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森林治理与木材合法性研讨会在内比都召开\第38届名家具展明日举行
会议期间,中缅双方代表团还就下一步合作进行了非正式对话。双方一致同意就两国国内正在起草的木材合法性验证体系展开更多的信息沟通与交流,为之后探索双边互认机制提供基础。对话议题还涉及在缅合作建立木材加工工业园区以提高缅甸境内的产业附加值、增加就业,以及鼓励中国林业企业在缅开展负责任的投资等。
参加研讨会的有缅甸中央与地方林业部门、缅甸木材认证委员会、缅甸木材企业协会、缅甸木业公司、中国国家林业局林产品国际贸易研究中心、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北京林业大学等政府与研究机构、行业协会,以及英国国际发展部、欧盟使团、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学会、缅甸EcoDev等非政府组织的代表约120人。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缅林业治理项目”的正式启动。“中缅林业治理项目”旨在通过调研和分析中缅两国在木材进出口程序与文件要求等方面的差异,促成一系列正式与非正式的双边对话,最终推动两国达成一定的木材合法性互认机制,更好地规范双边木材贸易。项目还将探索林业治理方面的一系列具体合作,包括提高中国海关重要关口一线执法人员辨识珍稀木材品种的能力、开发林业投资国别指南来引导企业在缅投资的环境与社会行为、探索建立中缅木材加工工业园区以帮助缅甸增加就业并提高产业附加值,以及增强中国在缅林业投资企业负责任投资的意识与相关能力。
“中缅林业治理项目”由全球环境研究所与中国国家林业局林产品国际贸易研究中心牵头,并与中国国家林业局与缅甸环保林业部共同合作执行。该项目也是由英国国际发展部同中国国家林业局“中英合作国际林业项目”的一个部分,并由布莱蒙基金会提供资金支持。
本月11日至14日,第38届国际名家具(东莞)展览会(以下简称“名家具展”)将正式举行。
19年间已成功举办37届名家具展,是国内名符其实的“品牌家居第一展”,更是中国家居行业发展趋势的风向标,向来是行业新产品、新模式、新品牌的“造星”高地,成为国内众多家居企业新品发布的首选地。家居业人士想要了解行业最新趋势,往往首选到名家具展看展。
第38届名家具展不仅将同步举办首届中国(东莞)国际定制家居展,还将同步举行“国字号”的家居制造大会。
名家具展再度在引领中国家居行业潮流的道路上快步前行。
全屋定制风口效应凸显
经历了产品制胜以及渠道为王的时代,今天的家居业发展再次走到一个新的路口。
“定制”一词近两年在中国家居行业很火。这一趋势在素有中国家居行业发展趋势风向标之称的名家具展上得到充分体现,首届中国(东莞)国际定制家居展应运而生。
中国城镇人口户数有两亿多,如果按每十年装修一次,大概两千万家庭每年会进行一次装修。如果定制家居的渗透率达到60%,按终端客单价5万元来测算,定制家居的市场规模可达6000亿元。
2017年,已有6家定制企业实现上市,其中欧派家居市值超过400亿。正如名家具展总经理方润忠所说:“定制,已经成为不可错过的风口。”而谁将获得这场定制盛宴的主动权?欧派家居集团董事长姚良松认为:“谁能提供更好的产品,谁能提供更好的服务,谁能为消费者一站搞定,谁就将在全屋定制上占得先机。”
2017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增86.09%的好莱客,打算今年新增近300家门店,在渠道上发力。而科凡家居董事长林涛认为:“未来的竞争是供应链的竞争,而不是企业和企业的竞争。企业如何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就要看供应链的整合和磨合程度。”
无疑,无论是产品层面的竞争,还是服务上的领先,或者供应链上的磨合,定制家居能够异军突起,除了强大的产品能力,更重要的是产业链的整合。“全屋定制时代”的到来,让定制家居企业要考虑上游板材、五金等产业的整合,不断在向成品家具渗透。一站式购物、全屋家居解决方案专家成为定制企业新的目标。
为此,名家具展首届定制家居展专门开辟了4.5万平方米的定制专业展区。在位置最为显眼的1号馆已经披上了中国红的“外衣”,而内部更创意规划了7个知名品牌的样板间杰作。
