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竹纤维复合材料技术又有新突破\砍木头成主要收入老挝村民蜂拥伐红木
详细内容

我国竹纤维复合材料技术又有新突破\砍木头成主要收入老挝村民蜂拥伐红木

时间:2020-10-11     人气:637     来源:     作者:
概述:近日,记者在国际竹藤中心了解到,我国竹纤维复合材料技术日前又有新突破,新技术推动竹材应用从家具、地板、竹编织品等传统中低端领域向装配式建筑和交通领域拓展。国际竹藤中心牵头主持研发了“竹束单板层积复合材制造及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关键技术”“竹加......

近日,记者在国际竹藤中心了解到,我国竹纤维复合材料技术日前又有新突破,新技术推动竹材应用从家具、地板、竹编织品等传统中低端领域向装配式建筑和交通领域拓展。

国际竹藤中心牵头主持研发了“竹束单板层积复合材制造及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关键技术”“竹加工与制浆剩余物制造新型竹塑复合材料关键技术”“圆竹结构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等新技术。这些技术是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竹材高值化加工关键技术创新研究”项目的支持下,针对我国目前竹材利用率低、加工能耗大、产品附加值不高的共性问题,通过创新竹纤维束整张化工艺、新型结构竹塑复合材料加工和圆竹性能评价等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实现了竹材高值化和产业化利用。

专家认为,这些新技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对我国绿色建材推广、竹质材料和制浆废弃物的再利用具有重要价值,在理论研究、创新技术和产业化应用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砍木头成主要收入老挝村民蜂拥伐红木


稀缺的资源、强劲的市场需求形成利益驱使,“砍木头”成了村民们的主要收入。在老挝阿速坡省扶风县翁赛村,80%的男人都经常到原始森林里砍伐红木。他们砍伐的大红酸枝,是一种珍贵的红木,亦是联合国颁布的濒危物种。

在扶风县“木材检查站”,一个身穿制服的小伙子用老挝语与记者进行了交流,翻译告诉记者,他叫“克桑万”,是这个县农林局的公务员,这个检查站由农林局与军队联合组成,任务是对私自砍伐的红木予以收缴,他说:“这种检查已经有好几年了。”空地上停?三辆日产皮卡车,装满了碗口粗细的圆木,克桑万说,这些都是大红酸枝,数量大约有一吨。以他的工作经验估计,“每天平均大约能收缴400至500公斤。”扶风县有25个村,12000多人口,该县面积广大、人口稀少、拥有广阔的原始森林。红木收了以后怎么办?克桑万介绍,由政府公开拍卖,大约3700美元一吨,买家大多是傢俬公司,“只有拥有合法手续的公司,才能做红木出口。”如何处理砍木头的人?克桑万说,“木头没收,人放回去;如果把人抓了还要给饭吃。”有多少村民砍木头,他笑?说:“很多,不好估计。”

红木厂晚上才开门驾车继续前行,路边有一家大门紧闭的工厂。知情人告诉记者,这个厂晚上才开门,老闆是来自中国的两姐妹,“红木锯成条,藏在地板条中间,用集装箱运到越南,再发回上海,拉到西安等地生产红木傢俬。”这个厂在万象有一个展示厅,一套椅子10多万,不讲价的,多买来送礼。这边看上了,那边就给钱、写上电话号码和地址,国内做好了就送过去。”挝的一位商人告诉记者,上个世纪80年代,他开始做红木生意,“把花梨木出口到日本、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大约做了10年后,老挝政府开始限制原木出口。”

砍木头成主要收入诺依说,村民主要砍三种木头,都属于红木,大红酸枝是其中一种。砍了木头以后称斤论两卖给来村子收木头的越南人和老挝人,他们再卖给中国人。诺依指?自家竹楼底下成堆的木头,比画?说:“像柴火一样的7000老币一公斤,稍微再粗点的8000老币一公斤。”阿速坡位于老挝最南端,是贫困省,扶风县则是贫困省的贫困县,二年前才通了电,雨季常常因道路泥泞无法通行。诺依说,自己是“京族”(老挝独有的少数民族),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个村庄,一家人靠种植20亩水稻,全年收入为4000多元人民币,“砍木头每年大约可收入8000元人民币,成为了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

