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兴口岸上半年进境原木同比增长78.4%\展品独具匠心,市民大开眼界
详细内容

嘉兴口岸上半年进境原木同比增长78.4%\展品独具匠心,市民大开眼界

时间:2020-10-22     人气:894     来源:     作者:
概述:1-6月,嘉兴口岸共检验检疫进境原木1720批次、13.2万立方米,同比分别增长117.7%和78.4%,增长显著。嘉兴口岸进境的原木材种和来源地比较多元化,材种以橡木、山核桃木、水青冈木、白蜡木、小叶相思木、樱桃木、染料紫檀等为主,其来源......
1-6月,嘉兴口岸共检验检疫进境原木1720批次、13.2万立方米,同比分别增长117.7%和78.4%,增长显著。嘉兴口岸进境的原木材种和来源地比较多元化,材种以橡木、山核桃木、水青冈木、白蜡木、小叶相思木、樱桃木、染料紫檀等为主,其来源地主要是美国、法国、德国、比利时、坦桑尼亚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以来,长三角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木材需求量持续旺盛,促进了嘉兴口岸进境原木量的高位增长。随着进境原木量的增长,外来林业有害生物侵入风险也随之增加。
既要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保护国内农林生态安全,又要服务外贸,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嘉兴检验检疫局坚持把关和服务并举,采取多项措施积极应对:一是树立检疫使命感,增强一线检疫人员守卫国门的责任感,认真履行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职责,将有害生物阻挡在国门之外;二是加强专业人员培训,提高专业技能,通过培训班、业务研讨会等多种方式交流工作心得,提高疫情截获率;三是运用风险管理和分类管理机制指导原木检疫工作,根据不同材种,不同来源国家,不同季节等因素,进行动态风险性分析,针对风险较高的材种和来源国,加强现场检疫力度;四是加强林木害虫的监测,在进境木材口岸、木材加工企业以及木材堆场开展林木害虫监测,及时掌握林木害虫的发生情况,逐步建立有效的监测防控体系;五是加强实验室建设,提升有害生物鉴定能力,嘉兴局现已形成以植物检疫常规实验室为核心,现场实验室为辅助的植检实验室保障体系,植检实验室共通过有害生物鉴定相关33项认可项目和18个能力验证项目,为进境木材检疫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大到1600万元一套的红木书房家具,小到仿乾隆御用的多宝阁……国庆长假期间,南京的不少红木收藏爱好者在河西国际博览中心的中国(南京)红木家具文化艺术节暨工艺品展览会上大饱眼福。

展品独具匠心,市民大开眼界

“这个是1:1仿清乾隆御用的多宝阁,就是皇帝的玩具箱,供皇帝放玉雕、微型字画等小玩意的,真品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摊位负责人南京藏宝阁工艺品厂的葛汉涛介绍。他说,为了仿制这款藏宝阁,他们光台北故宫博物院就去了260次。

记者看到,这个多宝阁仿品匠心独运,高大概30厘米,利用机轴原理,将圆筒形盒分成四个扇形,可以变幻出不同造型,如180°打开可成为一字形小屏风,360°翻转后可成为一个正方形筒状。每个扇形内又分成许多格层,盒中有盒、匣中有匣,绘有西洋风景图屏,别有洞天。虽然造型极为复杂,但不使用一颗钉子,全部采用榫卯相接。

展会上,深圳一家企业搬来了一套价值1280万元的皇家总裁办公桌椅(5件套),从椅背到书橱“爬”满了祥云盘龙。工作人员介绍,这套家具特别考验雕工,有10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要100多人才能完成,耗时2年多。同天展示的另一套“丝翎檀雕”11件书房家具,标价更高达1680万元。工作人员说,上面繁复的花鸟图案,每根羽毛必须用雕刻刀一笔“推”出来,中间不能断,为了保持刀的力度,雕一两根羽毛就要换一把新的刻刀。

红木价格近期翻倍上涨

展会上,一套东南亚产地的红木餐桌椅(一桌六椅),3年前1万多元就能买到,而现在起码要3万多元。“前几年红木不是跌价了么,今年怎么又这么贵了?”有逛展市民发出疑问。

昨天,江苏省家具协会的会长冯建华介绍,2005年到2008年底,红木的价格完成了从高山到谷底的大起大落,2009年的时候价格开始趋于平稳。2010年之后,红木市场的行情又异乎寻常地热了起来。

她说,目前,楼市被调控了,股市也不景气,老百姓手头的闲置资金找不到出路,一部分人就瞄上了红木市场。红木生长缓慢,需要百年、甚至千年才能成才,属于比较稀缺的资源。加上长期以来,国内红木原料依赖进口,今年以来,非洲、东南亚等产区还收紧了红木等名贵木材的出口量。这些都导致了红木价格再次猛涨。

