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尊木雕观音菩萨像重回祖国\关于如何缩短红木干燥周期,南林专家有话说
新华网石家庄9月24日电(杨帆)近日,五尊创作于唐、宋、明、清不同时期,曾在皇家寺院供奉的大体积木雕观音菩萨像在流落海外半世纪后,从泰国重回祖国。
24日,河北省文化交流协会会长陈泉州在文物回归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此次落地河北的菩萨观音雕像,来自于泰国佛牌造像与文物协会常务副会长龙戴家中的藏品,原在中国的皇家寺院供奉。上世纪40年代,龙戴的父辈花重金购买了大批中国文物佛像。
全程参与此次文物回归的雕塑家黄兴国介绍:“这五尊雕像分别为送子观音、乘龙宝瓶观音、救度宝瓶观音、自在观音和说法观音。她们由整根香樟独木雕刻所成,最高的两尊达到两米有余。这么大体积的五件古代雕像,保存非常完好,令人惊叹。”
由于在战争年代被国外收藏家购买和保存,五尊佛像均缺乏直接可考的背景资料。
河北省文物专家初步鉴定五尊佛像应创作于唐、宋、明、清等不同时期。最高的三尊应创作于明清时期,高两米左右,目前被安奉于石家庄鹿泉灵山极乐寺。另外两尊高1.85米和1.35米的佛像,应属元明时期。
泰王国佛牌造像与文物协会中国官方办事机构负责人罗铭然说:“随着近年来中泰两国人民友好往来增多,尤其是河北省文化交流协会多次来泰国交流后,龙戴先生深深理解观音菩萨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地位,最终决定将这五尊观音像以无偿赠予陈泉州先生个人的方式归还中国。”
2014年8月31日,五尊菩萨像运抵河北石家庄。
“这些佛像雕刻工艺精湛,形体线条优美,虽然是木雕,但外观却宛如碧玉,看上去晶莹剔透。”河北省文化交流协会会长陈泉州说:“目前,国内存世的唐宋木雕佛像数量很少,像这样保存完好且已经玉化的香樟木佛像,更是极为难得。”
木材干燥是所有木制品生产不可规避的环节。木材干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木制品后期的制造和使用。如果干燥不完全,木材内部有残余应力,当外界空气湿度变化时,木材就会出现翘曲、开裂等缺陷。在古代,工匠们在使用木材制作家具或房屋时,通常会将木材放置在阴凉的地方一年半载,使其充分消除内部应力,适应当地环境,这后来被称之为大气干燥。然而,在机械化和现代化的今天,伴随着庞大的消费市场,大气干燥自然是行不通了。以蒸汽干燥、高频干燥、微波干燥为主的人工干燥方式成为了现代木制品企业的选择。
Q1目前行业内多采用哪种干燥方法?
就目前国内而言,绝大部分工厂还是采用传统的对流干燥方法对木材进行干燥,这种方法成本低,质量好。但是会对大气造成污染。比如,前几年的时候都是烧煤,那个对环境忽然比较大。现在是鼓励企业将木材废料作为燃料。有专门的工厂对这些木制品企业加工的废料进行压缩制成状似粉笔的生物质燃料。随着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在很多地方都要求企业必须使用生物质材料。在日本,环保方面要求更严格,他们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作为燃料。
还有少部分的木制品企业使用的是高频烘干技术,包括福建、浙江的一些红木家具企业已经投入使用高频烘干设备。高频烘干的优点就是快速,尤其对于一些特殊用材如端面比较大的木材以及珍贵木材来说是非常具有优势的。
Q2您跟中山市太兴家具有限公司合作的是个什么项目?
在太兴主要是研究改善木材干燥工艺。太兴那边之前也是常规干燥,包括大涌的其他几个干燥中心都是常规干燥。常规干燥虽然成本低,但是干燥周期比较长,尤其是红木这种密度高,结构致密的木材,常规干燥时工艺要求比较严格。高频真空干燥是利用电极板间产生的交变电场,使木材内部水分等偶极子在高频磁场中会快速翻转而摩擦生热,因此木材内部的温度能够快速升高,形成内高外低的温度和压力梯度。再加上真空情况下,水的沸点降低,可以实现低温快速干燥。
Q3都说这个高频干燥速度快,您能给我们量化的对比吗?