丰沙里农林厅厅长通沙万向记者介绍:“因为贫困,老挝曾支持过原木出口,森林破坏现象严重,森林覆盖率曾从1982年的49%下降到2002年的23.75%。2005年,老挝出台了第一部《森林法》,规定水电开发区域之外的木材已经禁止砍伐、禁止原木出口等保护措施,争取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70%。”行访老挝,记者常常与骑?摩托车风驰电掣的山民或村民相遇,利刃银亮的砍刀、黑洞洞的猎枪,是他们的必备装束,有的村民的摩托车后面还带?成捆的木头。夕阳西下,行至琅多的途中一个不知名的村庄,一位男子身背猎枪和麻袋正在进家门,他身穿短裤和沾满泥土的胶鞋,古铜色的皮肤轮廓分明。记者停下车,把带来的糖果送给他的孩子。他不说话,打开麻袋,把根状的山货倒在地上。面对镜头,他抓起猎枪,目光炯炯,露出了老挝人那自信而淡定的微笑。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梦家比我大三岁。1934年我考入燕京大学,他已是攻读容庚教授古文字学的研究生。他非常用功,而我则是一个玩得天昏地黑、业荒于嬉的顽皮学生。

    1952年,他转到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住在钱粮胡同我舅父遗留的一所大房子内。那时我们都在搜集明式家具,有了共同兴趣,故无拘无束,不讲形式,有时开玩笑,有时发生争论,争到面红耳赤。梦家稿酬收入比我多,可以买我买不起的家具。而我经常骑辆破车,叩故家门,逛鬼市摊,不惜费工夫,所以能买到梦家未能见到的东西。

    我以廉值买到一对铁力官帽椅,梦家说:“你简直是白拣,应该送给我!”端起一把来要拿走。我说:“白拣也不能送给你。”又抢了回来。梦家买到一具明黄花梨五足圆香几,我爱极了。我说:“你多少钱买的,加十倍让给我。”抱起来想夺门而出。梦家说:“加一百倍也不行!”被他迎门拦住。

    梦家比我爱惜家具。在我家,家具乱堆乱放,来人可以随便搬动随便坐。梦家则十分严肃认真,交椅前拦上红头绳,不许碰,更不许坐。我曾笑他“比博物馆还要博物馆”。

    实际上我们谁也不曾真想夺人所好,抢对方的家具,但还要像煞有介事地表演一番,实因其中有说不出的乐趣。被抢者不仅不生气,反而会高兴:“我的家具要是不好,你会来抢吗?!”给对方的家具挑毛病,主要是为了夸耀自己的眼睛赛过你。不管说得对不对,我们从来也不介意。

    至于买家具,彼此保密是有的,生怕对方捷足先登,自己落了空。待买到手,又很想给对方看看。心里说:“你看,又被我买到了!”如此十多年,一直到史无前例的社会变革,就是1957年两人都被错划成“右派”,也没有中断过来往。


    第五届世界木材与木制品贸易大会在筹办过程中便显示出巨大的吸引力。继瑞典木业协会和芬兰锯木厂协会之后,美国阔叶木外销委员会和法国木材及木产品出口协会最近也与大会主办方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签约,成为第五届世界木材与木制品贸易大会支持单位。
    2015年,随着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加大,以及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节能环保事业,中国对于木材的需求将维持稳定增长趋势。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供应需求,中国将同时优化使用国际和国内两类木材资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硬木进口国,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可持续硬木生产国和出口国。2014年,中国进口阔叶原木1535.6万立方米,进口阔叶板材801.8万立方米,进口美国阔叶原木55.6万立方米,锯材196.1万立方米,其中锯材进口量占美对全球市场出口量的50.27%。
    美国阔叶木外销委员会是一个非营利性国际贸易协会,以推广美国阔叶木为己任,会员包括100多家美国阔叶木出口商及主要的美国阔叶木产品贸易协会。
    美国阔叶木外销委员会积极向世界各地的木材进出口商、建筑师、室内设计师、承包商及家具生产商等,提供推广协助、技术指导及有关美国阔叶木供应的信息。此外,委员会也积极向海外市场推介美国阔叶木制品。
    法国木材及木产品出口协会于2001年由法国木材联盟建立,受到法国联合贸易组织:法国森林木材的支持,向国际市场推广法国木材和木制品。通过参加展销会、分发技术信息宣传册、参加各种会议和利用媒体宣传等,法国木材协会提供法国木材行业和产品的贸易和技术信息。这些免费的信息资源有利于购买者更好地理解法国供应的产品。
    法国木材协会可以帮助提供具有竞争力和可信赖的木材资源,尤其是高质量的锯材。法国木材协会向世界木材采购者进口商、经销商、行业代表和贸易顾问提供技术和经济信息,同时也致力于促进锯材供应。法国锯木企业拥有质量意识和产品专业知识,同时也能调整产品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世界木材与木制品贸易大会创办于2011年,由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主办,木材进出口商承办。大会每年在中国木材与木制品主要贸易口岸城市举办,至今已在天津、太仓、广州和青岛成功举办四届。第五届世界木材与木制品贸易大会将于2015年9月15日-16日在上海举行。大会主旨演讲环节将围绕“聚焦中国”“全球视野”“未来趋势”三大板块,就世界范围内木材与木制品贸易热点话题进行深入讨论;主题分会环节则针对中国阔叶材进口市场动态和中国针叶材进口市场动态进行深入解读。此外,大会将开设商务洽谈与展示专厅,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木材进出口商提供多边交流与建立稳固合作关系的平台。
    阅读全文
  • 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2018-2035年)》明确:
    到2020年,规划建设国家储备林700万公顷,其中集约人工林栽培225万公顷、现有林改培239万公顷、中幼林抚育236万公顷。到2035年,规划建设国家储备林2000万公顷,其中集约人工林栽培667万公顷、现有林改培641万公顷、中幼林抚育692万公顷。2035年建成后,年平均森林蓄积净增2亿立方米,年均增加乡土珍稀树种和大径材蓄积6300万立方米,一般用材基本自给。

