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退欧对于欧盟木质家具市场有长期影响\乘定制家具东风刨花板需求上升
详细内容

英国退欧对于欧盟木质家具市场有长期影响\乘定制家具东风刨花板需求上升

时间:2020-10-11     人气:623     来源:     作者:
概述:英国预计将在2019年正式退出欧盟。英国的这一决定对于欧盟从热带国家进口木质家具的需求的长期增长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尽管这种影响到底有多大还难以确知。英国的退欧对于木质家具贸易有特别明显的影响,因为英国不仅是欧盟中最大的消费市场国,同时对进口......
英国预计将在2019年正式退出欧盟。英国的这一决定对于欧盟从热带国家进口木质家具的需求的长期增长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尽管这种影响到底有多大还难以确知。

英国的退欧对于木质家具贸易有特别明显的影响,因为英国不仅是欧盟中最大的消费市场国,同时对进口的依赖度也相当高。

2016年英国所购买的木质家具中有45%是进口家具,这个比例高于欧洲的其他几个消费大国,意大利的进口家具比例为8%,西班牙为26%,德国为40%。英国进口的木质家具中有很大比例来自非欧盟国家。

2016年欧盟从非欧盟国家进口的木质家具中有34%为英国的进口,热带木质家具进口总量中英国的进口量占40%。

英国投票退欧立即产生的影响是外汇市场上英镑的暴跌。投票后,英镑对美元和欧元的比价立即下跌了15%和10%,此后的英镑一直处于低位。

英国投票退欧和英镑疲软的作用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在英国的家具市场上反映出来。英国零售联盟(BRC)称,2016年下半年尚未看到商品价格受到明显影响。

但是,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再加上英国退欧对经济的长期作用的未知性现在似乎不利于人们的消费。根据德勤公司(DeloitteLLP)的研究,英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在2017年上半年出现下降。


