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大师厉洪春专访:让鲜活画面跃然木之上\黄花梨的虫蚀过程及潮化过程
◆子凡文陈玮摄
当代的东阳木雕以构图饱满大气、层次丰富细腻、图像写实传神、做工精雕细刻、格调清秀淡雅和实用欣赏完美结合等闻名。从艺五十多年的厉洪春大师可称得上是东阳木雕的代表性人物,厉洪春大师是航管红木雕刻总工艺师,他手法细腻,造型生动,并与时俱进,在坚持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呈现出许多精致且高格调的木雕作品。
进入厉大师的工作室时,他正在创作八十七个神仙,我们没敢打扰,只有俯身细看,只见木板上的每一个神仙都神态逼真,彼此间的动作也是相互呼应,作品虽尚未完成,但已有活灵活现之态,不禁佩服万分。趁厉大师停下暂时休息之间隙,我们对他进行了专访。
问题一:立意和构思是作品创作的第一步,木雕和书画作品有何不同?
厉洪春:作品皆是作者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语言载体,木雕则较多地受特定条件的制约,特别如家具和建筑装潢雕饰,只能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前提条件下进行构思,然后再确定作品的款式、技法和雕材等,最后才能根据这些设定条件进行图稿设计。不过在此后的构图上,基本法则与中国画相通。
问题二:东阳木雕追求清淡朴素的高雅格调,有“白木雕”之称,那是否还要注重色彩?
厉大师:所谓“白木雕”是指充分利用雕材本身纹理色彩的自然美,但不是没有颜色,更不是说不需要讲究色彩的搭配和运用。作品的色彩选择和搭配取决于雕刻材料的选择和框架材料的选用和配套。椴木清淡素雅,楠木深沉浑厚,榉木温润亮丽,柚木古色古香……应当根据自己的设计意图选用相应的雕材。至于边框颜色在一般情况下应当深于画面,对主体画面起到衬托凸显作用,但色泽对比不能过于强烈。边框以单色为宜,最多不要超过两种颜色,而且应采用相近的颜色。
问题三:东阳木雕中有“画工体”,是以画谱为范本,追求国画的笔意气韵和诗情画意,那它有什么独特的艺术风格吗?
厉洪春:画工体一般采用散点透视构图,适当保留平面,图像布局丰满,不太会大块留白。以层次和高远的手法来处理透视关系,讲究疏密对比穿插呼应,层次丰富,形象刻画一丝不苟,要求将来龙去脉交待得清清楚楚,重叠而不含糊。图像要求比例准确,形象生动,讲究神韵。
问题四:同一题材,不同的雕刻技法会得到何种不同的韵味?
厉洪春:薄浮雕也有称低浮雕的,是一种以线为主,以面为辅,线面结合来表现图像的雕刻技法。薄浮雕易显清淡素雅,更多一些文人气书卷味;镂空雕是一种借鉴圆雕技法通过镂空来表现图像立体感的雕刻技法。镂空雕和深浮雕的共同点都是追求图像的三维立体,其不同之处在于垂直深挖的称深浮雕,将图案背面局部或大部挖空的称镂空雕,镂空雕作品更显富丽精致耐看;深浮雕作品首先要根据雕刻深度决定大的层次,深浮雕作品多在两到四个层次之间,多层叠雕作品可以在四到七个层次之间,多层叠雕作品则适合于大场景,恢宏大气。所以在创作设计时必须根据作品创意,选择技术上可行并且能够达到设计效果的技法以呈现不同的韵味。
来源:新民晚报
1、黄花梨的虫蚀过程
黄花梨原木一般在伐后梨族人并不急于外运:
第一,是否必须要换取生活必需品;
第二,是否是换取生活必需品的最佳时期;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新伐材湿重,外运极为困难。黄花梨边材部分较大,所占份量也大,砍削起来十分困难。黄花梨边材部分为淡黄色无气味的软质部分,最受白蚁的青睐。白蚁会在根短的时期自(1—3年)将边材部分咬蚀,当遇到有辛辣芳香而又坚硬的心材部分时自然地停止咬蚀,可用的黄花梨心材部分就这样保留了下来。《广东新语?卷十四?虫语?白蚁》:“广多白蚁,以卑淫而生,凡物皆食。虽金、银至坚亦食,惟不能食铁力木与棂木耳。然金、银虽食,以其渣滓煎之,复为金银,金银之性不变也。性不变则质也不变。铁力,金之木也。木十有金,金为木质,故也不能损。”白蚁成了名副其实的义工,不需梨族人动斧头了。这就是黄花梨的虫蚀过程。
