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决木材供给需要良好的森林经营\打破传统困境地板企业如何打开线上市场
详细内容

解决木材供给需要良好的森林经营\打破传统困境地板企业如何打开线上市场

时间:2020-10-21     人气:1113     来源:     作者:
概述:作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林产品国际贸易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我国是世界林产品进出口大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木材需求不断增加,然而国内森林资源的匮乏使二者形成供需矛盾。在市场经济发展下的今天,人们对森林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目......

作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林产品国际贸易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

我国是世界林产品进出口大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木材需求不断增加,然而国内森林资源的匮乏使二者形成供需矛盾。在市场经济发展下的今天,人们对森林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目前我国对于森林保护法律法规的建设还有待完善,加上一些特殊地区人们对森林保护的意识并没有那么强,过量采伐以及森林开荒成耕地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国家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使得木材供应量减少1800万立方米左右。我国的森林资源总体存在分布不均且逐年减少的现象,导致中国目前已面临木材的结构性短缺问题。

从2009年起,美国超越马来西亚,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林产品进口国,而中国的林产品不断发展,使中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林产品出口国。一直以来,中美木质林产品贸易都存在着极大的互补性和竞争性,然而从目前来看,一场又一场的拉锯战下来,我国仍然处于劣势地位。木制品和木质建材产品缺口,可以通过部分人工林、进口材和抚育材来代替。要保证中国自身所需的木材,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除了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提高产品质量外,最重要的是从源头抓起,保护森林资源。

10亿亩经营良好的森林,每年比常规增加生长量3亿-5亿立方米。合理经营森林资源,可以从根本上缓解木材供给缺口的压力。森林经营的理念正在从单一的产出木材向森林多功能利用转变,并且不再仅仅是向森林索取。要想使其用之不竭,必须在重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经营森林资源。

解决木材供给,不仅是解决木材数量问题,更是要解决质量问题。提高森林质量,调整和改善树种、树龄分布和结构,确定若干个主要用材树种。制定树种、树林调整专项,结合采伐限额管理、进出口予以控制。规划培育大径级木材,是提升生态功能的重要措施。《全国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中提出,大力发展多目标林业,区分了“严格保育的公益林、多功能经营的兼用林、集约经营的商品林”,在政策上遏制乱砍滥伐现象的发生。

另外,伐区和经营剩余物利用,废旧木材、木纤维回收利用,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也不失为一种解决木材原料短缺的好方法。



在电商迅速发展的当下,地板企业入驻互联网平台已然成为必然趋势。即便如此,地板企业想要打破传统桎梏,打开线上市场仍遭遇不少难题。面对传统渠道占据市场多年的事实,地板企业如何采取措施才能打开线上市场呢?

理性看待电商营销

电商营销借助于互联网完成一系列营销环节,在网络上生产者和消费者一对一的互动沟通,有利于企业了解顾客的要求、愿望及改进意见。不少地板企业都嗅到了互联网散发的商业气息,开始纷纷试水电商,希望从中分一杯羹。事实上,电商渠道的开通,大大降低了地板企业宣传推广的成本,拓宽了传统行业的交易领域,给企业带来了赢得高利润的商机。当然,电商利用不当,也会给地板企业带来麻烦,使得企业必须要忍受损失。对此,企业需理性看待电商营销,了解其两面性。

杜绝随波逐流

在任何行业,审时度势、与时俱进都是发展的必然要求。更遑论日新月异、信息爆炸的互联网世界。纵观地板电商全局,随波逐流是遏制企业发展的重要阻力。若地板电商还在推销过时的产品,或者还在用老土的推广方式,则只会让自己的品牌变得惨淡。现实中就有这样的例子,一些先行的地板电商前期尝到了甜头,后期却因一味跟风、随波逐流,而收效甚微,旗下品牌也是惨淡经营。

