是一个学名,只是我国民间约定俗成的一种称呼,是我们对用于制作红木家具或雕刻品的优质硬木的泛称。

    我国传统古典家具研究有“红白之分”,红即为红木,又称硬木,白为柴木,又叫软木。中国所有软木材料都有科学命名,如榆木家具是榆树木材做的;但对古代中国的硬木木材,在科学分类上都找不出。所以,对明清以来大量出现的花梨木、酸枝木、紫檀木等稀有硬木,人们无意去细辩它们具体是什么树种,因其不同程度呈现黄红色或紫红色而习惯性地将它们统称为红木。

    红木和红木家具从明清至今,可谓热度一直未减。不过,在明清时期的家具用语中,并无红木概念,红木概念最早出现在民国初期的文献资料中,最初是清代以后流行在木匠行业里的行话。即使是民国时期,一开始也只有海派家具将硬木家具统称为红木家具,同时期红木家具产量最高的广东沿海地区并没有红木家具的概念,直到20世纪60年代,仍是将酸枝造的家具叫酸枝家具,将花梨造的叫花梨家具。到“文革”时期,^造**派表示:红色代表革命,既然家具颜色是红的,就必称为红木家具:红木家具自此才开始在广东沿海一带传播开来,后来被广泛运用,至今成为一种普通称谓。

    红木的“身份证”

    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红木的概念往往极其模糊,习惯把一些较重、色深、油红光亮的木材都无差别地称作红木。来到红木家具市场,不难发现一些看起来差不多的红木家具,价格相差很悬殊,其中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红木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红木在古代曾经并不是硬木的统称。狭义的红木专指酸枝木,酸枝木为豆科植物中蝶形花亚科黄檀属植物,因木材有股酸味而得名。酸枝是热带常绿乔木,大体可分为黑酸枝、红酸枝和白酸枝等三种。在历史上,还出现过更狭义的红木概念,专指酸枝木中的红酸枝,民国时期赵汝珍在《古玩指南》中就强调:“红木为专门树种红酸枝”。当紫檀、酸枝、黄花梨等珍贵木材越来越稀缺,更为宽泛的红木概念便粉墨登场了。广义的红木,泛指自明清以来的用做中国传统家具的高级木材、有历史文化涵义的深色硬木,其所指的红木的范围要比狭义上的红木的范围广泛得多。

    无论狭义还是广义,其内涵也相当的复杂,同一种红木在不同地区的称呼也各不相同。鉴定红木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良莠不齐、滥芋充数等现象成为困扰红木市场的一个历史性问题,玷污了红木文化产业。

    杨家驹是红木国标第一起草人,在他看来,红木的定义再清晰准确不过了:红木是当前国内红木家具用材约定俗成的统称,就是指红木国标里确定的33种用材。

    可就是为了明确这33种红木,杨家驹却费了极大的功夫。1998年,早已退休的中国林业科学院副研究员杨家驹接到上级要求:为红木制定一个国家级标准。而对“中国传统硬木”并非学术名词的难题,杨家驹最终决定将标准命名为“红木标准”。“红木”这个名字在拉丁文里根本不存在,故暂采用汉语拼音“Hongmu”。

    黄花梨树皮

    2000年8月,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首次发布并实施《红木国家标准》(GB/T18107-2000),使得鉴别红木做到了有据可依。《红木国家标准》中的“红木”一词,是在原有的约定俗成的名称中,经过仔细筛选、认真研究、反复推敲和广泛征求意见而确定的综合名称,明确规定红木的范围确定为5属8类33个主要品种,5属是以树木学的属来命名的,即紫檀属、黄檀属、柿属、崖豆属及铁刀木属;8类则是以木材的商品名来命名的,即紫檀木类、花梨木类、香枝木类、黑酸枝类、红酸枝木类、乌木类、条纹乌木类和鸡翅木类;共有33个树种。同时,红木是指这5属8类木料的心材,心材是指树木的中心、无生活细胞的部分。

    8类木料的木材特征各异:紫檀木类心材红至紫红色,久则转为深紫或黑紫;木材结构细至甚细;入水即沉;波痕可见或不明显;香气无或很微弱;木材在水中有荧光反映;老紫檀木呈紫黑色,浸水不掉色,新紫檀木出现褐赤色、暗赤色或深紫色,浸水会掉色。主要分为大叶紫檀和小叶紫檀,大叶紫檀纹理较粗,紫褐色,脉管纹粗且直,打磨后有明显脉管纹棕眼;小叶紫檀木纹不明显,色泽初为橘红色,久则深紫色如漆,脉管纹极细,呈绞丝状如牛毛,主要产自印度、菲律宾、马来半岛、泰国,我国广东、广西也有少量出产。

