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巴西森林产品出口同比增长34%\冷暖之间:红木市场发展前景明晰
详细内容

上半年巴西森林产品出口同比增长34%\冷暖之间:红木市场发展前景明晰

时间:2020-10-11     人气:740     来源:     作者:
概述:2018年1月-6月巴西森林产品出口相比上一年同期增长34%,总计55亿美元。根据巴西树木产业(IBA)的说法,以人工林为基础的生产链,更大的需求,尤其是来自中国的需求,是实现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也得益于美元升值推动的国际价格上涨。一家总......

2018年1月-6月巴西森林产品出口相比上一年同期增长34%,总计55亿美元。根据巴西树木产业(IBA)的说法,以人工林为基础的生产链,更大的需求,尤其是来自中国的需求,是实现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也得益于美元升值推动的国际价格上涨。一家总部位于巴西南部圣卡塔琳娜州的公司发现,2018年上半年集装箱运输量增长了42%,北美、欧洲和亚洲等主要目的地的集装箱运输量都出现了增长。



就近期红木市场热点问题专访杨波先生

法制晚报讯(记者蔡之岳)今年6月,《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相关新规开始实施,以交趾黄檀为主的红木材料价格猛涨,带动红木家具价格持续走高。与此同时,有关红木原产国收紧原材料出口,中国海关加大查处力度的报道也见诸媒体。在红木资源紧缺原材料价格剧烈变动下,整个行业的真实反应如何?企业和消费者应该怎样对待?红木市场未来走势如何?记者带着这些疑问,采访了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主席团轮执主席、北京元亨利硬木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波先生:

红木涨价大势所趋,明年“五一”前平稳过渡

记者:听说杨先生刚从材料市场考察回来,请您向大家介绍一下近期红木市场的整体行情好吗?

杨波:就材料价格来说,目前已经基本定型,到明年五一节前不会有太大变动。不过,多少让人有所顾虑的是,今年材料价钱涨得太猛,对行业和消费者来说都不是好现象。其实材料稀缺问题一直存在,上涨是必然趋势,但涨多少合适?近几年来一直是处在每年上涨30%~50%的幅度内,这是比较正常的。那么今年又是什么情况?保守地说,从过完年到现在已经涨了120%以上。这么个涨法,让消费者雾里看花,企业也不敢出手,家具卖了后悔,不卖又不行。

今年的整体行情是淡季没淡、旺季不旺。往年通常认为的6、7、8月是淡季,今年表现得却非常旺,原因是早在4、5月份就得知了将于6月12日实施CITES新规,中国红木产业所用木材中,又有交趾黄檀等被列入了附录II,大家很容易理解这些规定,交趾黄檀(俗称老红酸枝、大红酸枝)是中国目前红木家具最重要用材,也是被红木爱好者普遍认可的传统材质。领悟到这一点,不少消费者就开始抢购红木家具,造成了淡季不淡。另一方面,传统观念一直认为“金九银十”,今年9、10月份却没真正旺起来,原因是前半年市场消费太猛,加上原材料涨价后企业会核算制作成本,成本增加,会反馈到终端市场,提价后消费者开始持币观望,自然就会出现一个适应期。一般来说,价格上涨反映到家具生产上有3个月左右,再反映到消费环节又有3个月,就今年的特殊情况来说会适当拉长,消费者适应期最少得半年,一直要到明年5月份。

记者:有人担心又会出现2008~2009年的大起大落行情,您认为会这样吗?

杨波:不会出现那样的起落行情。首先原因不同,那次是做金融、IT、房产的都想进来捞一把,恶性炒作导致了涨落,这次是材料短缺,现实问题就摆在面前,大家都有经验了,企业定力也好了,变得都很理性,很淡定,不会出现惊慌甩货出逃的情况。尤其是品牌企业表现良好,不会受大的影响。

记者:从上半年开始,材料原产国正常出口贸易量急剧下降,中国海关查处力度也明显加大。自5月起,越南率先对红木原材料出口提税200%,10月份又严控出口,这会不会使日益紧缺的材料市场雪上加霜?

