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炳亮历时26年做一件海黄家具精品\1-6月俄对华木材出口460万吨
采编:冯钰
三十五年之后,当伍炳亮再度回忆起1981年他踏上海南岛,从海口沿东海岸一路南下,寻找、购藏海南黄花梨老料的那段传奇经历时,他话语真诚,“可以说,海南黄花梨改写了我的命运和人生。”
踏遍海南全岛,搜寻海黄老料
早在1979年,伍炳亮就开始从事对古董家具的投资与购藏。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王世襄先生关于明式家具的专著陆续出版,对明清老家具的收藏与研究热潮骤然升温,伍炳亮也加入了这一购买与收藏老家具和老木料的行列。那时,港澳台与新加坡等地藏家对黄花梨仿古家具需求旺盛,身在广东台山,伍炳亮得风气之先,把握住了这份先机。
江湖传言,那时候一些进岛收老家具的商人会开着卡车进到村里,看到有不错的木料或者老家具就下车跟物主谈谈价钱,民风淳朴、市场方兴,于是木器商人们往往能用很低的价格拉走明清时候的“真东西”,在后来的若干年中随着黄花梨市场的行情大好而获利丰厚。不过伍炳亮说,他亲身经历的事情并没那么“神话”。
海南黄花梨明式书房场景(伍炳亮作品)那时候,他从海口、文昌、万宁一路到三亚崖城,几乎跑遍了海南岛内黄花梨的重要产地与老家具比较集中的市场,一边收集民间用黄花梨制作的几十年、上百年历史的老家具,修复破损、修改款型,对它们进行再次创作;一边购藏老材料:“当时主要是收集明清两代、几百年前砍伐下来留在山头上的树头、树枝、树桩、树根,还有民间出现的一些老家具、拆房老料,例如床板、门板,我认为满意的,就一概买下来。”
除了这些旧家具与山间树根树枝之外,伍炳亮还喜欢购买海南乡间家庭留作“传家宝”的那些老木料。他说,海南民间如果早年采伐了黄花梨木打了家具,通常都会专门留下一两根木料留在家里代代相传,这既是因为黄花梨木气味芳香,更是因为它具有治疗高血压、祛风湿等多种药用价值。特别是对皮肤过敏很有疗效,人们偶有皮肤瘙痒红疹,往往从放置已久的黄花梨木上稍取刨花,泡水浸洗,颇有效验,所以往往将它库存在家中,数代珍传。从1983年到1997的十多年中,伍炳亮陆续采购了五六百吨海南黄花梨木材,为后来的研究与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伍炳亮甚少亲自进入乡村去直接寻找货源,而是与众多海南黄花梨木材经销商之间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交情。慢慢的,木材商们和这个每年都要到海南岛来收黄花梨,出手干脆大方的台山人成了朋友,逐渐知道他大量收集海南黄花梨是为了创作仿古家具,这帮海南兄弟对他更加相挺,都尽量把最粗大、最漂亮的老料留下来给他。看到好木料,他们都会给他打个电话或者发个短信,通知他到海南看货,甚至是直接把木料邮寄到他位于广东台山的工厂里。让伍炳亮得意的是,多年来购藏黄花梨的眼光、经验与诚信,使得如今的他买海南黄花梨可以做到“三个不用”:不用验料、不用填单、不用定金。“不用验料”,是因为几十年与海南黄花梨打交道,让他鉴别判断木材的水平已经炉火纯青,用不着解开木料看纹理色泽,而是隔着皮壳包浆就能看出木材的品质;“不用填单”和“不用定金”则是因为多年交易铸造的信誉,让木料商人们愿意先将木料寄送到伍炳亮的木器工艺厂里,再拿货款。
海南黄花梨浮雕螭龙纹圈椅(伍炳亮作品)廿六年制一器,感慨海黄凋零
最近这些年来,市场行情的攀升已经将原本就非常稀缺的海南黄花梨从民间几乎完全“挤”了出来,从三十年前每年全海南能有几十吨黄花梨木器与木材供人收购,到三十年后的现在,年均只有三四吨海南黄花梨进入木材市场,“海南黄花梨一木难求”已经成了黄花梨古典家具制作者和收藏爱好者们共同的困境。伍炳亮同样也为此感到无奈:不仅是因为纯粹数量的减少,更是因为板材的规格限制了家具的设计与制作。由于树种与土壤气候等原因,木质致密纹理优美的海南黄花梨不仅成材缓慢,而且树形并不粗大,当年从市场上收购到的那些树头树根,大多数直径只有10~20厘米,很少有超过30厘米的材料,能达到40厘米直径,就称得上“罕见”;而且长度也不够理想,往往只有几十厘米至一米左右,超过两米长度的并不多见,用伍炳亮的话来说,“只有两三成能用来做家具。”
1988年他曾试图用收来的房梁老料制作一张长达3.6米的黄花梨翘头案,但开了料之后才发现梁木内部有裂缝,解出来的板材不够用,于是这件作品就一直搁浅,直到2014年,强台风摧毁了文昌一些百年老屋,屋主要出售老房里的建筑用材,伍炳亮才通过木材商找到了适合这件大画案的合用大料,多轮谈判之后不惜高价将之购回,完成了这件设计制作时间长达26年的作品。