    2012年8月1日起实施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以下简称《条件》),当中一大亮点,便是规定红木家具产品销售合同中应含有产品使用说明书、质量明示卡、产品合格证。眼下,距离《条件》2013年2月强制实施仅余不到两月,行业反应呈现两极分化,大厂家积极应对,小厂家尚未行动,仍在观望。

    实际上,许多行业内人士对《条件》中的条款并不了解,且存在一些误读。为此,《条件》主要起草人之一、广西大学林学院教授徐峰对《条件》进行了解读。一些业内人士表示,标准的贯彻,仍需要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商家,甚至消费者等多方面的合力推进,这在红木集散地之称的广西,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市场篇

    厂家需展示“自我鉴定”结果

    《条件》出台旨在规范源头

    今年,自治区技术监督局组织相关质检部门,对东兴、凭祥、南宁三市近100家厂商的200套红木家具和工艺品进行了监督抽查,总的合格率为70%,主要问题在于树种名称不规范、用材掺假、以次充好等。

    业内人士称,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今年8月1日起实施的《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有益于从源头上规范。记者看到,《条件》的正文内容占了8页A4纸,当中最主要的,是详细规定红木产品如何命名、分类,如何制作产品使用说明书、质量明示卡、产品合格证(一书一卡一证)。从标准实施之日起6个月后,所有销售的红木家具都必须符合新标准,否则禁止销售。

    《条件》的出台,有何意义?富林红木家具总经理郗九江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平时,我们购买一件衣服、一台电器,都会有保养说明、成分说明、合格证等等。在其他行业中,一些消费者甚至都能从商品标牌制作得是否严谨,初步判断商品的优劣和可靠程度。更重要的是,消费者可以凭借检测机构的结果,与‘一书一卡一证’上的出入,与商家对峙。那么动辄上万元、几十万元的红木家具,没理由不配备‘一书一卡一证’。我想《条件》出台的意义也就在于此。”

    “目前,一些消费者在购买红木家具前,往往都会买上相关书籍,苦做一番功课,在购买时,还要费周章邀请懂行的人帮忙鉴定,与商家斗智斗勇,以防用材名称后面隐藏的猫腻。而《条件》出台后,命名和分类都做了规范,消费者可以放轻松一些。”

    厂商反应两极分化

    近日,记者走访了南宁市长湖路、安吉大道的一些红木家具集中的家居卖场,发现商家反应出现两极分化。一方面是名牌的积极应对,一方面是“杂牌”的倦怠。

    浙江年年红实业有限公司,是《条件》的主要起草单位之一。在南宁富安居埌东店的年年红专卖店内,每套红木家具都对应了一份“一书一卡一证”。店员向记者展示,记者看到这些产品保证文件被制作成一本数页的小册子,上边不仅有家具的照片,还有相关印章,检测证明等等。但记者提出细看时,却遭到拒绝,店员表示,这册子是家具的“身份证”,也是商家的竞争法宝,为避免模仿,仅向消费者出示。

    对保修内容如何明示,《条件》中规定要含有保修期、产品退换条件等六项内容,在南宁大嘉汇家居建材城友联。为家红木家具专卖店提供的保修卡中,除了以上内容外,还含有一对一的条形编码和保修卡编号,以供消费者上公司的官方网站登记,利于商家对消费者服务的跟踪,帮助消费者高效投诉。此时,“一书一卡一证”成了商家增加红木产品附加价值的载体。