随着定制家具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刨花板已经逐渐取代中纤板成为家具行业的重要原料板材,随着定制家具行业的高速增长,刨花板需求将快速提升。
在我国近2亿立方米的人造板产能中,刨花板的产能为2000万立方米,占比仅为10%左右,也是三类人造板中唯一进口超过出口的种类。
我国板式家具的主要基材经历了由胶合板到纤维板再到刨花板的转变,经过多年技术改进,刨花板凭借环保性能和价格上的优势逐步取代中纤板成为定制家具的主要用材,部分知名定制家居品牌均使用刨花板作为定制衣柜和定制橱柜的主材。
定制家具发展带动刨花板需求快速增长
需求快速增长叠加供给相对刚性,刨花板迎来发展机遇。从需求端看,经过多年技术改进,刨花板凭借环保性能和价格上的优势逐步取代中纤板成为定制家具的主要原材料,随着以定制衣柜为代表的定制家具行业的快速发展,刨花板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从供给端看,我国刨花板在整个人造板中的占比较低并且其中中低端产品居多,同时近几年新增产能和淘汰产能大体相抵,供给相对刚性,这为刨花板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人造板可分为胶合板、纤维板和刨花板三大类。由于不同的人造板在施胶热压时所用木质单元的不同,因此可通过截面形状来判断人造板的种类:胶合板有明显的分层,刨花板能看到交错的颗粒,纤维板相对光滑平整。木质单元和内部结构的差异使得每种人造板有其各自优势。
刨花板成为定制家具重要原材料
我国板式家具的主要基材经历了由胶合板到纤维板再到刨花板的转变,刨花板开始成为板式家具的主要基材。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板式家具的主要基材为胶合板,随着胶合板的应用领域从家具转向建筑以及纤维板竞争力的提升,21世纪前十年纤维板接棒胶合板成为板式家具的主要基材,而近几年部分定制家居品牌开始使用刨花板作为柜体主要基材,纤维板仅在需要雕花的门板中被大量使用。
胶合板应用领域历经了从家具到建筑模板的转变,逐渐退出家具领域。20世纪80年代,我国74%的胶合板应用于家具制造,仅有16%应用于建筑。
20世纪90年代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带来建筑模板需求激增,胶合板凭借着相较于钢模板的重量轻、幅面大、可反复使用和保温性好等突出优点,其应用于建筑模板的比重逐渐提高到30%。
2001年以次小薪材为原材料的纤维板和刨花板获得了增值税即征即退的政策扶持,这使得胶合板的成本劣势更加明显;
消费者对家具外观的要求不断提高,推动了便于造型的纤维板逐渐取代胶合板在家具中的应用。到2014年,胶合板用于建筑的比例已达到60%,而用于家具的比例则减少至15%。
为了与人们印象中的劣质刨花板相区分,家具企业在宣传中大多使用“实木颗粒板”来代指刨花板,优质刨花板卷土重来,重新成为家具生产基材的主要品种。
刨花板逐步替代纤维板,已成为定制衣柜和定制橱柜的主要基材
由于刨花板防潮性优于纤维板和胶合板,因此其在家具领域的应用范围始于橱柜和浴室柜。在衣柜厂商也纷纷选择刨花板作为柜体基材之后,刨花板已占领了定制家居中发展最为成熟的定制衣柜和定制橱柜两大市场。
综上所述,刨花板已成为定制衣柜和定制橱柜的主要基材,从下游需求来看,随着定制类家具行业逐步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未来必然会带动刨花板需求的大幅增长;
从供给层面来看,受去产能政策影响,刨花板的供给增长有限,这必然带来刨花板供不应求的局面,这就给刨花板生产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据国际热带木材组织(ITTO)报道,英国脱欧对国际热带木材产品贸易将有显著影响。英国脱欧前是欧盟进口热带木材量最大的国家。
    2015年,英国进口木材产品在欧盟热带木材产品进口总额中占25%,而位居第二的法国仅占15%。英国热带木材产品进口总额从2011年的7.20亿欧元增长到2015年的9.60亿欧元,增幅为33%,而欧盟其他主要国家的热带木材进口在同一时期基本呈下降趋势,仅比利时持平。
    英国脱欧后经济衰退,可能会导致其来自热带国家的木材产品进口额下降。近年来,英国进口热带木材产品的大幅增长,很大程度是由于来自越南、印尼和马来西亚的家具进口额大幅上升,但英国的家具进口额预计未来中短期内将出现减缓趋势。
    然而,从长期看,如果英国的经济能够比较迅速地复苏,且脱欧能够使英国与欧盟之间形成关税等形式的贸易壁垒,将促进英国与非欧盟国家的木材产品贸易,对热带木材生产商和非欧盟国家木材产品供应商而言,从长远看有利于热带木材产品贸易。

    在政府外贸委员会非关税措施工作小组最近的一次会议中提出可能要暂时禁止俄罗斯出口白桦原木的决策。这一决策因可以缓解与中国人的白桦原木竞争而得到了俄罗斯本国胶合板生产厂家的支持。

    俄罗斯国内市场的白桦原木严重不足。由于很快将关闭这一贸易使得俄罗斯国内近期出现了很多大型木材加工企业,其中包括城市建设企业(重要为生产胶合板的企业)。在俄罗斯的许多联合企业中出现原料赤字,其中主要因为出口到中国的白桦原木数量不断增长。


    中国人给原木采伐者们开出的价格高于俄罗斯购买者的两倍--顺便一提的是,现在国内市场白桦原木一立方米的价格是2000卢布起。白桦原料都用于出口了,而本国胶合板生产者们因为价格的竞争得不到原料而饱受产量负荷问题。

    由于政府不断收到加工工人请求立法停止出口的申诉书,以及在2017年初大尺寸的白桦原木(直径大于15厘米,长度超过一米)已经被列入俄罗斯国内市场重要商品名录。在特殊情况下政府可以暂时限制或禁止出口。看来这种特殊情况已经来临。

    泽廖诺多利斯克区胶合板工厂和伏尔加胶合板家具联合企业正进入鞑靼斯坦共和国木材加工领域主要企业的行列。当下这两家企业正处在因白桦原木匮乏导致的生产停滞的威胁下。鞑靼斯坦共和国领导呼吁政府主席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对此加以重视。


    这两个企业共有1825个工人,其年度交易额为19亿卢布。
    鞑靼斯坦代表们呼吁禁止白桦原木出口。
    之后联邦议会成员瓦季姆.哈尔罗夫也向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提交了此请求。他记录了乌里扬诺夫斯克州的生产企业《因扎木材加工厂》的危机情况。

