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品保税拍卖良药还是陷阱\天津滨海新区抽检木制家具,不合格3个批次
详细内容

艺术品保税拍卖良药还是陷阱\天津滨海新区抽检木制家具,不合格3个批次

时间:2020-10-11     人气:592     来源:     作者:
概述:伴随冬日而来的是艺术品市场挥之不去的寒冷,这场持续了多年的“寒流”未能在今年被驱散。11月,秋季拍卖迎着寒风如期而至,艺术市场的“自救”行动仍未停止,这次是保税拍卖。开源节流日前,中国嘉德举行2016秋季拍卖会新闻发布会,首次推出“保税拍卖......

伴随冬日而来的是艺术品市场挥之不去的寒冷,这场持续了多年的“寒流”未能在今年被驱散。11月,秋季拍卖迎着寒风如期而至,艺术市场的“自救”行动仍未停止,这次是保税拍卖。

开源节流

日前,中国嘉德举行2016秋季拍卖会新闻发布会,首次推出“保税拍卖品”,整个拍卖共推出100件保税拍品。

一时间,“保税拍卖”被看作是一项新的创举,而事实上这种模式早有先例,近年来开始逐渐兴起。所谓保税拍卖,就是指在海外征集,由某一拍卖公司委托,通过保税区或自贸区进入中国内地参展、拍卖,在这期间拍卖公司可以节省一大部分由艺术品、文物入关审批所耗费的时间和审批程序,更为关键的一点是可以节省将近25%的艺术品关税和增值税。所以,对于海外征集的艺术品来说,保税拍卖在价格方面或许更低,类似普通免税商品。

然而正因艺术品本身不同于普通进口商品,所以对于买家来说保税拍卖在本质上似乎并没有真正省多少钱。以此次中国嘉德为例,保税拍品是由嘉德香港委托,通过上海自贸区进入中国内地,由于拍品只是在自贸区内“暂停”,拍卖结束之后仍需返回中国香港。所以事实上买家只是在内地完成了拍品的账面交割,可以使用人民币直接付款,但后续提货仍在中国香港,如果买家想要把拍品运回内地,依旧躲不过那将近25%的税费。

许多拍卖界大佬就是碍于高额税费和安保、运输等费用,让天价“国宝”还徘徊在“门口”。《功甫帖》和鸡缸杯至今在上海西岸艺术品保税仓库。

所以,对于买家来说,保税拍卖在价格上是否真的划算尚值得商榷,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时间和效率上确实有一定的优势。正如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艺术市场研究专家龚继遂所说的那样,“保税拍卖是对新的交易形式、中国经济发展和文化资产配置方面推出的一种新措施,它既兼顾了境外买家也兼顾了境内买家的顾虑和利益,是一种多方共赢的政策举措。”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新金融观察记者,“要么是拍卖公司‘垫付’税费,最终转嫁给买家,要么是保税拍卖,买家自行完成艺术品入关所需要的税费和路费等,羊毛出在羊身上。但也不能说保税拍卖完全没有意义,把预展和拍卖放在内地的自贸区和保税区,能够让更多碍于时间、路程因素的买家参与其中,无形中扩大了海外拍品的受众面,也节省了因艺术品入关却最终流拍而造成的损失,对于拍卖公司来说还是起到了开源节流的作用。”

能否救市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保税拍卖的形式确实有其便利性和挖掘潜在买家的意义,但把它看做“救市”良药未免言过其实,况且究竟救的是哪个“市”更是值得商榷。

北京华辰拍卖董事长甘学军就直言:“保税拍卖是在国际贸易中很实用、很有效的一个贸易方式,但不可能‘救市’。”

2013年,苏富比(北京)拍卖公司率先尝试上拍保税拍品,北京华辰也随即跟上“潮流”,在厦门保税区内举行了首场保税拍卖,但最终成交率仅为23.03%,远低于预期50%的成交率。据悉,拍卖结束后仅三分之一的买家选择交税入关,而大部分买家选择仍将拍品继续放在保税区内或运至香港。

