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髹漆家具简介兼起居文化的形成\2020年北美木材市场前高后低
详细内容

中国古代髹漆家具简介兼起居文化的形成\2020年北美木材市场前高后低

时间:2020-10-11     人气:785     来源:     作者:
概述:图1御床二张之一,正仓院馆藏。图2唐三彩牙脚壸门榻,陕西富平李凤墓。图3黑柿苏方染六角献物台,正仓院馆藏。(唐式置物小床)髹漆之美中国古代髹漆家具简介兼起居文化的形成(九):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家具(下)文、图/郑克峰编辑/刘根旺人物名片:郑克......
图1御床二张之一,正仓院馆藏。图2唐三彩牙脚壸门榻,陕西富平李凤墓。图3黑柿苏方染六角献物台,正仓院馆藏。(唐式置物小床)

髹漆之美

中国古代髹漆家具简介兼起居文化的形成(九)

: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家具(下)

文、图/郑克峰编辑/刘根旺

人物名片:郑克峰,北京美轮运输公司总经理,个人及公司从事中国古代家具收藏与研究约20余年,并在北京成立北京美轮博物馆,收藏以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髹漆家具为主。

在上期文章中,我们讲到,在唐代中晚期,约公元9世纪初始,中国漆器特别是髹漆家具的设计与制造,曾产生过南北分化的一个短暂变革过程。具体原因是:当时发生在中原以南地区迅猛的经济发展,致使中国的经济中心,迅速地从河南河北的中原向长江流域以南的区域转移,同时也造成大批的文人阶层在东南沿海的聚集。经济利益上的诉求不同,导致的是地方军阀的割据,中国南北经济、政治与军事的对立,造成南北文化交流与发展的失衡,以及中国南北两个地区统治阶层与知识分子人文观点的不同,最终导致生活、文化的差异。

本期,将简述晚唐到北宋完结这一段时间,中原以北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的漆器、髹漆家具对明清家具发展的影响,并与大家一同来分享这一时期的髹漆家具。

髹漆、雕刻文化为满清时期家具发展埋下伏笔

晚唐时期,在中原以南的长江流域,特别是东南沿海一带,漆器与髹漆家具的设计与制造,在工艺上依旧主要沿袭的是战国时代楚地的传统遗风,恪守了汉人儒家思想的正统文化。生产规模是两汉时期数量庞大的作坊经营,以迎合该地区人口数量的不断递增。漆器设计的型制呈现的是小型化,特别是增加了极尽工巧的雕刻特点,主要尊崇的依旧是“席地坐卧”的起居方式。而在长江流域,间或有设计、制作大型制式家具的出现。一直到公元12世纪初叶北宋的完结,高大型制的漆器以及髹漆家具的设计生产,才开始大量地加入。

根据中国历史文化研究中的政治中心追逐、靠拢并依赖、掌控经济中心的这一客观规律,伴随着蒙元对南宋的最后征服,漆器与髹漆家具设计、制造出现南北分化,最终又重合到了一起,展现了中华文化强大的学习与同化能力。唐时期,着重于漆器雕刻的文化传统,至此已深植于中国的长江流域以及东南沿海地区,为历代之后清式家具在满清乾隆朝的开创与盛行,埋下了伏笔。

中原以北高制式家具趋向简单、朴素

唐代中晚期,在黄河三角地域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以及山东,受丝绸之路传来的中亚文化,以及环地中海古罗马希腊的遗风、古印度的佛教的影响,特别是佛教的精神元素影响,在隋唐五代时期的家居家具设计制作中,处处得以体现。

北方家具的设计与制作型制,因人们逐渐脱离席地坐卧的起居方式,而率先变得线性与高大。这一点,倒也较为贴近中原北方人民以及草原部族粗放旷野、苍凉悲怆的性格。这一时期家具的发展,令其各司其所的起居文化的功能,更加趋于合理,而且彼时每件家具的各部构件组合,从设计、选材、到木工制作,及至雕刻、组装与髹漆,可能均集成于同一名工匠。既简明又朴素,确保了实用与装饰相结合,为之后明式家具的发展,做了大量的精神与技术等诸多方面的准备。

