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木材产品需求分析和预测\人造板制造行业易发生的事故和主要防范措施
详细内容

全球木材产品需求分析和预测\人造板制造行业易发生的事故和主要防范措施

时间:2020-10-11     人气:800     来源:     作者:
概述:木材产品需求是投资森林经营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尽管短期市场变化影响个体决策,但总体来看,长期需求变化却对林业和森林工业投资有较大的影响。本章主要分析预测了木材产品需求的一些长期变化特征(基于粮农组织,2008c)。变化的驱动因素影响全球长期木......
木材产品需求是投资森林经营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尽管短期市场变化影响个体决策,但总体来看,长期需求变化却对林业和森林工业投资有较大的影响。本章主要分析预测了木材产品需求的一些长期变化特征(基于粮农组织,2008c)。
变化的驱动因素
影响全球长期木材产品需求的主要因素包括:
全球国内生产总值
人口变化:世界人口预计将从2005年的64亿增至2020年的75亿和2030年的82亿。
经济持续增长: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已由1970年约16万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47万亿美元(按2005年价格和汇率计);预计到2030年将增加到100万亿美元左右(图50)。
区域性变化:1970-2005年间,发达国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主要部分;而在未来的25年中,发展中国家(尤其在亚洲)的快速发展,将会明显改变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域比重分配。
环境政策和法律法规:愈来愈多的森林将停止用于生产木材产品。
能源政策:越来越多地鼓励使用包括木材在内的生物质。全球锯材市场展望
1965-1990年间,全球锯材生产和消费年均增长约1.1%,但1990至1995年,由于东欧和前苏联锯材生产和消费的减少,这一数值急剧下降。1995年以来,亚洲和太平洋地区锯材的生产和消费也有所减少。欧洲和北美洲占全球锯材生产和消费的三分之二,都是锯材净出口区域;拉丁美洲和加勒比还地区是另一个锯材净出口区域,占生产总量的近10%;而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所占生产总量的份额略高于15%,且是世界主要净进口区域;非洲以及西亚和中亚的锯材生产和消费量不大,不到全球总量的5%。

1、纤维干燥

场所/环节/部位:纤维干燥管道

较大危险因素:管道内金属、砂石碰撞火花、锅炉烟气火花、静电火花引起粉尘爆炸。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其他爆炸
主要防范措施
(1)纤维喷吹管弯头使用陶瓷内衬耐磨件,并做到定期检查更换。
(2)定期检查锅炉烟气排放、火花隔离设施,保证正常运行。
(3)在干燥管道上设置火花探测和熄灭装置。
(4)10米内配备消防设施。
(5)干燥管道应有防静电接电装置,并每半年检测一次。
2、后处理、砂光、车间

场所/环节/部位:后处理、砂光段除尘系统

较大危险因素:后处理、砂光段因板材中存在金属、沙石切割、砂光时产生火花,或废料回收管道中因含金属、沙石碰撞、静电产生火花造成粉尘爆炸。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其他爆炸
主要防范措施
(1)在备料段设置杂物分选和金属探测、剔除装置。
(2)在废料回收管道上设置火花探测和灭灭装置。
(3)后处理、砂光段设备和废料回收系统接地装置完好。
(4)定期清理设备及作业场所、除尘器、废料仓中粉尘。
(5)干燥管道应有防雷、防静电接电装置,并每半年检测一次。

较大危险因素:除尘系统未采取预防和控制粉尘爆炸措施,导致粉尘爆炸。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其他爆炸
主要防范措施
(1)除尘系统应按照粉尘爆炸特性采取预防和控制粉尘爆炸的措施,设置监控装置,选用降低爆炸危险的一种或多种防爆装置。
(2)除尘器应在负压状态下工作。
(3)除尘系统不得与带有可燃气体、高温气体、烟尘或其他工业气体的风管及设备连通。
(4)除尘系统的风管及除尘器不得有火花进入,风管内不出现厚度大于1mm积尘,风管的设计风速按照风管内的粉尘浓度不大于爆炸下限的25%计算。
(5)干式除尘器滤袋应采用阻燃及防静电滤料制作,运行工况应是连续卸灰、连续输灰。
场所/环节/部位:车间

