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莆田秀屿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转型升级\胶州木材市场木粉遭低价强买
详细内容

莆田秀屿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转型升级\胶州木材市场木粉遭低价强买

时间:2020-10-11     人气:975     来源:     作者:
概述:近年来,福建莆田秀屿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以“软木加工做大,硬木加工做精,产业链做长”为思路,以“锯材加工带动进口木材贸易,进口木材贸易促进锯材加工,做大流量经济”为目标,以项目带动、物流拉动、港区联动、政策驱动为抓手,推进园区转型升级。......

近年来,福建莆田秀屿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以“软木加工做大,硬木加工做精,产业链做长”为思路,以“锯材加工带动进口木材贸易,进口木材贸易促进锯材加工,做大流量经济”为目标,以项目带动、物流拉动、港区联动、政策驱动为抓手,推进园区转型升级。

“众多企业通过转型升级,不断壮大发展。”秀屿区区长蔡晃指出,企业要立足发挥自身优势,结合企业定位和市场,把好安全质量关,叫响自己的品牌;政府相关部门要做好规划引领服务,既要做好产业规划,也要进行专业规划,加大招商引资,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水平。

管委会副主任林国彬说:“长期以来,园区主要是进口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的云杉、铁杉、辐射松等,就地粗加工成板材和方料等半成品。眼下,整个产业正在转型升级,往精细加工、成品、无醛方向发展。”


早期方料利润可观,在10%以上,现在基本没什么利润,只有2%至3%。方料生产是切割原木,比较粗糙,甚至带皮,然后再提供给加工厂,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工艺简单、门槛低,市场渐渐饱和。
在转型过程中,莆联木业的生产设备、技术工艺和销售模式都随之改变,以销售模式为例,以前是将方料卖给下游的加工厂,现在需要直接面对终端客户,甚至是消费者。
目前,园区内半成品的生产份额在逐渐减少,基本应用于建筑领域,就是浇灌水泥时用到的隔板,其经营模式也在发生转变,大多是订单式,快进快出,资金周转快。

胶州市木材市场多位经营业户近日反映,该市场一木粉加工厂强行收购他们的木粉,不准他们将木粉卖给其他木粉加工厂,而且收购木粉的价格比其他工厂低得多。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反映:木粉遭低价强买

“胶州木材市场的鲁森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强买我们的木粉,而且给的价格很低,不准我们把木粉卖给其他的厂,你们帮我们反映一下吧!”近日,胶州木材市场陆续有业主向记者反映,他们在该市场遭遇了霸王条款,由于强收他们木粉的这家青岛鲁森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的股东是南辛置村和木材市场的主要负责人等几个人,而木材市场也是由南辛置村建设。虽然该公司收购他们木粉的价格很低,有时也仅仅为外面的一半价格,他们想卖到外面,但被强行制止。木材市场强行让他们签订了合同,他们加工木材产生的木粉只能供给这家公司,已经好几年了,他们胳膊拧不过大腿,只能敢怒不敢言。

调查:木粉被强卖,有业户每年损失7万

9月7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朱诸路上的胶州木材市场调查木粉被强卖的情况,在木材市场C区,记者找到一位经营业户周先生(化名)。周先生告诉记者,他从2008年南辛置的木材市场一成立就来这里做建筑木方加工的生意了,至今已经快13年了。“外面收木粉一吨都200多块,他们这边收木粉一车得拉3、4吨才给400元,一车木粉至少差三车钱呢。我的工厂一个月平均有30车的木粉产出,就算一车差200,一个月还差6000多元呢,一年算下来至少得7万多。我知道别家生产多的一年都能差好几十万了。”周先生因为时间太久已经记不起具体时间,但是说起来被强收木粉这件事便滔滔不绝。

据周先生介绍,以前也有外面的人到木材市场收木粉,现在都没有敢来收木粉了。“现在谁敢过来收啊,外面来收木粉的人也怕,一来他们就找事。也找过外面的人来装车,他们通过监控看到就不让我们装车了。外面的人不来收,我们只能把木粉卖给他们。”周先生说。随后,记者又见到了在木材市场经营多年的丁先生(化名),丁先生说:“在去年还是前年,市场这边有一个大厂子,一天出木粉、刨花不少,偷偷卖被他们看到了,他们就不让卖了,把那个厂子的木粉柜锁起来了。今年生意难做,我们也想卖到外面多卖些钱,因为还要在这个市场,非常无奈。”

周先生所说的“他们”,就是位于木材市场东侧朱诸路对面的青岛鲁森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记者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到青岛鲁森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8月28日,主要从事节能环保及生物能源技术的研发,木质、秸秆生物质燃料加工,法人代表是宋江科,成立时最大的股东是南辛置的村书记宋立福。巧的是,宋江科同时是木材市场管理委员会的主任。

