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沉香圈内神秘的父子藏家\张家港木材市场所罗门巴新材交易量下滑严重
详细内容

中国沉香圈内神秘的父子藏家\张家港木材市场所罗门巴新材交易量下滑严重

时间:2020-10-11     人气:675     来源:     作者:
概述:琼脂天香--张丹阳著在中国的沉香圈内,有一对神秘的父子藏家。当世人皆不知沉香为何物时,父亲便踏上琼岛,由此一发而不可收拾。采香、藏香、痴香、爱香……视香为命;当世人皆知沉香价贵,掀起一轮又一轮的藏香热潮时,儿子却静坐书斋,整理古籍文献,在父......
琼脂天香--张丹阳著

在中国的沉香圈内,有一对神秘的父子藏家。

当世人皆不知沉香为何物时,父亲便踏上琼岛,由此一发而不可收拾。采香、藏香、痴香、爱香……视香为命;当世人皆知沉香价贵,掀起一轮又一轮的藏香热潮时,儿子却静坐书斋,整理古籍文献,在父亲的指导下,潜心问学,著成权威沉香典籍《琼脂天香》。

他们,曾经在沉香价格高企之时,无偿将珍贵的顶级奇楠标本提供给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进行科学研究;他们,也曾跟随香农,翻山越岭,跋山涉水,一同采香问香,寻觅沉香的踪迹……

他们父子的故事,承载着中国香学的复兴过程,但他们,却一直低调而神秘。

这就是张晓武和张丹阳,以及他们寻找琼脂天香的传奇。

海南奇楠

忍艰辛问道识香

父亲张晓武的寻香之旅是在不经意间开始的。

20世纪90年代,从部队转业之后,张晓武从北京来到海南岛。“那时候的海南岛,很多人都在寻找可以做成家具的珍贵木头。海南黄花梨、紫檀、各种红木由于其材料坚硬粗壮,逐渐成为人们追逐的焦点,价格也节节翻升。”张晓武说:“我当时就好奇的问黎族老乡,海南黄花梨、紫檀这些木头都是怎么卖啊?他们说论斤卖的。我又问,那还有没有更贵的木头呀?黎族老乡说:有倒是有,就是不能做家具,而且是论克卖的,贵的很,那就是沉香。”

“后来,又有一次,我跟随到一位结识已久的中医朋友到黎族老乡家里去做客,恰好他们家有人在生病,当时他们就拿一种木头粉末给病人吃下去,又用炉子点起来给病人清闻。”张晓武说:“我很好奇,随口便问那是什么?他们告诉我,那是一种治病用的木头,又是沉香。”

张晓武说:“直到现在,我都深深的记得那缕萦绕在心里的、神秘的香气。淡雅、悠然、从容……我以前从没有闻过这样的味道,并对此深深着迷。”

从此以后,漫长的寻香之旅开始了。

海南奇楠瘦骨罗汉雕件

遍天涯寻香千百度

“那时候,我很长时间都接不到老爸的电话,或者根本联系不上他。”张丹阳说:“他要不就在山里,要不就在寻香的路上。根本没有信号。我担心他,但基本帮不上什么忙,因为太危险了。”

二十几年中,张晓武和采香人几乎走遍了海南各地的深山老林,辗转于尖峰岭,霸王岭,五指山,黎母山,以及三亚南岛农场附近山区,艰难跋涉。他又跑到具有悠久香文化历史的黎族村寨向当地村民学习,认识不同的香料和香材。

“每一块沉香的背后,都是故事。那里面有笑、有泪、有生命的代价、也有寻觅的乐趣。”张晓武说:“20多年以前,当我踏上海南的土地,即与釆香者深度接触,深深感到这是一个趣味盎然,却又艰辛万分的职业。海南的深山密林往往瘴气弥漫,采香人艰辛跋涉于其中,用命去搏,抵抗着蚊虫、高温、长途,并一直不断的艰难的寻找……由于沉香是受创后木质心及根节中树脂渗漏到伤口处,经真菌感染后,在受创伤口处浓缩结晶,是不腐之木。因此,仅仅一片薄如蝉翼的沉香,都需要采香人诸多的经验、智慧和勇气。说到底,沉香是大自然的赐予,并非慷慨而无尽,这也是其珍贵的本质。”