根据目前我做的实验,大果紫檀、阔叶黄檀和巴里黄檀的薄板能够节约25%的干燥时间。但是高频干燥的优势在厚板或方材方面会显得更加明显,根据以往文献数据能达到节约60%的时间。
Q4除了干燥时间快,高频干燥还有其他优势吗?
相对常规干燥来说,高频干燥处理对木材的材色影响相对较小。理论上来说,高频真空干燥条件下,干燥温度低、氧气含量少,能够降低物料在干燥过程中的氧化变质现象。而且缺氧状态下,能够抑制一些细菌的繁殖。
Q5高频干燥有什么缺点吗?
高频干燥的最大缺点就是运行成本比较高,设备运行都是靠电能。因此用在普通木材的干燥上就不划算,比如说常规干燥需要10天的木材,用高频干燥只需要3天,但是综合成本反而有增无减,这对于附加值低的产品来说就不划算了。所以高频真空干燥多用在珍贵木材干燥或者说是产品附加值高的木制品上。
Q6针对高频干燥的缺点,有什么改善措施吗?
高频干燥就是运行成本比较高,可以通过高频+对流的方式来干燥。就我所知,东北林业大学在研究这个技术,但是不太清楚有没有企业投入使用。高频+对流就是在纤维饱和点(30%)以上仍然是使用常规的对流干燥的方式,纤维饱和点以下使用高频干燥。因为在30%以上使用高频干燥是最费电的,恰恰常规干燥在纤维饱和点以上含水量下降较快。而在30%以下,常规干燥则比较缓慢,高频干燥在这一阶段能够凸显它的优势。日本采用高频一对流联合加热干燥技术干燥113x113mm的柳杉方柱,与单纯蒸汽干燥相比,时间缩短了4倍以上,而成本(包括能耗和人工费)降低了3%。
西番莲花纹宝座背后的故事
谈及大红酸枝雕西番莲纹宝座设计制作的过程,伍炳亮先生至今依然心绪难平,激动不已。据他介绍,这套被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宝座,是他创新设计的系列家具作品。作品全部用交趾黄檀(大红酸枝)制成,其灵感来自于2008年北京嘉德拍卖的清乾隆紫檀雕西番莲大平头案。伍炳亮对这个平头案上的西番莲花纹饰与雕工可谓是“一见钟情”,由此也萌生了以此素材来设计开发成套系列家具的想法。
在此套作品的设计创新中,伍炳亮制定了以家具功能紧随时代需求,制作技艺秉承传统精髓,家具风格再现清宫御制神采的设计制作方向。在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上,伍炳亮认为必须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以博古通今的方式对传统家具进行改良和创新设计。伍炳亮身居岭南,得以充分领略广作家具的传统风采,广作原料不吝其奢,做工不厌其繁的风格给了他重要影响。但他艺术风格并没有局限于一地一域,而是袭古制之精髓,集南北之大成,经过数年时间,全套清式浮雕西番莲花纹厅堂系列家具终于完成,这套家具总计二十多件,涵盖了大型条案、宝座、罗汉床、柜架等等。在选材上秉承广作传统,选用老挝大红酸枝老料制作,采取纯手工雕刻方式精制而成,成功呈现了用料宽绰、敦厚凝重、端庄华丽、精致繁美的清宫御制家具特点,一经推出便受到了业内专家和爱好者的交相赞誉并被故宫博物院甄选收藏。
据故宫博物院原科技部主任曹静楼介绍,“西番莲纹”自明代传入国内,盛行于清代。它集合了中式的缠枝纹和西方莨苕叶雕刻各自的特点,形成了极富张力的花卉纹饰,常被用在建筑雕刻、家具雕刻等地方。西番莲纹的寓意很好,它既是中西合璧的象征,又蕴含连绵不绝之意,用在接待外国嘉宾的场合可谓再合适不过。另外,西番莲纹也是广东地区“广作”的经典纹饰,嘉德拍卖会上的乾隆紫檀雕西番莲大平头案也与广东地区进贡至宫廷的贡品风格一致。伍炳亮先生来自广东台山,是当代“广作”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其作品多年来被中南海、国家博物馆、恭王府、故宫博物院等收藏。他此次的西番莲纹作品,可以说是对于“广作”传统红木家具又一次成功地发掘与弘扬。
作为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主席团主席,伍炳亮在谈及此次事件对整个红木家具行业的意义时表示,自己的作品能作为国礼级别的家具不仅仅是个人的一大幸事,更是整个红木家具行业的一大幸事,对处于转型期的红木家具行业来说不啻于一剂强心针,具有很好的提振作用。
红木行业发展离不开“顶层设计”
明清时期是红木家具发展最好的时代。回顾历史上红木家具在明清时期的发展原因,或许能给我们今天的行业发展带来启示。