“举办定制展切合了家居市场的发展需求,办得很及时。”广东家居定制协会副秘书长罗子勤说,“全屋定制家居的出现符合现代年轻人的消费观念、个性化、收纳性强等特点,近些年来,定制家居业务以平均每年30%的增速发展。”
为办好定制家居展,展会组委会进一步加强了对专业观众的邀请,不仅依托名家具展邀约几十万的经销商,还发动大量建材经销商、定制经销商的客户观展,并与香港家协、家商联、房采圈等行业协会以及各大流通企业品牌深化合作关系,力争让参展企业和买家能够更加精准对接。
市场细分是大势所趋
对于许多家具企业来说,盲目跟风生产的路子将越走越窄,而那些有着鲜明的个性和风格的产品则富有竞争力。在往届的名家具展上,一些优秀品牌如羽珀、苏梨、优美欧、Jessica’sHome等在展会上十分受关注,在市场上也反响热烈。
与此同时,一些经典风格和品牌也有着长久的生命力。作为名家具展的常年参展企业,华师傅、华日家居、中至信等老牌实木家具品牌有着多年的产品开发经验,再加上积极的年轻化转型,依旧在市场上保持着强大的号召力。同样,现代、北欧极简主义等风格也深受市场欢迎。
即将到来的8月名家具展,继续保持了70多万平方米规模,近1200家企业参展。除了忠实的老牌知名品牌,第38届名家具展邀请了很多新的有潜力、接地气的企业参展,特别是现代、简美、轻奢、新中式等迎合目前流行趋势的优秀品牌大量入驻。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家具协会、东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家居制造大会”将在制造业名城东莞落地,并在名家具展开幕前一天举办。
此外,名家具展主办方还与中国家具销售商联合会共同举办“2017中国家具经销商年度盛典暨第二届中国家具经销商论坛”,云集全国最优秀的经销商。
引领行业趋势,助力中国家具业转型升级,第38届国际名家具展不仅是企业展示的平台,也是产业融合、行业升级的平台。
调查发现,缅甸方面,政府是从事木材砍伐和贸易的主体。理论上私人采伐属于非法行为,但由于缅方执法不严以及缅甸民众生活贫困等因素,私人盗伐仍然极其常见。在此必须提到的是缅甸民地武装在木材贸易中扮演的角色,因为缺乏其他更好的经济发展途径,所以盗伐就成了民地武装最常选择的致富方式。而中国方面,国有企业从不参加缅甸当地的木材拍卖会,但一些私人企业会参与缅甸境内的大面积木材砍伐。
除了贸易参与方,国际组织也在中缅木材贸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由欧盟推动的森林执法、施政与贸易行动计划(FLEGT),近年来深刻影响了东南亚的木材贸易。中国和缅甸作为重要的木材/木材产品出口国,也正在评估和调整自身的政策以适应欧盟木材法案,这将有助于促进中缅合法木材贸易(陈剑中国云南省林科院助理研究员)。
将展览现场设计成古典园林,明式家具与其相得益彰。苏富比供图叶承耀
8月14日至9月4日,“攻玉山房”藏明式家具展在香港苏富比艺术空间展出。现场,在精心搭建的“苏州园林”中,呈现了来自“攻玉山房”主人叶承耀医生珍藏的38件明式家具。81岁高龄的叶承耀在看过展览后很兴奋,他认为展示的氛围和其珍藏的“宝贝”很契合。回顾自己30余年的收藏经历,倾注毕生积蓄在收藏上的叶承耀表示可以给自己打满分。
展览现场
搭建“苏州园林”呼唤家具根源
走进展区,像是走进了一处明代的苏州庭院,不仅古典园林中常见的圆门、八角门、花瓶门,还有可供借景、框景的各式窗户。展区设置了客厅、书房、茶室三组家具组合,根据不同的空间,放置罗汉床、大书桌、圈椅、炕案、酒桌、香几等。彼此由墙壁隔着,开窗处正对着的白色墙壁上还晃动着几竿竹子。
本次展览策展人、香港知名家具行“嘉木堂”主人伍嘉恩是整个展示空间的设计者,谈及为何如此设计,她说,“明式家具原产地是江南的苏州、东山一带,这次展览以苏州庭园为空间规划元素,建造长廊曲径,我们试图在拟古的空间中呼唤家具的根源”。
整个空间以白色为主,尽展家具的流畅线条。看过展览的叶承耀很兴奋,他说,“它们放在这样的空间中恰如其分,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人的雅致,还能让人看到它们是如何摆放的”。
展品将于10月亮相香港苏富比秋拍
