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代木工独撑红木宫灯\解读《木材防腐工厂安全规范第1部分:工厂设计》
详细内容

三代木工独撑红木宫灯\解读《木材防腐工厂安全规范第1部分:工厂设计》

时间:2020-10-11     人气:881     来源:     作者:
概述:罗昭亮师傅在作坊内组装小型红木宫灯。匠人志中国心广式红木宫灯,起源于明朝,闻名于清朝,曾为明朝贡品。清朝出口海外,被称为“中国灯”,并以精雕细琢的红木、绚丽多姿的沙玻璃、灯形高端大气等特点,征服了国内外的宫灯迷。一盏最简单的宫灯,要经历开料......
罗昭亮师傅在作坊内组装小型红木宫灯。

匠人志中国心

广式红木宫灯,起源于明朝,闻名于清朝,曾为明朝贡品。清朝出口海外,被称为“中国灯”,并以精雕细琢的红木、绚丽多姿的沙玻璃、灯形高端大气等特点,征服了国内外的宫灯迷。

一盏最简单的宫灯,要经历开料、刨光、出榫、凿眼、拉花等多道工序,且基本上每一步都要用机床配合。

能够坚持全手工制作红木宫灯,在广州,恐怕只有罗昭亮一人。

随着上海、北京、广州三家老字号宫灯厂倒闭,传统红木宫灯制作技艺的传承只剩罗昭亮的艺华美术工艺厂这一盏孤灯。

他靠摩托车配件的买卖补贴宫灯制作,他靠变卖房子支撑技艺的延续,他靠年轻时的梦想在54岁拾起宫灯的手艺。今年罗昭亮77岁,虽有儿女传承技艺,但他没想退休,还想将梦实现下去。

策划:林波陈琦钿

统筹:新快报记者辛捷恺

采写:新快报记者李应华

摄影:新快报记者李小萌

匠史中国灯广州造

岭南画绘就“中国灯”

红木宫灯起源于明朝,清朝时最为出名,由广州人发明,在明朝曾是贡品。最初的宫灯,是用木架蒙着丝绸做成的。在玻璃制造传入中国后,才改用玻璃作灯壁,有了毛玻璃后又开始在灯壁上作画。在广东发明了可装卸的宫灯之后,清朝的宫灯还成为了出口商品,很受外国人的喜爱,被称为“中国灯”……说起红木宫灯的威水史,罗昭亮打开了话匣子。一直到了近代初期,广州中华宫灯厂曾拥有450名工人,宫灯产品远销海内外,盛极一时。

南方的红木宫灯制作技艺特点是在玻璃上作画,而北方的白木宫灯材料是北方白木,宫廷画师在丝绸上作画。罗昭亮说,在明朝郑和下西洋时,从缅甸、泰国、越南等国大量进口各种红木。广州的木雕艺人将这些珍贵的红木精雕细琢,发明了可装可拆的红木宫灯。

随着时代变迁,历史中的“名贵贡品”逐渐式微。上世纪90年代,经营半个多世纪的中华宫灯厂宣告倒闭,宫灯艺人四散,或转行或转做家具,从事宫灯的人屈指可数。

木工世家传承技艺

罗昭亮告诉记者,他可以说来自木工世家,其父亲是一名“斗木佬”,叔父则是“挑花佬”。他现在做宫灯,两样技能都要用到,后来女儿也随父入行,为的是继承这项技能。

罗昭亮对宫灯的最早印象是在初中时,每天都要经过大南路的中华宫灯厂,看到橱窗里美轮美奂的宫灯,他常常被吸引住,站在橱窗前久久不愿离去。“当时我就想,要是有一天我也能亲手制作出这样的宫灯就好了。”他回忆。不过,在宫灯行业兴盛时,罗昭亮没有从事宫灯工作。

1993年,已经54岁的他,毅然由摩托车配件生意上转行做起了宫灯。在行业式微时入行,罗昭亮面临着重重困难。近20年过去了,全国坚持专做红木宫灯屈指可数,罗昭亮带领位于白云区江高镇神山两下村的红木宫灯厂成为广东唯一一家宫灯厂。

匠事罗昭亮卖房补贴宫灯厂

老宫灯价高难卖有待创新突围

最初几年,罗昭亮的宫灯厂经常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靠摩托车厂的收入勉强维持运营。他记得最惨淡的是2004年,厂中仅卖出1个宫灯,为了维持厂内的经营,罗昭亮卖了两套房子,用光了毕生的积蓄,并向银行贷了款。“宫灯的技艺是珍贵的传统文化,不能失传。”抱着这个想法,罗昭亮咬牙坚持了下来。