    花梨木类心材主要为红褐、浅红褐至紫红褐色;木材结构细;质粗而纹直;重或甚重,大多数浮于水;波痕可见或不明显;有香气或很微弱;木刨花水浸出液有荧光现象,显著可见,少数不见。花梨木与酸枝木构成相近,目前市场上的红木家具以花梨木居多。主要产地东南亚及南美、非洲;在我国海南、云南及两广地域已有引种栽培。

    紫檀

    香枝木类心材红褐或深红色,常带黑色条纹,纹理华丽,有山水纹、鬼脸纹等;木材结构细;重至甚重;波痕可见;辛辣气味浓郁。黄花梨是明及清前期考究家具的主要材料。主要产地在中国海南省及东南亚地区。

    黑酸枝木类心材黑栗褐色,常带黑色条纹;木材结构细;重至甚重,绝大多数沉于水;波痕可见或不明显;有酸香气或很微弱。卢氏黑黄檀(大叶紫檀)色泽玫瑰红至紫黑色,材质细腻重硬,与檀香紫檀相似。阔叶黄檀有酸香气,带有紫红色条纹。刀状黑黄檀薄壁组织较宽较密,弦面花纹与铁刀木的鸡翅纹十分相似,结构细腻均匀。东非黑黄檀出材率低、易中空、易开裂,但密度大、质地极细,与乌木相像,亦有“紫光檀”之称。主要生长在热带地区,多产于东南亚国家以及东非和印尼等地。

    红酸枝类心材主为红褐或紫红褐色;木材结构细;重至甚重,绝大多数沉于水;由于纹理交错在径切面上常形成带状花纹。随着红木国标的实施,红酸枝的范围由单一变成了7种,其中近年大量进口的微凹黄檀(红酸枝)、巴里黄檀(花枝)、奥氏黄檀(白枝)都是材质很好的品种,但交趾黄檀(大红酸枝)的历史地位仍然难以动摇,最受消费者认可。主要产于泰国、越南、老挝、缅甸及东南亚等地。

    越南黄花梨端头新切面

    红木国标对红木市场的规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红木市场的繁荣,红木的使用愈来愈多,货源愈来愈紧,扩大红木相关树种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呼声也愈来愈强烈。为此,围绕红木市场的一些标准也相继出台。2008年9月1日,中国轻工行业联合会发布了《深色名贵硬木家具》(QB/T2385-2008),规范的木材范畴是深色名贵硬木,明确了101个树种为“深色名贵硬木”,其中包含已列入红木国家标准的33个树种和未列入红木国标的68个树种。2011年10月31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GB28010-2011),2012年8月1日正式实施,这个标准是一个技术标准,主要是对红木家具产品进行技术和工艺规范,不符合本标准的产品不允许上市销售,并注重产品标识。

    一些人甚至有的媒体在对相关标准的解读上,存在误读。如,将《深色名贵硬木家具》解读为替代《红木国家标准》的“新国标”,其实是不妥的,它并不是对《国家标准红木》的修订和扩大,而只是一个轻工标准,是家具标准;《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则是红木家具产品的技术规范,主要针对红木家具提出强制要求,并非是对《国家标准红木》的修改、补充和更新。《深色名贵硬木家具》、《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与《红木国家标准》是相对独立的三个标准,各管各的事,不能说谁代替谁。

    红木国标的修订之争

    自2000年红木国标颁布,围绕它的争论就不停过,褒贬挺废皆有之,修订红木国标的呼声时起。

    马未都认为中国硬木从诞生起就属于文学范畴,在他看来,用科学研究、解释红木这个“文学事物”,是机械的、无力的。红木国标颁发后,杨家驹就时不时听到希望他扩大红木树种范围的请求,每次都被他拒绝了。

    2000年8月,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首次发布并实施《红木国家标准》(GB/T18107-2000),使得鉴别红木做到了有据可依。

    杨家驹执意坚持红木树种不应人为增加。他认为,许多人提出修改国标,是要把国标增加一些树种进去。如果这样去做,红木文化就没了。他说:“如果标准要修订,只能是故宫发现了一个新木头种类,或者民间发现了一个真正文物性质的新品种。”

