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珠木材市场一期工程200多商户已经全部签约\老榆木家具年轮色泽鉴别法
据悉,目前鱼珠木材市场一期工程已经顺利完工,招商工作已经顺利完成,一期工程200多户已经全部签约,商户陆续进驻。为帮助市场解决现有问题,助推市场尽快开业,镇委书记尹照容率领供电供水,水利、规划部门、工商部门等到鱼珠木材市场,与市场方召开现场协调会,商讨存在问题,敦促各部门协助解决并展望二期工程建设。
据悉,东莞鱼珠木材市场原广东鱼珠国际木材市场搬迁至我镇槎滘工业园,定位为现代化国际木材加工交易中心,在传统经营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升级,由以现货交易、仓储的原有交易模式逐渐升级到以电子交易、木材检疫、现货展示、总部经济、木材研发等现代交易方式的现代交易中心。
老榆木和新榆木做成的家具,虽然经过表面加工后,从大的外观看没有太大差别,那购买时如何区别呢?老榆木大都取材于风化了上百年的老房梁,购买时,可以通过看其家具的木质年轮数量多少来辨别其年代;
其次,老榆木质地“凝固”,做成的家具表面是非常自然油亮的包浆色泽,而非后期加工很表面化的亮泽,年轮与年轮之间有一层暗黄色的胶质;
此外,没有经过打磨直接取材的老榆木家具通常表面的自然纹理较深,有的材料甚至有很多诸如石头、子弹壳之类的“附属物”。
俞锋是浙江义乌人,2007年因为参与在全国范围内兴起收购有价值的古建筑而成为当地街头巷尾人尽皆知的“人物”。
陈若茜葛熔金
“先买下古民居,然后整体搬迁,再找地方大规模复建”,这一度成为以小商品起家的义乌人对年久失修的古建筑保护兼具投资的一种模式。
不过四五年过去了,俞锋的计划最终因无地复建而搁浅。当初买进的5幢古民居,在被拆解、编号后,至今仍堆放在他一个2000平方米的仓库里。其中有当初以28.5万元在兰溪买进的一幢晚清四合院,也有从金华以8万元低价买进的一幢清早期民居。
虽难免遗憾,俞锋觉得先捂一捂也未尝不可,他对古建筑构件、地方家具和以东阳木雕为代表的地方雕刻工艺的喜爱由此可见一斑,除开5幢整体搬迁的古民居不说,他收藏各式各样以建筑构件和地方家具为主体的木雕、石雕、砖雕达1300余件。
俞锋觉得,收藏就应该古为中用。他把自己的藏品:老建筑构建(东阳木雕)和地方古家具作为陈设品、装饰品巧妙地融合进新式的楼房内,显得别致而又匠心独具。他为自己的堂号取名“阅微堂”,大意是说“收藏要谦虚、仔细,从小处见大”。
进门处是一张供桌,其上供着一块赏石,“高束腰,镶嵌浅浮雕的绦环板,三弯腿,足底承以圆球。”俞锋说,最能体现地方匠人工艺的是对供桌三弯腿的处理,它采用了大弯鼓腿,鼓形外扬,三弯腿末端又采用了外翻内卷的叶纹,深浮雕或透空雕,反S形曲线的腿形俊雅空灵,与浙西地区的敦实愚重和浙东南地区的繁文缛节相比更显雅致沉稳。
进门之后的小门处,门檐两侧一左一右镶着两块以“进京赶考”为题材的“挑檐撑拱”,地方上俗称“牛腿”,也属古建筑构件的一部分。古时建屋,因义乌、东阳居浙中,雨水充沛,只有延长屋檐,才能免受风雨影响。明朝时期“牛腿”只作屋檐承重之用,故只是简单的三角形,无任何雕饰;清初,人们的审美由简趋繁,三角撑由重实用向重装饰过度;清后期,“牛腿”则成为一幢建筑的眼睛,其与建筑比例的对称与否,雕工的优劣均反映了该幢建筑的美感与艺术性的高低。