    这是单一城镇因扎的主要企业以及该区域的主要企业。工厂职工将近1500人,在2016年其进款超过11.6亿卢布,而利润只有1700万卢布。他们的问题与鞑靼斯坦的是一样的,即原木的严重不足。

    外国企业(主要是中国企业)以极快的速度继续抢夺俄罗斯的白桦原木市场。--生产企业《因扎木材加工厂》总经理弗拉基米尔.库珀里亚诺夫确认说。---此时他们提出的原木价格是比俄罗斯工厂高一倍,这破坏了原木市场并导致匮乏。而且今年夏天的多雨更加剧了匮乏。所以俄罗斯这一行业的很多主要的工厂的工作都停滞了。我们的工厂原料受限、产量降低、企业承受上百万的损失。


    现在白桦原木的出口关税是7%。在欧盟国家暂时的禁止或限制出口能够防止或降低国内市场商品不足的危机。

    这里研究了经济发展部对鞑靼斯坦的报道中,并没有俄罗斯市场原木不足危机的信息。


    经济局官方代表回应Life网说,该问题将会在海关关税委员会最近的某一次会议中研究。
    据海关统计,在2016年俄罗斯出口白桦原木直径大于15厘米,长度超过1米的为164.63万立方米。这比2015年增长了27.4%。在2017年的前五个月出口数量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1.5%。这些数字出自Life网刊登的经济发展局和工业贸易局的书信中。文件中可以看出,其中90%的流向为中国和芬兰。

    在2016年俄罗斯本国胶合板生产商通过家具协会和木料加工企业向俄罗斯联邦政府递交了停止或取消白桦原木出口的建议。很快出台了19号决议(2017年1月18日),根据该决议白桦原木被列入俄罗斯国内市场重要商品名录。根据该文件,出口限制可能涉及直径15厘米以上,长度1米以上的白桦原木。但是截至今日该决议的效果还没达到,因为决议上并没有确定禁令开始的期限。

    阅读全文
  • 6月16日,英国木材贸易联盟官员AnandPunja在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秘书长、木材进出口商分会会长陶以明及进出口商分会秘书长高雅的陪同下到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木材与木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了参观。
    实验室主任唐镇忠陪同参观了实验室,并重点介绍了实验室的发展历程和业务构成。希望双方在木材及其制品在双边贸易过程中就木材的合法性来源、树种鉴定、检测技术及标准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
    AnandPunja先生表示,在欧洲相关木材合法性法案实施以来,双方木材贸易商均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希望双方协会今后加强交流与合作,共享信息。尤其是在推动木材及其制品的合法性认证,保证木材供应链的可追溯性,降低双方木材贸易商的风险方面有很多共同面临的机遇。同时也希望实验室参与国际木材网络追踪,共同参与国际数据库ITTO数据库的建设。
    陶会长表示,希望今后进一步加强双方的交流合作,定期举办世界木材贸易大会,鼓励双方会员企业深化合作,积极参与各种推广活动,建立互利互信的合作关系,促进中英乃至中欧木材贸易的健康发展。

    红木,连同红木家具及制品在近十几年以来是个热闹的地界儿,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当代财富大戏演出,甚至作为重要杠杆搅动一方,引得媒体及公众格外关注,也令很多需要不需要懂及不懂家具的,都对于红木或头头是道或津津乐道。一时间,几乎人人都在淘换老家具,个个老板都要买红木,红木和家具的知识却也因此空前普及。

    我前两年曾经写过《红木家具那些事儿》一文,其中谈到红木,但不是专题所言并不深入。近来思考:红木虽因家具而起,却也是独立题材,足足可以说上若干,故此提笔再续一文。

    一、怎么来的“红木”一词

    本人在前文曾经说过,“红木”一词因“红木家具”而得。历史上,一些地区有将大红酸枝做成的家具叫“老红木家具”的叫法,后来也有“新红木”的称谓。同时,民间为了区别也有“白木家具”的叫法。也是改革开放以后实际生活使用的原因,“红木家具”一词逐步叫开。特别是当代,“红木家具”广为传播深入人心。