即使是领头人苏富比(北京)也没有因保税拍卖而力挽狂澜,根据雅昌艺术市场检测中心(AMMA)统计,2013年秋至2015年秋,苏富比(北京)的保税拍品上拍量和成交量不断攀升,但三年来的总成交额却暴跌超10倍,成交率也在不断降低。

业内人士分析道:“从效率和经济的角度来说保税拍卖确实有一定的优势,但这并不代表买家会蜂拥而至,毕竟保税不等于免税,最终方便的是本身就有境外拍卖意愿的客户,对于习惯在境内购买艺术品的客户吸引力有限。左右都躲不过那25%的关税和增值税,所以保税拍卖并没有拓宽境外艺术品流入境内的渠道,反而给资金流向海外提供了便利。”

上海赵涌在线董事长赵涌也直言,保税拍卖有利于国际拍卖巨头运作更多的西方艺术品到中国来,甚至利用他们的影响力,主导整个国内艺术收藏市场往西方艺术品方向倾斜。而对本土拍卖行,则没有什么利益相关。

这就形成了一种类似在境外消费,货品却没有流入境内的尴尬局面,与进口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就好像是本来远在海外的‘诱惑’如今摆在了买家的眼前,从公司本身的运营层面上看无可厚非,毕竟有明确的政策条件可以依托。但如果说对于内地买家和内地的市场有什么大的正面影响是不太可能的,即使有影响也只能是让竞争加剧。”上述分析人士称。

所以,保税拍卖不仅起不到“救市”的作用,反而加剧了境外和境内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就像AMMA分析师所说,拍卖是否成功关键还是看拍品的品质,如果依靠拍卖形式的创新,忽视提升拍品的品质,恐怕不会有质的改变。(来源:新金融观察报)


天津市滨海新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发布了木制家具质量抽检公告,受检的20个批次木制家具中,合格17个批次,不合格3个批次。

据公告,日前,天津市滨海新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在流通领域对标称河北、广东、四川、北京等4个省、直辖市的7家生产企业生产的木制家具开展质量抽检。依据GB/T3324-2017《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和GB18584-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经公开招标,选择有资质的检验机构重点检测了外观要求(木工要求)、表面理化性能要求(漆膜、软硬质覆面)、力学性能、结构安全性、甲醛释放量等5项指标。

经检测,受检木制家具20个批次,合格17个批次,不合格3个批次。其不合格项为外观要求(木工要求)、表面理化性能要求(漆膜)、力学性能、结构安全性、甲醛释放量。其中,标称商标为“恒信摩登”的1批次床头柜样品被检出“表面理化性能(漆膜):耐液性”项目不合格;标称商标为“六木坊”的1批次床头柜样品被检出“表面理化性能(漆膜):耐磨性、结构安全性”项目不合格。

对本次抽检发现的不合格木制家具,天津市滨海新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已责令受检经销单位停止销售,并依法进行处理。消费者如发现经营者继续销售不合格木制家具的,请及时举报。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用女儿玩耍的照片定制一幅岑圣权的“童趣”,参照太太窗前的倩影,量身打造一幅民国风仕女图……定制家居的如火如荼,引领整个家居行业步入了全新的定制时代。伴随着消费升级,可以定制的除了家具和软装,还有名家的艺术作品。在诸如采墨堂、红蜓公社等艺术品定制机构的带动之下,人们对于家居空间品位及艺术的追求,让艺术品定制从高端商业空间得以步入寻常百姓家。

    市场扫描

    艺术品定制

    走俏家居市场

    据悉,2008年后,由于不少五星级酒店、高档会所、私人豪宅、品牌企业办公楼悄然萌发的艺术装饰理念,使得艺术装饰在2010年之后开始蔚然成风,并于2011年前后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一线城市催生了提供艺术品定制的专业服务机构。2013年前后,名家艺术品定制开始从商业空间,步入家居空间。在经历了3年多的发展和沉淀之后,针对家居空间的艺术品定制市场眼下正变得日趋成熟。