正厅左侧的墙上,挂着三扇雕工精美的镂空木窗,透着木质的纹理。据俞锋介绍,这叫槅窗,一樘共五扇,这是其中三扇,是从一幢清道光时期的古民居中收来的。所谓槅窗,是古建筑中用来隔开厢房和天井之间的隔断物。厢房和天井之间,若完全没有东西隔断,则风雨会侵入厢房;而隔得太严实的话,又不利于采光,于是安上镂空的槅窗,形成风水的对流,也易于采光。
槅窗可以是木雕,也可以是石雕或砖雕。槅窗的题材丰富多样,可以是《无双谱》中的人物,也可以是带有文房色彩的“四爱图”,如周敦颐爱莲、陶渊明爱菊、米芾
爱石、林和靖爱梅爱鹤。通常一些有文化底蕴的家庭,都会采用这样的图案。
俞锋墙上的这樘槅窗是以樟木为料,保留了木质的纹理,切面圆滑、线条干脆,表现了匠人高超的雕刻工艺。画面主要刻画《无双谱》中的人物,但是开脸圆润,跟敦煌壁画或唐朝的佛造像有几分相似。“马未都[微博]编撰的《中国槅窗艺术集锦》中没有一樘槅窗可以同我这个相媲美的。”俞锋说。
说起墙上的这一樘槅窗,来头也不小。“这樘槅窗是从清朝的古建筑:‘礼耕堂’上拆下来的,‘礼耕堂’的工艺传承自义乌当地最有名的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山八面厅’,建筑中的槅窗总共有两樘,一边一樘,由于当时整个建筑都很破旧,住家需要用资金来修复它的主体建筑,就卖出去一樘(五扇)。在我收到这一樘槅窗之后,‘礼耕堂’就被评为义乌的市级文保单位,所以另一边的槅窗是再也不可能收到了。”
“过去农村里的人保护意识弱,为了晒衣服,就往槅窗上戳一个洞,放进竹竿,另一头再撑一个架子作支撑,晾上衣物,所以其中有一扇缺了一小块。”俞锋指着其中一扇槅窗惋惜地说。
再往里走,墙上挂着的有深浮雕贴花梁、“敬训”匾额、驼墩等应有尽有。为了从主人家手中收到第一手的木雕件,俞锋曾整日开着自己的车盘旋于乡间。他说,以小商品起家的义乌,曾经拥有镶嵌一流东阳木雕的江南民居。但早些年,这些民居或陆续被台湾、新加坡、北京、上海等地商人买走,或因人为破坏而所剩无几。现在好东西渐渐也收不到了。
谈起自己如何走上收藏之路,俞锋说这纯属偶然。多年来,他的小商品外贸生意做得红火,手上有一定的闲散资金。2007年,一位好友建议俞锋可以收藏以东阳木雕为主的古建筑构件,“东阳木雕名声在外,但本地还无人在这方面做系统的梳理保护,我收藏比较有天时地利,就决心尽力把好东西留下来,留在本土。”
虽然真正开始收藏的时间不久,但他曾一口气盘下5幢浙中地区的古建筑;也曾从上家手中接收了整批共200余片清中期浙中地区的青石雕槅窗,数量占诸暨地区青石雕槅窗将近一半。
眼下,他最上心的事情是如何处置零散地分布在仓库、家和办公室里的5幢古建筑构建和1300余件雕刻作品。“我想先打理好自己的商贸,以便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办一家民间博物馆,按自己的理念把它们装饰起来,青石雕槅窗一定要做一个九曲回廊。”俞锋说。
Q&A
收藏十问
Q:你怎么走上收藏之路的?
A:朋友引荐。
Q:你记忆中最早的藏品是什么?
A:一个明中期的漆器书箱。
Q:你最喜欢的藏品是什么?
A:东阳木雕槅窗。
Q:你的“收藏之道”是什么?
