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拿大两家木材发货商拜访太仓局港办\伍华善:让红木呈现岁月最美的姿态
详细内容

加拿大两家木材发货商拜访太仓局港办\伍华善:让红木呈现岁月最美的姿态

时间:2020-10-24     人气:1110     来源:     作者:
概述:10月27日,加拿大TRANS-PAC和ALCON公司派2名代表来到港办汇报了今年以来发往太仓港情况及下步发货计划,咨询今年以来货物短少情况。木材复查组统计出今年以来太仓港共计进口上述2家公司原木28万立方米,经检验发现材积短少6000立方......
10月27日,加拿大TRANS-PAC和ALCON公司派2名代表来到港办汇报了今年以来发往太仓港情况及下步发货计划,咨询今年以来货物短少情况。木材复查组统计出今年以来太仓港共计进口上述2家公司原木28万立方米,经检验发现材积短少6000立方米、短少率2.1%,索赔金额93万美元。而2014年共进口55万立方米、短少材积2.53万立方米、短少率4.6%,索赔金额363万美元。我局监管人员首先肯定了上述2家公司在控制木材材积短少上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材积短少率由4.6%下降到2.1%;同时也指出尚需继续改进的地方,唯有将材积短少降低到最低数值,才能占有更大的中方市场。2位代表十分赞同、并表示由衷的感谢和继续努力、不断改进工作。

很多人走进伍氏大观园红木家具收藏馆,会觉得这里的红木家具别有一番韵味。近日,记者采访到了其创始人伍华善,一位土生土长的大涌人,他看起来儒雅、和善而低调,但他对红木家具艺术有着自己苛刻的追求,让人不得不感慨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有人愿意坚守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那份真诚和执著。在他的心里,每一块红木原料都凝结了数百年岁月的精华,红木资源日益枯竭,唯有将其打造出最美的姿态,才是对其最好的回报。

自幼钟情红木文化

大涌红木家具产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但在这之前的大半个世纪里,很多家庭已经用上了红木家具。在伍华善先生年幼的时候,家里就摆放了几套祖上流传下来的酸枝家具。到家中做客时小伙伴和亲友常常对其投去羡慕的目光。也是从那时起,红木家具独特的气质、精美的雕工给他上了人生美学的“第一课”,他对红木文化的偏爱也开始植根于幼小的心灵中。

当伍华善走上社会赚取人生“第一桶金”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收藏几套自己喜欢的红木家具。从这以后,只要手里有闲钱,碰到喜欢的家具他都会买下来,他甚至还聘请过木匠按其要求进行“私人定制”。

按照《红木》国标,红木种类有5属8类33种。伍华善表示,他最钟情大红酸枝,因其纹理细密、色泽光亮、油性强、切面光滑,这种原材尤其适合雕刻造型结构复杂的作品。经工匠技师的精雕细琢,作品的型、神、韵精髓可得到淋漓尽致的呈现。而且它在制作和保存时也不易断裂,具有日益彰显的收藏价值。为了找到好的原料,伍华善从源头找起,曾花费数年深入老挝林区寻找极其珍贵的大红酸枝老料和大料。

善于镶嵌瘿木展示独特花纹

对于每一块木头而言,因为树种的不同和生长年限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自然纹理,很多内行可以通过树木的纹理、颜色等辨别树种。对于瘿木,伍华善和他的团队赋予了新奇的艺术内涵,做出的家具呈现出细致精美的个性化纹路。

瘿,“树瘤也、树根”,它并非专指哪一个树种,它是树根部的结瘤或树干上的疤结。将瘿木剖开后,会因树种质地的不同而呈现独特的花纹样式,如葡萄纹、山水纹、芝麻纹、虎皮纹、兔面纹等。由于木材纹理特殊又比较难得,它成为家具制作装饰中首选的材料。清代广作家具较多采用进口花梨瘿木做镶嵌,它的木纹呈现多种样式,值得让人细细品味。