“屋都卖过了,为了宫灯厂,没有什么不能卖的了。”为了宫灯厂能够运营,他也一口气将自己种的盆景卖掉大半,加上作坊同时做一些红木的小摆件,他终于渡过了最难熬的时期。

如今,宫灯销售又遭遇了瓶颈:制作红木宫灯都是选用上乘的木材,玻璃画也多是手绘,高成本导致销售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最普通的宫灯也要1000多元,贵的要上到几百万元。另外,具有浓厚古典色彩的宫灯也很难与周围的环境搭配。因此,传统的红木宫灯销售一直集中在大型酒家会所、装修公司、博物馆等。

“普通的家庭买不起我们的宫灯,有能力买的,家居装饰的风格又不一定适合宫灯。”罗昭亮说。为了解决销售渠道面窄的问题,罗昭亮在设计上下工夫。“灯饰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是水晶灯,我们正在尝试在宫灯制作中加入水晶的元素,将中西式风格融合在一起。”罗昭亮介绍,经过一番摸索,中式的水晶灯将在年后开工制作,希望能打出一条生路。

匠心

以前坚持办厂的时候,工人们都劝我不要继续干了。但我从长远来看,有几千年历史的宫灯曾经那么辉煌,这证明宫灯的生命力很强,会有好地发展,所以我一定要坚持下去,我的后代也要坚持下去。”:罗昭亮

对话

新快报:现在宫灯厂规模怎样?

罗昭亮:之前最多有二十几个师傅,现在还有十来个师傅,都是跟了我十几年的。大家都愿意同甘共苦,像家人一样了。

新快报:有考虑过退休吗?

罗昭亮:我今年也77了,现在只能做些设计图纸的活,其余的都交给手下的师傅和徒弟了。退休的问题我也和家人商量过,等再做几年吧。我会把厂交给儿子和女儿,让他们接着搞下去。

新快报:有没有考虑过要开班授徒?

罗昭亮:开班是有,但是授徒就不敢说,我有在白云区各个学校开兴趣班,让小孩子对传统的功夫技艺有个认识,我女儿也有在小学教兴趣班,专门教学生画玻璃画。宫灯的玻璃画不简单,要画在毛玻璃的一面,是反着的。

记者体验

榫口,你真的好难拼接

与采访时交谈的轻松不同,当记者提出希望亲手尝试制作宫灯时,罗昭亮立即严肃了起来,“来我作坊的师傅起码都有三四年经验,在我这里也要学半年才能掌握一个流程的。”他告诉记者,开料、刨光、出榫、凿眼、拉花……基本上每一步都要用机床配合,没有经验的人使用风险太大,“这样吧,你来试试最简单的一步,就是组装好了。”罗昭亮大笑着拍了拍记者的肩膀,“你会领略到传统木工技艺的厉害。”

罗昭亮放置了一个红木宫灯的半成品,六边形的灯罩已经组合起来,记者只需把灯罩安装在灯座上。由于全部是榫口拼接,灯罩底部有六处凸出的榫位,分别对应灯座上的六个榫口。“一只手拿着对准了,另一只手一拍固定就好。”罗昭亮说。

说得倒是轻松,记者拿起灯罩之后才发现,六片木方组成的灯罩其实并不稳定,稍一用力六边形就歪掉,好不容易有三个榫位对上了榫口,另外三个又歪掉了,一只手永远操作不来,好不容易用双手扶住了全部六个榫位对准却用不上力。“师傅,搭把手吧……”无奈之下记者只好向罗昭亮求助,“我们这里的工人可是一个人要组好一个灯的啊。”罗昭亮又大笑着拍了拍记者的肩膀。