晚唐至宋期间家具鉴赏

日本在晚唐的昭宗干宁元年日本宽平6年,切断了与中国的政治经济联系。而期间,日本僧侣及学者将晚唐时代的漆器、髹漆家具、书籍、绘画,带入奈良正仓院。因路途艰险与运输工具的限制,也不尽全面,今天却成为当代中外研究人员观摩中华民族在唐代中晚期脱离“席地坐卧”,进而步入以“垂还而坐”的起居方式的唯一一个真实完整的剖面。

在此,我们结合正仓院馆藏家具、古画中家具等,来了解晚唐至宋结束这一时期,髹漆家具的样式、样貌,以及风格特点。

一、床榻。床榻的结构,按王世襄先生的叙述,可分为案形结构和台形结构两种。以安徽著名学者董伯信先生2004年专著《中国古代家具宗览》中的介绍,目前存世最古的中式木质床实用器,可能是日本正仓院所藏的唐代御床(图1)。这个御床,乃是采用案形的结构,“四边攒边,有两个带,四条腿交于带上,床上有吊头①,可置于户外”。另外关于“台形结构体的床(图2、3),则多壸门式,有大有小,大者可占满一室的空间,供日间起居及夜间睡觉,小者则“可供一人坐用”。

图4宋《官沼纳凉图》中的床头炕桌

二、炕桌。坑桌是指矮形桌案的一种,其宽度大多超出其长度的一半,多使用在中原北方居室的床榻或炕上(图4),炕桌的侧端,即其短边,贴近床榻的大边或炕沿而居中码放,以方便两边坐人。炕桌的结构,亦可分为无束腰与有束腰两种。

图5酒桌

三、酒桌(图5)。按王世襄先生的研究结果,此家具名称的由来,尚未查到文献依据,但根据古代绘画特别是明代画本所见,此类家具可能主要用来陈置酒肴供以食膳,桌面多刻有拦水线,故得此名。在中国古代的城镇,会有一些商号,称作“家伙铺”,专门做一些租赁方面的业务,常备数量不菲的白茬(未有髹漆的)酒桌或长凳,用于红白喜事等宏大场面。此类具有餐桌功能的酒桌,因经常与饮食油水相接触,故又有别名“油桌”。

图6宋《刘松年撵茶》图中的夹头榫桌案图7宋《王诜锈栊晓镜》图中的插肩榫桌案

酒桌的设计制作,以案形结构为例,分夹头榫(图6)和插肩榫(图7)两种造法。夹头榫,指的是家具腿足的上端出榫。在这个出榫的中间,又有开口留槽,形成前后两片,用以中夹牙条与牙头,然后这个出榫再与桌案底面的榫眼接合。插肩榫则指的也是家具腿足的上端出榫,在这个出榫的中间,也是又有开口留槽,形成前后两片,然后,在前片沿纵向切出斜肩保留,而余者削薄。这个削薄的部分,用以插入预先凿剔有槽的牙条,两者拍和后,家具的腿足与牙条平齐。

四、方桌。方桌在中国古代,更是居家与公共场合的必备之具,用途至广,但多在室内居中码放,传世实物颇多,在明式家具中,常见的设计形式有无束腰直足、一腿三牙、有束腰马蹄足等三种。图8为陕西无束腰直足直枨壸门卷口打洼面髹黑红漆方桌,是陕西家具其中一项典型的设计。

图8陕西无束腰直足直枨壸门券口打洼面髹黑红漆方桌,榆木,18世纪,长103cm,宽103cm,高87cm。北京美轮博物馆藏。

五、圆角柜。在美国人柯惕斯(MRCURTISEVARTS)位于上海的家具会所“善居”,陈设有一件有柜堂二屉带闩杆四抹门朱红漆圆角柜、铜的配件亦完全相同的圆角柜,柜门的底部设有柜堂,外置三个抽屉,但实际上,居中的抽屉为中空,仅为装饰。经放射性碳14检测,其制作年代约在公元13世纪。为该时期圆角柜代表作品。

图9陕西三层全敞佛龛格架,西北杨木,17世纪,长139cm,宽30cm,高177cm。北京美轮博物馆藏。

六、佛龛。图9展示的陕西三层全敞佛龛格架,原本五彩的漆饰已尽皆脱落,残存于身的雕刻纹饰表征的依稀是波斯与草原文化的风格。它不仅仅是用来作为书籍的存放与工艺品的陈设,亦因其中心位置所安装的券口,于是仍具备佛龛的功能。

