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具原材料迎来涨价潮或成四季度主旋律
详细内容

家具原材料迎来涨价潮或成四季度主旋律

时间:2020-10-30     人气:1466     来源:顺德家具网     作者:
概述:国庆以来,“原材料涨价”这个话题热度不减,随着接下来“双11”、元旦家具消费旺季到来,成品企业订单增长,原材料市场供不应求......

  原材料涨价年年有,2020疫情年的原材料涨价,对家具小微工厂冲击尤其大。


  国庆以来,“原材料涨价”这个话题热度不减,随着接下来“双11”、元旦家具消费旺季到来,成品企业订单增长,原材料市场供不应求,“涨价”有望成为整个第四季度的主旋律。


  1  


  涨价效应向终端蔓延


  从国庆原材料涨价到现在差不多1个月的时间,我们发现除了众多的原材料涨价函,也出现了成品家具工厂的涨价函、涨价公告:芝华仕宣布从10月9日开始涨价。不过相对于芝华仕的价格定位,对于其目标消费群体来说,宣布涨价更多可能是营销手段,对于消费者实际影响不大;又如顺德某生产按摩椅的家具企业,在原价基础上上调80-100元/台。按摩椅的主要消费群体是企业单、工程单,个人消费者相对较少;唐风汉韵木空间也宣布涨价,该品牌属于小众设计师品牌,消费者相对高端;定制家具品牌以“新品涨价”,推出无醛板材产品,无醛板材产品价格高于普通板材产品。


  从原材料市场到终端消费市场,第一波宣布涨价的成品企业有以下属性:做工程单为主的,本来定位高端的,推出新产品的。他们的涨价,或者对于大众消费者来说没太大感觉,或者是大众消费者可接受的。


  一般来说,从上游原材料工厂,到下游成品制造工厂,再到终端消费者市场,原材料涨价潮造成的影响力是逐步递减的。


  家具成品制造工厂在面对消费者时,通常不会以特别明显、赤裸裸的方式涨价,而是会通过其它手段来消化上游原材料涨价的压力。


  常见的方式有:①以自动化、智能化生,提升生产制造的效率,减少人工;②优化内部研发、生产、销售的管理体系,强化文化凝聚力,加强培训等多种软性力量驱动发展;③加大与供应商的合作,通过“以量换价”的方式获取原材料原价甚至是更低的价格;④对原有的产品价格体系进行调整,以维持产品在市场的原价或者小范围地不易被察觉的价格浮动;⑤推出新产品,在新产品上上调一定幅度的价格。


  总之,家具制造厂家多数会选择自我消化,或者相对比较温和的方式应对涨价潮。这也是为何年年都有原材料涨价,而消费者在市场购买家具时却实际感受不强烈。


  2  


  涨价潮对小微企业影响大


  涨价潮大概率会蔓延至2020年年尾,在不能直接大幅上调产品价格的情况下,面临越来越残酷的市场竞争,不少小微企业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能不能扛过“冬天”,对于众多的小型家具工厂来说是个未知数。


  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于规模企业来说,可能是机会。


  10月19日,中国经济重磅数据公布: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722786亿元,同比增长0.7%,三季度增长4.9%。在这个基础上,分析家居行业上游房地产的现实销售与未来销售,居民的购买能力相关数据,会看出未来的增长依然是向好的。从一些规模企业发布的销售数据看,第三季度的增长表现也是很可观。因此,对于这些家具企业来说,“开源”一定是放在“节流”的前面,只要订单量源源不断,哪怕最近利润有所下滑,也不影响企业的发展。


  2020年很难,但是也不乏像慕思这样筹备上市的企业,准备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涨价潮之下,或导致家具品牌集中度不断提升,小工厂不堪生存压力,与此同时,规模工厂却不断进步。


  家具生意的门槛将越来越高,家具企业会朝着越来越智能化、越来越注重创新的方向进化。(来源:第一家具网)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在家居行业中,有一个庞然大物般的同行存在。2019年,这家公司营收100多亿,净利超过23亿,占据插座市场超过50%的份额——它就是公牛集团。


