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州漆器中的点螺工艺传统工艺\如何防止木门受潮变形木门受潮变形怎么办
详细内容

扬州漆器中的点螺工艺传统工艺\如何防止木门受潮变形木门受潮变形怎么办

时间:2020-10-11     人气:631     来源:     作者:
概述:点螺《芙蓉映天门》点螺工艺是扬州漆器的珍贵品种之一,“点”指的是技法,“螺”指的是材料,即选用各种色彩自然的鲍鱼贝、夜光螺等原材料,通过磨制和切割,精制成薄如蝉翼、细若秋毫的螺片,使用特制的工具,按画面的要求,切划成点、线、面等不同的形状,......
点螺《芙蓉映天门》

点螺工艺是扬州漆器的珍贵品种之一,“点”指的是技法,“螺”指的是材料,即选用各种色彩自然的鲍鱼贝、夜光螺等原材料,通过磨制和切割,精制成薄如蝉翼、细若秋毫的螺片,使用特制的工具,按画面的要求,切划成点、线、面等不同的形状,点植在光滑平整的坯面上,经过精湛的髹漆工艺,构成精美的画面。

点螺产品色彩绚丽,选料考究,其山水作品画面层次突出,远近虚实结合,随光变幻,立体感强,精致细腻;其花鸟作品花形色彩各异,飞禽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画面构图饱满,给人耳目一新的视觉效果。

点螺产品的特点和魅力在于其产品画面的随光变幻,绚丽多彩,而这些色彩全是螺片材料天然形成的,并非人工染色,并且制作时对镶嵌工艺的要求很高。制作点螺产品,为了图案和画面的需要,常常要利用螺片的自然弧度进行切割,这就需要纤巧的工具,而不同的纹样和不同的角度需要的工具也是不同的。因此,点螺制作中需要艺人们根据实际的情况自己制作各种形状的工具,对工艺制作来说这一点是极其重要的。也因此,点螺工艺技法的精巧和结构的严谨是漆器其他工艺所无法比拟的。

历史

始于元,兴于明,清末失传

扬州漆器点螺工艺是在平磨螺钿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即软螺钿镶嵌。其自元代开端,明代兴盛,传至明代工艺大师江千里,始名噪海内外,工艺水平达到了相当精湛的程度。继江千里之后,扬州漆工卢映之、王国琛等也是制作点螺工艺的高手。明清时代的点螺产品类型较为单一,以杯、盘、碟等小件器皿为主,但是小巧玲珑,精美无比。清代中期以后由于点螺工艺制作成本高,工艺要求也较高,制作者往往入不敷出,难以糊口养家,于是开始衰落直至失传。当时在工艺制作上没有什么创新,只是以仿制明末清初的作品为主,且质量差、工艺粗。

现代

点螺精品成为国礼

从1976年开始,扬州漆器厂在北京故宫[微博]博物院的大力支持下,对珍藏于故宫的明清时期点螺工艺品进行分析研究,通过两年多不懈的努力和多次试验,终于在1978年恢复了这一宝贵的传统手工艺,这也是扬州漆器厂对中国漆器工艺作出的一大贡献。

由于点螺工艺品工艺精湛,选料考究,造型典雅,在点螺工艺恢复以来的一段时期中,产品一直作为漆器中的高档礼品,而其中的精品更是屡次作为国礼被国家领导人赠送给外国元首,1979年,为邓颖超副委员长访问朝鲜,扬州漆器厂特制了一件点螺台屏《锦绣万年春》。作品画面以孔雀为主体,以青翠的松树和茂盛的紫藤作为背景,边框装饰着竹叶形状的二方连续图案,台屏的背面绘以金色的梅花,以松竹梅的传统题材,体现了中朝人民友谊锦绣万年的主题。台屏精巧细腻,画面随着不同角度光线的照耀,闪烁变幻,异彩纷呈。此外,还有多件点螺精品有幸成为国礼。

