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板行业发展遇新瓶颈?\悉尼大学研究用3D打印将坚果壳变为“木材”
受国际、国内市场因素影响,以人造板、地板为代表的木材加工业近年来饱受冲击,产业疲软、原料紧缺、成本上涨、利润缩水等产业桎梏,让人造板、地板企业直呼“伤不起”。尽管是行业内数一数二的“带头大哥”,但面对复杂的市场形势,大亚集团多少也有些拿捏不准,对木材加工业的发展前景仍旧感觉有些迷茫。
忧新旧动能更迭,产业疲软作为木材加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国人造板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难发展历程,目前已在世界人造板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国是世界人造板大国,却不是人造板强国,扣上一顶“大而不强”的帽子,让我国人造板企业倍感尴尬。
专家表示,目前我国人造板产业企业总体数量多,然而单个企业平均规模小,新产品、新技术的缺乏导致企业市场竞争力不足。通过考察广东耀东华家具板材有限公司、大自然家居(中国)有限公司、大亚人造板丹阳工厂、圣象强化地板工厂、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广西丰林木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专家一致认为,目前我国人造板行业普遍存在原材料资源紧缺、市场需求疲软、科技创新不足等共性问题,这些也是制约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此外,尽管大型人造板企业在科技创新、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方面相较中小企业有所作为,但仍旧避免不了市场上人造板产品良莠不齐、产能过剩等问题,人造板产业想要跨越“大”到“强”的鸿沟,任重而道远。
喜企业自我求赎前景光明
一边是企业开工开不起、停工停不起的窘状,一边是企业订单做都做不完的高速运转,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木材加工企业的不同现状实在是很贴切。
与其他惨淡经营的企业相比,大自然家居的“摊子”却异常红火。近年来,大自然家居始终坚持产品的创新升级,大自然的产业格局从实木地板向实木、强化、多层等多品类跨越,并逐渐延伸到木门、衣柜、橱柜等整体家装。在大自然家居顺德工厂,大自然家居研发设计总监谭宏伟向专家们介绍,在整体家装方面,目前大自然的订单较多,恒大地产的订单甚至多得都有些做不过来。
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一部分企业萎靡不振,另一部分企业却奋起创新,进行自我救赎。专家表示,像大自然这样的企业通过创新升级扭转市场僵局,不仅有效推动了企业自身发展,也为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树立了标杆,值得其他企业学习。
在广东耀东华家具板材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专家们对耀东华的温康纳家具板同步压纹生产线产生了浓厚兴趣,这条生产线也是亚洲首条同步对纹自动生产线。以往的同步自动化木板在国内是通过手工方式实现的,通过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耀东华成功实现“机器换人”,实现了“智能制造”。
洁净的厂区、良好的生产环境、智能化管理中心给前来广西南宁明阳工业园区丰林集团人造板工厂参观的专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丰林集团对环保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不仅致力于生产环保板材,对生产过程中的环保监测也丝毫不马虎。丰林明阳工厂2015年安装了烟尘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对烟气排放数据实行24小时动态监测,监测数据同时连接到广西环保局系统及公司环境信息对社会公示屏幕上。自运行以来,明阳工厂的烟气排放量稳定在每立方米30-45毫克的范围内,远低于国家不高于每立方米120毫克的环保标准,在环保方面为业内企业作出了表率,中国林产工业协会顾问、国家林业局计财司原副司长、全国木材行业管理办公室原主任孙建更是赞叹:“现代化的木材加工企业就应该像丰林明阳工厂这样!”