2、黄花梨的潮化过程
虫蚀过程有可能是一年,也有可能是两年或三年。梨族人也可能忘记了自己所采伐的黄花梨置于何处,这样黄花梨在虫蚀过程中或之后就总是置于山地裸露于自然环境之中。由于海南岛特有的雨热同季、旱凉同期季节的不断变换,黄花梨伐材直接经过反复多次的干热、潮化,心材部分颜色趋于加深、醇厚而一致,油质及芳香物质浸润全身,使其玉质感更加鲜明。
现在梨族人处置黄花梨新伐材有两种方法:第一,直接出售新材并不做旧;第二,采伐后的新材深埋入黄土中加进木屑和其它染色材料,使其在不到半年或一年的过程中迅速变旧,其内部色泽并无多大变化。这样可以卖一个好的价钱。
新伐材其辛辣味刺鼻,木材表面发干,油性较差(特别是新伐人工林),尚未转化为心材的边材与心材交织,颜色斑驳无章,纹理及光泽不及经过潮化与虫蚀后的“格”。
这些也是黄花梨材质优劣最显著的识别标志之一。
现在有些人专门仿造名家的作品,侵权问题严重。利益驱使这些人不仅自己不创作,还因火候不到家丑化了名家的作品。
扰乱了木雕的市场秩序,影响非常不好。我的作品就常被人仿造,对此我只能无奈地降低产量--一件作品有可能的话只做一件;再次,宣传和重视程度不够,致使收藏市场对木雕艺术缺乏基本了解,产生了不少偏见。
中国木雕的领军人物之一、来自“中国木雕之城”--福建莆田的木雕大师佘国平创作了《四大美女》等佳作,大师的作品传统雕塑底蕴与学院写实风格兼备,凛然大气,颇具英雄感。作品虽然出色,但为人谦和,淳朴率真--这是记者近日采访佘国平时的感受,因为他可以敞开心扉、毫不保留地抖出自己多年悟出来的用刀、选材等木雕创作绝技,也可以一针见血地指出木雕艺术现存的弊端,不怕得罪人。
千刀万凿雕出来一刀不慎付东流
记者:您是国家级的工艺美术大师,多年来成就斐然,获奖无数,请问在多年的木雕艺术生涯中,您有何创作心得?您荣获大奖的作品多为人物木雕,为何对这类创作难度较大的题材情有独钟?
佘国平:家父佘文科在福建是有名的木雕艺人,我自幼跟他学习木雕,小学时就已经掌握了刀技和木材挑选的基本原理。父亲对人物、花鸟、山水等题材样样在行,我自然也深得他的真传。工作以后我多次去学校进修,在技术回炉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对人物木雕似乎有格外的天分,且对此兴趣亦很浓厚,因为我认为它更能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思想。
记者:您在小学时就已经掌握了刀技?!刀技可是木雕艺术的决定因素,那您在用刀方面有哪些心得?
佘国平:是的,刀技是木雕的关键,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成败。专用木雕刀具是非常锋利的,可以说轻轻一划就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效果”,就是所谓的“千刀万凿雕出来,一处不慎付东流”。
在实践当中,我总结出了“慢想快手”的方法。就一个题材的操作时间来说,我通常只需一两天--这是很快的速度。为什么会这么利落呢?因为之前我是深思熟虑过的,作品的基本雏形已在脑海中形成,这样下刀就果断,速度就快,可以说是稳操胜券吧。
此外,木雕艺人要学会运用现代刀具。一件作品如果雕刻到最细的时候依然用传统刀具的话,就可能有失误的危险,这时你就要学会运用高速钻、雕磨机等完成这些“很危险的环节”。而且,艺人一定要灵活运用工艺,根据作品的题材所要表达的内容用刀。
记者:提及木材挑选的基本原理,我认为就技术操作而言,木雕与玉雕、牙雕、瓷雕相比,因材料的差异有优势也有劣势,您又是如何扬长避短的?