      2015年,公牛市占率是30%,而第二名的市场份额却只有3%左右,剩余的近七成市场份额被众多中小企业占据,市场呈分散的态势。


      蚂蚁型的分散市场,常常是产业巨头们的觊觎对象。加上技术壁垒低,毛利率高,一向善于破坏型创新的小米瞅准了机会,一年实现销售收入1.25亿。


      2019年公牛招股书上,小米被列为国内品牌中唯一的竞争对手,你以为小米有了与公牛抗衡的态势,但故事并不是这样的。


      公牛的市占率从2015年的30%上升到了近60%,而同期,小米插线板业务在2017年达到顶点后开始回落。2016-2018年,小米插线板业务的销售额分别是1.21亿、2.25亿、2.09亿元。2019年,小米插线板的母公司动力未来,全年销售收入为3.3亿,尽管插线板的销售收入未知,但是说下公牛的数据,你就知道那并不重要,50.53亿,你品一下。


      01


      公牛到底有多牛?


      可以简单的对比一下:


      当小米插线板年入1.25亿时,他就成为了这个行业的三巨头之一;而公牛插线板年入100亿,相当于行业第三的80倍之多。


      公牛在行业中不可撼动的地位,不言自明。


      就以2015年小米搅动行业的那款插线板为例。看到市场反响后的公牛,仅用3个月就研发出了一款几乎一模一样的USB插座。


      值得一提的是,公牛这款插座比追求极致性价比的小米还便宜1元。当时数据显示,新产品推出不到7小时,第一批5万个就售罄。


      这还不是公牛的厉害之处。


      事后,公牛将这款插座的价格逐步提升到了59元/个,但丝毫没有影响到它的销售量。


      这不是针对单款新品的提价。其实自1995年以来,公牛的价格都会比市场均价贵50%-60%,有的甚至贵上3倍。但这几乎没有在销量上造成大的震荡,可谓卖得贵也卖得好。


      02


      公牛“牛”的不行


      这家公司营收分别为44.59亿元、53.66亿元、72.40亿元、90.65亿元、100.4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亿元、14.07亿元、12.85亿元、16.76亿元、23.04亿元。


      根据公牛电器招股书披露的信息,公牛电器电商端的销售额自2016年的3.4亿增长至2018年的8.3亿元。在天猫上,公牛的插线板销售额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超过60%。


      在插线板领域,公牛仍旧一骑绝尘。


      这个辉煌的故事被人说了无数遍,但它反映的业界形态更值得人深思。小米的竞争对手是公牛吗?你可以说当初对标的一定是公牛,但是它碾压的却是那些已消失在尘烟中的小品牌。


      换句话说,如果小米不出现,随着公牛的品牌影响力和产业集中度不断扩大,这些小品牌早晚也会消失,只是本来干掉他们的是公牛,而当时的公牛还没开始发力而已。


      联想到家居行业的其他领域,这其实是一个产业进化的问题,家居产业多没有技术壁垒,那些有可能被碾压的小品牌该怎么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有可能突围出去占据市场份额的企业,更要抓紧时间,因为巨鳄随时可能出现。比如现在还呈现分散态势的门窗行业、软装行业等,谁先利用好资本的力量,谁先做到集中,未来就属于谁。


      当然公牛的产品属性与其他领域不一样,它已经成为一个充分的消费者品牌,那些更容易被消费者认知的产品,更容易产生寡头,所以在消费者主权意识不断崛起的时代,如何更好地触达消费者,也是重中之重。


      03


      未来公牛长什么样?