较大危险因素:车间粉尘扬起后引发二次爆炸,存在伤亡扩大的危险。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其他爆炸
主要防范措施
(1)应按爆炸性粉尘环境的要求对车间进行设计,应设泄爆口,并达到相应的泄爆面积。
(2)禁止使用易燃材料作为易爆粉尘建筑结构。
(3)建立粉尘清扫制度。应及时清扫附着在地面、墙体、设备等表面上的粉尘,避免粉尘堆积,粉尘沉积厚度均不应超过3.2mm。
(4)安全操作规程应置放在作业场所,易产尘地点应设置负压除尘措施,禁止采用正压吹扫。设置岗位粉尘扩散或爆炸的应急处置措施和方案。
(5)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应采取防雷、防静电措施。
场所/环节/部位:木片水洗、污水处理

较大危险因素:硫化氢(木料水洗后发酵产生)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中毒和窒息
主要防范措施
(1)在作业点应设置醒目的警示标识和作业流程。
(2)必须严格执行危险作业审批程序,办理有限空间作业票。
(3)作业前,应先通风,现场作业人员在佩戴好防毒面具、安全带等防护用品的前提下,排净池内的物料;再检测,对池内硫化氢、氧气含量等检测合格后方可作业;池口至少设两人进行监护,并能正确使用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等防护用品。
(4)进入自然通风换气效果不良的有限空间,应采用机械通风,通风换气次数不能少于3~5次/h。通风换气应满足稀释有毒有害物质的需要。作业时,操作人员所需的适宜新风量应为30~50m3/h。
(5)监护和救援人员应能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具。
(6)作业时间超过30min时,必须重新进行池内气体检测。
(7)作业结束后,清理干净池内工具、杂物,作业和监护人员签字保存记录。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5月11日,全球木材大会在温哥华召开,会上对征税后的北美行情讨论热烈。与会者大多数仍对后市看好,认为鉴于美国的库存现状和建筑开工现状,行情不会大跌,即使有所波动,也将维持高位。只有少数人通过图表分析,认为行情会下行并重新寻找平衡点。
    同时美国商务部现在公布的税率还只是初裁,反倾销税6月公布,终裁还要到年底。现在加拿大正在讨论反制方案,不能排除美加双方重启谈判并最终达成配额协议的可能性,从而完全推翻现行的税收方案。如果这种情况出现,中国的后市行情十分堪忧。

    原著/藤田丰八译注/董玉库编辑/张嘉奇

    上期文末提及,宋之后的典籍更多地将胡床表述为交椅,具体例证有哪些?交椅和胡床是什么关系?如果说中国的椅子由西方传入,那为何只有一种椅子存世?

    典籍中的胡床与椅

    宋之后的典籍更多地将胡床表述为交椅,其中以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卷二四·汉书十八·箕踞》最为详尽,详细地介绍了中国人踞坐用椅的起源。

    椅本木名,见《说文·卷六·上·木部注》云:梓也。《毛诗·小雅·湛露》:其桐其椅。《释名》:椅,于宜反,是也。《新五代史·晋臣·景延广传》:延广进器服、鞍马、茶床、椅榻,以椅字为人所坐,呼若倚音,始见于此。

    宋·王铚《默记》云,南唐李后主被虏后,徐铉往见,老卒取椅子相对,铉曰:但正衙一椅足矣。李主出,铉辞宾主礼,引椅偏乃坐。[1]

    金《中兴祯应图》插图中的交椅

    又无名氏《宣政杂录》云:宣和初,京师伎者,以长竿系椅于杪,伎者坐椅上。

    又周煇的《清波杂志》云:绍兴十三年,再兴太学,吕荣义为《上庠录》投进,唱和诗有《影妻椅妾》语。

    又宋·叶梦得《石林燕语》云:殿庐幕次,三省官为一幕,枢密院为一幕,两省官为一幕,尚书省官为一幕,御史台为一幕,中司则独设椅子,坐于隔门之内。

    又张端义《贵耳录》云:今之校椅,古胡床也。云云。据此诸文知,椅起唐末,而盛于宋,假借木名之字用之。椅非胡床,张端义误也。

    《三国志·苏则传》里言及胡床,认为“其实已起汉末”。《后汉书·向栩传》的“板床”、《高士传》引用管宁的“木榻”,都是说采用“危坐”,脚不能伸。就是说“若椅则小于床,不可盘膝,无不伸脚者,知椅非胡床也。”其结论是,“周汉以前,席地坐凭几,寝则有床。汉末三国,坐始有胡床,几制亦大,变文作机,然尚无小交椅,直至唐末五代始有之。”

