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安得拉邦第11次紫檀木拍卖第1轮本月中旬结束\红木材料与文化的重量
详细内容

印度安得拉邦第11次紫檀木拍卖第1轮本月中旬结束\红木材料与文化的重量

时间:2020-10-11     人气:610     来源:     作者:
概述:据印度英文媒体汉斯印度thehansindia2018年8月16日报道,安得拉邦森林部长希达·拉格哈瓦·拉奥(siddaraghavarao)在维查亚瓦达(vijayawada)向记者透露,在本周二(8月14日)进行的安得拉邦第11次紫檀木......
据印度英文媒体汉斯印度thehansindia2018年8月16日报道,安得拉邦森林部长希达·拉格哈瓦·拉奥(siddaraghavarao)在维查亚瓦达(vijayawada)向记者透露,在本周二(8月14日)进行的安得拉邦第11次紫檀木拍卖第1轮中,政府收入所得达到了9.995亿卢比。本轮拍卖总共推出的紫檀木有246.438公吨,其中224.029公吨为a级,22.409公吨为b级。在本次拍卖中总计有50堆垛紫檀木材,1051.917公吨,第1轮的246.438公吨总计有10堆垛。第2轮和第3轮拍卖将会在8月21日至28日进行。



作者:林育程

这些年的古典家具热,是因为红木原材料价格看涨带来了投资空间,还是因为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需求的复苏?

这是个思考不出答案的问题。因为谁都知道,这两个因素都存在,缺一不可。可是这两个因素孰轻孰重?这才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毋庸置疑,如果不是因为以红木为原材料制成的古典家具有较大的增值空间,就不会有这些年行业的火热。不管是生产者、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被这个因素所影响。所以,君不见,市面上不管是做木材的还是做家具的,都称“做红木的”。几乎所有行业媒体的名称,都离不开“红木”二字。甚至把“家具文化”扔掉,直接喊出“红木文化”的概念来。如果无暇静心细看,倒也觉得这再稀疏平常不过了。就算眼睛里红彤彤的只看见红木这两个字,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是“红木”让这个行业“红”起来的。

然而,就在这个月:行情火热的6、7月份之后的8月份,市场上已经开始出现有价无市的现象。就好像一场盛宴散了场,突然间安静得让人难以适应。有一位家具店老板告诉我,他的一个客户,库存着大量的红酸枝家具,“如果每个月卖掉价值800万元的家具,他得卖14个月才能消化掉库存。”从市场反应看,这不是个案,因为进货的经销商越来越少了,进货少的原因,无非是库存消化慢。

工厂的库存由展厅消化,展厅的库存由经销商消化,经销商的库存呢?许多以生产、批发为主的从业者,没有意识到终端消费者的存在。在他们眼里,经销商就是最大的上帝。殊不知行业是条生态链,任何一环出问题都将影响到共同的生存。终端消费者始终是所有从业者都应该关注的人,如果终端消费滞缓,很快就会影响到生产端的库存去化。终端消费者的需求,从生产者开始就应该考虑,而不是扔给经销商去处理。

终端消费者,多数就是使用者。他们中有多少是准备等家具涨价了拿去卖掉以赚取利润?家具的保值、增值,是他们购买的考虑因素之一,但不会是最重要的购买原因。他们需要的是品质、品位及文化。如果以为只要是红木就能搞定一切,那是没有长久生意可做的。如果忘记家具及家具文化本身,忘记终端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只看见红木带来的一时利益与躁动,那将得不偿失。

近代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经历了断层与复苏,尤其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新一代精英阶层诞生,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与需求,成了这个行业要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能量。古典家具饱含着传统文化内涵,充满中国式审美魅力,不管是用什么材质做,只要做的好,就不会失去这个广阔的市场。已经有一些眼光长远的从业者,早早开始关注“去红木化”的古典家具生产、经营探索。在红木材料资源短缺的现实情况下,这些人未来将领先一步,手握先机。

“红木家具”与“古典家具”的生命力的比较,也正是“红木材料”与“古典家具文化”之间轻重的比较。孰轻孰重,见仁见智。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根据印度安得拉邦政府林业发展有限公司(GovernmentofAndhraPradesh,AndhraPradeshForestDevelopmentCorporationLimited)所公布内容,2018年11月27日第12阶段(PhaseXII)第1轮(theFirstAuctionCycle)紫檀木拍卖结果如下:

    3月29日上午,安徽岳西县林业局副局长何正仁、森防站站长王文尚一行,在来榜森林派出所所长王晓存、来榜镇副镇长储庆锋的陪同下,来到了位于羊河村犁湾组的农户刘某家,对堆放在该户门前的松木进

    行了检疫。?之前在调查一起行政案件时,发现羊河村犁湾组的农户刘某购买了一车松木,并且该车松木未办理《木材运输证》和《植物检疫证书》,来榜森林派出所依法对该车木材进行了登记保存,并及时上报县林业局。?

