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清代戏台藏身番禺豪宅小区\江苏临湖镇对2家散乱污木业企业进行整治
详细内容

山西清代戏台藏身番禺豪宅小区\江苏临湖镇对2家散乱污木业企业进行整治

时间:2020-10-11     人气:791     来源:     作者:
概述:这是原来还没被拆的戏台照片。图片来源:网友“如也夭夭”目前“水土不服”面临重建文/羊城晚报记者何伟杰许诺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和公安部联手发布了《关于坚决制止异地迁建传统建筑和依法打击盗卖构件行为的紧急通知》,明确指出,国有的认定......
这是原来还没被拆的戏台照片。图片来源:网友“如也夭夭”

目前“水土不服”面临重建

文/羊城晚报记者何伟杰许诺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和公安部联手发布了《关于坚决制止异地迁建传统建筑和依法打击盗卖构件行为的紧急通知》,明确指出,国有的认定传统建筑所有权不得买卖,非国有的认定传统建筑所有权可以交易,但不得进行搬迁。新华社撰文指出,2011年6月,山西晋中市榆次区庄子乡六台村将村内一个被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清代戏台拆除后以11.6万元卖到了广州番禺。

这座神秘的清代戏台究竟位于何处?记者近日多番探访,终于在番禺星河湾海怡半岛花园发现疑似其“真身”的建筑。此外,该小区内还藏有两套占地数千平方米的徽派和晋派大宅。国家文物法明确规定不可移动文物不能随便迁移,有山西文保爱护者呼吁文物部门应尽快查明,让古戏台早日回家。

山西清代戏台藏在番禺豪宅小区内

根据热心市民提供的线索,记者近日一路寻访,来到了位于番禺区的星河湾海怡半岛,该小区位于珠江后航道与番禺三支香水道交汇处,在小区东边的岛尖处,记者找到了一座宽约50米、长约150米、占地面积数千平方米的晋、徽派建筑群,门口有保安看守。

晋派大宅门口伫立着一座由百年老木构筑而成的老戏台,梁架多层叠构,极富立体感,并有加强舞台音效的八字影壁,两边照壁砖雕图案精致。对比历史照片发现,与被倒卖的山西晋中市榆次区庄子乡六台村老戏台有几分相似。走进里面更是别有洞天,晋派大宅采用的是三进院设计,局部两层。亭台楼阁雕梁画栋、斗拱飞檐,相当精美。而徽派大宅则是挂有“大夫第”门匾,宅内同样也是三进结构,青砖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与老宅浑然天成,配有木雕小桥、流水,相当别致。

守门保安告诉记者,这些徽派和晋派建筑都是老板五年从山西、安徽等地整套“搬过来”的,其中包括古戏台、照壁、古屋、甚至地面的砖块。大宅移过来后,主要供小区业主参观以及会所之用。

记者搜索资料发现,对于小区内的这两套古宅,几年前多家媒体曾对其报道宣传。时任星河湾古宅项目总顾问姜伟曾介绍,这座晋派古宅是清朝晚期的古宅建筑,是以山西大宅的形制格局为样本作拼接,里面构件来自山西省不同地方,如戏台来自于山西省榆次县,过厅来自于山西省太谷县,主楼来自于山西省祁县等。从山西到广东,古宅经历了拆卸再组装。

文保人士比对:两戏台疑似为同一物

那出现在星河湾海怡半岛的这座清代戏台,是否跟上述被倒卖的文物戏台是同一物?记者对比资料发现,这两座戏台都是出自山西榆次。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拯救古建公益基金联合发起人唐大华早在两年前根据热心网友提供的两地戏台照片资料对比发现,无论是戏台的枓栱结构、两边照壁的砖雕图案以及戏台内放置的木梁等完全相同,确实是同一座建筑。

2013年6月,榆次所属的晋中市文物局认证微博@晋中文物就该老戏台问题回复唐大华,确认该戏台为“2009年‘三普’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产权归村集体所有。2011年6月3日,该村擅自将戏台拆除。榆次文物旅游局曾责成庄子乡政府监督六台村委立即组织修复古戏台。但时隔两年,被拆戏台不仅没有修复,反而出现在外地,实属痛心。”榆次文物旅游局当时承诺将深入调查,积极处理。但至今老戏台原址依旧空荡荡。