      年报显示,公牛集团在产业发展方向上,将稳步推进“智能电工生态战略”,围绕家庭装修场景,推动现有产业的智能化升级,加快智能开关、智能门锁等新品类的拓展,为消费者提供安全、舒适、便利、智能的电工及照明解决方案,力争成为家装智能电工及照明领域的引领者。


      渠道上,除了有大家耳熟能详的、不能撼动的100多万家传统经销商,2019年公牛还进一步开拓了灯饰渠道、ToB渠道,并与融创集团、金地集团等多家大型房地产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在嵌入式产品领域与索菲亚、欧派、曲美家居等企业达成合作。


      提到智能家居你能想到公牛吗?应该不能吧,但是人家已经开始拓宽新的渠道了,产品铺开只是时间问题。


      这也是公牛的另一个牛,提早布局。


      当公牛在年报上说小米是他的竞争对手时,有没有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先不说小米插线板业务只是诸多业务中的毛毛雨,小米不会强势发力这个版块,因为公司业态和竞争范畴不一样,单说公牛接近60%的市占率,只要不断迭代产品,优化渠道,小米怎么能构成威胁,那它为什么说小米是竞争对手?说明他的格局和视野之大,定位早已跳出了插线板领域。


      也唯有此,才能突破销售收入的天花板。


      从这些细节,我们就能看出伟大的公司自带的伟大基因。


      但对于公牛而言,市占率达60%,是优势也是劣势,说明再向上突破很难。数码配件等品类早几年就开始布局,但始终没有大的提升,因为与小米、华为比起来,品牌认识和销售渠道配比上都不占优势,所以靠品类扩张困难重重,这时,公牛更该靠的是产品向智能化升级,同时深耕家居领域渠道。


      所以,该想想自保问题了,尤其是智能家居企业们。


      在国内市场,智能家居领域已经被多方大鳄强势瓜分,手机厂商有小米、华为,互联网厂商中百度与阿里最具代表性,传统厂商有海尔与美的,围绕该领域的创新企业有欧瑞博、艾特智能、如影智能等。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特点,但智能家居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类,目前也只有这两类体现了充分的竞争力,一类是消费者品牌,消费者购买时具有了一定的品牌忠诚度,如小米、华为、海尔等这些大众品牌,一类是渠道品牌,与物业和地产公司合作,重点在智能系统的安装和智能小区的建设上,比如国外品牌施耐德等。


      如果这两点都没有优势,那么趁着大品牌的渠道下沉还不充分,抓紧下沉市场未尝不是条出路,用智能的“新”为吸引力,让小镇青年们,感受到极致性价比和新鲜感,帮助他们提升生活品质,也是帮助自己提升竞争力。


      但所有这些的前提是产品要过硬,别忘了公牛当年独霸市场靠的就是过硬的产品品质,还有清晰的品牌定位。


      或许可以考虑下公牛的渠道?不是竞品的地方,一切皆有可能,在它打败你之前,动手吧。


    来源:新浪家居

    阅读全文
  •   天猫双11预售首日,阿里巴巴副总裁裁汤兴(平畴)宣布,在2021财年内,阿里巴巴旗下全屋定制和家居制造平台“躺平智造”,将在100个城市发展20000家合作门店,预计合作品牌将达200个。


      据了解,躺平是阿里巴巴旗下的创新业务,模块包括躺平APP、躺平家居、躺平供应链、躺平智造等。


      在2020年阿里家装生态战略峰会上,淘宝产品技术负责人、躺平业务负责人平畴介绍,作为阿里巴巴旗下家居家装平台,躺平业务为整个天猫家装和淘宝家装提供全链路数字化支持。


      在传统模式中,获客难、成本高、设计生产不对称、交易链路繁杂是长期困扰全屋定制家居的几大烦恼。


      客人从哪儿来?预算多少?要什么风格?缺乏精准的数字信息标签,就会导致获客成本高,企业增收难。同时,设计师制作的渲染方案顾客很满意,但到了生产环节却产生了很大偏差,设计生产不对称,不仅导致成本巨大,甚至还会影响商业口碑。