推动明清两代家具发展的要素主要有三:一是商品经济的繁荣,二是文化生活的繁盛,三是自上而下的推动。明代工商业发达,文化繁盛,红木家具作为一种艺术性与实用性完美结合的文化载体受到广泛推崇,旺盛的购买力为高端家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得明式家具在中国古典家具史上达到了巅峰;随之而来的清代中前期,尤其是康雍乾三朝,虽然文化上多有钳制,但依然保持了基本面的繁荣,而在经济发展方面更是堪称盛世,这也使得清式家具成为中国古典家具发展的第二座高峰。而最后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明清家具的发展不缺乏顶层设计以及自上而下的推动。明清两朝皇室对于家具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汉唐宋元历代前朝,国家对于宫廷家具的制作尤为看重,连图纸都需要一一过目钦定。虽然他们自身或许并未意识到,但实际上他们已经为红木家具的风格及发展方向定下了基调,推动促进了整个行业蓬勃发展,直至臻于极盛。这也堪称是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上最早的“顶层设计”。总之,经济、文化及顶层设计这三个因素对于红木家具的发展来说,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顶层设计”为红木家具行业转型升级带来契机
我国红木家具行业前十多年的发展正是得益于经济的繁荣与商品消费的推动。十年来,红木家具一度成为人们消费和收藏的宠儿,红木企业、卖场和园区成倍增长,原材料价格更是直线上升。然而,自2014年以来,红木家具市场开始降温,产品销路不畅,部分企业陷入困境,行业开始进入盘整期。
伍炳亮认为,一个行业的发展变革是不可避免的,关键看它是否是朝着更优质、更长久的目标,是否是一个去芜存菁的过程。近年来,消费者的成长甚至已经超越了行业的成长。在传统文化复兴的大趋势下,已经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消费者对于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的追求逐渐升温,市场已经开始发生变化,消费者更加尊重文化、理解文化、热爱文化。但很多红木家具企业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消费者已经转型,没有意识到过去那种粗放式的、不重视红木家具文化内涵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
我们不难发现,红木家具行业现阶段的盘整,正是因为在驱动行业发展的经济基础、文化积淀及顶层设计的“三大因素”中,文化与顶层设计并没有完全跟上。其实,红木家具行业“危”与“机”并存,国家层面对于传统文化的倡导、新一代消费者对于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的追求实际上已经构成了新的市场机遇,而这也正是红木家具行业新的发展契机。
在当今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已逐渐成为社会热潮。绵延数千年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审美旨趣和道德底蕴,正日益浸染和影响着现在的中国人,并成为国人取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可以说,如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在国家层面上,弘扬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复兴一直都是国家大力倡导和不懈引领的方向。中式服饰与红木家具在APEC会议上的高调亮相、大放异彩,黄花梨交椅以及陶瓷、书画等成为国礼,即将进行的G20会议采用西番莲纹缅甸花梨大圆桌……这些动向与民间日渐兴起的传统文化热潮遥相呼应,已经成为国学、茶道、文化收藏等相关领域蓬勃发展强有力的推手,同样也将成为推动红木家具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红木家具企业,对此应予以积极的重视与响应,惟其如此,才能顺应潮流发展,加快转型升级,走出行业发展的盘整阶段。
在国家大力倡导传统文化的今天,身处转型期的红木家具企业不应当忽视另一个重要因素:“文化”的归位。红木家具与文化氛围是鱼与水的关系,红木家具好比是鱼,没有文化氛围的“水”,也就失去了生机。消费者对家具的需求,已经由过去温饱实用型的普通家具转向追求设计与制作都富有文化艺术含量的精品家具,企业应当在红木家具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意蕴下大功夫。这是市场的要求,也是红木家具企业发展的应有之义。
(来源:深圳特区报)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沉香爱好者,甚至很多经营沉香的商家,都对沉香与沉香木的区别不太了解,更不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沉香与沉香木之间有明确的划分标准。
沉香和沉香木一字之差,差之千里
关于沉香木和沉香,似乎有一个“千年不解”的问题,,很多人容易把二者混为一谈,加上部分商家和所谓的“专家”的误导,很容易让人以为沉香就是沉香木,沉香木就是沉香,那到底这种说法对不对呢?