村书记:没有强买强卖签过合同

9月8日,记者就此事联系到南辛置村支书宋立福。宋立福向记者表示,鲁森新能源公司收木粉是与业户签过合同的,“业户想向哪卖就向哪卖,不存在强买的事实。”宋立福说,“最开始是有一伙高密的‘好孩子’(胶州方言:地痞流氓)在市场收木粉,收了部分业户的木粉不给钱也不把木粉拉走,都堆积了很多了。后来这些业户找到村委要求把木粉收走,村委不能做生意,然后他本人和其他四个人入股成立了鲁森新能源公司收这个木粉。收木粉都是跟业户签过协议的,最开始一车350元后来涨到400元一车。”据宋立福介绍,从2012年有20多家业户与该公司签过协议收购所生产的木粉,时间是永久的,业主只要在木材市场就是认可协议的。

律师:若存在强买事实触犯刑法

记者就此咨询法律从业人员得知,若在商品交易中,存在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的行为,将违反相关法律。强买强卖构成强迫交易罪,情节轻微的由公安机关予以治安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六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六条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眼下,正是不少工人重返工作岗位的时候。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新的一年有新的开始,本应高高兴兴的。可是,在仙游县打工的刘先生却开心不起来,因为前一年的工钱,直到今年这个春节,他都只拿到一小部分。现在,他感觉自己就象是被别人钓的鱼一样,十分难熬。

    “感觉自己像是被别人钓的鱼”,刘先生何出此言呢?

    刘先生在莆田市力天红木艺雕有限公司上班,他说,自己去年的工资应该是八万多元,其中大半都未发放,今年春节前,他只收到两百多元钱。

    元宵节一过,他就赶回了公司所在的仙游县盖尾镇,结果他得到这样的答案。

    这个答复让刘先生很发愁,他说,自己是2014年3月份入职的,当初说好,不欠工资,结果没多久,工资发放就不稳定了。

    被拖欠工资的不止是刘先生,还有其他三十几位工友。

    工友们说,到2015年6月份左右,公司又将工资的结算方式,从原来的计时制,变成计件制,用产品单取代了工资条。从工友们出示的产品单来看,上面标明了产品名、件数和应付工资。工人们说,本来凭着这些单据就可以领取工资了,但公司给予兑现的却很少。

    工人们说,像他们这样的熟练工人,一个月都能赚到6000元以上。可是,在这家公司上班,每个月只发几百元到一千多元。

    不少工人上有老、下有小,都是家里的顶梁柱,工资有时有,有时没有,到手的数额也总是大打折扣,这让许多工友吃不消。

    他们还担心,像这样今天一点,明天一点地发工资,不仅拖欠的工资越来越多,而且还会是一笔糊涂账,怎么都算不清了。

    工友们说,两年多来,他们的工资基本上就是像这样有时有,有时没有,即便有,也大打折扣,到手的数额总是不确定,为此,他们多次找过公司领导,得到的回复大概都是“公司困难,有钱就补发”这类的话。结果一拖就是两年多,而且,拖欠的数额每个月都在增加,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那么,刘先生和其他工友们在入职时有没有签订合法的用工合同呢?

    工友们说,大伙儿已经对合同上关于工资说明的内容记忆不清了,最关键的是,合同签好了字,还交了上去,工人们自己都没留存一份。

    如今大伙儿想讨薪

    真是有些困难!

    困难一:工人们自己无法算清工资账目

    困难二:没有合同可以进行比对

    在工友们看来,通过法律途径来讨薪,同样费时又费力,而且未必能成功。

    据了解,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工厂曾经让工人们,以产品抵工资的方式,来抵扣一部分拖欠的工资。但是,刘先生和他的工友大多数都是外地人,要他们变卖家具产品换取工资,很不现实,所以大伙儿都作罢了。在他们看来,通过法律途径来讨薪,同样费时又费力,而且未必能成功。

    工人们告诉记者,现在想讨要工资,最好的办法,似乎只是不停地找公司交涉。例如正月十四,就有部分工人通过这种方式拿到了一些钱。

    刘先生和工友们也表示,不断找公司交涉,其实自己累,也影响公司,而面对公司这样挤牙膏式的发薪水,他们也只能如此交涉。

    刘先生说,从2015年到今年年初,工友们多次向公司交涉,虽然多少也拿到一些工资,但是,始终没法把被拖欠的工资全额拿到手。

    工人们进退两难

    不知如何是好

    从工友们的说法来看,一方面,工薪被欠,难以要回,但如果跳槽,他们又担心,欠款彻底要不回来,于是只能继续在这家公厂上班,而上班越久,拖欠的工钱就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另一方面,当初他们虽然有签合同,但由于缺乏法律意识,结果合同全都被公司收走,而且他们道听途说,认为走法律途径,根本无法讨到薪水,于是只好按他们所说的去“闹一闹”,才能要回一些钱,而这种方式,对于工人和公司,显然是两败俱伤。

    那么,工人们的说法,是真实的吗?“连天红”公司是否是恶意欠薪?到底有没有计划清积欠的工薪呢?