      另外,全屋定制并非快消品,交易链路复杂、生产周期长,任何环节出现的问题不能在第一时间解决,交付结果就会大打折扣。


      因此,阿里躺平的诞生,旨在在这些痛点上有所突破。


      在设计上,阿里推出躺平设计家。这个软件的前身是室内设计软件Homestyler, 2017年6月居然之家从Autodesk手里买过来,更名为居然设计家。遗憾的是,设计家并没有在居然之家真正发展起来,也没赶上数字化的班车,甚至有点搁置了两年。


      两年后,阿里高举高打,以7.6亿元收购居然设计家50.67%的股权,并向设计家增资3.5亿元,通过转股及增资,阿里巴巴持有设计家60%的股权,居然设计家易主。


      投资完成后,居然设计家再次变身“躺平设计家”。时隔不久,2019年10月阿里官宣投资三维家5亿元。短短半年时间,阿里已经在软件领域砸了16.1亿元。


      自从阿里接手以来,最早的确引起了市场的一些波澜和讨论,包括竞对的侧目和讨论,但随后躺平设计家的发展不温不火,一直也没太大声势。


      阿里在花钱的事情上一向高调大方,2019全年躺平设计家净亏损3.03亿元,2020年1-6月亏损1.59亿元。


      财务报表反映了躺平的业务发展现状。当然,现阶段的亏损可以当作是战略投入,对阿里来说,不算什么,一上来就赚钱也不太可能,更何况作为最晚入局的选手,再加上赶上2020年疫情,业务进展难免会受一些影响。


      过去,家装产业重线下体验、价格不透明、交付非标准化、服务流程复杂,被称为零售领域最难被线上化改造的行业。


      但随着5G技术的发展,及3D技术在商业产品中的运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快速融合,躺平设计家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希望为家居生态链上包括家居品牌、设计师、家装企业、定制工厂一套行之有效的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躺平设计家已经拥有1000万+全球设计师、10万+行业合作商家,100万+全球最大真实商品3D模型库,是设计生态产品、3D场景化产品、终端导购产品、装企履约产品、协同集合。


      与此同时,针对高度依赖现场量房和整体设计的制造端,躺平智造推出SaaS平台,设计经营制造智慧门店体系,将线上和线下业务进行衔接。


      在用户端上,阿里推出躺平APP和淘宝“躺平”频道。


      在淘宝APP中搜索“躺平”后,可直接触达其淘宝APP内的家装家居小程序“躺平”。与独立APP不同的,小程序版“躺平”主要用途在导购,用户可在其中一键购买喜爱的家装物品。


      除了承载淘宝中家装类产品种草使命,APP版“躺平”涵盖的范畴更宽泛,将自身定位为以“家”为中心的生活方式类社区产品。


      概括来讲,就是通过躺平APP和淘宝“躺平”频道,为搭配设计师、品牌方以及设计师中心制,提高设计师品牌度,最终将此反应在终端销售。


      最近,躺平设计家在疯狂签约战略合作,相继与生活家家居、沪尚茗居、icolor爱客装修、仁豪集团等几家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据说今年还要与200家品牌合作。


      但是这些战略合作协议究竟能否产生价值,还需要看企业是否真的会使用躺平设计家的产品。


      家居家装是一个极其传统的行业,也被互联网、数字化等浪潮“折腾”了好几年,行业内打打杀杀从没断过,但是在这条赛道里,还没有一家企业能否真正脱颖而出,大家各有各的烦恼,至今还无人没有谁打造出足够稳固的护城河和规模效应,真正为行业带来变革。


      根本原因在于,整个产业数字化的发展链条,并没有真正打通,都是割裂的孤岛状态,并没有完全贴近企业长远发展的需求。


      伴随着家居行业的扩大和数字化交易革新,产业数字化是一条漫长的路,“是否有足够的中产以上目标用户支撑,躺平在线上强调设计的美感与销售的统一,这对设计师能提供多少扶持与帮助,是否能为企业完全打通前端的设计、营销与实施交付以及是否有整合产业链的能力”,这些问题都是躺平必须要面对的命题与挑战。(来源:亿邦动力网)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