佘国平:木雕的材质有多种,如硬木、软木、大木、小木等,而且色彩、年轮纹理等也不同。至于如何扬长避短,那一定程度上就要依赖艺人的经验了。我平时按两种方式进行实际操作:一是根据材料的实际情况构思题材,譬如高雅名贵的紫檀,我会尽量保留它的原有形状和重量;另一种方式就是根据题材来选材料,精选大、小、硬、软、红、黄等不同材质,让作品出现最佳效果。
当然,再好的木料也会有瑕疵,因此我创作时对材料的选择和把关比较严格--一般我都会选择最好的木材进行创作,以黄杨木为例,它的产地有很多,我会选择质量最好的湖北黄杨木。
受学生启发大师创佳作
记者:木雕既然是传统民间绝活,就势必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问题,您觉得当下的艺人在这些领域中做得是否到位?
佘国平:千百年来,正是一代又一代木雕艺人的付出、传承,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福建木雕乃至中国木雕事业才能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评价一件木雕作品优劣的标准除了其技巧、形式等元素外,最重要的还是艺术内涵。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就的,需要艺人在创作理念、艺术视野、文化修养等各方面都要到位。我认为一名好的木雕创作者,既要重视技术层面的娴熟程度,也要加强艺术素养。
不可否认,当今木雕艺术领域中的能工巧匠还是很多的,但是出类拔萃、有创意的大师少之又少,这对木雕事业的发展极为不利,因为缺少顶尖的艺术人才,就没有艺术精品,真急死人了!
记者: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木雕艺术人才和后备力量,您创建了莆田市兴化雕塑研究院并亲任院长。俗话说“教学相长”,您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是不是有这样的感受?年轻一代与你们这代艺术家相比有何长处与不足?
佘国平:我们这代人比较专业、单一,而年轻人更有思想、更活跃、路子更广,如他们会选用玉料、石头、水晶等材料进行创作,这是我们以前想不到的。他们的创新思维对我很有启发,举个例子:我曾从海边买回来一个非常漂亮的海螺,某天在家中观赏时,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很好的构思--可以用木雕创作出一个女孩,让她与这个海螺一起成为一幅作品。这个想法很快成形了,就是《海螺姑娘》,效果非常好。
我的成长,除了自己的努力,更和各位老师无私的言传身教密不可分,所以一直以来我都是千方百计地指导自己的学生少走弯路,尽快成材,使木雕艺术代代相承,源源不断。
赝品横行搅乱木雕市场
记者:作为国家级工艺大师和教育家,木雕艺术现存的哪些问题令您忧虑?
佘国平:木雕产业现在是比以前做大了,但问题也暴露出来了。首先,目前国内全身心投入木雕艺术的人并不多,创作能力不够,直接导致风格独特的好作品匮乏,这与当下从业者的态度有关--不少人浅尝辄止,学会技术后不是深入钻研,而是盲目追求眼前的商业利益,不思进取。其实,每个时代都需要有人为木雕事业献身,我们这个时代当然也不例外;其次,现在有些人专门仿造名家的作品,侵权问题严重。利益驱使这些人不仅自己不创作,还因火候不到家丑化了名家的作品,扰乱了木雕的市场秩序,影响非常不好。我的作品就常被人仿造,对此我只能无奈地降低产量--一件作品有可能的话只做一件;再次,宣传和重视程度不够,致使收藏市场对木雕艺术缺乏基本了解,产生了不少偏见。
记者:能不能具体谈谈您所说的“偏见”?
