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挖掘会展经济增长点?\两岸木雕大师联手红木《富春山居图》台湾展出
详细内容

如何挖掘会展经济增长点?\两岸木雕大师联手红木《富春山居图》台湾展出

时间:2020-10-11     人气:1019     来源:     作者:
概述:近年来,全国各地举办的家具展此起彼伏,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会展业正在受到世人的广泛重视。然而在会展业办得红红火火的同时,也有不少问题令人担忧:一些城市借办展览会之机,大兴土木,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浪费;有些展......

近年来,全国各地举办的家具展此起彼伏,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会展业正在受到世人的广泛重视。

然而在会展业办得红红火火的同时,也有不少问题令人担忧:一些城市借办展览会之机,大兴土木,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浪费;有些展览会泡沫太多,表面成交量很大,但实际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却又低得惊人。有相当一部分是“人情协议”,偏离了办展览会的初衷;会展办得太多太滥,许多展览会不仅题目撞车、内容雷同,而且规模小、质量差。作为红木家具企业,如何挖掘家具会展经济的增长点,让每次忙碌的参展都不是空手而归,而是真正的做到满载而归。“会展热”的背后需要冷思考近年来,会展在我国大部分城市已逐步形成一个产业。据统计,我国举办经贸展览会的数量正以每年20%的速度快速发展。1997年全国举办展览会的总数为1063个,1998年为1262个,1999年为1362个,2000年迅速上升到1684个。这些会展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深圳等地,会展经济给这些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不仅提升了城市形象,而且加速调整了经济结构,大大推进了经济发展。发展会展经济是有严格条件的,并非每个城市都可行。然而。目前在一些城市办展会跟风严重,急于靠办展会发财致富,结果适得其反。很多地方政府是把办展会当成政绩工程“来办”,好大喜功、华而不实。另一现象就是现在的展会牌子越叫越大,“国家级”已经不稀奇,动不动就是“国际展”。这一方面说明会展的影响力与辐射面在扩大,另一方面,恐怕也得承认有不少是在“扯虎皮作大旗”。如果说“假日经济”是一个普遍的经济现象的话,那么会展经济就只能说是个别大都市的经济现象。在“会展热”的情况下,要想让会展成为本地经济亮点,必须挖掘特色、找准市场。展会的成功,还应该看它是否能激起市民的最大参与度。如果老百姓漠不关心,这样的会展只能是劳而少功。会展经济发展到今天,需要人们对会展经济进行冷静的思考。家具展新格局的形成春季去广东,秋季去广东和上海,家具人的参展轨迹已被广州家具展移师上海、深圳家具展取消秋季展会等一系列变动打乱,从今年7月开始,北京国际家具展的举办,使得春看广东展、夏看北京展、秋看上海展成为家具人的新的选择,中国家具展似乎正在形成三足鼎立的新格局。而有着“中国家具风向标”之称的广东家具展,东莞、广州和深圳三大展的座次正在重排:曾经一铺难求、被业界称做“开年第一大展”的东莞家具展,因其内销、自主品牌定位,如今发生了变化;广州家具展由于内部管理问题,仍处于松散状态,品牌聚合度不够;深圳家具展借助原创设计,反而后来居上,成为广东家具展中最有品位的一个。与此同时,上海家具展正凭借其国际化定位悄然崛起,被誉为与美国高点家具展、意大利米兰家具展齐名的世界三大家具展之一。在与上海争夺参展资源的过程中,与上海展同期于每年9月举行的广东秋季展正经历变革。深圳已经取消了8月的家具展,仅保留春季家具展;2015年6月,广州家具展宣布秋季展移师上海,原本备受瞩目的广东秋季家具展,仅保留以本地企业展为定位的东莞家具展。有趣的是,2016年1月,东莞家具展宣布,为了“更好地根据内外销市场不同的特点提供服务”,将把秋季展提前到8月举行,意在抢占迁往上海的广州秋季家具展的原有资源。“广州家具展移到上海去,让参展商面临选择,时间那么紧凑,两个展会都参与没有意义,未来总会有个结论。”一位时常出席各大展会的业内人士对于广东与上海的博弈如此评价。在上海与广东家具展的博弈中,此消彼长态势明显,广东展调整为以春季展为主,上海展则在秋季展中崛起,同时给北京展在夏季亮相提供了机会。今年7月北京就同时举办了两个家具展,一个是北京国际家具展,一个是轻工消费品展。这种势头,似有把家具展三分天下的意思,但要形成三足鼎立的新格局尚需时日。纵观这几年的红木家具展,我们需要警惕的是展会经济的泡沫,应该去去展会的“虚火”,让更多的红木家具企业从展会经济中掘到更多金。同时,红木家具企业家们,也应擦亮眼睛,锁定针对性强、有实效的展会,这样才能劳而有获。


