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木门行业人才危机及应对措施\中国买家对加蓬木材的兴趣正在慢慢提高
中国木门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生产企业数量和从业人数大大增加,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但是,目前行业人才还是相对匮乏,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管理素质相对较低,70%的企业还停留在经验管理阶段,行业存在人才危机。
一、木门行业的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
1.缺乏先进的该企业管理体系和高素质的职业管理人才
据调查显示:木门行业的生产一线从业人员,一般工人以小学、初中文化水平为主,基层管理人员(班组长)多以初中、高中文化水平为主。文化水平低,管理思维滞后,先进的管理理念难以被接受理解,管理手段上以奖励罚款为主。
木门企业人员流动频繁,管理模式难以继承。一些企业内部帮派严重,缺乏企业团队配合,新人来了干不了多久就被挤走;一些企业老板将希望寄托在到其他厂里挖人,满腔热情高薪挖来之后,又发现不过如此,双方不欢而散。
分析其原因,一是企业管理观念落后,没有长远发展规划,寄希望于某个人某项机制而忽略了系统的管理体系搭建,没有合适的土壤再好的树苗也会枯萎。二是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不高,高学历、高素质、高水平职业管理人才缺乏。以生产管理为例:企业的生产管理只是被动地分配生产任务,对于生产的计划平衡、产能负荷分析、资源的统筹协调、标准工时、精益管理、PMC、MES等方面的知识缺乏,更谈不上应用了。一些能力较强的管理人员,因为缺乏团队的支持和老板的认可,他们提出的管理方案也无法得到彻底实施,无法发挥他们的才能而转向其他行业。
2.缺乏技术人才和职业经理人
这里讲的技术人才分两类:一是技术管理人才,包括技术工程师、质量工程师、IE工程师、IT工程师等,二是高级技工,如高级木工、技术操作工、程序员、放样师、安装工、油漆调色工等。这两类人才目前都缺。究其原因,一方面,很多木门企业没有设立技术部,企业老板也往往把技术部理解为设计部。另一方面,木门行业,还没有形成工业化生产模式,产品手工制作比重大,技术工人多为35岁以上的工人师傅。他们的性格已经定型,又有技术在身,有时老板也奈何不了这些人,企业管理难度较大。木门企业工作环境差,灰尘噪音大,待遇不高,年轻人又不愿意学这一行,阻碍了行业发展。
木门行业管理人才流动性大,缺乏职业经理人,这是行业内很多企业老板的普遍感受。不仅生产缺人,销营销也缺人。究其原因,与行业特点有关。木门是定制产品,职业经理人既要懂管理知识,又要懂木门专业知识,而木门专业知识不是很快就能获得的。二是行业发展迅速,近年来木门行业总产值以25%的增长幅度高速发展,引发家具、地板、防盗门等相关产业的大型企业纷纷投资木门行业。2011年木门行业总产值880亿元,2015年木门行业总产值1200亿,2016年木门行业总产值1320亿,与其他木制品加工行业相比,木门行业发展高速发展,产业化集群格局基本形成,但是人才培养没有跟上,一个行业的人才培养需要更长时间去历练和沉淀。
3.缺少企业文化,忽视人力资源建设
目前国内很多木门企业,对于企业文化建设都不是很重视,员工文化生活贫乏,企业缺乏凝聚力,员工没有归属感,没有感觉到自我价值的体现,幸福指数低。许多企业对于员工的培训认识不足,认为搞企业文化就是组织聚餐搞活动,很少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学习和企业价值观的宣贯。
人力资源建设就是企业要尊重员工、赏识员工,对员工的绩效给予激励。有时候这种激励不一定需要很高的成本投入,一句亲切的问候、一阵鼓励的掌声、一份表扬信,把员工当做企业的亲人,就可以使员工备受尊敬。海底捞员工文化水平也不高,但员工忠诚度高,幸福指数高。在海底捞,员工衣食住行要比其他餐馆好,管理层和普通员工一样随时随地出现在各个岗位,这样的工作环境员工没有抱怨,把企业当做自己的家一样。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相信员工也会提高客户对企业的满意度。
如果说员工在企业成长有捷径的话,这一捷径就是学习。成功的企业善于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而失败的企业喜欢自己探索。很多企业负责人愿意投资场地、设备等硬件,不愿意投资员工培训,企业文化建设这方面,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不足。
二、木门企业人力资源改善措施
1.实现工业化生产模式
目前,工业4.0、智能制造已成为行业内的一个热门话题,木门生产制造模式面临新的挑战。智能制造绝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而是生产运营模式的转变。对木门企业来讲,要一步到位工业4.0或许有困难,能不能借用工业4.0的管理思想,首先做到工业3.0是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
很多企业都知道流水作业的好处:对工人技术的依赖程度低,用工成本低等,但不知道如何实施。早在90年代,南方广东地区的家具企业,尤其是台资企业,已经全面实行工业化流水作业,他们将每个工序都细分为若干个工步,每个工位有详细的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这样就是有那个岗位工人辞职不干了,企业也能很快补缺。