    这种叫法其实是比较近代的事情,以常熟一带了解看,时间大致在民国年间,再早不过晚清。之前没有“红木家具”,更无“红木”。这里要强调一句:中国历史上基本是用“白木”做家具的。

    由此可以看出,“红木”应该更多是一个文化概念,是因一种使用或曰民俗而产生发展。也正因如此,在国外没有能够对应名词。rosewood、redsandes、redsandalwood等等都不是我们文化概念中的“红木”。目前更多直接翻译成“hongmu”,这样似乎更贴切一些。

    “红木”一词能够叫响得益于一个“标准”。改革开放初期一段时间里各种叫法称谓都有,而紫檀、黄花梨等并没有在红木的范围里。统称为“硬木”的有,国外也有称之“唐木”的,当然更多的也用了“红木”。“硬木”一词在木材学里指阔叶树材,与针叶材的“软木”相对应,有国际公认的通用概念,所以很难对应推行。

    这个标准即是广为人知的“红木国标”。虽然实际活动中这个标准很难操作,且争议极大。然而,反对归反对,事情归事情,该标准自2000年颁布实施以后就具有了法律效力,成为“红木”这个词汇对应的官方口径,而且是唯一的,以致说到红木绝对绕不开这个标准。

    《红木》国标是由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的,起草单位是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研究所,主要起草人有几个,其中有杨家驹。为此,一段时间在圈内颇有名气,十分活跃。标准有一个文号:GB/T18107-2000。据了解,其中“GB”说明是国家标准,“T”是推荐使用的意思,紧接着的数字是其在标准里的序列,最后的数字指明发布的时间,这就是红木国标的基本身份标识。

    我不大懂得关于标准的事情,也不是学木材专业的,只觉得标准化委员会批准这样一个标准有些怪怪的。因为这木材是天然生成,个体之间差异很大,不像钢材、塑料、水泥等原材料是人为配比,数据容易掌握控制。虽然很难真正执行,后来的时间里这个标准却成为“真经”,是衡量或曰标定是否红木的决定尺度,以致社会上产生错觉,多数人认为所谓“红木”就是这些。“真经”规定,红木含5属8类33种,也就是说“红木”一共33个树种。

    二、真有“红木”吗

    答曰:真的是有“红木”。

    确实有这样一类木材,材料剖开以后心材部分呈偏红一些的颜色。但是,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红木不是真正的红色,我们看到家具的色泽与木材的本色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会不一样?消费心理趋势左右了颜色倾向。我们看看到很多成为家具的时候,都比实际上红了不少。这是由于一方面成为商品的家具需要色泽上统一,木头毕竟是天然生成的,就是同一根材料上的木头颜色也会不尽相同,而这可能是很多消费者所不知的。重要的是偏红一些更符合今天这一阶段消费心理需求,家具、工艺品自然就“长”红了。

    所谓红木,应该是木头的心材部分,这类树木表面有树皮,树皮下面是一层被称作“白膘”的物质。“白膘”是俗称,有写做“白标”的,本人认为此称似以猪皮下那部分类比形容,用“膘”字貌似更为贴切。树木经制材成为原木,原木中靠近树皮的木质部为边材,材色较浅,密度较低。靠近树中心的木质部为心材,颜色较深,密度较大。红木类木材心材可用做家具,而边材因结构疏松,强度较低而弃之不用。白膘是树木生长和输送养分的重要通道,质地松软富含营养,也十分容易被虫蛀。然而实际上存在的标准对此有点不同要求,即《深色名贵硬木家具》标准与《红木》标准对待白膘的要求不完全一致,就是后来的《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也对此有一个态度。红木类木材心边材界限分明,而其他木材界限并不分明,材质差别也没红木类木材那么大。

    红木在开料刚刚破锯开的时候由于氧化的作用,是有偏红,不同树种从浅土红色一直到褐色深褐色黑色都有。时间一长就基本归于土黄色褐色一类,也有一些更加黑重一点,亦非红色。其中特别是紫檀、紫光檀,色泽会更深重。一般说来,紫檀木类的心材红紫,花梨木类的红褐到紫红,香枝木类的红褐,黑酸枝类的栗褐等等不一。

