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仓港欲下北美原木熏蒸的禁令\黄花梨方台座鉴藏:观赏面法则的极致体现
详细内容

太仓港欲下北美原木熏蒸的禁令\黄花梨方台座鉴藏:观赏面法则的极致体现

时间:2020-10-11     人气:638     来源:     作者:
概述:?目前有推测太仓港因为考虑到水源污染的问题,将实施北美原木熏蒸的禁令。太仓港聚集了靠近上海的四个港口。这将进一步限制运往中国的北美原木供应。这几个月,供应量已经因为中美贸易战而逐渐下降,而禁令将会雪上加霜。CanadaWoodToday发布......
?目前有推测太仓港因为考虑到水源污染的问题,将实施北美原木熏蒸的禁令。太仓港聚集了靠近上海的四个港口。这将进一步限制运往中国的北美原木供应。这几个月,供应量已经因为中美贸易战而逐渐下降,而禁令将会雪上加霜。
CanadaWoodToday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至中国的供应量差距如下:
●13%的中国软木原木进口;在2017年为54%
●2%的中国软木锯材进口;在2017年为38%
●7%的中国的硬木原木进口;
●21%的中国硬木锯材进口
2018年第三季,中国GDP6.5%的增长率,是自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时期以来最低的数字。这个经济增长放缓是由于中国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上的减少,和冷却的房地产市场。


图1之一图1之二图1之三

文、图/张辉编辑/刘玲芳

人物名片>>>

张辉,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先后任职河北省博物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后,在北京多家出版社任策划组稿编辑,并创建北京紫都苑图书发行公司。著有《曾国藩之谜》,主编《中国通史》、《古董收藏价格书系》等作品。2000年开始,从事明清家具、文玩古董收藏和研究,曾在国家级文博刊物发表多篇研究文章。现为雅昌艺术网专栏作家。

争议之士,多为名人,器存褒贬,更富玩味。但这都是表象,有无可供深究的内涵才是关键所在。本器,有人斥之臃肿,有人称之雄伟。好之人称为“品”,恶其者则视为“病”,在《明式家具研究》的《明式家具的“品”与“病”》一章中,王世襄先生就仿《二十四诗品》,举本例为明式家具八病中的第三病:臃肿。[1]

晚唐诗人司空图所著《二十四诗品》,本非科学理性的定义分析,而是“比物取象,目击道存”的形象感悟思维,以形似之语区别诸类作品。人们再以其感悟他物,分歧出现在所难免。因形象化的表述有其含混之处,后人对《二十四诗品》多有争议亦有其道理,清代杨振纲在《诗品解序》中就称其“以不解解其所不解”。现代科学的分类,要求在明确概念下,以一个“标准”为标准。这一点,无需苛求古人,但我们应保持清醒的认识。

本器观赏面的不断加大

相信见过此器照片或实物的人大多都是一头雾水,其妙莫名。似乎玄奥颇多,其实可一言以蔽之:观赏面的不断加大。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不妨细致解读一番:

从结构上说,一、有托腮,束腰增高强烈;二、牙板肥大且下垂如云纹;三、与牙板宽度相应,形成矮足;四、矮足下接三弯腿,足雕卷云纹;五、两层腿足间开槽装板,大面积封实,以延展雕饰之面;六、托泥方正。它以堆木成垛的方式,彰显着自身的重要和独特,一定是有某种强烈威仪感的用具。

从纹饰上讲,一、此座为名器,往常被认为属明代或清前期。仔细分析,它由上至下,雕饰布局粗分为四段,接近清代乾隆时期家具图案布局;二、图案铲地极深极平,表里分出三层浮雕,接近清乾隆时期的风格;三、纹饰图案无疑为清前期明式“黄花梨工”风格,但图案设计已近清中期风范。螭龙(状如单草叶式)身尾呈草叶纹与拐子纹组合状,二螭相对,中间卷草纹亦呈方折,螭龙纹上密布圆珠纹。双螭头部有演变成花草之势,这在典型的清早期螭龙纹中未见,为明式家具雕饰发展到最后之际的异变,有清式趋向,但又非典型的清中期图案。(图1)