导读:为了做好防腐木材生产与施工技术相关标准的宣贯工作,帮助从业人员全面系统地学习、掌握防腐木材相关标准要求,中国木材保护工业协会及中国木材保护工业协会青年企业家分会将于2015年11月1日在上海衡山北郊宾馆举办“防腐木材生产与施工技术”第一期标准培训班,现将部分标准简单解读,欢迎大家前来参加培训。
“生产安全”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大部分企业对安全生产概念重视不够,往往是发生事故之后进行补救,事前防范意识较差。木材加工企业在工厂设计之初应充分考虑生产安全问题,防患于未然,在避免人员伤害的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企业蒙受财产损失。那么木材防腐工厂的选址和规划有哪些具体要求?生产设备有哪些特殊性?国家标准GB/T29406.1-2012《木材防腐工厂安全规范第1部分:工厂设计》为您一一解答。
本标准规定了木材防腐工厂(以下称工厂)的基本要求、选址、工厂规划和设备的要求。适用于木材防腐工厂及设备的设计和管理。木材防腐工厂的审批亦可参照使用。
木材防腐工厂timbertreatmentplant
包括木材防腐处理车间和楞场。
处理车间treatmentplantsite
木材处理的场所,包括防腐处理区、装卸区和滴液区。
楞场treatmentplantyard
工厂内用来运转和存放防腐木材的场地。
挡水墙waterproofwall
处理车间内防止防腐剂工作液外流的、与地面连接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集液池liquid-collectedpool
收集处理车间内泄漏液体的设施,一般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
★木材防腐工厂选址注意事项
地势
自然坡度应小于1:10。
土壤
土壤应含有超过15%的粘土,且土层的整个纵断面应是一致的。如果处理车间建在浅蓄水层上面的渗透土壤上时,设计应包括经相关环保部门批准的附加保护措施的内容。
水体
1处理车间的选址应根据相应法规考虑水体的情况,包括表面水和地下水。
2当工厂在任何蓄水层上建设时,应保证蓄水层不受污染。
3离河道、供水源的距离应分别为100m和800m。
4工厂的最低点应高于地下水位最高季节的水位,并留有充分余地,不允许发生因工厂的操作而引起污染水层情况。
★木材防腐工厂规划注意事项
雨水排放
从车间屋顶上流下的雨水可直接排入工厂外部的排水渠。落在无遮盖区域以及从楞场流出的雨水,符合排放标准要求的可直接排入工厂外部的排水渠,否则应进入污水池。落在车间地面的雨水应用水池收集进行循环使用或在排放前接受污染检验。
处理车间防泄露要求
挡水墙和集液池:所有处理车间应建立挡水墙和集液池。处理车间应设有高度不低于200mm的挡水墙,挡水墙应与地面完整连接。挡水墙应距处理罐、贮液罐有适当距离,确保当处理罐、贮液罐发生泄漏时,防腐剂不会溢过挡水墙流到外面。集液池容积应为贮液罐总容积的120%。
处理车间地面:处理车间地面应铺设平整的防渗透的混凝土并可使污染水流入集液池,所有结构应达到防水、防化学腐蚀要求。
防腐剂卸载区:防腐剂卸载区应建在有防渗漏结构的区域内,并可将污水排入集液池。
运输设施:处理车间内的运输工具应保证不会将车间内的污物带到车间之外。
滴液区:滴液区的建设应使刚出处理罐的所滴出的防腐剂处理液能被收集并循环利用。
楞场
楞场:应建在地势较高、场地干燥、远离居民区、远离明火点处,且应备有消防器材,具有2‰—5‰排水坡度,楞场周围要有排水沟,以利排水。贮存已干燥防腐木材的楞场应通风良好、有遮盖,或在已干燥防腐木材垛顶上加盖顶盖,防止漏雨。
其它
更衣室和舆洗室:应设有专用的更衣室、冲洗及淋浴设施和厕所,供有关人员使用。更衣室应设干净区和工作区,分别存放便服和防护服。
紧急淋浴装置和洗眼器:应在处理车间内合适的位置设置紧急淋浴装置和洗眼器,供人员发生意外事故时应急使用。
餐饮区:应设置专用的餐饮区。
通风设施:处理车间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三福艺术馆外景三福艺术馆大厅

    文/陈盛娥图片提供/三福艺术馆

    上世纪90年代,古典家具市场才刚刚萌芽。在仙游,除了传统的木雕工艺品之外,也有人开始涉足家具领域,类型涵盖桌案、床榻、屏风等。恰逢其时,三福创始人黄福华从南平工艺美术厂卸任归乡,站在历史的深处审视,整整观察了半年,思考了半年,最后决定和黄福忠、黄福镇两兄弟共同建起独立的品牌,把自身对于传统人文的、古典文化的认知贯穿其中。

    2013年11月8日,首届中国中式家居文化高峰论坛暨红木古典家具精品博览会吸引了海内外众多参展商欣然前来参观。特别是三福艺术馆,引起了极大的文化轰动,每天都有近万的人流量。可以说,它勾勒了一座历久弥新的文化坐标,而事实上,这份底气就是靠时间、人文积淀才能有的。

