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穿越7000年的奢侈收藏\广东家具产品不合格发现率为12.2%
本报记者李屹邬建玲
“假如玉器代表中国人的高雅非凡,瓷器象征中国古文化的精髓,那么,漆器就是当仁不让的古代奢侈品。”
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主任张荣对漆器情有独钟,在今年北京匡时春拍“艺术体验季”上,她用独特的视角为我们解读了这个穿越7000年的奢侈收藏。
历史悠久技艺精湛
“漆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之一。目前所见对漆器的最早记载,是《韩非子·十过》中秦穆公与由余问对。由余说漆器自古就与高贵、权力、财富联系在一起,其制作工艺复杂,制作时间长,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都较高,历来深受人们青睐。”
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主任张荣介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器的国家。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漆器于1977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遗址出土,名朱漆姆木碗,碗高5.7厘米,距今已有7000多年历史。内蒙古汉旗大甸子出土的两件薄胎朱漆器,距今也有3500多年历史了。晚商时期在殷墟也有豆、罍等已朽的漆器出土。西周漆器,在陕西长安、河南洛阳、浚县等墓葬中都有发现,其中有彩绘漆器,还有嵌螺钿漆器,只是完整的器件很少。
漆器收藏从漆艺发展史角度看,有两次高峰:第一次在战国、秦汉时期,湖北江陵包山楚墓出土过一件彩绘漆奁,它描绘的是楚国贵族出行的场面。第二次高峰在明清时期,明代漆工艺家黄成写了一本《修饰录》,书中把漆器工艺分为14大类、101个品种。
战国至西汉,是漆器发展的鼎盛时期。战国漆器的制作,经历了一个由初级向高级发展的阶段,漆器作为饮食器具,为统治阶级所喜好,当时制作极盛,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金、玉、铜等容器。由于漆器制作工序复杂,且价格昂贵,在这一时期,能拥有制作精美的漆器可说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魏晋以后,贵族阶层的日用器具渐由瓷器代替了漆器。唐宋元时期,漆器虽然失去了往日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但制品种类增多、技艺更精,除了传统的一色漆、彩绘漆和嵌螺钿漆器之外,又创造了金银平脱、金漆、戗金、描金、犀皮、雕填、雕漆,可以说漆器的主要品种到此时已基本齐全。
明清两代是漆器艺术的又一巅峰时期。明永乐年间,御用监在皇城内设置了御用漆器作坊果园厂,扩大雕漆、填漆等漆器的生产,此举推动了明朝漆器的生产发展。清代也十分重视漆器艺术,雕漆工艺开始应用到大件的家具上,其显著特点就是颜色鲜艳喜庆、纹饰精致华丽。以后一直延续到大清朝灭亡,漆器这门宫廷艺术才开始走向民间。
价值发现因“拍”而生
由于明朝之前的唐宋元漆器大部分都流失到海外,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漆器大都是明清时期的。
根据历年来漆器的拍卖成交情况看,明清剔红漆器拍卖价格最高,也最受市场欢迎,但目前剔红的精品却较难寻觅。
剔红是雕漆品种之一,又名“雕红漆”或“红雕漆”。此技法成熟于宋元时期,发展于明清两代,它是在器具的胎骨上层层刷红漆,少则七八十层,多达一二百层,一直到相当的厚度,待半干时描上画稿,然后再雕刻花纹。早期的宋元时期剔红纹样都比较薄,后来越变越厚。变厚就增加了工艺难度,增加了成本,所以厚的剔红尤其珍贵。
2001年春拍,香港佳士得推出了26件珍贵的l2世纪至16世纪中国漆器藏品,最后成交24件,成交额超过3000万港币。其中,一件被专家称之为永乐漆艺巅峰之作的“剔红牡丹花卉大圆盒”,以1287万港币的成交价,创下了当时中国漆器拍卖的最高纪录。