在制作国礼和高档展品的同时,这一传统的手工艺也被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步向高雅艺术与实用器物相结合的方向发展。生产了种类繁多的文房四宝用品和台屏摆件以及首饰盒、果盒、名片夹等各类实用器物。由于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人们消费能力的提高,以及文化素养的提升,曾经是高档国礼的点螺产品也走进了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这一转型,也赋予了点螺工艺更多的发展活力。

当下

当代扬州漆器点螺工艺发展依靠新兴力量

作为扬州漆器传承和发展载体的扬州漆器厂,为了点螺工艺的传承和发展,从全厂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了专门、独立的部门进行工艺生产。而在后来成立的漆器研究所中,也有专门研究制作点螺工艺的部门。通过选拔人员,悉心研究,开发新品,技术革新,在培养了数十名技艺精湛的点螺艺人的同时,也将这一宝贵的传统工艺发扬光大。

如今,扬州漆器厂点螺工艺车间专门从事点螺工艺生产制作的人员有数十人,其中年轻人占了一定的比例,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具有大专以上文凭,并且有美术专业的功底,他们既是点螺工艺生产的新兴力量,也是扬州漆器工艺生产的新鲜血液和未来的希望。

回顾历史,点螺工艺的发展可谓是历尽坎坷,经过了起源、发展、兴盛到失传,再获新生,从恢复到发展,再到兴盛,这其中倾注了好几代扬州漆器人太多的心血和汗水,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不懈的努力,这一传统工艺得以延续和发展,也正是他们见证了点螺工艺的再次兴起,相信通过一代代扬州漆器人的努力,点螺工艺必将成为当代扬州工艺的新辉煌。


由于天气的原因,对实木门的影响非常大,空气中的潮气,阳光的直射等等,都会造成木门变形,受潮,据了解,木材在生长的过程中材质的疏密程度不均,因此,在安装和使用时,门面上涂盖的漆面阻碍了空气进入木材纤维内部,木材就会在潮湿的空气中受到侵蚀,再受到外力挤压变形、开裂。呐如何防止木门受潮变形木门受潮变形怎么办?我们一起来看下。

在对木门进行刷漆的时候,夹板用光油刷过1次,门套尽量也做好防刷工作。地面经常保持干燥状态。室内湿度需要保持,太潮湿了需要空调抽湿处理。房间可以放些防潮丸吸收多余的水份。从门的脚出发门套的脚10厘米跟踢脚线平的高度用大理石做这样防止水汽上去。门扇上下都用钉子开1个小孔,作为透气孔。门扇底板需要用光油做防潮处理。表层面板底漆面漆漆油好就没事了。

在选用木门油漆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质量有保证的,口碑好大品牌的油漆,刷好以后,多开窗透一下风。卫生间里排水要好,保证卫生间的抽气道上的排气阀畅通无阻。洗刷时不能溅水过多。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近日,扬州检验检疫局开发办检疫人员对一批来自所罗门群岛的木材查验时截获小蠹科昆虫一种,经江苏检验检疫局植检实验室专家鉴定复核为检疫性有害生物侏儒林小蠹Debuspumilus(Eggers)。

    侏儒林小蠹体长1.8-2.0毫米,系新几内亚林小蠹属中体型最小最细长的种类,其鞘翅斜面只有轻微的下陷,其上有显著的齿突,鞘翅基部平坦微凹。大多数个体具有两段式体色,前胸背板橙色至浅棕色,鞘翅深棕色至黑色。该虫广泛分布于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大洋洲和东南亚等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和地区。成虫极喜食桑科植物,在木质部挖掘短坑道并筑成扁平的小室,严重危害木材品质。该虫属我国禁止入境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具有潜在的经济重要性,一旦传入将对我国农林业生产和生态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针对频繁截获的疫情,扬州检验检疫局将进一步加大对进境木材的检验检疫监管力度,对发现重大疫情的木材及时实施除害处理,以维护扬州口岸国门生物安全,为绿色中国保驾护航。