    构建高雅脱俗的艺术空间

    三福艺术馆总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可谓是“方寸乾坤,妙将入神”。整幢建筑外观与博览城一致,内部建立在对中国文化深入解读的基础之上,以中国古典文化的共性为背景,把相关文化符号进行提炼,展现出独特的人文魅力和文化精华。

    一层总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十分强调空间的通透、取舍、收放、阴阳及藏露。主入口,则是2000多平方米的“卢浮宫”式大堂,挑高到四层,共享空间达到20米,并采用五楼楼顶直接采光。整体上,以暖色调为主,正上空吊顶部分的形状类似于聚宝盆,两边以祥云的木雕汇聚成蝙蝠造型,吊灯以红色水晶环环相扣,设计出“福”字造型,有“福寿齐天”之寓意。中央设有一口喷泉,两侧主体均为木雕珍品,精选俄罗斯椴木,以蓬莱仙境、九鹤朝阳等题材制作而成。北面有从五楼直通到一楼的采光井,直径有6米,高度15米,另有九条鳌鱼组成的“九鲤跃龙门”,以如意纹为主要装饰物的“如意桥”,以“中国黑”水纹艺术雕塑为题材的水流面,描绘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副堂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四季如意厅”,面积达300平方米,其墙体两侧镶嵌着春夏秋冬不同花卉题材的木雕艺术品,吊顶则是“S”形如意纹花卉水晶灯具造型。二是“牡丹厅”,以盛开的牡丹状水晶灯,凸显出脱俗的空间氛围。

    二层采用的是苏式建筑风格,右边第一间是四川金丝楠博物馆。三层、四层为三福明清家具展馆。还原历史情境的同时,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出发,基本摈弃了繁琐的装饰。五层为空中御花园,对空间品质进行了优化提升和组织处理。配有游泳池、健身房、家具体验房、餐厅以及高档会所,站在城楼上俯瞰,满城尽收眼底。

    三福艺术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探索,无不演绎着一种精致的生活方式。“我们三兄弟把自己多年的积累和心得都融入这个展馆里。特别是总设计师黄福忠,在建立初期,在室内设计方面也动了很多脑筋。整体设计也非常用心,根据不同类别的诉求,制定一套适合的方案,使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色。但也有比较遗憾的地方,那就是空间隔断还不够到位,需要再改进。”黄福华感慨道。

    表现出深层次的文化精神

    家具艺术馆不仅仅是表面的艺术呈现,最终是要展示家具文化上的延续性和中国传统生活文化的理念灌输。

    基于这样的责任和使命,黄福华从多视角对历史和文化进行反思,致力于传达一种审美境界和哲学思考,由简至繁、由浅入深地展现着其经久不衰的发展历程。

    三福艺术馆承担着弘扬传统家居文化的功能,集中反映中国历代艺术发展的概貌,维护和传承了历史文化遗产,从精神、本质及观念上加以提升与转变,展现出多元的文化,打造独一无二的专属卖点。馆藏丰富至极,其基本陈列按品种划分,展示了众多工艺珍品,诸如红木家具、木雕、石雕、玉雕、唐卡、名人字画等,彰显着深厚的历史象征与文化内涵。

    特别是明清家具珍品,品种繁多,精湛绝伦,极具有观赏价值、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在工艺上,使用各种不同的脚线,来增加家具表面的线条变化。形制和式样比例科学合理、舒适实用。在题材上,以梅兰竹菊、龙凤龟狮、诗书文字为主题,或采用大理石形成的自然山水为背景,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的思想。在装饰上,采用玉石、珐琅瓷片等多种镶嵌法,形成不同色泽的美感。如满雕云龙宝座两件套,选用上乘珍贵紫檀木精心雕琢而成,宝座通体满雕,重厚硕大,游龙栩栩如生,云纹舒卷生动。结构严谨厚实、各部分比例匀称协调,纹理细致紧密,光泽深邃古朴,再现了清式家具的艺术风貌。再如灵芝中堂十六件套,整件通身以雕刻灵芝图案为主,造型和谐统一,极尽装饰之美,彰显吉祥喜庆与富贵。

    置身于其中,参观者可以充分感受到这里与众不同的氛围,从家具设计中认识古人的智慧,继而领悟到“艺术即为生活”的思想层面。

    “传统家具展馆大多数是仓储式。但艺术馆并不是艺术品仓库,把所有家具藏品都随意陈列展示出来。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从种类、器型、工艺和代表性等方面进行梳理,而是从多个视角和方向来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一种深厚的传统文化精神,以及意识形态上的改变和享受。”黄福华说。