之后几年,中国内地拍卖会频频推出漆器精品。2003年,中国嘉德推出“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同年,上海崇源与北京翰海也推出了漆器拍卖,拍品均以数百万元成交。
2006年,香港苏富比一件清代“乾隆剔红御制诗笔筒”,拍出606.3万港币;2007年,香港佳士得以497.3万港币,拍出一件明朝宣德“剔红双螭荷叶式盘”。
2008年12月3日,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的明永乐“剔红双凤莲花盏托”上拍,最终这款漆器以3314万港币成交,创下了迄今为止漆器拍卖的最高拍卖纪录。
明清受宠高古居冷
对于漆器的这项古老收藏,张荣给予无上的赞誉,认为漆器绝对是古董收藏中最后一只“潜力股”。
张荣介绍,故宫博物院现存大约1.7万件漆器,其中出土的漆器数量极少,传世的主要集中于元明清三代。从拍卖纪录也可以看出,元明清漆器大都做工精美,保存较好,成为漆器收藏与拍卖的主力军。
然而,在内地拍卖市场,漆器虽屡创高价,却迟迟没能异军突起、形成规模。对此张荣认为,漆器的市场类似玉器市场,主要以明清两朝的器物为主。主要原因在于漆器不利于保存和把玩,加上人们对元以前的器物还未有足够认识,导致国内高古漆器的价格还处于低位。要想发掘漆器的投资价值,首先要对漆器的种类有所了解,就像瓷器中分为青花、粉彩,漆器收藏也在不同时期分为不同类型。如明清漆器,就分为14类,包括罩漆、描漆、描金、堆漆等工艺。从目前的拍卖市场来看,剔红、百宝嵌等较受宠,收藏人士可依自己的爱好建立门类。
漆器收藏三问
1、漆器为何奢侈?
古代漆器向来讲究“百里千刀一两漆”。也就是说,要走100里路,在漆树上割1000刀,才能得到一两生漆。而对于漆器制作来说,必须经历制胎、水裱、推光、生漆调细等上百道工序,稍有疏忽,就前功尽弃。漆器以其工艺繁琐称雄于世:制成一个文杯,要经百人之手;制成一张屏风,要费万人之功。漆器制作工艺的繁琐,从选料、塑胎、髹饰至成品,大的工序有二十几道。而制作和阴干更是十分费时,故一器之成往往需要数月,成品还需要密闭在阴室里更长的时间。
2漆器为何难以保存?
漆器管理和保存的难度很大,漆器不怕水,但怕干燥,易裂。通常的恒温都不利于漆器的保管,从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收藏的专业门槛。一般来说,温度以15至18摄氏度,湿度在55%左右最为适合,太干了容易裂,太湿了容易长毛。如果环境过于干燥,可用保鲜膜将漆器包起来加以保存。
3漆器如何辨伪?
具体来讲,可以用“一摸、二闻、三看”的方法来鉴别。用手触摸,可以鉴别漆器的时间长短。新的漆器用力摸是软的,而时间长的会有一定的硬度。用鼻子去闻,漆器有一定的味道,而去掉味道需要一定时间。如果是新作的漆器,用鼻子一闻,就能闻出来。最有效,也是最准确的方法是看漆器的断纹,漆器上的断纹主要有“牛毛断”和“蛇腹断”两种。“牛毛断”多见于年代久远的漆器,其纹如发,细密而碎,人工很难仿制。“蛇腹断”是在明代漆器上常可见到的,多见于漆层较薄的器里器底等处,颇似蛇腹下纹。而新作的漆器有的也可以做出假的断纹,但假的断纹是有规律的,而自然形成的断纹不具有规律性。
来源:《贵州都市报》
近日,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涂料、家具(木家具)、陶瓷砖、卫生陶瓷等产品进行了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本次抽查的家具产品不合格发现率为12.2%,不合格项目涉及木工要求、力学性能、甲醛释放量、漆膜理化性能等项目。普通坐便器的不合格发现率为7.4%;而智能坐便器的不合格发现率为4%。此外,陶瓷砖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3.7%,涉及尺寸、吸水率、破坏强度、断裂模数共4个项目。此次抽查170批次卫生陶瓷产品,不合格产品10批次,不合格产品发现率5.9%。
(来源:北京晨报)
李淑平
近日,大英博物馆“中国与南亚展厅”重开引发国内外热议。藏品既有公元前5000年的古物,也有近代珍品。其中‘上下’品牌的“犀皮漆天地盖盒”被永久收藏。大英博物馆在选择现代藏品时有何标准?为何会选中这件漆器?