(记者张一凡郑巧)

由两岸木雕大师共同完成的红木雕刻《富春山居图》12日在台湾苗栗县三义木雕博物馆展出,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又一盛事。

《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笔。因历史的原因,前一段《剩山图》,纵31.8厘米,横51.4厘米,由浙江省博物馆收藏;后一段《无用师卷》,纵33厘米,横636.9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2011年6月初,分隔了361年的《富春山居图》在台北合璧展出,是近年两岸文化交流盛事之一。

《富春山居图》作者黄公望是江苏常熟人,常熟虞山镇红木雕刻是当地非物质文化项目,而苗栗三义木雕亦名扬四海。因木雕结缘的常熟、苗栗,选择《富春山居图》为桥梁进行交流,旨在相互推动旅游发展,传承中华文化。

此次由常熟市黄公望文化研究会、台湾苗栗县共同主办的“缘来缘去·东方之美《富春山居图》红木雕刻特展”受到关注。三义木雕博物馆长郑志强告诉中新社记者,这是该馆历次木雕展开幕式中最火爆的一次。

常熟市文化创意产业商会执行会长姚向东介绍,此次展出的《富春山居图》,用料为长11.15米、宽0.45米的缅甸花梨木,框架为大叶檀,重约3吨,价值约300万元人民币。

作品由20余位台湾雕刻大师到常熟与当地雕刻艺术家共同完成,历时半年。参与雕刻的台湾雕刻家杨江山说:“为了雕刻好作品,我们常常钻研很久才下刻刀。”记者在现场看到采用透雕、镂雕、阳雕、阴雕等不同手法雕刻完成的作品。

多位嘉宾表示,两岸木雕大师将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以红木雕刻的形式合璧展示,并在木雕之乡台湾三义展出,印证了海峡两岸同根同祖,推动了两岸文化交流。台湾著名木雕大师康木祥在参观展览后说,两岸一家亲,先人的画作以红木雕刻作品再现,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这样的文化交流更能增进彼此的感情。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中国古典家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但流传至今,明代以前的家具已是凤毛麟角。

    所以,谈到中国古典家具,一般来讲是指明清两代的中国家具。

    明清家具不论从工艺、文化、欣赏、收藏的价值来看,都能作为中国家具的典范,无处不闪耀着中国传统家具与文化的魅力。

    对中国古典家具进行欣赏,可以从材、形和(工)艺三方面来考虑。

    树之美,人皆见之;木之美,则同样令人感叹。

    中国的古典家具,特别是明式家具,崇尚简约,在选材时追求天然美,巧妙地运用木材天生的色泽和纹理之美,而不做过多的雕琢--这与现代人返璞归真的审美时尚是完全契合的。

    明清家具在选料时,凡纹理清晰、美观的“美材”,总是被放在家具的显著部位,并常呈对称状,显得格外隽永耐看。此外,明清家具也很讲究不同材质的搭配使用,利用木材的质地和色泽对比,达到一定的装饰效果。

    形主要是指家具在造型和结构方面体现的整体美态。

    作为研究中国家具的外国专家,R.H.Ellsworth先生曾总结说:没有任何其它文化能产生如此美妙的家具,其美妙之处在于设计与结构的天然融合,每一构件都以一种精心计算过的方式交接从而令人感觉到每一件家具的适当比例。西方家具达不到这一点。无论中国家具的尺度、线条和设计是如何漂亮,其结合方式都只是简单的槽接、榫卯及木销,它们构成中国木工制作的精髓。