如果将本器四足间封实的四面剔去,其貌若何?类乎香几,粗壮而已。制作者处处加大立面,追求雕饰的效果,把观赏面法则突显得令人震撼。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称“品”斥“病”之声,皆由此生。我们试以一个典范性的清中期香几作参照,从中了解此黄花梨台座的特性。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中期紫檀瓶式香几”(图2)相较而言:

图2.清中期紫檀瓶式香几(清宫旧藏摹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一、同为加高束腰,紫檀香几以瓶式束腰示人,黄花梨台座以高束腰海棠开光增色;

二、同在托腮与牙板处作文章,形成二层设计。紫檀香几的托腮与牙板合为一体,黄花梨台座则为小几四足与牙板合体;

三、紫檀香几四足纤细,黄花梨台座腿足粗硕,腿间充以实面,饰开光螭纹。紫檀香几是观赏面法则的极致表现,而黄花梨台座则有过之无不及。它在式样层面、精神旨向层面上,不逊清中期造物。

四、紫檀香几属苏作一系,纤巧婀娜。黄花梨台座应为闽作,具有单阴线和阴刻卷珠纹,宽材大料,粗壮敦实。可见当时当地黄花梨材源丰沛,如在非沿海地区制作是不可想象的。

五、紫檀香几纹饰更近于清中期紫檀花草纹,黄花梨台座纹饰更近于清早期偏晚的螭龙纹。黄花梨台座上的多层装饰,近乎清中期趣味,但其图案不及典型清中期工整方正,尚余清早期螭龙纹遗风,几乎可认定制作年代为清早中期。

本例黄花梨台座虽为孤例,却代表着明式过渡清式时期的普遍倾向,可视为清中期某些紫檀桌几粗腰壮腿风格的前驱。明式家具之广博,林林总总,但这类几座至今仅有一例,而此个例却涵泳了多少器物的发展。若分解式摹拟此台座的形制演变,可以更明确地看出,一个不可救药的“典型观赏面主义者”的发展轨迹。(图3)

图3形制演变过程:一。常规黄花梨香几式样图3二。将牙板加大,表现为垂云纹式牙板和低矮的四足图3三。拔高束腰,雕饰图案图3四。在两层腿足各腿间嵌入装心板,堵虚为实,扩大观赏面,饰以海棠形开光图案

明清家具“观赏面法则”的五个层面

从一个规范的香几到“用途不明”之物的全程,这正是它令人玩味的妙处所在。无疑,它是独特的个例,但又符合普遍规律。整体而言,明清家具发展的全程呈现出一种规律和规则,笔者称之为“观赏面法则”。定义是各门类的明清家具随着时间推移,每发展一步,观赏面都会出现增益性的变化。从明晚期开始到清早期、清中期、清晚期直至清末民国,硬木家具的发展链上,这种变化从未中断。这一法则有着五个层面的表现:

第一个层面:增加光素木质构件的组合,使家具线型形态逐渐趋近于面型形态。例如以垛边加宽、加厚立面,以攒接、斗簇组成图案等。为光素期的常用手段,雕刻工艺兴起后,逐渐式微,清中期后,悄然退场。

第二个层面:光素构件上增加雕镂。雕饰初萌时期,光素器物上普遍性地增加雕镂,之后刻画日趋纷繁。

第三个层面:加大构件尺寸。具体情况可分两类:第一类是可雕饰的构件面积逐渐加大。典型表现为罗汉床围板加高、桌椅床矮束腰加高、各类牙板加宽、牙头加肥,挂牙和花牙加大等;第二类是有视觉装饰意味的光素构件尺寸加大。

第四个层面:增加构件。亦可分为两类:其一、增加木质装饰构件,例如各式雕饰的花牙、挂牙、牙板以及案子足间挡板逐渐增多。以玫瑰椅为例,体现在靠背增加竖棂、横枨或券口式牙条,日趋丰满,最后变为全板式靠背;其二、器物上增加不同材质构件,如镶嵌大理石、瘿木、铜饰件等,更晚时期,镶嵌瓷板、玉件、剔漆件、铜制珐琅板等,不一而足。