海南黄花梨灵芝如意纹翘头大案海南黄花梨灵芝如意纹翘头大案侧面(伍炳亮作品)(注:最终成品为《海南黄花梨灵芝如意纹翘头大案》,该案面板宽大修长,选大板对开双拼而成,面下牙条与腿足间的挡板,也都用料宽绰,游刃裁剪间,尽显端美大气。据了解,该案将作为伍炳亮的参展力作,在5月14日开幕的深圳文博会上公开亮相,备受黄花梨家具发烧友的期待。)
这是近半年来伍炳亮经常对人讲起的一个故事,每次讲完之后,他都会深有感触地说,黄花梨家具制作是需要实力也需要缘分的行业。说需要实力,是因为国内持续几十年的材料收购基本上将当时进货渠道的货源消耗殆尽,海南黄花梨木料日渐稀少,原料价格高昂,规模较小的厂方可能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危机;也是指对如此昂贵的木材进行加工,需要厂方具有很高的设计实力,不粗制滥造,不浪费来之不易的稀缺资源,负起社会责任。伍炳亮谈起黄花梨的珍稀与优美来总是滔滔不绝,即使在近年黄花梨原材料价格攀升的情形下,他仍然保持每年收购一两吨木材:考虑到这两年来全海南出现的海黄也不过年均数吨,这实在是个让人惊讶的数字。
明式海南黄花梨亮格柜(伍炳亮作品)良材高价难求,艺业追求不息
伍炳亮认为,业内许多人太保守、太犹豫,总是回头看过去。“他们总是觉得,1997年才十多二十万一吨,现在好的海南黄花梨一斤都要两万了,这么贵怎么能买呢?成本这么高,买下来制作成家具还有利润空间吗?我们不能简单地做这种数字比较,而要和当时的生活指数进行全面对比。那时候人们一个月平均工资只有几十元,一年收入只有600元左右,那么12000~15000一吨的黄花梨木料在人们看来也是非常昂贵的。我想,在这个问题上,也需要‘与时俱进’地考虑问题,黄花梨本来就极度稀缺,而且会越来越难得,材料供不应求,你下不了决心拥有它,它就落到别人手里了,你就占有不了高端市场,就被时代抛在了后面。”
明式海南黄花梨圆包脚草龙纹角牙凉榻(伍炳亮作品)这是伍炳亮作为成功的仿古红木家具商人给同行的忠告,但对于他个人来说,其实想法更加单纯。“我的着眼点不是生意,而是自己对海南黄花梨的喜爱。因为真心喜欢,所以有胆量持续购买木料,因为我不是为了升值,而是为了用它来创作。在制作这批古典家具之中,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黄花梨资源的来之不易,而能够惜材如金。用最严谨、最负责任的态度,去做一批既对得起前人,又经得起后人检验的黄花梨家具出来,我觉得既是对自己从业三十多年的一个总结,也能真正使这些珍贵良材得以焕发第二次生命,让好的家具艺术品传承给我们后人。能够每年用海南黄花梨设计制作几件好的家具来与同好分享,就是我最大的满足。”
据外贝加尔斯克铁路局新闻处发布消息称,2017年1—6月通过外贝加尔斯克国际铁路检查站俄对华出口货物达700万吨,比2016年同期增长10.2%。
据该公司发布消息称,俄对华出口主要份额为:木材(460万吨,比2016年增长6%)、煤炭(74.4万吨,是2016年的7倍)、矿石(53.92万吨,比2016年减少46.9%)和无机肥料(52.42万吨,比2016年减少10.9%)。
(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伍炳亮简介
伍炳亮出生于广东省台山市,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事明清家具的购藏、研究与设计制作,对明清家具的造型结构、工艺手法以及文化内涵有着独到的见解。提出了以“型”、“艺”、“材”、“韵”为准则的传统家具评鉴与设计制作指导理论,并以此理论为基础高仿、改良与创新设计出近千款明清式艺术家具,作品以“型精韵深、材艺双美”的艺术特点深受国内传统家具资深专家学者、收藏家的肯定与推崇。
从2003年开始,伍炳亮及其作品在各类展会中屡获殊荣,而且几乎都是最高奖项。最近几年的获奖情况分别是:2009年7月,荣获由中国国际设计艺术博览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联合颁发的“2008—2009年度设计艺术成就奖”;2010年,作品《海南黄花梨透雕螭龙纹大围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举办的“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荣获特别金奖;2011年,作品《海南黄花梨灵芝如意牡丹花纹新款大床加床头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举办的“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荣获特别金奖,并获得五连冠殊荣。
