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聚氰胺板是不是就是刨花板?\半木新中式家具亮相厦门:一场好戏一场梦
详细内容

三聚氰胺板是不是就是刨花板?\半木新中式家具亮相厦门:一场好戏一场梦

时间:2020-10-11     人气:870     来源:     作者:
概述:三聚氰胺板不是刨花板,刨花板只是它的基材。三聚氰胺板又叫做双饰面板、免漆板、生态板,也有人称它为一次成型板。它的基材也是刨花板和中纤板,由基材和表面粘合而成的,表面贴面主要有国产的和进口的两类,由于是经过防火、抗磨、防水浸泡处理的,使用效果......
三聚氰胺板不是刨花板,刨花板只是它的基材。
三聚氰胺板又叫做双饰面板、免漆板、生态板,也有人称它为一次成型板。它的基材也是刨花板和中纤板,由基材和表面粘合而成的,表面贴面主要有国产的和进口的两类,由于是经过防火、抗磨、防水浸泡处理的,使用效果雷同于复合木地板。
三聚氰胺板,简称三氰板,行业内比较喜欢叫生态板,全称是三聚氰胺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是将带有不同颜色或纹理的纸放入三聚氰胺树脂胶粘剂中浸泡,然后干燥到一定固化程度,将其铺装在刨花板、防潮板、中密度纤维板、胶合板、细木工板或其他硬质纤维板表面,经热压而成的装饰板。在生产过程中,一般是由数层纸张组合而成,数量多少根据用途而定。三聚氰胺板不是新产品,名称花哨不代表产品新鲜。

展览海报圆镜的设置是整个空间的点睛之笔清风禅榻,气质从容

采访/刘玲芳图片提供/半木

展览名片>>>

名称:中国建筑协会室内设计分会(CIID)2014年会场外展“设计·匠”部分之“游园镜梦”:吕永中新作展

时间:2014年11月5~11日

地点:厦门沙坡尾

人物名片>>>

牛斌,半木家具品牌联合创始人及品牌总监,上海市家具设计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熟悉半木的人都知道,在上海有一个“半木明舍”,位于中山公园靠近苏州河的湖丝栈创意园,这个主题为“游园追梦”的空间初亮相时,就收获了一片惊叹之声。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园林的“半木明舍”,自有种梦里梦外、如真似幻的氛围,让人情不自禁被吸引,来一番曲径探幽。

而2014年11月,半木来到厦门沙坡尾,又造了一场“游园镜梦”,梦中器物相似,景象却有所不同。

可以说,半木的这场“镜中梦”因中国建筑协会室内设计分会(CIID)2014年会而起,“CIID年会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和各地的设计同行交流分享,往常的形式大致是白天听讲座,晚上大家各自找咖啡厅、茶馆或酒吧,不管新朋友还是老朋友都约着见面聊天,今年首次尝试的场外展其实就承担了这样的功能。”半木家具联合创始人及品牌总监牛斌说。

2014年恰逢CIID成立25周年,数千位室内设计师应邀来到厦门,举行一年一度的聚会。CIID2011年苏州年会首次推出“文化雅集”、2013年哈尔滨年会则有了场外展的雏形,基于之前的经验,不少人提议,何不直接办一个场外展,让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大家私下也可以有喝茶聊天、交流分享的轻松去处。于是,结合厦门的气候特点、沙坡尾渔港特殊的文化和环境,以“潮”为主题的场外展正式诞生。

展览共分“物”、“集屉”、“四方陶”、“设计·匠”四个部分,展出陶瓷、家具、衣服、装置物等众多艺术品,半木带来的是最具代表性的家具和几件新作品。

之所以以“潮”为命题,其中一个原因与展览举办地沙坡尾有关。沙坡尾是百年渔港,和鼓浪屿隔海相望,白天船坞搁浅,泥地裸露出来,夜晚潮起,海鲜大排档开始苏醒,灯光恍惚在海风中摇曳,呈现别样的醉人。至于“潮”的另一层意味,总策展人林学明如此解读:在曾经通往世界的出海口,面朝大海,观设计与艺术之“潮”起,思索扬帆未来的远航。而对于半木来说,它通过这场展览传达的“潮”,或许是一种更为放松的生活态度。

对话半木

问_刘玲芳答_牛斌

回到老厦门

记者:厦门的城市特点对展览定位有什么影响?