佘国平:首先是大家对材料的认识有偏见,有相当多的藏家会有这样那样的担心。感触比较深的是一次在新加坡展示,我有许多作品都是力作,展示效果好,评价很高。但最后有相当多的人因为对木头缺乏了解,怕裂、虫蛀、不易保存,不好决定是否收藏。有些藏家收藏了容易变质的木雕、吃了亏而形成偏见是事实,但我想这应该是因为他们没有接触到好作品的缘故。其次,很多木雕作品都是用于商业装饰,并没将之上升到艺术文化的高度来审视。
记者:多数藏家之所以收藏艺术品,看重的是增值、保值效应,您认为什么样的木雕具有这种效应?
佘国平:从藏家的角度谈,我偏向选择名家大师之作。之所以选择名家之作,主要还是出于品质的考虑。日本媒体曾称我是“人间国宝”,这是他们对国家级大师的认可与评定,他们觉得真正的国家级大师是制造国宝的人,因此他们认为国家级的大师就是“人间国宝”,所以收藏大师的好作品不仅保值,而是有非常大的增值空间。我告诉自己的孩子:我的作品都要自己收藏起来,还可以收藏一些其他大师的艺术品。
然而,只收藏大师的作品也不妥。可以说,现在不少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很有创意和见地,应该值得肯定。
摆放有讲究
由于材质的原因,木雕较玉器、陶瓷、书画等姊妹艺术品而言似乎更为娇贵,倒与牙雕有些相似,那就是很讲究“生活环境”--摆放位置。
在《猛犸象牙来了,牙雕工艺活了》一文中曾提到,象牙工艺品最怕“笑”,而木雕也是如此,如果所处的环境过于干燥、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或空调风口对着直吹,木雕就可能开裂;同时,在很潮湿的环境里,部分木雕工艺品就会“长毛”,木质腐朽。开裂或“长毛”,都会让木雕的艺术价值或经济价值打折扣,因此,太潮湿或太干燥的环境都不适合木雕“生存”,在摆放木雕艺术品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避开窗口等受日晒处,防止空调直吹。
还有一点,木雕工艺品千万不要摆放在离明火、火炉太近的地方,否则一旦火和木雕“亲热”起来给烤了,后果可不堪设想。
护理三部曲
一、木雕怕过于干燥,也怕过于潮湿,所以不宜用带水的毛巾擦拭,应用含蜡质的或含油脂的纯棉毛巾擦拭为佳。
二、如果发现木雕工艺品的光泽不好,可以用刷子将上光蜡涂于木雕工艺品的表面,用抹布擦一下抛光即可,也可以像对待红木家具那样,用纯棉毛巾蘸一些核桃仁油轻擦在木雕工艺品的表面。
三、木雕真的出现开裂等情况,紧张也没用,只好请搞红木家具维修的木工师傅处理一下了。
佘国平简介:
1950年出生于福建莆田木雕世家的佘国平,现任中国木雕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福建省木雕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莆田市工艺美术协会名誉会长,擅长木雕、牙雕和佛像雕刻。佘国平功底扎实、技艺娴熟,是承前启后的雕刻大师,也是中国木雕艺术的领军人物之一。其作品先后获18项国家级金奖。多年来,佘国平培养了不少木雕后备人才。
据了解,近期张家港木材出库量惊人,基本达到10000方以上/天,品种以巴新材、所罗门材为主,大原木市场的兴旺带动着港口原木行情的飞速上涨。目前唐木、漆木、铅笔柏、榄仁、红杂、白杂、所罗门杂木等是较为畅销的品种。非洲材大原木的行情近一个月涨势飞快,特别是奥坎、塔立、红铁木等品种,涨势惊人,主要是近期非洲大原木货源较为紧张,加上家具厂对于低端材种的“偏爱”,多方面促使原木行情的飞涨。目前奥坎大口径1米以上报价4500-5000元/方。
中新网惠安9月16日电题:木雕大师话传承:要学好雕刻先要学好“雕”自己
作者苏巧凤陈龙山
“我和初学的学徒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要跟我学好雕刻,首先要学好‘雕’自己,先把自己摆正,学习雕刻就是要进入雕刻的角色、要入戏。”提起木雕传承,已经从事雕刻行业40多年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郑国明如是说。
以惠安县、台商投资区为主要代表的泉州木雕源远流长,与东阳木雕、乐清木雕、潮州木雕并称为中国“四大木雕”,是南派雕刻的典型代表。2007年8月,惠安木雕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郑国明正是代表性传承人之一。
9月中旬,记者一行走进位于惠安县的“国明艺术园”,今年56岁的郑国明正在工作室内精心雕刻,在他的精雕细琢下,一个手里拿着布娃娃,站在榴莲上的少女栩栩如生。郑国明说,这件作品名为《彷徨》,表现的是少女青春期的心态。