在伍嘉恩看来,“‘攻玉山房’所藏的160余藏品无一不是亮点,珍罕作品比比皆是,其中更有孤例”。正因如此,在筹备展览的时候,伍嘉恩费了很大的劲儿,“每一件都很珍贵,无法取舍”。但因为展示空间有限,最终的展品是她三次甄选的成果。在采访中,记者试图让伍嘉恩细说几件亮点展品,她想了想,实在不知道从哪一件说起,“每一件都很独特,背后都有丰富的故事,任何一件都可以体现叶先生的首场品位”。
叶承耀所藏的95%家具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购自“嘉木堂”。“那会儿正是收藏明式家具的黄金时期,藏品质量精罕,系列齐全,且价格都不高”,与叶承耀家有两代交情的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说。他还向京华时报记者表示,“经过多月不断争取,动之以诚,终于获得叶承耀的同意,这38件稀世明式家具将在10月7日的香港苏富比秋拍上悉数亮相”。
受家族影响医生爱收藏
提及叶承耀,香港人无不知晓。这位在当地受到欢迎的叶医生,明年将是他从医的第50年。“作为一个皮肤科医生,为何会爱上收藏呢?”叶承耀早已习惯这样的提问。他说,“对收藏的爱好是受家族的影响”。1971年,叶承耀五叔父过世,“我从叔父那里继承了古玉收藏以及‘攻玉山房’的斋号”。凭借叔父留下的一批古玉,叶承耀得以加入香港知名的收藏团体“敏求精舍”,后来两度成为该团体的会长。
在收藏的初期,叶承耀有收藏玉石、书画和瓷器,而引发他将收藏重点放在明式家具上的直接原因则是与王世襄的相遇。1985年,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珍赏》在香港三联书店发行,当时还举办了一个小展览,叶承耀因此认识了王世襄。“加之当时香港有很多家具藏品,相比瓷器来说价格还不算高”。回忆自己收藏的第一件家具,叶承耀告诉记者,“就是这次展出的那对黄花梨攒靠背圈椅,是我在1988年向伍嘉恩(明式家具专家,她家具的店名“嘉木堂”是由王世襄所起)购买的第一件藏品”。
对话叶承耀
伍嘉恩相助成为大藏家
自从踏入这一领域后,他便一发不可收拾。1988年到1991年的三年时间,叶承耀几乎投入了全部时间和积蓄,收藏了68件以黄花梨为主的明式家具。
叶承耀与记者分享了一件让他印象深刻的事。
1987年,伍嘉恩收藏了一件黄花梨衣架,3年后出让给了叶承耀;2002年,叶承耀通过纽约佳士得出售这件衣架,竟又被伍嘉恩竞得,而之后叶承耀对它念念不忘,于是又从伍嘉恩手上再次回购了这件衣架。
在伍嘉恩的帮助下,从1991年始,叶承耀的藏品先后在新加坡、美国、英国、德国等多个国家艺术博物馆举办20余回展览,为其藏品的学术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藏品都是宝贝不舍家里摆设
谈及自己的收藏经,他说,首先考虑藏品的“真、精、生”,其次是力求“全”,“我希望自己的收藏形成系统”。在构建收藏体系时,王世襄所写的著作是其最好的参考,“不过凭一己之力肯定做不到滴水不漏”。
叶承耀透露,目前其手中的明式家具达160余件,其中大部分是黄花梨木,还有紫檀、乌木等材质。
与将自己住处打造成博物馆的藏家安思远不同,叶承耀的家里没有摆放自己的藏品。他说,“它们都是我的宝贝,舍不得拿出来做日常用品”。叶承耀害怕这些东西受到损坏,他将所有的藏品放置在两个恒温恒湿的仓库里,“平时很少示人,但我希望更多的人看到它们”,这也是他举办展览的一个重要原因。
京华时报记者易小燕
大规模非法木材贸易搭配未加工原木出口,中缅木材贸易现状困境重重
孙秀芳森林趋势中国项目顾问
中国作为缅甸木材的主要进口国,2013年进口了缅甸出口木材的37%,仅次于印度(45%),进口缅甸木材产品的价值达6.2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在繁荣的木材贸易背后,却隐藏了非法木材来源以及原木出口等不定因素,随时可能影响中缅间的木材贸易。
2000年前后,中缅间高强度的木材走私活动给两国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作为回应,2006年,两国双边同意实施“云南省对缅甸木材矿产合作管理暂行办法”,管制非法的陆路木材贸易。出于获取更多的木材收入和减少资金流向地方武装团体的考虑,缅甸中央政府要求所有的出口木材需盖有缅甸木材公司印章并经由仰光港口出口才可视为合法。但是,2013年的数据显示,缅甸出口到中国94%的木材产品的入关记录在云南省昆明海关。云南作为我国西南省份,与缅甸克钦邦接壤。在昆明入关的缅甸进口木材很有可能是沿云南边境通过陆路非法运输进入中国。这也就为中缅木材贸易是否合法埋下了隐患。