    三、如何认识“红木”

    33个树种包括了那些呢?由于广泛宣传很多地方都有,这里不需重复。我认为,一般消费者或者爱好者可以先不问属的事情,直接从树种入手。反正一共33种,能记多少算多少。由种向上就到了类,就进入了第二个门。这两层了解了以后还可以深入探知属的事情,实际上这对于消费者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意义,这原本是在知识范围内的事,是不需消费者掌握的。

    在33种里也不是都需要一下认知的,因为其中有很多木材平常基本见不到。本人在圈子里混了多年,一些树种也就是在样本上见到,实际生产销售中基本没有。有一些就比较常见,如“海南花梨”,俗称“海黄”,在国标里“降香黄檀”是也。又如“小叶檀”,通称“紫檀”,即“檀香紫檀”。再如“老挝大红酸枝”学名“交趾黄檀”。近几年用的比较多的“缅甸花梨”,对应的名字是“大果紫檀”,“非洲花梨”一般对应“刺猬紫檀”等等。

    让人晕的是一个树种往往有很多叫法,有学名,是正规叫法,有俗名,是通常叫法。还有就是木材商为了销路故意起的各种名字,所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市场上所标不是什么“花梨”就是什么“紫檀”,主要往这两个种类靠。就如“卢氏黑黄檀”吧,它的类是“黑酸枝木”,属是“黄檀属”,俗称“大叶紫檀”,还有一段时间称之“海岛紫檀”,就这几个名字往往搞得人们一头雾水。

    由于木材鉴定困难的原因,相当通常的做法是只标明到类的名称。当然,近年很多逐步直接标明到树种了。所以我们的消费者要知道什么是“类”,好在“类”只有八个,费点劲也就费了吧。

    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能不能不依靠仪器或外部条件直接判断出是否红木?答曰:不能。不要说普通消费者就是爱好者也不行,这是由于木材识别的特殊性造成。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待,如果在市场上买不锈钢材质或塑料材质的商品,我们能够一望而知其材质标号情况吗?同样是不能的。问题只在于实际上能不能监管,或者说有效监管能不能实行。

    那么,作为一个消费者如何识别红木制品呢?这些树种应该是有一些明显特征的。

    首先,这些木材一般比较重,由于其气干密度大,同样体积的木材要比一般阔叶木材重很多,因此手感是一个外在指标。第二,没有明显的成长年轮。因为我们只用这些木材的心材,有说法这是木材细胞已经死了的部分。我更看重这些树木基本生长在没有四季变化的地方,缺少明显季节转换就很难看出在其身上留下的岁月痕迹。第三,不管色泽偏哪些,这些木材颜色总体来说是比较深的。所以,有一个名词叫“深色名贵硬木”来泛指红木或硬木。

    想要真正认识33种红木比较困难,其中经验很重要。单凭视觉判断只能是平常说说而已,不能做为正式依据,而正式的鉴定甄别只能通过仪器。因此,消费这类商品除看外观之外一定要有严谨的销售合同,一定要有产品质量证书。

    四、标准的问题在哪儿

    《红木》标准自出台以来就没有停止过争议,也许还没有哪个标准有过这么大的异议。前两年提出重新修订,争论再起,其间有一篇文章印象深刻,题目叫《扼杀红木产业的千古罪人》,不知何人撰写。我以为,任何事情的存在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对于解决一个时期木材市场的混乱,这个标准起了很大作用。同时,在“红木”的旗帜下统一了称谓,使得红木一词广为人知,为当代红木家具的发展打下基础。