先来看看度娘的解释:
沉香:又名“沉水香”,“水沉香”,自古以来即被列为众香之首。是一类特殊的香树“结”出的,混合了油脂(树脂)成分和木质成分的固态凝聚物。
沉香木:是指沉香的宿主,是一般的瑞香科乔木树,有些地方直接叫沉香树,有些地方叫风树,这种树生长在亚热带,成长速度快,密度低。
长久以来,人们习惯性的把能够产生沉香的树木也称为沉香,其实沉香是油脂与木质部分的混合物,已经不属于木材。而沉香木是具有分泌这种油脂的树木的心材。
沉香木本身为白色,因为生有油脂腺,所以也有一定的香气,但是不是成熟的香体,所以本质上还是木材,不属于沉香。
这就好比牛油之于牛,你不能把一头活生生的牛说成是牛油,也就不能把一颗沉香树说成是沉香。
沉香是当沉香树的表面或内部形成伤口时,为了保护受伤的部位,树脂会聚集于伤口周围,当累积的树脂浓度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将此部分取下,便为可使用的沉香。是一种混合了树胶、树脂、挥发油、木材等多种成分的固态凝聚物,体积不等,形状各异。
沉香木是瑞香科树种干燥木质部分,是一种木材,也是沉香的宿主。沉香树主要生长在潮湿的热带雨林。我们对于这种树中没有结成油脂的那部分叫沉香木。其成长速度快,密度低,和沉香的价值可以说是天壤之别。其一般用来做中药或者造假的不法商贩用来泡药压缩冒充沉香。
沉香在本质上还是木材,决定它到底是沉香木还是沉香的依据是其油脂含量的多少。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规定,固体析出物含量超过10%的就是合格的沉香,而低于10%的则为沉香木。
什么是固体析出物?可以通过实验进行说明:
取一块沉香,将其粉碎,拿出其中100克沉香粉末放到盛有酒精的器皿里,可溶性的物质就会溶解到酒精里。这就形成了含有沉香油脂的溶液。酒精具有容易挥发的特性。接下来就将这些溶液挥发。挥发之后溶在酒精里面的溶质就会析出。
1、如果析出溶质的重量超过10克,那么其固体析出物含量就超过10%,它就是合格的沉香;
2、如果析出溶质的重量低于10克,那么其固体析出物含量就低于10%,它就是沉香木。
近期,大红酸枝、黑酸枝、南美酸枝等木材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需要许可证方可进行国际贸易。这一新规今年6月12日就将生效。业内人士认为,这可能导致红木家具企业无米下锅。由于正值销售淡季,短期内红木家具的价格未必会涨,但长远来看必将涨价。
已有多个红木树种列入濒危名单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又称CITES公约。今年3月,第十六届缔约国大会公布了新的附录修订名单。根据名单,交趾黄檀、中美洲黄檀、微凹黄檀、伯利兹黄檀和卢氏黑黄檀由附录Ⅲ被升列至附录Ⅱ。
对于上述红木学名,市民们或许没有什么概念,但它们的俗称其实就是大红酸枝(或老挝红酸枝)、中美洲红酸枝、南美红酸枝、中美洲黑酸枝和大叶紫檀(小区网论坛)(或黑酸枝)。
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厦门分会家具专业委员会主任彭建楚说,在厦门市场上,大红酸枝、南美红酸枝和大叶紫檀比较主流,另外两种难得一见。
为什么要把这些树种“升列”?据了解,这是上述树种重要原产国泰国、柬埔寨及一些中美洲国家提议的结果。这一方面表明上述树种日益稀缺,另一方面也说明原产国对红木树种的出口管控越来越严厉。
至此,根据中国的红木国标,已有7个红木树种被列入CITES公约的附录Ⅰ和附录Ⅱ,这些树种均须有进出口许可证或者再出口证明书方可进行国际贸易,今年6月12日生效执行。
企业面临问题:或将无米下锅
虽然距离新规实行还有一段时间,不过上述消息已在厦门业内传开。主营高档红木的厦门明红堂红木总经理余小凤认为,公约内容传递出一个信号:未来材料进口将越来越难。“不用说未来,现在上游工厂已经在喊‘没有料’了。”余小凤说,海南黄花梨、小叶紫檀现在已基本见不到大料,即便是大红酸枝,原料也在急剧减少。
