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木作皇宫椅获马来西亚皇储皇储妃试坐、赞赏\避开假冒名贵红木的雷区
2016年10月20日至23日,马来西亚国际艺术博览会在吉隆坡外贸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其中10月19日19:00时,20日12:30分,组委会盛大举行VIP之夜,第七届中国馆特展暨中国国家展开幕式以及马艺博的开幕式,马来西亚皇储(端姑赛法依祖丁)、皇储妃(莎卡丽)、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及工商部部长黄家泉、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领事龚春森参赞、马来西亚国际艺博会主席沈哲初、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副总经理江心,中国宫廷家具修复专家、太和木作创始人关毅,著名画家王西京等重要嘉宾莅临出席。
马来西亚艺博是东南亚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国际艺术博览会,共吸引了来自30国的60个优质艺术机构和组织参展,展出艺术作品多达2000件,包括画作、红木家具、雕塑、装置艺术、摄影作品等。中国宫廷家具修复专家、太和木作关毅先生带来的高仿故宫皇宫圈椅成为本次马来西亚艺术国际博览会中国国家展上一大亮点。
“采天地之精华,博百家之长。”太和木作这款皇宫圈椅将中国传统文化儒家中庸思想体现的淋漓尽致。首先,皇宫圈椅的造型是方与圆相结合,上圆下方,以圆为主旋律,圆是和谐,圆象征幸福;方是稳健,宁静致远。圈是圆,座是方;圆是虚,方是实;圆是活泼的,有动感;方是规矩的,以静制动。其次,坐在皇宫圈椅上,扶手圆端头顺圆势略向外转,像张开的双臂,虚怀若谷,端头与茶几几面相呼应,独具匠心。第三,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此款皇宫圈椅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同时,兼具现代化审美意趣,给人以强大的视觉震撼力。做工上,采用有束腰带托泥的做法,较一般经典式样更显得庄重而有气派。圈椅的雕饰多,但不显繁琐,背板和圈椅及椅盘相交的地方使用了4块面积较大的镂空角牙,加强了正面观看的装饰效果。制作过程中,太和木作团队对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原版皇宫圈椅进行了改进,略加粗了与靠背板交接的椅圈部位,由此一来,使得皇宫圈椅在触感上更加厚重,视觉上则更加沉稳、大气。端坐其上,可以使人尽显“内圣外王”的非凡气度。
展会期间,马来西亚皇储(端姑赛法依祖丁),皇储妃(莎卡丽),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及工商部部长黄家泉,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领事龚春森参赞,马来西亚国际艺博会主席沈哲初,著名画家王西京等先后走进中国国家展太和木作展区。试坐太和木作APEC皇宫椅,盛赞太和木作家具技艺精湛。关毅先生赠送皇储(端姑赛法依祖丁)、皇储妃(莎卡丽)其在故宫修复家具的著作《木艺奢华》。10月22日下午,马博会主席沈哲初拿督,代表马来西亚国际艺术博览会向太和木作颁发国际艺术精品大奖获奖证书。
作为中国当代红木家具的“宫廷造办处”,近年来,太和木作频繁参与国际交流,家具被多位国际政要点赞。2001年,世界历史遗址基金会开始与故宫博物院合作,对乾隆花园展开10年修复工程。2008年起,关毅开始负责乾隆花园木器部分修复,8年来,他为宫廷的木器修复工程做了大量工作,这些修复后的宫廷家具,于2010年9月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向公众展示;2011年1月31日,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举办的“养性怡情:乾隆珍宝展”上展出,同年又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美术馆盛大展出;2012年6月12日,在香港艺术馆庆祝香港回归15周年“颐养谢尘喧”:乾隆皇帝的秘密花园大型展览中展出;2014年7月至8月在北京首都博物馆举办的“长宜茀禄:乾隆花园的秘密”文物家具大型展览中亮相。2014年11月5日至11日;太和木作皇宫椅亮相北京APEC会议,2016年1月27日至31日,太和木作皇宫椅、屏风等家具亮相第21届洛杉矶艺术博览会中国国家展引发好莱坞明星竞相试坐。