    尤其是近些年来,修订红木国标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因为东南亚各红木产地国,由于过度砍伐,不断加强了政策限制,使红木出口更加困难,加剧了红木原料的紧缺。如,紫檀在印度已被列为濒危物种,被禁止贸易出口,不但天然生成的老紫檀无从得到,就连人工林引种的品质相差甚远的新紫檀也不易购得了。特别是2013年6月12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生效,巴西黑黄檀、檀香紫檀、交趾黄檀、微凹黄檀、中美洲黄檀、伯利兹黄檀、卢氏黑黄檀等木材被列入国际贸易中禁止或限制商业贸易的木种。这一规定的执行,加重了红木原材的稀缺性,给一直苦于原材料匮乏的红木家具产业带来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限制。

    “红木家具行业的问题,第一是资源的问题,第二是标准的问题。”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周亚非的话,点出了红木市场的瓶颈所在。

    主张修改者大多站在市场的立场、发展的立场,认为红木国标中所列举的33种木材,无疑是从传统家具用材中精选出来的优质硬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还在不断发现同样适宜制作传统家具且材质上乘的树种,就因为它不是传统用材,不是明清时所使用过的,所以不能加入到国标中。因此,国标应该与时俱进地进行修订,不断收录新的红木品种,才能给红木原材料市场带来突破。而反对修改者则从历史角度出发,站在文化视点上认为,红木是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载体,明清家具之所以大受推崇,原因也正在于此,红木文化与传统木材息息相关,红木家具用材实际上就是明清家具用材,当初将33种木材列为红木,其木材性质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还必须是我国传统家具的用材,这是制订红木标准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捍卫传统,也是红木的魅力所在,而且现行国标规定的树种已经得到市场认可,再次增减树种会引起市场混乱。

    杨家驹承认,在国标之外,还有不少树种同样适宜制作传统家具,材质上也很不错,甚至完全可以超过33种材料之中的某一些树种。不过,他认为“新发现的树种不一定非得把它归入到‘红木’中去,该是什么树种就叫它什么树种就可以了”。

    红木国标是否需要修改,是一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争论。虽然双方所持的观点往往大相径庭,但分歧的根源还在于对传统的态度上,究竟是让红木国标去记录历史,还是让它去指导、规范当前的市场问题。

    2013年6月18日,红木国标修订启动会在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举行,这标志着执行了13年之久的红木国标正式启动了修改工作,也给了争论双方一个初步的答案。不过,原来预计国标修订工作在2014年7月左右就能完成。可到今天也没有出台。标准的背后,关系到不同的利益诉求方,修改好国标是件慎重的事。新国标的好与坏,需要时间来做裁判,需要发展中的红木文化和市场来给出最终答案。

    一件名贵硬木家具,能不能打上“红木”的标签,至今仍是国标说了算。

    木以稀为“红”

    拍卖师一槌定音,一对清乾隆的黄花梨龙纹大四件柜,以3976万元人民币的拍卖价,创出了黄花梨拍卖纪录。就在收藏界惊叹的嘴还没来得及合拢时,次日,一张明朝的黄花梨簇云纹马蹄腿六柱式架子床,被买家以4312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拍走,刷新了黄花梨家具拍卖的新纪录……这是中国嘉德2010秋季拍卖会上的一幕。红木,被视为财富的象征,由此可窥一斑。

    黄花梨树叶

    “黄金有价,红木无价”,红木一直以来都被当成是有收藏价值的商品。虽然时有游资炒作,让红木的价格不断上演“过山车”起起落落。但无论行情如何低迷,红木的价值都远在一般硬木之上,什么时候都称得上“名贵”。究其原因,一言可蔽之:木以稀为红!业内人士认为,稀缺是红木名贵的最直接原因,市场需求旺盛,而原料供应吃紧。

    红木基本属稀缺资源,大多数红木的生长周期极其漫长,民间素有“千年紫檀,百年酸枝”之说,其成材往往需要数百乃至上千年。如,紫檀的生长期在300年以上,即使一株紫檀历经数百年好不容易成材,也有可能面临着“十檀九空”,生成后的树木多为空心,能用的只有空洞和表皮间的地方,使用率大约只有15%至20%,故有“寸檀寸金”之说;被叫作“老红木”的红酸枝木质坚硬、细腻,可沉于水,一般要生长500年以上才能使用,而且砍伐后需经上十年以上的自然风干,才能保证优良的材质。因为红木的生命不会因被砍倒而结束,它的内部细微结构仍时时刻刻处于变化之中,随着时光推移,红木内部的结构更加紧密细致,硬度和比重越来越高,抗变形能力因此得到有效增强。

