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家在长77厘米宽7.5厘米紫檀木上刻20万字\教你巧妙鉴定小叶紫檀
详细内容

艺术家在长77厘米宽7.5厘米紫檀木上刻20万字\教你巧妙鉴定小叶紫檀

时间:2020-10-11     人气:827     来源:     作者:
概述:细小文字须在高倍放大镜下才能看清本报讯记者高学斌文王飞波图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相信,在一块长77厘米、宽7.5厘米的紫檀木上,能刻下近20万字;在巴掌大的竹扇上能看到唐诗三百首全文。在进贤县,当记者在一位微雕艺术家的工作室中,用20倍以......
细小文字须在高倍放大镜下才能看清

本报讯记者高学斌文王飞波图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相信,在一块长77厘米、宽7.5厘米的紫檀木上,能刻下近20万字;在巴掌大的竹扇上能看到唐诗三百首全文。

在进贤县,当记者在一位微雕艺术家的工作室中,用20倍以上的放大镜看到那些细若蚊足的字迹时,不得不感叹微雕技艺的精巧。

1.6米长的瓷骨上雕刻500罗汉图

当记者来到微雕艺术家周信兴的工作室时,他正在借助一台高倍放大镜,在一根长达1.6米的瓷骨上雕刻500罗汉图。小巧的刻刀在瓷骨上一刀一刀的刻画着,很快一个罗汉的大概样子就显现了出来。

“这根瓷骨是一位外地企业家送来的材料,通体纯白,他觉得很单调,于是请我来雕刻一些图案。”周信兴说,他研究这根瓷骨好几天后,然后提出了两个方案,“一个是雕刻500罗汉图,一个是雕刻清明上河图。”最后,这位企业家选择了500罗汉图。

当近距离看到微雕的制作工艺时,记者被这种在放大镜下“跳舞”的艺术给震撼了;而在放大镜的帮助下,记者能清楚地看到每一个人物的各种细节。

从去年开始,周信兴就开始雕刻这根瓷骨了,到现在还没完工,“还有一些图案没有雕刻完成,另外,图案的细节部分还要再重新打磨。”

雕刻工具都是自制

借助一台高倍放大镜,手持小巧的刻刀,微雕艺术家按照图样在各种原材料上都能进行雕刻。“不管是玉石、陶瓷这些硬材料,还是竹扇、笔杆这样的软材料,都能进行雕刻。”

俗话说,“人巧莫如家什妙”,在制作微雕工艺品时,一套顺手的雕刻工具是微雕艺术家的左膀右臂。“最开始的时候,我用的是手术刀,后来有一位雕刻大家知道了,就送了我一套刀具。之后,我又摸索了很久,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制作了一些刀具。”周信兴告诉记者,现在几乎所有微雕师傅的工具都是自己做的,一是外面买来的工具用得不顺手,二是很多刀具也买不到。

而在他的工作室中,几乎所有能看到的雕刻工具都显得很简陋:放大镜焊接在一个明显是自制的铁架子上;有的雕刻刀就是一块钢材打磨成的;而放置大型材料的木制架子其实就是几块木板拼接而成。就靠着这些简陋的工具,周信兴的微雕作品拿下了两个吉尼斯世界纪录。

学习微雕既要底子好还要有耐心

在很多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微雕艺术家都被称为雕刻界的“魔术师”,他们用那小巧的刀具,在微小的材料上雕刻出大量的图案或文字,让人震撼。

“学微雕,只要底子好、能沉下心来,3年左右能学个基本功出来。”周信兴现在带的几个学徒中,有4个已经可以“出师”了,“不过,要想出成绩,那非得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和学习。”

“没有一点绘画或者书法的功底,那怎么雕出精美的画面呢?完成一个微雕作品,快的话要用几个月时间,慢一点甚至要几年,沉不下心,就会觉得很枯燥,甚至无心雕刻。”周信兴说。

在周信兴的家中,有一个作品是他的得意之作:是他花了2年时间,在一块长77厘米、宽7.5厘米的紫檀木上,将20万字的《百年恩来》全文雕刻出来。这一作品打破了他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来源:南昌晚报


小叶紫檀的生长速度相当缓慢,五年才一年轮,要800年以上才能成材,硬度为木材之首,系称“帝王之木”,非一般木材所能比。就是因为其出材率低,所以导致如今非常稀缺,也造成了假货的泛滥。那么,如何才能准确鉴别小叶紫檀呢?