1405年郑和下西洋,在马来西亚前后停留6次,返回时从东南亚地区带回红酸枝。历史总是惊人相似。611年后,借国家“一带一路”东风,太和木作关毅携红酸枝皇宫椅等家具参加马来西亚艺术博览会中国国家展,旨在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艺术家与收藏家了解到中国红木文化的精髓,通过文化交流,增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与中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马来西亚艺术博览会主席沈哲初(右)向太和木作关毅先生(左)颁发获奖证书太和木作关毅(右一)、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会长方天兴(左二)、丹斯里拿督陈炎顺(右二)以及马来西亚艺术博览会主席沈哲初(左一) 太和木作关毅(左)与俄罗斯雕塑艺术大师托陀斯基(右)深入探讨造型艺术来源:新浪家居
勿抱“捡漏”心理提高辨别水平避开假冒名贵红木“雷区”
紫檀、黄花梨……越来越多的名贵木材快速升值,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兴趣。虽然大多数人买不起大件家具,但像手串、笔筒等小件文玩,却有支付能力。古玩城及网上,不少商家打出了令人动心的折扣价,但业内人士提醒,要提防折扣的背后可能是以次充好的“雷区”。
“名贵红木”铺天盖地
古玩城与网上,各类标榜“紫檀”“黄花梨”的文玩物品铺天盖地,它们有诸如牛毛纹、鬼脸等标准的特征,还给出辨别方法。不过,业内人士透露了外人不了解的业内秘密。
近日,檀印品牌的创始人胡晓鹏在其微博“@檀印-胡晓鹏”上揭露了一些网店销售假冒紫檀、黄花梨的例子。像一串标明“紫檀”材质的手珠,胡晓鹏认为其导管粗大,生长纹平行规律色差大,是较典型的速生林。不过因近期砍伐含水率高,在重量上比老料有优势,其中较细的黑线被称为黑筋,是坏死组织,湿度稍有变化就会开裂。还有商家用所谓的“紫檀榴”冒充黄花梨牟利,胡晓鹏就看到有商家会以1元起拍大件物品,迷惑消费者。实际上,这些“紫檀榴”产自越南等地,运到我国的通常只有根部,此木颜色紫中带红,料质细密还有美丽花纹,类似黄花梨,价格较低。因此市场上常有人以此冒充黄花梨来牟取暴利。
低档杂木鱼目混珠
随着红木文玩行业的升温,越来越多人进入这行。其中多数人受利益驱使,不真正了解珍稀木材的分辨方法,认知严重不足。一些商家在行业混乱的状态中浑水摸鱼,误导消费者对紫檀、黄花梨、酸枝等珍稀木材与红木古典家具的认知,并以低价迎合了人们的“捡漏”心理。
据胡晓鹏介绍,单以紫檀来说,生长的环境、气候、土质及砍伐时间的不同等,使纹理、质感存在差距,很难分辨。许多杂木常通过命名“檀”来抬高身价,相近木材冒充紫檀出售的情况屡见不鲜,像科檀(科特迪瓦紫檀,又名非洲小叶紫檀)、红檀(铁线子、枧木、子京)、红酸枝中的交趾黄檀、黑酸枝中的卢氏黑黄檀(俗称大叶紫檀)等。海南黄花梨(降香黄檀)也是红木爱好者青睐的品种,其料质温润细腻,纹理丰富多变。但由于其仅在海南生长,经过多年砍伐,已很稀少。一些人开始从越南购买料质与纹理近似的越黄黄花梨(香枝木),或挑选纹理花哨的紫檀榴(越南杂木)、非洲檀香(螺穗木)、花枝(奥氏黄檀)等,冒充海南黄花梨牟利。
学会辨别莫贪便宜
胡晓鹏表示,曾有人买了一串“海南黄花梨”手串请他鉴定,一问价格两三千元,怎么可能买到这样好花纹的“海南黄花梨珠子”,还是没拼补上色的全品?整天想着捡漏,这样的心态诱使不少人上当。
对选购珍稀名贵木材的买家来说,材质的真实性最重要,还要根据料质级别、制作工艺、拼补情况等综合分析。对一些痂皮、腐烂、开裂、白标(边材)修补与上色的问题多见,这都影响了其收藏投资价值。提高分辨能力至关重要,避免“吃药”的对策,就是多看、多学、少买。斐翔
在过去5年,主要变化在于越南加大对中国和日本的出口;澳大利亚对中国发货量增加(等同于17年二季度的越南出口量);智利出口从日本转向中国;以及日本减少从澳大利亚和智利的进口,而越发依赖从越南和南非进口硬木木片。
四开光箱式方桌三弯足半月桌
器不离道,在乎其美
:评楠书房书系之《美成在久》与《道在器中》
文/杨汝清编辑/陈盛娥图片提供/楠书房
人对于事物的认知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形象化的感知。看到一件器物或者一种行为,我们的第一感觉是美还是丑,是雅还是俗。这种感知可以给我们情感的愉悦,另一种是理性化的思考。同样是看到一件器物或者一种行为,我们不再关注于其本身,而是深入地去思考这种器物之所以要用做成这样或者这种行为之所以要设计成这样其道理何在?这种思考可以给我们带来思辨的快乐和启智的满足。
第一种途径需要情感的投入。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我们传统中许多美到极致的器物或艺术行为都是在一代一代人情感的投入和时间的磨砺中绽露光华的。从最初的实用之俗到后来的品鉴之雅,都是玩儿出来的、磨出来的。这些东西叫做“玩意儿”,是在由实用到玩赏的过程中逐渐玩出意境来的。