    向栩的板床也好,管宁的木榻也好,都应视为胡床,汉末、魏晋、南北朝、隋唐诸史中,用于居坐的床榻,也都可以视为胡床。不然这些论调难以成立。榻最初见于后汉末期,床用于居坐的历史就更久远了。前汉时期其踪迹并不是没有,魏晋南北朝的诸史中,已经较为明确地将胡床与床或榻区分开来,其用处及用法也各自相异。椅子作为坐具,始于唐末五代时期,但绝不能说由此就可以否定“椅子就是胡床的别名,从汉末开始就出现在中国”这样一个铁案。

    另外,关于“椅”字,方以智的《通雅·卷三四·杂器》记载:倚卓之名,见于唐宋。余记唐末小说有倚桌字。宋·黄朝英言:椅,木名,棹与櫂通,但当用倚卓。杨亿《谈苑》云:咸平、景德中,主家造檀香倚卓,俗以为椅子、卓子。宋《卤簿》有金椅。

    唐《宫乐图》

    关于交椅或校椅

    校有栏格的意思,校椅只能解释为有扶手的椅子。只见毛刻《贵耳集》用到,其它书籍都使用交椅。这来自椅腿交叉,可能和唐代将剪刀叫交刀相类似(《太平广记·卷一二二·陈义郎》)。关于胡床也同样,《太平御览》等类书里引用了梁·庾肩吾的诗句:传名乃外域,入用信中京。足欹形己正,文斜体自平。“足欹”也好、“文斜”也好,都不由得联想到椅腿交叉。这里的文斜取自错划即×的意思。传递到日本的这类椅子,有的是没有靠背的小凳子(主要用于猿乐),有的是有靠背的折叠凳(僧侣等使用),交椅到底指的是哪个,还有些不明了。从《贵耳集》“偃仰片刻坠巾”,以及《黑鞑事略》“如禅寺讲席”来推测,类似于有靠背的折叠椅。在西方罗马有CuruleChair,就是这种形式的椅子,最初没有靠背,后来加上了靠背及扶手。说到这里,是不是可以说明“有靠背的交椅就是胡床”,还不能下这样的结论。从《苏峻传》“却据

    胡床”来防敌的样子来看,好像有靠背,其它的记载都看不出是否有靠背。

    《太平广记·陈义郎》原文:陈义郎,父彝爽,与周茂方皆东洛福昌人。同于三乡习业,彝爽擢第,归娶郭愔女,茂方名竟不就,唯与彝爽交结相誓。唐天宝中,彝爽调集,受蓬州仪陇令。其母恋旧居,不从子之官。行李有日,郭氏以自织染缣一匹,裁衣欲上其姑,误为交刀伤指,血沾衣上。[2]

    还有绳床,根据王观国的观点,绳床的名称源自座面穿绳子(而胡床座面是皮革),可能和佛家有关。还有这个“据”字,可以认为胡床就是交椅的一种。如果胡床有靠背,不仅天若日子可以仰卧在其上,也可以想像箭射中在“高胸坂”上。[3]

    五代周文矩《重屏会棋图》

    话外之音:由几到机、由卓到桌

    那么,西方的椅子从古埃及开始,希腊、罗马等从古代开始就使用椅子。罗马人用的折叠椅子,只能说是椅子中的一种。如果说中国的椅子是从西方传播过来的,那么多种类中,为什么只传播过来这么一种?斯坦因在突厥斯坦挖掘出靠背椅和扶手椅,虽然不能断定属于哪个年代的,但可以肯定非常古老。一般来讲,这类椅子应该较早传递到中国,但为什么只有折叠形椅子传播到了中国?如果说胡床是由西方传播到中国的,我们不得不对是何人传播的这个问题产生疑问。

    可是,如果说椅子是经由塞外的游牧民族带入中国的,这个问题也就不成为问题了。Curule(折叠)的拉丁文是Currus,来自于车辆,可能是这种椅子便于用车运输的缘故。对于塞外游牧民族来讲,他们跟随水草而转移,还有骑马的习惯,这种坐具再实用不过了。不仅搬运方便,而且不用曲腿居坐。这种椅子传入中国后,最早用于军队旅行等。《魏略》中就用胡床来证明裴潜的清廉,在他离任的时候,连胡床都没有带走。如果不从携带方便上来看,这段记事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这里我们只说明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即中国的折叠椅是经由游牧民族从西方传播过来的。可是,我们还要看到问题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机及桌。前面已经说过一些,“几”本来是人凭依的用具,而“机”原本是木材名,《说文》中说“机,机木也”,《山海经》说“单狐之山有机木”,本来和几席的“几”没有任何关系。可是,此字突然在《三国志·魏志·华歆传》中出现(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二四》)。王鸣盛认为,从这里可以看出“几”在制造上的变革。可是,《魏志·华歆传》里的“机”字,出现于魏明帝(226-239年在位)给华歆诏书中,将“机筵”连续在一起,可能和“几筵”并没有大的差别。但也应该看到,几席里用了“机”字,从此开始在制作及使用方法上确实有些变化。[4]

