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常态下,红木家具行业有哪些新的突破口\我国第一代杉木无性系良种诞生
详细内容

新常态下,红木家具行业有哪些新的突破口\我国第一代杉木无性系良种诞生

时间:2020-10-11     人气:612     来源:     作者:
概述:在经济结构调整背景下,红木行业在经过近几年快速发展之后,也在步入一种“新常态”。何为新常态?在这种新常态下,对红木家具行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怎样的要求?整个行业为适应新常态应该如何转型升级?红木家具产业正在步入新常态,这对于市场和收藏界来说,......
在经济结构调整背景下,红木行业在经过近几年快速发展之后,也在步入一种“新常态”。何为新常态?在这种新常态下,对红木家具行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怎样的要求?整个行业为适应新常态应该如何转型升级?红木家具产业正在步入新常态,这对于市场和收藏界来说,又会带来哪些新影响?
勇于正面红木行业“新常态”
当前,不仅是经济结构调整步入“新常态”,红木家具行业呈现出的新状况。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主席、著名收藏家、艺术家伍炳亮表示,红木行业在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后,也在步入一种“新常态”。
这种“新常态”表现为,红木原材料资源日益稀缺,单靠材料本身升值带动行业快速发展获得高额利润的模式已难以为继。随着社会发展和相关知识普及,消费者的眼光和对家具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对红木家具从盲目消费转向理性消费。在终端市场尤其是高端红木家具收藏市场倒逼之下,红木家具企业已步入淘汰和洗牌阶段,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市场规律正在发挥作用。
伍炳亮认为,随着红木行业的调整转型,首先是企业的数量在开始减少。红木产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全国大小红木企业已近2万家。进入新常态后,缺乏资金技术实力和缺乏设计制作实力的厂家都会退出;其次是产品的质量标准在提高,那些质量标准不高的厂家会出局;其三是进入新常态后对企业资源整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还要有研发设计能力、成熟的思想体系、出色的鉴赏力和精准的判断力,这样才可能具备做百年老店的底蕴,否则只会在快速洗牌中被淘汰出局。
在伍炳亮看来,红木家具将由过去“粗放式”向“精细型”发展,有眼光的从业者会抓住这个机遇。“但一定要把家具做好,做出艺术品位,才有持久的生命力。”伍炳亮说。
艺术设计是红木家具的生命线
对于如何做出好家具,伍炳亮不止一次提到“设计”对于红木家具行业的重要性,那么,进入新常态后,“设计”在红木行业发展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设计和通过设计诞生的艺术属性,是红木家具的生命线,一定要重视设计。目前做红木家具的企业有一两万家,但市场上见到的好家具非常少,原因是这些年来很多消费者在购买红木家具时产生了误区,他们往往只谈材料、技术,不谈艺术、不重视美。好的家具是文化、工艺的载体,更是艺术美的载体,一定是源于好的设计。”伍炳亮说。
他表示,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多方面下功夫。
首先是要对中国传统家具文化艺术内涵进行深入和透彻的了解。其次,要了解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史。中国传统家具遍布全国各地,在传统家具发展史上,逐步形成具有鲜明特点和影响力的广作、苏作、京作风格的家具,除了三大流派,在全国各地还有不同地区风格的家具,如有福建、浙江、山西与陕西、西藏、广西、海南等,从某一款式家具的特点,反映出不同地区和时期的传统家具发展的历史与文化。再次,传统硬木家具大部分出现在明清两代,根据明式与清式家具风格和特征,如何区分清楚,这是在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最后是鉴赏力方面的提升。中国传统家具遍布全国各地,有不同的款式,明清家具之中既有经典款式,又有普通款式,既有京作御用皇家风格的家具,又有民间土作的家具。在实践之中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眼光和鉴赏能力,因为鉴赏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到所定位设计的家具档次和水平。
如果不具备以上的条件,所制作出来的红木仿古家具水平就会大打折扣。目前市场上有些仿古家具设计很不协调,甚至有些改良和创新的仿古家具出现两代同堂和三代同堂,这是由于设计师和企业没有很好地对中国传统家具文化艺术的内涵学习与研究,水平有限所造成的。
新中式红木家具未来将崛起
面对新常态,红木企业如何实现突围?需要有怎样的思维策略?红木家具产品创新趋势怎样?中华木工委主任赵夫瀛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红木企业要实现突围,首先是广大红木企业家“动起来”,走一条与以往不同的新路;其次,要做到三个坚持与三个提倡。红木产业作为传统产业,不能被“传统”所困。在坚持规范的榫卯结构基础上,提倡发展和创新。要坚持传统工艺,提倡创新。要坚持手工制造,提倡发展和使用现代工具。同时,要做到三个改变,改变过去的守店待客模式,因为平庸的店面很难吸引顾客的眼球,必须有创新销售模式,如举办竞卖会、微信朋友圈营销等。改变过去盲目参展的现象,有选择性地参加一些影响力大、效果好的展销会。要改变过去那种固守国标红木的现象,务实的消费者要的是文化的红木,而不是材料的红木,因此可以选择一些国标红木以外的木材。
在谈到红木家具的产品创新趋势时,赵夫瀛认为,“低材高做”“新中式崛起”将成为两种主要趋势,即选用低端木材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与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重点放在新中式红木家具的研发上。
此外,赵夫瀛给想要涉足新中式红木家具企业提出建议,要考虑6个方面的问题,即设计力量、生产力量、管理力量、渠道力量、市场区域定位和卖场选择,不能随意跟风,更不能盲目行动。
红木家具收藏迎来“新机遇”
“红木家具产业正在步入新常态,这对消费者、爱好者和收藏人士是个长期利好的事情。”伍炳亮表示。
近几年来,从国家层面到全社会对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红木家具逐渐重视,去年黄花梨交椅曾作为国礼赠送给塔吉克斯坦总统,皇宫圈椅等传统家具在APEC会议期间也吸引了国际政要的目光。一方面,人们对红木家具越来越追捧,需求越来越多,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行业进入新常态,要求企业调整升级和提高,设计出的作品会越来越好,这两方面相互影响,以满足人们对艺术品家具的需要。对于收藏人士,也就可以选择到品质更高的家具。
进入新常态后,以前粗制滥造的家具有所滞销,这就迫使行业想办法做好设计,提高品质。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一个企业来说设计是灵魂,是统帅。光木工做得好是不行的,设计做不好,木工、雕刻工还有打磨工等付出的劳动都会白费。只有将设计与工艺完美的结合,好家具才会不断问世。