牛斌:厦门最大的优势是天气好,这是场外展以及露天颁奖晚会能举办的一个天然地理优势。另一方面,厦门是旅游城市,空气、饮食包括人的状态都非常友好,这个城市会让你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有点小资、文艺的调调,特别放松。

原先本来想在鼓浪屿上做这个场外展,但经过几次的考察最终还是放弃了。主要考虑到交通不便,并且这个岛目前的商业化程度比前几年严重很多,氛围让人有点压力。

场外展最终选址沙坡尾,面对着鼓浪屿。到达展览现场要穿过巷子,或是穿过海滨大道走进去。进入路径区别于传统展会,好像回到了老厦门,城市本身也成为展览的一部分。

一出戏穿越而来

记者:这次场外展您希望体验者追寻到怎样的梦,又是通过哪些方式“造梦”的?和半木明舍的那场梦有何异同呢?

牛斌:因为换了一个空间氛围,区别还挺大的。吕永中老师待了三天之后,将这个空间的名字由“游园追梦”改成了“游园镜梦”,镜子形成似梦非真的效果,是这个展的一大特点。

作为艺术展厅,半木明舍在上海开放了大概有七年的时间。而厦门沙坡尾的场外展是一个临时展区,只开放一周,展区墙面没有粉刷,地面也没有铺上木地板,就只是清扫干净,保持它们原本的味道。如果从物理空间上分析不同,半木明舍的镜子是运用在地面上的,起到“水”一样的作用。沙坡尾展览中的镜子不再置于地面,而是垂直立在观众面前。我们还用灰色的幕帘,营造出一个富有戏剧性的舞台背景,把空间微微区别开,有点像是穿越而来的一出戏。

记者:从设计、实施到展出的过程中,有什么特别的趣事或困难?

牛斌:现在想想倒是蛮顺利的,只能说厦门的天气真是不错。室内的难度主要集中于“圆镜”,最早是希望做成可挪动的,能变幻角度,碰撞出更多的戏剧感,再有一个小演出的话会更棒:我们坐在幕布之外,圆镜可以随意活动,一位舞者在其中游走。今年由于技术原因还没能实现,这算是一个小遗憾。因为圆镜要落地的话,对五金件、轮子的承重能力以及稳定性的要求都比较高,同时,场外展人来得非常多,挤了几百个人,最终还是选择了安全性较高的固定镜子。

虽然是很简单的展览,但我们在灯光方面花了很大的功夫。利用灯光的控制,有的镜面会让你觉得能看穿过去,有的镜面会感觉在看自己……是跟以往完全不一样的一种表现方式,所有了解半木的人都会从中找到新鲜感。

造物与塑人

记者:在展览空间中,家具与人各自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牛斌:家具和空间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在尺度、光线、材质上就是要相互呼应。很多人说,半木的东西线条这么美、比例这么漂亮,怎么控制?其实,吕老师在设计每件家具时,每一根线条、每一个比例都不是为了表达他自己或是他的审美、风格,放在第一位的永远是人的使用状态和舒适度。

当然,所谓的舒适不是瘫软在地上、没有任何姿态,因为中国人终究是讲礼仪之道的。吕老师最近一直谈的一个主题是“造物塑人”。在这次展览中,徽州大班台、圈椅的旁边有一个镜面,在罗汉床正对面也放了一个镜面。有的观众一开始不知道怎么坐,往后靠、或者把腿翘上来,看到镜子,就会去调整一下,姿态应该是怎么样的。所以,镜面在厦门的运用偏向于自省的作用,就是看一看镜面、再看看自己的姿态,腰可能会情不自禁地挺直一下,觉得这样更好看,更符合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礼仪与精气神。

记者:很多新中式家具设计品牌在体验空间的营造上相当用心,认为这是品牌化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您赞同吗?