深入研究电商运营

如何做电商,如何将电商做成功,是一门学问。要想成为电商行业的翘楚,地板企业必须要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品牌以及市场,而不是盲目的跟随潮流,急功冒进。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奋斗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深入研究电商运营,保证产品的品质与口碑,地板电商才能稳步前进。

当下,线上市场营销正如火如荼,诸多地板企业也想趁此风潮打开线上市场,拓宽销路,然而凡事有两面,企业需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只有不随波逐流,看清形势,才不至于被市场抛弃。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时下,随着黄花梨、紫檀这样的顶级木材的短缺,其他一些高档硬木的交易热度正在逐渐升温,我们惯常称呼的“草花梨”就是其一。然而,“草花梨”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它有着不同涵义……

    草花梨,一个游走于各大红木家具卖场常能听到的称谓。然而作为一种笼统的、指向不明确的称呼,人们很容易对“草花梨”产生困惑:这一称谓到底指的是何种木材?它与“黄花梨”和“花梨木”有何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草花梨”的涵义又有何种演变?

    弄清这些疑问,对于当下的红木消费者而言无疑非常重要。因为在乱花迷人眼的红木家具市场,如果对“草花梨”的称谓不甚了解,很可能会掉进欺骗的陷阱,花大价钱买到名不副实的家具。

    清花梨木嵌瘿木面渑纹圆几

    “草花梨”的历史之疑

    “草花梨”之名因何而生?在追根溯源之后,不难发现“草花梨”这一称谓最早是民间为了方便起见,对几种木材的统称,它的出现与黄花梨密切相关。晚清民国时期,海南黄花梨几乎砍伐殆尽,加之当时国力日趋衰微,进口同等贵重的木材(如檀香紫檀)已经力不能及。这个当口,草花梨作为黄花梨的补充而被引入到了家具制作中。所以,在存世的晚清民国家具中,草花梨的家具数量相当可观,而黄花梨家具则难得一见。

    根据国内历史上所用草花梨的情况,如故宫中的草花梨隔扇及其它内檐装饰所用木材和海南岛旧房料、旧家具残件的检测与分析,历史上“草花梨”这一称谓主要包括两种木材,一种是大果紫檀(俗称缅甸花梨),另一种是印度紫檀(俗称蔷薇木、花梨木),《红木》国家标准将它们都列入了红木范畴。

    由此,可以看出“草花梨”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是一种木材的称谓,而是对几种木材的统称。在晚清民国时期,“草花梨”主要指大果紫檀和印度紫檀两种木材。而除了这两种木材外,通过对晚清民国遗留下来的家具实物的分析,越柬紫檀和鸟足紫檀也在使用之列。

    “草花梨”的现时之惑

    而今时过境迁,市场上“草花梨”的涵义与晚清民国已大不相同。

    当2000年《红木》国家标准出台之后,草花梨的范围变得更为宽泛,紫檀属花梨木中的七种木材,包括大果紫檀、印度紫檀、越柬紫檀、安曼达紫檀、刺猬紫檀、囊状紫檀和鸟足紫檀均被冠以草花梨的称谓。主要原因是这些木材与黄花梨相比均有棕眼较大、木质粗疏等特点,与晚清民国时期的草花梨定义原则基本相同。

    其后,在不同的地域“草花梨”定义内容也出现了变化。北方市场所说的草花梨多指缅甸花梨,河北大城一带将老挝、缅甸、越南和柬埔寨所产的花梨木统称为草花梨,而有的地方则将亚花梨称为草花梨。亚花梨顾名思义即亚于花梨木、不如花梨木的意思,是那些不属于红木范畴的紫檀属花梨木的统称,这些木材中又以非洲紫檀(印度红花梨)和安哥拉紫檀最为常见。另外,还有一种古夷苏木,俗称巴西花梨,有的地方也称其为草花梨。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草花梨在不同时间和地域其所指木材都不尽相同,是一种具有很强随意性、不规范的称呼,对于厂家和家具卖场来说,采用这一名称显然缺乏专业性。甚至有个别不良商家利用这一叫法混淆视听,故意把一些非红木用材往红木上靠,以提高其价格,蒙骗消费者。所以,消费者在购买家具时,一定要明晰家具用材的学名,并且在签订合同时,注明规范名称。在此也呼吁各厂家、销售商及广大消费者积极推广并使用木材的标准名称,以便规范市场、维护消费权益。