    众所周知的红木“5属8类”,其中主要是紫檀属和黄檀属,绝大多数要从东南亚、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进口。由于我国红木消费量大,约在上世纪50年代前后,我国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等少量生长的红木就已基本砍伐殆尽。譬如紫檀木,原在我国两广地区也有出产,但因数量稀少早就被采光了,当明朝发现南洋还有紫檀后,紫檀木便大量涌入。有资料记载:截止到明末清初,全世界所产紫檀木的绝大部分都会集到中国,分储于广州和北京,明代对紫檀采伐过量,以至整个清朝都来源枯竭。红木中的珍品海南黄花梨木资源也在清代就濒临枯竭。

    稀缺之外,红木的价值同样取决于其优良品质。红木质感坚硬沉实,本质本色,而且树脂分泌、木分子活动稳定,不怕外物的侵蚀,用得越久越亮泽。红木长在热带、亚热带的深山老林,吸取日月之精华,收山水之灵气,形成了重、硬、细、少的名贵木材特性。

    红木不仅是制作高档家具的好材料,还因其材质里含有养生保健元素,对养生保健也大有裨益,旧时的老木匠往往会往水杯中丢上一块红木的边角料泡茶喝,正是深谙此道。如,《本草纲目》记载紫檀能够止血、止痛、调节气血,可治关节炎,紫檀屑还可当面膜美容消痘防皱。花梨木有“十里飘香”之谓,有杀菌、止痒之功效,可治蚊虫叮咬,治疗皮肤病。黄花梨亦称“降压木”,有降血压、血脂及舒筋活血的作用。在生活实践中,人们因此也总结出了使用红木的经验:摆要摆乌木,乌木经碳化后,有除味吸味的效果,能净化空气;睡要睡紫檀,紫檀能起到安神醒脑、促进细胞再生的功效;坐要坐酸枝,酸枝木散热性、透气性佳,沁出的淡香能提神;器皿要用鸡翅木,鸡翅木做的茶具在热水的刺激下,会挥发出一种有助于提神的香气。

    红木种类繁多、各具特色,要评判哪种树种的品质最好、价格最高,不是件容易事,即使是同一种树种,因为产地不同等因素,也会有质量上的差异,价格因此也能相差好几倍。此外,收藏时尚、市场热点和炒作等因素,也会导致红木价格的巨大变化。

    来源:《中国周刊》2015年5月刊

    阅读全文

  • 作者在东亚艺术馆家具特展上拍摄的黄花梨官帽椅


    博物馆名片

    柏林东亚艺术博物馆创建于1906年,是德意志帝国时期建立的第二座非欧洲文化博物馆。1929年东亚艺术博物馆在柏林第一次展出了1125件中国文物,从上古的艺术品到18世纪的文物无所不有。这是当时欧洲最大规模有关中国的文物展。

    传奇的博物馆

    柏林东亚艺术博物馆其实是个很传奇的博物馆。它创建于1959年,其前身为建立于1907年的“东亚艺术收藏”,是德意志帝国时期建立的第二座非欧洲文化博物馆。后来几经战火洗礼,很多文物却都得以保存下来,也实为难得。据说苏军攻克柏林前夕,一些东方文物被博物馆馆员秘密藏在防空洞里,才逃过战争的破坏,后来冷战时期东西柏林对峙,两边都有各自的东亚艺术藏品,直到柏林墙倒了,东西柏林各自收藏的东亚文物才随之统一。这两批藏品的统一,奠定了今天柏林东亚艺术博物馆的馆藏基础。这里收藏的藏品以中国、日本、朝鲜等国艺术品为主,分中国古代美术、工艺、12世纪~20世纪中日绘画、朝鲜和日本古瓷器等多个专题陈列。藏品共计1.2万件,其中中国文物有2000件,基本涵盖中华文化的各个时期。

    传奇的藏品

    柏林东亚艺术馆的藏品来源很杂,很多藏品的来历颇有故事。据传,在1901年,醇亲王载沣奉旨赴柏林为德国公使克林德在京被杀一事道歉。其一行人以慈禧皇太后、光绪帝以及自己的名义带去了几十件精美礼物(多为明清两朝工艺品),准备赠送德国皇帝。德皇威廉二世因为载沣此行目的特殊,因而未接受礼物。醇亲王便想了一个折衷方案,将这批礼物转赠给德国博物馆。在德皇的吩咐下,载沣转送的礼物被分配给柏林、慕尼黑、德累斯顿以及斯图加特的各大博物馆。而其中最主要的部分,便集中在柏林东亚艺术博物馆内。

    另一个相关的记载是,1907年即柏林东亚艺术博物馆成立一年后,第一任馆长库墨尔曾启程前往亚洲,收购东亚各国的文物。当时德国皇帝给驻中国和日本的德国使节发出命令,全力支持库墨尔的工作。库墨尔在中国停留了两年之久,走访了北京、天津等城市的古董文物市场,搞到了大批中国文物。库墨尔回到德国不久,就向公众展示了他东亚之行所收集的文物。其中包括唐、宋、明、清各朝代的青铜器、玉器、陶瓷器、金银器、钱币、雕塑、书画、漆器等,引起极大轰动。随后的继续收购活动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终止。