伍华善先生正是利用这种天然独特的瘿木,将大块瘿木镶嵌在大红酸枝家具之中,比如方桌、条案、座椅、灯挂椅等,为红木家具赋予了独特的艺术内涵。这些自然纹路的组合,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如蝴蝶、帆船等,包含了丰富的视觉美学和文化艺术内涵。为了让记者更好地看清瘿木的花纹,他特意打开一盏手电筒,光照之下,瘿木橙黄的花纹发出特有的光泽,与古朴的大红酸枝融为一体,灵动而不失庄重。

在红木上讲“中国故事”

红木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伍华善希望赋予这些历经岁月洗礼的红木新的生命,最好的方式就是用传统的工艺让这些木头讲好“中国故事”。

比如位于收藏馆内左侧的“百子千孙沙发”,取材于中国的百子图,由十几位技术精湛的雕刻师用长达数年的时间雕刻而成。数百个人物错落有致的分布在整套沙发上。从画面来看,人物布局繁而不乱,神态各异,同时周围辅以植物、祥云,小到每一片瓦片、每一条水纹,甚至人物的细微神态都雕刻得栩栩如生,浮雕、深雕、立体雕、透雕等雕刻技法在此展现得淋漓尽致。

“虽然一些迎合和当前环境市场社会发展的产品被生产了出来,但是我们宁可慢一点,精一点,也要保证产品的神韵,神韵是家具制作的最高境界,一套家具要做到形神兼备,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伍华善表示,很多时候,弧度就是差那么一点点,神韵就是出不来。追求型、艺、材、韵的和谐统一,家具才能做到完美。而传统的明清家具已经用几百年的历史证明,无论从设计、工艺、外观还是功能上,它们都是中国传统家具的典型,设计师只有掌握了其中的内核才能万变不离其宗。伍华善说,无论红木市场的潮流如何发展,自己还是愿

意去认真用好每一块红木,让它呈现出最美的姿态。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新年伊始,曹妃甸区文丰木材码头相继接卸了来自加拿大的两条原木船,迎来2016年的良好开端。
    1月14日“海洋和谐”号原木船抵达文丰码头2号泊位,1月20日,“伊帕内玛”号原木船也抵达文丰码头,两艘船总载货量44000多立方米,装载的树种主要是铁杉、花旗松、云杉等,将销往河北、天津、北京等地。
    2013年以来,按照“全产业链布局、组团式开发”的模式,全力推进曹妃甸木材加工集散基地建设,规划建设码头接卸堆存区、原木仓储物流区、板材仓储物流区、原木加工贸易区、集中烘干区、木废综合利用区、木材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区和综合服务区八大板块,努力将文丰木材码头建设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木材交易平台。进入2016年,曹妃甸区委、区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木材产业的支持力度,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出台支持政策措施,统筹规划建设中国北方最大的木材加工集散基地,预计全年将接卸进口原木100万立方米。

    消费升级”、“中产阶级崛起”、“8090后成为消费的主流”是近几年频见媒体的高频词,消费升级俨然是一场革命。所有商业上的从业者,都在迎合消费升级带来的商业机会。如果抓不住8090后主流消费人群的消费趋势,就必然会惨遭淘汰,这几乎是商业投资者所有人的共识。然而,在这场消费升级的商业变革中,迎合消费升级趋势的大多数投资者好像过得并不好。反而陷入了困境。原本是想“向上而生”,而实际的结果却是“向上找死”。

    一、“中高端”定位成竞争红海

    前一段时间,应一家大型家居卖场的邀请,前去当地市场进行市场考察,该市是这个省所有地级城市当中经济条件最好的。仅仅市区的人口就超过了200万,连续5年GDP增速排名全省第一。当走访完当地几乎所有的建材家具卖场后,我发现,该市真不愧为经济强市。该市3万平米(单体面积)以上的“中高端”家居卖场10家,这10家家居卖场的面积加一块大约40万平方。成规模的低端家具卖场仅有2家,这2家卖场的面积加到一块还不足3万平方。看来当地的消费能力是很强的!