牛斌:吕老师2008年接受《时尚家居》杂志殷智贤主编采访,文章标题叫做《中式的精髓是意境》。我觉得回归符合中国本土文化需求的家居环境时,一定会把意境放在第一位,这一点可能是新中式家具品牌的共识。西方更倾向于外放型、交流分享型的空间,而中国人更注重的是,一个人或三五个好友在这个空间里的时候,体会到的弥漫在空气中的氛围。

半木的“匠心”

记者:这次场外展分为四个部分,半木参与的是“设计·匠”部分,那您觉得这个主题究竟是要表达什么?

牛斌:其实半木本身很少提到“匠”这个词,并没有太直接地、单一地站在匠人的立意上去强调我们要复兴传统手工艺。这次“设计·匠”的主题,我认为强调的是这些年大家专注于所谓设计趋势、风格、奢华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之后,提出的一个更加回归设计原点的主题,换句话说,就是“心手合一”吧。

“设计”更像一种工作方法,有点偏西方式的逻辑与思考,“匠”更像一双手,这些方法和各种思考最终是要通过手去实现、把控,最终落地的。手要真正地了解这个材质、温度、造型的可能性、结构上的优势和它应该具有的语言。因此,半木考虑的“匠”更多的是要回到本质、材质这些真正落地的东西,掌握它们的属性和规律,通过“格物”才能“造物”。

记者:您曾经提到日本的朋友看了半木的产品和空间之后,觉得很喜欢。而日本的匠人文化常被人提及,您觉得我们的区别在哪里?

牛斌:日本人有一个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专注,但中国人不专注是有很重要的地理原因的。中国地大物博,资源太丰富了,东南西北各自不同。而日本是个岛国,资源非常有限,他们会特别专注、珍惜所拥有的一点点资源。其实这不是说中国人差、日本人牛,但这一点是我们反而要去学习的地方,他们能把一些我们忽略的、有价值的东西做到极致、发扬光大,然后成为一种代表性语言,这是日本人的厉害之处。

中国自古以来就不是单纯的匠人文化,不管是家具还是其它工艺作品,大都是由文人士大夫和工匠共同完成的,匠人扮演着合作者与实现者的角色。并且,中国讲求的不是极致,而是致中和,就像半木提倡的“取半舍满”,这才是中国的方式,也更适合我们。因为你不是一个人做事,要和不同的人配合、然后实现,最后用的人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肯定是遵循这片土地上人的性格特征而寻找解决方案。

手艺新生

记者:半木也在积极推动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如担任《homeland家园》发起的“手艺新生”项目顾问,参与的初衷是什么?与半木理念有什么契合点吗?

牛斌:这么多年,我们也都没有刻意地去拜见哪位大师或者手工艺方面的泰斗,更注重的是“田园调查”似的概念。福州的感觉和上海完全不同,对我们来说就像充电一样,后来才慢慢了解到福州有很多不错的手工艺,大漆、皮枕、德化白瓷工艺……

就像半木徽州系列,并不是哪次专门派了团队去安徽采风,然后回来创作的,我个人非常反对这种比较粗暴的形式,更多像是到此一游。从2000年到现在,我们几乎每年都去安徽,就是住在村子里,拍拍建筑的照片,从建筑的尺度和构造里去感受当年那些人的状态、做事的投入程度。让这些养分润物细无声地进入思维及感受中。徽州系列大概在2004年萌芽,从一把椅子开始,慢慢丰富,成为半木系统最全、最枝繁叶茂的系列作品。