    明式家具达到了中国古典家具艺术的顶峰,其成功的关键在于造型艺术。在当时,明式家具大多是在文人指导下由工匠制作的,每一件成功的家具无不融进了设计者的思想、性格,无不体现出设计者对艺术、对生活的看法,具有独特的气度神韵和高雅格调,在线条背后寓有高妙的境界,是中国古代以道家为代表的人文思想在古典家具上的体现。

    明式家具自然朴实,充分发挥了木材自身的天然的色泽和纹理之美,不用大面积雕琢,在不影响整体效果的前提下,只在局部作小面积的雕饰。

    明式家具在造型上,讲求物尽其用没有多余的东西,简洁到不能再简洁了,强调家具形体线条优美、明快、清新。通体轮廓讲求方中有圆、圆中有方,整体线条一气呵成,在细微处有适宜的曲折变化。

    明式家具注重委婉含蓄,干净简朴之曲线,若有若无、若虚若实,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体现了虚无空灵的禅意。中国古典家具的美常常尽在不言中或者说不言而喻,这充分反映了中国人偏爱含蓄、不喜直露的习惯。

    在风格的追求上,清式家具与尚意的明式家具有本质的不同,清式家具注重形式。

    清式家具一改前代造型洗练、式样挺秀的特点而为沉稳、浑厚、庄重的特点所取代,突出繁复的雕刻。清式家具选料精良,用料充裕,技艺细腻;不管部件大小,多为一木制成,追求富丽而不吝啬。

    清代家具中,最出色的是宫庭家具,突出表现了传统家具的工艺美,尤其是乾隆时期的宫廷家具,材质之优、工艺之精,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一般来讲,清式家具的形体尺寸比明代的宽大,大都采用各种手法,强调形体的装饰美,各种材料的镶嵌、精细繁杂的雕刻,大面积的绘彩,不厌其烦,给人一种威严豪华稳重的感觉,它们与明式的朴素轻巧形成鲜明对比。

    对造型的评价与欣赏,清式家具的上品应该具有华丽而不滥,富贵而不俗,端庄而不呆,厚重而不蠢,清新而不离奇的特点。

    但清式家具注重形式,追求奇巧,崇尚华丽气派,似乎显得有些浮华,而明式家具则更强调家具的实用功能。

    家具与建筑,室内设计之间是有密切关系的。明式家具的结构源于建筑学的大木梁架结构,横者为梁,竖者为架,结构严谨,用材合理,准确牢固,绝无多余与浪费。

    近年来,将中国家具拆解,图解式说明其精妙的组合方式与结构,成为展示中国家具的热门手法之一。这也难怪,中式古典家具不用一颗钉子,全部榫卯连接,胶粘辅助牢固,而板面与边框绝无胶粘,全部家具均可拆装。巧夺天工的铆榫结构,一直是外国朋友心中的一个谜。就是国内研究中国古典家具的权威,也要发出“古典家具中的榫卯结构实在是太有意思了,研究起来永远没有穷尽的时候,沉浸其中可以享受到智慧的乐趣”的感叹。

    此外,中国古典家具的雕刻等装饰,层次分明,线条均匀、优美、和顺一致、轮廓对称、立体感强,都尽显其美态。

    同时,雕饰与实用相结合,明式家具的雕饰除反映当时的历史文化外,也反映了家具制作的工艺美,如:椅子下部的券口通常由三块牙板组成,券口饰以线形、花叶形、壶门等装饰,使券口看似一整体,掩饰了家具必有的接缝。