英国女王参加大英博物馆“中国及南亚展厅”开幕活动。2017年11月8日的伦敦,最高温只有10摄氏度左右,街上感觉颇冷。此时的大英博物馆内却“很热”,因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来了。女王来为修缮后的大英博物馆33号展厅剪彩揭幕,该展厅同时更名为“何鸿卿爵士中国及南亚展厅”,并宣布于12月14日重新对外开放。
资料显示,大英博物馆收藏中国文物2.3万件,是海外收藏中国文物最多的博物馆。重新开放的中国及南亚展厅目前对外展出亚洲文物2000余件,其中半数为中国文物,年代跨度为公元前5000年至近代,展品包括石器、青铜器、玉器、瓷器、漆器、壁画、雕像等。新展厅在原有展陈基础上增加了书法、绘画及丝绸等文物陈列,并展出了新近收藏的中国当代玉器、漆器和瓷器艺术品。
大英博物馆馆长哈特维格?菲舍尔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展厅新增一批现代艺术品,以求“把中国和南亚的故事延伸至当代”。
在当天首批展出的现代艺术品中包括一件“犀皮漆天地盖盒”,由‘上下’CEO兼艺术总监蒋琼耳与中国非遗传承人漆艺艺术家甘而可共同完成。
大英博物馆“中国及南亚展厅”展品架摄影师:BenSmith“犀皮漆天地盖盒”这件“犀皮漆天地盖盒”,以黑檀木制胎,外径352mm,高55mm,扁圆形盒身源自中国传统的盛器:攒盘。盒顶缀钮以南红玛瑙精心雕琢成太湖石状,钮高48mm,嵌于盒盖中央。盒身经由中国传统大漆工艺制作,以红斑犀皮漆为表,以精细黑推光漆为里,历经十八个月的复杂工序和打磨推光方得以呈现。犀皮漆纹理自然如流水,漆面光泽莹润,如湖如镜。“如园”太湖石钮盈盈屹立其上,似石出湖面,又似水从石过,恰合兰亭“临水知惠乐,因风骋列游”之诗意。
蒋琼耳介绍,这件作品由甘而可提供技艺,蒋琼耳提供设计思路,“这样的搭配合作也体现了这个时代手工艺和时尚生活之间的互动交流。”当时考虑的是怎样用最佳的方式呈现“犀皮漆”或者说“菠萝漆”这种工艺的特质。它最美的部分就是那种流动的纹理。在不同的角度、光线下去观察,纹理都在变,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力。所以设计重心就是要通过造型形式以及视觉上的文化寓意把这种流动性体现出来。你可以把天地盒盖上面覆盖的肌理想象成一个花园,当中立有一块太湖石,整个画面就活了起来。把盖子拿下来后,里面是脱胎于传统攒盘的食盒,使用了黑色的大漆鎏金,它还是一个日常生活中有实用功能的器物。
在展厅对外开放后,这件漆器艺术品引得观众频频驻足欣赏。为什么大英博物馆在中国浩如烟海的现代漆器里会选中这件作品?这背后有什么故事?