以木工雕刻为例,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无法实现流水作业。在台资工厂,管理人员将雕刻的第一个工步为划线,不会划线没关系,照着模板划,然后质检人员用模板检验。第二个工步是照着划线切一刀,仅此一个动作,一分钟做多少件都有标准。
实现木门生产的工业化模式,首先企业老板尊重管理,尊重技术,尊重技术人才。但是现实中很多企业老板不是尊重管理和技术,而是尊重自己的经验。有时,增加一台设备,一个送料器就可以解决问题,但企业老板更愿意让一个有经验的师傅去干这项工作,这种思维模式需要改变。
2.改善工作环境
这点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硬环境和软环境。硬件环境包括:增加除尘设施、劳保用具和现场运输设施,保护工人健康安全,减少劳动强度;改善员工伙食,增加员工洗浴设施,加强厂内绿化和环境卫生等。软环境包括:按时发放工资、缩短加班时间,大力开展员工文化生活等,使员工工作开心、生活满意,建立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
3.加强员工培训和人力资源体系建立
培训可以使员工了解企业发展历程和经营情况,参与公司活动,增加企业的活力和吸引力,增进员工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同时培训可以改变员工心态,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对个人来说,培训使员工知识水平和素质提高,技能得到提升,带来更多升职机会。进而使员工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成长。所以说,培训是对企业、对员工都十分有利的事情。
许多大型企业都积极修炼内功,各种各样的培训活动层出不穷。其实,企业的培训也是很有讲究的,如果培训活动内容空洞,枯燥沉闷,培训活动的效果自然而然就会大打折扣;如果培训活动精彩纷呈,内容丰满,则学员都能学有所成,培训活动就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很多有实力的企业已经关注到这点,成立了企业大学或企业培训学院,还与国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院、培训基地、教育培训机构等联合办学,适应企业发展要求。
结语
木门行业的暴利时期已经结束,信息获得更加便捷,距离已经不是障碍。这一时期,谁拥有自己的核心团队,谁就会最终赢得胜利,人才培养愈发重要。挖人不如育人,如何解决行业人才危机,如何培养更多地行业精英,如何使得员工在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是每个木门企业发展的关键。
加蓬林业部长在内阁改组中被重新任命。据报道,他正在更换该部的管理团队。
目前加蓬的产量仍远低于疫情前的水平,约三分之一的中国锯木厂要么停产,要么维持低产量,原材主要是奥古曼(okoume)、小斑马(belli)、奥坎(okan)和巴花(bilinga)。中国公司的经理们已返回岗位了,发出了这样的信号。
据估计,加蓬出口下降了近50%。然而,生产商的印象是,亚洲乃至欧洲市场的需求正在恢复正常,特别是在中国市场的买家非常活跃。
“木塑产业是目前中国制造业中为数不多的、享有与欧美发达国家平等话语权的产业之一。”日前,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木塑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木塑专委会)秘书长刘嘉在京对记者表示,木塑建筑材料成功跻身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后,其工艺水平迅速提高。
市场潜力大
上海世博会芬兰馆的外墙、北京鸟巢外的人行步道,都是木塑材料的杰作。而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到来,节能环保的概念已经成为中国下一个5年计划的核心词汇,木塑产业的发展前景更值得关注。
据记者了解,木塑复合材料是以木本、禾本和藤本等植物类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及其加工剩余物为主原料,配混一定比例的塑料基料,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工程等高技术手段加工成型的一种可逆性循环利用的多用途新型材料。据刘嘉介绍说:“木塑材料具有环保效应和经济优势。首先是对森林资源的保护。目前,中国木材年需求量大约在1亿立方米左右,实际供应量仅有6000万立方米,缺口高达4000万立方米。每采用1吨木塑材料,可减少1亩土地的森林砍伐。其次是废弃物利用,仅此一项每年就可消耗废旧塑料100万吨,废弃植物下脚料150万吨以上。
有关专家表示,在美国,木塑市场近年来的年均增长率均超过13%,仅木塑板材市场的年销售额就已超数十亿美元。截止到2010年9月底,国内集结在木塑产业链上的主流企业已逾350家。中国已成为继北美地区后,木塑产业发展态势和市场容量最为乐观的区域。据刘嘉介绍,从2005年后,木塑产业在中国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近年来,中国木塑产业的企业数量和产量的平均增长率超过20%,2010年总产量有望达到50万吨,能与曾经长期雄踞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国并驾齐驱。