记者近日联系了如今老戏台的业主方星河湾地产集团,核实老戏台的真实身份以及来源,对方表示会跟进调查并尽快回复,但截止记者发稿时止仍未收到对方消息。

老宅乔迁后“水土不服”面临重建

事实上,早在2013年,星河湾就曾打算在位于番禺区南村镇兴业大道南侧某占地243205.7平方米的地块兴建番禺区古建筑艺术馆(文园)。根据媒体当时报道,该艺术馆将复建1座晋派建筑、2座徽派祠堂和4座徽派建筑,还会陈列3万多件明清古家具及石雕作品,这些古建筑是由星河湾董事长黄文仔多年来在山西和安徽等地收藏所得,拆好运回广州。该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当年获得了广州市规划局通过。

然而,在当时规委会上,不少专家对于这种异地复建古建筑的做法表示了质疑。有专家担心,北方的建筑在南方一般都会“水土不服”,迁移到广州很容易腐烂。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当时也批评表示,星河湾要建番禺区古建筑艺术馆,是很好的想法。但从严格意义上讲,不应该支持这种将外地古建筑拆掉异地重建的做法,而应该反对这种做法。只是木已成舟,这批古建筑已经编号运到广州,所以就地保护比不保护要好。

记者近日走访了当初规划地块,发现里面早已一片荒芜,除了堆积了若干大石,以及建成部分石桥之外,并没有任何古建筑艺术馆的痕迹。守门的保安告诉记者,这里曾经确实摆放过一些老建筑,但现在都拆除保管起来了,至于地块未来用途,他表示不太清楚,“古建筑艺术馆应该是不会再建了。”

不过正如当初很多专家担忧的,目前位于星河湾海怡半岛的两座古宅在迁移到广州五年后,早已被白蚁严重侵蚀。守门保安表示,接下来星河湾方面打算把两栋大宅拆除再重建。记者在大宅里看到,大门右侧的一处木梁后已经被白蚁侵蚀出一个巴掌大小的坑洼小洞,徽派建筑门楼牌坊两侧甚至被凿开了两个大洞。大宅内全是施工的痕迹,几十块石牌匾靠在院内,石砖雕饰正在地上等待拼装。屋内还摆放着大量编号的古董家具、石雕。

广州市文广新局:并非属地文物,应由山西文物部门作出处理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拯救古建公益基金联合发起人唐大华也曾多次在网络上发声,呼吁这座古老的山西古戏台能早日回家。广州市文广新局方面日前回应,无论从国家还是广东省、广州市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都没有支持文物迁移的做法的条款,而是坚持原址保护的原则。文物若需要迁移异地原状重建,必须履行严格的审批程序。星河湾古戏台如果真的是从山西迁移过来的不可移动文物,按照相关文物法规,应该由山西文物部门实施处理。根据《山西省文物建筑构件保护管理办法》规定,发现擅自转让、抵押文物建筑构件的,应由当地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责令恢复原状;拒不恢复原状的,依法对相关责任单位或责任人作出相应处罚。

争议:古建筑异地迁移重建是破坏还是保护?

其实,从异地迁来广州的古戏台并非只有星河湾一处。2000年,对徽派建筑情有独钟的刘憬坤从山西购买了一个宽12米、长10米、高6米的清代古戏台运回广州,后来放在现今荔湾区芳村1850创意园内某红木家具店内。他介绍,古戏台为当地一个家族所有,当时几兄弟正因财产分割不均而闹矛盾。他委托了一个本地人与老大商谈购买,最终打包买了一个戏台、一个亭子和一个长廊,总共花了30万元不到。随后他请上海的朋友带着专业人员拆除、包装盒运输。

“迁回来的是木质的顶梁、柱子,相当于一个外壳。由于我在古建筑这方面很专业,很清楚流程。拆除前先录像拍照,再拆、编号、多层包装,运到广州后还改小了尺寸。”刘憬坤说,古戏台主要为了公司打响文化品牌,同时也作为广州京剧票友交流之用。据悉,每个月古戏台都有一至两场表演,最多时吸引了300个票友。如今这个古戏台已经不在1850创意园内。刘憬坤说,去年10月份他已经把古戏台拆除,搬到了上海。

刘憬坤认为,在当前全国对文物保护重视程度不够的大环境下,古建筑异地迁移重建其实未尝不是一种保护,“很多地方民间和政府空置着历史建筑,也没有资金维护。若能迁移到广州恰有资金和技术去维护,为何不可?去年文物保护协会的人也因此找我谈过,我也带他们去中山的旧建筑交易市场,给他们展示古建筑迁移后保护的现状。”