    三福艺术馆之美,不仅是物,也反映出了人与物直接的微妙关系,这是为其一。除此,它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体现,这是其二。正由于此,三福艺术馆能够美到极致却没有丝毫浮华。

    升华到文化交流的层面

    经过了多年的发展,藏家对家具展馆有更多的诉求,希望能够提供除了展示以外的更多功能。大多数家具展馆对此不够重视,但黄福华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三福艺术馆打破了陈旧的条框,具有展示、收藏、鉴赏、研究开发、交流及其它公益性文化活动等几大功能。

    每隔一段时间,艺术馆就会举办主题展览,如首届莆田书画艺术节,著名国画大师李耕、李霞、黄羲等人的作品吸引了许多书画爱好者驻足观摹。首届中国(仙游)中式家居文化高峰论坛暨红木古典家具精品博览会上,三福艺术馆展出了北京隆荣国际2013秋季拍卖会“鉴古识今:古典家具及木雕精品专场拍卖会”的系列拍品,为观众带来一次视觉盛宴。

    除此之外,三福还定期举办高端的讲座。黄福华表示:“三福艺术馆传达中国传统文化,这实际上是教育、学习的转化。接下来,我们会集中资源优势,进一步利用自己的藏品优势举办更好的展览。”


    2019年1月21日,原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官网公布上海市木家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近期,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本市生产和销售的木家具产品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本次抽查了120批次产品,经检验,不合格15批次。
    本次监督抽查依据GB/T3324-2017《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GB18584-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国家标准要求,对下列项目进行了检验:标识一致性、木工要求、漆膜理化性能、软硬质覆面理化性能、柜类强度、柜类稳定性、桌类强度、桌类稳定性、椅凳类强度、椅凳类稳定性、单层床强度、甲醛释放量、重金属含量。
    本次抽查发现15批次产品不合格,生产企业(标称)涉及上海奉威工艺品厂、北京世纪百强家具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源通家具有限公司、上海金地家具有限公司、东莞市世尚家具有限公司、北京凯旋庄园家具有限公司、上海宜伟家具制造有限公司、上海江丰家具有限公司、上海纳顿家具厂、上海松兰山木业有限公司、沃康(上海)家具有限公司、上海班夫家具制造有限公司、上海绿帝家具有限公司、上海显尚家具有限公司、金斯敦家具(上海)有限公司,等等。
    不合格项目涉及:漆膜理化性能、甲醛释放量。漆膜理化性能(漆膜耐液性、耐湿热、抗冲击、耐磨性)为非安全指标,影响家具表面漆膜在使用过程中的外观;甲醛释放量为安全性能指标,其超标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
    阅读全文
  • 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政府14日消息称,中蒙唯一铁路口岸:二连浩特口岸前10个月木材进口已突破百万吨(为107.9万吨),进口总值14.7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22.6%和26.5%。
    位于中国正北方的二连浩特口岸,北与蒙古国扎门乌德隔界相望,是中国通往蒙古国的唯一铁路口岸,也是欧亚大路桥中的重要战略枢纽。该口岸也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全国13个沿边开放城市之一。
    官方认为,二连浩特口岸前10个月木材进口量之所以能够大增,与如下三大原因密不可分。
    其一,俄罗斯森林储量世界第一,是中国第一大木材进口国。二连口岸作为“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俄蒙经济走廊”上重要的节点城市,及中国通往俄罗斯重要的“黄金通道”、木材进口重要集散地,承载了俄罗斯木材进口中国的运量。
    其二,受俄罗斯鼓励板材出口等多项政策因素影响,促使该口岸进口俄罗斯原木数量减少,板材数量上升。
    其三,该口岸进口的俄罗斯木材的销售地区逐渐扩大,从东北、华北、西北、东南沿海地区,逐步延伸到内陆地区,有力拉动了口岸木材进口量。

    黄花梨家具华贵、优雅。张杰摄黄花梨鬼脸纹。陈良收藏的猴纹黄花梨笔筒。张杰摄

    文\本刊特约撰稿魏希望

    沈平设计的黄花梨罗汉床。武威摄陈良收藏的黄花梨松禅随形笔筒。张杰摄沈平设计的黄花梨小棋桌。武威摄

    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海黄之美,缘于孕自雨林,成自海天,其色也璀璨,其香也清冽,其味也回甘,恰如一场参透繁华富贵与率真平淡的盛筵。

