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雕大师手工木雕吉他精致绝伦\新西兰辐射松取代美国黄松畅销欧洲木材市场
详细内容

木雕大师手工木雕吉他精致绝伦\新西兰辐射松取代美国黄松畅销欧洲木材市场

时间:2020-10-11     人气:1348     来源:     作者:
概述:木雕大师WayanTuges于2008年开始设计这类吉他。据外国媒体10月13日报道,住在印尼巴厘岛的木雕大师WayanTuges、加拿大商人及音乐家丹尼·丰夫德和美国弦乐器工匠乔治·莫里斯三人一同创建了“蓝莓吉他”公司。他们用古老的技法打......
木雕大师WayanTuges于2008年开始设计这类吉他。

据外国媒体10月13日报道,住在印尼巴厘岛的木雕大师WayanTuges、加拿大商人及音乐家丹尼·丰夫德和美国弦乐器工匠乔治·莫里斯三人一同创建了“蓝莓吉他”公司。他们用古老的技法打造出销售至全球各地的手工吉他,独具一格地把音乐和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他们称其产品是西方技术、专业知识与世界上最出色的木雕家们的完美结合。

(原标题:音乐与美术的完美结合手工木雕吉他精致绝伦(组图)[1]-中文国际)


据悉,新西兰辐射松销售到欧洲市场,由于质量、等级、性能、质检各方面优势,正取代来自北美南部地区的黄松。欧洲市场,消费者从用辐射松木门开始,逐步将室内所有的木制结构都用上辐射松。

特别是西班牙和加那利群岛两个市场,新西兰木材商家正在全力开发。商家表示,欧元和美元的稳定,有利于汇兑,能协助他们顺利把新西兰木材出口到欧洲。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展出的木雕造像栩栩如生展出的木雕造像栩栩如生

    本报记者王丽本报通讯员傅佳雁

    杭州江干区笕桥镇,有座江南锡器博物馆,这几日,博物馆里来了一批特别有意思的宝贝:30多尊木雕造像。从宋元到明清时期,这些造型各异、饱经风霜却依然保存较为完好的造像,展示了我国传统木雕工艺在佛教造像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历史变迁。

    30尊造像

    源自江苏万缘堂

    “这30尊造像都源自江苏的万缘堂,堂主吴小刚是我的朋友。”江南锡器博物馆馆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陈建明说,人家收藏的木雕造像可是有上千件了,为了让杭州的藏友们分享,这回特地选取了其中较有特色的30多件展品。相对于具有浇铸范本的金属造像来说,木雕以其特色各异的木料、匠心独具的造型、精工细作的流程、各类材质相嵌的技艺,而显得格外珍贵。

    关于佛像,其实有蛮多知识要科普。比如佛像的安置形式,一般有四种。一种是石窟造像,比如我国著名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第二种是寺庙造像,材质有泥塑、木雕、铜铸等等,都要彩绘鎏金。第三种是家庭佛堂供奉。这类佛像小巧精致,以观音菩萨最多。材质金银铜、玉石、瓷器、木雕都有。还有一种就是随身携带珍藏的,比如玉雕、牙雕,也有名贵木材雕刻的。

    而这次在江南锡器博物馆展出的,主要以家庭佛堂供奉为主,大多源于民间,很“接地气”。

    造像造型各异

    元代之前的稀有而珍贵

    30多尊木雕造像,最小的高十多公分,最大的高五六十公分。

    有布袋和尚的造像,圆圆的大肚子,那笑容特别纯真无邪。有句话是这么形容布袋和尚的,“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

    有长眉罗汉的造像,长长的眉毛一直拖到地上,人家是绾发,他却是在绾眉,动作栩栩如生。

    有关公的造像,关公又称“关圣帝君”,所以造像上的关公可是身着龙袍。

    一尊清代的雷公(雷震子)造像,眼睛黝黑特别明亮。陈建明说,这是因为造像的眼珠是用琉璃镶嵌而成的。

    一圈看下来,除了啧啧称赞木雕工艺的巧夺天工之外,小记也发现了几处特别有意思的地方。

    不少木雕造像上都有许多密密麻麻的小孔。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陈建明说,这都是被虫蛀的。原来木雕造像的保存特别讲究,要考虑空气温湿度、防虫等因素,太干还容易开裂,不易留存,所以元代之前的造像就比较稀有而珍贵了。

    造像后背有个“洞”