木材加工业如何转型升级?专家给出了“药方”:新动能。木材加工企业能否用好质量、创新、“互联网+”、环保等“药引子”,专家表示值得期待。
(来源:中国林业新闻网责编cara)
目前我们通过各种公开的信息都能感受到,地球上的自然资源耗竭的速度快得让人吃惊。因此,在建筑领域,无论是科学家、工程师、建筑师还是城市规划者都在积极寻找可以利用的环保型替代材料,或者使用创新工艺将各种废弃材料改变为可用的新型材料。近日,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一直在积极开发一个新项目,该项目主要利用3D打印技术,将通常被丢弃的澳洲坚果壳变成可持续的“微型木材(microtimber)”。
这种澳洲坚果(macadamia)是在1857年被德裔澳大利亚植物学家FerdinandvonMueller发现并命名的,原产于澳大利亚,该名字是为了纪念澳洲化学家、医学教师、政治家JohnMacadam。澳大利亚坚果被称为“干果之王”,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营养丰富、美味可口,很受大众的欢迎。
而来自悉尼大学,由建筑和工程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则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澳洲坚果壳。他们开发了一种新的方法可以用坚果壳:当然也可以用其他的林业废弃物:3D打印出与现有传统制造的木材相近的材料。
科学家们的这项研究迄今已经持续了将近三年,并得到了澳洲林业和木材产品协会的部分资金支持。该研究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实验来测试是否可以通过坚果壳或者其它林业废弃物组成的复合材料来创造出可推广的“微型木材”。
“我们希望创造出创新、环保的弹性板材,这种板材可以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应力和所处的气候状况进行定制和优化。”悉尼大学建筑、设计和技术系主任,该研究团队共同负责人SandraLöschke称。“这项工作的重点在于对不同的3D打印木材组合物的微分层和融合,以提供一种可用于大型建筑项目的独特材料”。
不过Löschke及其团队并没有透露关于他们用来制造这种可持续建材的3D打印工艺的任何具体细节。据了解,他们仍然处于开发过程中的早期阶段,所以很可能一些关键的细节还不是那么清楚。在此之前,该项目的另一位共同负责人、悉尼大学Warren工程创新中心主席AndyDong已经探讨了使用类似的方法将增材制造技术应用于木材行业。
这已经不是悉尼大学第一次发布与3D打印有关的研究信息。在此之前,该学校已经公开的3D打印研究项目包括3D打印骨骼替代品/合成骨和生物打印血管网络等。
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往往那些拖欠的款项在如今这个环境下时常会不翼而飞。板材厂家一旦遇到便是亏本买卖,甚至血本无归。
因此,今年,款到再发货成了主流,以后也会成为板材行业常态,毕竟关于款到发货有无数显而易见的好处:
1.款到发货可以让客户进货的时候慎重考虑进货品种和数量,不乱进货。
2.款到发货可以让客户更用心销售产品。打个比方:如今晚下雨了100元买的电影票我们会去看,如果送的电影票下这么大的雨就不想去了,因为不付钱的往往无所谓;
3.款到发货可以让我们关系更好,因为现金客户一定是我们最珍惜的客户,我们会以最大的优惠力度和售后服务留住你;赊账的客户其实很多都是很好的朋友,但是要账时可能朋友都做不成了。
4.在赊账开始的时候已经为日后得罪客户和失去客户埋下了伏笔,多少合作关系由最初的客气、理解支持、信任,变成最后的催帐、拖帐、躲帐、翻脸、对骂,闹成官司的。
(一)为什么捆包里有长短?
常规来说,北美板材的长度为双数打包,比如7-8尺,9-10尺,11-12尺等等,那么首先我们了解下为什么是双数打包。
事实上在原木这块,切割时候就以10,12,14,8为基准在切割,所以在湿板的时候,你去看放在场地上的长度都是一致的。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单尺的呢?是因为在烘干材分等过程中,为了获得更高的等级,所以在端头切掉一尺!这样应该明白为什么捆包里有两个长度了,一般来说长的会比短的多!
(二)如何选择长度?
然后我们讲实际使用中长度选择,很多客户说越长越好,实际很不科学,以我经验来说,越长越宽的板,烘干过程中越容易出现问题,并且以NHLA分等规则来说,板面情况会越差!
在长度选择上,要根据自己的使用产品来,如果做直拼,需要2.4米长度,那么FAS8尺的是最佳选择,这也是为什么这个长度的好卖的原因,至于7尺,常规用于线条。
至于其他的长的10尺以上FAS,一般用于楼梯大梁和扶手,6尺的SEL,适合用于1.8米直拼板以及楼梯立柱,1.8米直拼是门心板的最佳长度。
7-89-10尺的是门比较不错的长度规格,门边框一般2.2-2.4米,而9-10尺的除去门边框,可以做门厅,所以也合适。
然后我们来讲讲1C,普一级的料以等级来说差异巨大,66-83%板面,市面上不同的货物,第一类的,基本75%以上板面,而且会有20-30%类似单面特级,第二类,大部分70%以上、第三类,基本在66-75%等级下限,第四类,基本等级下限而且有20%类似普二。
明白了这些,然后再说长度,客户拿越长越好,是因为觉得出材率高,事实呢?其实了解了上面对于不同板的分析,你会有所思......