伍炳亮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艺术品鉴定评估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执行主席、中国收藏家协会古典家具收藏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明式家具学会理事、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广东省家具协会副会长、伍氏兴隆明式家具艺术有限公司艺术总监、伍氏兴隆明式家具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们要收藏的红木家具,是具有永久艺术生命力的高端艺术品。我们看中的是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及散发的艺术美感,这才是真正最大的收藏价值之所在。唯有这种古典家具精品,未来的升值潜力及空间才会无限,而不是一般的红木家具,时间会告诉我们这一答案。”伍氏兴隆明式家具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伍炳亮表示。
在他看来,目前的红木家具收藏界基本上可以用“以鉴定位、以位定藏”来概括,即对红木家具的鉴赏能力和欣赏水平决定了一个收藏者在红木家具领域里的品位,而品位的参差不齐,就自然决定了收藏者所选择及收藏的红木家具的层次也不同,即要么是普通的红木实用家具商品,要么是制作水平稍微讲究一点的工艺品,而最高境界则是红木家具领域里的艺术品。
作为明清古典家具的设计及制作大师,作为仿古家具艺术的鉴赏大师及红木家具文化大师的伍炳亮,其真正希望收藏者们要达到的是艺术境界及艺术收藏,而不是一般性的商品收藏,更不主张那种钱多了无处花的盲目跟风式的收藏。
只有艺术品级别的红木家具才真正值得收藏,也就是说,红木家具收藏是在收藏艺术与文化,而如何辨别一件红木家具的艺术含量,便成了收藏的艺术。
原料稀缺催生收藏潮流
在今天的中国富裕群体里,购买及收藏红木家具已经蔚然成风,成为了一种新的投资时尚,收藏这一传统行业正在仿古家具行业兴起,而伍氏兴隆的各种红木家具尤其是黄花梨作品一直以来都是市场上的抢手货。
收藏对象或者相关原材料的稀缺性是产生收藏价值的基本因素,红木家具收藏也不例外。
据伍炳亮介绍,明清黄花梨家具收藏热潮和黄花梨材料再被大量使用制作仿明清家具,应在1984年王世襄的《明清家具珍赏》一文发表之后,国内外收藏家及商人到全国各地搜寻散落民间明清家具,大量珍贵的明清时期采用紫檀、黄花梨所制作的家具从那时候开始源源不断流到国外,这也许是明式黄花梨家具在历史上最后的一波流失,当大家醒悟和意识到黄花梨的市场价值时,黄花梨古典家具已所剩无几,精品更难求,就算能有机会购到也是代价不菲。
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南方江门五邑地区出现了众多古典家具企业,他们在传承传统工艺基础上利用珍稀海南黄花梨仿制明式家具。
即使是在这个时候,黄花梨也已经成为珍稀之物。当时所用的海南黄花梨材料都是在海南明清时期被砍伐后遗留在山上的树头、树根和民间老旧家具门板、房梁甚至米柜、锅盖等等。
“由于一木难求,市场价格连年攀升,80年代初期按吨计算,而今已经是以斤论价,目前市场价格为6000—8000元/市斤,特别长大料超15000元/市斤,海南黄花梨所制作的仿古家具价格快速接近中等级别黄花梨古董家具。”伍炳亮表示。
此外,越南黄花梨供应量也非常紧张,进口量由2000年初的每年几千吨逐年递减,2008年大概200吨左右,2009到2011年已是寥寥无几,近几年来每年的价格涨幅都近乎翻番,紧追海南黄花梨,涨幅已超越小叶紫檀,成为木材市场上最尊贵的品种之一。目前越南黄花梨一般在300万—500万元左右一吨,特别长的大料超宽板材在600万—800万元/吨以上。
那么黄花梨的价格是否还能继续升高呢?