    “早期的艺术品定制,就是单幅主题作品的定制,如今的艺术品定制,更像是根据个体的文化修养、审美趣味以及艺术品位,量身打造的一整套艺术软装。以采墨堂为例,可以定制的不仅有字画,还有雕塑、紫砂壶、流水等其他类别的装饰摆件。在具体的定制过程中,不仅涉及到主题定制、尺寸定制,还涉及到与整体家居空间在色彩、风格和调性上的匹配。如果你想要更加个性化一点,也可以用个体的记忆、肖像等作为创作蓝本。”采墨堂艺术生活馆馆长漠阳认为,眼下针对家居空间的艺术品定制,严格意义上来说,其实是艺术软装的整体定制。

    在漠阳看来,艺术品定制走俏的背后,是消费升级所带来的巨大潜在市场需求,以及艺术品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给养,对于家居空间的重要性。对于四白落地的家居空间而言,想要看起来不单调,挂上一幅字画既可补壁增色,给家庭生活添加几分诗情画意;家居空间的艺术品,除了可以作为装饰,还可以衬托主人的优雅与内涵,在欣赏与享受艺术美的同时以求修身明理。与此同时,家居空间的艺术品,还可以提振家居气色,调节家庭风水。除此之外,字画特别是名人字画就像黄金等稀缺矿藏一样,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升值空间和收藏价值。

    消费指南

    如何定制

    适合自己家的艺术品?

    根据记者了解,针对家居空间艺术品的定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的艺术品定制,另一类则是高端名家的艺术品定制。普通的艺术品定制,一般都是由美院的学生和专业的画师来完成,收费通常只需要几千元即可。如果是高端名家艺术品定制,价格则要去到几万到上百万不等。

    红蜓公社总经理龙隆介绍说,3万-10万这个价位上,可以买到一些当代知名艺术家的小件作品和一些处于上升期的年轻艺术家的中等尺寸原作精品;10万-50万这个价位,可以定制许多已在社会上建立起知名度的艺术家作品,包括挂画、雕塑或现代艺术品等;50万-100万的价位,可以很方便地买到很多有实力、正攀登艺术巅峰的名家之作,比如说中等尺寸的雕塑作品、装置艺术品等。

    采墨堂艺术生活馆馆长漠阳提醒,如果想让艺术品与空间搭配的效果更为出彩,最好在硬装出设计草图的阶段,便让诸如采墨堂、红蜓公社这样的专业艺术品定制机构提前介入。如此一来,可以让艺术品与装修风格、色彩及尺寸更为匹配。不过,需要提醒的是,目前能够为家居空间提供名家艺术品定制服务的机构并不多,因为一个好的定制服务机构,不仅要能从历史文化、艺术内涵、空间布局上提供艺术品陈设的建议,并熟悉国内外艺术家市场与艺术品类目,而且要了解不同家居风格的艺术品选配要点。

    (来源:南方都市报)


    记者从绥芬河铁路南站货场了解到,最近一周原木过货量大幅增加,平均每天到货在10列至15列,原木占一半左右。本周白松、落叶松价格小幅上涨,其他树种价格相对稳定。9日,记者在铁路南站货场看到,停靠在铁路线的木材车辆占据了大部分铁路线,装载原木的列车数量最近有所增加。据绥芬河市一家经贸公司的木材销售负责人介绍,在经历半个多月的升温后,本周价格上涨趋势放缓,白松和落叶松价格小幅上涨,涨幅在每立方米20元左右,其它树种价格基本保持在上周的水平。过货量持续上涨,其中原木过货量增加明显,平均每天到货量在8列左右。
    据绥芬河市南木材一家加工厂负责人介绍,受季节因素影响,北方建筑工程相继开工或准备开工,绥芬河木材供应主要集中在东北、京津以及河北一带,北方建筑工程项目开工对于绥芬河市木材使用量起到很大带动作用,最近白松、落叶板方走货速度比较快,工厂订单比较紧,工人加班加点,大多数木材加工厂也将迎来一年中最为忙碌的黄金季。
    阅读全文
  • 《水浒》108将木雕雕花木床,巴渝民俗博物馆藏品。满金雕花家神龛被誉为“中国第一龛”,国家二级文物,现藏于渝北区文物管理所。满金雕花床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镇馆之宝,渝派木雕家具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第一床”。

    在渝北巴渝民俗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件“《水浒》108将”木雕,这是渝北区木雕艺术家姜凤鸣的作品。