杨波:其实十几年来越南一直严控出口,他们几乎就不让材料出来。以前有人还觉得印度、老挝松一些,现在也都严格起来,没手续根本无法出关。6月12日以后,云南海关和香港、深圳红木材料都过不来,有些木材商想方设法一吨两吨地进,数量大为减少。退一步讲,即使没有禁伐禁运,东南亚国家本身国土就那么大,红木树种分布地更小,生长300年以上的树才能采伐,历史遗留下来的那点用完后,再成材周期很长,得再等几代人。稀缺就稀缺在这里!

材料行情“轮换”超预期,大红酸枝将成第二个黄花梨

记者:您在两年多前接受采访时说过,十年或八年之后,交趾黄檀有可能成为第二个黄花梨,现在行情在证明您的预言。但这样的行情轮换是不是太快了点?

杨波:我五年前就曾说过,大红酸枝材质优良,消费者越来越看好,加之资源日益稀缺,十年八年之后将会成为第二个黄花梨。始料未及的是,来得这么快。不到一年材料价格就上涨120%以上,超过了几年前的紫檀价,按这个速度,真成了第二个黄花梨。以上情况伴随产业不断消耗,红木原料日趋减少,短期内加重了全行业的饥渴感,种种因素叠加到一起,推动了红木材料价格暴涨。这轮涨价既是大趋势,也有近期导火索的作用。

记者:黄花梨价格直逼黄金,应了您多年前的预言。之后是紫檀轮涨,请对比一下近年来紫檀价格的变化情况好吗?

杨波:紫檀在10年前被列入了CITES二级保护物种,从那时起价格便开始飙升,2006年每吨均价8万元左右,目前均价达到每吨100万到120万元。大红酸枝品质接近紫檀,目前均价每吨20万元左右,保守地说,在今年被列入CITES二级保护物种之后,未来几年也会有三四倍的上涨空间。它涨价后会推动其他材料跟涨,比如微凹、奥氏、巴厘黄檀等,甚至带动缅甸紫属花梨涨价。

记者:材料涨价应该是超预期了。那么目前家具涨价情况怎样?未来会有怎样的走势?

杨波:目前市场对红酸枝家具的潜在需求还是不断增加的,这必定会使老红酸枝家具越来越紧俏。但刚才讲了,家具价格远没跟上来,这需要半年左右适应期。目前家具涨价幅度只有30%左右,按往常规律,家具至少“对半涨”。今年的金九银十没旺起来,并不是说大家手中钱花完了,更不是说不喜欢红木家具了,而是不少消费者都在持币观望,等待合适的出手机会。大多数人都有买涨不买跌的习惯,但这个节奏、时机很难把握,很多人都会追高,实际上会多掏钱。现在的行情对真正喜爱红木家具者很有利,一般来说年底也是下手的好机会。

资源“洗牌”推动企业转型,红木市场前景仍被看好

记者:交趾黄檀曾是红木市场用量最大的主材,目前急剧减少,会对企业造成什么影响?

杨波:一边是产业发展和消费者的需要要求不断扩大红木原材料来源,另一边是红木资源趋于枯竭;一方面材料疯狂涨价,另一方面红木家具目前价格远未跟上。这些问题有待于行业不断发展加以解决。以红酸枝为例,由于涨价过快,一些中小企业承受不住会被迫转型,做其他材料的家具。到年底,做大红酸枝家具的企业会减少20%左右。不会出现像2008年那么大范围的倒闭,但会转换思路,降低材料门槛,去做微凹黄檀或花梨类家具。

记者:材料紧缺倒逼企业转型,近期还将会有哪些具体表现?

杨波:交趾黄檀或多或少厂家都会存一些,等企业存货用完后,材料进不来,接续不上,自然会减少生产。企业在消化中寻找出路,这对其他酸枝类材料也会有很好的机会。去年7月份我在一次行业会议上说过,大红酸枝再不买就来不及了,因为那时候集中进来了不少好料,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是想跟大家分享自己的一些经验,现在果然应验了,6月12日后大家都有点急了。

记者:这时候材料储备尤为重要。元亨利这方面基础打得好,应该有自己的优势吧?自元亨利文化艺术示范馆建成以来,成了业内家居及传统文化新地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参观者和消费者,这对行业和市场应该有很好的提升吧?