    明式家具研究学者沈平(左)和周默。海南日报记者武威摄

    明式家具设计师沈平与红木材质研究专家周默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海南黄花梨在明式家具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但是,唯“黄花梨”论的现象愈演愈烈,反而会对这种珍稀物种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在沈平的明式家具作品里,他似乎试图从不同侧面、多个层次来表达他所理解的“明味”。58岁的沈平,曾师从“京城大玩家”王世襄,说起老师,他的言语中充满着怀念和敬意,“是他影响了我,发现了明世家具独特的美。”坐在一旁的周默不时点头表示认可。从设计图纸的修改到打样,这对十多年的老朋友,时常聚在一起探讨,“明味”十足的作品就是这样产生思想的酵母。

    5月30日,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就以“借古开今,化古为新”的方式,老木新作传统家具的沈平,与红木材质研究专家周默来到海南考察黄花梨,并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

    一位是制作古典家具,一位是鉴赏古典家具,两位业内公认的古典家具行家坐在一起,谈他们眼中的海南花梨和明式家具。

    周默说,“在海南这片热带岛屿上生成的黄花梨树,因其干净的纹理、低调华丽的颜色,无需细心雕饰,便是一副浑然天成的画作,这也使得优秀的黄花梨家具渐成明式家具的代名词。”

    沈平言,“海南黄花梨,就是因为材质珍贵,花纹华丽,不能强调用满料,用不好是对珍物极大的浪费。”

    谈明式家具:文人参与成就意匠之美

    在沈平看来,明式家具,是从宋家具演变而来,有苏式、广式、京式等不同流派,最吸引人的是其让人神游的美和实用功能。与清式家具相比,明式家具的造型更加完整简约,做工讲究,去繁求简。以清代乾隆为界,一般将明代和盛清之前的家具大致纳入明式,明代也是中国古典家具发展的黄金时期,大多采用硬木,如榉木、黄花梨、紫檀木等,没有清式家具繁琐的装饰,明式家具更加明快简约,质朴规整,有一种撼人心魄的美。

    沈平所理解的明式家具,并非明朝出现的家具,而是一种由于有了文人的参与,显现出其闲适、自由、优雅的精神,别具审美情趣的家具。

    周默谈到,家具艺术的高峰出现在明代,并非偶然。早在明朝初期,在家具设计与打造上,便有“广州匠,苏州样”的说法。苏州是明朝文人聚集的中心,一个好的家具样式出炉,不出一个月的时间便流行至南京、杭州、北京等地。明中期以后,王阳明与陈太白的心学对明代家具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提倡心本论,弘扬人的本性真情与实现自我价值,形成了一次新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社会进步。这一时期,相比于民间家具更注重实用,宫廷家具讲究秩序与等级,文人家具更加注重以“玩赏”的心态进行个性化的设计与创造。

    谈海南花梨:“唯材质论”伤害黄花梨

    原本用于陈列和使用的明式家具,这些年开始被赋予了投资收藏的价值。1985年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珍赏》出版后,明式家具被来自国外和中国港台地区的收藏家大量收入。

    在海南,沈平也看了一些明清家具店,他发现其中真正的明式家具很少。他谈到,海南黄花梨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家具形制。有些人甚至用来做鞋柜、餐桌、沙发,有一种炫富心理,这就不妥,说某件家具用了多少黄花梨就显得贵重,是对这样珍贵材料极大的浪费。“这就好比一个女孩五个手指头都戴上金戒指,金光灿灿,但透着俗。满屋子都是黄花梨,这能美吗?”

    沈平介绍,明式家具在材料个性上,主要由紫檀、黄花梨、榉木、铁力木构成。每一种材质个性不同,适用制作的家具也不同。如紫檀沉稳庄重,黄花梨属低调的华丽,榉木尽管具有同样的行云流水的纹路,但却多了几分质朴与庄重。“所以,家具的设计,更要与人的身份、个性、审美追求与时代环境相一致,而非千篇一律地追求用花梨木。”

    历史上海南黄花梨在明式家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但是,近年来多次到海南黄花梨市场调研的周默认为,唯“黄花梨”论的现象愈演愈烈,反而对这种珍稀物种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据周默在海南调查中了解,野生的海南黄花梨树几乎没有保留,目前多数为人工种植。在东方市,种植海南黄花梨的面积居全国前列。海南省全省人工种植的黄花梨树约在两千万棵左右。全国范围内包括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湖南南部、四川等地均出现人工种植。