    昨日,记者找到姜凤鸣时,他正在自己位于渝北翠湖路的老房子里埋头雕刻,工作台上全是雕刻工具,大大小小地摆满了一桌。他说,平时用到的工具有上百种。

    姜凤鸣的木雕,只是渝北木雕文化的一部分。一代代渝北木雕匠人,曾在这里创造出独特的“渝派木雕艺术”。

    从乡村木匠到木雕艺术家

    姜凤鸣居住的老房子就是他的工作室,不到100平方米的房子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木雕作品,甚至家里的椅子、烟缸、桌子等家具也基本都出自他手。他说,自己曾经是个木匠。

    姜凤鸣出生于1951年,从小在渝北乡下的村子里务农。1968年,为了挣更多的工分,17岁的姜凤鸣开始学木工。从此,渝北多了个“姜木匠”。

    1989年的一天,姜凤鸣听人说当时的江北县文物部门要做工艺品展览,邀请有木雕技术的人参加。这时候姜凤鸣才知道,木头除了可以做家具,还可以做成艺术品。于是姜凤鸣用了数天时间,做出来一支拐棍和一对狮子参展,“当时得了二等奖和三等奖,一共有30块钱的奖励”。

    从此以后,姜凤鸣开始下决心,要从“木匠”变成“木雕艺术家”。

    没学过美术一年雕出108将

    在1989年的重庆,搞艺术是件新鲜事,姜凤鸣说服妻子卖掉家里存的粮食和腊肉,换回了足够做一年的木料。

    从木工到木雕,起步都是很难的,姜凤鸣说自己在那段时间几乎天天6点起床,凌晨才睡去。对于没经历过正规美术训练的姜凤鸣,他必须按照比例把雕刻的对象画在纸上,再一点点通过木头临摹出来。这时候他得到一册“《水浒》108将”的画册,于是就开始临摹108将。

    “刻《水浒》里的108将也需要很多想象力,因为他们在书上是平面,而我要把他们刻成四个面。”姜凤鸣告诉记者,从选材到打磨成型,要经过七八道工序,难度很大。

    花了一年时间,“《水浒》108将”雕刻完成,很快轰动业界,参加了市、县级的多次展览,并被巴渝民俗博物馆所收藏。

    与木头相伴46年雕出“民间味”

    25年来,姜凤鸣还雕出了“三国73将”、“八仙过海”以及木雕《清明上河图》等2000余件作品。交谈中,记者注意到他的手指比普通人粗了不少,满是老茧。“这都是46年来天天弄木头造成的。”

    “有过艰辛,去景区卖木雕被商贩骗过,差点就放弃了。得过一些奖,也被评为了‘巴渝十大民间艺术家’等称号。”对于荣誉,姜凤鸣显得并不是特别注意,神态远没有说起木雕的时候的那种兴奋。

    对于姜凤鸣的木雕作品,渝北区文联相关专家评价说:“虽然没有学院派的端庄,但也正因如此,他的作品并不程式化,是实实在在的民间味道。”

    渝北木雕

    曾是重庆雕刻艺术之巅

    渝北的木雕艺术,不止姜凤鸣一人。

    渝派雕刻工艺形成于清中晚期,其主要应用在家具制作和建筑构建装饰上。以其雄伟、稳重、华丽的艺术风格,深受人们喜爱。渝北在清中晚期,曾是渝派雕刻工艺水平发展较高的地区之一,从遗存大量的木雕工艺品可见当时的发展状况。

    渝北区文物管理所所长刘鸣告诉记者,渝派雕刻工艺刀工细腻,做工考究,精雕细琢,形成富丽华贵、雍容繁缛的工艺特征。陈列在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的金髹满金雕花架子床、家神龛为代表的家具,就是渝派雕刻工艺的代表作,体现了渝派雕刻工艺品的最高成就,成为重要的工艺瑰宝。