杨波:示范馆建成后,的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传统家具艺术品收藏家,更有不少高端俱乐部组织参观,联合举办文化艺术活动,这对行业是一个很好的提升。最近两年,元亨利推出了一些大红酸枝精品家具。元亨利基础打得好,原料储备丰富,在市场剧变时拥有了很大的自主权,一方面不会因为无米下锅造成生产上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因为是在材料相对便宜时买入,价高时回避,可以让企业实现较大利润,在材料涨价过快价格过高时不至于过度跟涨,对家具价格可控,这样既是对行业负责,也是对自己和消费者负责。

我们特别注重以交趾黄檀为材质,打造出以过去收藏的经典家具为样板的复制品,市场反应很好,供不应求。虽然价格高一些,但得到了消费者认可。用心去做,卖出了好价钱,对企业也是一种鼓励。在大家的鼓励下,这一模式还将延续下去,我们会把好的收藏品复制后推向市场,让消费者真正买到满意的家具。

记者:在传统大红酸枝等材料越来越少后,新材料的替代作用是不是会日益明显?元亨利在这方面有哪些准备?

杨波:现在这些材料减少后,用什么样的材料做传统家具:做出家具来既能让消费者接受,又不失传统文化韵味?因为大红酸枝价格过高,已超出六七年前紫檀的价格,过去购买它的客户已经流失了很多。既要让他们体验到传统家具的美,又要具有良好的性价比,企业有责任去开发新的替代材料。所幸的是,我们已经发掘出了这样的材料。在收购和收藏老家具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以前少为人知的材料,它们木性稳定,纹理美丽,性价比高,设计制作成家具后优势同样很突出。目前还在家具研发过程中,不便向外界透露。明年我们将着重去谈它,相信到时候不仅会引起行业共鸣,也会在消费者当中引起共鸣……采访整理/蔡之岳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今年上半年,曹妃甸港区港口运行情况良好,货物吞吐量保持高速发展态势,货物吞吐量超过1.6亿吨,同比增长10.8%。
    上半年,曹妃甸港区港口建设接连获得重大突破:曹妃甸港阿拉山口内陆港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曹妃甸港西北战略能源大通道正式贯通;今年3月1日起,曹妃甸港疏港矿石逐步由公路运输转向铁路运输,并确立2019年全部实现“公转铁”的目标;曹妃甸港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正式启用,天津港与曹妃甸港之间的首条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正式投入运营。
    据悉,目前,曹妃甸港区已建成运营生产性泊位92个,与我国南方主要港口以及澳大利亚、巴西、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稳定的航线。随着40万吨大型散货船舶常态化靠泊,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大港,曹妃甸港将依托深水大港、腹地广阔和交通便捷等优势,加速向世界级综合贸易大港转变。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口木材检验检疫监管主要涉及外来有害生物检疫、除害处理、检尺、材种鉴定、疫情监测等方面,同时还涉及到对木材接卸、存储单位的日常监督管理。随着木材进口量的增加,进境木材中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风险越来越大,检疫工作面临的经济社会责任也越来越重要。于此同时,进境木材中原始码单不规范、数量不符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近几年来,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为处理好检验检疫与快速通关放行的矛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检验检疫部门逐步改进了进境木材检验检疫和监管方式。实施风险控制。加强对输出国家或地区疫情信息的收集整理,掌握有害生物种类、发生情况及木材传带有害生物风险。根据不同国家、不同树种、不同季节等因素,研究木材外来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动态风险性分析,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和进境检疫要求,并对木材加工后的边(芯)材、树皮及其他下脚料的疫情进行调查分析,以掌握检验检疫监管的重点环节,实施重点检疫监管措施。同时进一步完善重大植物疫情应急处理预案,按照实战要求进行应急演练确保进境植物疫病疫情控制安全。