“其实,纬度在18度至20度的地区都产沉香,包括中国的莞香、惠安(越南)香和新洲香,每种香都有不同级别的产品,而我,在品过各地的沉香之后,虽然每种都有很多收藏,但还是最喜欢被称为琼脂天香的海南沉香,并对沉香中的顶级品种奇楠情有独钟。”张晓武对记者说:“既金坚而玉润,亦鹤骨而龙筋。惟膏液之内足,故把握而兼斤。”在古老而浩瀚的中国香学文化史中,最令张晓武动容的,就是这则苏东坡的《沉香山子赋》。

而他也在漫长的寻找中,按照苏东坡的标准,逐渐找到了海南沉香中的极品:海南奇楠,并以此为乐。

奇楠,又名迦南,是沉香中最稀有珍贵的品种。其油脂浓郁晶莹剔透,清香不绝。自古就享有“似木非木,似脂非脂,观之如硬木,敲之如金石,本质如凝脂,削之如软木,碎末如油膏,闻之如天香”的赞誉。“在深林中,如果一棵香树结有奇楠香,那么它就会很霸道地将周围的养分吸收殆尽,从而长成一棵此处最为生机勃勃的大树。不过,在一大片山林中,也许只有一棵香树会结有奇楠,完全可遇而不可求。”张晓武说:“这或许是种缘分吧。”

这种缘分当然也贯穿着他收藏海南奇楠的全过程中。

海南奇楠五谷丰登雕件

诉衷肠藏香传奇

“海南大户人家,藏有绝妙好香,因为有特殊意义,又高于黄金数倍,一问便是天价,实际就是不卖”。两岸公认的研究沉香的权威刘良佑在《香学会典》中,曾经这样记述道。张晓武说:“由此可见,海南人家藏香不卖是有传统的。”

这件事同样发生在张晓武身上。

在“中国首届海南沉香文化展”中,有一块一经展出就引起轰动的软丝紫奇楠。那就是二十几年前,张晓武在黎母山下的黎村中发现,并一见倾心之物。当初,那块紫奇楠的主人就是不肯出让,但张晓武并不气馁,他心心念念,经年求索,每次到海南岛,都不远万里前去拜访。

多年之后,可破金石的诚意终于打动了黎族香友,同意割爱给他。也就是这块奇楠,让日本一家百年香社的香友顿感汗颜,并被已故香学大家刘良佑先生的弟子吴清称赞为“木中舍利”。

还有一次,“父亲听一位朋友说香港的一个大户人家藏有一枚奇楠扳指,他前往观看,心仪不已。当即表态说,不论何时,只要对方肯开价,他就会出手。”张丹阳说:“从此以后,只要有时间,路过香港的时候,父亲都会带礼物去这家上门拜访。也不再提奇楠扳指的事儿。”过了很长很长时间,“几经转圜,那家人终于割爱,而且知道父亲是真正爱香藏香的人,非常信任他,也非常感动。”张丹阳说。

此外,还有一件奇楠“瘦骨罗汉”是他在美国拍卖市场上,与全球竞拍者角逐的战利品。

这件明末清初的沉香雕刻艺术品,神形兼备,将雪山罗汉的风骨和慈悲表现得震撼人心。所以,一经拍得,张晓武便携宝回国,奉为至爱,并将其作为传家之宝,世代相袭。

如此传奇的收藏故事,在张晓武的寻香生涯中,比比皆是。当他面对自己的所有收藏时,都可以如数家珍似的讲出每一块奇楠和沉香得来的经历和故事,坎坷的历程和收藏的喜悦写在他的脸上。他常说“物以类聚”,张晓武的藏品,也随之数量越来越多、越来越精道,在国内的沉香界首屈一指。

自馥郁别蕴奇香

“中国的香学文化,堪称传统文化的瑰宝。”张晓武说:“海南沉香诱人的地方,是它的‘香’,香而不艳,浓而不俗,但是,其最动人的却在于它的‘沉’,是那种蕴含沉静内敛的品质。沉香,不只是一种令人着迷的物质,其背后蕴藏的是博大精深的中国香文化史。”