    周默谈到,他并不提倡黄花梨大面积大批量种植。因为野生的黄花梨与人工种植的黄花梨树种在颜色、纹理上都不一样,种植时需要有伴生树种,更要适宜的土壤、温度等环境,可以种植但不适宜大规模种植,要尽可能回归到它原先所生长的地域环境之中。

    谈家具创新:借古开今化古为新

    在沈平设计的《揽秀燕云》家具套装中,一对纤巧柔顺的黄花梨圈椅,一张线条简约雅致的黄花梨小棋桌,颇受好评。“中国的艺术就是线条艺术,明式家具也不例外。”沈平认为,线条的运用会对家具的美感产生影响,“好比直线不会给人太喧闹的感觉,让人心静,但是会让你的眼神在线条上来回游离,而类似音乐中噪音的线条就会让人有不安感,曲线就给人更舒服的观感。”

    在沈平看来,每个家具作品都呈现出不同的个性,甚至有性别特征。从给上述作品定味为“柔美”、“清新”,沈平的脑海中浮现的是,一位扎着辫子的十几岁的小姑娘坐在圈椅上,与玩伴在下棋。圈椅的扶手处有一粒水滴状的设计,可以想象,举棋不定之余,左手在此处来回摩挲,举棋、犹豫,趣味无穷。

    明式家具的特点是,造型简洁、结构科学合理、线条流畅,最重要的是由于文人参与,赋予明式家具精神上的需求。沈平谈到,家具设计应该是建立在传统之上的创新。“王世襄先生对明式家具所做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将明式家具从浩繁的家具中独特地展现出来,让人发现其惊世之美的存在,并希望后人将明式家具优秀的传统传承下去。”

    对于目前市场存在不少“挂着明式家具的名号,卖清式家具”的现象,周默谈到,中国的审美流派分为两种:出水芙蓉和错彩镂金。清代自雍正以来,一律错彩镂金,确实是不惜材料,不惜工本。清朝的工艺好不好?好。雕得也好。但现在看也有一些繁复是没有必要的,是对明式传统的否定。工艺上很高,但是审美上是一种倒退。“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家具上雕刻了些古代名画、书法作品,嵌金镶玉,什么贵重加什么,并认为是一种创新。事实上,必须在完全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可以创新,并不是集历朝历代所有好的文化符号糅合在家具设计中,便是好的。”(记者傅人意)

    阅读全文
  • 正在从事木作的夏元安。红木玉器底座。花梨木十二生肖精致多宝阁(猪型)。

    核心提示

    珍藏于大明寺的金丝楠木“佛龛亭”、“4·18”时赠送给中外嘉宾的“精致扬州”八宝盒,还有点缀各种“扬州工”的红木底座……这些精细的木制品,都出自扬州木雕艺人夏元安之手。昨日,记者获悉,目前夏元安正和儿子筹建一个木作展览馆,这将是扬州首个私人木作展览馆。

    传承五代

    仅扬州完整保留传统技艺

    扬州精细木作是具有精细技术、文化底蕴和实用价值的传统手工技艺。这种技艺主要以红木和楠木为材料,加工制作各类日常生活用品和工艺观赏用品,包括床、榻、桌、椅等。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虽然各类细木工小件制作技艺也有很多,但唯有扬州还完整保留传统技艺的全部工序。

    今年56岁的夏元安,和精细木作打了一辈子的交道。据他介绍,扬州精细木作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师带徒与父传子。新人至少学艺十年,满师后或单列门户,或外出揽活,或受聘于他人。“我们家连续5代人都是从事这个行业的,所以我从17岁就开始学徒。”

    据了解,夏家传承的精细木作,第一代来自晚清时期扬州南郊一带有名的木工师夏茂森。他继承夏姓洪都祠堂的木工技艺,使得精细木作得以完整地流传。而后续的传承,多是父辈带着子辈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且每个传承人都有各自擅长的木雕品类。