    《晋书·卷三六·张华传》记载:雅爱书籍,身死之日,家无余财,惟有文史溢于机箧,尝徙居,载书三十乘。《晋书·刘琨传》中记述其兄刘舆时写道:宾客满筵,文案盈机,远近书记日有数千,终日不倦,或以夜继之,皆人人欢畅,莫不悦附。这些都说明,当时的“机”已经不仅仅是人凭依的用具,用于放置书籍文书等,因此其形制也要比“几”大很多。由此可以推断,当时正式供人坐的床或榻,在制作上也会有很大的变革。[5]

    隋唐以后,胡床开始盛行,一般的家庭也开始使用。进入唐末五代,不但胡床,其它的倚子·椅子也开始应用。值此,除了机之外,卓字、棹字、桌字也纷纷出现,到宋代则通俗地将“椅”称为椅子,将“卓”称为卓子(方以智《通雅》)。以至于最终出现形体庞大的桌子:八仙桌,可供八人同坐共餐。

    宋仁宗坐像

    注释:

    [1]故事梗概:太平兴国初年(976年),南唐过来的学士徐铉受宋太宗(976-997年在位)之命,去看望被软禁的南唐末代君主李煜(961-975年在位),伺候李煜的老卒赶紧拿了把旧椅子放在李煜对面,徐铉阻止老卒说:有一把椅子给我的旧主坐就行了。

    [2]庾肩吾:487-551年,字子慎,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朝梁文学家。庾肩吾的《赋胡床诗》:传名乃外域,入用信中京,足欹形已正,文斜体自平。临堂对远客,命旅誓初征,何如淄馆下,淹留奉盛明。

    [3]故事梗概:这是一段源自日本《古事记》及《日本书纪》的神话故事。天菩比神奉天照大神之命,前往苇原中国(地界),去了三年也没有任何音信。于是,上界的最高神──高御产巢日神与天照大神又派天若日子到地界来探听虚实,并且给了两件法宝──弓和箭。可是,不但天若日子去了八年没有返回,听说还娶了地界主神的女儿为妻。高御产巢日神又派鸣女到下界来质问天若日子。天若日子用法宝将鸣女射死,此箭穿透鸣女的胸膛,一直飞到天上,惹怒了高御产巢日神,把箭反投回来,正射中斜躺在胡床上的天若日子的胸膛,因而死去。原文zz为:中天若日子,寝胡床之高胸坂,以死。

    [4]华歆:157-232年,字子鱼,平原高唐(今山东德州)人。汉末魏初时名士,曹魏重臣。故事梗概:226年,魏明帝曹叡即位,于十二月任华歆为太尉,可华歆称病请求退休,愿将太尉一职让与管宁,魏明帝没有同意。在设筵大会朝臣时,用诏书宣喻华歆,让他辅佐治理国家,非常诚恳地说:“将立席机筵,命百官总己以须,君到朕然后御坐(我将站在筵席前,命文武百官同我一样站着,您到来后朕才能落座)。

    [5]张华:232-300年,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县)人。永康元年(300年),赵王司马伦意欲篡权,要求与张华同谋,而张华予以拒绝,结果被杀。赵王司马伦得逞之后,废掉晋惠帝,自己称帝。刘琨:270-318年,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人。刘舆:约260-约307年,字庆孙,刘琨之兄。赵王司马伦称帝之后,各地的诸侯王不服,招致“八王之乱“。306年,持续了16年的动乱结束后,八王中只剩下了东海王司马越(?-311年)。司马越很早就赏识刘舆,每次开会召集众臣僚佐商议对策时,他手下那些文士、武将都唯唯诺诺,不知所对。唯独刘舆侃侃而谈,有条有理,应对如流。司马伦就把军国大事全都委托给刘舆来管理。正是由于司马越把刘舆定为至亲心腹,才对其弟刘琨加以器重。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阅读全文
  • 非洲森林砍伐渐增问题出现重大进展。肯亚、坦尚尼亚、乌干达、马达加斯加与莫桑比克五国,于本月初签署《桑给巴尔宣言》(ZanzibarDeclaration),承诺携手对抗东非和南非的的非法木材贸易。