由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主持,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等单位协作选育的“湘杉”系列杉木优良无性系良种,通过国家林业局组织的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并颁布为杉木良种。“湘杉”系列良种为我国第一批国审杉木无性系良种,是我国杉木无性系育种的重要突破。

“湘杉”系列良种选种材料源于杉木第一代种子园半同胞子代苗期优选苗木,选育材料还包含各地优良林分中选单株或伐蔸,这些材料均经无性繁殖为无性系,并于1993年春由中国林科院林业所组织实施了全国首次杉木跨区域无性系测定。林业所杉木研究组对这些无性系测定林进行了20年左右的持续跟踪评价。

专家指出,与种子形式的有性繁殖相比,由于杉木优良无性系具有明显的保持亲本优良性状、遗传增益大、选育成本低、林相整齐及收获期一致等优点,推广杉木优良无性系造林对杉木资源培育质量、杉木产业升级及区域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新常态下,红木家具行业努力寻找新突破口。
    在经济结构调整背景下,红木行业在经过近几年快速发展之后,也在步入一种“新常态”。何为新常态?在这种新常态下,对红木家具行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怎样的要求?整个行业为适应新常态应该如何转型升级?红木家具产业正在步入新常态,这对于市场和收藏界来说,又会带来哪些新影响?
    勇于正面红木行业“新常态”
    当前,不仅是经济结构调整步入“新常态”,红木家具行业呈现出的新状况。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主席、著名收藏家、艺术家伍炳亮表示,红木行业在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后,也在步入一种“新常态”。
    这种“新常态”表现为,红木原材料资源日益稀缺,单靠材料本身升值带动行业快速发展获得高额利润的模式已难以为继。随着社会发展和相关知识普及,消费者的眼光和对家具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对红木家具从盲目消费转向理性消费。在终端市场尤其是高端红木家具收藏市场倒逼之下,红木家具企业已步入淘汰和洗牌阶段,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市场规律正在发挥作用。
    伍炳亮认为,随着红木行业的调整转型,首先是企业的数量在开始减少。红木产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全国大小红木企业已近2万家。进入新常态后,缺乏资金技术实力和缺乏设计制作实力的厂家都会退出;其次是产品的质量标准在提高,那些质量标准不高的厂家会出局;其三是进入新常态后对企业资源整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还要有研发设计能力、成熟的思想体系、出色的鉴赏力和精准的判断力,这样才可能具备做百年老店的底蕴,否则只会在快速洗牌中被淘汰出局。
    在伍炳亮看来,红木家具将由过去“粗放式”向“精细型”发展,有眼光的从业者会抓住这个机遇。“但一定要把家具做好,做出艺术品位,才有持久的生命力。”伍炳亮说。
    艺术设计是红木家具的生命线
    对于如何做出好家具,伍炳亮不止一次提到“设计”对于红木家具行业的重要性,那么,进入新常态后,“设计”在红木行业发展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设计和通过设计诞生的艺术属性,是红木家具的生命线,一定要重视设计。目前做红木家具的企业有一两万家,但市场上见到的好家具非常少,原因是这些年来很多消费者在购买红木家具时产生了误区,他们往往只谈材料、技术,不谈艺术、不重视美。好的家具是文化、工艺的载体,更是艺术美的载体,一定是源于好的设计。”伍炳亮说。
