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降低进口关税,包括木材产品\行业解析,木材加工行业的未来在何方?
中国财政部周日表示,从11月1日起,中国将把纺织产品和包括钢铁产品在内的金属产品的进口关税从11.5%降至8.4%。
在中国与美国等贸易伙伴关系日益紧张之际,中国政府承诺今年将采取措施增加进口。
今年7月初,中国降低了服装、化妆品、家电和健身产品等一系列消费品的进口关税,以履行进一步开放中国消费市场的承诺。
财政部在声明中还表示,木材、纸制品、矿产和宝石的进口关税将从6.6%降至5.4%。
商务部表示,超过1500种产品的平均进口关税将从10.5%降至7.8%。
中国外交部表示:“降低关税有利于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促进对外开放的水平提高。”
中国国务院宣布,从11月1日起,将削减机械、电气设备和纺织产品的关税。目前,中国正准备迎接与美国的不断升级的贸易战。
因此,国务院表示,到2018年,总体关税水平将从2017年的9.8%降至7.5%。
(来源:木材码头)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木材加工行业已经取得长足发展,2018年销售规模已达1999.35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1580家。在此背景下,锯材、木片、人造板、木制品等细分市场也有显著发展。
细分领域发展有明显提升
锯材是指伐倒木经打枝和剥皮后的原木或原条,按一定的规格要求加工后的成材。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木材生产中的锯材制造取得了长足进步,大量中小型木材加工企业有生产锯材。
不过,锯材市场管理水平处于比较低下的状态,基本处于各自经营、各自为政的状态,对我国锯材发展未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同时,中小型企业因资金匮乏,所拥有的机械设备既落伍,又陈旧,各项技术指标大多数都不合格,拖累市场进一步发展。
木片加工指利用森林采伐、造材、加工等剩余物和定向培育的木材,经削(刨)片机加工成一定规格的产品生产活动。我国木片加工市场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近年来木片市场销售规模扩张速度较快,年增长率在10%左右;
二是木片加工行业企业数量较多,全国有千余家生产企业,但是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数量较少,且数量基本保持稳定;三是木片生产原材料供应不足,对国际进口市场依赖度较高。
人造板是以木材或其他非木材植物为原料,经一定机械加工分离成各种单元材料后,施加或不施加胶粘剂和其他添加剂胶合而成的板材或模压制品。发展人造板工业有利于缓解中国木材供需矛盾,是节约木材资源的重要途径。
目前,中国人造板产品产量占全球人造板总产量的50-60%。2017年,中国人造板总产量已达29486万立方米,但受政策、市场等影响,同比上年减少1.85%,为近二十年来首次下降。
具体产品来看,2017年,胶合板产量小幅下降,达17195万立方米,但仍占全部人造板产量比重的58.3%,保持人造板第一大板种的地位;纤维板产量6297万立方米,占比21.3%,其次于胶合板;刨花板产量增长4.8%,达2778万立方米,占比9.4%。
木制品是以木材原材料的,经过加工制作所形成的产品,主要包括家具木制品、办公木制品、工艺木制品、园艺木制品、生活木制品等。据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信息中心统计,2017年木制品行业产值达212万亿元,同比增长6.04%。
具体产品方面,以家具木制品中的地板为例,2017年,全国木地板总销量为4.1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64%。
其中强化木地板销售2.1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实木复合地板销售11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9.95%;实木地板销售0.4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9.11%。
未来将转变发展方式
对于锯材市场而言,由于森林资源的减少和社会对锯材需求的增加,当前发展面临供求关系失衡、产能过剩、产品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市场参与者多为中小企业,价格竞争、产品同质现象严重。
因此,木材市场未来将提高原料利用率、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逐步实现自动化、现代化、智能化,并加强品牌建设。
对于木片市场而言,一是随着木片加工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木片加工产品的性能得以提高,定向刨花板及其他特殊用途的板材不断涌现,同时产品应用领域逐步扩大;
二是龙头企业通过收购兼并中小企业,进行设备升级改造,输出管理、品牌和技术等实现做大做强,市场份额不断扩大,集中度逐步提升。
对于人造板市场而言,多年来以规模扩张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亟需转变发展方式,向满足人民群众生态消费需求的高质量发展方式转变。
此外,未来人造板生产将向园区或环境承载力更高的地区转移,去中心城市化和园区化效应明显。