图10清早期山西平遥正面怒脸四爪团龙髹黑漆供案,榆木。

七、供案。图10展示的清早期山西平遥正面怒脸四爪团龙髹黑漆供案,该案与藏传佛教保持有一定的联系,以珊瑚为着色原料的火石红来装饰的怒脸团龙,张弛有力,象征着王权与宗教的尊严。

我们将在下期的文章中介绍有关江南以及东南沿海地区家具家居方面的一些内容。

未完待续

注:

①吊头,是一个木工术语,指的是所有以案形结构为基本主体单元所设计制作的家具,其腿足以缩进案面之下的形式安装,而案面探出在腿足之外的那个部分。


2018年木材价格的状况是不同时间两种截然不同的局面造成的:一是供应太少,价格在2018年1月上涨;二是供应过多,价格在年底有所浮动。当然,突发性的中美贸易战也是影响2018年木材行业的一个重大因素。
2018年初由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糟糕的天气原因,美国市场首先出现发货紧张现象,缺乏弹性的供应导致价格在年中飙升至创纪录水平。下半年,情况发生转变,木材发货供应充足,北美西部成本较高的锯木厂一直在削减产量,以应对低于成本的价格,但2019年总体供需基本面看起来仍然乐观。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我国传统家具中,紫檀可以说是重要的用材。紫檀木是极为名贵的木材,因其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成材大料极难得到,且木质坚硬,致密,适于雕刻各种精美的花纹,紫檀木的纹理纤细浮动,变化无穷,尤其是它的色调深沉,显得稳重大方而美观,故被视为木中极品,有“一寸紫檀一寸金”的说法。而以紫檀木打造的家具更是成为我国古代传统家具的典范之作。

    紫檀在传统家具的材质中享有盛名,但是它除了成为家具器用的重要原材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紫檀本身也可入药,与其他药配伍或单独使用,可以治疗很多疾病。关于紫檀用药的特性,中国古代的医书中多有记载,现在笔者特地从浩如烟海的古代医书中查到了紫檀用药的相关记载,试析如下(北宋许洞所著的《虎钤经》实为一部兵书),见下表。

    综上所述,紫檀入药,大致可以治疗以下几种疾病:外科疾病,消肿止血;皮肤科疾病,治面(黑干),面部晦暗,有驻颜美容作用;妇科疾患,主要是可以入血分,治疗崩漏,鼻衄不止;小儿科疾患,治疗青白赤游肿;内科疾病,用于祛除腹内寄生虫及神志疾病。

    紫檀用于外科疾患,一般采用外敷之法,而用于妇科血分之症时,则与其他中药配伍内服。

    不过,古时典籍中的紫檀和清代用于家具的紫檀是否是同一树种还缺少考证。

    众所周知,紫檀木作为家具用材,主要是从明代以后开始,清代以来,开始出现大量以紫檀木打造的家具器用,传世至今。但我们在津津乐道于紫檀作为家具良材的同时,我们不应当忘记,紫檀从东晋时期开始,作为一剂祛疾除患的中药材,与其他中草药配伍,祛除疾病,为保障我们祖先的健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品

    2014年9月2日(北京)为了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圆明园的“圆明重光”文化展将再次走出国门,于本月在法国巴黎举行展览,对圆明园及“三山五园”文化进行展示传播。据悉,“圆明重光”也是圆明园从2012年起打造的展览品牌,旨在向国外的受众推广圆明园与中华传统文化。

    圆明园管理处主任曹宇明介绍说,本次展览主会场将设在巴黎的新华影廊,同时在《欧洲时报》文化中心设分展场。展览将以时间为序列,通过图片、影像、模型、文物构件(仿制品)、数字多媒体等形式,虚实结合地展示圆明园鼎盛、蒙尘与重华的历程。

    另外,圆明园还按1:25的比例,以清朝史料记载和样式房图样制作了12件红木建筑模型,表现圆明园内极具代表性的建筑单体,包括正大光明殿、镂月开云殿、蓬岛瑶台殿、汇芳书院眉月軒、慈云普护自鸣钟楼、杏花春馆小城关、文源阁、方壶胜境哕鸾殿、海岳开襟、清音阁戏楼、万方安和、澹泊宁静。