再来普及等级,常规1C的净划面数量是:(板面量度+1)/3,板面量度=长*宽/12,倒推,8尺的货物,如果需要得到2个板面,宽度需要=(2*3-1)*12/8=7.5,实际差不多8英寸以上,也就是20Cm以上的宽板,7尺是9英寸以上,所以绝大部分的7-8尺板允许出的板数量是1块,而出一块板要达到66-83%的净划面数量,实际的缺陷情况需要控制,大部分只会有1个结疤。按这个思路,可以倒推其他长度的情况。
所以理论上来讲,7-8尺的板面情况会大大好于其他长度。但是工厂思维有差异,关键是对于净板面的理解思路不一样,北美是以实际可得到多少净板面去理解,而国内是实际会导致多少损失去看待板,这个是最大的差异。
所以国内客户可以接受小节疤(因为可修补),但是看到大的穿孔节疤就说板不好!另外前面也有讲述不同1C的四类情况,大部分客户还是在追求价格,而一个低价格的1C货物,也许等级上不是那么严谨了。
人造板供求失衡
一面是不断减少的世界可采伐森林资源和不断上涨的劳动力等制造成本,导致人造板企业缺乏原材料,生产成本也在持续上涨;一面是产能过剩、结构不合理、发展模式不先进、设备工艺不过关、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人造板企业;一面是日益增长并且变化的消费者需求,随着经济增长、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人造板的需求日益扩大,同时对人造板的性能、环保、价值、创新性等都有了更深入的需求。这三方面的原因便导致了当下人造板供求失衡问题的产生。
绿色发展是出路
面对日益增长的消费者需求,人造板企业却因为自身供给力量不足而眼巴巴看着肥肉飘走,如何能忍?所以人造板企业应该行动起来,改善自身寻找出路,绿色发展便是当下最为适合的道路。首先、人造板企业应从源头抓起,走绿色发展之路,进行植树造林,在采伐森林资源的同时建设新森林,还应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减少原材料的浪费,降低原材料购置成本;
其次、人造板企业要走绿色生产之路,严格遵守环保质量要求,引进科技力量、增强创新能力、改良生产工艺,生产出符合消费者新需求的优质产品;最后、人造板企业要贯彻绿色发展模式,树立清洁生产、绿色制造的发展理念,优化生产销售结构、实现可持续的经营战略。
小编认为,解决人造板供求失衡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人造板企业,只要人造板企业积极保护森林资源、实行绿色生产、贯彻绿色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定能克服难题,步向光明未来!
橡胶木盛产于东南亚国家,国内产于云南、海南及沿海一带,其木质结构粗且均匀,木质较硬,被公认为世界上用途最广泛的轻质硬木实木之一。橡胶木作为家具制造的新型材料,由于其独特的装饰效果,大众化的价格使之成为家具行业中性价比较高的品种,被愈来愈多的消费者所喜爱。
为了更好地推广使用橡胶木,11月29日,《橡胶木消费指南》编制推广筹备会议在广东佛山举行。会议由国家木材与木制品性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木材节约发展中心、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中国木材保护工业协会、顺德木业商会、东升门业协会、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市国营农场主办,得到了全国各地橡胶木进口贸易、生产、加工、经销和科研应用等上下游100余家单位的响应。
会上,中国木材节约发展中心主任、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会长刘能文代表主办单位对《橡胶木消费指南》编制相关提出了四点要求,刘能文表示,《橡胶木消费指南》的编制要立足于普通消费者,消除以前消费者对橡胶木的误解和盲区;要立足于产业链,在编制过程中充分运用国检中心和几个协会的资源优势把这个产业链整合拓宽;立足于终端企业,要在编制过程中把终端用户的想法和建议考虑进来,做到有效地落地;要立足于自身,通过编制工作把自身的产品质量提升上去,把自身产品所有的优势体现出来,塑造企业自己的品牌。
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佳峰为参会人员分析了国内木制品行业概况后表示:橡胶木绝大多数用于家具、卫浴、木门,这样就限制了产业链的宽度。涉及橡胶木的企业家们要好好的分析木制品市场环境,寻找突破口,不能只埋头拉车,也要适当地抬头看路。现在启动《橡胶木消费指南》真是恰逢其时,是橡胶木乃至整个木制品行业的大好事,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会配合各方完成编制工作,助推产业发展。”
顺德木业商会会长谢锦河、执行会长杨昌、东升门业协会会长司徒立权、亚兴木业董事长向洪春东等部分代表介绍了工作经验并表达了对标准编制工作的态度。国家木材与木制品性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室主任戚士龙介绍了编制相关工作和设想,并对编制工作做了初步的分工。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熊先青也对编制工作提出了专业建议。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