A:古为中用,祈求之心不可太强。
Q:藏品主要通过什么渠道收藏?
A:文物贩子,直接跟房主接触,藏家转让。
Q:知道自己有多少藏品吗?
A:1300余件。
Q:你觉得自己是收藏家吗?
A:业余收藏爱好者,对地方文化做点小贡献。
Q:你觉得收藏带给你的最大乐趣是什么?
A:改变我的脾气秉性,淡泊名利。
Q:收藏中遇到过赝品或挫折吗?
A:有。
Q:有一天你能放弃你的藏品或捐出吗?
A:想建造一家私人博物馆。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局日前发布关于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进林业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在林业重大生态工程、国家储备林建设、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林业保护设施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及利用等五大重点领域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
为了增加林业建设项目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指导意见给出多个红利。对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按政策规定予以贷款贴息、减免企业所得税、享受森林保险保费补贴,降低林业PPP项目风险,增强项目收益能力。此外,还将加大开发性、政策性贷款支持力度,完善林业贷款贴息政策。鼓励社保基金、保险基金等大型机构投资者投资林业,探索利用信托融资、项目融资、融资租赁、绿色金融债券等多种融资方式和工具,搭建社会资本投资林业的投融资平台。
据了解,国家林业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各地自愿报名的基础上,遴选4至5个省份,每个省份选择1至2个林业PPP项目,优先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创新工作,加强跟踪指导,及时总结经验,推动完善相关政策。
(来源:经济参考报)
海岩
“花梨”一词,是中国传统家具用材中较为常见的用词,经常与之相提并论的不仅有黄花梨,还有草花梨、亚花梨、新花梨、老花梨、红花梨、紫花梨等。称谓潦乱杂陈,概念混淆不清。
在中国历史上,自明代以来直到民国初期,花梨指的就是黄花梨。但明清时期历史文献中记载的“花梨”,除了特指黄花梨外,是否还包括当代植物学范围内的其他花梨木,迄今未见深入研究和权威论断。鉴于历史上多种不同植物使用相同名称的现象非常普遍,所以,中国古代硬木家具使用其他花梨木的历史究竟有多么久远,一时他无从确考,难以说清。
从21世纪开始,当代植物学对花梨木的归属及分类基本确定,花梨不再是某一个树木的名称,而是成为某一类树木的总称。在这类树木中,被纳入《红木》国家标准的就有7种树木,就是紫檀属花梨木类中的那7种木材。这7种木材虽然都以紫檀命名,但它们都没有被归纳在紫檀属的紫檀木类中。紫檀属的紫檀木类中只有一种木材,那就是数百年前将清式家具推上历史巅峰的檀香紫檀。
花梨木的市场乱象
黄花梨自民国之后,就被称为老花梨和黄花梨,而其他花梨木则被称为新花梨、草花梨或紫属花梨。自清代晚期以来,花梨木就紧随红酸枝木之后,成为红木家具舞台上的重要角色,时至今日,更是大众仿古家具市场的霸主。
花梨木老家具自清代至今,一直广受欢迎,无疑具有一定收藏价值。花梨木新家具在新仿家具市场上,作为黄花梨家具的普及型替补品种,地位相当稳固。花梨木的色泽与纹理与黄花梨比较接近,只是密度稍差,棕眼较粗,色泽不及黄花梨明朗生动,气味不及黄花梨馨香幽远,硬度和重量亦都次之一等,但仍不失为五属八类33种红木中,受众最广的贵重木材之一。