    由省技术监督局、省林业局等单位主持制定的《降香黄檀:海南黄花梨鉴定规程》今年10月1日正式发布后,在海南及全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日央视新闻频道也重点报道了这一消息。海黄地方鉴定标准的出台,对海黄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再次引起了人们对这一自然瑰宝的关注和兴趣。

    一美

    自然之美

    海南岛位于海南省西北部,处于热带北缘,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

    海南岛地貌特征,犹如横卧于万顷碧涛中的南海寿龟,南宽北窄,中部凸起,四周低缓。全岛大小河流154条,其中,南渡江、万泉河、昌化江为海南岛三大河流,流量充沛。

    清代张嶲在《崖州志》中说:“海南多阳,一木五香。”海南全年高温,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因处于低纬度地区,太阳投射角大。年日照为1750至2760小时,年平均日照多在2000小时以上。全岛年平均温度在22至26℃,所以,北宋大学士苏东坡赞美说:“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秋。”

    海南虽然日照充沛,但气候却并不酷热。据气象部门记录,海南岛极端最高气温是40℃(1958年4月24日发生在儋县),但比起新疆吐鲁番的47.8℃、江西吉安的47.2℃的极端气温来说则高下立判。而且,海南岛的最高气温并非出现在盛夏,而是春季的4至5月份,因此海南并无严格意义上的酷暑一说。《素问》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阳不济,何以盈泰?人类可以凭借空调反季节平衡阴阳冷暖,而植物不能。海南岛神奇之处就在于此。三亚地处北纬18。,往南太热。海口地处北纬20。,往北又稍凉。而横亘海南岛中间的北纬19。线,正是上天恩赐海南的黄金纬线。中西部的俄贤岭、霸王岭、五指山,正好分布在这条北纬19。线上。众所周知,海南岛品质上乘的黄花梨正是产于这些山脉。

    降雨量也是影响黄花梨品质的重要因素。

    受南海和西太平洋的影响,海南岛雨量充沛,干湿季明显,东涝西旱是典型特征。由于海南岛中间高周围低的地形,造成降雨量在地区分布上不平衡。地处迎风坡的东南部地区,台风多,降雨量大。琼海、文昌、万宁和琼中一带,年降雨量2000至2500毫米。琼中降雨最多的年份高达5525毫米。西部地区降雨量偏少,年平均雨量只有1000毫米左右。东方俄贤岭一带,年降雨量975毫米,最少的年份降雨量仅有275毫米。昌江霸王岭年降雨量1400毫米,五指山年降雨量1550毫米。

    黄花梨喜阳怕涝,生命力顽强。遇上干旱少雨的季节,承蒙夜晚的微薄露水,也能从容吐纳,维持生命。

    风摧雷击,日炙火燎,历尽沧桑岁月的磨砺,度过漫漫寒暑的涤虑,蕴藉降香馥郁而纯美,凝结瑞木瑰丽而旖旎。黄花梨的品格,酷似海南人民,勤劳,善良,不畏艰难困苦,于无声处留下德隆望重之美名。

    一代文宗郭沫若曾写诗赞美海南:“森林浩荡财源海,花卉芬芳香积园。”海南蒙恩经纬垂顾,天地吐纳,“矧琼崖之异产,实超然而不群。”

    俄贤岭、霸王岭、尖峰岭、五指山,地下矿藏丰富,到处都是宝。黄金、铜、钴、锌、锰、磷、云母、水晶、铁矿等,品质好,储量大。

    黄花梨根系发达,透过石磊岩缝,漫过峰峦叠嶂,吮吻矿脉宝藏,畅享天地恩泽。其浑金璞玉,光彩照人的内在品质,不可谓不仰仗于此。

    古人说,淮南为橘,淮北为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成就一方物产。椰子树在海口昂首碧空,硕果累累,而在咫尺之外的广东海安,椰果就显得袖珍,宛若苹果。黄花梨也是如此,同样的树种,移植到两广,品质宛若越南花梨,色彩暗淡呆滞,花纹平直无序。这就是海南黄花梨为何冠绝天下的奥妙所在。

    二美

    色彩之美

    红色代表了喜庆,黄色代表着尊贵。红黄两色自古以来为中华民族所尊敬和喜爱。

    中国人对红色的喜爱,最早始于原始社会对火的崇拜。海南黎族也把火视为图腾,在黎锦和纹身上均有表现。

    因红色所代表的寓意和价值认同,红木家具一直备受青睐。紫檀和酸枝均由单色构成,其红色虽然活跃,但毕竟沉闷有余。黄花梨主色调,由红黄两色构成,色彩对比强烈,视觉效果清晰明快,美轮美奂。