第五个层面,明式变为清式,一系列清式家具出现。

当原式样阻碍观赏面效应发展时,原造型和结构便被改变,典型表现是由清早期开始、清中期勃兴的式样大革命,明式家具演变为清式家具:一、屏风式扶手椅,雕刻空间极大,后来取代了背板窄小的圈椅、四出头椅、南官帽椅、玫瑰椅;二、横向结构架格增加围栏、竖墙、抽屉、柜门,破坏原有式样,成为多宝阁;三、外来的独梃圆桌,由于具有三百六十度立体的观赏面效果,与当时的审美风尚吻合,受到包括内廷在内的社会各阶层的青睐,直至民国时期,一直屹立不倒;四、为适应器物腿子和牙头、牙板上雕刻图案线条的垂直、水平和对称,侧腿淡出,桌、案、几等器物腿部演变成九十度角垂直状。流风浸淫,以侧腿为主要特征的圆角柜(A字柜)悄然消失。

“观赏面效应”背后的推动力量

在硬木家具系统中,“观赏面法则”的效力,安排着家具面貌之变,长期一以贯之。不但壮大着家具的雕饰,且改变着式样和结构,不单是小打小闹的改良,也有推倒再来的革命。观赏面法则的底蕴是其艺术和审美自身的规律,同时也受到各个时期经济、文化、生活环境的支持或制约。它背后的决定力量,一是匠师职业上争雄逞强的心理,二是市场的奖励机制,那些“人无你有、人有你多、人多你好、人素你华”的器物,一定是消费者的宠儿。尤其是黄花梨、紫檀这类奢侈物,市场尤其青睐那些富丽华美、新奇相竞的制品。

那么,可否从理论上解读这种现象?其实,在中外古今艺术理论中,不难找到相关的阐释。如文学研究方面,南朝梁萧统曾在《文选》序中提出了“盖踵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踵,继承。华,光彩。“踵事增华”说的是文章发展的规律,认为文学发展的普遍形态,是由质朴走向华丽,由简洁趋向繁复。它指出了一种文学发展的普遍态势,后来成为对于事物变迁发展的一种基本概括,是世间诸多事物形态和审美走向的抽象总结。用于解释明式家具,似乎也颇有意义。

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英国著名艺术史家贡布里希认为此类现象是由“名利场逻辑”导致的。他觉得“成为名利场特征的东西正是这场‘看我的’竞赛易变性”、“在名利场上有些优美的结构物,它们是由想战胜比邻的欲望而产生的,同样,在艺术中也有一些伟大的成就,这些成就当然是艺术家想与同行们竞争,并且要超过他们中的皎皎者的欲望而促成的。”[2]

注释>>>

〔1〕王世襄,《明式家具的“品”与“病”》,《明式家具研究》,三联书店,2008年。

〔2〕英国贡布里希著,范景中等译《理想与偶像》100~101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太仓市场销售樟子松SF1-4、1-5价格上调到2050-2100元/m3,青岛1950-2050元/m3,天津2000元/m3左右。当前太仓市场白松板枋材售价与樟子松基本相同。从太仓港地区的板枋材比例来看,俄罗斯木材占比50%,欧洲材30%,20%为SPF及其他板枋材,俄罗斯及欧洲材依然在主导中国的木材市场。

    (稿件由国数源提供)


    文、图/张辉

    编辑/汤石香

    核心提示

    在明清时期,正如架子床是最昂贵、最豪华的家具一样,最亲近生活的另一类器物“气死猫”也总是以优美不凡示人。它是最具设计匠心和变换多姿的制作。

    人物名片

    张辉

    张辉,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先后任职河北省博物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后,在北京多家出版社任策划组稿编辑,并创建北京紫都苑图书发行公司。著有《曾国藩之谜》(经济日报出版社),主编《曾国藩全集》(中国致公出版社)、《中国通史》(中国档案出版社)、《中国名画全集》(京华出版社)、《古董收藏价格书系》(远方出版社)等著作。从2000年开始,从事明清家具、文玩古董收藏和研究,现为三家专业艺术媒体专栏作家。将考古学、人类学、图像学、历史学之方法论引入家具研究。

    “冰裂纹”方角柜

    宋代瓷器,烧制时胎釉膨胀系数不一,致使釉面出现裂纹,形成“开片”,人们称这样的纹路为“冰裂纹”或“冰纹”:坚冰被重击后,会出现许多炸开的白色纹路,厥有此名。明代《格古要论》曰:“哥窑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