    这些模型做工精湛,形制逼真,不仅展示了昔日圆明园皇家建筑的风采,也代表了目前国内最顶尖的手工艺术。“为使国内的游客也可以见到木雕模型,我们特意在正觉寺内保留了万方安和、澹泊宁静两座模型,供游客欣赏。”曹宇明告诉记者。

    同时,展览还将通过数字技术展示圆明园盛世辉煌景象,用全息柜展示圆明园馆藏文物,并首次以数字全息方式展示西洋楼复原研究的最新成果,包括海晏堂、谐奇趣、大水法的复原效果。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记者:左颖

    阅读全文
  • 图1剔犀长方形盒图2漆木双陆图3南宋,园林仕女图戗金莲瓣形朱漆奁。直径19.2cm,高21.3cm。

    中国古代髹漆家具简介,兼起居文化的形成

    :宋、元时期(上)

    文、图/郑克峰

    核心提示:

    1、中国在宋元时期约前300年的家具发展,实则是在南北分隔且少有交流情况下的各自独立发展。这个南北各自独立的家具发展,随着蒙元实现对中国的全面统治,才又融汇贯通在了一起。

    2、中国的竹木雕刻工艺,在战国时代就是主要始于南方地区,经过盛唐时期的发展最后发达于宋代。

    本文(分上下两期)集中讨论中国漆器家具及起居文化在宋(公元960~1279年)、元(公元1279~1368年)约400年跨度内轰轰烈烈的发展。这个发展,我们认为,特别是在宋、元前后接力的公元13世纪,中国传统家具历经了最后的锻造,而中国现代文明的起居方式亦在这个时候相应得以最后成型,也因此才会有在明清两代迎来家具家居的巨大发展。

    比较麻烦的是中国本身特别缺乏有关社会生活方面的史料记载,档案工作亦远非日本、欧洲那样精密,1949年解放以后的中国,由于来自西方列强在安全上的威胁而采取了不同的意识形态,更将传统文化与历史形态的保护放在了一个次一级的战略考量,特别是近30年社会生活与经济发展的持续动荡,已使中国各地区尚存的那些原始文化生态尽皆遭受破坏,而且那些本来就存世无几的宋元髹漆家具亦皆被移挪掠劫。因此当今研究人员已几无可能前往全国各处进行实地考察,采集实物样本信息,于是以下作者的叙述充斥了片面知识与推测武断,不足不敬之处请以原谅。

    本篇为上篇,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宋、元时期家具发展背景,中原以南区域在宋元两朝漆器及家具家居特点、技法、出土文物等介绍。

    宋、元时期家具发展背景

    中国在唐的初期及以前,中央政府受命于天,是统治世界的唯一权力合法拥有者。为了避免战乱、维护稳定,政府以一个聪明模糊的外延边界,用一种复杂的君子契约与协定,将落后边疆地区的番人部落,带进了中国大统一的政治轨道,并竭力维护其中的稳定与持续。这对中央政府与地方长官来说,某种程度上实是双方既得利益上的和谐共赢。

    等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到了晚唐,以汉人为主体的政治权力集团,其赖之以存的生态环境实已开始发生变化。其周边要塞区域内环伺的是一些已然从半游牧落后状态中发展起来的强大部落联盟。这些部落联盟,先后以契丹人的辽,党项人的西夏,女真人的金,蒙古人的元为代表,各自拥有一批知人善任的精英阶层,无一不以汉文字或藉由汉文字创造的其自己的书写体系来作为书面用语,一旦中央政府的运转出现问题,或中央政府因权力坍塌不复存在,则边境部落的领导权力无法完好无损,又由于缘自中央束缚力的解除而更具扩张性,并因势结成包括部分北方汉人在内的由多种族人群加入的部落联盟。因此,中国多次被兴起于北部边疆的地方政权分割成南北对峙,直至被新的力量重新统一。这种对峙的情况在隋代有过发生并在宋元再次重演。