木制品市场方面,应由传统产业向绿色智能科技产业转变,用“差异化共存”代替“同质化竞争”,围绕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来满足消费升级的需要。
今年以来,国际胶合板市场困难重重,尤其是美国,是我国胶合板最大的出口市场,但是他们提高了进口门槛,一些不符合美国甲醛释放量的强制性标准的产品受到限制,加上美国对实木复合地板的反倾销税率达到13.74%,比过去提高了9.03个百分点,对我国的实木复合地板出口影响很大。但是,在胶合板出口低迷的被动形势下,通过在全方位努力寻找出口市场,仍取得较好的业绩,今年前三季度累计,胶合板和实木复合地板的出口量仍完成860.6万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7.98%。
热播动画片《熊出没》中的光头强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挥舞着斧头,对着一棵棵参天大树砍砍砍,然后一车一车地运给背后的李老板。与此对应的新闻是,一周之后的2017年起天然林将全面禁伐。
“一部动画片几乎误导了一代人。”广西三威林产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马路接受《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采访时,大呼“被误解”。她认为,动画片的盗伐行为的确要被谴责,但作为用林大户的人造板行业则不免被误伤。
事实上,广西三威所在的人造板行业所用的原材料基本都是树木,每天都在砍树。在外界看来,它们就是破坏环境的“坏孩子”;就连环保部也一度把人造板列入了高污染、高能耗的“双高”目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15年还把此行业的退税优惠进行了消减。何误之有?
《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近日深入广西、广东人造板行业采访,听到的声音都是:误解太深。对此,中国林产工业协会首席专家孙建则对本报记者称:“以人工林为原材料的人造板行业不但不是环境破坏者,还是国际上流行的绿色产业,在国内更是朝阳产业。”
12月初,广西另一家人造板行业巨头丰林集团收到了1584万元的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退税款。这也给去年至今那场多个部委关于人造板行业在不在“双高”目录、能不能享受退税的对话作出了回答。
事关“正名”的对话
一波三折。
12月3日,上市公司丰林集团发布公告称,三家子公司共收到今年6至9月份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退税款1584万元,但还需归还2015年7月至12月申请享受的增值税即征即退税263万元。
就在两天前,丰林集团创始人刘一川在南宁办公司还对《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强调:“人造板是环境友好型产业。”那么,2015年7月至12月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2015年6月1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通知》将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的退税比率由80%降为70%;同时规定凡列入环保部“双高”目录的产品或者重污染工艺,不予享受退税待遇,该调整于当年7月实施。而不久前环保部发布的“双高”目录中,这几种人造板赫然在列。也就是,它们面对的将是“零退税”。
“享受了20多年的国家退税政策被终止,对人造板产业打击非常大。”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工业一所所长张忠涛,还有一个身份是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他告诉本报记者,林业局、协会当时紧急和相关部委进行了协商。
据悉,我国已成为人造板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2015年全国人造板总产量为28680万立方米。
张忠涛详细讲述了持续半年、涉及多个部委和单位的对话过程:2015年7月-9月,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分别向国家林业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就有关问题进行请示和汇报;10月20日,协会应邀会同四川省林业产业联合会到环保部沟通和说明情况,接着连续召开了两天专题会议;在多次函件往来后,环保部政策法规司11月6日召开了专家咨询会议;两周后,国家林业局召开“人造板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研究会议”;12月9日,协会在给环保部的复函中重申,人造板产品不属于“双高”产品;12月17日,环保部发文为人造板产业“正名”,在符合相关标准后,不再列入“双高”目录。
“这一结果的获得来之不易。”一年后,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秘书长石峰向本报记者回顾时仍存感叹。尽管在对话那半年,人造板企业还是没能因政策已实施享受到退税优惠。
事实上,涉及人造板产业类似的对话至今仍在继续。记者拿到的一份中国林产工业协会10月20日的红头文件,正是对环保部《关于征求高污染燃料目录(征求意见稿)》的复函,函中称“该目录出台将对我国木材加工及人造板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保护者还是破坏者?