1。用酒精或湿纸巾擦拭紫檀表面,真正的紫檀会出现掉色的情况,在纸巾上呈现淡淡的红色。

2。将紫檀在白纸上划一下,白纸上留下红色痕迹的即为真的紫檀。

3。紫檀的比重基本是所有木头中最沉的,入水即沉,比沉香的沉水料秒沉还要快,而像酸枝类的会在水中漂浮。

4。若有小料头,准备一个倒入酒精的纸杯,把紫檀放入酒精中,紫檀会使纸杯中的酒精迅速变红,其他的木料会变成黄色或是其他颜色,不会像紫檀这样呈现一种粉粉的红色。

5。紫檀的棕眼细如牛毛,满料看上去是一些如针眼般细小的牛毛纹。

北京商报综合报道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水浒》108将木雕雕花木床,巴渝民俗博物馆藏品。满金雕花家神龛被誉为“中国第一龛”,国家二级文物,现藏于渝北区文物管理所。满金雕花床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镇馆之宝,渝派木雕家具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第一床”。

    在渝北巴渝民俗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件“《水浒》108将”木雕,这是渝北区木雕艺术家姜凤鸣的作品。

    昨日,记者找到姜凤鸣时,他正在自己位于渝北翠湖路的老房子里埋头雕刻,工作台上全是雕刻工具,大大小小地摆满了一桌。他说,平时用到的工具有上百种。

    姜凤鸣的木雕,只是渝北木雕文化的一部分。一代代渝北木雕匠人,曾在这里创造出独特的“渝派木雕艺术”。

    从乡村木匠到木雕艺术家

    姜凤鸣居住的老房子就是他的工作室,不到100平方米的房子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木雕作品,甚至家里的椅子、烟缸、桌子等家具也基本都出自他手。他说,自己曾经是个木匠。

    姜凤鸣出生于1951年,从小在渝北乡下的村子里务农。1968年,为了挣更多的工分,17岁的姜凤鸣开始学木工。从此,渝北多了个“姜木匠”。

    1989年的一天,姜凤鸣听人说当时的江北县文物部门要做工艺品展览,邀请有木雕技术的人参加。这时候姜凤鸣才知道,木头除了可以做家具,还可以做成艺术品。于是姜凤鸣用了数天时间,做出来一支拐棍和一对狮子参展,“当时得了二等奖和三等奖,一共有30块钱的奖励”。

    从此以后,姜凤鸣开始下决心,要从“木匠”变成“木雕艺术家”。

    没学过美术一年雕出108将

    在1989年的重庆,搞艺术是件新鲜事,姜凤鸣说服妻子卖掉家里存的粮食和腊肉,换回了足够做一年的木料。

    从木工到木雕,起步都是很难的,姜凤鸣说自己在那段时间几乎天天6点起床,凌晨才睡去。对于没经历过正规美术训练的姜凤鸣,他必须按照比例把雕刻的对象画在纸上,再一点点通过木头临摹出来。这时候他得到一册“《水浒》108将”的画册,于是就开始临摹108将。

    “刻《水浒》里的108将也需要很多想象力,因为他们在书上是平面,而我要把他们刻成四个面。”姜凤鸣告诉记者,从选材到打磨成型,要经过七八道工序,难度很大。

    花了一年时间,“《水浒》108将”雕刻完成,很快轰动业界,参加了市、县级的多次展览,并被巴渝民俗博物馆所收藏。

    与木头相伴46年雕出“民间味”

    25年来,姜凤鸣还雕出了“三国73将”、“八仙过海”以及木雕《清明上河图》等2000余件作品。交谈中,记者注意到他的手指比普通人粗了不少,满是老茧。“这都是46年来天天弄木头造成的。”

    “有过艰辛,去景区卖木雕被商贩骗过,差点就放弃了。得过一些奖,也被评为了‘巴渝十大民间艺术家’等称号。”对于荣誉,姜凤鸣显得并不是特别注意,神态远没有说起木雕的时候的那种兴奋。

    对于姜凤鸣的木雕作品,渝北区文联相关专家评价说:“虽然没有学院派的端庄,但也正因如此,他的作品并不程式化,是实实在在的民间味道。”

