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渭南泡桐板材走向国际市场\绥芬河前4个月进口原木130.9万立方米
详细内容

陕西渭南泡桐板材走向国际市场\绥芬河前4个月进口原木130.9万立方米

时间:2020-10-11     人气:704     来源:     作者:
概述:日前,经陕西渭南检验检疫局检验合格的一批货值3.27万美元的泡桐板材出口德国,这是继出口美国后,该局助推泡桐板材再一次走向国际市场。据了解,渭南是泡桐的优生区之一,素有“陕桐”的美誉,其材质轻柔、纹理通直、耐腐烂等优点,决定了它是制作家具、......
日前,经陕西渭南检验检疫局检验合格的一批货值3.27万美元的泡桐板材出口德国,这是继出口美国后,该局助推泡桐板材再一次走向国际市场。
据了解,渭南是泡桐的优生区之一,素有“陕桐”的美誉,其材质轻柔、纹理通直、耐腐烂等优点,决定了它是制作家具、表盘、琴等工艺品的上等材料。

据海关统计,2015年1-4月份绥芬河市进口原木130.9万立方米;价值5亿元,位居进口商品第一名。
在2014年4月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试点的基础上,从2015年4月1日起,停伐范围扩大到内蒙古、吉林重点国有林区,以及内蒙古岭南8局、吉林营林4局和大兴安岭范围内未纳入天保工程范围的上百个国有林场。这标志着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林区的天然林全部纳入停伐范围。2015年年底将部署全面停止非天保工程区国有林场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继续开展非天保工程区集体和个人的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试点;2016年年底将部署全面停止全国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禁伐令的出台,势必会使国内原木供应减少,未来原木进口量有望进一步增加。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五一期间,陕西渭南临渭公安故市所对辖区木材厂进行火灾隐患大排查,着力消除火灾隐患。在检查中,民警要求木材厂负责人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加大内部消防安全自查自纠力度,切实提升火灾防范意识和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及时消除火灾隐患,防患于未燃。

    受宏观经济调整与制造业下行的影响,2015年上半年我国红木市场进行了较大调整,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本报告将从红木原材料市场与制品市场两个方面对上半年红木市场形势进行分析总结。

    一红木原料市场

    (一)红木进口形势

    2015年上半年,我国累计进口红木45.51万立方米(以原木材积计,下同),同比减少62.37%;进口额达5.6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亿元(以6.2的汇率折算,下同),同比下滑65.99%。

    1.红木原木进口方面,上半年,我国进口红木原木37.07万立方米,同比减少64.24%;进口额为4.5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4亿元,同比下滑68.15%。上半年红木原木的进口均价为$1236.8/立方米,同比下降10.93%。

    作为2014年12月印度AndhraPradesh政府4000多吨小叶紫檀招投标的后续工作,从5月份开始,我国海关开始有规模小叶紫檀进口(5月份进口356立方米;6月份进口429立方米),这是近年来我国首次从印度合法规模进口小叶紫檀,后续还将有批次小叶紫檀到岸。

    2.红木锯材进口方面,上半年我国进口红木锯材5.95万立方米,同比减少51.11%;进口额为1.0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63亿元,同比下滑51.97%。上半年红木锯材进口均价为$1795.24/立方米,同比下降1.76%。

    受红木市场行情下行的影响,红木制品生产企业对锯材需求出现大幅减少,进口量呈逐月下滑趋势。从6月份开始,从印度陆续有小叶紫檀锯材进口到港。

    3.从进口来源地看。自2014年7月起,我国从非洲地区进口的红木开始超过从“南洋”地区进口数量,非洲地区成为我国红木原材料第一大来源地。今年上半年,我从非洲地区进口红木24.3万立方米,同比减少37.96%;进口额达1.7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67亿元,同比下滑35.94%;进口均价为$708.13/立方米,同比上涨3.27%;占上半年红木进口总量的53%,同比上升21%。非洲红木的大幅进口,既是红木来源地出口政策变化的结果,也反映当前红木市场对中低档红木的需求稳中有升。

    上半年,我国从“南洋”地区进口红木20.76万立方米,同比减少74.04%;进口总额达3.8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3.61亿元,同比下滑71.76%;进口均价为$1834.68/立方米,同比上涨8.79%。该地区红木进口量占上半年我国红木进口总量的46%,同比下滑20%。上半年,我国从中南美洲地区进口红木0.46万立方米,同比减少74.11%;进口额达0.1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0.76亿元,同比下滑70.29%。该地区进口红木量占上半年红木进口总量的1%。与去年同期持平。