    花梨的木性之解


    为了以正视听,以下将尽量使用“花梨木”或者具体的专业称谓代替“草花梨”一称。而对于市场上将亚花梨木材称之为“草花梨”的观点,本文不予认同。

    在《红木》国家标准的七种紫檀属花梨木中,普遍认为木性最佳的是产于中南半岛的越柬紫檀,这种木材盛产于越南和柬埔寨,气干密度为0.94-1.01g/cm3,心材颜色由红褐色至紫红褐色不等,常带黑色条纹。另外一种相对较好的花梨木是鸟足紫檀,产于以老挝、泰国为主的中南半岛热带地区,气干密度也达到了0.96-1.01g/cm3,心材颜色与越柬紫檀相似,也常带深色条纹。而在这里,我们将对在我国有着悠久使用历史的大果紫檀和印度紫檀进行详细说明。

    大果紫檀俗称缅甸花梨,是清朝时花梨木的主要原材,不少传世的古典家具都是用大果紫檀制作而成,其中不乏精品。大果紫檀主产于缅甸、泰国和老挝。其木纹清晰,心材呈桔红、砖红或紫红色,常带深色条纹;划痕可见至明显;木屑浸水后水呈浅黄褐色,有少许或无荧光。木纤维壁厚,结构细密而均匀。材质硬重,气干密度为0.80-0.86g/cm3。因大果紫檀有一种悠长醇厚的香气,人们还赠与它一个美誉:香花梨。

    印度紫檀也叫蔷薇木,也是我国传统家具用材之一。落叶大乔木,高20-25米,树皮黑褐色,树干通直而下滑。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下垂。产于南亚、东南亚以及所罗门群岛及巴布亚新几内亚,在我国广东、云南等地也有少量分布。印度紫檀生长轮明显,心材呈红褐、深红褐或金黄色,常带深浅相间的深色条纹;木屑浸水后水呈深黄褐色,有荧光。印度紫檀的气干密度为0.53-0.94g/cm3,所以,有的学者认为这一木材虽然在《红木》国标所规定的红木之列,但因其大部分木材的气干密度并未达到规定的0.76g/cm3,而将其归类为亚花梨。对于这点,笔者认为可辩证地看待,那些气干密度达到国标要求的印度紫檀可视为红木,而未达到标准的即为非红木,这一点在紫檀人工林是否属于红木的判断上同样适用。

    关于印度紫檀,还有十分有趣的几点:四月时,花开满树,花香弥漫,只不过花期短暂,素有一日花之称;因为根生得浅,印度紫檀经不起大风雨的侵袭,不过它们繁殖力极强,将断掉的枝条重新入土就可以再生。

    花梨的“草”“黄”之辨


    明清家具中,有大量的花梨木家具存世。乃至故宫中的一些宫廷家具,也以花梨木为材。笔者在游赏故宫时,曾亲眼所见。然而,无论是名称还是外观,花梨木与黄花梨都有几分相似,乍看之下难以分辨。业内对于一些老家具材质的鉴别,也常常为此出现争议,皆因花梨木和黄花梨样貌相似所致。尤其是一些对木材不甚了解的消费者,若要做出准确的判断更是非常困难。

    花梨木,在明清之际并没有和黄花梨区分开来,进口的紫檀属花梨木类的木材与产于海南岛的黄檀属的降香黄檀均被称为花梨,二者同科不同属、不同种,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木材。