在费尽心力收藏沉香的同时,张晓武更看重的是对于中国香文化的研究。“早在东汉时期,杨孚所著的《交州异物志》,便对沉香有‘蜜香,欲取先断其根,经年,外皮烂,中心及节坚黑者,置水中则沉,是谓沉香……’的记载。而古代香道香学异常发达,朝代更迭而香学不衰,至宋明两朝更是蔚为大观,古代文人将品香,斗茶,插花,挂画作为四大雅事,以此评判文人生活品位高低。因此,对于沉香的记载不胜枚举。”张晓武说:“宋代诗人黄庭坚就曾列举沉香的十种品质。与此同时,北宋丁谓的《天香传》则将沉香誉为天香,并对沉香在香料界的地位给予了最高肯定,为后世论香者所称道、引录,具有重要参照意义。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而随着中国香文化的发展,“古代沉香运用也逐渐走入美学境界,明代作家屠隆即概括为:"香之为用,其利最薄。物外高隐,坐语道德,焚之可以清心悦神……”张晓武说:“至明清两代,沉香的熏烧扩展到沉香木的运用,雕刻工艺品增多。明,清两代,宫廷皇室皆崇尚用此木制成各类文房器物,工艺精细,与犀角制作相同。”

“虽然香学文化在近百年内,有所中断,但民族的精神血脉是不能断的。”张晓武说:“我把儿子张丹阳从国外叫了回来。让他在我的基础上,深入进行沉香和奇楠的历史文化等相关研究,与此同时,我也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戴好富和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贵君,对海南沉香、奇楠香进行一系列的科学实验和专门研究,希望可以填补奇楠香、沉香在近代科学上的空白。

定茗香物我两忘

张丹阳是被张晓武叫回来的。当时,他正在加拿大读书。

“古玩这行,需要的是积累和沉淀,尤其是沉香。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从小就认识沉香。起初,我对此并不以为意,也不知道家里的收藏情况具体是什么样子。直到回国之后,我在一个顶级高尔夫球俱乐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很多人开始玩沉香,才想起这就是我从小到大每天都接触的东西。”张丹阳说:“也正是这个原因触动了我,才开始诚心诚意的了解沉香,在父亲的帮助下,踏踏实实的研究香学和香道,辨识各种沉香和奇楠,深入地接触这个行业里的人。而这些年,我更明显感觉到,传统文化的接力棒其实是掌握在我们这代手里的。”

80后、海归、青年才俊、古玩、沉香……诸如此类的名词集中在张丹阳身上,让这个年仅30岁的青年,看起来成熟而稳重。而在父亲的指导下,《琼脂天香》的写作让张丹阳更清楚的认识了传统的香学史,也让他以既传统又当代的眼光看待沉香和奇楠,看待香学研究。

“在系统的梳理古代文史典籍、笔记、诗词中涉及的沉香、崖香的文献之后,我不仅和父亲深入沉香产地,学习和实地考察古往今来的采香、辨香过程与方法,还以追根溯源的方式探索我国流传久远的香文化,探究香道文化之源流与本质,研习沉香的识别与鉴赏在当代的方法和意义。”张丹阳说:“在旁征博引,搜集了大量的古代关于沉香的典籍、诗词、歌赋的同时,我的国学功底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我觉得,简捷而周到的文字和正是当代读者所需要的,而父亲的指导和审阅令我在写作中,事半功倍。当然,这本书采用了大量香界前辈收藏的沉香、崖香的传世珍品照片,几乎都是在北京故宫拍摄的,也列举了一些化学成分的图表,甚至是显微镜下的切片,令人信服的证明了沉香的药理和成分。这都是父亲和叔叔们几十年来的研究成果。”

“当年,我见到王世襄先生并问他关于他所藏的那件天价沉香暖手时,他拉着我的手说,‘我对沉香并不了解,既然你收藏了那么多顶级沉香,你为什么不自己做沉香研究呢?我相信你的能力。从此以后,我一边收集沉香,一边研究中国香学史。”张晓武说:“中国香学的未来掌握在这些年轻人手里,与其将他们拒之门外,不如尽早的培养他们,提携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以年轻人的眼光更清楚的看待沉香和香文化的未来。这样,曾经中断的香学史,也能在我们这一代手中,真正的复兴,并且传播下去。”

北京参考记者付裕


十一月前后到港的大轮散货船木材,据统计总共接近三十万方,所罗门巴新材在上两周价格销量走高之时,颓势猛然膨胀。整个所罗门巴新材市场尸骸满地,下游旋切等买货商家完全没有囤货的想法。尚木网的独家统计数据出货量反馈平平,相对好销的品种几乎不存在。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为什么本身就在大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依然有如此之多的人前赴后继往所罗门的坑里钻。
有很多商家说,抢占国外发货源的市场份额,我们也没有办法,一定要保持一定的联系,年景好的时候才能保证稳定货源。中国近两年木材行情是有目共睹的糟糕,木材商应该更加注重分析市场需求而设定采购计划,钱丢水里还能听个响,过于激进的采购只会让木材行情雪上加霜,前两年的年底囤货去年今年几乎要消失了。行业混乱,打价格战,不团结,只会让更多的人掉进恶性循环。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据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林业部官方网站上发布的该部工作报告中称,中国是该州木材的最大买家: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在该州采购了价值2.73亿美元的木材。
    据俄联邦海关局的海关统计数据,2017年第一季度,伊尔库茨克州森林工业出口额为3.592亿美元。报告显示,中国是该州木材最大的出口对象,占总出口额的76%。