    (二)红木原材料交易情况

    1.从进口价格来看。上半年,尽管我国红木进口量出现大幅下滑,但进口均价上却有所回升。年初,受各类经济利好因素的影响,以及行业从业者对未来的预期,红木进口价格在1-3月有小幅回升。但从4月份开始,进口价格走势波动明显,尤其5月份,受印度小叶紫檀进口的影响,进口综合价格迅速拉升,由于底部支撑薄弱,到6月份走势再次下滑。

    纵观近三年的红木进口价格走势,虽然市场出现低迷,但价格运行总体相对较为平稳。尤其锯材进口价格,一直处于稳中有升的走势。受近期新增小叶紫檀进口的影响,红木原木综合价格出现大幅波动;除去这一因素,目前红木原木市场运行相对平稳,并未出现“崩盘”式下滑。

    2.从国内交易形势来看。上半年,受前期原料进口价格持续走低(进口价格对国内价格变化具有先导性),以及国内红木原材料交易大幅下滑,其交易价格也明显走低。从国内主要红木交易市场(华东、华南、西南木材市场)来看,红木原材料交易高开低走的局势。但在成本固定以及库存充足的作用下,价格总体运行相对平稳。见图7(部分数据来源于CTI)。

    以大果紫檀(俗称缅甸花梨)与刺猬紫檀(俗称非洲花梨)为例,近年来价格虽然有所调整,但上半年以来整体价格还处于较平稳运行状态。

    二红木制品市场

    (一)红木制品市场景气指数(HPMI)

    受消费市场萎缩的影响,上半年我国红木制品交易市场屡创新低。

    2015年3月以前的HPMI指数显示,市场景气值均处于100基数以上,反映市场仍处于发展状态;然其下行趋势则反应了上半年整个市场行情下滑以及行业生产收缩态势。

    上半年HPMI指数从103.1点下滑至95.6点,下滑了7.5百分点;指数下滑幅度高于去年上半年4.7个百分点。反映上半年市场下行压力加剧,市场收缩严峻。

    随着市场交易的下滑,上半年行业的生产与订单大为减少,分别降至86与84的历史低点。市场主流交易品种,交趾黄檀(俗称大红酸枝)、大果紫檀与刺猬紫檀制品市场价格均出现10%左右的下滑,最大下滑幅度一度达到20%。以价换量成为上半年红木市场的营销主题。

    在当前高端消费下滑,低端消费拉动有限的情势下,红木市场走出困境善待时日。

    (二)红木制品进出口市场

    上半年,我国出口红木制品3498件,同比减少28.83%;出口额达149.79万美元,约合928.6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52%。上半年,我国红木制品出口往1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日本是我国红木制品出口最大目的地,约占出口总量的38%。

    上半年,我国进口红木71358件,同比上升14.67%;进口额达930.92万美元,约合5771.7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2%。上半年,我国从近十个国家和地区进口红木制品,其中越南和老挝是我国红木制品最主要来源地,占进口总量的98%。我国红木制品进口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的初成品。

    三总结

    (一)原材料进口大幅下滑,进口结构变化明显。

    上半年我国红木原材料进口大幅减少,反映国内市场需求的减少,原材料进口动力不足。目前国内市场主要以去库存为主要目标,在市场观望情绪带动下,进口市场还将低位运行一段时间。

    原材料进口来源地比重的消长,一方面反映红木贸易对出口国相关政策变动的敏感反应,另一方面则反映了国内红木制品市场结构的变化,非洲进口的中低档红木逐渐成为市场消费主流。

    (二)原材料价格变动,反映市场供需矛盾加剧。

    尽管年初各类经济利好政策带动原材料进口价格有所回升,但受底部支撑不足,以及前期价格屡屡走低的影响,上半年国内原材料交易仍较低迷。去库存、以价换量、原料质量下降都是影响当前国内红木原料市场价格变动与市场低迷的因素。

    价格变动是行业结构调整的市场表现,市场价格合理化会促进市场商品结构优化,也为行业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三)红木制品市场屡创新低,生存考验发展。

