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网评:宜家“召回门”,家具有标准,生命无差异\曹县关停企业254家
详细内容

人民网评:宜家“召回门”,家具有标准,生命无差异\曹县关停企业254家

时间:2020-10-11     人气:724     来源:     作者:
概述:宜家公司摊上事了,不仅因为部分家具出现了安全隐患,而且召回范围有所不同,包括北美地区,却没有中国市场。“召回门”迅速成为关注热点,“为什么差别对待”“保护消费者的标准为何不同”“在售问题家具,谁来担责”……这些质疑是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声声捍......
宜家公司摊上事了,不仅因为部分家具出现了安全隐患,而且召回范围有所不同,包括北美地区,却没有中国市场。“召回门”迅速成为关注热点,“为什么差别对待”“保护消费者的标准为何不同”“在售问题家具,谁来担责”……这些质疑是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声声捍卫,也是对产品标准细化的呼吁。
为什么“夺命抽屉柜”在中国没有被召回?宜家公司的理由大致有两条:其一,从事故统计来看,中国市场上没有收到过此类产品造成伤害事故的案例;其二,相关产品符合中国的国家标准。换言之,宜家在中国市场上出售的该系列产品是达标且安全的。问题是,同样的安全风险,为何在不同地方呈现出了不同结果?到底是双重标准还是内外有别?
有理由和解释未必就是合情、合理的。一方面,不能因为没有造成安全事故的案例而可以忽视其中的风险,更不能明知有隐患而听之任之;另一方面,与美国编号为ASTMF2057—14的衣物储藏单元标准安全细则相比,中国国家标准确实有所不同,这当然是对国家标准进行相应调整的一次警醒。不过,保证家具安全稳妥地固定到墙上,从真正保护消费者安全来考虑,也应该超越某一特定的标准要求。
其实,类似的“内外有别”不只宜家一家。大金空调召回存在起火、冒烟事故隐患的家用空调和空气净化器产品时,宣称参与检修的产品未在中国大陆地区销售;日本的夏普、三洋电机等品牌在召回缺陷洗衣机时,都“略过”中国市场。中国消费者屡屡与“召回”擦肩而过,这不是第一次,或许也不是最后一次。所谓“一个巴掌拍不下”,除了生产企业的单方面理由外,中国市场、中国标准、中国监管的提升与强化,也要同步。
家具有标准,生命无差别。宜家公司的说法不管是否有理,不管是否真正符合现实情况,对地域性的差别对待,本身就透出对消费者权益的轻视、对消费者生命的漠视。更重要的是,有媒体发现家具说明书里有将柜子钉在墙上的要求,并提供了相应配件,但生产企业在安全性和风险性的说明和提示上存在缺失,让“避险条件”成了摆设。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应该在安全控制上做哪些工作、应该在隐患排查上有哪些努力,都拷问着一个企业的担当、诚信和良心。毕竟,宜家公司才是真正履行企业质量安全责任的主体。
这是一个权益时代,更是一个法治时代。不管是跨国的商业纠纷,还是全球知名的产品问题,只要对生命财产安全有威胁,就应该勇于拿起法律的武器。宜家的“夺命抽屉柜”,侵害了中国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包括质检部门在内的有关方也理应核查实情,在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框架内,切实保障好消费者的权益。只有在法律层面上提高经营者违法的成本,才能降低企业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可能。
生命健康权在任何国家和地区都应得到平等、无差别的保护。安全召回事件是一次企业危机事件,更是“危中有机”,它容易中伤一个品牌,也是一个品牌重新博取消费者信赖的契机。产品质量没有十足的完美,但企业不能只打小算盘,应该以长远眼光、真诚姿态赢得消费者的口碑。
(来源:人民网)

为进一步做好全县安全生产工作,根据省、市安全生产有关要求,曹县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安全生产责任落实。要求各乡镇办事处、各行业主管部门10月15日前对所辖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全部检查到位,坚决做到隐患排查不走过场、不留死角、不留盲区,所有乡镇办事处都要聘请专家参与检查,查深、查细、查透。

自9月1日至10月15日,全县共聘请专家590人次,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3572家(含木材加工企业),发现隐患和问题19854处,已督促整改13943处。关停和采取强制措施企业254家。

10月14日,组织召开全县安监系统工作会议,制定下发了《县安监局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从现在开始至12月底,在全县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要求各乡镇办事处要把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纳入风险隐患“大快严”、“百日攻坚”集中行动,严格落实“三个一律”,对隐患严重不能保证安全的生产经营单位,立即责令停产停业整改,确保万无一失。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自今年以来,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国内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等一系列因素的消极打压下,木材市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迷,至10月份的传统旺季,木材市场才稍稍有所恢复。记者在走访市场的过程中了解到,在各大区域的木材市场当中,非洲材探涨意愿相当浓厚,当中要数小斑马最为强烈。那么,为何小斑马能强势反弹,为此记者走访了相关的商家。