    渝北木雕

    曾是重庆雕刻艺术之巅

    渝北的木雕艺术,不止姜凤鸣一人。

    渝派雕刻工艺形成于清中晚期,其主要应用在家具制作和建筑构建装饰上。以其雄伟、稳重、华丽的艺术风格,深受人们喜爱。渝北在清中晚期,曾是渝派雕刻工艺水平发展较高的地区之一,从遗存大量的木雕工艺品可见当时的发展状况。

    渝北区文物管理所所长刘鸣告诉记者,渝派雕刻工艺刀工细腻,做工考究,精雕细琢,形成富丽华贵、雍容繁缛的工艺特征。陈列在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的金髹满金雕花架子床、家神龛为代表的家具,就是渝派雕刻工艺的代表作,体现了渝派雕刻工艺品的最高成就,成为重要的工艺瑰宝。

    临空都市报记者王拓


    图1明晚期喷面无束腰书桌、瓷墩、圆几及架子床图2明晚期牙板挖束腰画桌、矮榻及瓷墩

    文、图/朱宝力编辑/蔡静琦

    核心提示>>>

    明人室内的家具相对较少,摆放疏朗,常常一器多用或移动使用,功能的区分尚未细化,但在设计制作时,必须对家具的侧面乃至背面的处理都要重视。

    人物名片>>>

    朱宝力,1971年进入北京金漆镶嵌厂,曾任修旧组负责人,2002年成立万华堂明清漆艺工作室,现为中华文化促进会木作工作委员会委员。

    由于地区气候形成的民族生活习尚和室内光线较暗等原因,明人相对于清人更经常地在庭院、敞轩中活动。明代中期后,私家造园成风,“一命以上(按:指从基层的朝廷命官以上),中人之家,必有园林声伎之奉”(见《金瓶梅资料汇编》·侯忠义、王汝梅编),家具的移动十分频繁,尤需结构牢固,造型轻巧。根据实物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明代中期后,家具的设计和制作更趋减重。明代家具的设计和制作始终在牢固与轻巧之间权衡着,有些日用类家具甚至为了轻巧而牺牲一些牢固。例如,四足凳无枨无托泥,极轻便,在明画中非常多见,而实物存留至今的却很少。明代时,两广等地区生长有多种硬木,不全依靠进口,但做为家具用材,长期未被上层社会首选,与当时人们习惯于移动使用家具,而硬木沉重、型大有关。为了更牢固,明代的漆饰家具常常通体内外连同反底都使用蔴、棉布缠裹,底胎则首选用杉木,取其灰、蔴的附着性强,质轻,不易散架、变形,较耐虫蛀、糟朽。连在北方的宫廷及民间漆作生产的高档漆饰家具也大量使用从南方采运的杉木制作,买价贵于一般杂木。

    图3铁力木反底挖缺大翘头案图4明晚期的紫檀可拆合平头案

    明人室内的家具相对较少,摆放疏朗,常常一器多用或移动使用,功能的区分尚未细化,但在设计制作时,必须对家具的侧面乃至背面的处理都要重视,箱、橱里面的枨带也常常刨圆,使手感舒适。对于纹饰只做正面文章的明代高档家具,尤其需要注意甄别它是否臆造或是原素地后添加纹饰者。明代家具的单体移动性与清代家具注重功能配套的群体固定性形成了较明显的风格差异,除了柜橱之外,其他家具的造型设计与制作也体现出了这种差异。例如:明代家具的喷面出沿宽者相对于清代家具为多,更便于搬移;明代家具的束腰相对于清代家具往往要高,腿木贯之,内侧拉性强,不易摇晃;明代家具的供桌、壁桌等陈设类的桌子多有束腰,但日用类的桌子却常为减重而不做束腰(图1)或者在牙板上挖进束腰(图2);明代家具的腿部内侧作减重性挖缺者较清代家具为多,而大案“如台面阔厚者,空其中”(见《长物志》卷六·天然几),即反面常挖缺以减重(图3),或可拆解、插合(图4);易携的折叠桌与多用的展腿桌(图5)在明代是十分实用的家具,清代时则渐淘汰,或演变为装饰性的造型;明代家具上的罗锅枨多为最牢固的顶牙样式(图6),下移者少,更少有与矮佬、卡子花、劈料作、裹腿作等相结合的造型,它们流行于清代;明代家具的底座又称“车脚”,矮而轻,高度仅一寸半左右(图7),便于搭抬行走,但在清代时则多加高而变重了。