    传奇的学者:古斯塔夫·艾克

    玩中国古董家具的藏友大都知道德国汉学家古斯塔夫·艾克(图1)。他是世界上研究中国明式家具的重要学者,经过十几年悉心研究,对启发世人重视中国传统家具文化以及鼓励后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艾克教授对中国明式家具研究开一代之先,他的开拓者历史地位是举世公认的。《中国花梨家具图考》是研究中国古典家具的开山之作,该书共收录122件家具实物,逾20张精确的测绘图纸,以及解析各册榫卯构造的图纸,这是全世界第一部有关中国明式家具的学术著作。

    美中不足的是,书中家具照片全部是黑白照片,通过测绘图我们能清楚地理解家具的结构以及造型,但是不能完全展示出美丽的黄花梨木质与家具造型的结合。由于我常年旅居德国柏林,有幸巧遇一次东亚艺术馆的家具特展,很多件家具都是古斯塔夫·艾克先生当年所藏,并著录在《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中。至此,黑白照片终于能够填上色彩,这些美丽的家具得以风华再现(图2~图3)。

    简单与复杂

    博物馆中有个很大的展厅,正中摆放着一组康熙年间的紫檀嵌螺钿大屏风及宝座(图4)。明末清初时期由于社会发展的原因,在中国的江南出现过短暂的资本主义萌芽,那个时代里,产生了很多奢侈品牌,江千里就是其中之一,其生产的嵌螺钿产品足以体现当年的繁荣与浮华。黑漆嵌螺钿在那个时代里是一种较为流行的装饰技法,民间多见小捧盒、小碗、小杯、小蝶之类的用具,皆是当时的小资产品,用以品味生活。到了康熙时期这种工艺被继承了下来,由于比较耗费工时,宫廷制作黑漆嵌螺钿的大型家具不是很多,北京故宫里如今还能看到一些,柏林东亚艺术博物馆藏的这组黑漆嵌螺钿屏风及宝座,宽阔宏伟,气势及尺度都很大,能使我们读出康熙时期蒸蒸日上的感觉。除此之外这组屏风及宝座在黑漆嵌螺钿的工艺基础上还贴有紫檀木作为装饰,紫檀木被削得很薄,贴上之后使人感觉浑然天成,更有紫气东来的气势。它们作为常设展一直都在这个厅里展出,它的四周陈列着古斯塔夫·艾克所藏的黄花梨家具,紫黄一堂对比十分明显。


    康熙紫檀嵌螺钿大屏风及宝座

    记得十多年前曾读过两本书:《明式家具研究》和《清代家具》。有个朋友问我清代家具好还是明代家具好,我说审美侧重点不同,不好评价。他又问我,清代家具制作难还是明代家具制作难,我想了想说,看似简单的可能复杂,看似复杂的可能简单。他还是不明白。我接着说,看似简单的东西可能动脑的成分多,看似复杂的东西可能是动手的成分多。很多人都会像我的朋友一样问下去,但最终他们还是会选择用价格作标尺,去衡量,去量化。所谓大时代的到来,无非是在工业化面前的选择,一切的一切都是可以衡量的、数据化的、模块化的,它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简单与智能,带给我们物质财富的同时,我们也在逐渐丧失着独立思考与感受的能力。


    2019年5月,巴西的木制品(纸浆和纸张除外)出口额较2018年5月增长29%,从2.111亿美元增至2.726亿美元。

    松木从2018年5月(3,820万美元)到2019年5月(4,740万美元),出口价值增长了24%。同期出口量增长29%,从18.08万立方米到23.33万立方米。


    热带锯材出口量增长63.2%,从2018年5月的31,800立方米增加到2019年5月的51900立方米。同期出口额增长49.3%,从1,400万美元增至2,090万美元。
    2019年5月,松木胶合板出口额同比增长4.7%,从4510万美元增至4720万美元。同期,松木胶合板出口量从13.17万立方米增加了37%,增长到18.09万立方米。
    至于热带胶合板,出口量和出口额则有所下降,出口量从2018年5月的9600立方米下降为2019年5月的9000立方米,出口额从420万美元降低为350万美元。

    木制家具出口商的表现令人鼓舞,出口额从2018年5月的3420万美元增加到2019年5月的4780万美元,增长了近40%。

    (记者mandy)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