    2018年,家具网售老大哥“吱音”、“梵几”快速地跑马圈地,一年功夫,均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开了三、四家门店。而且,跟过去开在地理位置偏僻的文创园不同,这一次,他们直接开进了地带繁华的shoppingmall。
    网上的家具卖得好好的,这些品牌为何还要跑到线下开店增加额外的支出?这些商家显然不是头脑发热,而是他们熟稔操作流量收割机,希望“线上种草,线下体验”。这是眼下最火热的新零售模式。
    线上依然疯狂
    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更多的企业纷纷转型投入电商市场,加入“互联网+家具”的行列,希望在移动互联的时代分得一杯羹。显然,家具企业的下一步转型,就是寄希望于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手段去推动品牌互联网化、营销互联网化、渠道互联网化。互联网让消费者从传统的被动接受模式变为了如今的主动选择,让消费者真正当成了上帝,一些企业正是利用这一消费观念的转变积极采用电商销售模式,抢占市场先机。
    众所周知,消费者在购买家具产品时,了解价格显然是通过网络查询更方便,而实物体验和物流配送则是线下实体店更为实在。所以,家具企业进入线上销售,必须建立在线上线下充分互动的基础上才具有实效意义。对现有的线下经销商(或企业自己的门店)渠道不但不能放弃,还要加大力度切实保障他们的利益。现在经销商最担心的就是线上线下的产品价格冲突,而解决这个难题的办法有两个:一是实行品牌区隔,二是实行产品区隔。
    每个品牌和产品,都具有不同特性。实行品牌和产品区隔,就是线上消费者和线下消费者对品牌、产品、定位、卖点等方面的不同需求,进而将网店与实体店区分开来,塑造网店和实体店不同的形象和功能。如开发专供线上销售的品牌,或同一品牌开发专供线上销售的款式等,二者因销售的产品不同而具备了相对独立的定价权。也就是在线上销售的是一种商品,在线下卖的另一种商品不会放在线上平台销售,而线上销售的产品,也不会拿到线下销售。
    如果线上只销售特定类别的产品,与线下实体店就有了差异化,因而不至于引起经销商(或企业自己的门店)的过度反应。同时,也对线下渠道进行了有效弥补,能够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同时,线上还可以作为处理线下渠道存货的平台,也就是把线下的库存商品放到线上来销售,减轻企业或经销商的库存压力。
    尽管与实体店中的产品体验无法比拟,但实惠的价格、便捷的交易方式、越来越规范的交易流程、不断完善的物流和售后服务,还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尝试线上结合网购家具。家具行业的“互联网+”之风已盛行,甚至有人断言,线上与线下结合的电商模式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度的迷茫
    靠低价冲销量一直以来是各种电商产品的不二法宝。而靠低价冲销量,则并非是家具产品该走的路。事实上,不是家具产品在网络上销售有错,而是被非专业网销平台带入后,只求短期利润、不管长远口碑维护的粗暴型做法,出现了问题。对此,不少家具业内人士表示,以往触网的家具品牌,常出现短视行为,爆发式低价促销,自己的服务端承受不了,线上线下产品未经区分或梳理,价格混乱,如此这般之后,消费者感受到更多是不信任与没把握。
    面对当下的网购环境,大多数人的消费原则是:不求最低价,但求高性价比。由此可见,走低价策略的家具网购品牌只能暂时吸引一部分低质量消费者,无法打动真正知道自己要什么,且有较高品牌追随度的消费群体。
    然而,这个道理并非人人皆知,无论是在知名家具品牌自营网店,还是在第三方网购平台上,打着各种名义进行的“疯狂促销”仍旧比比皆是。“低价”,毫不例外地卷入了和其它所有商品一样的混战之中。
    事实上,“低价策略”不但无法为自己赢得高利润,还会影响品牌日后正规的网购价格体系以及客户质量。此前,就出现了不少急着做网购的家具品牌,然而产品更新跟不上、定价体系不完善、物流配送慢半拍,由于准备工作没做好,有些品牌把网购做成了糟粕,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可见,品牌售中售后服务不到位,触网等于自杀。
    现实中,一些家具品牌“过于着急”,禁不住短期冲销量的诱惑,然而一旦自身运营不能支撑其销量,势必无法周到服务消费者,也给自身带来麻烦。这种短视不仅给消费者和品牌商带来了麻烦,事实上,家具卖场也成了家具网购的另一个受害者。
    据了解,近两年来,投诉到卖场的家具网购问题比例极高,许多消费者在各种网上平台购买的家具产品,一旦出现质量或送货安装等售后问题,最先找的不是品牌,而是卖场。究其原因,消费者的原话是:“××品牌在卖场里有店,不找卖场找谁?”
    就在混沌与迷茫之中,一些知名的线上家居品牌正在积极拓展线下渠道,实现疯狂扩张。
    线下疯狂扩张
    “店铺开张的速度要跑赢国内消费升级的风口红利期”,这已经成了许多线上家具品牌的共识。
    线上家具品牌在现实运营中,旺旺客服常常会收到各地买家发来这样的提问:“你们在北京有线下展厅吗?我想看一下实物。”“你们在上海有线下展厅吗?”“你们在广州有实体店吗?”
    确实,家具产品的特殊性使得“看图采购”特别不靠谱,实体店面中的实际体验不可缺。从京东、天猫的家具品牌主动找线下店合作看,线上平台还是十分垂涎线下家具店的较高毛利率,以及客户忠诚度;同时也显示,线上家具店还没有真正找到规模扩张的有效模式。在这样的商业背景下,线下线上融合销售家具就一定还存在着一种新的模式,有着新的市场空间。
    例如,2018年9月,极有家上线的“极屋”项目提供了线上、线下互动的另一种思路。即在城市的新小区,征集目标屋主。商家提供不同风格的家具,屋主选定方案后,商家赠送免费的全套家具。利用家具散味的空窗期,屋主给出6个月的房屋开发权给商家,商家通过递推等模式带用户参观体验,促成成交。目前,成都、重庆已经开放了这个项目,预计年底完成100套。单个样板间,经过线上线下的推广,月均成交在40w+,线下成交最高转化率可达65%。
    确实,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线上也好,线下也罢,只要思想不凝固,就可以创出一片艳阳天。事实上,家具网购线上线上密切合作、取长补短,让消费者享受到高质量的互动,是可以实现的。正是因为对网络购物群体的尊重,一些网购平台的建立非常严谨,而且集聚的是行业中有影响力的主流品牌,它们对产品形象、价格体系及服务细节都非常看重。因此,它们宁可等待诚信度高的平台拥抱电商,也不会为一时冲量销售而乱了分寸。
    家具网络销售平台有其特殊性,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可以确定的是,依托现有商家渠道资源发展线上业务,在明码实价的基础上,以O2O的模式切入,“线上种草,线下体验”,按地区设立分站点,贯彻“同一主体、同一产品、同一价格、同一服务”的四同原则,这个方向应该是没有问题。
    不过,有一个前提是,没有实力,你拿什么来交线下体验店的租金?
    阅读全文
  • 随着国人的收入需求等各方面的条件变优,红木家具开始走俏市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开始关注红木家具,但是根据国标规定有33种的红木木材种类实在是难以一一辨识,小编就推荐几个鉴定红木家具的方法,供大家借鉴。