    冰裂纹本是一种人力不可控制的缺陷,但其自然天成之美,反被人们视为奇妙雅丽的装饰。明代崇祯七年刊行的《园冶》云:“乱青版石,斗冰裂纹,宜于山堂水坡、台端、亭际,见前风窗式,意随人活,砌法似无拘格,破方砖磨铺犹佳。”

    这种美丽的纹饰,亦被用于明式家具之上。它吸取冰裂之意象,以攒接的工艺创造出木器上冰裂纹,短材相互以“人字形”攒接,与众多横平竖直的规则图案形成反差和变化,貌似纷乱变化,实为有序。

    在家具基本光素的年代,方角柜以冰裂纹、錾花花纹装饰表明其身份的不同凡响,非寻常人家可以购置。在黄花梨家具中,有一定数量的攒接纹柜,图案多变,除冰纹外,还有万字(卐)纹、曲尺纹、十字锦纹、横竖棂纹、龟背纹、菱形纹等。在视觉上,它以空灵玲珑为胜。早期简单,晚期繁复。

    攒接纹是早期图案装饰的代表,在雕饰尚未发展之时,它代表了新的视觉景象和功能变化。从明末清初、清早期至清中期,雕饰日趋发展,除攒接拐子之外,冰裂纹、风车纹、万字(卐)纹、曲尺纹、十字锦纹、横竖棂纹、龟背纹、菱形纹等基本不见踪迹。这也反证了攒接纹饰是一种早期普遍使用的形态。

    这类在当时即非常考究的家具,在今天看来,亦是比一般方角柜更珍贵,也更具研究价值。

    图1明末清初黄花梨冰纹方角柜,长109.5厘米,宽50厘米,高197.4厘米。(侣明室《永恒的明式家具》,紫禁城出版社)

    如黄花梨冰纹方角柜(图1),上半部正面、双侧面为攒接冰裂纹棂格。柜下部为柜门,双门间有闩杆。脚间壸门式牙板曲度饱满。柜上部柜门使用白铜方形合叶和面叶,柜下部柜门安装白铜六合云纹面叶和白铜菊形合叶,白铜錾花。这些构成了重要的装饰要素,令柜子锦上添花。它虽是光素之体,但其绚丽的錾花六合云纹面叶、菊形合叶合叶铜饰表明其制作年代晚于明晚期。

    攒接、镂空纹的方角柜

    下面可以继续观察几例黄花梨攒接纹方角柜和黄花梨透雕纹方角柜,以进一步明了这些器物之华美。

    图2清早期黄花梨攒接纹方角柜,长120.8厘米,宽49.2厘米,160厘米。

    清早期黄花梨攒接纹方角柜(图2)全身正侧三面攒接透棂,双门为十字连方灯笼锦纹,侧面为冰纹。双门间有闩杆,门内三层屉板。气象空疏,功能更为强化。足间有变体直枨,两端稍上扬并雕饰,枨上饰团螭卡子花。雕饰虽不多,但可见雕刻的娴熟。此柜攒接透棂及雕刻之横帐和团龙纹卡子花令柜子玲珑剔透而又视觉饱满,为雕饰时期佳构。

    图3清早期黄花梨透雕门方角柜,长80厘米,宽40厘米,高105.5厘米。(安思远:《洪氏藏木器百图》)

    清早期黄花梨螭龙纹方角柜(图3)所有边框均打洼,双门中间有闩栓,双门四抹三段,上段攒十字灯笼锦纹。中段浮雕对称的双螭龙纹。下段透雕寿字纹,寿字为螭龙形,其四周是大小七条龙构成的子母螭群龙纹,牙板中间处已演变为拐子纹。方角柜整体上梳下密的设计格局,老道生动的雕工,使之成为明式家具小方柜中不可多得的翘楚之作。

    图4清早期黄花梨透螭龙纹圆角柜,长73.7厘米,宽46.8厘米,高101.5厘米。(佳士得拍卖公司,1998年9月)