    或将失传

    传人和原材料是最大难题

    虽然夏元安家世代从事精细木作,但是对于这门手艺的传承,他却有点担心。

    “首先是缺少接班人,其次是原料的稀缺。”夏元安说,目前他们厂里,连他本人在内,也不过只有4个师傅,且年纪都在50岁以上。“因为十年的学艺时间太长,再加上过程枯燥、收入有限,所以根本招不到年轻人来当学徒,这门手艺很有可能失传。”

    另外,传统扬州精细木作中,会使用紫檀、酸枝、花梨、金丝楠木等原材料,但现在这些材料已不多见。“因为材料稀缺昂贵,目前我们都以红木和楠木为主要材料。”据夏元安介绍,相比于原材料,成品的销售渠道更少。“多是熟人介绍,有文化单位,也有私人收藏。但我们还在努力拓展更多市场,以后可能尝试通过网络来进行精细木作的出售。”

    父子联手

    欲建扬州首个木作展览馆

    为了进一步开拓木作市场、发扬精细木作文化,夏元安和儿子夏磊,从2年前就开始计划筹建木作展览馆。如顺利建成,它也将成为扬州首个私人木作展览馆。

    “一是为了展示我们制作的各种木作样品,方便客户更好地了解我们的业务;二是可以为感兴趣的市民,提供一个参观和了解精细木作的平台。”夏磊介绍,目前展览馆已装修完毕,约有300平米,但因早先未有意识地保存各种样品,展览馆内的样品还需慢慢制作和充实,一些代表作也需还原,正式开放参观可能还需要1-2年时间。

    除了建设展览馆,夏氏父子还打算先申请区级非遗项目,接下来再申请市级和省级非遗项目。“申请‘非遗’不是最终目的,只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扬州精细木工能够走进大众视野,能够吸引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重视和保护这门传统手艺。”

    新闻背后

    85后大学生回家做木匠

    正是因为如今很难找到传承人,夏元安的儿子夏磊在大学毕业后,毫不犹豫地关掉了奶茶店,接下了这门手艺。

    “我自己都没想过,将来会有一天当个木匠。”夏元安的儿子夏磊,是一位85后的园林专业大学生,此前未曾学习过木作相关知识。“毕业后,我开了一个奶茶铺。可是爸爸好像对我的创业并不看好,一直劝我回扬州,还希望我能在厂里当个木匠学徒,继承他的手艺。”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夏磊关掉了奶茶店,回家做起了木匠,并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这门手艺。“一开始觉得木匠又脏又累,到处都是木削,自己应该不会坚持很久。但真正开始学习后,我突然感觉自己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很有趣、也很有成就感。”夏磊说。

    对于儿子的接班,夏元安虽然高兴,但也很心疼。他说,儿子不知道多少次被刨子刨断了指甲,没喊过一声痛。苦练加悟性,连夏元安自己都承认,儿子有些作品做得比他好,如木盒、木榫制作等。


    11月28日上午,广东楹联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大会在大涌镇伟明轩家具有限公司举行,来自北京的诗词楹联名家,以及广东25个地区的诗词楹联代表和书画家共130多人济济一堂,以诗书画雅集的形式共同庆祝。伟明轩红木家具展厅内,一幅幅楹联和书法作品与一套套红木家具竞芬芳。

    30年来,广东楹联文化蓬勃发展,硕果纷呈,涌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和联作名家。为展示广东楹联文化取得的成果,会议表彰了一批广东各地楹联组织涌现的先进工作者,并选出了“广东联坛十老”进行表彰。同时,在伟明轩举行了“广东楹联文化创作基地”和“广东楹联书画院创作基地”挂牌仪式。

    大涌镇传统文化底蕴深厚,镇政府亦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弘扬与推导,楹联文化活动十分活跃,已经连续五年成功举办全国新春征联大赛。这次省楹联学会三十周年庆典落户大涌,在大涌镇开展了一场诗人盛会。伟明轩家具董事长张石乃既是企业家,又是书法艺术家,同时又是一位社会文化公益的热心人。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会议,充分反映大涌镇红木家具企业家们能积极响应镇政府的指导,加快产品转型升级,打造红木文化特色旅游小镇,将红木文化与诗书画文化相结合,走出一条创建新型的红木艺术产业发展道路。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