    花梨木,豆科紫檀属树种。紫檀属约有70个树种,除檀香紫檀归为紫檀木外,另有7种为花梨木。而按照《红木》国标气干密度未达到0.76g/cm3的其余62种木材,不属于红木范畴,统称为亚花梨。市场上有个别不良商家,通过对亚花梨染色、做旧以及表面涂抹硬化剂等手段以冒充黄花梨或红木标准中的花梨木在旧货市场、家具城进行销售。这类木材的共同特点是比重普遍较轻,材质疏松、棕眼较长,颜色以红或浅红为主,一般是80cm-160cm的大径材。

    黄花梨的木性极为稳固,无论寒暑都不易变形、开裂、曲折,有一定的韧性,适合制作各种家具;花梨木颜色鲜艳,肌理细腻,纹理清楚;亚花梨木质更为粗疏,棕眼过大,色土黄干涩而无光泽。

    鉴别一件老家具是花梨木还是黄花梨,可以通过以下几点:黄花梨花纹细腻生动,清晰可辨,不杂乱无章。黑线花纹居多,偶尔能见到深褐色和红线花纹,有“鬼脸”。好的黄花梨油性佳,制成家具不易变形;花梨木的花纹相较黄花梨来说变化较少,花纹略显散乱,没有章法,且纹路不够细密,棕眼较粗大。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若一件老家具的造型和纹饰呈现晚清民国时期的特点,则这件家具为花梨木的可能性较大,要仔细甄别。

    花梨木的春天


    论名贵程度,大果紫檀和印度紫檀不及降香黄檀、檀香紫檀等珍稀木材。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1.历史文化因素。这两种木材,虽然清代时也被大量使用,但追根溯源,使用历史终究不及降香黄檀、檀香紫檀那样久远。而且,降香黄檀和檀香紫檀分别在明朝和清朝时成为帝王之木,经过自上而下的效仿,这两种木材已经具备了文化属性。如黄花梨家具被视为文人家具,紫檀家具成为宫廷家具的代表。

    2.稀缺性。如今,降香黄檀和檀香紫檀的稀缺程度人尽皆知,尤其是降香黄檀,早在清末时就几乎砍伐殆尽。而大果紫檀和印度紫檀由于引入较晚,且产量颇丰。常言道,物以稀为贵。这两种木材不“稀”自然也就不“贵”。

    基于以上原因,大果紫檀和印度紫檀目前还难以同降香黄檀、檀香紫檀这样的珍稀木材平分秋色。但是,也不能就此否定这两种木材的价值。不妨换个角度思考,在当今的市场格局下,红木家具市场需要保持木材的多样性。有降香黄檀和檀香紫檀这样的尖端木材,也要有大果紫檀、印度紫檀这样的中高端木材,甚至也需要一部分低端的非硬木木材,如此才能构建一个健康、稳定的传统家具市场。

    更为重要的是,家具不能唯材质论。这是一个普遍存在于很多古典家具消费者中的认识误区。“形、艺、韵、材”是判断一件家具是否具有价值的四大标准。在顺序上,也能够看出,决定家具价值的第一标准是造型,最后才是材质。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只要造型优美、比例协调、意韵风雅、工艺精湛,即便是花梨木家具也是有收藏价值的。花梨木的价格近几年来不断攀升,家具价格也在上扬,销量非常可观。

    历史上以及今天用上等花梨木制作的优秀明式或清式家具数量不少,一直未能引起收藏界以及学术界的关注。但目前形势已经有所改善,很多古代花梨木家具被人们收藏,其中的精品还进入了拍卖会和家具展,特别是流传有序、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花梨木家具更具收藏价值。