以大叶檀为例,4年前每吨价格大约在6―9万元,而如今中等偏上等级的大叶檀每吨要26万元,如果是2.8米长的好一点的大叶檀木料,价格更是高达35万元每吨。大红酸枝从2010年的下半年开始一路上涨,1年时间价格已经涨了4倍。

人才稀缺,红木雕工成了高薪职业

随着红木市场走热,雕刻师傅成为“香饽饽”。南京维鸿家具古典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维珍说,近三年来,工人工资上涨了三倍,精通深雕的熟练师傅,每天的工钱在250元以上。即便是这样,工人还不好找。看着很多技术“青黄不接”,她很担心有些手艺会失传。

葛汉涛也很感慨,他们厂的雕工年纪都在40岁以上,年轻人鲜有进入这行的。“很多大学生的第一志愿是进办公室当白领,其实,掌握一门手艺同样能成才。”他说,大家可能不了解,雕工这个行当,做熟了,工资没有低于5000元一个月的,手艺好的工资能拿到10多万元一年。“我的一个朋友在上海当雕工,包吃包住年薪开到32万元。”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据统计,一季度度嘉兴口岸共检验检疫进境木材1065批次、12.06万立方米、货值4110.12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37%、114%和122%。一季度进境量约占嘉兴口岸2016年全年度进境木材量的40%。

    嘉兴口岸进境木材主要以橡木、山核桃木、水青冈木、白蜡木、小叶相思木、橡胶木、南洋楹板材等为主;其来源地主要是美国、法国、德国、比利时、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喀麦隆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进境木材来源国众多、材种复杂,携带疫情风险较高。据统计,一季度嘉兴检验检疫局共截获活体检疫性有害生物85批次18种,其中浙江省首次截获2种,嘉兴首次截获1种;截获一般性有害生物146批次。

    针对一季度进境木材量迅猛增长情况,嘉兴检验检疫局始终坚持把关和服务并举,采取多项措施积极应对:第一,践行浙检精神,树立检疫使命感,增强一线检疫人员守卫国门的光荣感,认真履行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职责,将有害生物阻挡在国门之外;第二,加强专业人员培训,提高专业技能,通过培训班、业务研讨会等多种方式交流工作心得,提高疫情截获率;第三,克服进境货物量大、雨水天气较多、人员紧张等诸多困难,第一时间查验和放行,减少集装箱滞留时间,提高查验效率,降低通关成本;第四,加强实验室建设,提升有害生物鉴定能力,嘉兴检疫局现已形成以植物检疫常规实验室为核心,现场实验室为辅助的植检实验室保障体系,植检实验室共通过有害生物鉴定相关33项认可项目和18个能力验证项目,为进境木材检疫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常用名:ChicoZapote,Zapote,Sapodilla
    科学名:Manilkarazapota。曾用异名Achrassapota,隶属山榄科铁线子属。
    地理分布:墨西哥南部至中美洲。西班牙殖民者将其首先传入亚洲的菲律宾,现在人心果在很多地区作为经济作物种植,包括东南亚和中国华南诸省,台湾全岛可见,主要集中于嘉义和云林二县。
    中文名:萨波塔铁线子。亦称人心果、赤铁果、仁心果。人心果之名称来自广东,因纵剖面似人心而得名。另有别名牛心梨、人参果、吴凤柿。闽南语(台湾)为查某囡仔、查某李仔。
    其他亚洲名称:马来文为BuahCiku(同行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印尼文为Sawo、越南文为Cage、老挝(寮国)称Lamood或Rarmood。

    树木尺寸:树高65-100英尺(20-30米),主干直径2-3英尺(0.6-1米)。

    上图:人心果(萨波塔铁线子)树木


    平均气干密度:65磅每立方英尺(1040公斤每立方米)。
    基本密度:0.82克每立方厘米,含水率12%时为1.04克每立方厘米。
    詹卡硬度:2870磅力(12765牛顿)。
    抗弯强度:26710磅力每平方英寸(184.2兆帕)。
    弹性模量:2960000磅力每平方英寸(20.41吉帕)。
    抗压强度:12440磅力每平方英寸(85.8兆帕)。
    收缩率:径向6.2%,弦向9.2%,全体积16.0%,弦径比为1.5。

    色泽:颜色从粉色至红色、深红褐色变化。边材浅黄色,至心材渐变。常见树脂(胶)囊(Gumpockets)。

    上二图:人心果(萨波塔铁线子)木材样板,上为砂光,下为漆光


    纹理与材质:纹理直,偶见波浪状。木材结构均匀,中至细。

    端面特征:散孔材,中至小管孔无特别排列方式,通常2-6径列复管孔,树胶和其他沉积物质可见。生长轮不明显。木射线不借助放大镜则难见。轴向薄壁组织带状,并且是很多的细带状。