    他表示,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多方面下功夫。
    首先是要对中国传统家具文化艺术内涵进行深入和透彻的了解。其次,要了解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史。中国传统家具遍布全国各地,在传统家具发展史上,逐步形成具有鲜明特点和影响力的广作、苏作、京作风格的家具,除了三大流派,在全国各地还有不同地区风格的家具,如有福建、浙江、山西与陕西、西藏、广西、海南等,从某一款式家具的特点,反映出不同地区和时期的传统家具发展的历史与文化。再次,传统硬木家具大部分出现在明清两代,根据明式与清式家具风格和特征,如何区分清楚,这是在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最后是鉴赏力方面的提升。中国传统家具遍布全国各地,有不同的款式,明清家具之中既有经典款式,又有普通款式,既有京作御用皇家风格的家具,又有民间土作的家具。在实践之中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眼光和鉴赏能力,因为鉴赏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到所定位设计的家具档次和水平。
    如果不具备以上的条件,所制作出来的红木仿古家具水平就会大打折扣。目前市场上有些仿古家具设计很不协调,甚至有些改良和创新的仿古家具出现两代同堂和三代同堂,这是由于设计师和企业没有很好地对中国传统家具文化艺术的内涵学习与研究,水平有限所造成的。
    新中式红木家具未来将崛起
    面对新常态,红木企业如何实现突围?需要有怎样的思维策略?红木家具产品创新趋势怎样?中华木工委主任赵夫瀛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红木企业要实现突围,首先是广大红木企业家“动起来”,走一条与以往不同的新路;其次,要做到三个坚持与三个提倡。红木产业作为传统产业,不能被“传统”所困。在坚持规范的榫卯结构基础上,提倡发展和创新。要坚持传统工艺,提倡创新。要坚持手工制造,提倡发展和使用现代工具。同时,要做到三个改变,改变过去的守店待客模式,因为平庸的店面很难吸引顾客的眼球,必须有创新销售模式,如举办竞卖会、微信朋友圈营销等。改变过去盲目参展的现象,有选择性地参加一些影响力大、效果好的展销会。要改变过去那种固守国标红木的现象,务实的消费者要的是文化的红木,而不是材料的红木,因此可以选择一些国标红木以外的木材。
    在谈到红木家具的产品创新趋势时,赵夫瀛认为,“低材高做”“新中式崛起”将成为两种主要趋势,即选用低端木材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与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重点放在新中式红木家具的研发上。
    此外,赵夫瀛给想要涉足新中式红木家具企业提出建议,要考虑6个方面的问题,即设计力量、生产力量、管理力量、渠道力量、市场区域定位和卖场选择,不能随意跟风,更不能盲目行动。
    红木家具收藏迎来“新机遇”
    “红木家具产业正在步入新常态,这对消费者、爱好者和收藏人士是个长期利好的事情。”伍炳亮表示。
    近几年来,从国家层面到全社会对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红木家具逐渐重视,去年黄花梨交椅曾作为国礼赠送给塔吉克斯坦总统,皇宫圈椅等传统家具在APEC会议期间也吸引了国际政要的目光。一方面,人们对红木家具越来越追捧,需求越来越多,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行业进入新常态,要求企业调整升级和提高,设计出的作品会越来越好,这两方面相互影响,以满足人们对艺术品家具的需要。对于收藏人士,也就可以选择到品质更高的家具。