    红木市场上半年市场不堪回首,红木原料进口料的大批涌入,牵连终端市场价格一降再降,消费市场需求持续不足,导致红木制品消费表现平平,市场一度处于发展警戒线以下。而近期传出的消息则让业内充满期待。
    消息称,继缅甸、老挝、柬埔寨之后,越南也宣布开始严查红木走私,至此东南亚严控红木进出口贸易的国家已达半数。不少业内人士对此表示,多国严控可能导致国内红木价格上扬。于是,抄底论、投资论、转折论各种观点兴起,普遍认为红木收藏迎来大好时机。
    商户经营困难
    近日发布的中国红木市场上半年市场报告称,上半年红木制品市场的景气指数趋势图“几乎是一条直线”,红木制品交易市场仍处于发展警戒线以下。
    实际上,在沈阳市场上,也能看出红木交易市场的低迷。记者走访一些红木家具馆时发现,大红酸枝、花梨木、紫檀等种类齐全,偌大的店面红木高端家具琳琅满目。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虽然打出了“清货”、“打折”等招牌,但店内顾客少之又少,产品更是无人问津。一些红木经营者表示经营困难,有的选择减少店面、缩减人员、工厂停工来降低成本,维持基本运营。更有卖场将红木营业区域全部调整,合并至其他品类营业区,而腾出的营业面积另作他用。
    “近年来陆续有新木料进入市场,如等,这些新木料也很结实耐用,如果只是为了家用,花上2万元左右就能买一套结实的非洲花梨餐桌加椅子。”红木家具老板刘先生说。相比之下,没多少人会花高价购买这些传统材料的红木家具。
    业内人士认为,红木产业作为资源型产业,其原材料进口形势是国内市场变化的结果。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累计进口红木46.74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7%;进口额为4.55亿美元,同比下滑19.45%,另外均价同比下滑21.56%。一涨一跌,直接牵连着国内市场业者的经营状态。
    价格走向低谷
    从事红木制作加工的董先生分析认为,造成市场低迷的主要原因应该是2013年6月生效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它将交趾黄檀、中美洲黄檀、微凹黄檀等原属于三级濒危树种的木材,一下子升级为二级濒危物种,一时间红木身价百倍,短短2个月的时间价格涨了50%。
    之后,市场盲目跟风,使得其价格虚高出价值数倍甚至更高。当时高端与低端红木的价格差几倍,但是质量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低端红木的雕工、实用性并不差,为了更好地销售,甚至有些低端红木比高端红木雕工更精美,造成消费更加理性,消费方向趋向低端。
    然而,真正的市场增长却远没有这般红火,进入2014年后,开始一路暴跌,持续到2015年的“崩盘”。董先生介绍,前些年一些炒家囤了不少货,不用于家具加工。2014年后又遇到市场流动资金紧缩,市场上原料储备供大于求,这让很多囤积原料的红木厂商开始大幅降价抛售,造成价格走向低谷。
    记者从沈阳市场了解到,现在十件套紫檀宝座标价26万元,经典大红酸枝三件套南官帽椅标价8.8万元,四件套黄檀大中堂标价48万元……与2013年的市场相比,价格还不到三分之一。而且,不少销售人员表示,不管喜欢哪款,价格都可以商量。
    回暖还是未知
    业内人士介绍,中国红木制品的原料几乎全部从国外进口,而近年来日益收缩的珍贵木材进出口政策,也给红木行业带来震动和影响。继缅甸、老挝、柬埔寨之后,越南也宣布严控政策,至此东南亚严控红木进出口贸易的国家已达半数。
    不仅如此,还有不少国家也准备加强动植物种保护的提案,有些已被披露。消息称,泰国将提交的53号提案,将交趾黄檀的管制级别从附录二中的标注5升级为标注4。对应的管制规定为:除少数人工培育品或离体培育品之外,这个物种的全部形态和衍生品均受到管制。
    这个消息已经经过中国红木委工作人员的确认。而提案最终是否通过还要拭目以待,不过一旦通过,即意味着交趾黄檀野生林的贸易很可能即将被全面禁止,此后只能开展人工林的种植利用,大红酸枝家具恐将像黄花梨家具一样,逐渐淡出市场。
    还有针对黄檀属树种和柚木保护的提案。这两份提案针对的树种虽然不属于国标内红木树种,但是仍有较大的交易量。如果提案生效,也将对木材进口结构产生影响。
    一旦上述提案生效,红木原料进口市场将再起波澜。不过,业内专家认为,这些消息只能说明原料上游供应收紧,并不能判断市场终端行情趋好的走向,毕竟现在市场还存在价格不合理的现象,市场存量到底多大还不得而知,市场能否回暖、啥时回暖还有待于观察。
    阅读全文
  • 很多木友困惑于红木树种的鉴定,以及红木国标中树种的来源和会否增加树种等问题,现将红木国标起草人杨家驹先生在回答记者关于木材鉴定问题时的访谈记录予以刊载,希望通过杨老的这一番论述,能让大家对红木树种的鉴定及红木国标有更深的了解。
    记者:杨老,依现在的科技水平能否实现将木材准确鉴定到树种?
    杨老:不可能,现在不可能,将来也很难。
    记者:为什么您如此肯定?