    小斑马量价齐升
    据五洲木业的吴总反映,近段时间小斑马几乎每天都有走货记录,少的时候几个到十来个立方米,多的时候几十甚至上百个立方米,市场行情较为不俗。至于小斑马为何在近期能强势触底反弹,原因主要在于:今年以来国内宏观经济整体疲软,下游市场对家具等消费需求较为乏力,大部分家具厂家纷纷缩减甚至停止对小斑马原材料的采购,主要通过消耗之前的库存来维持企业的生产需要。然而经过将近一年时间的消耗,下游家具厂家的小斑马库存量已经“见底”,入货补仓意愿逐渐增强,加之现阶段正处于传统家具装修的旺季时期,下游市场对小斑马存在较大量的刚性需求。在多方面因素的推动下,小斑马的市场买卖气氛明显转热,交易量节节攀升。
    此外,在价格方面,小斑马交易量明显好转为其提供了涨价动力,近段时间价格一路走升。有监测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时期,小斑马板材(顶级料)的价格维持在5800—6500元/立方米,现阶段价格已经涨至6400—7200元/立方米左右,涨幅大约在500—600元/立方米左右。
    “此次小斑马价格的回调,除了市场行情有所改善之外,海运费的大幅度上涨以及人民币的持续贬值也导致其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自从前两个月韩进海运公司宣布破产之后,海运的费用便步入上行通道,至今运费已经较之前上涨了200—500美金/柜,约合人民币1400—3000元/柜,同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持续贬值(现阶段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已经跌至6.85:1)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木材的进货成本。总之,算上运费以及汇率,平均每立方米的木材进货成本增加了100—300元/立方米左右。在这种情况下,经销商难以承受巨大的成本压力,终端市场木材的价格也因此跟随上调。”
    经销商惜售心态浓郁
    然而,尽管小斑马市场形势不断趋好,但是木材贸易商却没有趁此机会大量清除库存,反而出现明显的“惜售”心理。五洲木业的吴总反映,经销商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理,主要是因为目前小斑马的价格依然没能涨至让商家觉得可以出手的心理价位,也就是说商家依然处于亏本的状态,然而现阶段小斑马的市场行情持续向好已经是既成的事实,贸易商信心较为充足,后市价格看涨意愿较高,因此为了能卖个更好的价钱,商家自然不愿意大批量卖货。

    “小斑马等非洲材的进货周期相当长,从国内商家下订单到货物进入到中国市场,往往需要八个月到一年的时间,而现阶段市场上库存的小斑马,大多是2015年上半年时期就已经是签订了买卖合同,恰巧当时小斑马等非洲材的价位普遍较高,这也就是为什么小斑马价格上涨了但商家却仍然亏本的原因所在。”吴总表示道。


    产量不多,后市供货或将紧缺
    就目前的市场形势来看,小斑马的价格以及销量仍将继续处于上行通道。只不过,对于其未来的市场走势仍不可过于盲目乐观。五洲木业的吴总指出,小斑马进入国内市场已经将近有20来年的时间,早期主要用于工艺品等方面,市场使用量不大,直到2006—2008年,国内家具厂家才开始尝试用小斑马制作家具,并且一推开就广受下游消费者青睐,近几年来其市场知名度和认可度“更上一层楼”,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小斑马终究还是属于小众材种,目前只有加蓬部分地区有产,且其分布密度低,这直接导致了小斑马的产量较少,而且在供应上也较不稳定,难以满足国内日益走升的市场需求。同时,供货少且不稳定等因素必定会导致小斑马价格持续走升,甚至涨至下游厂家难以接受的高位,这样一来其性价比将会逐渐散失,市场竞争力也将逐渐减弱,甚至被市场抛弃也并非没有可能。因此,虽然目前小斑马的市场持续回暖,但市场商家也应持有忧患意识,未雨绸缪才是,相信只要缓解甚至解决上游供应不足和下游需求日益增长之间的矛盾,小斑马将迎来真正的春天。

    记者今天从辽宁检验检疫局获悉,6月3日,辽宁大窑湾局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在查验一批来自德国的白橡原木时,发现部分原木有害虫钻蛀的迹象,且树皮表面有吉丁、小蠹等活体有害生物。该批德国白橡原木共计6个40尺集装箱,共装运了147.883立方米。经取样送辽宁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实验室检测鉴定,共计检出波浪纹吉丁、黑条木小蠹两种有害生物,其中波浪纹吉丁为辽宁首次截获。
    为防止有害生物传入,保护我国农林生态环境安全,根据相关规定和要求,辽宁大窑湾检验检疫局已对上述原木实施了有效除害处理。
    波浪纹吉丁(Coraebusundatus)主要危害栎属尤其是橡木类树种,其成虫主要取食树叶和较嫩的组织,幼虫可以反复钻蛀木栓组织,严重影响树木的品质和数量。
    阅读全文
  • 近日,《人民日报》罕有地二次发声,将“最低价中标”这一为企业所普遍诟病的问题推到风口浪尖。

    “最低价中标”具体指的是“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这是我国招标投标法规定的一种重要评标方法,也是国际上确定中标人的通行做法。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是一种客观的评标办法,指在招标投标时,谁的报价最低,就由谁中标的评标方法。