“黄花梨成材需要数百年甚至千年的时间,而喜爱并有能力收藏的人们也与日俱增,供求关系日益紧张,它的价值会有稳定的上升空间,而黄花梨古典家具也有理由登上顶级奢侈艺术品的殿堂,接受人们的崇拜。”伍炳亮如此回答,“由于原料极为稀缺,伍氏兴隆也在逐步减少黄花梨作品的制作和销售数量,转为自身收藏。”
在这种大料难寻、大作难购的情况下,伍氏兴隆早期出品的黄花梨茶盘、笔筒等小型物件成为了坊间追求的热点。一件早期售价在2000元左右的伍氏兴隆黄花梨茶盘,如今已被叫价到20000元。伍氏兴隆的企业论坛上屡次出现要求团购茶盘的帖子,可见人气之旺。
艺术精品升值空间大
原材料的稀缺及不断升值导致了收藏风的盛行,这对红木家具行业本来是件好事,但在伍炳亮看来,这股潮流是泥沙俱下,他担心极大的供求失衡会使收藏者不注重对红木家具艺术水平的鉴别,从而使真正的传统古典家具文化及艺术精髓在这一表面的行业盛景中消失。
“对于明清家具、仿古家具的鉴赏与收藏,我觉得定位非常重要,而要把握好定位,平时就要不断学习和研究,在多看多比较及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眼光和鉴赏能力。”伍炳亮表示。
伍炳亮认为,应以“型”、“艺”、“材”、“韵”四个标准,把握好设计制作经典款式艺术家具的定位,给稀缺名贵木材赋予第二次生命,将好的作品传承给后人,让中华民族传统家具优秀文化得到更好弘扬与发展,“这是我们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型艺材韵”不仅是鉴赏古典家具的四个标准,也是投资与收藏明清家具时要考虑的几个因素,即造型是否经典,比例是否协调优美,第一感觉非常重要;要检验每一件家具的制作工艺水平,看其是出自于能工巧匠,还是普通工匠;家具所用材质名贵与否,是否真材实料及舍得用材;在前三者基础上,整件家具是否能有一种特别的神韵与美感,是否能有一种特别的吸引人的力量。
此外,在收藏中还要注意看年份和出处。如果是黄花梨家具,要看它是否明代早期、中期、末期,还是清朝早期的。“出处则涉及每件家具很关键的背景,是宫廷家具风格还是民间家具风格,等于我们评估瓷器一样,官窑级别与民窑级别之分,不同级别的家具造就了价格差异,有的是天与地之差”。
最后是稀缺性。“一件明清家具如果符合以上所提出的标准,如果再加上存世量是独一无二的经典款式家具,那么升值空间巨大。”
因此,“在明清家具、仿古家具的设计、制作、鉴赏及收藏中,定位非常重要,我觉得老家具要以精品为主,新仿家具也要以高品位艺术家具为主。也只有高品位艺术家具才有生命力,才能经受市场考验,才有更大的升值空间。我们不单纯是追求它的稀缺名贵的材料,更重要的是一件家具的款式是否经典、造型是否协调优美、工艺是否到位。”伍炳亮表示。
伍炳亮的这一观点可以从每次的明清家具拍卖成交价上得到验证。有些造型优美、款式经典的小桌可以拍到一个天价,比小桌大6到10倍的大柜却拍不到小桌1/5的价格。
但在供求极度失衡的市场里,有些很低劣的家具仍能销售出去,这一消费群体是什么人呢?“我感觉是那些没品位但是有很强经济实力的客人把这些家具请走了。明清家具、仿古家具中既存在普品、商品、工艺品、艺术品不同等级之分,而整个消费群体也存在着诸多品位,我们希望消费者能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及鉴赏水平,投资与收藏真正的红木经典家具,这能带来个体利益、行业繁荣及传统文化精髓延续三者共赢。”伍炳亮表示。
4月12日,广东省质监局官网发布2017年广东省人造板产品质量“双随机”专项监督抽查结果。经检验,发现23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15.3%。