    古人在里面装金银珠宝

    最有趣的是,小记发现不少木雕造像的背部,都被挖出了一个长方形的洞,有的甚至在背部和头部都有。陈建明介绍,这些洞是用来“装藏”的。

    “装藏”是藏传佛像特有的一个术语,指佛像必须按照佛教仪规在佛身开洞,将经卷珠宝或名贵藏药等装入、封藏的程序,后来借指佛像上的装藏洞。最早的装藏过程神秘而隆重,无论佛像大小、材质为何,都要请大德上师斋戒诵经后举行,装入的物件也必须经过念经、开光、点洒金露等过程,如此之后佛像才能接受供养祭拜。

    “古人在里面放上金子、珠宝,还有写上自己心愿的小纸条,来诚信供奉,据说这样佛祖就会把你的心愿记在心里,让愿望实现哦。说不定,封在洞里的物件比造像本身还金贵呢。”陈建明打趣。

    不过,宋元以前的佛像没有“装藏”,而明朝和清初的佛像就有两个“装藏”,分别位于头部和后背:头部的“装藏”内装小粒宝石、金银锭等,多为绿松石。背部的孔洞内装五谷种子和藏药粉末的丝绸小布袋。清中晚期的佛像只有一个背部“装藏”,民国后完全没有了。所以,造像有没有“装藏”,还是断定佛像基本年代的重要依据呢。

    这次展出,将一直持续两个月。地址在笕桥镇机场路250号6幢2楼。除周一闭馆外,每天上午9点半到下午4点半开馆,免费参观。

    (原标题:佛像后背为啥有个长方形的洞)


    徐少明擅长精雕人物面部表情

    N本报记者欧阳进权陈蓉黄孔瑜文/图

    核心提示:大家常说:“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当老师的不如开理发店的……”在福州,还要加上这样一句:“当大学教授的,不如雕木头的。”

    福州是全国有名的木雕产区,现在福州木雕从业人员收入不低,不少人每个月能赚数万元。其实,不只是木雕业人工成本涨了,当下各行业技工的工资已今非昔比,如装修工月收入超万也不是稀奇事。

    手艺好的雕工日薪一两千

    闽侯上街镇建平木雕村,云集了数千名雕工。清明小长假期间,记者到建平村采访,每一个工厂或作坊都在作业,多数雕工没放假休息。当地加工厂老板说,现在请一个打磨工,每天要两三百元,两三年前只要一百多元。

    技术含量最高的,要数打初胚和开脸(即脸部处理),收入位于金字塔上端,大概占比10%。

    在闽侯有一定名气的徐少明,是江西上饶人,已经成了“老福州”,20年前就来到福州,一开始在仓山一家出口企业雕佛像,后来到了建平村。一些人看上他的手艺,叫他全程雕刻,他没时间做,现在主要在多个厂做弥勒、仕女等人物脸部处理。

    徐少明不愿说具体年收入,但他说自己属于10%的部分。福建省收藏文化研究会雕刻艺术分会会长郑大木告诉记者,由于创作较少,相比名家,闽侯雕工价格低一些,但当地大概10%的雕工,日薪能达到一两千元,一个月就有几万元,比很多大学教授高多了。

    建平村的人还说,当地也有不少人日薪达到两三千元。每天工钱最多的有四五千元,月收入过十万,年薪超百万元,当然这只是个例。

    技工工资都不低

    不只是手艺好的雕工月入可观,当下各种技工的工资已今非昔比。

    从事装修10来年的邵师傅说,现在不管是土工、木工还是油漆工,稍微像样点的师傅,一天就要300多元,小工也要180元左右。而两年前,师傅只要200元左右,小工仅一百元出头。现在生意好时,装修师傅月收入也能过万。

    不过相比有艺术含量的雕刻工,其他技工工作时间更长,不容易享受每天8小时工作制。

    阅读全文
  • 完成的雕刻作品厉洪春正在创作正在创作的八十七个神仙局部图

    ◆子凡文陈玮摄

    当代的东阳木雕以构图饱满大气、层次丰富细腻、图像写实传神、做工精雕细刻、格调清秀淡雅和实用欣赏完美结合等闻名。从艺五十多年的厉洪春大师可称得上是东阳木雕的代表性人物,厉洪春大师是航管红木雕刻总工艺师,他手法细腻,造型生动,并与时俱进,在坚持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呈现出许多精致且高格调的木雕作品。

    进入厉大师的工作室时,他正在创作八十七个神仙,我们没敢打扰,只有俯身细看,只见木板上的每一个神仙都神态逼真,彼此间的动作也是相互呼应,作品虽尚未完成,但已有活灵活现之态,不禁佩服万分。趁厉大师停下暂时休息之间隙,我们对他进行了专访。

    问题一:立意和构思是作品创作的第一步,木雕和书画作品有何不同?