满头白发的刘一川说他很少在公开场合发言,容易得罪人,但他元旦过后要专门去趟北京,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人造板产业多是民企,需要声音支持。外界对这个行业缺乏了解,不是划入污染行业就是归为环境破坏者,只有深入调查才会对这个行业仍充满信心。”刘一川称。
据石峰介绍,和需要大口径木材的实木家具、红木家具不同,人造板的原料是人工林的速生木材和木材边角料,天然林有砍伐红线,人工林的利用却是林产的一大功能;而木材是现代四大基础材料中唯一可再生、可降解、可循环的绿色材料,欧美林业发达国家基本实现越采越多、良性循环。
广西林产行业协会理事长李可夫告诉本报记者:“广西人造板产量2000年60多万立方米,2005年超过300万立方米,2015年则高达2000多万立方米;但同时的森林覆盖率分别是41.4%、52%和62%,森林资源越用越多。”
“这是名副其实的循环经济。”孙建说。
“就像种庄稼一样,速生林到了生长周期必须收割。”马路以三威的主要原料大叶栎举例,其成长周期为4至6年,到期不砍就会空心、生病。这和孙建的分析一致:到生长周期会排放二氧化碳,反而造成污染,把森林资源合理利用起来,林农产生效益,反过来促进种植积极性。
在孙建看来,人造板产业能够实现小材大用、次材优用,是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目前国内人均消费0.4立方米,世界平均则是0.67立方米,更是朝阳产业。
记者调查发现,常被推上风口浪尖的人造板企业早已走上了“林板一体化”的造林路,既砍树又种树。大自然家居董事局主席佘学彬算了下后告诉《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我们每砍一棵就种了10棵。”生活家集团总经理林德英提供的数据是:母公司自有林有400万公顷。记者在丰林集团加工厂看到了堆积如山的速生桉,其背后是自有的20万亩速生林;而拥有10万亩的原料林基地三威公司,目前正在谋取上市。据马路透露,登陆资本市场有利于壮大造林规模。
而在被指责最多的人造板甲醛污染严重问题上,记者走在上述多家公司工厂,闻到的除了原木香竟无污染和异味,而人造板规模企业基本都达到了E0、E1级最高环保标准;其中,生活家集团研发的除醛漆已被行业广泛应用,不但不会产生甲醛,还能吸收消解室内的甲醛。
尽管如此,两个小故事还是听起来心塞。
一个是石峰讲的:福建的一家工厂生产线关闭,原因是明明有丰富的林木资源却不让砍伐,吃不饱;一个是马路讲的:她跟银行打交道被问到最多的就是“你们是不是环保产业”,每次回答这个问题时都很沉重。
绿色之路任重道远
“时间会还个清白。”佘学彬给记者说这话不久前,他刚刚捐了1000万元用以开展“中国绿色版图工程”公益植树,而这已是大自然捐的第二个1000万。他说,不希望叫他地板大王,而是种树大王。
但问题是,如果光头强错了、盗采者错了,那质疑人造板是“坏孩子”的人都错了吗?显然不会。在人造板龙头企业能“林板一体化”、符合环保标准的身后,却是整个行业的乱象。“不得不承认,市场上劣质产品的确不少,毁坏了产业名声。”马路称。
记者拿到的一份权威报告显示,我国人造板企业普遍存在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大多数人造板企业还停留在依靠较低的劳动力成本获得竞争优势的水平;而因甲醛超标被曝光的案例也比比皆是。据悉,目前国内人造板品牌中,中国驰名商标、中国环境标志产品屈指可数,通过欧盟CE认证的企业也只有20多家。
“2016年,24家品牌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高达60%。”石峰说。然而,更多的人造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可能就是环境污染的制造者、森林资源的破坏者。2016年人造板产业发展格局与趋势报告中称,行业洗牌在所难免,市场将加速向具备一定品牌效应、有自有林木资源供给的人造板企业靠拢。
不仅如此,人造板产业的国家标准滞后、行业标准偏低、林权改革未完成、木材进口难度大、融资和税收优惠难保证,使得其绿色之路道阻且长。
“人造板国家标准修订迟迟没有完成,目前已上报国家标准委。行业发展又亟须一个高标准,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才赶在2016年前发布了社团标准。”张忠涛称。