    黄色,既是中国人黄皮肤黑眼睛的血脉姻缘,也是中华文明发源于黄土高原、繁衍于黄河流域的感情纽带。

    《易经》中有“天地而玄黄”的哲语。许慎《说文解字》曰:“黄,地之色也,从田,从苂。”田谓地,苂曰日光。意为天人合一。

    自唐代始,将黄色作为皇权的专用御色,平民百姓不得使用。宋代赵匡胤黄袍加身,发动陈桥兵变,延续了唐朝将黄色作为皇室专用色的规制,元明清三朝也顺延了这一专制制度。

    海南黄花梨红黄交错,令人目迷神移,手指滑过像琥珀一样通透,像婴儿的皮肤一样润泽。中山王刘胜在《文木赋》中这样赞美南方嘉木的瑰丽色彩:“色比金而有裕,质参玉而无分。”

    三美

    降香之美

    黄花梨,学名降香黄檀,豆科黄檀属。

    降香,古代对黄花梨的一种别称。黄花梨在唐朝至明朝时期称为花榈,如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而在宋至民国时期,有的典籍里也记述为花梨、花梨木。黄花梨一词,最早在民国时期由杨耀、艾克提出。对黄花梨另称降香,则来源于降真香。在清中期以前,降真香在熏香和中医方面使用广泛。因资源匮乏,曾由黄花梨代替降真香使用,后人也经常把两者混淆。所以,此降香非彼降真香。

    清代屈大均在《广东新语·海南文木》中说:“有曰花榈者,色紫红微香。”“产文昌陵水者。与降真香相似。”清代张嶲在《崖州志·木类》中也说:“花梨,紫红色,与降真香相似。气最辛香。”

    许慎《说文解字》说:“降,下也。”“降者,自伏之。”降,既有下降着落的意思,也有降服其心的解读。

    降香妙在一个降字。降为落,落为沉。降曰伏,伏曰服。

    黄花梨制为器物,流光溢彩。偶尔清闻,芳华沁肺,飘逸隽永。理灰置炭,隔火熏香,可与沉香媲美。以碎屑拌合诸香,搓成线香,降香神韵若隐若现。边角余料,制为把玩或文房小品,摩挲盈握,则过处留香,清心涤虑。刨花装填枕头,幽香隐隐,美梦连连。即便是锯渣一类碎屑,也可以用蒸馏法提炼降香油,少许涂抹,香风弥漫,一切的潇洒和雅致,全在那一刻流盼。

    四美

    花纹之美

    有人说,海南清新的空气带不走,椰风海韵带不走,但可以把黄花梨工艺品带走。美丽无国界,黄花梨是海南的,也是世界的。

    清代屈大均在《广东新语·海南文木》中,这样描述海南黄花梨:“其纹有鬼面者可爱。以多如貍斑。老者文拳曲,嫩者文直。其节花圆晕如钱。大小相错,坚理密致,价尤重。”

    中山王刘胜在《文木赋》中以灿若披锦的文笔,盛赞文木纹理:“或如龙盘虎踞,复似鸾集凤翔。青緺紫绶,环壁珪璋。重山累嶂,连波叠浪。奔电屯云,薄雾浓雰。”

    在霸王岭、俄贤岭、尖峰岭、五指山一带,花梨树在山石沟壑中顽强生长。琼崖胜地蕴育了黄花梨天地造化之灵秀。正是独特的地理因素,造就了黄花梨的内在品质。海南岛中西部的花梨明显优于东部,西部干旱少雨,生长环境恶劣。在疏松肥沃的地质条件下,花梨树生长繁茂,但木质细密度大为逊色,含油量也不足。而顽强的扎根于山石裂缝中的花梨树,生长缓慢,又要接受山石的执拗挤压,致使躯干扭曲变形,历经数百年的含精蓄锐,终以不媚不骜,刚柔并济的风姿耸壑凌霄。正如古人所说,欲成其大事者,必先劳其心志,伤其筋骨。又像学书之人,没有面壁十年的寂寞岁月,怎能领会天马行空的壮美。