本次抽查了广东省内141家企业生产的150批次人造板产品。不合格项目涉及“吸水厚度膨胀率”“内胶合强度”“顺纹静曲强度”“顺纹弹性模量”“横纹弹性模量”“甲醛释放量”“胶合强度”等7个项目。
本次被抽查的141家生产企业(150批次)包括大型企业1家(1批次)、中型企业10家(11批次)、小型企业130家(138批次),大、中、小型企业占被抽查企业总数的比例分别为0.7%、7.1%、92.2%。本次抽检发现23家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合格,其中,中型企业2家,不合格发现率为20%;小型企业21家,不合格发现率为16.2%。
对本次抽查发现的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该局已责成相关地市质监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等规定,责令企业停止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并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依法组织复查;对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生产企业依法进行查处。
编者按:
近年来,红木家具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与追捧,随着消费需求的增长,也加剧了黄花梨、紫檀、大红酸枝等名贵木材的资源消耗与价格的上涨。尤其是海南黄花梨老料更是难得一见,每市斤价格高达万元以上。在资源稀缺而需求增长的背景下,黄花梨高昂的价格自然引人垂涎,“鱼目混珠”的假黄花梨也就开始粉墨登场。耗费巨资购买的“黄花梨”却是廉价杂木,类似这样的上当受骗事例也屡见报端。黄花梨收藏浪有多急、水有多深?收藏者又应该如何去辨别真伪?为维护红木家具市场健康发展和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我们特邀中国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主席团主席、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伍炳亮先生,用他的“火眼金睛”来为您揭开“假黄花梨”的迷局……
记者:近年来,为何黄花梨的价格持续上涨?请问黄花梨木材资源有多少?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一些假黄花梨木材与家具,是个别情况还是普遍存在?
伍炳亮:黄花梨的价格上涨是供需矛盾造成的。改革开放后随着传统家具的复兴,市场需求和消费人群也在稳步上涨,促使红木家具行业发展迅速,同时也加速了对珍稀名贵材料的消耗。截至目前,尤其是黄花梨的资源行情状况最令人忧心又无奈:海南黄花梨野生老料可以说是一木难求,越南黄花梨材料资源也迅速枯竭,两者的市场价格持续攀升。目前海南黄花梨是按斤、论块议价,依据规格不同每市斤价格在1~2万多元。资源稀缺,价格上涨,但相应的市场需求却不减反增。在这种情势下,受利益的趋势,便有些心术不正的人用其它低档木料来冒充黄花梨出售,牟取高额利润。
整体来说假黄花梨在市场上还是个别现象,但是金额高、危害大。在前几年,这类骗局就已经存在,虽然也有些媒体披露,但没有得到广泛重视。而近一段时间以来,这类骗人的事情却有增无减,而且由于行骗的手法比较隐晦,又多发生在熟人和朋友之间,即便揭穿也大多是私了,没有公布于众,所以社会上这些骗局仍层出不穷,使一部分投资收藏黄花梨人士纷纷中招上当。
记者:您投资收藏黄花梨已有多年,在您的从业过程中,是否也曾遇到过这类假黄花梨的骗局?您当时是怎么应对的?