    批批实施锚地检疫。船运进境木材必须在锚地登轮作表层检疫。登轮检疫人员不少于两人。表层检疫时向承运人索要配载图,了解装货及检疫处理情况,依据输出国家或地区产地疫情和我国的检疫要求,根据不同材种可能携带的有害生物及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对重点的危害部位进行针对性检查,对现场发现的林木病虫带回实验室鉴定。表层检疫合格的准予靠泊卸货,予以通关。表层检疫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经过有效除害处理方法的,经检疫处理合格后准予靠泊卸货,未经过有效除害处理的,作退回处理。来自松材线虫疫区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针叶木材批批在船上取样并带回实验室鉴定。需要进入木材除害处理区的木材,发现木材表面有活虫的,立即实施表层处理。
    加强货场检疫监管。表层检疫完毕卸货后,在木材堆场实施中下层检疫措施,边卸边检,中层检疫合格继续卸货,中层检疫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停止卸货,经过有效除害处理的分别在船上和货场实施除害处理,经除害处理合格后边卸边检边放,未经有效除害处理的作退回处理。卸货完毕,堆场全面检疫合格后放行,检疫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经有效除害处理的在货场实施除害处理,经除害处理合格后放行,未经有效除害处理的作退回处理。来自松材线虫疫区的针叶木材,在货物堆场批批实施线虫检测,来自非线虫疫区的针叶木要加强检疫监管,对有线虫症状的木材实施抽查检疫。检疫发现松材线虫的,监管货主对木材实施热处理措施,否则不得销售使用。
    建立木材货场防疫制度。监督货场经营方对进口木材货场的树皮、下脚料等实施除害处理。同时加强对用于木材转运的运输工具的检疫监管。对装载调运木材的运输工具,因残留有树皮、木屑等,带疫隐患较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助于疫情的扩散和远距离传播,可通过采取申报运输路线、发运前防疫、到达目的地后清扫喷药、运输中发现疫情报告等制度,有效控制疫情。
    加强对除害处理单位的监管。督促其严格按照除害处理工作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开展除害处理业务,加强对处理过程的监管,确保处理效果和安全。
    加强进口木材后续监管。对来自松材线虫疫区的针叶木材,建立销售流向档案。对辖区内木材使用加工企业进行备案登记,详细了解企业的加工能力、除害处理能力、热处理能力、下脚料处理等环节,确保其符合检疫防疫要求,指导企业建立相应台帐;建设烘干炉对木材进行烘干处理,按要求对下脚料进行焚烧处理。来自松材线虫疫区以及检出松材线虫针叶木材进口商不得向无热处理能力的木材加工企业销售木材。
    加强疫情监测。在、除害处理区、木材定点加工企业、以及进口木材集散地开展疫情监测,设立害虫监测设施,逐步建立有效的监测体系,及时掌握林木有害生物的发生情况。检疫及监测过程中发现重大植物疫情的,立即启动重大植物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加强与地方林业部门的沟通协调。进境木材经检验检疫放行后,及时将检疫结果通报地方林业部门,由地方林业部门对检疫放行后的木材实施监管,建议其对来自松材线虫疫区或其他有检疫害虫疫区的木材,加工后需调运外地的凭热处理监管函由当地林业部门监管,未经加工企业热处理的不准调离本地。
    建立官方通报制度。与农林部门合作,建立我国官方通报制度,向疫情输出国官方通报进境木材检疫情况,要求其敦促熏蒸公司改进作业方法,保证熏蒸效果。对同一国家屡次截获重大植物疫情的木材,建议质检总局及时发布警示通报,采取暂停接受相关证书等措施,切实降低有害生物传入风险。
    规范木材检尺监管。属于法定检验项目。目前,贸易中主要采取进口国标准结算。主要检测标准有日本JAS标准、美国官方标准(斯科莱布诺板英尺规则)、俄罗斯检尺标准、欧洲检尺标准等。且不同进口国家原始码单及标牌情况差异很大。对于原始码单正规完整、能够与每根木材上的标牌号码一一对应的情况,可按GB/T17659.1-1999要求,采用抽根检尺验证的方式进行检验;对原始码单不够正规完整、缺少标牌、或原始码单与木材标牌号码不能一一对应等情况,需采取逐根检尺验证的方式进行检验。
    鉴于进境木材逐根检尺工作量庞大,周期长,专业程度高等特点,目前,各地普遍采取由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检尺的做法。这就要求检验检疫部门要规范木材检尺的监管。对实施进境木材检尺工作的单位和人员要进行统一规范管理,所有检尺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定期进行培训学习,统一检尺人员对各国检尺标准的认识和掌握尺度。同时,要对检尺工作进行监督抽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中国国门时报》(山东蓬莱检验检疫局李文忠于照旭)
    阅读全文
  • 在2015年上半年,红木原料进口受到出口国政策因素限制十分明显。据外媒报道,今年7月份,155名中国伐木工人在缅甸被警方以公共财产保护法起诉指控,最终法院判决有罪,并判处了最高刑罚,后因缅甸总统签署大赦令获释。而自从2014年3月31日起,缅甸便停止了原木的出口。诸多政策因素,将对红木进口产生影响。