不过,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汤国华表示,如果迁移的老建筑属于不可移动文物,迁移行为或已涉嫌违反文物法规。另一方面,星河湾把戏台从北方移到南方从文物保护的角度上,也是不明智之举。因为南方天气潮湿虫害较多,木建筑一般选用通透轻巧的杉木;山西气候干燥,其木建筑移到南方肯定会水土不服。但目前既然已经移了过来,要搬回去可能性已不大,只能通过上桐油、散湿的方式进行微调。


1月22日,江苏临湖镇污防攻坚办在巡查中发现辖区内存在2家木制品加工、喷漆企业,车间内喷漆废气均未经过收集处理,直排外环境,严重影响周围环境及居民生活。为此,镇污防攻坚办立即对属地村下达了督办通知。
1月23日,镇污防攻坚办会同安监、市监、消防、环保等职能部门及相关村立即对涉事企业(作坊)开展了联合查处,对两家“散乱污”企业(作坊)实施了停电强制措施,对电箱、喷房等设备实施了查封,责令相关负责人限期整改。同时,镇污防攻坚办对厂房房东进行了约谈,发放并详细解读了《告全镇厂房出租业主书》,责令禁止引入新的“散乱污”企业(作坊)。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2016年,山西围绕“生态治理与脱贫攻坚结合,山上治本与身边增绿并进”的工作思路,高标准完成营造林400.04万亩。

    山西省各级林业部门实施重点区域国土绿化、退耕还林、林业生态保护、林业产业提质增效、森林质量提升和林业扶贫攻坚六大工程,推动荒山增绿、群众增收。全年营造林400.04万亩,全面完成年度任务。其中吕梁山生态脆弱区完成造林147.61万亩。森林抚育完成92.01万亩,育苗109.22万亩,四旁植树9763万株,完成村庄绿化500个,5个行政村被授予“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

    2017年,山西林业建设将以生态治理与脱贫攻坚整体推进为着力点。在省级层面编制完成退耕还林、造林绿化、林地资源管护、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4个专项规划,汇总形成全省林业脱贫攻坚总体规划,以规划促进扶贫、引领攻坚。

    (来源:山西省林业厅)


    过去十年,俄罗斯不断增产针叶材锯材,增产幅度达到37%,共计3200万立方米。2016年,增产趋势依旧强势。自从2014年底卢布崩盘以来,针叶材锯材出口量持续攀升,增长幅度远高于产量。

    卢布的崩盘大大提升了俄罗斯锯木厂的出口利润率。据俄罗斯统计局(Rosstat)的报告显示,俄罗斯国内市场的锯木价格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相对平稳,几乎没有涨幅,从而促使锯木厂出口更多的锯材以获取高额回报。过去五年,俄罗斯针叶锯材的出口比例从64%上升到79%。

    随着全球市场针叶材锯材需求量的增加,俄罗斯锯木厂过去十年不断提高产量和出口量,同时调整出口策略,以提升市场占有率和利润额。

    阅读全文
  • 为有效保护森林树木资源,坚决遏制木材的非法流通,山西高速交警四支队六大队针对春季途径本辖区内运输木材车辆增加,加大排查整治力度。2018年3月28日、29日,民警连续查获两起非法运输木材的违法行为。

    28日16时许,山西高速交警四支队六大队民警在京昆高速龙门安全检查站进行集中行动,在检查一辆鲁J牌照的重型半挂牵引车时,驾驶员马某称其所载货物为废旧轮胎,民警察觉驾驶员说话躲闪,便再三要求其打开篷布查看,心虚的驾驶员马某急忙拿出钱财企图贿赂民警,被民警严词拒绝。


    民警打开篷布后发现车辆拉的是木材,而驾驶员既无法说清车上木材来源情况,又不能提供相关手续,随后民警将其带至检查站内做进一步调查。29日10时许,同样的情形又发生在龙门省际交通安全检查站。民警正常执勤时发现一辆黑M牌照的重型半挂车从西安拉上木材准备送往大同,行驶至京昆高速龙门收费站时,因手续不全被民警查获。

    目前,以上两起案件均已移交至河津森林公安作进一步处理。


    王伯杨天然胎漆器作品《嬗变》。王伯杨天然胎漆器作品《冥王星》。

    深圳商报记者杜翔翔

    漆艺在中国有七千年的历史,与烧制瓷器和丝绸纺织共同成为中国三大传统手工艺。在中国,坚持用生漆这种天然树脂进行漆器制作的人非常稀少,原因也许是作品周期太漫长了。第十二届文博会上,青年漆艺艺术家、深圳观古楼的非遗传承人王伯杨携带用天然大漆制作的茶器、酒器、文具,手镯等漆艺作品登场,这些天然胎漆器制作精巧雅致,让人爱不释手。