    相比之下,记者在安吉大道、秀厢大道一些红木家具的小厂小店,发现这些商家显得有些倦怠。一家在南宁生产、销售的红木家具店老板表示,自己店内“一书一卡一证”等都很齐全,但是记者要求她出示时,对方却称暂时拿不出来。记者留意摆在店内红木家具上的价格标签,也依然沿用木材俗称而非《条件》中规定的学名,从分类也不能辨识用材的比例。而更多的作坊式生产的红木家具店,店员甚至不知道新规出台,一名店员更是直言:“现在红木市场那么乱,很多假红木,那些杂七杂八的小厂,怎么会愿意花心思折腾这玩意儿?”

    业内人士分析道,《条件》“管的就是不规范的小厂小店”,品牌厂家会觉得顺理成章、举手欢迎;杂牌军往往面临整改,所以会不情愿。不过换另外的角度想,这有益于小厂规范生产、提升管理,增强信誉,是双赢的。

    缺乏了解萌生误解

    在与多名业内人士沟通中,记者发现,尽管《条件》出台已经有4个多月,但不少人对《条件》缺乏学习和了解,存在误读和怀疑。

    南宁市某家居卖场有不少红木商家入驻,该卖场的一位高层管理人员对《条件》未有过关注,大概看过记者出示的媒体报道后,他便误以为这“一书一卡一证”将会作为法律仲裁的依据,担心商家“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会不会更加加剧市场乱象”?

    事后,《条件》主要起草人之一,广西大学教授徐峰释疑:“一书一卡一证”是作为产品交易前亮明身份的依据,发生纠纷时,可作为法律依据,但是不能作为仲裁依据,需要请具有相关资质的第三方鉴定机构鉴定。

    这名家居卖场高层得知2013年2月,《条件》强制实施后,没有“一书一卡一证”的商家,将不予销售。而自己作为卖场管理者,应该如何把关、如何实施“清场”,心里也还没有一个数,仍在观望。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也只能表态,称将严格执行国家的强制规定。

    一位红木家具店的店员,也不了解《条件》中的细则,只在媒体上看到《条件》主张的是“红木透明消费”,她便误以为会将红木家具各个方面都限定死。她表示:“红木家具很大程度是艺术品,是藏品,如果各方面列出条条框框,红木家具岂不是沦落为工业流水线的产物?”

    业内人士表示,《条件》只是详细规定红木产品如何命名、分类,如何制作产品“一书一卡一证”,不同的工艺、用材都可以与之对应。一些误解,更说明了相关部门需要对政策进行深入宣传,将细则落实。

    解读篇

    品名应含有

    中文学名及拉丁学名

    广西大学教授徐峰,被业界称为“木材鉴定行业的福尔摩斯”,他也是《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的主要起草人之一。近日,徐峰教授结合几个案例,阐述了《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的一些亮点。

    用材投产前应做鉴定

    案例:近日,业主李先生花了200多万元,购买了十几套红木家具。销售单上注明这批红木家具“均为老挝大红酸枝”。李先生为了进一步验明,邀请具有相关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前去鉴定,鉴定结果:这批家具表面可视部位大部分是老挝大红酸枝(学名:交趾黄檀),而小部分是奥氏黄檀和巴里黄檀,市场上,老挝大红酸枝比奥氏黄檀、巴里黄檀贵十倍左右。

    对应《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当中强制规定:生产用材在投产使用前,应确认木材的名称,不能确认正确名称的木材应进行木材识别鉴定,其鉴定结论仅作为企业使用和明示产品用材的依据。像李先生所遇到的事,有可能是厂家故意为之,也有可能厂家在投产前也被蒙骗。

    徐峰教授解读说,发生纠纷时,该鉴定不能作为仲裁依据,而是要请具有相关资质的第三方鉴定机构鉴定。不过,确定厂家有鉴定木材的义务,依然很有必要,这相当于亮明身份,可作为法律依据。

    徐峰教授做了进一步解析:《条件》强制执行后,李先生购买的红木用材,就不能用“老挝大红酸枝”,而应该用学名“交趾黄檀”。这批红木家具的“产品命名”,应该是中文学名拉丁学名产品件数产品品种,例如:黑黄檀(Dalbergiafusca)三件套皇宫椅。徐教授表示,大家熟知的海南黄花梨,按照《条件》的规定,在商贸活动中应该标注为降香黄檀(种)或者香枝木(类),“海南黄花梨”被视为市场不规范名称。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