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具产业大幅减产\河北大城县整合资源打造以京作红木为核心的文化名城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2018年,家具行业处于产业调整期,即在市场逐渐饱和化、进出口冲击、环保政策陆续出台等多因素的的影响下,家具行业面临的挑战较多,企业在产量决策时较不稳定。
2017年,家具产量约8.07亿件,达到历史最高峰;2018年,家具产量7.13亿件,同比下降11.68%。
此外,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8年我国家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约6300家,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011.9亿元,利润总额425.9亿元。
今年以来,大城县以文化建设工程为重要抓手,传承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把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整合资源全力打造以京作红木为核心的文化名城。
以文富民,打造“文化名城”的产业支撑
盛夏时节,在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大城县红木文化产业园,笔者看到有着“中国红木第一大集”之称的红木工艺品市场上,近4000家摊位绵延万余米,人流穿梭不息,来自京津鲁豫晋等多地的众多商家和游客前来“淘宝”。
据了解,自2014年10月搬迁至红木文化产业新城以来,红木大集销售摊点比原来增加了近两倍,日客流量达3万人次,日营业额达1000多万元,增长一倍多;产品销售占据了华北地区85%以上的市场份额,已成为我国北方最大、品种最全的民间红木工艺品交易市场。
大城县红木文化产业起源于明清时期,改革开放后日臻成熟。古典家具传承京作器型和工艺,选用国家标准认可的名贵深色硬木,采用榫卯结构,做工考究,制作出的红木家具高贵典雅、底蕴深厚,雕饰雍容华贵,豪华大气中不失精致细腻,极具皇家风范,成为“京作”红木家具的典型代表。
如今,该县形成了以南赵扶镇的冯庄村、堤北村、南赵扶村为中心,辐射周边50多个村街,企业摊点1300余家,带动3万人就业,年产各类红木家具产品80万件(套),产值60多亿元的集红木原材料集散、红木家具生产销售和红木文化旅游于一体的“中国北方最大的红木古典家具产业基地”。
“目前,全国经济发展增速放缓,在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力与经济力相融合的产业形态正在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潜能。”大城县委书记许春声说。为推动红木古典家具产业实现更大的发展,该县投资93亿元正在全力建设集研发、制作、展销、体验于一体的红木文化产业新城。据悉,红木文化产业新城集红木家具交易中心、红木家具精品博物馆、红木产品研发中心、拍卖中心、质量检测中心、仓储物流中心、旅游休闲中心为一体,建成之后,将会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红木文化一站式体验基地。
年轻的红木文化新城,承载着大城县的“新梦想”。“随着‘中国京作古典家具之乡’、‘河北省首批30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中国大城扇子文化产业基地’等荣誉在大城落户,依托红木文化产业园这一集聚优势,下一步我们打算在红木文化产业园内建设艺术休闲公园、温泉洗浴、特色小吃等旅游配套设施,全力打造大城‘中国红木第一大集’旅游文化品牌,让红木文化产业成为独具一格的‘大城名片’,让大城文化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大放异彩。”大城县长侯贵松信心满满。
以文化人,呈现文化惠民的“生动实践”
盛夏伊始,一场以“秀美家园·欢乐城乡”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活动在大城县各个乡村开展起来。累计30余场的文艺演出以歌颂党、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中国梦为主旋律,演员们借助激扬动听的歌声、简单易学的舞蹈动作,与村民们打成一片,演出在农村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以前,我们都是在电视上看演出,现在不用出村就能感受演出的现场氛围,真是太过瘾了。”东留各庄村村民高永臣高兴地说。
据了解,今年以来,大城县深入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活动,组织书法、美术、摄影、舞蹈、音乐等专业协会,到群众身边开展相关文化活动。截止6月底,累计为全县394个村街放映公益电影2300余场,实现了一村一月看一场电影的目标。
在为群众送去文化“盛宴”的同时,该县积极开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不断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如今,县文化馆楼房框架已建设完成,正在内外装修中;县图书馆已改造完成,正在装修;乡镇综合文化站已达标8个,农村文化活动室已达标316个,公共电子阅览室已达标11个,综合文化站人员编制和农村文化管理员全部达标。
与此同时,该县还加大传统文化传承,丰富“文化名城”内涵,举办了201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活动,充分展示该县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东臧庄音乐会、杨家口音乐会、二姑院太平颤等7个项目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1个项目已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以文扬名,构建“文化名城”的人才高地