伍炳亮:从业以来,我经历或知道的这种骗局故事并不在少,近期就遇上一例。一个多月前有位客人发图文信息给我,说他朋友有一批清代留下的海南黄花梨老料,有40多根圆材,每根长2米多,直径60~100厘米,总重20多吨。报价每吨800万~1800万元,想让我收购。我看过图片后,直接回信息告诉他这批料根本不是海南黄花梨,而是一种较低档次的非洲硬木。这位客人又回信息说他的朋友强调这批料真是海南黄花梨,并想请我去现场验看。我则直截了当地回复说:“你那朋友被人骗了,还在执迷不悟。假如这批料真是海南黄花梨,像图中这么大口径的料,目前市场价格每市斤大概应在一万七千甚至两万多,折合每吨可达三千多万到四千多万。再说近几年来,每年有机会从海南民间搜寻到的野生黄花梨老料也就那么几千公斤,综合这些来判断,不用去看也知道是假的。”
听了我这番话,客人再回信息说他朋友坚持说这批料是清朝的海南黄花梨老料,是家里经几代收藏,由他父母留下来的。我看完信息后,感觉他朋友不听人劝,甚至连我也想欺骗,觉得有些过分了,忍不住发信息对他进行劝告,也责问他朋友。如果是木材鉴定水平不高自己上当受骗,可以原谅他的无知,但如果在听了我的解释,明知木材不是海南黄花梨后还继续编谎言讲故事来蒙骗别人,说明他为人缺乏诚信,对这种朋友就应该当心了。
记者:在您看来,这类骗局一般都通过哪些手法来实现?用来冒充黄花梨的大多又是怎样的木材?要是错买了,会造成多大的损失?
伍炳亮:一般来说,这种骗局大多发生在熟人、朋友之间,所谓“宰熟”,而且多带有编造好的传奇故事。可以说有点像传销,有些人往往是自己先被人骗了,再去想着骗别人,尤其是骗熟人,这样一手一手传递下去,性质非常恶劣。至于那些用来混充黄花梨的木料,就我这些年所看到的,大多应该是些产于南美洲、非洲的硬木,很多并没有纳入《红木》国标,价格档次都比较低端,大概每吨只在几千或万元左右,价格与黄花梨相差上千乃至上万倍。
这些木料和黄花梨没有任何关系,但在外观上都与黄花梨有些类似,有些人就动了歪念,加以利用这个特点,再用看似非常“实惠”的价格来诱骗黄花梨的买家上当。一旦买家轻信了,没抵住诱惑,把它们当黄花梨买回去,便彻底被坑了。由于黄花梨价格的高昂,一旦上当受骗,损失就不会小,买得越多,交的“学费”越多,损失越大。早两年,我一位收藏家朋友刚买下一吨左右的“海南黄花梨”圆材,口径在10到30厘米,长度在1.5~2米之间,让我帮忙鉴别一下。后来他把材料用车拉到我那里,我老远看到车上十多根外表打磨得很光滑的木料,便直接跟这位朋友说他这批料不是海南黄花梨。他听后觉得很后悔,因为这批料是拿他收藏了很久的几件价值几百万的明代青铜器才换来的。他这“学费”交得就实在太昂贵了。
记者:这么多骗局中,您是怎么识破其中机关的?是否有看穿真伪的秘笈和方法?
伍炳亮:我的经验是基于几十年的设计制作经验,开料配料,这种真刀真枪的实战经验积累的,看一眼黄花梨就会知道对不对。这种“感觉”消费者短期内可能难以掌握,但是知道黄花梨的木材行情和常识分析,也可以做出初步的判断。例如以上骗局中,他们展示的木料都打磨得很光溜油滑,从目前黄花梨的实价行情来分析,就可以说是个很大的破绽。
目前海南黄花梨野生老料是按规格、质量议价的,一般口径10多厘米,长度1米左右的普通料,每市斤1万元左右;口径18厘米,长度1.5米左右的中长料,每市斤1.5万元;口径18至20多厘米,长度1.8至2米的就已经算是大料了,每市斤可达1.8万至2万多。按这种价格来分析,如果每一根海黄老料都打磨得那么光滑,至少会减少几斤的重量,这就相当于损失十多万元,所以凡是经营这种名贵材料的木材商人都不至于笨到去刮磨原木。在三十多年的从业经历中,我所投资和收藏的海南黄花梨拆房老料和原木,也都保持着历史上砍伐后再经过许多年后所出现的老皮壳,从来没见过刮磨得那样光滑的。遇到这种骗局,一定不能抱着侥幸贪便宜的心理,自己先冷静下来,结合市场行情和相关知识进行推导分析,就能很容易识破它。