    上二图:人心果(萨波塔铁线子)木材端面特征


    耐久性:被报道具有显著优异的耐久性和抗昆虫侵害能力。人们曾经在玛雅人(Mayan)寺庙建筑遗迹中发现了这种木材制作的房梁。
    加工性:这种木材易于开裂,以至于所出售的加工板房仍需要事先干燥。由于密度高,加工较困难,但通常加工后的效果较好。木材具有中等的钝锯片效应。车旋和胶黏性好。
    气味:无显著气味。
    过敏性与毒性:有关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不常见,但是这种木材会对呼吸系统(鼻腔)产生刺激性。

    价格和可获取性:人心果(ChicoZapote)树木的价值多在于产出水果,相比之下,其木材的使用是次要的。在进口木材中价位适中。

    上二图:人心果(萨波塔铁线子树木的果实)


    可持续性:不位列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CITESAppendices)和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IUCNRedListofThreatenedSpecies)之中。
    利用:细木工,家具,地板,箭弓,车旋制品和其他小型木工制品。
    评论:这种树木树皮中产生的乳汁被称为“树胶”(Chicle),过去一直作为口香糖和其他糖果的制作原料。人心果的结果时间很长,大概要用一年时间。未成熟的果实带青绿色,由于富含胶质及单宁酸,味带酸涩不太好吃,像吃有沙的口香糖。所以,一般只能採摘收藏至完全成熟后才美味香甜多汁。相比之下,这种树木的木材知名度并不高。树木常被称为Sapodilla。
    阅读全文
  • 日前,嘉兴检验检疫局在水陆口岸开展了“进境原木检验检疫及检疫处理现场演练”。本次演练,嘉兴检疫局成立以进境原木专业组为核心的技术专家组、现场检疫组、检疫处置组等六个小组。模拟嘉兴检疫局水陆口岸办受理报检的6批进口原木和板材在单证核查和现场检疫查验中发现的各类问题,由现场检疫组,根据单证情况和现场检疫情况提出相关处置方案。专家技术组结合检疫证书、检疫情况、气象条件等要素对处置方案进行点评,并在点评中针对检疫处置中要注意的安全因素、环境因素、和判定依据进行了讲解。随后,检疫处理组根据检验检疫部门提出的检疫处理措施,分别进行了熏蒸和药剂喷洒处理的现场演练,最后由现场检疫组进行了效果评价。

    由于紫檀品质好,产量稀缺,升值潜力很大,具有长久投资优势。下面一些傍“紫檀”名字的木料因产地广,品质劣于紫檀,存世量大,升值潜力极小。

    一是“大叶紫檀”,即卢氏黑黄檀,产于马达加斯加,上世纪九十年代进入中国曾被认为是檀香紫檀,包括一些木材专家和文物专家,后来随着大量使用,对木性逐渐了解,在原产国帮助下最终还其本来面目。它在木性品质上都不如小叶紫檀:小叶紫檀与水密度比为1:1.3,大叶紫檀只有1:1.05;小叶紫檀开料后呈橘红色,有檀香味,氧化后变深褐色,最后成紫色,形成包浆后不易掉色。大叶紫檀属于黑酸枝,开料后有酸味,呈深红色,不易形成包浆,时间长会变黄、泛白。小叶紫檀好料每吨近200万元,大叶紫檀则20万元左右。

    二是阔变豆,主要产于墨西哥南部、巴西、特立尼达等地,锯解开后在阳光下变成紫黑色,与紫檀木外观相近,容易混淆。可以将这两种木材分别放入小烧杯,紫檀木水浸出液在自然光下有淡蓝色荧光,阔变豆没有荧光。阔变豆与水的密度比为1:0.85~1:1.17,也小于紫檀。

    三是“红花梨”,又称非洲紫檀,主要产于非洲的尼日利亚、喀麦隆、扎伊尔、刚果等国。开料后颜色鲜红,氧化后砖红色。密度与水相比只有1:0.8,不沉水,有牛毛纹但很粗,纹理疏松,目前价格每吨4000元左右。

    四是科特迪瓦紫檀业内简称“科檀”,产于科特迪瓦和多哥,学名双雄苏木,苏木属。它也和紫檀没任何关系,而且不属于红木国标树种。密度与水之比在1:1.05左右,开料后无檀香味,油脂少,初呈浅红色,时间久后会变色发黄。目前价格在每吨1至2万元之间。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