    它的优势在于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使招标人达到最佳的效益,并且简便易行,使评标工作易于操作,节约招投标过程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耗费。
    这一评标方法在实际操作中之所以会衍变为恶意低价竞标并为企业所普遍诟病,首先是因为在实践当中,“最低价中标”经常被滥用和错误使用。
    招标投标法第41条规定了两种评标办法:“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和“综合评估法”。
    “综合评估法”需对投标人各项指标作出综合评价,主观性比较强,存在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
    为了规避投诉、检查、审计等方面的风险,很多政府部门和国企不顾采购项目的性质,简单划一地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为了最大程度地节约资金,提高效率,一些工程在招标中故意忽视“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这个条件,把低价作为唯一标准。也从不启动价格认定程序,导致投标人不计成本地恶性竞争。
    其次,市场质量监管不到位,执法不严,助长恶意低价竞标。
    我国有一套完善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有大量的伪劣产品大行其道,这主要归因于市场监管不力,惩罚力度较低。
    以2017年3月爆出的奥凯“电缆门”事件为例,像奥凯这样的劣质产品竟能拿到质量监管部门的合格报告,说明有关部门质量监管存在漏洞,执法力度不够。而且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合同履行和信用评价体系,中标人违法失信以后,并不会因此被清出市场,违法成本低,以致投标人不惜违法掘利。
    恶意低价竞标违背了市场原理,造成优汰劣胜,对创新型企业不利。
    由“最低价中标”导致的恶意低价竞标问题违背了市场原理,造成市场的优汰劣胜,助长以次充好,导致产品和工程建设质量越来越低劣,甚至偷工减料,安全问题堪忧,后患无穷。
    同时它也打击着追求创新、尊重产品质量的企业的发展信心。企业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研发时间、精力与经费,产品成本必然不低,定价自然较高,“唯价格是从”的评标方法很少考虑投标企业的产品质量,更遑论技术水平,以致低价低质的同类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竟能胜出,如此地劣币驱逐良币,必然影响企业研发创新的积极性。
    推崇“工匠精神”,产品质量为上,才能振兴实体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
    工匠精神就是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
    追求“短、平、快”已无法为企业创造持续的价值,重视产品的品质灵魂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工匠精神”的提倡对于提振实体经济至关重要,中国要实现整体经济的转型与升级,需要整个社会重视产品质量,尊重产品价值。
    恶意低价竞标导致的“唯价格论”严重阻碍了“工匠精神”的充分发挥,阻碍整体经济的发展。
    “政府采购应逐步改变‘最低价中标’,给全社会释放积极信号。”
    实现“中国制造”为“中国质造”,要鼓励企业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创新之路。《人民日报》发文称,政府采购应逐步改变“最低价中标”,给全社会释放积极信号。”
    要解决恶意低价竞标问题,首先应当规范“最低价中标”也即“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这一评标方法的适用范围。
    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于6月24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产品质量法执法检查报告联组审议以及专题询问会上说,下一步会依法严格限定“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适用范围。针对滥用、不当使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各类评价方法的运用。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应当仅仅适用于技术、性能标准明确的项目或者设备的采购,而且中标人必须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实质性条件。还没有通用标准的采购项目,应当采用“综合评估法”。
    其次,在招标过程中,应当严把市场准入关,健全市场出清机制。
    对于发生过严重质量、安全事故和履约失信、行贿受贿等行为的投标人,以及违法违规的检测机构和人员,应依法限制其进入招标投标市场和监管领域。
    强化恶意低价中标的法律责任,加大对违规者的惩罚力度,纳入工程建设领域黑名单,禁止其在一定年限内参与政府投资工程的投标活动。
    与此同时,完善政府招标过程中的追责机制,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应对招标方责任人进行追责。
    对家具行业来说,恶意低价竞标问题也严重阻碍了行业发展,只有规范与完善“最低价中标”原则,才能还提倡产品品质、追求产品性能的创新型企业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海黄”是现代“海南黄花梨”的简称,也谓之“黄花梨”。黄花梨学名为“降香黄檀木”,古称“花榈”或“花狸”,产于我国海南省吊罗山尖峰岭低海拔的平原和丘陵,是碟形花科黄檀属香枝木类树种。

    《本草拾遗》曰:“榈木出安南及南海,用作床几,似紫檀而色赤,性坚好”。《格古要论》说:“花梨木出南番广东,紫红色,与降真香相似,亦有香。其花有鬼面者可爱,花粗而色淡者低”,可见是一种珍稀的家具用材。其实,在我国古代并没有黄花梨一词,而称之为“花梨”。只是到民国时,著名学者梁思成为了区别新、老花梨,在老花梨前冠以“黄”字,遂成“黄花梨”,现在它已成为明代老花梨的专用名词。

    据了解,黄花梨存世量很少,故较为珍贵。海南黄花梨因色泽艳美、手感温润、缩胀率小而备受收藏爱好者的青睐。然而,随着海南黄花梨的遂年枯竭,其收藏价值出现了令人注目的上升。

    目前,虽说海南黄花梨根雕的价值略逊一筹,但制作成艺术作品仍是收藏爱好者寻觅的对象,且价格不菲。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