    但是,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不同意见呢?据观察大致有这样几个原因,其一、不严谨。你看关于树种范围其中是这样表述的,“……此外,上述5属中本标准未列入的其他树种的心材,其密度、结构和材色符合本标准的也可称为红木。”一句“也可称为”坑了多少人。十几年以来的实践证明这句含糊的话是无法阐述和延伸的。对此还有一个更荒唐的解释特抄录共赏:“……由于生长的立地条件不同,同一树种木材的密度、材色、管孔分布类型、纹理、结构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异,即使同一树株,在不同的树高和树径部位的木材也有差异,特别是印度紫檀的密度和材色变化甚大。这就是说,已列的33种以内的树木的木材,即使是经过树木学鉴定是正确的树种,凡未能达到规定的必备条件者,都不能称为红木。”遗憾的是有人这样认识,也是遵循这个准则实践的,而这实质上否定了标准的可行性。其二、实际操作性太差,如前所述,没有仪器无法鉴别,然而难就难在,就是有仪器也不一定搞的清楚。其三、面向的对象是过去还是现在没有搞清楚。其实今天使用什么木材做家具或工艺品,与故宫里的家具是什么材料的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一个标准就现实需要而为之本足已。其四、也是最重要的,没有分清做学问著书立说与公共文本的区别。做学问需要的是把知识弄清楚,是个人的事情,搞复杂或简白都没关系。标准是做什么用的?是用来执行的,使用的,是生产者生产制造的依据,是消费者购买的规范。总体说来是公共的,通用的,需要清晰、简洁、能操作。如前面引用的那段话,从知识层面上来讲或许是正确的,但放在解释标准上则是错误的。法律也是很深的学问,如果宪法、刑法都弄得这么无法解释似是而非,在实际使用中还能判断执行吗。

    但是,需要客观地说,标准提出的红木条件,即:树种、导管/管孔、气干密度、材色,简单说是“密度、结构、材色”,是十分可贵的,意义不一般。

    不说了,先凑和吧。

    五、“红木”美在哪儿

    红木美吗?这是一个问题。

    所有关于美的概念都属于文化的范畴,并不是木材本身,是我们几百万年进化中,与树木共同成长相依相偎产生出来的感觉。树木是人类依存度最高的物种之一,可以这么说,几乎每一棵树每一块木头看着都是美的。那么,红木美在什么地方?首先,红木的质量密度能够产生相当的美感,这种美感是基于对材质的充分信任而存在。然后是其美丽的纹理吸引了我们,没有一棵树的纹理是相同的,红木树种的纹理变化无穷。同一树种有变化,不同树种更有不同。通常所说的“鬼脸”、“瘿木”,都反映了红木木材纹理上变化产生的吸引力。再就是对于光线折射所产生的美感。由于这些木材的密度和含油量,加工后的折射光十分抢眼,是红木材质吸引人的要点之一。如此云云。

    也有将不同颜色的红木比做男性或女性,以表达木材阳刚阴柔,此有一些道理。然而这些比喻要依附家具工艺品的造型才会更有感觉。

    其实,对红木加工施艺所产生的美感才是最根本的吸引力。可以说,红木加工以后所衍生的一系列文化,包括制作、审美、使用等,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典型的精神结晶,是我们民族神魂的折射和物化,所以我一直认为:红木制作的家具以及工艺品具有永恒的魅力。

    就以打磨工艺为例,我们的红木家具和工艺品,最终要经过2000目以上水砂纸反复打磨方能成就,如同婴儿皮肤的细腻感和温润如玉的感觉正是这样出现。打磨,把红木这种木材的材质美充分表达出来,树木的生命形式通过这道工艺得以转换,以人文美的方式于世间再现。换而言之,通过打磨工艺,精神就出来了。再换一个角度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秉赋和爱好,红木的这种品质可能就永远荡然无存无所体现。

    红木,原本意义上的主要产于中南半岛。主要是越南、老挝、泰国、缅甸、柬埔寨等国的资源。早期泰国、越南还比较多,如泰国称为“香红木”的木材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比较多用。在广东调研证实,历史上越南的木材更多是通过陆路进入中国。进到二十一世纪大量则是老挝、柬埔寨、缅甸的,现在这里也接近枯竭。越过海峡就是印尼、巴新、东马、文莱的资源,今天更向非洲、南美延伸。由于生长周期的原因,红木树种、木材资源锐减和匮乏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课题。

    红木,中国人专门挑出来的木头,是因我们的爱好独特标的物种,也是这个星球上最优秀的物种,我们对她还知之甚少。珍惜吧!千万不要因为无知和贪婪而导致其泯灭。

    2016年6月14日于北京

    陈宝光微信公众号:京城宝哥

    (本人作者系中国家具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