    进入新常态后,以前粗制滥造的家具有所滞销,这就迫使行业想办法做好设计,提高品质。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一个企业来说设计是灵魂,是统帅。光木工做得好是不行的,设计做不好,木工、雕刻工还有打磨工等付出的劳动都会白费。只有将设计与工艺完美的结合,好家具才会不断问世。

    (来源:中国文化报)


    Ibá(BrazilianTreeIndustry)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2月,巴西木制品(纸浆和纸张除外)出口总额2.136亿美元,同比下降3.6%。其中,松木锯材出口量71400m³,出口额1680万美元,分别同比下降5.2%和3.4%。热带锯材出口量24200m³,出口额1379万美元,分别同比下降13.6%和16.0%。
    松木胶合板和热带胶合板出口增长。松木胶合板出口量95600m³,出口额3590万美元,分别同比上涨3.5%和5.3%。热带胶合板出口量7600m³,出口额400万美元,分别同比上涨105%和74%。木制家具出口仍就疲软,出口额3260万美元,同比下降超过12%。(来源:BrazilianTreeIndustry)
    阅读全文
  • 目前,国内木门行业市场接近饱和状态,木门企业要想往前一步发展步伐将很难,而随着新行业崛起周期逐渐缩短,每种商业模式和营销手段都可能被瞬间复制。于是,如何保持核心优势,让企业在僵化的市场营销格局中成功“突围”,成为现今木门企业争相实现的目标。

    新的产品附加值增加木门企业竞争筹码

    市场竞争越来越白热化,每个行业都很容易陷入产品同质化的竞争,寻找差异化变得越来越难。同一种产品要是还从功能入手,虽然有机会,但仍比较困难。因为在消费者眼里,同一种产品的功能是大致相同的,尽管厂商们能说出各种各样的区别来。但是,如果跳出产品本身来思考,每个人都有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相对于那些心理上的愉悦和满足,消费者对于功能的需求还是最原始的需求。

    消费者消费一个产品都有其更高的终极目标,如果抓住了高层的心理需求,就可以赋予一个产品更多的附加价值。消费者通过心理依赖产生的情感是很难估价的,从而让企业可以避开功能战、价格战。因此,创造新的产品价值是企业营销赢得突围的重要策略。

    迎合多元化消费需求拓展门企发展空间

    当现有的产品领域里难有突破时,我们可以选择将眼光放在特定消费群体的多元化需求上,通过移花接木的策略可以让产品获得更多市场空间。只有这样,才能让“突围”变得更有营销爆发力,“突围”通过移花接木,营销领域想象空间依然很大。