    蔺明林/文、图

    那是不堪回首的日子,十九世纪,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两次进占北京并大肆洗劫,正是在这两次无法无天的洗劫中,大量皇家御用和多年收藏的艺术珍宝被抢至海外,形成目前西方各主要艺术博物馆中有关东方藏品的最基本骨架,这其中比例颇巨,但却至今几乎被人们完全忽略的一部分就是那些堪称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好的漆家具。

    实际上,这批被劫至欧美日诸国的漆家具至今仍无法确知其具体数目,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帝国主义侵略军队中不乏有很高欣赏品位的专家,而西方世界也颇为重视这批中国国宝,时至今日,这批珍宝中的大多数仍是被束之高阁,即便出版介绍都极受限制。对中国学者而言,不要说去亲眼目睹原物,就是能接触到有关印刷品的机会也非常有限。

    其中两部早年在欧洲出版的中国家具图册尤其精彩,基中实例全部选自当年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从北京故宫劫去的中国明清家具珍品,这批实例的出版规模极小,只有欧美一些主要博物馆、图书馆有其收藏,比如瑞典皇家东方博物馆和芬兰赫尔辛基艺术设计大学图书馆就有这两部精美图册的。这两部流传有限的图册对西方的家具史界和现代家具设计界都产生了非常有意义的,无法替代的影响,今天的中国学者和设计师应该对其有所了解。幸运的是,我历经曲折,终于把这两本图册收藏到手

    法国人对中国漆器尤其情有独钟,他们所劫回的中国漆家具所占比例也最重,于是很顺理成章的,他们对这些珍品的收藏、整理、出版也最为热心积极,而这种积极的努力对法国现代艺术和设计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法国的艺术漆家具始终能执欧洲漆家具之牛耳,与法国人对这批中国极品漆家具的收藏研究密切相关,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

    阅读全文
  • 日媒称,中国的爆买现象已经扩展到了日本的木材业界。由于本国木材供不应求,中国不断从日本等国采购木材。日本的业界团体不愿错失中国爆买的良机,希望增加高价建材的出口。
    据日本《东京新闻》3月2日报道,“买家的订货逐渐增加,一个月的需求就相当于我们一年的产量,”鹿儿岛宫崎森林协会组建的“木材出口战略协会”负责人感叹地说。

    图:日本杉木原木

    报道称,该协会出口的木材,多用来充当工业产品的捆绑材料和土木建筑中的混凝土铸模材料,买家看重的是价格而不很在意质量。日本出口的主打产品是有些弯曲、不能用作住宅建材的圆木。
    中国森林面积为全球第五大,但却是最大的木材进口国。因经济增长而增加的木结构住宅的建材,公寓楼的地板、家具,中国对木材的各种需求都在增加。不过,由于要保护环境,中国对天然林的采伐实施限制,所以木材有些供不应求,需要从70多个国家。
    报道称,日本向中国增加始于2013年。生产者与商社开展合作,砍伐原木时不拘泥于日本国内的长度规格,成功地满足了买方的需求。加上日元贬值的助推作用,2015年出口额比3年前增长3倍,达到89亿日元(1元人民币约合17.5日元--本网注)。
    然而,日本在价格偏高的建筑木材出口方面却进展不顺。中国进口的建筑木材主要是俄罗斯和欧亚大陆的松木。日本产木材只占中国木材进口量的1%左右。其原因是,按照作为中国建筑基本法的《木结构设计规范》,日本的杉木和柏木不能用作木制建筑的大梁和柱子。
    日本地方政府和业界团体组建的“日本木材出口振兴协会”对中国主管部门展开游说工作,要求让日本产建材成为符合当地建筑标准的材料。瞄准修改标准这一目标,协会于去年秋天还在大连建造样板房,里面就使用了日本生产的、强度得到提高的杉木。今年还计划修建另一个样板房,对使用日本产木材和日本工艺的住宅加大宣传力度。
    报道称,面对有关中国经济增长的忧虑,日本木材出口业界态度乐观,认为“富裕阶层的住宅用材和公寓内饰用材需求都会增大”。有业界人士指出,“如果能出口附加价值高的木材,中国市场还会扩大”。在不能指望日本国内新建住宅开工增加的情况下,日本木材业界对中国的期待很高,认为“如果能在中国找到稳定的销路,也会有助于搞活森林业”。
    村民查看被盗的金丝楠木。(记者曾江摄)被锯断后的金丝楠木柱梁。(记者曾江摄)为防止寺庙坍塌,盗贼用其他木头顶着横梁。(记者曾江摄)