    从HPMI指数可以看出,上半年红木制品市场下行压力加剧,市场收缩明显,部分行业企业面临的生存问题已经取代企业发展。

    在市场高端消费不振的环境下,红木制品市场消费持续走低,行业企业生存压力加剧。重新审视行业的“高端性”已变得迫切。红木因其材质的珍惜性,使其与其他木制品相比,有天然的“高端性”。但在当前全球奢侈品行业纷纷走下神坛,打造亲民路线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红木产业也应思考自己的未来定位,是坚持因材质而“高端”,还是因文化而“高端”。

    (四)红木制品出口下滑明显,进口来源固定。

    红木产业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其制品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结晶,从而儒家文化圈一直是全球红木制品的消费主力。上半年我国红木制品主要出口至日本、新加坡、台湾、马来西亚等儒家文化影响突出国家和地区。但受近年来全球经济的下滑,高端消费走低,红木制品出口消费也有所减少。但目前,中国大陆依旧是红木制品消费的最主要市场。

    在红木制品进口上,上半年,越南和老挝依旧保持着我国红木制品最主要来源地比重。以上两国既是优质红木原材料产地,有相当中国古典家具制造实力,华人投资制造业较为集中;同时,两国均限制红木原料的出口,积极发展红木初级加工产业。因而,以上两国或成为未来“一带一路”上中国红木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上半年红木市场的多个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这是行业调整的必然结果。红木产业作为资源型产业,其原材料进口形势直接预示着国内市场的未来走势,同时也反映国内市场变化的结果。从上半年红木进口形势和进口价格变动来看,红木市场的复苏仍需一段时间的。纵观多年来红木原料对红木产业的影响,可以看出,作为资源型产业,目前红木原料对行业发展的决定作用仍未改变。红木产业发展动力是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将依旧是红木原料。

    作者简介:毛传伟,就职于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红木流通专业委员会(简称中国红木委)信息部。主要负责红木市场发展研究及行业标准制定工作。“中国红木进口综合价格指数(HIPI)”“全国红木制品市场景气指数(HPMI)”、“中国红木进口形式分析报告”、“中国红木市场报告”的主要起草人。

    (:)
    阅读全文
  • 陕西省质监局近日公布2017年第3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4批次人造板样品不合格,涉及甲醛释放量、胶合强度等;1批次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样品不合格,涉及耐洗刷性项目。

    人造板产品,这次共抽查了西安、咸阳、宝鸡、渭南、汉中、安康、杨凌示范区、西咸新区地区26家生产企业的32批次样品。经检验,综合判定合格样品28批次。有4批次样品不符合标准要求,不合格项目涉及横向静曲强度、甲醛释放量、胶合强度、静曲强度、弹性模量、浸渍剥离性能、含水率。承检单位为陕西省林业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这段时间关于“90后”的话题非常火。《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第一批90后已经凉了》、《第一批90后的胃已经垮了》、《第一批90后已经秃了》、《第一批已经离婚的90后》等公众号文章层出不穷,而且阅读量都10万+起,300万也正常。

    当代,90后无论在职场还是在消费领域,都已经掌握越来越多话语权,同时,作为一个“标签”,90后本身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在年末成为热点也实属正常。

    同“90后”话题一样,在红木家具行业,随着“中国红木家具品牌大会系列活动之中国红木家具行业总评榜”(以下简称红木总评榜)线上投票启动,关于“红木家具十大品牌”的话题也层出不穷。

    “第一批红木家具十大品牌有些已经消失了。”
    “某某品牌不是年年都获奖吗,怎么今年不见了?”
    “这个品牌去年没有见过,今年怎么上榜了?”

    很多细心的企业家、经销商和消费者,认真比对几届红木总评榜的获奖名单后,发现不少连续多年获奖的品牌,在去年的获奖榜单上就已经消失了,有些甚至在今年的候选名单上都没有出现,这些品牌,有些成立时间超过了20年,是我国近代最早的一批红木企业之一。

    红木总评榜作为红木行业的“奥斯卡”,品牌被提名、能上榜,都是对品牌实力和活力的肯定,品牌从这个榜单上消失了,也从侧面反映一个品牌的活跃度可能正在下降。

    如果说以红木奥斯卡榜单作为标准来评判一个品牌是否有活力过于武断,那么专卖店、直营店的增减,以及是否积极参展,则可以作为另一个参考标准。在今年8月份于中国(大涌)红木文化博览城举行的首届中国新中式红木家具大会上,很多前来参会的经销商就已经提到,没看到一些熟悉的大涌红木名牌参展,反而看到了不少以前没留意的品牌。