大英博物馆“定制”作品
可以说,这件藏品是大英博物馆定制的。
‘上下’收藏高级订制部副总裁林杏芳介绍,早在2014年大英博物馆就注意到了他们。在2014年10月份,该品牌与佳士得合作推出了一个涵盖20件作品的“中国当代设计”专场拍卖。这是全世界第一次举办有关中国当代设计艺术品的拍卖会,并且非常成功,不但20件作品全部拍完,有几件作品甚至拍出了历史性的高价。此后,该品牌多件作品被法国吉美博物馆、法国国家装饰博物馆收藏。
2015年,当‘上下’筹备第2场拍卖会时,大英博物馆表达了希望能够永久性收藏一件作品的意愿,并且随后派出自己的创作人挑中了一件“如园”系列作品。他们不仅考察团队的设计能力,也考察中国大漆工艺的技艺与传承性。最后认可了蒋琼耳与甘而可的合作。
“漆器工艺是个需要很长时间的技艺,在差不多18个月里,‘上下’团队和大英博物馆方面都投入很多精力,几乎每周都要沟通进展,定期到甘而可工作室现场观摩。”林杏芳回忆,在作品整个设计、创作、制作的过程中,大英博物馆一直派人飞到中国来跟踪记录,拍摄了大量的影像资料。对他们来说,这是在记录一段历史,而不是只关注完成的作品本身。直到作品被正式展出林杏芳才松了一口气。“如果没有之前扎扎实实地一直研究传统手工艺,是很难过大英博物馆这一关的。”
蒋琼耳在大英博物馆演讲。摄影师:BenSmith这个扎扎实实背后,是‘上下’自创立近十年来一直秉承沟通传统与创新的初心未变。在11月10日,中国展厅公众开放日,蒋琼耳在大英博物馆以“传统手工艺的创新”为主题发表了演讲。并在演讲结束后与媒体分享了怎样在尊重手工艺生命本身的前提之下,寻找手工艺艺术的真正意义,从而拓展未来的可能性,实现传统手工艺的创新,为时代刻下生活、技术、工艺、科技、艺术、设计最高境界的印记。
“从博物馆到生活中再到博物馆”
琼耳这个名字是外公蒋玄怡起的,琼是美玉,耳是庶民,就是说生命里既要追求完美,也要甘于平凡。也许在那一刻开始,蒋琼耳注定要做一个平衡者,一个沟通者。
她所创始的品牌‘上下’是什么?蒋琼耳解释,以家为原点,“上下”是“时间”与“情感”,是“美”与“用”的并进。“上下”是对立中的均衡,如其在上如其在下,也就是传统与创新,历史与当代。东方与西方,人与自然,艺术与生活,源自中国,放眼世界。
“桥”系列竹丝扣瓷茶具、“大天地”系列碳纤维椅子因此,‘上下’是要通过创新,来传承中国精湛的手工艺,使其重新进入当代人的生活。这就要将自己的当代设计与传统手工艺相结合。他们一直在寻找手工艺者。双方基于将中国传统手工艺发扬光大的共识,会有很好的合作。目前,该品牌出品的“大天地”紫檀家具,“天籁”薄胎瓷碗,用“竹丝扣瓷”新编法做的名为“桥”的白瓷茶具等等,都是这样合作的杰作。
“传统工艺从博物馆通过当代设计融入现代人的生活,再因它的价值回到博物馆,这就是个圈,就是我们要画的一个圈。”蒋琼耳表示,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的大英博物馆永久收藏自己的作品,不仅代表了来自世界顶级艺术殿堂对当代中国手工艺的认同和支持,也是对自己从事事业的一种激励。
“踏踏实实做个农民,培育好土壤”
2017年的大英博物馆收藏作品这件事被蒋琼耳认为是一个里程碑。从‘上下’品牌筹备到现在已经近十年,“十年一个里程碑,坚持三十年,这个品牌一定就起来了。”蒋琼耳表示,一开始做品牌的时候就决定至少坚持三十年。
当初爱马仕第五代传人见蒋琼耳的时候告诉她,做品牌是怎样一种状态?就是要把自己当农民,是在耕耘一片土壤。作为创始人你是看不到收获的,你要把土壤培育好并传给下一代,下一代才能在这个土壤上收获。如果我们现在急着去收割,留给后代的只有贫瘠的土地。
“我记住了这理念,在生活中也是这么做的”,蒋琼耳说,所以‘上下’这十年在外人看来发展步伐是挺慢的,只开了上海、北京、巴黎的店。