    2月15号,记者来到了莆田市仙游县劳动人事纠纷多元调解处中心,中心主任欧飞平表示,早在2015年5月份,他们就接到了大量关于这家公司欠薪的投诉。随后,中心马上派人介入协调。

    那么,这家公司现在的情况如何?还有多少员工?所欠的工钱又是多少呢?

    欧飞平主任说,这家公司之所以出现如此大额的欠薪,主要原因是资金链出现了问题。

    然而,经营不善,并不能作为公司拖欠工资的借口。欧主任说,目前,他们已经与这家公司,就此进行协商。

    记者也从莆田市力天红木艺雕有限公司了解到,这家公司目前也表示接受仙游县劳动人事纠纷多元调解处中心的建议,正在着手细化方案。

    仙游县劳动人事纠纷多元调解处中心也表示,他们也会督促莆田市力天红木艺雕有限公司尽快偿还工人们的工资,让工友们心里的石头尽快落地。但针对这件事情,欧主任也提醒广大务工人员,应聘入职的时候,要认真签署用工合同,并要妥善保存相关的用工凭证。

    同时,欧主任还表示,遇到欠薪,工人们要积极地走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目前,他们调解处中心已经受理并仲裁了多起和这家公司有关的欠薪纠纷。

    从我们记者的调查来看,刚才这家公司似乎已经把“欠薪”当成了家常便饭,他们拖欠工资尽管有“经营困难”的因素,似乎也刘先生所说的“钓鱼”的因素,也就是以拖欠方式,让工人不得不留下,而留下之后,被欠工资结果越来越多。

    对于这种现象,一方面希望务工人员自身要加强这方面意识,另一方面,也希望有关部门畅通网站、热线等欠薪投诉举报渠道,积极作为,让工友们切切实实感到,投诉“有门”。

    (来源:台海网)


    原标题:黄花梨木屏风两千元挑担卖

    本报讯“晚清时期的黄花梨屏风,一套只要两千元。”日前,周新农贸市场附近一无证摊贩打着晚清古董的幌子叫卖屏风。滨湖区太湖街道城管中队在接到投诉后对其予以取缔。

    投诉市民说,他敢断定这些屏风绝不是什么晚晴时期的,担心有人会上当受骗,希望城管执法人员前去制止。城管执法人员赶到现场后发现,在锡南路周新农贸市场西大门处,一男子正在叫卖四幅镶嵌着古代人物图案的屏风。屏风边框用深黑色的木料制成,材质看上去比较陈旧,在角落处还能看到有积灰,乍看确有一定年头。摊贩向现场围观者介绍,这套屏风是自己福建闽清收购过来的,整套屏风一共4扇,都是用上好的黄花梨木头制成的,而且是从晚清传下来的。如果户主不是因为房屋拆迁肯定不会这么便宜就卖给自己,卖2000块钱一套就是赚个路费。

    一名看热闹的市民质疑,如果真的是黄花梨做的屏风,而且还是晚清传下来的,在市场上不要说2000块钱,再多几倍的价钱也肯定是买不到的。男子口齿伶俐,一边拍着胸脯表示东西假不了,一边高调表示自己的屏风只卖给识货的,不识货的2000块钱还不卖。一位懂行的老人用手摸了一下屏风,手上立马出现了黑印。他说,这个所谓的晚清时期的黄花梨古董屏风其实是上过色的现代制品,只不过伪装得比较好。

    城管队员对该男子无证摆摊的行为进行了教育并予以取缔,同时警示围观市民:“这些摊贩一般都在农贸市场、新村挑着扁担叫卖,打着从外地的大宅院内收购得来,用红木、乌木、黄花梨木做成的,从晚清、民国时期就传下来的噱头,但这些都是骗人的,其实这些屏风大都是将买来的旧货进行精加工或做旧处理的山寨品。城管部门已查处过相关案例,老年人要谨防上当。”

    (范绪锴图文报道)

    阅读全文
  • 今年5月底,莆田涵江的方先生经朋友介绍,在秀屿区东峤木材加工区华建家具厂订制了一套“飞天”牌红木家具,双方约定价格13万余元,并在两个月后交货,当天方先生全额支付了红木家具的货款。但到了约定日期,方先生前往该家具厂提货时,发现6件红木家具中有4件出现了严重的裂痕,于是,他要求退货但遭到拒绝。

    经过当地工商人员调解,该家具厂家同意换货,并退还10万元货款给方先生,按照约定再过一个月交货,双方验收同意后再付清余款。


    5月18日,江西九江港瑞昌港区华中国际木业有限公司木材专用码头工程施工图设计获批复,标志着该项目即将进入开工建设阶段。
    该码头工程位于长江中游武穴水道右岸,江西吉恩重工有限公司码头下游侧,拟建设3个5000吨级件杂货泊位,水工结构按照10000吨级设计,设计年通过能力234万吨。该码头工程建成后将填补九江港没有木材专用码头的空白,对于瑞昌打造华中地区重要的木材贸易基地和加工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