    名佳红木董事长张正基分析认为:“红木原料进口量和进口价格与出口国的政策非常密切,现在缅甸、印度等东南亚国家对濒危物种管理力度日益加大,成本增加,价格必然会上涨,再加上红木资源日益减少面临枯竭,珍贵木材价格上涨是大趋势。”

    通过公布数据显示,上半年,越南和老挝依旧保持着我国红木制品最主要来源地比重。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家限制红木原料的出口,积极发展红木初级加工产业,红木企业的运营方式也因此发生变化。


    抽检45批次红木家具样品中,17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近四成:陕西省西安市工商局近期公布的红木家具商品抽检结果引起了不少消费者对红木家具产品质量问题的关注。记者梳理去年以来相关部门和行业组织发布的抽查、抽检及比较试验结果发现,红木家具产品合格率整体较低,树种和标识项目不合格问题最为突出。
    标示涉假
    2016年12月,陕西省西安市工商局针对该市流通领域红木家具类商品开展了质量抽检。此次共抽查了西安市曲江新区、经开区、未央区、新城区、雁塔区的43家经销企业,抽检样品45批次,商品标称生产企业涉及6个省和2个直辖市的41家生产企业,生产企业主要集中于广东省和浙江省。
    此次抽检依据GB/T18107-2000《红木》、GB/T18513-2001《中国主要进口木材名称》、GB/T16734-1997《中国主要木材名称》、GB/T29894-2013《木材鉴别方法通则》等标准,对红木家具的质量明示、产品用材标识一致性两个项目进行了检验。抽检结果显示,标称商标为“鼎豪”“雅木青春”“檀宝丰”等17批次样品不合格,商品合格率为62.2%、不合格率为37.8%。
    记者梳理去年以来各地相关抽查、抽检及比较试验结果发现,红木家具产品信息标示混乱甚至涉嫌造假问题比较突出。
    2016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质监局公布的红木家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显示,102家广西企业生产的102批次产品中,合格47批次,不合格55批次,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53.9%。这些红木家具不合格项目主要涉及缺乏产品保证文件、产品用材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产品保证文件中需明示家具的真实属性、主要用材、辅材、涂饰工艺、装饰工艺等,而一旦明示,日后若被发现是鱼目混珠,企业需要负惩罚性赔偿责任。“一些商家为了规避法律责任,故意不提供产品保证文件”。
    2016年7月,上海市消保委启动“实木家具消费社会调查”活动,共收到百余位消费者的报名申请。经过对消费者基本信息、家具购买凭证等报名材料的初步筛选,共征集到55位消费者提供的59件实木家具样品,其中不少为红木家具。上海市消保委家具专业办公室于8月初组织相关专家和检测机构工作人员赴消费者家中,对消费者购买的实木家具产品进行检测,并对照合同或订单上标称的材质进行核查。经过初步查验,判定18件样品的材质与标识一致。针对目测查看无法得出结果、需要进一步检测的41件家具产品,由检测人员现场封样,送往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进行材质检测。经检测,共有28件样品的检测材质与标识不一致,合格率仅为57%。
    市场乱象