    图5明晚期的黄花梨可拆合展腿方桌图6明晚期的书房陈设图7明晚期的带底座衣箱

    明代家具的纹饰多卷草纹,螭龙的形态亦类其卷曲圆状,俗称“草龙”,少有方折如汉玉“拐子龙”者;而清代时,“拐子龙”在家具的纹饰乃至造型上的影响逐渐增大了。例如,明代家具造型中的三弯腿多圆弧而拐之,清代家具造型中的三弯腿则常垂直而拐之,这与家具纹饰的时代流行风格是一致的。

    学者马未都先生将明、清不同时期瓷器的纹饰与明、清家具的纹饰对比,做了精辟的分析:“麒麟作为瑞兽,明朝瓷器上大量绘制,明代中期时,麒麟一定为卧姿,即前后腿均跪卧在地;而明代晚期至清代早期,麒麟一定为坐姿,前腿不再跪而是伸直,但后腿仍与明代中期相同;进入清康熙朝以后,麒麟前后腿都站立起来,虎视耽耽,这一规律,无一例外”。又,“黄花梨木凤纹大柜,门板满刻凤纹,姿态各异,大头细颈,尾羽飘逸,这类凤纹,康熙青花瓷器上比比皆是,而更早一些的明代晚期,一定寻不到如此灵动的凤纹”。又,“灵芝纹是瓷器常见纹饰,明朝所绘灵芝远不如清代生动,尤其是康熙晚期至乾隆早期,灵芝纹的表现比比皆是”。以上的分析引自《北京文物精粹大系·家具卷》中“明清家具的纹饰”一文,可资借鉴。

    笔者观察到,一些明式硬木家具原配的油画或漆画的风格较晚,明显为康熙中期至乾隆早期所作,表明同造型的家具往往被估早了年代。

    图8明晚期,箱、匣上流行图9黑漆描金云龙纹药柜

    明代大多数箱、橱类家具的提手作两端撇出式(按:须与清代中期以后的疙瘩轴提手区别),其内径宽大,便于穿手握提(图8),清代家具的摆放位置较为固定,多采用小巧内勾式;明代家具的锁插、面叶多为条形及横长方形,清代时尤重正面精美,多为菱花、如意及圆形;明代家具的拉手多为简洁实用的圆环或方环,花式复杂者较少;明代柜橱的穿锁部位多用屈戌(注①)(图9),直至明末清初的动荡时期,才流行坚固的铜铸钮头,并于清代前期成为定式。

    以上所述是明代家具的普遍特征,但出现早于流行,清代家具的某些特征最初生成于明代,不宜看得太死,要综合整体的风格再做判断。下面结合部分实例进行分析。

    图10明早期的朱漆顶牙罗锅枨酒桌图11明鲁王朱檀墓出土的朱漆顶牙罗锅枨酒桌摹本

    朱漆酒桌(图10),高85厘米,长98.5厘米,宽49厘米,出自晋南。“酒桌”是约定俗成的名称,严格地说,腿在四角者称“桌”,此种家具的腿部缩进,属于案形结构,由远古人们席地跽坐进餐用的矮足食案演化而来。其造型为平面无翘头,带拦水线,冰盘沿,牙板瘦窄,插肩榫式剑腿,前后设顶牙罗锅枨,两端设双直枨;牙板与腿的边沿皆起灯草线,腿面饰双线,短枨打洼铲委角线。其高拱弧形顶牙罗锅枨为独木制作,呈现明显的三角支撑作用,设计具有早期性,应为明代早期制作。从山东鲁王朱檀(公元1370~1411年)墓出土的一件朱漆酒桌(图11)也表明,顶牙罗锅枨的造型在明代早期的高档家具中已经流行了。此桌以杉木制胎,通体糊细蔴布,披灰,髹朱漆,灰底坚实,漆质优良,色泽庄重。由于年代久远,反底较为粗做的漆、灰剥蚀已尽,木质风化明显。其年代、漆色等特征表明,它的最初主人身份非同一般,可能亦属于明朝宗室的成员。

    宋、元时期,家具的腿间流行用直枨加固。明代时,除了用直枨以外,还流行用顶牙罗锅枨加固,其拱顶与牙板相抵,变平行支撑为三角支撑,更加牢固。在明代家具中,罗锅枨下移者少,加矮佬、卡子花者更少。下移罗锅枨的装饰性强,富于变化,但力学强度则逊于顶牙罗锅枨,它广泛流行于家具较少移动的清代。