今年以来,“红日高照绘乡情”、“瀚风无极·五福大成: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等一系列大型画展在大城县开幕,国家一级美术师史国良,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刘进安,廊坊画院院长张玉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王厚祥等享誉全国的大城籍书画名家重归故里,为家乡人民呈现了一场场极具家乡特色的艺术盛宴。
据了解,大城县现有国家级各协会会员37人,省级各协会会员108人,市级各协会会员120人。文化人才的凸显让大城全国闻名,也增强了大城全力创建文化名城、加强人才建设的决心。
今年以来,大城县积极搭建名人课堂,发挥艺术创作室作用,激发文化人才创作活力,提高作品质量,推动各文艺门类创作生产百花齐放,培育更多名人、大师,擦亮“书画艺术之乡”名片,努力造就一批文化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为文化名城建设提供高层次的智力支持。
该县制定重大文艺精品项目扶持奖励办法,对艺术成就较高、社会影响较大的作品和作者进行重点扶持和培育,通过集中宣传展示、适时举办高层次专题研讨会等形式,推出一批原创性、地域性的精品力作,浓厚地方艺术创作氛围。先后在石家庄、天津、北京举办大城籍书画家作品展和大城文化艺术作品展,推出一批名家拍大城、画大城、写大城的优秀作品并结集出版,提升大城“书画艺术之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离开农村、离开群众的文化建设,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大城县在加强乡、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上做足了文章。定期开展集中培训,鼓励开办民间书法美术培训班,开办名人课堂,邀请文化名人定期开展书法、美术等艺术类课堂,繁荣农村文艺创作;整理各类专业和业余文艺专家、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和各类文艺团队、行业协会的相关信息,做好扶持培养和规范管理;探索制定全县民间演艺团队评级及鼓励扶持办法,摸索实施政府购买、各演出团体下基层演出制度,每年评选表彰“十佳文化惠民演艺团队”。(高洁胡颖张桂贵)
6月21日下午,2018中国(赣州)家具产业数字博览会暨家具产业跨境电商峰会在赣州市南康区举行,来自国内外相关人士共计350余人参会。
本届峰会以为南康家居“产业加速创富全球”为主题,由赣州市南康区政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大数据应用与体验经济研究院主办。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大数据应用与体验经济研究院赣州分院落户南康并在现场揭牌。本次峰会云集了跨境电商平台、跨境互联网营销综合服务、国际物流、仓储、跨境支付、跨境产学研、跨境品牌推广、跨境媒体、国际组织、国外企业等企业及研发采购咨询等专业人士,共同为南康家具企业出谋划策、牵线搭桥。
同时,本次峰会还邀请了敦煌网、亚马逊、京东、谷歌、阿里巴巴、荟搜全球、广贸天下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主旨演讲与现场分享,上海交大worldfirst、博聚科技、云克集团等主要负责人进行了深度对话及现场分享,给与会嘉宾奉献了一场极具价值的高端主题论坛。
据了解,自2014年中国(赣州)家具产业博览会升格为国家级展会至今,每年都有新气象、新突破、新成效,成为了全国家具产业发展理念的交流会、时尚潮流的展示会、设计成果的评比会、行业标准的发布会,也搭建起了更开放、更高效、更具国际视野的交流桥梁和合作平台,成了名副其实的国家级展会,在国内外家具业界有了一定知名度,成了南康的一张“靓丽名片”。
事物总在变化中,家居行业的市场变化从未停息。如何在这些变化中捕捉商机,则成为家居企业面临的重大难题。
变化1:不定制无家居
“全屋定制”已不新鲜,“顶墙定制”、“全瓷定制”、“全卫定制”等概念满天飞,连地板、涂料、壁纸、散热器都打出定制牌,一时间,不定制,无家居。
定制泛滥的背后,是消费入口的争夺战。
变化2:不轻奢不时尚
欧美、简约、北欧、中式等风格,似乎都已过时或趋于落后,轻奢风以狂放之势闯入家居行业,不打轻奢牌,就别再谈时尚。
回眸一望,各家产品都相似,同质化让企业陷入价格战泥潭。
变化3:互联网成鸡肋
曾经拼命给自己的品牌贴上互联网标签,如今却避之犹不及,谁也不再说自己是互联网家装,纷纷标榜自己是标准化家装。
一窝蜂造概念成默契,反映出企业创新乏力,不知路在何方。
变化4:家具品类危机
欧美、红木家具品类因送礼消费减少陷入困境,实木、儿童家具因定制挤压而面临危机。一个家具品类可能整体消亡,没有谁能够一枝独秀,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碎在沙滩上,市场的力量无可阻挡。
变化5:并购多整合难
上市了,并购扩张成为不二之选,从敏华控股到顾家家居、从欧派到曲美,并购案例此起彼伏。面对同样的市场,同样的渠道,并购后的消化不良屡见不鲜,谁也难以实现1+1大于2,整合之难让上市公司不过是拿钱任性几回。
变化6:墙面成唐僧肉
增加品类,扩大单值,墙面忽然变得炙手可热,地板往墙上延伸、吊顶往墙下延伸、木门和家具向墙上下左右延伸,“全墙定制”层出不穷,谋求做大做强的病急乱投医,可怜的墙面成了唐僧肉,只是,谁尝过唐僧肉是啥味儿?
变化7:贴牌不如引牌
做橱柜的也做家具,做瓷砖的也做卫浴,自己干不了,贴个牌也要上,这种扩张让企业交了太多学费,引进现有品牌,增加单值,提供一站式服务,一时成为时尚。卖的是大牌,放心;买的是大牌,也放心。
整合资源,何乐不为?