    陕西省家具协会传统古典红木家具专业委员会会长张宝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随着国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原先价格高不可攀的红木家具逐渐进入普通百姓家庭。如今,不少城市里的红木家具店铺可谓是星罗棋布,数量繁多。“红木家具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是行业经营不规范,造假问题突出。少数红木家具商家甚至为了赚取高额利润,采取降低材料等级以次充好、变换家具用材名称以假乱真等手段,欺骗不懂行的消费者。”张宝忠认为,相关部门的抽检结果显示,不合格红木家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树种及标识项目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反映的正是行业造假现象突出的现实问题。
    据张宝忠介绍,红木家具造假最常见的是树种以次充好。如明明是缅甸、老挝、柬埔寨的红酸枝,却标越南红酸枝;明明是非洲草花梨,却要标越南花梨木等;也有用紫檀柳冒充“海黄”、“越黄”的。外行的消费者,很容易受到误导。
    还有一种较常见的造假方法是,明处用红木,“隐蔽处”用杂木。造假者只在经常触及的表面使用红木原料,腿部、板材背面则用杂木。例如,有人喜欢到越南边境买红木,以为“物美价廉”,殊不知里面有猫腻。这类家具比市场价格便宜一倍,但做工非常粗糙,多是边角料拼凑而成,有些部件都是用一些小料拼贴而成,再用变色油给家具上色,抛光处理后,一般人看不出来。
    近日,记者在西安市走访了多家大型红木家具市场。走访时,多家红木家具店的工作人员都宣称其销售的家具是实木家具,为了显示家具是全红木用材,常常拉开抽屉和衣柜,用手敲着底板和背板,声称“这些不起眼的地方采用的木料都是同一种红木”。事实上,由于家具刷了油漆,记者无法用肉眼辨别真假。
    记者现场采访了多位正在选购红木家具的消费者,绝大多数均表示自己对红木材质的知识并不是很了解,关注的主要是产品的款式和价格。
    “红木家具行业普遍采用的是看样订货,消费者现场看到的与最终买到的并非同一产品,这也是红木家具市场猫腻多的原因之一。”张宝忠说。
    谨慎选购
    消费者在选购包括红木家具在内的实木家具产品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首先要清楚实木家具的分类知识。”针对抽检结果,西安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国家标准GB/T3324-2008《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中,明确将实木家具划分为“全实木家具”“实木家具”和“实木贴面家具”三种。部分商家宣传时往往将“实木贴面家具”说成“实木家具”,或将“实木家具”与“全实木家具”相提并论。消费者购买时一定要向经营者索要《产品使用说明书》,重点查阅产品主辅料名称、使用部位等信息。如果商家宣称是全实木家具,应要求其在合同上注明或出具相关证明,这是日后维权的关键证据。
    该负责人指出,在选购红木家具时,消费者还要详细了解家具用材名称和材种产地等知识。红木的主要树种绝大多数是从东南亚、热带非洲和拉丁美洲进口,因此一定要了解家具材种的名称、产地,并在购买合同或发票上注明树种相关信息,且树种名称应为标准规范名称,并标注拉丁文名。非单一树种或木材名称用材的家具还应明示辅助用材名称、用料部位,选购时特别要注意产品明示标识与产品实际用材是否一致。“选购或验收时还应注意仔细查看家具的内在质量。”该负责人介绍说,具体检查内容包括以下方面:产品的规定尺寸是否符合要求,产品的艺术造型如雕刻部位应图案光整、清晰,层次分明,铲底平整光洁,无刀痕;图案花纹等对称部位应对称;产品的部件结构、板件拼缝或铆榫结合应严密牢固,无松动和裂缝;漆膜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漏漆、色泽应均匀相似,木纹清晰无划痕等缺陷。
    “消费者在选购红木家具产品时,不但要关注家具用材选材,更要关注家具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制作工艺,这样才能让注重传统工艺传承、真材实料的厂商有更大的市场空间,当前红木家具市场上的种种乱象才能逐渐消弭。”张宝忠说。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