在缅甸出口到中国的木材中,77%是原木和粗加工锯材,这种未加工的低端产品出口贸易未能推动缅甸宽泛的经济增长和下游产业的增值,引起缅甸当局的不满。为应对此问题,缅甸在2014年4月颁布了原木出口禁令。这一禁令的出台又为中缅木材交易增设新的难度。
关毅清黄花梨雕龙纹圈椅(图片提供:南京正大)清中期红木宝珠纹圈椅成对(图片提供:中国嘉德)
编者按:作为民族文化瑰宝,皇宫圈椅不仅在我国家具史上身份显赫,在世界家具史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皇宫圈椅何以如此身价不菲?著名宫廷家具修复专家、太和木作创始人关毅一言以蔽之:因不断迎合主流社会的传统时尚使然。
一个时代的主流象征
:解读皇宫圈椅的精神品质
文/关毅编辑/蔡静琦图片提供/太和木作
人物名片>>>
关毅,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紫禁城学会理事、北京市工商联收藏品行业商会副会长、北京世纪宣和中式古典家具技术研究院院长、故宫博物院乾隆花园古旧文物家具修复项目负责人。主持故宫博物院乾隆花园古旧文物家具修复,研究独辟蹊径,学术上屡见创新。
圈椅承载不同时代的精神需求
圈椅的历史要追溯到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重要时期,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使整个社会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士大夫阶层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追求,导致魏晋时期凭几等家具的出现。唐代文化的融合和繁荣,让上流阶层更加青睐靠背舒适、器型优美和装饰华丽的家具,圈椅的雏形就此出现,也使凭几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宋代崇尚自然和礼制,使圈椅风格走向款式简洁与装饰隽秀,其搭脑与扶手一顺而下,谦恭内敛,椅圈和座面呈现天圆地方。
在崇尚质朴的明代,追求精神享受的文人参与了家具设计,用线条、留白和材质本色,彰显器型、韵味与工艺之美。靠背和扶手连在一起顺势而下,以托住人的肘部。依据人体脊椎弯度,把椅背设计出“S”型曲线;为了加大后背与靠背的接触面,椅背与座面形成100度倾角。这些更趋向舒适的创新设计,把圈椅推向巅峰。
皇宫圈椅堪为宫廷家具典范
清康熙年间,为了满足皇宫对家具等陈设与装饰器物的需求,清宫召集天下能工巧匠,设立了造办处。圈椅在皇室这个优越的文化殿堂里,发生了彰显贵族血脉的华丽蜕变,演变成为皇家御用的“皇宫圈椅”。
皇宫圈椅一改沿袭与继承明代传统的状态,保留圈椅原本体态秀丽、造型洗练、形象淳朴的“书卷气”的同时,为了显示皇权,追求华丽、威严和气派,在器型和韵味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线条和靠背更加平直,靠背与座面也更为垂直,座面下增加束腰,椅腿下端加入托泥。
皇宫圈椅化简素为厚重,以繁复为雍贵的创新,使圈椅的形制更加完善。在雍容华贵中透着儒雅,匠心雕琢中蕴涵书卷之气。皇宫圈椅以古人对艺术和自身之美的追求,成为宫廷家具的经典之作。
主流时尚,皇宫圈椅的灵魂源泉
皇宫圈椅之所以身份不菲,是因为它是宫廷文化的载体和象征,意义远超使用功能,可以说是创新赋予皇宫圈椅以灵魂。中国历来讲究器物载道,圈椅一路走来,独领风骚,成为不同时代的“宠儿”,最终花落皇室。缘于不断迎合主流社会的传统时尚,这种创新是值得推崇和追求的。在清代社会,时尚流行是以皇城为中心,从上而下、由内及外辐射。在时尚元素呈多元化的今天,皇宫圈椅已“飞入寻常百姓家”。然而与清代相比,现代人的身高、体量都变高大了;家庭相对宫廷,在采光、装饰、陈设等视觉审美方面的需求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对当下的红木家具企业而言,需要准确把握这些变化,把创新渗透到设计与制作中。因为只有创新才是艺术,模仿只能是匠人。换个角度说,创新本身也是在酝酿着时尚潮流。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