变化8:经销商大逃离
厂家招商乏力,卖场空场增多,都喊生产不好做,原因在于家居经销商正在上演大逃离。经销商受到厂家和渠道双重挤压,很多退出行业。摆个摊进点货就能赚大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新的经销商必须有钱还要有智慧,何处寻?
变化9:“90后”难伺候
要颜值,要品质,还要价值,好看,好用,还要有好价格,“90后”的消费观念瞬息万变,不学会如何伺候他们,就会失去被关注的机会。
研究市场、转换心态、坚持创新,何其重要!
变化10:大鱼撑小鱼死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生存哲学在家居行业悄然被颠覆。大鱼足够大,确实吃掉了一些小鱼,肚子撑得大,但只是强撑,随时可能撑破;
小鱼不用大鱼吃,自己先死了,因为它吃不到虾米,虾米早已死光光。
智能家居市场可挖掘潜力巨大。记者日前从硬蛋发布的智能硬件2016发展白皮书获悉,随着智能硬件井喷式爆发,预计2021年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将超过300亿元,而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460亿元,但智能硬件创新创业仍旧存在供应链是否可靠的问题。
白皮书显示,2014年智能硬件元年开启后,国内智能硬件规模迅速达到了108亿元币,至2015年销量达到424亿,2016年也将突破552亿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我国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2015的销售额分别达到159亿和104亿,智能家具和可穿戴设备占比超过50%,规模均超过100亿。其中,智能家居占比36.6%,智能穿戴占比23.5%,智能交通占比13.6%,智能医疗占比4.1%。
目前国内智能硬件企业主要集中在深圳和北京,深圳企业占比44.4%,对国内其他城市保持绝对优势。虽然市场大趋势下智能硬件势如破竹,如今智能硬件创新创业仍旧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其中,供应链是否可靠,是决定智能硬件创新创业成功的关键。
“真正的智能、安全以及节能毫无疑问是市场对家居智能硬件的关键诉求。”硬蛋相关负责人表示,智能手机从设备基础、使用习惯,甚至消费者生活方式等方面为未来智能可穿戴设备打下了基础。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会不断扩大。预计到2021年,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超过300亿元,家居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将达到460亿元。
(来源:深圳特区报)
红木家具材料与文化的重量比较
这些年的古典家具热,是因为红木原材料价格看涨带来了投资空间,还是因为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需求的复苏?
这是个思考不出答案的问题。因为谁都知道,这两个因素都存在,缺一不可。可是这两个因素孰轻孰重?这才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毋庸置疑,如果不是因为以红木为原材料制成的古典家具有较大的增值空间,就不会有这些年行业的火热。不管是生产者、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被这个因素所影响。所以,君不见,市面上不管是做木材的还是做家具的,都称“做红木的”。几乎所有行业媒体的名称,都离不开“红木”二字。甚至把“家具文化”扔掉,直接喊出“红木文化”的概念来。如果无暇静心细看,倒也觉得这再稀疏平常不过了。就算眼睛里红彤彤的只看见红木这两个字,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是“红木”让这个行业“红”起来的。
然而,就在上个月——行情火热的6、7月份之后的8月份,市场上已经开始出现有价无市的现象。就好像一场盛宴散了场,突然间安静得让人难以适应。有一位家具店老板告诉我,他的一个客户,库存着大量的红酸枝家具,“如果每个月卖掉价值800万元的家具,他得卖14个月才能消化掉库存。”从市场反应看,这不是个案,因为进货的经销商越来越少了,进货少的原因,无非是库存消化慢。
工厂的库存由展厅消化,展厅的库存由经销商消化,经销商的库存呢?许多以生产、批发为主的从业者,没有意识到终端消费者的存在。在他们眼里,经销商就是最大的上帝。殊不知行业是条生态链,任何一环出问题都将影响到共同的生存。终端消费者始终是所有从业者都应该关注的人,如果终端消费滞缓,很快就会影响到生产端的库存消化。终端消费者的需求,从生产者开始就应该考虑,而不是扔给经销商去处理。
终端消费者,多数就是使用者。他们中有多少是准备等家具涨价了拿去卖掉以赚取利润的?家具的保值、增值,是他们购买的考虑因素之一,但不会是最重要的购买原因。他们需要的是品质、品位及文化。如果以为只要是红木就能搞定一切,那是没有长久生意可做的。如果忘记家具及家具文化本身,忘记终端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只看见红木带来的一时利益与躁动,那将得不偿失。
近代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经历了断层与复苏,尤其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新一代精英阶层诞生,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与需求,成了这个行业要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能量。古典家具饱含着传统文化内涵,充满中国式审美魅力,不管是用什么材质做,只要做的好,就不会失去这个广阔的市场。已经有一些眼光长远的从业者,早早开始关注“去红木化”的古典家具生产、经营探索。在红木材料资源短缺的现实情况下,这些人未来将领先一步,手握先机。
“红木家具”与“古典家具”的生命力的比较,也正是“红木材料”与“古典家具文化”之间轻重的比较。孰轻孰重,见仁见智。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