她以养育孩子打比方。不算前面研发、走访手工业者的准备时间,品牌从2010年开第一家店到现在也就7年,相当于小学前的小孩。学前小孩要放养,调皮点没关系。但7岁上小学以后就必须系统学习了。品牌也是一样的,过去几年都是散养的,能做什么做什么,想做什么做什么。因为手工业产业链就这些事情,能达到什么程度就尽量达到。有什么机会就尽量做。过度推也没用。
但是7岁以后,有基础了,虽然谈不上很好的基础,但是算有了雏形。蒋琼耳表示,接下来‘上下’要转型,考虑有规划有步骤地往前推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品牌走上世界,产业化,最终还和市场结合的梦想。作品既要从博物馆走出来,又要走上市场,走入日常生活。但是不要忘记从市场提炼出来,回到博物馆,“上下”之间缺一不可,这个圈还要接着画。
也许,5年后,大家会在深圳塘朗山看到依山而建的‘上下’酒店。在这里,有体验,有情感,有产品零售。
而这,只是‘上下’新规划的其中一步。
走进西藏那曲市申扎县塔尔玛乡14村木材加工厂,伴随着隆隆的机器作业声,几名工人正在制作家具半成品。
负责人索朗伦珠也正忙着把工人们加工完的不同规格的刨光材进行集中整理。这是今年,索朗伦珠接到的第6笔加工定单,据他介绍,这批货运到申扎县城后,价值达7万元,可赚利润3万余元。
在这之前,索朗伦珠在家里忙着牧业,生活并不富裕,为了把日子过好,索朗伦珠参加了那曲市的转移就业培训,学完这们技术后,增强了他的致富信心,得知乡里还有贫困户未就业,索朗伦珠就想着带领他们一同致富。
在乡政府的扶持下,索朗伦珠和乡亲们红红火火的开起了木材加工厂。就这样,他和工友们已经完成了210对床的订单。他的木材加工生意也越来越兴隆。
据了解,2017年,申扎县塔尔玛乡14村木材加工厂年底分红了25万元,一年20余万元收入的小加工厂变成了塔尔玛乡14村村民致富的大行当。
程式化提升漆木家具收藏价值
明清时期的硬木家具,尤其是黄花梨家具,赚足了藏界的眼球,除了市场的有效运作,家具本身的材美工良、造型优美自然是主要原因。当下的现实是,市场的硬木家具精品数量越来越少,但价格越来越高,同时,硬木家具程式化的问题被提了出来。比如,器形一致的两件黄花梨方桌,在不同预展现场出现,让人错觉原本可能在历史上出自同一作坊的两件家具,走散后又在同一时空重现。
程式化或与晚明开始兴起的城市商品经济有关,当家具生产由私人订制变为作坊式制作,某一个器形受到市场欢迎,就会被不断复制。程式化对藏家的一大影响是审美疲劳,也让越来越多的古家具收藏家转身,将视线转移到民间漆木家具上。那些时间跨度更大(实物可早至金元时期)、造型变化更为多端、细节表现更值得玩味的漆木家具,为收藏价值取向的丰富与圆满提供了可能。
在众多漆木家具收藏家中,马可乐算得上是其中的先知先觉者。在《可乐马选藏山西传统家具》中,有一件壸门式直枨条桌,马可乐收藏了近30年。这件家具被他视作收藏的里程碑,“从它开始,我才重新认识漆木家具的收藏价值,有了自己的收藏方向。”
此桌在大边安单直枨,抹边安双直枨,属于宋代传统形制。随着榫卯技法在明末兴起,大边安直枨的做法几已消失。壸门形牙条延伸到腿肩,带出曲翘小钩的嫩叶雕饰,从中绽放委角线直下作终,线条完美流畅。修长的四腿和直枨都打洼面起委角,腿足微撇。
马可乐据此推断,此桌最早可追溯至宋元时期。对他来说,这类早期家具比起晚明的黄花梨家具,无论是造型的雅致程度,还是工艺的精细程度,都不遑多让。从此桌也能看出日后明式家具演进的来路,其研究价值丰富了漆木家具的收藏内涵。
地方风格浓郁
漆木家具最具特色的,要数其浓厚的地方乡土风格。这种风格在山西家具上也表现得尤为明显。