    通过实地走访发现,当地的7家家居卖场的客流相当的有限,就是行业人士常说的“家居卖场的导购员比顾客多”的情况。即将开业的3家卖场是一家行业家居零售连锁巨头与当地的卖场进行的联姻家居卖场。目前正在招商阶段。大家都知道家居行业连锁巨头的定位是“中高端”、“一站式”购物家居卖场。这些家居卖场通常是以大而全的规模优势及规范的运营管理取胜的。

    根据二八定律,某一地区只有约20%的人有钱人(中高端人群),80%的人是“穷人”。我们再来看看,当地家居卖场的定位:约40万平方米的中高端卖场针对的是20%的中高端人群。有约3万平方的家居卖场针对的是80%的中低偏低的目标人群。由此,可以显见,当地中高端家居卖场的竞争环境已经严重恶化了。中高端家居卖场的面积与人口的比已经接近1:1,而低端卖场面积与人口的比约是1:30以上。很明显低端家具卖场几乎没有什么竞争压力。通过调研也发现,这两个低端卖场是满租的。一个空位也没有。据当地行业人士介绍,低端卖场的商户仍然是以坐销模式为主,商户多数都是盈利的。

    随着全国性家居零售巨头开店步伐的加快,全国各地的当地家居零售企业面临“”同档次、同品牌(同档次品牌定位)、同运营模式”的挑战就不可避免。目前,中国的大部分的省会城市、地级城市及经济条件较好的县级市,都在进行着这样一场中高端家居卖场的你死我话的争夺战。而这些城市的低端市场被忽视掉了。


    二,商业投资的本质是盈利,而不是为了迎合消费趋势和“面子”

    我们再回到最初的话题:消费升级。在消费升级的时代背景下,曾经在某一城市占有一席之地的家居卖场(当地大型零售企业)也随着消费的升级,升级了自己的卖场。“中高端定位”是这些当地零售企业的优先选择,也是与时俱进的表现,这几乎是所有家居卖场的投资者,运营者都会这样做的事情。正因为是这样的思维模式,一时间,中国的大江南北,几乎所有的城市,家居卖场的升级成为了行业大趋势。大家都认为中高端的定位是未来。中产阶级崛起、消费升级,品牌化消费趋势是卖场升级换代的依据。一时间,几乎所有的家居卖场的装修档次都是“高大上”,你走进的几乎都是中高端卖场,当你走进家居卖场,就像是走进了星级酒店。

    房价的不断攀升,国家不断的调控,仍然没有控制住消费者买房的热情,虽然几乎所有人都感觉房价实在是太高了,但是,房子依然是抢手的商品。中国的消费者似乎越来越有钱,消费者的消费档次似乎越来越高,北上广的消费能力似乎已远超欧美。家居卖场零售业作为严重依赖房地产行业的行业,随着房地产行业的高速增长,也在高速增长着。全国连锁家居卖场的开店扩张步伐越来越快。

    某一区域市场的消费者,中高端消费者都只是少数的有钱人,对于中高端定位的卖场而言,定位中高端本身无对错之分。问题在于,这样的定位是不是适合在某一市场上参与市场竞争,这样的定位能不能让自己获得良好的盈利。无论是家居卖场的投资者、运营者,还是依附于家居卖场的经销商都要慎重的考虑:做一个什么样定位的家居卖场,该进驻哪个家居卖场,有没有获利的机会,或者说获利的难易程度如何。而不是一味的坚持自己对中高端的定位,却忽略了商业投资的目的。更不能认为做低端的卖场就没有面子。

    三、有特色的“低端家居卖场”成为行业投资者新的机会点

    城市中的工薪阶层、外来的低端工种的打工者,城乡结合部的广大人群,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庞大群体。谁能读懂他们的需求,谁就能获得巨大的成功。在整个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当几乎所有的家居卖场都在向中高端迈进时,一个被忽略的庞大低端市场就出现了。而参与这个市场的竞争者并不多。能够敏锐洞察到这一市场机会的家居卖场投资者,会很轻松的挣到钱。据我近几年的观察,多个城市的低端家居卖场的销售业绩是逆势增长的。而在这些卖场开店的家居经销商的生存压力并不大。

    从商业的角度看,挣“有钱人”的钱和挣“穷人”的钱,本质上并无差别。当所有的人都认为挣有钱人的钱好挣时,那将是一场灾难!