    不仅如此,特别是晚唐,约9世纪后半叶,更在长江三角及东南沿海地区,产生了总称为“十国”的汉人地方军阀割据。由汉人利益集团之间控制的“地区性国家”的权力割据,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部分,她不仅造成了南方各地区巨大的文化差异,更由于北方边境部落联盟的压力而导致中国北部的经济重创,人员因战乱大量迁徙南下,在客观上又强化了南北多元素文化的相互冲击交流,并加快了南方农耕与内外贸商业文明进程。于是,历史学家总是在说,晚唐十国的重要意义超出了政治统一的内容。宋代中国的许多特征,例如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南中国沿海的大量海外贸易和新文人阶层在东南的聚集,都应追溯到晚唐十国在宋建立之前所实现的约半个世纪的统治。在中原以南之宋朝的建立,应该是缘自赵匡胤过人的智慧,他以点带面地纠集平定了晚唐十国军阀的割据力量。于是,中国西北部就此丧失了其之前一直作为全中国政治中心的地位,而宋代中央统治集团亦因前述边境部落联盟的持久威胁,失去了对广大且至关重要的北部地区的有效控制。

    因此我们几乎可以判断,中国在宋元时期约前300年的家具发展,实则是在南北分隔且少有交流情况下的各自独立发展。这个南北各自独立的家具发展,随着蒙元实现对中国的全面统治,才又融汇贯通在了一起,而宋元时期内战前沿的黄河以及淮河流域特别是河南的开封、洛阳、三门峡地区,应该就是当时架接南北家具家居发展,汇集文化信息交流的中心缓冲地带,因此这个区域明清两代遗留下来的家具应该得到足够重视与介绍。

    中原以南区域在宋元两朝漆器及家具家居特点

    (一)专业集约。由于中国南方商品经济蓬勃的发展,漆器工艺进一步专业集约,产生了各种专业性的漆行店铺。北宋时期的开封、南宋时期的嘉兴、杭州是当时最为著名的漆器产地。

    (二)雕漆分层纵深处理。雕漆工艺始于大唐却成熟于宋元。宋人雕红漆,刀法圆熟,藏锋不露,多以金银为胎,山水、楼阁、人物、鸟兽的雕刻依远近的层次往纵深处理。及至元代,浙江嘉兴人才辈出,特别是张成、杨茂、张敏德等漆器巨匠,剔红巨负盛名,精品流传至今。

    宋元时代现存于地上的传世经典雕漆实物,主要有剔红、剔黑和剔犀,分存中国、日本及西方博物馆或私人收藏,如欲一睹实物,殊属不易。而相应的考古挖掘主要是在江苏、福建、四川等地的北宋或南宋墓葬,发现了许多珍贵的剔犀,有镜箱、圆盒、方盒(图1)、碗、六角形奁、扇子、执镜盒、菱花形奁,不一而足。在上海元代任氏墓葬发掘,有剔红东篱採菊图圆盒,法库叶茂台七号墓出土的漆木双陆(图2)等。

    (三)戗金与描金。统称为金漆,即用金粉装饰漆器的工艺。戗金工艺创建于西汉,但在宋元始入最佳状态。在漆器的表面,采用细钩纤皱的技法刀刻划丝,物象景致金光灿烂,甚或在戗金勾勒之间,密钻细斑之后再填以朱漆。根据《格古要论》,元代嘉兴彭君宝的戗金艺术负有盛誉,“戗山水人物亭观花卉鸟兽,种种臻妙”。戗金文物的考古发掘成果主要有:1978年江苏武进南宋墓葬出土4件,1991年江阴夏港宋墓又出1件。图3为1977年江苏武进林前南宋墓出土到的园林仕女图戗金莲瓣形朱漆奁。

    图4朱漆人像图5北宋早期描金堆漆舍利函底宽24.5cm,高41.2cm。此函为方形,盝顶,通体描金堆漆饰菊花纹和神兽等,嵌小珍珠。舍利函中部四面用金笔绘出白描人物画各一幅。

    而描金又称泥金,指的是用金粉在漆器上的绘画。浙江瑞安慧光寺塔出土的北宋早期描金舍利函,描金经函,广东江南墓出土的描金漆盒是其代表作品。另有出土描金朱漆人像(图4)与描金堆漆舍利函(图5)。舍利函为方形,盝顶,通体描金堆漆饰菊花纹和神兽等,嵌小珍珠。舍利函中部四面用金笔绘出白描人物画各一幅。其中有舍利瓶居中,神将侍卫,飞天环绕的画面一幅;在此画的左右两侧为对称布局的梵天、帝释、侍女等礼佛的场面两幅;另外还有神半侍立,乐器环列,云水飘荡的礼乐图一幅。四图虽各自独立成幅,但内容连接,鲜明地表达出梵天,帝释礼佛的主题,使画面与舍利函的实际用途紧密地结合起来。舍利函底部有金书十二行,具盝施主名位,结尾署“大宋庆历二年壬午岁十二月题记”字样。