发展前景广
“木塑复合材料的出现不仅有利于缓解目前资源紧缺和再生利用问题,更重要的是为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开辟了另一种模式。”刘嘉向记者解释道,利用低成本甚至废弃资源进行产业开发推广是木塑复合材料的优势所在。木塑材料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包装、仓储行业、城建园艺、家庭装饰、家具和建筑模板等方面都有广泛用途。
另据记者了解,中国木塑行业中的许多问题急需解决。一是中国木塑行业不能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和群体拉动效应;二是国内生产线配置不理想,成套产品尤其短缺;三是多数木塑产品品质不高,且种类单一,不少产品尚属于粗笨、简单的低端材料,缺乏市场竞争力;四是诸多相关研发机构、辅助厂商缺乏与企业的协调,不能相互提供支持。所以,“木塑复合材料项目已被国家列入‘预算内资源环保资金’资助项目,并在近期进入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行列。同时,木塑复合材料也被写入《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规划》(草案)和《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综合利用产业之一。”刘嘉表示。据了解,木塑专委会已先后组织、参与了国内外10余次大型展会。其间,协会还走访了美国国家林产品实验室,访问日本水化工,并与日本木塑行业组织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12家企业1个月完成签约、4个月建设、第5个月全部投产。截至10月,湖北省老河口市华中木业家居产业园一期已入驻生产类企业8家、配套服务类企业4家。依托重资产招商模式,华中木业家居产业园创造了“老河口速度”。
重资产招商,即政府通过土地收储、产业投资基金扶持、代建厂房、代购设备等多种模式,支持企业发展,企业签约即可“拎包入住”。2017年底,老河口华中木业家居产业园开始启动建设,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建成。
新华网采访团队日前在老河口市华中木业家居产业园采访发现,虽然已过下班时间,园区仍有工人在加班作业,装满家居板材的物流车从这里驶往外地,一片繁忙景象。
据悉,华中木业家居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占地1350亩,规划建设生产加工、集中供热、综合配套、生活服务4大功能区,建成后面积将达到30万平方米,聚集各类木业家居企业50家以上。
产业园一期投资2亿元,建起近4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入驻企业主要产品为清水模板和生态家居板,今年年产值可达3亿元,预计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将突破8亿元。二期工程拟建设2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其中A地块7.5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正在建设。
在公元前2世纪的汉代,中国木结构建筑就形成了以抬梁式和穿斗式为代表的两种主要形式的木结构体系。其实,根据历史记载调查,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在隋唐宋时期逐步程式化、标准化、模数化。以宋代《营造法式》的出现为标志,总结出了一整套包括设计原则、类型等级、加工标准、施工规范等完整的营造制度,并以八等级“材”作为模数标准。这是中国传统木框架结构营造技艺的一个里程碑。
木结构技术在元代出现了“减柱法”,大胆地抽去若干柱子,并用弯曲的木料做梁架构件;或取消室内斗拱,使梁与柱直接联结等等,都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木材,使木结构进一步加强了自身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明清时期为了进一步节省木材,木结构营造技艺又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宋元时期以来习惯使用的那种向四角逐柱升高形成“升起”,以及檐柱柱头向内倾斜形成“侧脚”的做法逐渐被取消等,到了明代《鲁班营造正式》和清代工部《工程作法》的出现,其中的尤其对十一等级“斗口”的记载,仍影响深远。
下游市场需求迟迟不见回暖的情况下,东北俄罗斯木材市场缺乏亮点,市场成交量持续处于低位。
另外,商家表示虽然现阶段比较萎靡,但多数商家对其后市十分看好。
据相关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绥芬河口岸进口俄罗斯木材312.7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2.32%。主要进口木材有白松、落叶松、樟子松、蒙古栎、水曲柳等。
目前广东木材市场白松长2—4m、厚2.5—9cm、统材报价1700—2000元/立方米、樟子松长2—4m、厚5cm、统材报价2100—2200元/立方米。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