工艺师傅的智慧不会因一次造访就能得到,需要不断体会,真正理解和尊重这些传统手工艺、好材质,才能找到一个当代的方式去运用、呈现它。让别人愿意把这件作品放到自己的生活空间中去,这个很重要,而不是简单地炫耀一下这个工艺多厉害、屏风上雕了多少花鸟、费了多少时间……

这次手艺新生的项目其实也谈不上顾问,就是和他们分享一下半木的方式,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很佩服这些学员,三个月住在福州,天天和师傅生活在一起,一起工作,完全融入,这也是一种专注吧。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低分子水溶性的三聚氰胺树脂将是未来的研究趋势。有研究表明,低分子小体积和易于形成氢键的树脂,以及水溶性的树脂,充胀细胞壁的效果较好,能很好的分散到木材、竹材结构中,即使树脂不与细胞壁成分发生交联,只是本身缩聚为不溶于水的高分子,树脂固化后也可以制约木材的收缩及细胞腔被填充而疏水,从而提高材料的尺寸稳定性。

    也有用水溶性的树脂酸来处理木材,可以使木材的尺寸稳定性在室外环境下达2年之久没有明显变化。成本问题也是不得不考虑的一个关键因素,所以现在一般不单独使用三聚氰胺树脂,一般将其与脲醛树脂共用,或者在合成阶段加入尿素,来部分代替三聚氰胺与甲醛反应,成本降低。

    实际企业生产使用过程中树脂的稳定性也是很关键的一个问题,在材料浸渍到三聚氰胺树脂中时,如果材料本身是显酸性的(竹材、木材),会使树脂的pH值也下降,严重的会导致凝胶,给企业带来很严重的损失。

    价格合理的低分子水溶性、高稳定性三聚氰胺树脂,将是今后三聚氰胺树脂的一个研究重点与发展趋势。三聚氰胺树脂的合成工艺以及提高其水溶性、韧性、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三聚氰胺树脂的水溶性改性应对其进行离子化改性,包括阳离子改性和阴离子改性;韧性改性一般是减少树脂的交联度,或者向反应体系中引入柔性链段;稳定性改性则是加入醇类对树脂进行醚化。同时综述了三聚氰胺树脂在竹材加工中的应用。


    在中国的各大家具展会上,会场中最多最醒目的标示牌不是安全标示、展位标示,而是“请勿拍照”的警示。许多展厅中的导购员们每天的主要工作除了接待咨询的潜在客户外,还有就是阻止不断出现的明拍、偷拍的参观者们。导购员每天因为拍照者疲于奔命,却收效甚微,在导购员提醒之后会立刻放弃拍照的参观者似乎并不占多数,多数参观者不是化明为暗就是对导购员置之不理。这也许可以被称之为“中国式参观”。

    从整个家具行业来看,红木家具所占市场比例虽然很小,但是抄袭之风却尤为盛行。简单的通过照片、图片抄袭,复杂的就带设计师亲自到现场看或把别人家的家具买回来对着抄。对于许多红木家具企业的老板或设计师来说,研究别人家的产品成为了其“设计”的主要工作。当然,作为一个设计工作者,广泛涉猎经典作品,了解他人之长是很有必要的,但在这种了解之后,若未加入自己的思考,而只是简单地更换元素,还美其名曰“改良”,那就是赤裸裸的抄袭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代红木家具行业的抄袭现象是有“历史根源”的,因为对明清时期红木家具艺术巅峰的推崇和模仿,仿古家具成为了当代红木家具的一大主要风格。历史当然有其经典之处,文化也必然要传递下去,还原并延续经典对于一个文化产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但从一个产业在当代和未来的发展角度来看,红木家具毕竟首先是家居用品,若扭曲了传承历史文化的本意,让历史在现代产业舞台上唱主角,则必然限制了红木家具形成更具当代特色的家具风格,阻碍了当代产业发展的脚步。