福建省古典工艺家具协会常务秘书长、福建群仙红木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少飞也表示,按目前全世界的采伐速度,再过三五年大红酸枝可能就将无材可用。
记者了解到,由于柬埔寨、越南等国对红木原料出口进行管制,许多大红酸枝材料是以家具半成品或走私形式进入国内。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国际公约的严格管制,走私数量将会减少,正规贸易商进货的成本和耗费的时间也会上升。
受供应短缺的影响,今年以来大红酸枝的价格就一直在上涨。余小凤介绍,直径20厘米、长度2米以上的常规木料,去年底的价格差不多为每吨8万元~10万元,现在已经涨到每吨十二三万元。至于直径30厘米,长度2米以上的大料,价格更是猛涨。
陈少飞也表示,即便是最普通的大红酸枝材料,今年来也有5%~10%的涨幅。“如果不寻找替代用材,到时仙游很多红木家具企业或将面临无米下锅的困境。”
对于需求不旺的家具价格短期难涨
然而,虽然材料的涨声已经响起,但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当前正处销售淡季,红木家具商不敢轻易涨价。
据余小凤认为,当前原料成本在红木家具价格中占了大头,但这并不意外着成品价格一定会跟涨,因为红木家具的成品价格还受经济形势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现在经济不景气,又不是装修季节,市场需求肯定受影响。”余小凤说,红木家具本来就相对小众,再加上经济不好,同行间竞争激烈,因此价格短期内涨不起来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相比两年前,红木家具的价格已经涨了一大截。两年前,6万元~8万元的价格就能买回一套客厅家具十件套,但现在同等材质的家具,已经没有十万元以下的了。
“长远来看,名贵红木家具价格肯定还要上涨,只是因为当前经济形势抑制了需求。”彭建楚认为,除“物以稀为贵”外,红木家具的文化价值和内涵也将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
专家:红木共有33种
防止以次充好,最好要求商家在合同里写上木材学名
据记者了解到,列入红木国标的有五属八类33种木材,厦门市面上常见的有海南黄花梨、越南黄花梨、小叶紫檀、大红酸枝、黑酸枝等几种。
而目前,红木家具行业的最大问题仍是将非红木傍红木之名销售,例如把红铁木豆称为红檀,把军刀木豆称为巴西花梨,把风车木称为黑檀等。一些商家则用等级较差的红木冒充高档红木,如把大叶紫檀冒称小叶紫檀,或把白酸枝冒充大红酸枝来销售。因此消费者在购买红木家具时,最好要求商家标示学名,或在购买合同上写上木材学名,作为维权依据。
新华网昆明10月13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岳冉冉)13日,云南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通报了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黄花梨树被盗事件。通报称,10月9日晚,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内一株树龄在50年的黄花梨树被盗,另一株同龄的黄花梨树主干被锯出深锯口,能否救活尚未可知。
通报称,盗贼利用9日晚的大雨作掩护,将这株珍贵的黄花梨锯断成多截后,就地用植物园内的手推车,将木材的主干从林中小路一直推到罗梭江边,随后用小船运至江对岸,从树木被盗现场到江边都遗留下拖运的痕迹和黄花梨的树皮、树叶。
事件发生后,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警方已介入调查。接到报案后,西双版纳州森林公安局勐仑保护区派出所民警立即赶到现场进行勘验,并由植物园保卫人员带领到江边查看了船上的残留物证。
目前,西双版纳州森林公安局派出了由分管刑侦的副局长挂帅的侦破组前往植物园开展前期初侦工作。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