    图6元,嵌螺钿广寒宫图漆盘残片,直径37cm,现藏北京市文物局。

    (四)螺钿。宋代的螺钿漆器特别是薄螺钿新工艺非常发达,这在当时的文献与绘画中均有记载表现,但考古发掘与地上传世的薄螺钿实物及其罕见,仅只1966年在北京元大都遗址出土1件嵌螺钿漆盘残片(图6)。以黄迪杞、戴光品所编《中国漆器精华》(福建美术出版社,2003年)的叙述,“该盘的螺钿图案为掩映在祥云茂树和繁花丛中的三座亭台楼阁,宫殿的细部如翘角飞檐宽敞回廊团花形窗户,清晰可见。该图用夜光螺精制成薄如蝉翼,长宽仅毫米的螺片,在黑漆盘上点粘而成。”

    图7剔红龙纹图长方形案图8元,玉兔灵芝纹镜架。宽17.8cm,高32.8cm,1964年

    根据中国在中古时代艺术品工艺品之就地取材当地生产的法则,我们不难推断这件原产于中国江南的精美漆器,不应是一件通过进口贸易从南方得到的商品,而很大程度上应是蒙元军队在南方所掠获的一件艺术品被携至北方,最后作为拥有者的心爱之物在北京元大都予以随葬。无独有偶,在甘肃漳县也出土有元代早期剔红龙纹图长方案(图7),作者未见照片或实物,但根据年代的判断,约应也是原产自江南的艺术珍品,这是因为,以张成之子张德刚为代表人物的漆器名匠轮番入京,御聘于皇家官办的作坊,约应是明初永乐年间才发生的事情。

    (五)竹木雕刻,特别是浙江东阳与广东潮州两地的木雕工艺。两宋时期,一些突出特色的木雕形式在中国南方地区相继涌现。最为著名的其一是东阳木雕,即以黄杨或其它硬木为主要材料,采用中国画的构图方式,以平视的人物及鸟瞰的环境,将不同时间与空间景物融入同一雕刻画面。其二则是潮州木雕,以在作品的表面髹漆贴金出名,亦称金漆木雕。雕刻选材有柏木楠木樟木等当地的材料,多种不限,纹饰内容采用连续构图,以树木山石作为分界,应用范围很广,有建筑中的门窗梁柱以及斗拱,还有家具上的雕刻、佛龛造像、文房用具、陈设小品等。技法有透雕与浮雕以及圆雕,在同一件作品里面可以看到各种技法的单独使用或一并采用。

    总之,中国的竹木雕刻工艺,在战国时代就是主要始于南方地区,经过盛唐时期的发展最后发达于宋代,这个精湛的工艺流传,最后几乎覆盖了中国南方的各个区域,并惠及明清以至当代。

    (六)元代金银器的求新变化。金银制造业在元代盛极一时,应是缘由中国北方金银器制作的巨大影响传播到了南方,主要是除传统的登州、莱州产金区外以又激活了江浙、湖广与云南各省的产金能力,黄金产量同比几乎高出两宋的一倍。金银器的制作分为官作以及民作,朝野上下金银器的使用相当靡费。

    元末吴王张士诚之母曹氏墓,在当代出土有一件银质折合式镜架(图8),融合了多种金属工艺,整体与细节设计精密细致而庄重典雅,堪称举世瞩目的艺术珍品,是为元代最具代表意义的家具陈设重器。

    此种型制的设计,在明清两代的木制家具中并不少见,是曰明清家具乃传承宋元旧制的有力证据。

    未完待续


    6月份,美国锯材(温带和热带)的进口量下降37%;5月份热带木材进口下降12%,约15,506立方米。依贝(ipe)锯材进口量降幅最大,6月份同比下降30%,约2,332立方米。轻木(balsa)、沙比利(sapelli)、桃花芯木(acajou)和柳桉(meranti)的进口也相继下降。值得一提的是,克隆锯材进口量却大幅增加。与2017年同期相比,今年6月克隆锯材进口量增长了90%。据了解,90%的克隆锯材来自马来西亚。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