    海南黄花梨花纹烂漫,自然天成,如梦如幻,妙不可言。大致分类,有行云流水纹、鬼脸纹、象形纹、水墨纹、山水纹等等。

    行云流水纹,清雅通幽,澄江静如练。不禁使人想起宋代瓷器的恬静单纯,冰清玉洁。恰如清代金石学家李佐贤评子久《富春大岭图》的题跋:“其声希味淡,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者也。”天籁之音了然于胸。

    鬼脸纹,扭曲夸张,如同欣赏张旭书法,醉轻王侯,妍美惊艳。纳兰性德的小词《如梦令》,正是鬼脸纹的意趣所在:“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

    象形纹,既有蝴蝶的俏丽,熊猫的憨态,又有猴子的灵巧,喜鹊的轻盈。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拨弄着每一个人的心弦,令人沉潜其中而不能自拔。

    水墨纹,咫尺分浓淡,高深见渺茫。一个个花梨倩影,通过上帝之手,绘制了如此令人不可思议的木中水墨。有如满地翠萍的荷花,有如粉墙瓦黛的玉兰,有如皑雪拥枝的腊梅,有如菁菁者我的昌蒲。李白诗云:“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游。”静能了群动,空可纳万镜。万里乾坤秋似水,一池水墨染万年。

    山水纹,有五指山的苍浑,黎母山的淡寂,霸王岭的渊劲,俄贤岭的深秀。天高气肃万峰青,荏苒云烟满户庭。花梨红黄之间,层林叠巘,凝晖郁积,苍翠晶然。榈木盈尺之中,潺湲细流而气益闳,草木娟妍而见华滋,峰峦峬峭而显飘渺。

    五美

    融合之美

    黄花梨是制作明式家具的主要材质。

    明式家具的复兴,得益于杨耀、艾克、王世襄三位先生的学术成果。可以说,若无三位前辈的奠基,明式家具的回归还要推迟很多年。

    明式家具的简约、空灵,与宋代瓷器审美异曲同工,互相呼应。明式家具的出现,是明代文人雅士把日常生活的态度提高到一种超然审美态度的必然结果。

    北京大学朱良志老师在《为文人家具立言》一文中写道:“大匠不斫”,这是文人家具的一条根本原则。家具是一种“匠”作,家具的完成需要靠“手艺”,家具是一种技巧性的工作,但文人家具最强调超越这种“作气”,要“天工开物”,体现出天趣。家具制作要掩盖人工的痕迹,宛如天开。像《长物志》所说的“位置有定”、“巧而自然”,不可“徒取雕绘文饰,以悦俗眼,而古制荡然”。文人家具最讲古朴简约,其实正是追求天趣精神的体现。

    明式家具惜料如金,多裁一寸显局促,少裁一寸显臃肿。这种审美态度,是文人对珍稀材质的敬畏,也是对家具本身人文精神的钟情。

    黄花梨经由材质嬗变为明式家具,文木的灵魂得以释放。黄花梨与明式家具的融和,天造地设,水乳交融。

    择一黄灿油梨,承制三足圆香几,置宣德炉其上,暖日斜阳之下,焚沉水一片,清静闲适的雅致何其快哉!

    备一梦幻迷离的两拼板,做无束腰裹腿罗锅枨加霸王枨画案。掬几张丈二皮宣,梨花带雨的早春,邀三两丹青,泼墨点彩,笔落惊风雨的瞬间多么精彩。

    寻一色彩干净、纹理单纯的长料,制攒框板足条几。霜染银杏,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晚秋,接先考回家住些日子,奉上线装善本,看老人品味降香、书香的氤氲,该是何等的幸福!

    黄花梨的天生丽质,成就了明式家具的简约、唯美。

    明式家具非常注重形体的收分起伏,线脚变化过渡自然,不虚饰、不夸耀。优美的外观造型与人体的力学平衡原理融为一体。方中有圆,圆中有方,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内圆外方”的哲学思想。整个设计,体现了家具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正是道家思想所主张的阴阳与平衡、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王世襄先生总结明式家具十六品,简练、淳朴、厚拙、凝重、雄伟、圆浑、沉穆、秾华、文绮、妍秀、劲挺、柔婉、空灵、玲珑、典雅、清新。十六品,就是明式家具的十六种境界。这与明代徐上瀛《溪山琴况》讲音乐有二十四状,空、虚、寂、静、远、幽、淡、枯、古、孤、清等,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文人所追求的一种境界。

    黄花梨与明式家具的融和之美,是人与自然的包容之美,是人寄情于物,一切绚烂都归于平淡的天趣之美。

    来源:海南日报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