山西家具的地方乡土风格,除了保存早期传统的保守心态外,很大一部分是受到了北方的游牧文化,即辽、金、元三朝的契丹、女真和蒙古文化的影响。山西地区有400年(916~1368年)被纳入三朝版图。辽、金两朝的君主信奉佛教,在山西兴建了无数寺庙。佛教对山西的影响源远流长。汉亡后,鲜卑拓跋氏创建了北魏(386~534年),于公元386年定都大同。他们迅速吸收了汉族文化,并崇信佛教。云冈石窟便是最著名的遗留。供案、供桌类家具,也因此在山西十分常见。
在装饰艺术上,北方游牧文化具有“雕琢浓华、沉稳凝重及多层次”的鲜明特色,而这正是典型的山西家具乡土风格。浓华密实的花草纹、透雕多几何图形和蜿蜒的三弯腿,都是山西辽金器物的特征。虽然此后供桌形制仍在演变,但花草纹、几何纹和三弯腿却越来越常见,乃至成为“标配”。这种类型的供桌虽然南北各地均曾发现实物或形象材料,却从未见有硬木制者。
这类装饰还在椅具上多有呈现。马可乐收藏的一对榆木南官帽椅,靠背攒框打槽装板,分成四截,开光和亮脚均为花叶纹。上下两侧安角牙装饰,下方两边各安一块透雕渔网织纹的围栏窄板与座面相接,券口牙子搜挖起钩凸缘并透雕花叶纹。拿任何一件硬木南官帽椅比较,都能看出这样的漆木椅具明显偏粗犷尚古。如果说深受文人审美影响的硬木家具好“文”,那么,这样的漆木家具便是深受游牧文化主导的好“武”。
更为优秀的细节
古家具收藏家偏爱漆木家具还在于,硬木家具中的简约风格往往在漆木家具中可以找到对应,而在细节处理上,一些漆木家具甚至比硬木家具更优秀。
至于北方漆木家具传承中所出现的,既有游牧文化好“武”特征,又现江南明式家具的简约风格。王世襄认为,明清时期,晋、陕地区的某些工匠除大量使用一般木材外,也用黄花梨制造家具。
“即便某些晋、陕工匠从未使用过黄花梨,也会用一般木材制造出和黄花梨家具相似的作品。这是因为明式家具在南宋时已基本定型。元明以降,不同地区的工匠都在继承仿效。”王世襄曾说。这类传统的明式风格,一直延续至今。
“漆木家具没有固定的价格,价格在逐渐梳理的过程中形成。过去几年,一个显著的变化是藏家多了,但批量收进漆木家具的现象没有了。频繁的交流和讨论让藏家的水平提升了,优秀的漆木家具价格水涨船高。”漆木家具收藏家张春林说。
就价格而言,优秀漆木家具已不再便宜,但是,当藏家转身进入这一视野当中,会发现这是一片更为开阔也更具选择性的海洋,可以带给藏家更多收获。
日前,木材工业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试基地建成国内最大木材及木制品野外耐久试验场。据了解,试验场位于位于东经116°11',北纬39°89',海拔高度89m,年平均温度12℃,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20℃,年平均降水量528mm,年平均相对湿度55%。日照时数较多,年平均日照2470小时。是暖温带向温带的过度地带,属中纬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试验场将用于户外材料的长期监测和耐久性评价科学研究,占地近2千平米,分为6个试验区,试验产品范围涵盖实体木材、人造板、木塑复合材料、新型重组材料、化学(物理)改性木材、涂饰木材(涂料)、结构材、门窗、桌椅、建筑用木构件等。主要评价华北地区气候条件下户外材料的长期耐老化性能,满足了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相关企业的标准化试验需求,它的建成投入使用填补了华北地区没有规模化、规范化野外暴露场地的空白。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