郑国明从小喜欢绘画,家乡浓郁的雕刻氛围让他早年就跟随当地民间艺人走上木雕技艺之路。在他的作品展厅里,一件件木雕、根雕、竹雕、根抱石等作品令人称赞不绝。郑国明善于利用天然木、天然根包石等材料,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结合,创造出古今人物、飞禽走兽等题材雕刻品,屡获国家级大赛金奖。2012年,他入选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在创作之余,郑国明深感雕刻艺术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早在1999年,郑国明就出资与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在惠安联合创办雕刻培训班,把自己对雕刻艺术的酷爱和积累传授给弟子。
“目前艺术园内还有10多名学徒在这里学习木雕技艺,这是我二女儿的作品,还拿过国家级、省级的几个奖项。”郑国明颇为欣慰地指着《大智》等作品告诉记者,他的儿子也在校学习美术,未来也将继承木雕技艺。
在离“国明艺术园”不远的泉州台商投资区,同样在2012年入选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黄泉福,这些年也一直努力推动木雕工艺的传承。
出生于1960年的黄泉福现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善于以宗教传统人物为题材,融入中华民族的和谐的理念,创作出造型各异的弥勒佛系列,被海内外雕坛誉为“中华木雕第一人”。而他设在钓鱼台国宾馆的“泉福艺术馆”,也成为展示民族艺术文化的重要窗口。
虽然泉州现有4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其中3位隶属木雕,但黄泉福依然担忧木雕技艺的核心技术后继乏人。“培养一名熟练的雕刻工人至少要三年,而要真正出师则需要刻苦钻研,需要很长的实践经验,这一过程既苦又累。”黄泉福深知,如今愿意学习雕刻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为了让自己的经验技术传承下去,黄泉福也先后培养了一大批木雕工艺人才,到全国各地发展。而位于福建泉州的“泉福艺术馆”还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的教学实习基地。
黄泉福说:“好的作品需要民族情感和时代精神,如今很多院校学生到我这里学习,他们在学校里学习西方雕刻理论知识,来到这里接受中国传统木雕艺术的熏陶,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幸运的是,近年来,泉州相继出台和实施许多促进木雕行业发展的措施,包括评选各级大师,建立大师工作室,资助工艺大师和“非遗”传承人带徒授艺等,促进木雕的发展与传承。
“要有好的‘雕功’就要不怕苦,不断学习,白天学技术,晚上学文化。”对于木雕传承,郑国明则显得十分乐观,“我也在一直不断地钻研木雕技艺,现在年轻人很厉害、很聪明,木雕传承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完)
记者昨日从市林业部门获悉,我市近期开展了首批市级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工作,57家林业企业成为我市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为进一步培育壮大我市林业企业,优化产业布局,规范市级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服务管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示范作用,推动全市林业产业化集群建设,市林业局近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首批市级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申报、认定工作。通过企业申报、县(市)区筛选、市林业局审核、专家评审和公示等环节,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等57家管理经营规范、发展潜力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林业企业被认定为我市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据悉,经认定的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可优先享受贷款贴息、市财政林业产业引导资金及相关扶持政策。市林业局将对市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定期监测,对监测不合格的企业,将取消其郑州市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
(来源:郑州日报)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