而真正要鉴别黄花梨材质的真伪,还应该从海南黄花梨本身的外表、纹理、质感和味道等性状特征进行分析。由于生长周期漫长,海南黄花梨野生老料木质坚实、油性充足,所以在原木外表上多不会出现裂纹,这是目前许多进口木材难以和它相媲美的地方。此外,受生长地区的地貌、土壤、气候等条件所限,海南黄花梨的成材非常缓慢,就算生长上千年,也只体现在木质密度和油质感上,很难出产较大口径的木材,一般多在10多厘米至20多厘米,能超过30厘米的非常少见。另外,海南黄花梨的材质还会因产地不同而异。例如生长海南岛的海口、文昌地区的黄花梨,由于地貌、气候和土壤的关系,所产植的黄花梨心材色泽呈现浅黄和金黄色;若生长在昌江、东方地区的黄花梨,因其该地区地质含有铁矿、金矿的土壤,且土壤瘦削,营养不足,黄花梨成材缓慢,造成其质地油润紧密,其心材一般呈红褐色或紫红褐色,久则变为暗红金黄色,有光泽,具香气,材料纹理千变万化,自然成形,花纹瑰丽,所以最为珍贵。
另外,虽然这些冒充黄花梨的木材在外观色泽上和黄花梨略有相似,但是无论是材质的油润性、瑰丽感以及密度和香味等等,都是和黄花梨无法比拟的。只要掌握了黄花梨的一些典型特征,购买时冷静分析并向内业高手请教学习,也就能避免上当受骗,这对于我们投资和收藏黄花梨是非常必要的。
记者:近期“假黄花梨”的案例的屡发,给黄花梨的投资收藏蒙上一层阴影,它们造成的乱象也让许多收藏人士心生疑虑。那么,这种状况是否会动摇黄花梨的行情走势呢?对此,您怎么看待?
伍炳亮:对于黄花梨的投资收藏走势,我一直都信心满满,所以也相信它不会因这些一时的迷局和乱象动摇。这一来是因为它的收藏价值在历史上就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可。早从明代开始,黄花梨就已成为传统家具的首选用材,深受上流社会和文人雅士们的推崇。持续到今天,西方许多著名博物馆、收藏家以及国内外一些私人会所都以拥有黄花梨家具为荣。二来则是因为当代黄花梨的供求状态已确证了它稳定走高的行情。从近年来看,海南黄花梨野生老料供应来源有限,据我们调查统计,每年从民间收集的野生林海南黄花梨老料也不过三至四千公斤,对比我国拥有的十多亿人口的消费市场而言,实在很难满足,所以在供给如此紧缺的市场中,若能拥有一两根海南黄花梨老料和一两件海南黄花梨精品家具,绝对算得上是一种缘分和机遇。有鉴于此,对于目前的“假黄花梨”现象,我认为假的始终也成不了真的,并不能动摇黄花梨固有的行情走势。从中只要我们多长些心眼,不为一时的利益诱惑,冷静分析行情并进行推导,也能拆穿其中的迷局,走出这层阴影,进而还黄花梨一个更为明朗的明天。(刘源屏)
深圳特区报
本周有新货补充。据记者调查了解,阿根廷绿檀香的走红缺货也激发了木材商“找货”的积极性,经过不懈的努力,近期广东市场有一批绿檀香进入市场,虽然产地是墨西哥的,但品质却不逊色与阿根廷的。有商家反映,比起阿根廷绿檀,墨西哥绿檀较为细腻,切锯出来的木板没有阿根廷绿檀那种粗糙的感觉,同时其密度也相对较大,相当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目前这批墨西哥绿檀香直径30-40cm,价格报14000—14500元/吨。
方面,据记者调查了解,虽然近期刺猬紫檀走货不是特别顺畅,但是一些新货却受到了补货厂家的青睐,虽然新货价格要不旧货价格贵些,但是因在加工工艺上,与旧货相比,刺猬紫檀更容易上色处理,厂家还是更愿意拿刺猬紫檀新货。目前广东市场刺猬紫檀产地加纳的新货价格报4300-4500元/吨,产地冈比亚、加纳的旧货则报4100-4800元/吨、3800-4300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