对此,石峰表示,协会刚刚发布了《人造板甲醛释放量标准》,目前正推进《中国木材合法性认证标准》相关认证工作,2017年将陆续编制、修订发布《中国林产工业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指南》、《中国木质林产品品牌评价标准》等社团标准。
“林权改革不到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公司想大量买林地,但受制于政策,买了可能都不知怎么经营。”林德英称。
临近年底,国办发〔2016〕83号,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明确提出放活生产经营自主权,并引导集体林适度规模经营。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解读称,目前集体林权已落实到位,如何把集体林资源这一巨大资产和集体林产权用活、用足,增加林农财产性收入,还有许多政策需要建立健全和细化规范,并且要为林权融资“打通最后一公里”。
记者获得的最新消息是,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联合发布《指导意见》,提出在林业重大生态工程、国家储备林建设、林区基础设施建设等五大重点领域运用PPP模式推进林业建设。
如果再加上林业资产证券化,这或许能让佘学彬感到些欣慰,他最近一次的讲演题目就是:《前十年,我很孤独;下个十年,有您陪伴》。
据印度“雷迪夫”网站12月16日报道,印度环境、森林和科技部的AK·帕里达在与中国官员会谈后对记者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进口国,檀香紫檀木被视为安得拉邦独有的最独特的珍贵木材。
他说:“我们非常高兴从中国方面得到打击檀香紫檀木走私活动的积极响应。2016年1月28日中国与安得拉邦各部门将举行会议敲定协助模式。”
印度驻华副大使博渡(BalaBhaskar)参与了中国官员与安得拉邦代表团的磋商,说这对于打击这种珍贵木材的走私是一种突破。
任刚沉香瑞兽虎踞龙盘
采访/陈盛娥受访者/任刚图片提供/雍荷堂
人物名片
任刚,“雍荷堂”主人,中国香道协会副会长。交通大学海派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海派文化研究社副社长。
自古以来,沉香就被赋予了很高的地位,更代表着文人的精神取向和情怀。中国香道协会副会长任刚收藏奇楠与沉香近20余年。在上海吴兴路的小弄堂里,建了一处古香古色的会所,盛满古董和百年沉香,入门便有一种高雅绝俗之趣。它就是雍荷堂。
2015年,中国嘉德春拍之际,他将14件重要藏品置于聚光灯下,成为一大亮点。本刊记者专访雍荷堂主人任刚先生,透过他的解读,为我们揭开沉香在艺术市场上的表现。
对话任刚
问_陈盛娥答_任刚
沉香拍卖市场仍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
记者:近几年来,北京保利、北京瀚海等拍卖会上,沉香屡屡创出天价拍卖纪录,且成交价都远远高出预估价。请你谈谈沉香近几年在拍场上的表现?
任刚:大概从2000年开始,拍卖公司密切关注沉香这一个版块。2000年~2012年,没有推出沉香专场。2013年也仅仅只有一场沉香专拍。
2014年,有几大比较重要的沉香拍卖专场。北京保利“重器无锋,大巧不工——云水山房沉香”专场,推出97件沉香艺术品均受到了收藏家的特别关注,重约997克的“芽莊白棋”以897万元成交。
北京翰海的“大璞茗香”专场,是沉香门类的重要专场之一,沉香原料是不可或缺的重中之重。另外,“荣斋善泽——沉香,茶,香具”专场中,有出自著名雕刻大师李凤强先生之手的54件沉香木雕刻艺术品,以及来自台湾著名沉香鉴赏、收藏家赵明明先生的20余件藏品,并且有22件沉香作品成交价超百万元,其中,李凤强作品“一苇渡江”摆件以3312万元成交。这件高118厘米、重约6750克的沉香木雕作品,创造了中国市场上沉香艺术品的最高纪录。除此,香港佳士得“乾坤荟萃——宫廷长物集珍”专场、“寓觉于物”专场,以及中国嘉德“观古——瓷器珍玩工艺品”等专场,也有部分沉香拍品,但不多。
加里曼丹沉香手串奇楠龙凤牌2015年春拍,北京翰海继续推出“大璞茗香”专场,其中也有29件沉香。另外皇家国际也有沉香的身影,一块沉香原木拍出5940万。今年,我们也受邀于中国嘉德合作做了沉香的拍卖。这些活跃的身影,都会带动大陆地区乃至整个东南亚新一波的沉香热潮。
记者:可以说,沉香在拍场上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在您看来,沉香还会不会创造新的历史拍卖纪录?