    注①屈戌:

    柜橱类家具的发展成熟在家具系列中相对较晚,迄至明朝万历年间,其穿锁饰件基本沿用房门上的屈戌样式,分单屈和双屈两种。单屈者上下分列,其下者穿环状拉手;双屈者其下孔穿环状拉手,使用最多。由于柜橱上的屈戌既不能做得很粗硕,也难再加以美化,因此难以满足安全及装饰的需要。铜铸的钮头于明末清初开始流行在柜橱上使用,至清代前期时成为定式。

    阅读全文
  • 哈维夫妇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晓丽、全杰

    日前,展示多件数百年历史的民间旧家具的艺术生活博物馆在广州一家商场落成。令人震撼的是,拯救这些旧家具的是一位美国艺术家哈维及其中国妻子小波,30年间,他们倾尽家产坚持收购旧家具并进行维修,数量多达数千件。夫妻俩还决定在中国开设10家私人博物馆。

    夫妻俩沉迷修复古家具

    昨日,记者在太阳新天地的一家艺术生活博物馆看到,近500平方米收纳了数百件古家具,包括历尽历史和沧桑的运城大柜、长安大柜等,这些古家具的年龄,动辄就是一两百岁,甚至有的已达六七百年。

    其中,一个豪华大气的山西运城雕花大柜被摆在了展厅显眼位置,据了解,这个大柜至今已有六七百年历史。小波介绍说,这件家具收回来的时候,只有前面门板是比较完整的,其他位置都已严重破损。

    庙椅

    值得一提的还有一张庙椅,至今有500多年历史。据小波回忆,当时旧家具市场收回来只是39捆木柴,由于庙椅呈长条形,比较少见,夫妻俩不断查资料,最后才发现是庙椅,但由于破损严重,从收回到修复成功耗时十几年。

    30年前,美国艺术家哈维应中国邀请筹备中国文物海外展览《天子·中国宫廷艺术展》,结识了中国女孩小波,并喜结连理,定居广州。1990年,哈维准备装修广州的家。当他辗转找到十几件存放于破旧仓库的旧家具时,一口气将小仓库的所有旧家具买了下来。

    “随后,我们每天都在清洗家具,研究古家具的修复,每次看到破旧的家具华丽变身,看到几百年前繁复却又美丽的设计,热爱艺术的哈维入迷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小波回忆道,从浙江到山西、西安等地,走了大半个中国。

    小波说:“古人是第一设计师,我们是第二、第三设计师,因此修复时尽量回复原貌,让其价值回归。”

    传承计划:开私人博物馆

    小波告诉记者:“30年来对旧家具的修复收藏,我们的侧重点是修复,因为如果不抢救,这些民间艺术就会消失的。因此,与目前市场很多收旧家具的不同,他们更侧重于转手价值,太差的家具不会收,我们刚好相反。”

    如今,哈维、小波已年迈,哈维已经77岁高龄,他们不想独自占有这些修复了的、珍贵的历史民间家具。于是,他们启动了一个传承计划:开设10家博物馆,将收藏于仓库的数千件家具展示于众,让这些能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的重获新生的旧家具得以传承。

    据介绍,落户于该商场的是第一家博物馆,每周五至周日开放,市民可免费入场,不过需要预约。接下来的九家博物馆还会分布在国内多个地方。

    小波说:“我们只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保管员,修补旧家具为的就是唤醒人们珍惜历史、爱护历史。”


    红木市场的冬天真的降临了吗?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国际红木原材料价格并未下跌,国内红木家具降价只是暂时现象而且价格已经趋向平稳,并有望在八九月份回升。当前红木家具正处于较低价位,正是入货好时机。

    市场直击

    成交量同比下滑三成以上,红木家具价格普跌20%

    “春节前,红木原材料价格稍稍回落了一些,但幅度不大,比去年下半年大约便宜了10%-15%。”永华红木家具副总经理邱志坤表示,“近几个月原材料的价格已经稳定下来,但由于市场环境不好,红木家具的价格在四五月份开始有所下跌。”