    说起家具行业的抄袭,不免要提到目前家具企业对于自身设计专利保护意识弱、维权困难,再往下就是谈对于智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的问题。这些问题谈了很多年,现实告诉我们,短期之内这个问题都是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的。因为暂时无法有效解决,许多企业就觉得抄袭在目前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做法,节省了大量产品研发费用的同时,也减少了新产品投放市场检验的风险。尤其对红木家具来说,改良或创新能否被市场接受还存在很大的未知数。

    但现实又告诉我们,目前全国的红木家具企业数量增长速度很快,各地产业区域不断崛起,在经济环境严峻的情况下,市场搏杀尤为激烈。企业想要抢占市场,差异化路线是较佳的发展道路。企业要走差异化,产品创新则必不可少,企业终究还是要有自主设计开发能力。一个企业,若通过抄袭别人的产品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再进入自主创新阶段,等待它的则必然是后来者的抄袭。在这种恶性循环中,产业中的每一份子都讨不到好,终究只能自食其果,有苦难言。

    企业不让参观者拍照,对于保护自己设计专利和知识产权的作用不过是杯水车薪,但企业显然不能把自己的产品藏起来或被动挨打。那么既然藏不住,还不如堂堂当当地亮出来。就像中山市家具商会秘书长邓广森先生所说的,“企业在推出自主设计的新产品时,最好的自我保护就是让所有人都知道你是第一个设计制作这种产品的人。就像联邦椅,即使后来有再多的人模仿,大家看到也只会说‘这个企业也做了联邦椅’。”(来源:第十六期《品牌红木》杂志葛卉∕文)

    阅读全文
  • 国庆节期间,时值第十三届中缅胞波狂欢节及“红木十年·走进瑞丽”暨第二届瑞丽红木文化节在瑞丽市南亚红木家俱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自10月1日以来每天都吸引数以万计的黄金周旅游者前来观光消费,东南亚食品,地方翡翠与红木家具,根艺行业顺理成章成为瑞丽市的主推产品。在消费人群中,既有本地居民,亦不乏慕名远来的游客与各行商人,中缅胞波狂欢节已然成为瑞丽市继旅泼水节之后的又一消费黄金周,各红木家具根艺卖场日销售量较平日激增大多。对于瑞丽市处于发展中产业化不久的红木家具,市场知名度有待提升的瑞丽市红木家具生产商及经销商来说,借黄金周之机提高销量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做好市场宣传、扩大市场知名度,自然成为了卖场及生产商的主要工作。

    大部分经销商表示,在黄金周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卖场都将有可观的销量,改变传统销售淡季不佳的销售业绩。而自胞波狂欢节及红木文化节活动举办以来,每年地方红木家具市场都得以借机在循环中得到发展,可谓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从花市中,我们感受到了地方红木家具从业人员得信心与决心,同时也预见了瑞丽市红木家具市场的美好发展前景与美好未来。


    近日,云南省宁洱县森林公安局启动夜间巡查行动,查获涉嫌车辆3辆,收缴木材2.85立方米。

    4日晚11时,宁洱县森林公安局在夜间开展林区巡查工作中,在宁景公路先后发现3辆三菱越野车借助夜幕时快时慢,“探头探脑”地向宁洱木材交易市场方向行进。5日凌晨,民警在车辆进入宁洱木材交易市场前果断拦车检查。当民警示意驾车人员停车检查,只见越野车里面的男子慌慌张张,民警打开车门时,只见车里的座位已被拆掉,一根根木材“躺”在车里。经查,3辆越野车均无木材许可证,内装2.85立方米木材。

    据宁洱县森林公安局局长王泉根介绍,他们将根据涉案人员的案值,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该局将实行24小时不间断的轮值巡查,严打涉林案件。今年上半年,宁洱县已查处各类涉林案件126起,打击处理各类涉林违法犯罪人员127人,收缴木材179.75立方米,野生动物47只,收缴罚没款27.91万元,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60余万元。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