    检疫之后,何局长一行向刘某宣传了松材线虫病的危害,告诫其在今后收购木材时要认准双证;并要求来榜森林派出所在今后对无证、假证运输木材的情况要加大巡查力度,严肃打击。

    阅读全文
  • 从7月1日起,印度将就进出口印度的货物收取货物和服务税(GoodsandServiceTax(GST)。GST也可以被理解为消费税,因为它只针对消费环节征税,只有商品被消费时,才会征收税款,并且在印度全国实行统一的税率。
    GST根据商品性质的不同大约分为五档:0%,5%,12%,18%,28%。除了基本关税外,进口商品还将被征收综合消费税,但如果进口商品作为有待进一步增值的原材料时将允许获得进项税抵免。
    木材产品进出口对应的GST税率:木材、木炭以及木屑:0%;木制家具:12%;原木、锯材、地板以及木柜:18%;胶合板以及贴面:28%。
    GST的建立是为了优化税种、简化税制,创造一个统一的印度市场,GST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重复征税现象,进口商品最终成本减少,GST将有利于印度扩大进口。

    我们只看到了双11家具电商品牌的各种亮眼数据,却无人去关心这些电商品牌背后代工厂们的生存状况!台上一天,台下十年。
    家具电商品牌与代工厂们的关系却不是这样,光鲜的是电商品牌,背后的代工厂却是有苦难言!谁也不确定集体叛逃不会再出现!
    1、鸡蛋不能只放在一个篮子里
    “全国家具看广东,广东家具看佛山”,佛山乐从、龙江汇聚了大量的家具生产制造企业、家具原材料企业、销售卖场,共同形成了完善的家具产业链。
    这里是家具线下实体渠道最早最成熟之地,也是家具电商密集充斥的地方,早在2013年,据天猫、京东商城的统计数据,家具电商销售有50%都在佛山顺德发货,销售额超过200亿元。
    四年过去了,这个数据只增无减,在淘宝搜索“家具”,共有近5000个家具产品发源地在佛山。
    顺德龙江不仅是中国家具材料之都、中国家具制造之都,更获得“中国家具电子商务之都”的称号,和阿里巴巴、京东开展合作,通过会展、协会、设计等完善家居电商链条。
    这里的家具企业纷纷触电,有的则为电商企业代工,在激烈的竞争中分得一杯羹,不少中小企业选择拓展电商渠道,期待成为下一个林氏木业。
    家具电商从无到有,到形成规模,遇到双十一的风口,这些代工厂就会获得大量订单,应接不暇,利润虽然不是太高但总体下来也还不错。
    中型代工厂企业,在资金链方面比较雄厚,话语权比较强。大部分代加工厂由于工厂规模较小,一般只接3万-5万的订单,承担不了过大的资金风险,因为谁也不知道环境会怎么变化。
    除了代加工,一些工厂也有自己的品牌,一位当地的老板说:鸡蛋不能全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他多年来与电商品牌打交道总结出来的经验。”
    2、代工厂的风险与压力
    代工厂是明显的两头在外,即设计、销售环节都在企业外部,自己没有品牌,只接受别人的代工订单,家具电商代工厂实力各异,在合作方面前的议价权也就不同。
    对于处于强势的家居电商品牌,代工厂有多种风险与压力:
    ①代工厂需要垫资。每一笔订单,电商企业先付30%-40%的定金,最后双十一消费者确定收货后一段时间,电商企业才给代工厂汇尾款。
    过程中生产产品的各种费用需要代工厂先行垫付,这样累计下来,一年压一年的旧账根本就不能及时结清。
    ②库存压力。一些不好销的款式电商品牌方不补货全部都库存在厂里慢慢卖,在清库存方面也会承担一部分损失。
    ③好质保量却无价。电商品牌方想要好的产品,又不愿出对等的价格,导致代工厂每单的利润很低;
    第四是淡旺季明显,很多电商品牌一年全靠“双十一”,淡旺季节性明显,代加工企业忙时忙死、闲时闲死,对其人工、厂房等各种资源的灵活性配置要求很高。
    代加工厂“利润被压榨”几乎成为共识,2013年就有某知名实体品牌代工厂集体叛变,寄望电商平台反客为主。
    在今天家具电商代加工的生存江湖里,合作双方话语权、实力不对等,互惠互利、相互促进的商业准则尚未形成。“站着把钱挣了”,已是奢望,很多代加工厂只能在微利中求生存,微利中谋转型。
    转型做自主品牌,经历阵痛或可凤凰涅槃;继续代加工,就像温水煮青蛙,生存之忧,一直是代工厂挥之不去的阴影。
    赵海现在经常怀念家具行业野蛮生长的时代。那时厂房里的灯光彻夜通明,流水线上的工人忙碌不息,一件件崭新的家具从他们的手中流向海内外市场。
    虽然底薪只有800元,但是计件工资能拿到一千五六,还是很可观的。那时候他经常加班到十一二点,有时候加班到天亮,拿着不菲的收入,感觉很值。
    家具电商双十一初始之时,也是一派繁荣景象,可现在,他也感受到了市场对整个家具代加工厂的冲击,甚至是对整个家具产业的冲击。
    3、出路:传统代工自立门户并不容易
    如果说到中国传统家具代工厂的典型代表,非2013年宜家代工企业集体转型的发起人、黑龙江耐力木业集团董事局主席曹跃伟以及当年与其一起“倒戈”宜家的家具企业主莫属。
    曹跃伟为宜家代工起于2005年,经过五六年时间,耐力木业的产能从10万平方米迅速发展到200多万平方米,工厂制造的窗帘占宜家全球采购量的60%。
    但近两年,随着家具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和运输费翻倍增长,加上宜家在着力降低成本的策略下要求供应商(代工厂)降价,导致利润下降至5%以下甚至亏损,“耐力木业当时每年亏损500万元左右”。
    在此背景下,2011年10月,包括耐力木业在内多家宜家代工厂宣布脱离宜家供应商队伍,并由曹跃伟牵头成立中国家居品牌“嘉宜美”。但嘉宜美只是模仿宜家,曹跃伟们依然没有走出此前的困境。
    事实上,在做自主品牌的道路上,已有不少代工厂在尝试线下门店时碰壁。
    曹跃伟坦言,“摘下代工的标签后,我们做了一年多的努力,有过彷徨也有波折,最后我们决定坚定不移地做电子商务。”4年过去了,现在来看,曹跃伟和他的嘉宜美还是没有杀出血路,依然石沉大海。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