在当代植物学分类中,紫檀属花梨木有数十种之多。在被纳入红木范畴的7种花梨木之外,其他多种花梨木在习惯上都被统称为亚花梨木。亚花梨木的密度、重量、油性都比花梨木要差,价格也低,但貌似珍贵的也不在少数。
近年来,在古典家具市场上相当引人注目的“非洲黄花梨”,其实并非刺猬紫檀,而是并未被列入《红木》国标的亚花梨木:安氏紫檀。“非洲黄花梨”因外观较像黄花梨,所以价格一度走高,几乎翻版了大叶紫檀进入中国后的发迹途径和极佳运气。
巴西花梨:容易迷惑人的假“黄花梨”
如果说亚花梨是属于植物学的一个名词,是在硬度和品质上未能进入红木行列的多种花梨木的统称,那么在传统家具领域中,还有一个名词出现得更加频繁,这个词就是:草花梨。
草花梨既然不是植物学的科学名称,那么这个名称的性质就应该与黄花梨一样,属于文学范畴。黄花梨形容了木材高贵而明艳的色泽,草花梨则将木材草根的地位凸显出来。关于草花梨作为一个文学形容词,到底是指花梨还是亚花梨,专家各说各话,业内所论不一。如果草花梨指的是《红木》国标中的7种紫属花梨,其身份和价值并不低廉。草花梨的“草”字,虽然带有贬意,但那份贬意只是对应黄花梨而言。更何况,很多人认为草花梨指的就是亚花梨,用“草”字形容,并不为过。
“巴西花梨”已经火了很多年,常有些企业家用整块的“巴花”做会议台和大茶台,相当壮观。“巴花”也是较多被误认为黄花梨的木材。北京一家知名会所在媒体上宣传,他们拥有一张20多米长的黄花梨长案,笔者观察其照片,发现也是“巴花”。“巴西花梨”体形硕大、价格低廉,其实连亚花梨木都不是,也不是产自巴西,而是产自科特迪瓦、喀麦隆、加纳、尼日利亚、几内亚、加蓬等国的“古夷苏木”,同样不属于“红木”范畴。
大叶黄花梨:江湖险恶小心中招
继“非黄”和“巴花”之后,市场上又出现了一个“大叶黄花梨”。“大叶黄花梨”表面色泽酷似黄花梨,有“鬼脸”,但纹理明艳张扬,且有明显不同于黄花梨的排列细密的深色线纹,没有香气。
“大叶黄花梨”产于印尼的加里曼丹,在当地的意思是“像铁一样硬的木头”,译成中文叫“铁木”。这种木材也不在《红木》国标的序列中,在中国历史上并未用于制作过家具,木材本身不具备历史文化的传承价值,中国和世界权威的木材鉴定机构也找不到它的系列样本,不仅不知道它是何科何属何类何种木材,而且目前也没有学名。商家普遍叫它“大叶黄花梨”,搭黄花梨的名气进行宣传,开了很多推介会,已把价格炒到几乎比肩大红酸枝好料的地位。但和“非洲黄花梨”相比,“大叶黄花梨”木材本身的质量毕竟要好得多,因此价格炒得如此之高是否属于泡沫,暂不妄说。
过去,最容易冒充黄花梨的是白酸枝,其次是包括“非洲黄花梨”在内的几种花梨木。现在假冒黄花梨最多、最像的,就是“大叶黄花梨”了。从2011年开始,已经有被做旧的“大叶黄”冒充黄花梨古董家具,出现在一些知名拍卖公司的拍卖会上,经过做旧的“大叶黄花梨”在非行家眼里,可以乱真。很多人当作古董黄花梨或越南黄花梨买去,以为“捡漏”,其实是“打眼”,越南黄花梨毕竟比“大叶黄花梨”的价格高出很多倍。
2014年11月北美锯材对中国出口量降至同年3月以来最低点—2.65亿板英尺,同比下降22%,环比下降19%,11月的港口出货速度也是自2010年11月以来最慢的一个月。1-11月北美锯材对中国出口量32.8亿板英尺,同比下降4%。
11月加拿大锯材对中国出口量总计2.49亿板英尺,同比下降了16%,环比下降18%。
中国市场需求减弱,美国西海岸港口劳资纠纷造成的港口运输延误,以及来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木材供应商的竞争等问题是11月北美锯材对中国出口暴跌的主要原因。
来源:RandomLengths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