    厉洪春:作品皆是作者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语言载体,木雕则较多地受特定条件的制约,特别如家具和建筑装潢雕饰,只能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前提条件下进行构思,然后再确定作品的款式、技法和雕材等,最后才能根据这些设定条件进行图稿设计。不过在此后的构图上,基本法则与中国画相通。

    问题二:东阳木雕追求清淡朴素的高雅格调,有“白木雕”之称,那是否还要注重色彩?

    厉大师:所谓“白木雕”是指充分利用雕材本身纹理色彩的自然美,但不是没有颜色,更不是说不需要讲究色彩的搭配和运用。作品的色彩选择和搭配取决于雕刻材料的选择和框架材料的选用和配套。椴木清淡素雅,楠木深沉浑厚,榉木温润亮丽,柚木古色古香……应当根据自己的设计意图选用相应的雕材。至于边框颜色在一般情况下应当深于画面,对主体画面起到衬托凸显作用,但色泽对比不能过于强烈。边框以单色为宜,最多不要超过两种颜色,而且应采用相近的颜色。

    问题三:东阳木雕中有“画工体”,是以画谱为范本,追求国画的笔意气韵和诗情画意,那它有什么独特的艺术风格吗?

    厉洪春:画工体一般采用散点透视构图,适当保留平面,图像布局丰满,不太会大块留白。以层次和高远的手法来处理透视关系,讲究疏密对比穿插呼应,层次丰富,形象刻画一丝不苟,要求将来龙去脉交待得清清楚楚,重叠而不含糊。图像要求比例准确,形象生动,讲究神韵。

    问题四:同一题材,不同的雕刻技法会得到何种不同的韵味?

    厉洪春:薄浮雕也有称低浮雕的,是一种以线为主,以面为辅,线面结合来表现图像的雕刻技法。薄浮雕易显清淡素雅,更多一些文人气书卷味;镂空雕是一种借鉴圆雕技法通过镂空来表现图像立体感的雕刻技法。镂空雕和深浮雕的共同点都是追求图像的三维立体,其不同之处在于垂直深挖的称深浮雕,将图案背面局部或大部挖空的称镂空雕,镂空雕作品更显富丽精致耐看;深浮雕作品首先要根据雕刻深度决定大的层次,深浮雕作品多在两到四个层次之间,多层叠雕作品可以在四到七个层次之间,多层叠雕作品则适合于大场景,恢宏大气。所以在创作设计时必须根据作品创意,选择技术上可行并且能够达到设计效果的技法以呈现不同的韵味。

    来源:新民晚报


    1、黄花梨的虫蚀过程

    黄花梨原木一般在伐后梨族人并不急于外运:

    第一,是否必须要换取生活必需品;

    第二,是否是换取生活必需品的最佳时期;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新伐材湿重,外运极为困难。黄花梨边材部分较大,所占份量也大,砍削起来十分困难。黄花梨边材部分为淡黄色无气味的软质部分,最受白蚁的青睐。白蚁会在根短的时期自(1—3年)将边材部分咬蚀,当遇到有辛辣芳香而又坚硬的心材部分时自然地停止咬蚀,可用的黄花梨心材部分就这样保留了下来。《广东新语?卷十四?虫语?白蚁》:“广多白蚁,以卑淫而生,凡物皆食。虽金、银至坚亦食,惟不能食铁力木与棂木耳。然金、银虽食,以其渣滓煎之,复为金银,金银之性不变也。性不变则质也不变。铁力,金之木也。木十有金,金为木质,故也不能损。”白蚁成了名副其实的义工,不需梨族人动斧头了。这就是黄花梨的虫蚀过程。

    2、黄花梨的潮化过程

    虫蚀过程有可能是一年,也有可能是两年或三年。梨族人也可能忘记了自己所采伐的黄花梨置于何处,这样黄花梨在虫蚀过程中或之后就总是置于山地裸露于自然环境之中。由于海南岛特有的雨热同季、旱凉同期季节的不断变换,黄花梨伐材直接经过反复多次的干热、潮化,心材部分颜色趋于加深、醇厚而一致,油质及芳香物质浸润全身,使其玉质感更加鲜明。

    现在梨族人处置黄花梨新伐材有两种方法:第一,直接出售新材并不做旧;第二,采伐后的新材深埋入黄土中加进木屑和其它染色材料,使其在不到半年或一年的过程中迅速变旧,其内部色泽并无多大变化。这样可以卖一个好的价钱。

    新伐材其辛辣味刺鼻,木材表面发干,油性较差(特别是新伐人工林),尚未转化为心材的边材与心材交织,颜色斑驳无章,纹理及光泽不及经过潮化与虫蚀后的“格”。

    这些也是黄花梨材质优劣最显著的识别标志之一。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