    杨老:道理很简单,树木是植物,它在自然生长中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在不断进化的。我们所说将树木划分这个种,那个种,其实是一种人为干预的行为,人是无法准确跟踪自然界复杂变化的进化历程的。植物不像我们的工业产品,你可以人为设定它的成分、比例、重量、色彩,植物是有细胞的,是受大自然不同程度影响的。如果硬要将树木鉴定到种,就如同把植物变成工业产品一样的可笑。
    记者:为什么《红木》国标里的卢氏黑黄檀就可以定它的树种呢?
    杨老:那是因为卢氏黑黄檀这个树种具备很鲜明的特征,所以当初是可以鉴定到种。但如果放在现在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已经发现与卢氏黑黄檀相似的其他树种了。
    记者:所谓类和种应该如何理解呢?
    杨老:木材在商业流通中叫商品材或商用材,商品材名称或木材名称与树种名称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或一致。在树木学上以“种”为单位,而商品材是在属或科的基础上归并的“类”。木材名称范围广泛,指一个属中的一个树种、若干树种、全属树种或数属树种和全科树种。而树木名称范围窄狭,仅具体指一个树种。
    记者:如果我能将一棵树从树叶、果实到木样全部提供出来,是否就可以鉴定到种了?
    杨老:能做到这点那还需要鉴定干什么,这就已成为植物学上的标本采集方法了。但我们的商家可能做到这样吗?我们进口的是原木,是板材,不进口树叶、果实,即使进,又怎能对号入座证明这果这叶是这块板子上的呢?
    记者:那为什么某些鉴定机构声称可以将木材鉴定到种呢?
    杨老:(笑)这个要问他们自己!
    记者:在现有技术中有没有一种可以接近到种的鉴定技术呢?
    杨老:这正是世界范围内的植物学家、木材研究者所共同努力的科研攻关命题。
    记者:鉴定到种真的如此艰难吗?
    杨老:还是那句老话,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植物进化论决定了人为干预的错误率,我们鉴定木材的标准是根据国际标本库中的有关数据资料和植物学的理论依据判定的,可植物学上的有关依据有时本身就错了,变了,你的鉴定还能准确吗?比如植物学著作上经常看到一个树种名称旁,还有一个括号里另写了一个名称,这个括号里的名称就是曾经用过的名称,它可能是错的,是不准确的,为什么错,为什么不准确,就是因为树种在进化,导致人为干预的漏洞百出。比如,1963年以前没有降香黄檀这个树种的名称,只有海南黄檀,但后来经过研究,海南黄檀并不是一个树种,而是很多树种,于是我们才将降香黄檀从中提出来。
    记者:鉴定红木应该是依据四个标准的对吗?
    杨老:很对,第一是看它的科属;第二是看它的管孔大小;第三是看它的密度;第四是看它的颜色。我们鉴定红木就是依据这四个标准划分类别。
    记者:行里都知道,市场上的同类不同种的红木材料有的价格相差甚远,红酸枝就是个典型。如果我们鉴定机构只能鉴定到类,那对于某些企业是不是一种损失?
    杨老:同样是一个三十岁的白人,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壮、有的弱,木材也是一样,生长环境不同,发育就不同,质量也不同。平地与高山的木材虽同属一类,但质量却大相径庭,其实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厂商明白,消费者如今也明白,有的问题还需靠市场上来调剂。
    记者:《红木》国标为什么不能再细化一下,避免这种市场矛盾的发生呢?
    杨老:不可能再细分了,因为我不可能列出管孔多大的是多少钱,管孔多大的是优等材,因为同一棵树,在不同部位取材其内部结构都可能发生变化,《红木》国标不能如此细化,越细化就越不科学,这违背了科学的原则。
    记者:您是怎么看同类木材不同产地,不同质量,不同价格的问题呢?
    杨老:其实还是同一个问题,树木的优及劣,不能从产地上划分,木材是没有国界的,这又是人为在干预,有人说老挝红酸枝就好,可老挝也有质弱的红酸枝,就是同一棵树,也有好材处、劣材处,可以说任何地方都有优质材劣质材,业内用产地划分只不过是用国籍将同类材好与次定了级别而已。
    记者:是不是《红木》国标里收集的树种就是植物界最适合制作家具的良材呢?
    杨老:不是,在世界范围内不能说《红木》国标里的都是最优秀材种,也不能说《红木》国标以外就没有比《国标》更适宜做家具的好材种。
    记者:您为什么不按照四条标准把现在符合条件的木材多引入一些进《国标》内?
    杨老:《国标》红木是在一定历史时期产生的,它的一个最大特点是还原历史,收集的材种是依据我国历史上家具传统用材的切片,对照国际上标准的树种标本而编写的。除卢氏黑黄檀外,《国标》内的木材反映着我国明清时期传统用材的种类、标准,如果要收录进一个新的材种,除非可以提供它是历史传统用材的证据,而且还必须满足红木鉴定标准的4个准则才可考虑。
    记者:您认为我们有没有可能有朝一日攻克木材鉴定难到种这个难关呢?
    杨老:我很难给你一个准确的答案。这是人与自然间的矛盾关系,我只能这样说,我们未来的研究方向是努力做到接近于将木材鉴定到种。