    传承及弘扬天然胎漆器

    王伯杨的天然胎漆器作品崇尚自然,他认为,天然胎漆器这一古老的手艺,蕴含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是在人与自然取得平衡的理论上制作的,是符合中国古典哲学理论的。

    王伯杨在继承家学的基础上,研究了广西本土以及各地的柚皮胎漆器、葫芦胎漆器、天然瘤木漆器、天然灵芝漆器、椰壳胎漆器、竹根胎漆器、牛角胎漆器、骨(贝壳)胎漆器等胎体结构为自然形态的各式漆器,在此过程中,他发现这些漆器都有一个或数个共性,即“直接以天然动植物的根茎、枝干、果实种皮及外壳、树皮、硬叶以及真菌或动物性材料等非人为编织构建的,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天然造型的胎体作为施漆主体的漆器”。王伯杨撰写并在《中国生漆》杂志上发表了《广西天然性胎体漆器的传承与发展》的论文,并为这一古代技艺向国家提出申请并取得了非遗项目保护,为保护和推动天然胎漆器的事业做了大量工作。

    王伯杨告诉记者,古代天然胎漆器的制作相对简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以实用为主,主要是酒水容器,工艺上简单务实,一般髹涂生漆至数层,主要是防腐防潮,一些天然胎漆器至今广西各地还有民间手艺人能制作,例如柚皮胎漆器、竹胎、葫芦胎漆器等;但另一类文房类的,如水盂、笔搁、镇纸等就比较难以制作,“这些漆器广西常见有,以江南较多,苏州和上海的博物馆都有收藏”。如灵芝水盂,竹节笔具等,制作上一般是掏空天然物,然后直接在内膛涂漆或刮灰后涂漆,一般以朱、黑两色为主,风格大多走文人线路,历史实物主要以明清两代为主。

    传统基础上使胎体更轻薄

    在研究天然胎漆器的发展过程中,王伯杨发现,由于古代天然胎漆器作品与现代生活产生了脱节,也因制作周期的漫长,当代的天然胎漆器大多不能称得上规模化制作,这种古典题材仅见福建、台湾、北京等地一些艺术个体进行创作,只有一些展览偶尔见到类似作品了。目前国内最集中的天然胎制作团体主要是王伯杨所在的、由深圳观古楼投资的桂林天然胎漆器传承基地,他们的制作团队有五六十人,在国内漆器工业大环境下,是国内较大的漆艺群体了。

    谈及自己的作品,王伯杨说,自己以天然性胎体漆器制作为主,胎体材料以竹根、葫芦、柚子皮、灵芝、贝壳等天然性材料为主,“制作天然胎漆器,除了要继承使用传统工艺,也要深入研究天然胎体的物理缺点,并制订合理的施漆及打磨工艺,才能完成制作。天然胎漆器制作是与自然相平衡的理论体系,胎体和漆层是互动的整体。”

    王伯杨说,与古代天然胎漆器不同,自己的天然胎漆器在工艺上进行了很多改良与创新,胎体制作更趋于轻薄精致,而且髹漆层数也更为繁复,打磨工艺更加成熟细腻,但也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以竹根胎漆器为例,器壁往往厚度只有一毫米,髹漆完成后的厚度也只有两毫米,制作使用手工精磨工艺后,作品轻巧精滑,视觉效果斑斓多变;由于追求轻薄,所以我们在天然性胎体上基本不进行刮灰,以便让漆器更加轻巧,同时在髹漆过程中布置警戒色层,打磨到警戒色层就停止深入,这样就避免了打磨过程中磨出瓦灰不美观的缺点,最后整体效果更加精美。”

    天然胎漆器作品远销海外

    打磨也是天然胎漆器创作的技术活之一,王伯杨介绍,天然胎漆器采用全器内外打磨,采用无暇级打磨,除接近胎体的一层使用生漆之后,其余全都使用更加精炼的推光漆层层髹涂,所以内外涂层达到了数十层,往往一件作品完成周期较长。

    谈及手工打磨的好处,王伯杨说,一是尽量避免磨露胎,使水分无从破坏胎体,二是色层打磨可以控制,加上形态变化丰富多彩,细滑光洁,所以天然胎漆器极为坚固耐久。

    在造型和色层布置上,由于天然性胎体的多变,王伯杨说,天然胎漆器很适合把玩,会越用越亮。如今,他带领的非遗团队所制作的天然胎漆器以茶器、酒器、手镯,文房用品等,已经出口到日本,中东、东南亚、欧美等地,深受市场欢迎。

    (杜翔翔)

    来源:深圳新闻网-深圳商报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