    第一,是用眼睛看。红木属于硬木,其生产工艺都有相当的难度,需要厂家多费心思。红木家具由于材料珍贵,在家具生产制造就需要精雕细刻,精准的榫卯结构,画龙点睛般的雕刻,决不可以存在用气枪打铁钉这样的事,所以这样的工艺需要具有相当深厚的制作功底的艺人才能够完成。
    第二,要用耳朵听。如果您购买的红木家具有面板的话,那就敲一敲,听一听声音,则可以大体听出面板的厚度,太薄的面板声音较空,较厚的面板声音则较厚实。但也要注意的是有的时候,面板里面可能还有一层其它东西,虽然厚,也重,但不等于它用的是同一种料。

    第三,是用鼻子嗅。由于红木是经过几百年甚至是上千年生长吸收了许多的阳光雨露,所以有一些红木是有味道的,这就需要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也要闻一闻,来辨别是什么木料。香枝木还是酸枝木,是闻得出来的。
    第四,要用嘴巴问。在购买的时候,要向销售员提出问题,比如材质、木材原产地等。如果不是全红木家具,还要了解清楚在哪些地方使用了非红木,以及售后服务及保修等问题,关键的地方都要写进购货合同中。不要等出问题了,才手忙脚乱的找厂家。

    第五,要用手摸一摸。摸一摸家具表面是上漆还是蜡,光洁度如何,雕刻的纹饰,体会一下它的工艺水平,制作精良的红木摸上去相当平滑有质感。不过光摸表面还不行,还要摸摸它的隐密处,比如底面、抽屉板等。