    据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红木流通专业委员会发布的《2014年上半年中国红木市场形势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在全球经济复苏放缓的大环境下,加上楼市低迷、产能过剩等因素,中国经济发展表现一般,而红木作为中国特色的高端消费品,与奢侈品市场走势紧密相连,今年上半年也表现出疲态。在这种现状下,红木行业前景持续不明朗,作为行业主体的中国家具销售企业更是愁云笼罩。不少业内人士预见,这是行业整合发展的必经之路。随着消费者日趋理性和成熟,以往一木难求、供不应求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如今厂家只有深度挖掘产品的文化内涵,打造企业最突出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突出重围。

    本报记者卢曦

    当代红木家具行业是与中国经济同步发展的。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带有投资与收藏性质的高端消费也在逐年增加。红木家具兼具实用与收藏的特点,在名贵木材资源不断减少、市场需求持续上升的现状下,其保值和增值优势明显,已成为近年来的投资热点。

    经过10多年的发展,红木家具的风格不仅包括明清仿古家具,还有与当今生活融合的新中式红木家具,满足了不同的消费需求,推进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在全国各地已形成多个集群化、规模化的红木家具产业基地、红木家具文化产业园和博览中心。可以说,当今的红木市场已形成规模且种类繁多。然而,随着消费者文化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对红木家具的深入理解,人们在购买家具时考虑的因素更多了。与此同时,面临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更多消费者选择了观望。如今,如何促进家具产品的市场流通速度,让资金尽快回笼已成为红木企业的首要任务之一。