任刚:我认为这是肯定的。从如今的市场形势上看,沉香的价格还会有很大的空间。首先,沉香渐渐进入枯竭期,产量越来越少。其次,上好、并且可以雕琢成艺术品的沉香或者奇楠,除了材质上的要求,对创作者的驾驭能力也十分苛刻。最后,收藏沉香的人越来越多,需求也越来越大。所以,沉香目前还是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未来还会创造新的拍卖纪录。
记者:那么,沉香拍卖市场现在处于成熟阶段了吗?
任刚:我认为,现阶段收藏界对沉香的了解和收藏意愿也是处于比较低的阶段,还没有走出很好的状态来。沉香拍卖市场还要一段时间才能真正成熟起来,人们对它才会有一个公平的认识。
奇楠瑞兽奇楠麒麟挂牌沉香慢慢会成为杂项当中的一大亮点
记者:2015年5月16日下午6点30分,中国嘉德推出“畅安心赏:当代文房用具经典及奇楠雅品”专场,其中有14件来自于雍荷堂馆内的顶级奇楠与沉香,这也是雍荷堂与中国嘉德的首次合作。对于这次的拍卖,有哪些直观的感受可以分享的?
任刚:一是中国嘉德是非常专业、务实、严谨的团体,我个人是非常欣赏这样的做事态度。二是从现场上看,沉香慢慢会成为杂项当中的一大亮点。因此,我对沉香的市场前景是很有信心的。
记者:这14件顶级奇楠与沉香,实属非常少见的珍奇之品。请列举几件重要的作品,并详细赏析以及评价。
任刚:有几件是我自己多年的藏品。比如,奇楠麒麟挂牌,选用整块硕大的极品熟结奇楠制作而成。麋身马足、牛尾、一角历历在目,四周祥云伴随麒麟,挂牌反面是龙凤纹饰,龙纹凤羽根根分明。奇楠瑞兽也是难得的一件作品。重量为42.26克,头顶有角微微翘起,前后灵爪,犀利通人。臀部凤尾卷翘,配上红木底座,刻工流畅精细。奇楠难以雕琢,长期的纯化,木质结构已经疏松,一般来说,很少有人敢去拿去雕琢或者再次加工,非大匠而不能为。可以说,把玩和摆件过去几乎是很少看到的。但雍和堂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应该说在市场上是绝无仅有的。
还有一件是丰衣足食摆件,难得的极品横纹沉香,形如一件棕草编织成的蓑衣。重量为280克,未经雕琢,天工巧成,惟妙惟肖。沉香只有经过长期的石化以后,才会有出现横纹,这在市场上也是非常少见的。在越南或者东南亚一带,横纹的沉香被称呼为“沉香之福”。
记者:您如何看待这一次的拍卖结果?
任刚:这次拍卖情况是比较复杂的。今年股市行情跌宕起伏,艺术品市场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三件作品最终的成交价,并不是很理想,我认为还是偏低的。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没有任何的商业运作和炒作。当然,以拍卖的方式试探出市场的真实意愿,是这次最大的收获。
以复兴和传承沉香文化为己任
记者:您从开始收藏沉香至今大概已经有近20年,是目前国内拥有顶级沉香库存最多的沉香藏家之一。能否谈谈收藏沉香的相关经历?
任刚:收藏沉香的故事太多了。刚开始收藏奇楠与沉香,经常跑到当地,到香农那里直接去甄选,但有一部分沉香失水率较高,而这些东西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处理,因此,也交了不少的“学费”。
记者:您经手、交易、收藏的沉香艺术品无以计数,您能否谈谈沉香的收藏理念?
任刚:收藏一样东西,应该从爱好入手,把长期收藏作为一种基本理念,而不仅仅从利益点出发。如果你发自内心喜爱它,你就会深入的研究,买错的可能性才会降低,这是收藏沉香必须要有的心态。
记者:目前世界各地存在有多个种类的沉香和产地,但在高价的诱因下,几近枯竭。您认为如何才能将沉香文化加以保护并将它发扬光大?
任刚:沉香已经进入了枯竭期,这是不争的事实。它不像茶叶,每年会有新茶出来。十年以后,市场上出现的可能都是来自于人工培植的沉香。所以我们真正要保护的是沉香的文化传承。比如,通过收集、整理、抢救、恢复中国传统香席,组织香道表演,促进人文交流等活动来提升文化内涵,从而达到保护中国香道文化遗产的目的。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