    阅读全文
  • 加拿大政府一直致力于投资木建筑在设计和建造上的技术发展,来确保加拿大在现代木结构建筑领域的领先地位。这也将帮助加拿大林产业的进一步市场开拓,尤其是在重要的海外市场。
    加拿大自然资源部部长AmarjeetSohi在8月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一项价值200万加币、为期三年的投资,来帮助多伦多政府打造一栋四层重型木结构的办公大楼。该项目将确保加拿大在木结构建筑设计和建造领域的优势,同时为进一步推广多高层木结构建筑起到示范作用。
    项目落成后这座办公大楼将成为一栋零能耗建筑。项目主体结构将采用胶合木,CLT正交胶合木和其他工程木材料。
    研究显示,利用木材来建造的办公大楼能够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减低工作人员的压力水平。早前在加拿大西部已经有了多栋多层全木结构办公大楼。

    仇英《汉宫春晓图》中的家具

    文/陈桂湖

    核心提示:

    出身低微的仇英,一生都在夹缝中求生存,他不屈不挠地刻苦努力,把自己生活中能够遇到的所有古人和今人以及其作品,都当做自己的老师,谦卑地学习、临摹,取百家之长,不断打破自己的局限,走出一条独特的艺术发展之路,终成一位影响深远的大画家。

    古画当中常见有许多家具形象,特别是在明代画家的作品中,经常描绘着形态逼真、典雅俊逸的家具。这些家具使人赏心悦目,是画家生活情趣的体现,独抒性灵的彰显,也是明代家具制作呈现一时繁荣的佐证。

    明代画家最著名、影响最深远的是立足苏州地区的“吴门画派”,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为核心人物,称为“明四家”。他们的画作属于中国画的“文人画”体系(另一体系是官方画院的“院体画”),成员多为在野的文人逸士,画作风格是追求诗意和画意的统一,侧重于神似和写意,表现出中国画家追求生命解脱和精神独立的人格特征。在“明四家”中,又有一位特别的人物,他的生命轨迹和画作风格都迥异于其他三家。这个人,便是仇英。

    明仇英《人物故事图》中的家具

    我本一介油漆工

    仇英画作,有一明显特征,就是经常都带有家具,并且都精描细绘、形象逼真。例如当属他最经典作品的《汉宫春晓图》、《摹清明上河图》以及《孝经图》和《人物故事图》,都是如此。

    仇英也不同于“明四家”的其他三家,他只是一位身处社会底层的油漆工,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文人,与“才子”的称谓更是风马牛不相及。他没有读过很多书,没有深厚的文学素养,没受过正统的绘画训练,从而也就没有那么多要喷薄而出的“灵感”、“情怀”和“诗意”之类的文人雅趣。漆工仇英,内心却喜欢绘画,并在机缘巧合之下得以师从当时的院体画大家周臣。因此,仇英的画作,便深深打上了院体画的烙印,无论是人物、建筑、家具、景色,都是一笔一划的精描细染,画作风格一派清晰明丽。

    仇英出生于江苏太仓县的一个普通平民家庭,由于家境穷困,少年时就开始独立谋生,来到苏州繁华地桃花坞,谋了一个油漆工的差事。为了多赚点钱,他很快精通配色髹漆工艺,并常在漆器上绘缀一些花草、山水景色,以博取主人青睐。这是仇英走上画家道路的第一步,从此漆工之余,他有空就到桃花坞的裱画店里观赏沈周、文徵明、周臣等名家的作品,回家后独自临摹、刻苦学习。正是在裱画店里,仇英得以结识了常来此处取画的对其一生产生深远影响的文徵明。文徵明年长仇英30岁左右,雍容博雅、才华横溢。他欣赏少年仇英绘画的天赋和刻苦耐劳的品质,于是决心大力提携,不仅提供生活上的帮助,指导其画艺,还把他推荐给了当时已名满天下的大画家周臣,让仇英拜周臣为师,开始了正规而系统的学画生涯。