    木门企业要获得高额利润,必须在附加价值上下功夫,因为附加价值会让消费者重新估价。在产品的开发中,融入一些新的延伸价值、附加价值,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这样也可以让企业脱离现有的激烈竞争,从而找到新的市场。

    总的来说,木门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企业要永把创新放在第一位,因为只有创新,企业才能创造出新的价值,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较大的发展。


    清代家具,经历了近三百年的历史,从继承、演变、发展,以至形成为自己的独立风格,这当然有它特殊的背景与经历,乃至独立存在的特色。

    清代家具的发展至风格成熟为"清式",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清初至康熙初,这阶段不论是工艺水平、还是工匠的技艺,都还是明代的继续。所以,这时期的家具造型、装饰等,还是明代家具的延续。造型上不似中期那么浑厚、凝重,装饰上不似中期那么繁缛富丽,用材也不似中期那么宽绰。而且,清初紫檀木尚不短缺,大部分家具还是用紫檀木制造。中期以后,紫檀渐少,多以红木代替了。清初期,由于为时不长,特点不明显,没有留下更多的传世之作,这时期还是处于对前代的继承期。

    第二阶段是康熙末,经雍正、乾隆,至嘉庆。这段时间是清代社会政治的稳定期,社会经济的发达期,是历史上公认的"清盛世"时期。这个阶段的家具生产,也随着社会发展、人民需要和科技的进步,而呈兴旺、发达的局面。这时的家具生产不仅数量多,而且形成为特殊的、有别于前代的特点,或叫它风格。这风格特点,就是"清式家具"风格。

    1、造型上浑厚、庄重

    这时期的家具一改前代的挺秀,而为浑厚和庄重。突出为用料宽绰,尺寸加大,体态丰硕。清代大师椅的造型,最能体现清式风格特点。它座面加大,后背饱满,腿子粗壮。整体造型像宝座一样的雄伟、庄重。其它如桌、案、凳等家具,也可看出这些特点,仅看粗壮的腿子,便可知其特色了。

    2、装饰上求多、求满、富贵、华丽

    清中期家具特点突出,成为"清式家具"的代表作。清式家具的装饰,求多、求满、求富贵、求华丽。多种材料并用,多种工艺结合。甚而在一件家具上,也用多种手段和多种材料。雕、嵌、描金兼取,螺甸、木石并用。此时家具,常见通体装饰,没有空白,达到空前的富丽和辉煌。但是,不得不说,过份追求装饰,往往使人感到透不过气来,有时忽视使用功能,不免有争奇斗富之嫌。

    第三阶段是道光以后至清末。道光时,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的历史劫难,此后社会经济日渐衰微。至同治、光绪时,社会经济每况愈下。同时,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文化、以及教会的输入,使得中国原本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发生了变化,外来文化也随之渗入中国领土。这时期的家具风格,也不例外的受到影响,有所变化。我们看,现在颐和园里的部分家具,接受了外来影响最为明显。这种情形,作为经济口岸的广东最突出,广作家具明显地接受了法国建筑和法国家具上的洛可可影响。追求女性的曲线美,过多装饰,甚至堆砌。木材也不求高贵,作工也比较粗糙。本章也收进几件,以作对比和欣赏。

    总之,我们所谓清式家具,乃是指康熙未至雍正、乾隆、以至嘉庆初的清代中期,是指这一段清盛世时期的家具。

    这段盛世家具风格的形成,的确与清代统治者所创造的世风有关。表现了从游牧民族,到一统天下的雄伟气魄,代表了追求华丽和富贵的世俗作风。由于过份追求豪华,而带来一些弊端,也是存在的。但是,清式家具,利用多种材料,调动一切工艺手段来为家具服务,这是历来所不及的。所以我们说,清式家具有许多经验可谈,也有许多优点可取。其风格独特,便是最为有力的证明。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