    临空都市报记者王拓


    图1明晚期喷面无束腰书桌、瓷墩、圆几及架子床图2明晚期牙板挖束腰画桌、矮榻及瓷墩

    文、图/朱宝力编辑/蔡静琦

    核心提示>>>

    明人室内的家具相对较少,摆放疏朗,常常一器多用或移动使用,功能的区分尚未细化,但在设计制作时,必须对家具的侧面乃至背面的处理都要重视。

    人物名片>>>

    朱宝力,1971年进入北京金漆镶嵌厂,曾任修旧组负责人,2002年成立万华堂明清漆艺工作室,现为中华文化促进会木作工作委员会委员。

    由于地区气候形成的民族生活习尚和室内光线较暗等原因,明人相对于清人更经常地在庭院、敞轩中活动。明代中期后,私家造园成风,“一命以上(按:指从基层的朝廷命官以上),中人之家,必有园林声伎之奉”(见《金瓶梅资料汇编》·侯忠义、王汝梅编),家具的移动十分频繁,尤需结构牢固,造型轻巧。根据实物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明代中期后,家具的设计和制作更趋减重。明代家具的设计和制作始终在牢固与轻巧之间权衡着,有些日用类家具甚至为了轻巧而牺牲一些牢固。例如,四足凳无枨无托泥,极轻便,在明画中非常多见,而实物存留至今的却很少。明代时,两广等地区生长有多种硬木,不全依靠进口,但做为家具用材,长期未被上层社会首选,与当时人们习惯于移动使用家具,而硬木沉重、型大有关。为了更牢固,明代的漆饰家具常常通体内外连同反底都使用蔴、棉布缠裹,底胎则首选用杉木,取其灰、蔴的附着性强,质轻,不易散架、变形,较耐虫蛀、糟朽。连在北方的宫廷及民间漆作生产的高档漆饰家具也大量使用从南方采运的杉木制作,买价贵于一般杂木。

    图3铁力木反底挖缺大翘头案图4明晚期的紫檀可拆合平头案

    明人室内的家具相对较少,摆放疏朗,常常一器多用或移动使用,功能的区分尚未细化,但在设计制作时,必须对家具的侧面乃至背面的处理都要重视,箱、橱里面的枨带也常常刨圆,使手感舒适。对于纹饰只做正面文章的明代高档家具,尤其需要注意甄别它是否臆造或是原素地后添加纹饰者。明代家具的单体移动性与清代家具注重功能配套的群体固定性形成了较明显的风格差异,除了柜橱之外,其他家具的造型设计与制作也体现出了这种差异。例如:明代家具的喷面出沿宽者相对于清代家具为多,更便于搬移;明代家具的束腰相对于清代家具往往要高,腿木贯之,内侧拉性强,不易摇晃;明代家具的供桌、壁桌等陈设类的桌子多有束腰,但日用类的桌子却常为减重而不做束腰(图1)或者在牙板上挖进束腰(图2);明代家具的腿部内侧作减重性挖缺者较清代家具为多,而大案“如台面阔厚者,空其中”(见《长物志》卷六·天然几),即反面常挖缺以减重(图3),或可拆解、插合(图4);易携的折叠桌与多用的展腿桌(图5)在明代是十分实用的家具,清代时则渐淘汰,或演变为装饰性的造型;明代家具上的罗锅枨多为最牢固的顶牙样式(图6),下移者少,更少有与矮佬、卡子花、劈料作、裹腿作等相结合的造型,它们流行于清代;明代家具的底座又称“车脚”,矮而轻,高度仅一寸半左右(图7),便于搭抬行走,但在清代时则多加高而变重了。


    图5明晚期的黄花梨可拆合展腿方桌图6明晚期的书房陈设图7明晚期的带底座衣箱

    明代家具的纹饰多卷草纹,螭龙的形态亦类其卷曲圆状,俗称“草龙”,少有方折如汉玉“拐子龙”者;而清代时,“拐子龙”在家具的纹饰乃至造型上的影响逐渐增大了。例如,明代家具造型中的三弯腿多圆弧而拐之,清代家具造型中的三弯腿则常垂直而拐之,这与家具纹饰的时代流行风格是一致的。