第二种方式需要心神的交会,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我们感叹器物和行为之美,但究其美,美在何处?天造地设之本然美质与夺天地造化之功的人工技艺如何水乳交融、相辅相成?我们的思考便由此而生,人类智慧之光由此呈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人类对天道的思考是追求超越于生命之上的终极价值的必然。
因此往圣先贤教诲我们:“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器不离道,道不离器。道与器之间蕴含着中国文化所特有的精神和气质。
由故宫出版社出版的“楠书房书系”之《美成在久:金丝楠之美》与《道在器中:传统家具与中国文化》之立意似乎就是要揭示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楠书房以书房为名,以金丝楠木家具为体,以文人雅士之文化传统为魂,在经过几年的韬光养晦之后,华彩亮相。在国家博物馆[微博]全面展示其多年来收藏以及打造的件件金丝楠木家具精品的同时,郑重推出两本专业性与通俗性兼具的专书:《美成在久》与《道在器中》。
《美成在久》是楠书房重点打造的推介金丝楠木的专著。书中汇集了有着不同专业背景的21位专家的文章,从金丝楠的应用、鉴藏、历史、文化、保护等五个方面对金丝楠进行了相对全面而系统的推介,使得这一精美绝伦的物种、木料以及家具作品得以呈现在世人面前。这本书既不同于林学界的植物学专著,也不同于收藏界的家具艺术专著,更不同于主题性文学作品集。每一位作者都是立足于自己的专业和知识背景,用直观的、感性的语言来阐释自己心中的金丝楠:溢彩流金、千年不腐、祛除疾患、芳香洁净……告诉大家这一拥有着神秘的皇家气息的珍稀濒危物种的种种神奇之处;书中一幅幅精美的插图直观地呈现了金丝楠木家具的历史演变、文化特质以及兼具实用和美感的巧妙构思,从不同的侧面深刻展示了这一演绎着低调的奢华的家具艺术作品无与伦比之美。这种美是跨越时空的,是永恒久远的,经过历史和文化的不断淘洗,其天然之美与艺术之美都将成为陶冶心灵、修身悟道之器。《美成在久》一书将成为金丝楠这一价值的历史见证者。《道在器中》则站在历史文化的立场上深入探求金丝楠木家具作为器物背后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的法度、风骨,以及对‘天人合一’和‘道在器中’的认同与践行。”(作者米鸿宾语)
崇尚自然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特点。我们的先人在面对类似于金丝楠之类让人叹美不已的东西时,很自然便会追本溯源,探求其性之所自。这种探求既是格物致知的具体表现,也是修身体道的必然要求。《中庸》中有言:“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人对物性的探求是求索天人之际的必然要求,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是由器入道的动力所在。
同时自然的另一层含义是道不离器。“道可道,非常道”,道成于天地,微茫难求,但天地生人、生物无不合于道,人之所以为人之性,物之所以为物之性都是依循天道而生的,此即《中庸》所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也正如《诗经·大雅·烝民》所言“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故而探求天道不能离于人物自然,顺应人物自然即是体察天道。金丝楠木之为器,其物理、其法度皆可与道相合。以此入道,可谓人生一大乐事。
本书的著者米兄鸿宾虽生于东北粗犷豪放之地,却生就了一身彬彬儒雅的江南士子气质。其对金丝楠多年的浸润与感通,成就了《道在器中》这本全面思考楠木家具与人生之道的佳作。其书超越了大多绍介传统家具的专著仅限于对家具自身源流、法式以及文化的梳理钩沉,更加关注于家具与人之关系,木料与天地之关系。高度重视中国文化“尚象制器”、“悬象示义”、“以虚致实”的特点,深入思考中式家具制作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文化意蕴。具体而微地呈现出传统中国文化中以智造物、以文化人的深远与高妙,并以此反衬出当下诸多领域“中国制造”的文化断裂与人文缺位,可谓一语中的。同时,作者通过对家具的深度解读,悟出中国智造之物所体现的中庸之道、中和之旨,正是此书最为引人注目之处。
我们的传统文化之蕴奥与魅力就在于此。但还不仅止于此。人对于自然的理解再向前一步就是: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山还是此山,水还是此水,但此时此地的山此水已然与此心相合、与此心同在了。即如《传习录》中的记载:
先生(指阳明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家具亦然。心未到之时,仅是器;心若在其中,便是道。
2016年12月29日,由太和木作关毅为故宫设计专造的“建福榜”大屏风揭幕仪式在故宫博物院报告厅举行。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及香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项目总监丘筱铭、书画家崔如琢、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太平绅士、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丁长峰、香港旭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钊等出席活动并揭幕。
太和木作关毅故宫“建福榜”大屏风由太和木作创始人关毅先生亲自为故宫设计专造,并于2016年8月1日正式陈列于故宫博物院建福宫,以表彰那些为故宫文物保护作出巨大贡献的有识之士。故宫“建福榜”的设立,标志着故宫博物院在拓宽博物馆文化公益事业、提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水平方面,向世界一流博物馆方向又迈出了积极有力的一步。这一举动得到国务院支持,刘延东副总理对此作出专门批示。
建福榜屏风作为国家文物局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单位,10年来,太和木作已是多次为故宫专造家具。如2012年5月,太和木作奉调赴沈阳故宫博物院调取文物大香几勘察测绘,历时1年,为北京故宫博物院复制文物大香几4只,现陈列于北京故宫皇极殿;2013年,太和木作承制故宫博物院宫廷部文物复制甪端几两只,现陈列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寿康宫。同年,为保护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古籍善本,太和木作用名贵金丝楠木制作百套古籍书盒。保护了大量珍贵图书文物,受到广泛好评。
首批登上由太和木作关毅设计专造故宫“建福榜”大屏风榜单的机构和个人有:香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崔如琢、世茂集团、万科公益基金会、旭日慈善基金有限公司。其中,由陈启宗担任主席的香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无偿捐资1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中不可移动文物的修复。著名书画家和鉴藏家崔如琢捐赠1亿元人民币,用于故宫博物院的各项事业发展。由许荣茂担任董事局主席的世茂集捐赠8000万元人民币,用于“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在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王石的支持下,万科公益基金会捐资6000万元用于“奉先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在香港旭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钊的支持下,旭日慈善基金有限公司捐赠3000万元人民币用于“雨花阁研究性保护项目”。
社会各界的帮助不仅可以不断促进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保护研究、古建筑保护维修等工作,还可以让更多的人士认识到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让全社会共同参与到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地传播开来。
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宋明霞●孙鹤洋
“未来两年,市场将出现大量的白酸枝家具。”早在2013年初,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北京元亨利硬木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波就做出预测。进入2014年,白酸枝价格持续上涨,引起社会关注。
回报率有可能超过300%
白酸枝为何赢得青睐?白酸枝真的要火了?