    清早期黄花梨螭龙纹圆角柜(图4)柜门三抹两段,柜门上段落堂踩鼓透雕十字花纹和四合如意纹,美如织锦。柜门下段委角开光,内雕草龙式对称的双螭纹,身尾波折蔓妙,浪漫欢快。开光下端雕变体的卷草形双螭尾纹,上饰花苞。双螭尾纹与双螭龙纹组成对称的子母螭龙纹。壸门式牙板起线,双螭尾纹严重简化为花芽状。牙板与牙头交接处雕透光云纹。这种花芽纹是此类纹饰的一个年代代表。此柜柜体虽小,但柜门装饰丰富,处处匠心,一丝不苟,体现了以品质取胜的奢侈品制作特点。

    华美的“文人书柜”其实为储存食物的“气死猫”

    以上柜子,或攒斗格子纹,或透雕图案,以便通风,旧时用以盛放食物,为食物柜。在没有冷藏设施的年代,食物适宜置于通风储具中保存。南方人给这种柜起了个形象的名字,叫“鸡笼柜”,也称为“碗柜”“饭柜”。北方人又叫它“气死猫”。顾名思义,其内储食物,猫隔门可见而不可得食。民间语言直白形象,生活意趣爆棚。

    但在近年来的黄花梨家具研究和商业话语中,人们已渐渐有意无意地忘掉那些俗名。或许潜在的逻辑是,此类多方位精致的柜子竟然只是用来储存食物的“气死猫”吗?有人愤愤不平,觉得这太不够风雅,于是有了“文人书柜”一说,成为画家、诗人盛放书画、图书的专属。

    但可惜的是,并无其为“文人书柜”的证据出现。在笔者看来,这类“美化”无疑掩盖了遮盖了历史的真实。把这类柜子还原为“气死猫”,还原到古代生活中其日常用品的状态,可以举证明清时期上层人家生活之考究,可以实实在在地还原明清明式家具使用者的高贵生活品质,给明清活色生香的生活场景找到一个生动的标本,用实物缩影直观展示当时的富裕。

    就如如今所见,“气死猫”方角柜实物,设计和工艺一般大多很考究,玲珑剔透,装饰感强烈。可推测此类家具本非凡常人家之物。黄花梨材质的如此,笔者所见的漆柴木制作的亦然,它们的奢华精致,证明先民凡常生活的品质。“活在晚明”,认识晚明的优雅和富足,不妨从“气死猫”开始。