    “红木家具价格真的跌了!”雍博堂红木家具总经理胡远廉肯定地说,“春节过后,整个红木市场销售都非常不理想,跟去年同期相比成交量至少下滑三成以上,情况严重的甚至达到四成。厂家库存积压太多,不得不削薄利润降价销售。”从今年5月1日开始,雍博堂的红木家具价格也开始下调,降价幅度在20%左右。而记者近日在越和花鸟鱼艺大世界、番禺吉盛伟邦红木馆等红木家具比较集中的卖场走访时也了解到,与去年相比,当前市场上红木家具售价均有一定程度的下调,下调幅度均在20%以上,部分降价幅度甚至达到30%。

    以大红酸枝皇宫椅十件套为例,之前市场价格在13万-15万元之间,而眼下只要10万元上下就能成交。一套缅甸花梨五件套沙发现在价格大约是5万元,而在半年前还要卖六七万元。在富尔玛红木家具馆,红木家具经销商张女士告诉记者,目前店里家具基本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价,幅度在20%-25%之间。“没办法,今年市场实在太淡了,大家都在降,如果我们不降,顾客可能就会跑到别的店里去了。”张女士说,出于竞争因素的考虑,再加上目前手上囤货太多,很多红木家具厂商被迫降价。

    也有一些高端红木家具品牌的价格没有下调,但采用或赠送礼品或提高折扣的方式变相降价。永华红木家具副总经理邱志坤表示,“目前降价的主要是一些中端木种,和一些支撑不住的小厂家、小品牌。永华一直以来价格都比较稳定,不会大幅度降价。”不过,他也透露由于年初红木原料价格略微下调,大市场环境又不好,很多客户还在持币观望,因而也会在赠品或折扣方面适当地给予消费者一些优惠。而锦上红红木家具经销商胡静则表示,锦上红目前不会考虑降价,“因为我们现在从厂家拿货的价格不但没降,还在不断上涨。我们做的都是全手工明式家具,今年人工成本涨得太厉害。现在我们能挺住不涨价,已经是削薄利润了。”

    原因分析

    原材料价格下调、市场疲软,促使红木家具降价

    近几年的红木家具市场行情犹如坐过山车,高温后转冷,又持续升温,而后又变冷,特别是近几个月市场上出现的价格回落,让不少红木投资者与爱好者为之心跳不已。而红木市场的这种起伏波动,有其内在的原因。

    一方面,红木材料市场在2012年春节前出现下跌,如老挝大红酸枝的中小料市场价格下滑10%-15%,小叶紫檀的价格也出现了10%-20%的回落,大部分中低端木种也均出现10%-15%不等的价格下调。“这主要是由于部分木材商春节前急着资金回笼,不得已降价抛售。但好的大料都没跌,降价的主要是些普通的中小料。”永华红木家具副总经理邱志坤表示,每年春节前都是个坎儿,因为每到年关,供货商催款催得紧,应收账款老是拖欠,三角债的弦越绷越紧,银行借贷还款又迫在眉睫,现金显得尤为紧张,红木家具行业也不例外。而尽管年初原材料价格的下跌幅度不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市场信心,使得部分红木投资者开始持币观望,造成今年以来红木家具销售市场变冷。

    另一方面,国家大的经济背景也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楼市持续低迷直接抑制了购房需求,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家具是“毛”,房地产就是“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房地产市场的冷淡直接影响到下游的红木家具销售。而对于红木家具行业的中小企业来说,本身资金链不充裕,销售业绩的惨淡直接加剧了他们抛售家具、回笼资金的行为。

    消费提醒

    购买红木家具要注重木料和家具结构

    由于大批红木家具厂家降价抛售产品,“现在市场很乱,不仅价格乱,以次充好、鱼目混珠的现象也特别严重。”锦上红红木家具经销商胡静表示,“现在有一些人用非洲酸枝、缅甸白酸枝冒充老挝大红酸枝,欺骗消费者。”所以,消费者购买红木家具时,一定不能只看价格,认为价格越低就越划算。最好还是到可靠的大商场,请具有这方面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进行鉴定,并请商家出具质量检验证书,才能避免上当。

    永华红木副总经理邱志坤表示,为了保证购买的红木家具能增值、保值,除了材料和造型外,家具结构好不好也很重要,因为结构是体现红木木工工艺的重要方面,比如应该双榫的地方做了单榫,时间长了家具就会不够牢固,这样的家具不具备收藏和投资价值。因此,“消费者购买红木家具前最好能多了解一下品牌,能到工厂去看看光身家具和生产的工艺流程,对自己将要购买的家具有更清晰和全面的认识。”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