“2013年,CITES(《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修订过后,以红酸枝为代表,更多的红木被列为濒危物种加以保护,加剧了资源紧缺的趋势,业内人士不得不将目光转投其他具有收藏潜力的材质。”杨波认为,白酸枝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杨波对白酸枝的市场前景有三点判断:
“第一,白酸枝的存量相对稀少,虽然现在草花梨和白酸枝的价格每吨都在3万元左右,但草花梨的存量非常大,而白酸枝存量不足草花梨的千分之一、大红酸枝的1/50,存量决定价值差异,物稀则必贵。再过一两年,白酸枝的价格会超越目前同等价格其他材料的1~2倍。”
“第二,白酸枝木材稳定性高,材质细腻,这对于制作家具和收藏家具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受到市场认可,稳定性好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白酸枝的花纹、色泽相当精美,很多行家都会将其与黄花梨混淆。”
“第三,白酸枝也具有历史文化传承,是我国的传统家具用材。白酸枝性质特点适合明式家具简洁的风格,其制作的明式家具之美少有人知。”
业界有这样的共识,相对于动辄几千万价格区间的黄(花梨)、紫(檀)、红(酸枝)等材质红木家具,白酸枝家具的市场之前确实存在被低估的状况。
“相对于黄花梨、紫檀、红酸枝等红木材质,白酸枝肯定是被忽视的。”杨波说,“目前白酸枝的价格相对较低,具有价值洼地,企业有利润空间。但这两个月以来,白酸枝价格就已经涨了70%,并且还在继续上涨。预计3年后,白酸枝家具的回报率可能会超过300%。”
历史上曾热炒白酸枝
由于白酸枝颜色较为浅淡,密度不及红酸枝,如今有些人甚至质疑白酸枝的红木身份。其实,白酸枝在古典家具中早有闪亮的表现,我国著名文物鉴赏家、收藏家、《明式家具珍赏》作者王世襄先生就曾收藏过一件白酸枝明夹头榫画案。此案是一木一器而成,与黄花梨极为接近。
“许多收藏家和修复老家具的师傅们都曾在老家具里见过白酸枝的身影,现在从明清家具传统用材里能够挑选出来的,且存量还较大的用材,白酸枝是唯一的。”杨波说。
据业内人士介绍,在民国时期,白酸枝家具曾一度被热炒,价格甚至超过红酸枝家具的3~4倍,由于其颜色较适合当时家具的流行风潮,白酸枝家具盛行一时。
熟悉中国红木发展史的人都知道,红酸枝是清末被用作压舱物随海上贸易而来,后被大量用于制作家具,而白酸枝在明代就已经被当做家具的主要用材广泛使用。
“白酸枝有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历史上与红酸枝也有过精彩的碰撞,如果说将来替代红酸枝现在的市场表现和价值的话,白酸枝将是合适的选择。”杨波说,“黄花梨一去不返,红酸枝也将步黄花梨后尘,谁有把握白酸枝的魄力和勇气,谁就占得先机,成为新一轮市场的宠儿。”
做精品才是出路
2013年红木原材的价格高涨,吸引了业内外游资纷纷涌入,据业内人士介绍,2014年在河北大城、浙江东阳、中山大涌、江苏苏州等红木产业基地新增了不少红木企业。开年之后仅东阳市场一地新增企业就超过两成。
企业数量的激增导致了用工荒,许多红木企业反映,新年过后工人难招,尤其是有经验的工人,用工成本比往年增加了30%~40%。
游资炒作导致了2008年的红木行业危机,如今游资再次入市是否会历史重演?业界为此倍感忧虑。
游资炒作扰乱市场,用工荒又导致企业间以不正当手段互挖工人,制作以次充好或假冒伪劣产品,服务不到位等成了红木行业的乱象。
针对行业乱象,在北京家居行业协会红木委员会的倡导下,3月10日北京市场多家红木家具企业负责人签署了《红木委员会自律公约》,北京家居行业协会秘书长刘晨介绍说:“公约的签署,有助于红木行业的整体利益,对红木企业的长期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红木原材供应紧张的状况进一步加剧。
中国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邓雪松在一次访谈中说,“全国最大的红木交易市场:深圳观澜镇的牛湖和顺兴,2011红酸枝老料堆积如山,2013年,短短两年,那里的红酸枝老料、大料就已鲜见,到处是以前被遗弃或作燃料的树桩、树头、树杈。”
“利用有限的资源尽量释放其收藏价值。真正做到惜木如金,让每一个红木家具企业珍惜每一根木头,尽力制作出高品质的能传承经典价值的作品,真正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这对于红木企业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也是行业大浪淘沙的过程。”杨波多年以来一直呼吁,他认为:“在资源不可逆的背景下,走精品路线,注重品牌建设才是红木企业的应对及发展之策。”
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主任陈宝光则呼吁红木家具文化的复兴。他说:“人们过度关注红木家具的财富价值而忽略了其文化艺术方面的内涵,导致当代红木家具的奢侈性属性被片面夸大。红木企业一定要致力于制作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能传承的精品,不要过于追求材料的高价值、高标准,这才是长久发展之计,也避免了珍稀原材料的浪费。”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