    同时也可以这样归纳一下,在明清时期,正如架子床是最昂贵、最豪华的家具一样,最亲近生活的另一类器物“气死猫”也总是以优美不凡示人。它是最具设计匠心和变换多姿的制作。原来古人如此在意自己的日常生活所用,最精美的明式家具恰恰是吃饭和睡觉的用具。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微信号
    阅读全文
  • 2009年1~8月,太仓口岸进口木材118.7万立方米,货值1.3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5%和70%,超过2008年全年总量,稳居全国最大的海运俄罗斯木材进口港位置。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全国口岸进口木材量同比普遍下降15.9%,其中,太仓口岸的木材进口量却呈强劲增长态势。太仓港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的成功运行和品牌效应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受多个国家和地区不断出台的限制原木出口政策影响,我国木材进口市场较为被动。而提高进口木材检疫处理技术、完善木材产业链、增加进口来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2005年以来,太仓港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进口俄罗斯原木集散地,但受自然环境、气候等条件的限制,俄罗斯原木不能在出口前实施有效处理,而进境后实施锚地熏蒸处理也存在处理效果差、安全隐患大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太仓港俄罗斯木材进口的进一步增长。
    2006年,在江苏检验检疫局的指导下,太仓检验检疫局将探索建设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作为该局重点攻关项目。设想一经提出,立即得到地方政府的肯定,国家质检总局、江苏局的领导也高度重视。在充分调研和科学设计论证的基础上,2006年6月,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复同意在太仓港建立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在其后的两年间,江苏局、太仓局指导相关部门精心施工,确保项目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具备对进口原木进行大规模检疫除害处理的能力。2008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致函江苏省政府,正式批准太仓港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投入使用。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设立除害处理区,一是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支持,二是离不开国家质检总局和江苏局的业务指导。”全程参与处理区创建的太仓局副局长肖力对此深有感触。
    谈及太仓港进口木材除害处理区的优势,江苏局动植检处处长顾忠盈如数家珍:一是变锚地熏蒸为入区熏蒸,码头泊位利用率得到提高,加快了港口的物流速度,减少了企业进口成本。装运木材船舶在港时间至少缩短每船次36小时,检疫及除害处理过程缩短48小时以上;平均每船次可节省由于锚地熏蒸造成的两次移驳、锚地监护等带来的成本支出。二是采用中国检科院研制开发的核心处理技术,实施自动投药、自动检测,对熏蒸药剂循环使用,减少熏蒸尾气排放。在确保熏蒸效果的同时有利于环保,有害生物的杀灭率达到了100%,克服了锚地熏蒸存在的安全隐患。
    目前,太仓港进口木材除害处理区已成为国际、国内检疫除害处理技术示范区。处理区正式运转一年来,先后有美国、俄罗斯、加拿大、以色列等国家的官方植检机构的官员和专家以及国内山东、辽宁、深圳、广东等近20个口岸检验检疫部门来访考察,一致认为处理区所采用的核心处理技术是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现场熏蒸处理技术,是我国检验检疫部门对检疫除害处理技术上的一大贡献。
    2008年11月,装载2.5万立方米美国阿拉斯加原木的“北光轮”靠泊太仓港,标志着太仓港逐渐改变了以往俄罗斯木材一家独大的单一格局。格局的改变,源自于太仓港进口木材除害处理区的政策优惠和功能优势。
    江苏局在处理区内建立了电子视频监控及数据监控体系,实现实时监控。建立覆盖进口原木从靠泊装卸、港内运输、检验检疫、除害处理、堆放储存直到放行发货全过程的防疫管理机制,成立工作质量检查组实施日常抽查监管。在有效监管的同时,创新检验模式,采取“边检边放,分批或分票放行”的便利措施,加快码头堆场周转,促进到港船舶的增长。
    为提高对进口木材的检验效率,处理区引进了第二家木材检尺队。处理区运行一年来,进口木材检验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同步提升,共计检出进口木材品质不符或数量短缺140余万立方米,协助进口货主对外出证索赔1200余万美元,赢得了货主对太仓港进口木材检验品牌的信任。
    目前,太仓港的木材来源国家和地区包括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玻利维亚、秘鲁、法国、德国等10余个国家。
    太仓港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的品牌效应吸引着全国各地的进口商集聚太仓港。目前已有30余家进口木材货主常年在太仓港开展进口业务,其中有5家进口商年进口量超过10万立方米。《中国国门时报》

    随着国人的收入需求等各方面的条件变优,红木家具开始走俏市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开始关注红木家具,但是根据国标规定有33种的红木木材种类实在是难以一一辨识,小编就推荐几个鉴定红木家具的方法,供大家借鉴。

    第一,是用眼睛看。红木属于硬木,其生产工艺都有相当的难度,需要厂家多费心思。红木家具由于材料珍贵,在家具生产制造就需要精雕细刻,精准的榫卯结构,画龙点睛般的雕刻,决不可以存在用气枪打铁钉这样的事,所以这样的工艺需要具有相当深厚的制作功底的艺人才能够完成。
    第二,要用耳朵听。如果您购买的红木家具有面板的话,那就敲一敲,听一听声音,则可以大体听出面板的厚度,太薄的面板声音较空,较厚的面板声音则较厚实。但也要注意的是有的时候,面板里面可能还有一层其它东西,虽然厚,也重,但不等于它用的是同一种料。

    第三,是用鼻子嗅。由于红木是经过几百年甚至是上千年生长吸收了许多的阳光雨露,所以有一些红木是有味道的,这就需要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也要闻一闻,来辨别是什么木料。香枝木还是酸枝木,是闻得出来的。
    第四,要用嘴巴问。在购买的时候,要向销售员提出问题,比如材质、木材原产地等。如果不是全红木家具,还要了解清楚在哪些地方使用了非红木,以及售后服务及保修等问题,关键的地方都要写进购货合同中。不要等出问题了,才手忙脚乱的找厂家。

    第五,要用手摸一摸。摸一摸家具表面是上漆还是蜡,光洁度如何,雕刻的纹饰,体会一下它的工艺水平,制作精良的红木摸上去相当平滑有质感。不过光摸表面还不行,还要摸摸它的隐密处,比如底面、抽屉板等。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