    为什么有些红木家具品牌从大众视野“消失”了?其背后有着很多影响因素。

    品牌老化,没有跟上时代步伐

    唯有变化是永恒的,不能跟上变化,再好的品牌也会挂掉。就像胶卷时代的霸主柯达相机,按键时代的领军诺基亚手机,虽然留下了深刻烙印,但不跟上时代步伐,随着技术的变革和社会消费观的改变,也被推翻了。

    红木行业同样的。不得不说,红木行业黄金十年,处于“求大于供”的时代,企业太好赚钱了。好赚到什么境界?好赚到做出来什么样的产品都能卖掉,不用过多的销售技巧都能卖掉,不用打广告都能卖掉,不用创新什么新模式都能卖掉!这也让一些第一批发展起来的品牌忘了“居安思危”,无法接受市场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不顺势、不反思、不改变,还是按照老一套来做,消失只是时间问题。

    思维固化,没有迎合消费者

    很多事物刚出来的时候都因为新颖而且数量少占据市场,但当后来市场同类产品丰富了,别的品牌为了侵占市场必然去努力迎合消费者,如果老品牌不改变,很容易就被淘汰。

    现在的红木家具消费者跟以往的已经很大不同了。父母这一辈买红木家具,很多都图红木经久耐用,并不过多注重美感,做工好就行;不少60、70后土豪,喜欢红木家具的奢华与尊贵,能给他们带来身份感,这时候也诞生了一批用材厚重、雕刻密集的家具。现在,80、90后越来越成为市场的消费主流和潜力股,他们占据了舆论的发声,对产品的设计、质感有着苛刻的要求。

    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不仅仅满足于产品本身,更注重与产品配套的服务、品牌和体验。消费者在变,红木品牌如果还是将自己与消费者定义为“买卖关系”,依然只是“满足客户欲望”、没有互动,在产品过剩的市场,跟不上消费趋势升级,很难赢得消费者信赖和喜爱。

    随波逐流,没有明确的品牌定位

    迎合消费者和坚定自己的品牌定位,并不冲突。很多时候,随意改变品牌和产品定位,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反应是巨大的。比如,原本做传统家具的,如果看到新中式很火就去做,很大一部分会做死。因为做新中式家具与做传统家具的工艺和设备很多不同,传统家具注重工艺和器型,讲究慢工出细活,做精品,对工匠的要求高,而新中式家具强调可批量生产,更注重的是机械化,传统转型做新中式,在设备和工人的成本都是大大增加的。此外,传统家具和新中式家具的营销模式也不同,一个做直营店一个做经销商加盟,消费群体也不同,改变品牌定位,几乎是改变整个品牌体系,在没有深入调查市场的情况下,很容易崩盘。

    什么都想要,什么都做不好,做好定位,做精做专才是硬道理。

    青黄不接,没有注重人才的培养

    品牌能否持续发展,与人才的培养戚戚相关。而红木行业,又是一个极度缺乏人才的行业。老一批工匠正在逐渐退休,但越来越少年轻人愿意选择从事红木家具生产制造;销售人员流动性大,而且优秀的销售人员占比少;职业经理人不仅稀缺,还面临与老板在品牌理念、营销模式上的分歧多、难融合等问题;而很多红木企业为家族企业,二代能否成功接班同样是影响品牌存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短暂激情,没有长久做品牌的决心

    做品牌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如果只是一时热情,没有坚持,品牌也会在消费者的印象中逐渐淡出。一个品牌每年广告投入占营业额的10%-15%是合理的比例,但很多红木企业却连5%不到,甚至有低达1%。很多中型品牌能在两三年的时间脱颖而出,都是在推广上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线上线下结合,全面占领消费者心智。当然也有用力过猛的企业,狠狠砸一两年广告,爆发力很强但后劲不足,同样也会消失。

    时代更新,风起云涌。品牌如果固步自封,洋洋得意的沉醉于过去,也只是在时间的长河里泛起了一朵浪花,偶尔还能有后人记起;要长远发展,一定是顺势而变,永不停止脚步的。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