    学者马未都先生将明、清不同时期瓷器的纹饰与明、清家具的纹饰对比,做了精辟的分析:“麒麟作为瑞兽,明朝瓷器上大量绘制,明代中期时,麒麟一定为卧姿,即前后腿均跪卧在地;而明代晚期至清代早期,麒麟一定为坐姿,前腿不再跪而是伸直,但后腿仍与明代中期相同;进入清康熙朝以后,麒麟前后腿都站立起来,虎视耽耽,这一规律,无一例外”。又,“黄花梨木凤纹大柜,门板满刻凤纹,姿态各异,大头细颈,尾羽飘逸,这类凤纹,康熙青花瓷器上比比皆是,而更早一些的明代晚期,一定寻不到如此灵动的凤纹”。又,“灵芝纹是瓷器常见纹饰,明朝所绘灵芝远不如清代生动,尤其是康熙晚期至乾隆早期,灵芝纹的表现比比皆是”。以上的分析引自《北京文物精粹大系·家具卷》中“明清家具的纹饰”一文,可资借鉴。

    笔者观察到,一些明式硬木家具原配的油画或漆画的风格较晚,明显为康熙中期至乾隆早期所作,表明同造型的家具往往被估早了年代。

    图8明晚期,箱、匣上流行图9黑漆描金云龙纹药柜

    明代大多数箱、橱类家具的提手作两端撇出式(按:须与清代中期以后的疙瘩轴提手区别),其内径宽大,便于穿手握提(图8),清代家具的摆放位置较为固定,多采用小巧内勾式;明代家具的锁插、面叶多为条形及横长方形,清代时尤重正面精美,多为菱花、如意及圆形;明代家具的拉手多为简洁实用的圆环或方环,花式复杂者较少;明代柜橱的穿锁部位多用屈戌(注①)(图9),直至明末清初的动荡时期,才流行坚固的铜铸钮头,并于清代前期成为定式。

    以上所述是明代家具的普遍特征,但出现早于流行,清代家具的某些特征最初生成于明代,不宜看得太死,要综合整体的风格再做判断。下面结合部分实例进行分析。

    图10明早期的朱漆顶牙罗锅枨酒桌图11明鲁王朱檀墓出土的朱漆顶牙罗锅枨酒桌摹本

    朱漆酒桌(图10),高85厘米,长98.5厘米,宽49厘米,出自晋南。“酒桌”是约定俗成的名称,严格地说,腿在四角者称“桌”,此种家具的腿部缩进,属于案形结构,由远古人们席地跽坐进餐用的矮足食案演化而来。其造型为平面无翘头,带拦水线,冰盘沿,牙板瘦窄,插肩榫式剑腿,前后设顶牙罗锅枨,两端设双直枨;牙板与腿的边沿皆起灯草线,腿面饰双线,短枨打洼铲委角线。其高拱弧形顶牙罗锅枨为独木制作,呈现明显的三角支撑作用,设计具有早期性,应为明代早期制作。从山东鲁王朱檀(公元1370~1411年)墓出土的一件朱漆酒桌(图11)也表明,顶牙罗锅枨的造型在明代早期的高档家具中已经流行了。此桌以杉木制胎,通体糊细蔴布,披灰,髹朱漆,灰底坚实,漆质优良,色泽庄重。由于年代久远,反底较为粗做的漆、灰剥蚀已尽,木质风化明显。其年代、漆色等特征表明,它的最初主人身份非同一般,可能亦属于明朝宗室的成员。

    宋、元时期,家具的腿间流行用直枨加固。明代时,除了用直枨以外,还流行用顶牙罗锅枨加固,其拱顶与牙板相抵,变平行支撑为三角支撑,更加牢固。在明代家具中,罗锅枨下移者少,加矮佬、卡子花者更少。下移罗锅枨的装饰性强,富于变化,但力学强度则逊于顶牙罗锅枨,它广泛流行于家具较少移动的清代。

    注①屈戌:

    柜橱类家具的发展成熟在家具系列中相对较晚,迄至明朝万历年间,其穿锁饰件基本沿用房门上的屈戌样式,分单屈和双屈两种。单屈者上下分列,其下者穿环状拉手;双屈者其下孔穿环状拉手,使用最多。由于柜橱上的屈戌既不能做得很粗硕,也难再加以美化,因此难以满足安全及装饰的需要。铜铸的钮头于明末清初开始流行在柜橱上使用,至清代前期时成为定式。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