    2009年1~8月,太仓口岸进口木材118.7万立方米,货值1.3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5%和70%,超过2008年全年总量,稳居全国最大的海运俄罗斯木材进口港位置。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全国口岸进口木材量同比普遍下降15.9%,其中,太仓口岸的木材进口量却呈强劲增长态势。太仓港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的成功运行和品牌效应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受多个国家和地区不断出台的限制原木出口政策影响,我国木材进口市场较为被动。而提高进口木材检疫处理技术、完善木材产业链、增加进口来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2005年以来,太仓港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进口俄罗斯原木集散地,但受自然环境、气候等条件的限制,俄罗斯原木不能在出口前实施有效处理,而进境后实施锚地熏蒸处理也存在处理效果差、安全隐患大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太仓港俄罗斯木材进口的进一步增长。
    2006年,在江苏检验检疫局的指导下,太仓检验检疫局将探索建设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作为该局重点攻关项目。设想一经提出,立即得到地方政府的肯定,国家质检总局、江苏局的领导也高度重视。在充分调研和科学设计论证的基础上,2006年6月,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复同意在太仓港建立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在其后的两年间,江苏局、太仓局指导相关部门精心施工,确保项目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具备对进口原木进行大规模检疫除害处理的能力。2008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致函江苏省政府,正式批准太仓港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投入使用。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设立除害处理区,一是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支持,二是离不开国家质检总局和江苏局的业务指导。”全程参与处理区创建的太仓局副局长肖力对此深有感触。
    谈及太仓港进口木材除害处理区的优势,江苏局动植检处处长顾忠盈如数家珍:一是变锚地熏蒸为入区熏蒸,码头泊位利用率得到提高,加快了港口的物流速度,减少了企业进口成本。装运木材船舶在港时间至少缩短每船次36小时,检疫及除害处理过程缩短48小时以上;平均每船次可节省由于锚地熏蒸造成的两次移驳、锚地监护等带来的成本支出。二是采用中国检科院研制开发的核心处理技术,实施自动投药、自动检测,对熏蒸药剂循环使用,减少熏蒸尾气排放。在确保熏蒸效果的同时有利于环保,有害生物的杀灭率达到了100%,克服了锚地熏蒸存在的安全隐患。
    目前,太仓港进口木材除害处理区已成为国际、国内检疫除害处理技术示范区。处理区正式运转一年来,先后有美国、俄罗斯、加拿大、以色列等国家的官方植检机构的官员和专家以及国内山东、辽宁、深圳、广东等近20个口岸检验检疫部门来访考察,一致认为处理区所采用的核心处理技术是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现场熏蒸处理技术,是我国检验检疫部门对检疫除害处理技术上的一大贡献。
    2008年11月,装载2.5万立方米美国阿拉斯加原木的“北光轮”靠泊太仓港,标志着太仓港逐渐改变了以往俄罗斯木材一家独大的单一格局。格局的改变,源自于太仓港进口木材除害处理区的政策优惠和功能优势。
    江苏局在处理区内建立了电子视频监控及数据监控体系,实现实时监控。建立覆盖进口原木从靠泊装卸、港内运输、检验检疫、除害处理、堆放储存直到放行发货全过程的防疫管理机制,成立工作质量检查组实施日常抽查监管。在有效监管的同时,创新检验模式,采取“边检边放,分批或分票放行”的便利措施,加快码头堆场周转,促进到港船舶的增长。
    为提高对进口木材的检验效率,处理区引进了第二家木材检尺队。处理区运行一年来,进口木材检验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同步提升,共计检出进口木材品质不符或数量短缺140余万立方米,协助进口货主对外出证索赔1200余万美元,赢得了货主对太仓港进口木材检验品牌的信任。
    目前,太仓港的木材来源国家和地区包括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玻利维亚、秘鲁、法国、德国等10余个国家。
    太仓港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的品牌效应吸引着全国各地的进口商集聚太仓港。目前已有30余家进口木材货主常年在太仓港开展进口业务,其中有5家进口商年进口量超过10万立方米。《中国国门时报》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