    谦卑处处是我师

    明代画史有记载:“仇英系实父,号十洲,太仓人,后寓吴,初执事丹青,周东村(臣)异而教之,摹唐宋人画,皆能夺真。”周臣惊异于仇英的天赋,于是悉心栽培,仇英在周臣门下努力临摹唐宋名画,能够做到媲美真迹的地步。周臣的绘画,继承的是南宋李唐、刘松年、马远等人的院体画传承,拜师周臣后,仇英从一位业余的古画临摹爱好者开始逐渐演变成一位真正画家。他从周臣处学到了坚实的造型绘制能力和技法,形成了他独具一格的以严谨劲利为主调的艺术特点。

    大约在仇英30岁以后,他的画作已小有名气,苏州、昆山地区的富家、收藏家便开始邀请他来家里作画。这是仇英画家生涯的又一个全新篇章。他先后客居昆山富家周凤来、嘉兴收藏家项元汴、苏州富家陈官等人的家中,为他们作画。最长的客居达十余年之久,最短也有三四年。在这些富家、收藏家的家中,仇英有机会间接地补充了自己出身低微和文化底子薄的短缺,他开始研读古书,临摹了大量古画,知识大进的同时,内在素养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原本由于仇英只是一位油漆工,他的画作并不受重视,他与文徵明、唐寅以及周臣等画家接触的时候,内心是自卑的。这些文人雅士们时常结伙雅集,访胜纪游,文会读书,品茶赏月,乃至怀念送别,都是诗文风流,而这些却都与仇英毫无关联,他就像陪伴在这些才子身边的童子一样,只有附庸跟随和凑热闹的份。仇英努力画出来的画,文徵明和唐寅等人可以随意在上面题跋、写诗文,而文徵明等人的画作,从来就不见仇英的题诗。

    明·仇英《山水人物图》庭院中的卧榻和罗锅枨方桌

    客居生涯,使仇英的知识、文化底子和艺术视野都得到了明显提升,也使他在中年以后的岁月里,创作了许多反映文人情趣的作品。他终于摆脱原来画作给人的那种“低级”、“无趣”的打工画家的印象,其画风注入自己的情调和情操,不再局限于只从事人物工笔和青绿山水,也创作了一些经典的文人水墨山水。例如他的《柳下眠琴图》、《蕉阴结夏图》、《松阴琴院图》、《西园雅集图》和《独乐园》等,都是非凡的文人写意的抒发性灵之作。

    艺术惠泽千古

    出身低微的仇英,一生都在夹缝中求生存,不屈不挠地刻苦努力,把自己生活中能够遇到的所有的古人和今人以及其作品,都当做自己的老师,谦卑地学习、临摹,取百家之长,不断打破自己的局限,走出一条独特的艺术发展之路,终成一位影响深远的大画家。与此同时,仇英骨子里一生不离其平民本色,中晚年虽然创作了不少文人画,但他相较于其他的文人画作,还是显示出其非常踏实厚道和勤勉有力的特征。

    纵观仇英一生自强不息的精神,实在使人感动,这是一位在人生历程中不断修养自己,使自己的人格趋于完善的独特而勤奋的人。他的作品题材广泛,擅写人物、山水、车船、楼阁、界画,尤长于临摹,工笔、写意、白描俱佳。画风细腻工整,色彩华丽,自成一格。仇英画作中,多有家具的形象,举凡桌、椅、案、屏风、墩之类家具,都是画作中的常客。

    明·仇英《孝经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文徵明之子文嘉观观摩仇英的《玉堂春色图》后,曾感慨万千,写下了如下诗句:“仇英负俊才,善得丹青理。盛年遂凋落,遗笔空山水。至今艺苑名,清风满人耳。”王稺登撰《吴郡丹青志》一书,评仇英曰:“发翠毫金,丝丹缕素,精丽艳逸,无惭古人。”而身为高官、原本门户偏见极深的大书画家董其昌,也在所著的《画眼》里赞叹仇英道:“仇英为近代高手之一,兼有南宋二赵之雄。”又说他是“赵伯驹后身,即令文(徵明)、周(臣)未尽其法”。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仇英五十九岁。这一年,他又画了两幅作品,分别是《玉洞烧丹图》和《职贡图》,都由他的好友文徵明题跋诗文。是年冬天,仇英走完了其于坎坷中奋发图强的一生。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