    宜宾新闻网12月30日讯(记者曾江)在宜宾市长宁县铜鼓乡山顶上,有一座百年古寺。寺内的楠木自2012年以来,已被盗贼三次光顾,其采用偷梁换柱的方式将八根楠木材质的立柱、横梁、挑担锯断盗走,经专家鉴定,被盗走的楠木为金丝楠木,估计市值近百万元。长宁警方表示,已经提取到案发现场的相关痕迹和物证,案件仍在进一步侦破当中。

    金丝楠木梁被偷梁换柱

    近日,记者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来到事发现场。被盗的铜鼓寺位于长宁县铜鼓乡长五村四组,古寺坐落在一座锥形山峰上,两侧有山路通往山顶,另外两边则为悬崖峭壁。在古寺大殿前的石墙内,嵌有一块方形石碑,显示该寺始建于明成化初年,清乾隆年间曾进行过大规模维修。

    长五村四组组长周介中介绍,铜鼓乡因铜鼓寺而得名,寺庙曾作为当地的“村小”。后来“村小”搬至山下,寺庙就渐渐荒废,到了2012年就只有一个外乡人郑光均住在寺内。“铜鼓寺大殿采用的是传统的穿逗结构建造,被盗的立柱、横梁、挑担都是上好的金丝楠木,没想到会被盗贼惦记。”村民周宗令告诉记者,2012年农历十月十九日,郑光均外出办事,两天后回来发现支撑大殿的两根桢楠立柱和房顶的大梁被人锯走。原来放置立柱的地方,被盗贼用其它杂木替代,以防止大殿倒塌。村民沿路追踪,发现从铜鼓寺到公路之间的石梯上有不少漆痕,之后消失在公路上。村民报警后,长宁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民警曾前来调查。

    2014年12月14日,村民发现古寺大殿内又有一根立柱、两根挑担,以及厢房一根横梁被人锯断盗走。

    三次被盗手法如出一辙

    “从搬运的路线看,盗贼避开了村民相对集中的居住点,从悬崖上将楠木运到公路上。”周介中说,这次盗贼的手段和第一次如出一辙,利用寺内存放的其它木料撑住房顶,然后将桢楠的两端锯断,趁夜色偷偷运走。这次,村民们又报了警,警方再次对案发现场进行了调查。

    “这些盗贼心太黑了,连大殿里唯一的金丝楠木立柱都盗走了。”周介中告诉记者,盗贼不仅盗走了桢楠,还“就地取材”锯掉村民用来抬丧的“龙杆”,替代被锯断的立柱。至此,铜鼓寺中被盗走的金丝楠木一共达到八根,仅有少数仍在寺内。“盗贼采用夜间作案,而且刻意避开了村民点,当地人参与作案的可能性极大。”周介中认为,可能有附近村民在打古桢楠的主意,三次偷盗极有可能是同一人所为。

    据了解,被盗的四根立柱中,直径最大的达到40公分,最小的有35公分,需要一个人合围才能抱住,长度为4米有余。被盗的四根挑担和横梁,长度约为5米,直径在30公分左右。

    案件在积极侦破中

    长期在长宁县从事金丝楠木、乌木雕刻工艺研究的陈文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金丝楠木的价格极高。“如果金丝楠木陈放时间在一百年以上,属于难得的珍品,市价可达每公斤两百余元。如果品相好,价位会更高。”陈文说,因为金丝楠木的特有属性,陈放时间越长,金丝品质越好,因此木料也越珍贵。据此估算,铜鼓寺被盗的桢楠市场价值至少近一百万元。

    采访当天下午,长宁县公安局刑警大队负责人告诉记者,早在2012年铜鼓寺首次被盗时,警方就已立案展开调查,并在案发现场提取到了相关痕迹和物证。“无论是普通桢楠还是金丝楠木,寺里被盗的楠木已达到立案标准。”该负责人表示,目前被盗木材尚未追回,案件还在侦破当中。

    来源:宜宾新闻网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