    图:坦尚尼亚南部查获的非法木材

    非法木材流窜世界林业大会找解方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资料,有50%至90%的是盗采而得或经非法贸易,每年总额高达300至1000亿美元。
    坦尚尼亚、肯亚、乌干达、马达加斯加、赞比亚、莫桑比克、马拉威等国一带,区域内、外的不断成长,甚至延烧到非洲的「绿色心脏」:西非和中非。
    根据2012年坦尚尼亚自然资源论坛和东非野生物学会的研究,肯亚每年因为坦尚尼亚和肯亚间的非法跨国贸易损失1千万美金。类似研究也指出,坦尚尼亚每年因此损失833万美金。非法伐木活动的成长速度,是国家和区域非法活动控管效能的一大挑战。
    在WWF、野生物贸易研究委员会(TRAFFIC)和南非发展共同体(SouthernAfricanDevelopmentCommunity,SADC)的协助之下,南非德班第十四届世界林业大会成功签署了《桑给巴尔宣言》。
    世界林业大会是全世界最大的森林相关首长会议之一,汇集了森林资源相关利害关系者、国家森林当局、区域和国际合作伙伴以及WWF等公民社会组织长期辩论与谈判的成果。
    非洲第一个保护森林协议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对此表示欣慰。「桑给巴尔非法木材贸易及其它林产品宣言是该区域第一个保护森林的协议,来得正是时候。非法木材贸易成长速度不容忽视,这个政府间宣言将能有效在区域层级压制此类贸易活动。」WWF东非海岸倡议陆地计划主持人GeofreyMwanjela说。
    「目前国家和区域层级的非法活动控管机制,受限于森林有关当局和海关之间未能跨区合作。因此,WWF提供森林有关当局协助,以显著减少木材和其它森林产品的非法贸易。」Mwanjela说。WWF的森林生命力报告预测东非森林将在2010年至2030年间减少1千2百万公顷。WWF的遥测分析显示2000至2012的森林消失集中在莫桑比克(220万公顷)、坦尚尼亚(2百万公顷)和赞比亚(130万公顷)。(環境資訊中心)

    马后炮

    □马志海

    报载,广州街头一株名贵树木黄花梨,居然在光天化日之下遭到贼人砍伐,据媒体报道,“贼人”装备精良,每个人都穿着反光背心,锯树用的是电锯,还有两台带有“市政园林局”标牌的货车,幸得街坊警惕性高,盘问之后又看出了些许破绽,于是果断报警,警察赶到后当场擒住两个贼人。可惜这棵树已被锯了大半,恐难以继续存活。

    说起来这事儿也有些无奈,被盗砍的树叫“本地黄花梨”,本就属名贵树种,而近些年经轮番炒作,黄花梨的市场价居然高达每吨200万元,惹贼人觊觎也属正常。然而虽然这些名贵树木没有任何特别防护和看守,但毕竟还是在一个现代化大城市的街头闹市,发生这种大摇大摆盗伐树木的事,就不能说没有问题了。

    首先,得多亏市民有觉悟,发现问题肯报警;其次,有了觉悟还得有相当的辨别真假、发现破绽的高水平了,比如说,海珠区的车,怎么跑到荔湾来砍树?正规施工车辆不是应该是黄色的吗?说实话,这等火眼金睛的洞察力,笔者本人绝对是自叹不如。然而就算这样,这位市民还是没有发现如有关部门所说“现在广州没有市政园林局这个说法,统一叫市林业和园林局了”。你要求市民了解这个,恐怕知道的人比会背“核心价值观24字”的还少。还有诸如“清晨六点砍树”也被告知是疑点,这就更离谱了,24小时开工的盛况在广州绝不少见,挖沟的,铺路的,拆房的,盖房的,也包括成条街的树栽了又砍、砍了又栽的,太常见了有没有?现在回想起来不免心惊:这些施工队伍当中,究竟混进过多少“贼人”呢?

    总之,防范贼人,靠提高市民辨别真假的水平是无理的,因为如上罗列种种,“我们的队伍”实在是太多了!比方说有权在大马路上开肠破肚的队伍,就有市政、煤气、电力、通信等等,不管路有多堵,夜有多深,挂上建设造福市民的牌子就任性开挖,一挖就是十天半个月,还有的工地围蔽,一围就是几年十几年地不见天光,一查原来还都是违规的:—请问有关部门,违规施工,跟贼人有多大的区分呢?

    行文至此,生出担心来:这偷黄花梨树的事儿,纯属遇到高人才失手,其他的“贼人”会不会受启发呢?正规的队伍番号太多,百姓就算眼睛雪亮也会被闪花了眼。有这么多正规军掩护,贼人的“游击队”安全着呢!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