    客流稀少成常态

    记者在走访北京地区的红木卖场及红木家具销售企业时发现,偌大的卖场仅有零星的几个顾客,有时店内的服务员甚至比顾客还多。据北京家和家美红木第一城内一家红木厂家的销售员表示,周末的客流量相对多一点,而真正购买的顾客,往往是通过熟人介绍来的。广东省台山市大江镇的国胜木场董事长伍国胜说:“红木家具行业出现所谓人气不旺、客流少的现象很正常。红木家具的高价格、高文化附加值使其不同于其他家居产品,判断红木家具的优劣不能仅凭客流或人气。我从业50年来,从来不担心市场不好,也不担心生产出来的家具没人买。我们用心做每一件家具,完工时间虽然较长,但是生产出来就被订走,接下的订单甚至已超出产量。”

    在采访中,红木家具企业的老板们抱怨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没有人气”。由于红木家具本身具有材质名贵、做工讲究、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等特质,决定了红木家具除了实用功能外,还有很高的艺术和收藏价值。广东省台山市大江镇的国森明式家具馆总经理蔡国森也表示,红木家具的消费者普遍具有较高的收入和修养,这部分群体较为有限,也就决定了红木家具企业不可能出现人头攒动的景象。

    品牌意识需培养

    广东省台山市伍氏兴隆明式家具艺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伍氏兴隆”)董事长伍炳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红木家具无论是选材、用料,还是做工、寓意均属上乘,红木家具应走奢侈品发展之路。而伍炳亮也正是把红木家具当成了艺术。伍炳亮介绍,他收集和设计制作的1200多件红木家具都是艺术品,如果是不懂欣赏的消费者想要拥有一件,无论多少钱都不卖。只有遇到真正懂得品鉴家具的人,他才会“割爱”出让自己的作品。为保证红木家具的品质,伍氏兴隆从6月份不再接受订单。伍炳亮这样解释,接下过多的订单,就会对企业产生压力,而伍氏兴隆希望生产设计的每一件作品都是精品,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企业宁愿减少产量,也要保证产品的质量。

    北京故宫博物院宫廷部副研究馆员周京南介绍,如今国内大多数红木家具企业还不能完全沉淀下来,品牌意识近年来虽有所增强,但仍然不够。“很多企业的确重视品牌的建立,但忽略了一个好的品牌需要沉淀数十年甚至上百年,而目前的企业大部分都有些操之过急,急速成名的案例不在少数,但由于品牌基础的薄弱性使之迅速衰弱。有的甚至不到10年便在市场上不见踪影。”周京南说。可以说,在短时间内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品牌难度或许并不高,但是想要让这个品牌步入“奢侈品”行列,实现长久发展,还需企业负责人具备将企业做成百年老店的长远眼光。

    服务质量待提高

    业内人士指出,思想保守、品牌意识薄弱是当前红木行业许多企业的通病。“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已过去,红木家具企业应放开视野,增强品牌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伍氏兴隆在展厅的设计上,有意识地提供了卧房、书房、客厅等整体家居造型样板间,供客户在选购家具时参考。而来自台湾的以新中式家具为主的青木堂,则开设青风会堂,定期开办有关红木文化及与红木家具相关的诗、酒、茶文化活动,吸引消费者参与。广东省中山市大涌镇的合兴奇典居,定期举办红木与豪车、红木与银行VIP客户的对接,为客户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取得了不错的口碑效应。同样在大涌镇的太兴红木家具有限公司为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红木家具文化,开展了太兴文化活动周,其中包括雕刻工艺展示、名家字画鉴赏、品茶会、名车展等系列活动。

    在如今讲求服务为王的时代,能为客户提供良好周到的服务确实能极大地提升企业的正面形象。红木家具企业在完成产品的一次售卖后,就应开始进行产品的售后服务,定期提供保养常识,为客户的家居风格提供设计,或邀请客户加入VIP计划,定期举办相关活动,吸引和拉动客户参与其中等。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