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购员培训的另一个突破口!
时间:2010-03-12 人气:1042 来源:深圳形象设计网 作者:
概述:小王是B品牌驻京办事处的零售主管,他非常重要的工作职能就是帮助前线销售人员提高综合实战能力、协同办事处市场推广人员完成年度销售目标。在加入B品牌的一年时间里,他迅速的健全了导购员聘用、选拔、培训、关怀、激励及薪资等管理制度,尤其是培训体系的......
小王是B品牌驻京办事处的零售主管,他非常重要的工作职能就是帮助前线销售人员提高综合实战能力、协同办事处市场推广人员完成年度销售目标。在加入B品牌的一年时间里,他迅速的健全了导购员聘用、选拔、培训、关怀、激励及薪资等管理制度,尤其是培训体系的建立上倾注了很大的精力。在总部尚未明确培训大纲、培训教材的情况下,小王自行设计开发的导购员培训体系,涵盖了入职、在职、例会培训及临促培训等各个层面。自培训实施以来,导购员对产品知识、售货技巧的掌握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各个方面好评如潮,销售额较比去年同期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区域总监对此非常满意,经常在会上表扬他。然而,最近二个月来,小王发现在职培训效果明显不如以前,现场反应也比较平淡,这一点令他相当困惑,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小肖所在的A品牌是国内一家大型家电生产企业,产品线从冰洗、彩电、电脑一直到小家电都做到非常出色,公司的培训架构也相当健全,从入职培训到在职培训都有明确的大纲、详细的教材,翔实丰富的案例。然而,他发现每次在培训现场,不论场面调动得多么热烈、导购配合多么积极,培训效果都差强人意,对终端拉动作用也几乎为零,而且他时常有一种吃力的感觉。培训经理找他谈了好几次,要求他尽快找出问题,提高培训效果。小肖前前后后想了个遍,他发现自已每次都是严格按照总部配发的大纲、教材在进行培训,程序都很规范、内容也非常实战啊!为什么还会出现上面的现象呢,他百思不得其解,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他们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什么样的导购培训才真正有效呢?
目前,网上充斥的各类关于导购培训的文章铺天盖地,有针对性的选择拜读有助于开拓视野、提高实战能力,但这些对于我们建立有效的培训模式并无多大帮助。一个有效的培训模式必须以适合企业自身特点为根本,只有适用、实用于企业才能有效,那么小王、小肖的工作突破口在哪儿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他们的工作背景:小王从事零售管理工作有近两年的时间,实战经验与理论知识都非常丰富,这一点从他设计的教材就能看出来,他本人也非常适合这份工作,培训时滔滔不绝、妙语连珠是他的一大特色;小肖,市场营销本科毕业,理论基础扎实、领悟能力强,对于教材的把握、理解非常到位,培训技巧运用也相当到位。他们的问题在于:
一、 火鸡真正会飞了吗?
先讲一个故事:话说,一农场有群火鸡一天突发奇想,嚷嚷着想要学飞,农场主坳不过它们,只好从山谷里请来了一只老鹰教它们怎么飞,训练从早晨开始,老鹰用心的教,火鸡们也认真的学。有心人天不负,傍晚时分,这群火鸡终于都飞起了,刹时间,天上黑呀呀的一大片火鸡,火鸡们飞得好高兴啊!!!它们快乐极了。天色渐渐晚了,农场主吹起了回家的口哨:今天就到这吧,大家都回鸡棚了!所有的火鸡都乖乖的落了下来,跟农场主走路回家。
看出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了吗?火鸡们是不是可以飞着回鸡棚呢?知识与能力的转化,关键在于你采用了什么样的训练方法。你传授了最好的销售技巧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如何让导购们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如何样融会贯通才是我们培训的重点。针对这种现象,小王在接下来的培训中,减少了很多内容,增加了大量的案例分析、演练,着重知识的传播和知识的灵活运用,从为培训而培训转向一切以导购需求为主。这次转变相当的成功。
在六月份的一次吸尘器销售技巧培训中,小王着重进行了《销售构图技巧》的运用训练,理论部分用浅显、易懂的文字一笔带过,案例分析则结合吸尘器来进行,以求建立导购员的亲切感、现实感;演练部分则采用了大量的与吸尘器相关的场景。四个小时的课程,小王惊喜的发现导购员发言踊跃、积极参与,认真演练我们称之为"世界级的专业销售技巧"。二天后,培训意见反馈表综合报告出来了:参加本次培训的10家重点门店,100%认为这次培训比以往要实效、管用,现场气氛非常好根本不需要刻意来调节。一位与小王关系较好的大姐是这样评价的:"王经理,你以前培训的时候,我们也是认真的听、认真的做笔记,但每次回到现场后,才发现你讲的内容,我根本不知道怎么用,时间一长,什么都忘了。但今天我们采取的这种培训方式真的很实战、很有用,我现在信心倍增,恨不得马上就去现场试一试。建议你以后多采取这种形式的培训。我们需要这样的培训。"
半个月后,终端反馈意见好评如潮,区域总监对小王也赞赏有加。似乎培训转型成功了,接下了的工作似乎顺了很多。居安思危,他们还有没有什么可以来改进的地方呢?
二、 "渔"从何而来?
喜欢看书的朋友都知道,一本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或故事情节曲折的畅销书,如果它的作者没有类似的生活体验或生活感悟,那么就很难深深的打动读者。销售培训也是如此,有效生动的培训内容,必须是你在现场有过深刻体验后找到了解决方法或能提供解决思路时才能引起受众的共鸣。相对来讲,零售经理的素质较高,对问题的分析、归纳、解决等能力比导购要强,此外,在对全局的把握及信息的综合处理上来说,也有很大的优势。因此,作为一个零售经理,每周两次、每次三到五个小时去现场售货,将有助于提高自身销售技巧的运用能力,而且与导购同场献技,对自已身来讲也是一种有益的压力,—— 你是他的上级,他的培训师,如果你都做不好,那以后还怎么教其它人去卖货呢?此外,可以更近距离的观察我们的导购员有哪些问题急待改进?上次培训的内容她吸收了多少,哪些方面还有欠缺?竞品导购员在售货技巧上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来学习的等等……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小肖终于认识到,总部开发的培训大纲、教材没有什么问题,关键是自已缺乏前线作战经验,有时候就很难把案例、技巧结合实际工作进行讲解。这段现场售货经验带给小肖的启示有很多:他更深的了解导购员的工作特点、熟悉了许许多多在办公室体会不来的卖场情况、加深了彼此的理解,也发现了自已真的非常喜欢这一行……
三、 小王、小肖还需要做什么?
终端培训是一件相当系统也相当实战的工作,对终端加深了解、多与导购员接触、加强知识与能力转化的训练,这些只是提升终端培训质量的一个突破口,关键还在于我们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对终端的理解、消化各类知识和如何结合终端实际情况来设计、修改适用的教材,真正将终端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产生效益。此外,在辅助教学手段多下功夫,对于提高培训效果也有很大的效果。除了传统的板书,投影等方式以外,多在形式上创新也非常有必要,如张会亭老师曾采用过的《对话》访谈形式等。视频辅助教学,能快速的提高教学质量20%以上。在培训时,播放总部摄制的产品示范片、DVD电影中销售场景的截取片断、自行录制的教学片、卖场"偷窥"的销售情景等等……在培训现场点评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来进行改善等?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剌激学员,帮助学员加深印象。另外,产品标准解说词的分析、练习,也有助于加深导购员快速发出问题、提高自身能力。
小肖所在的A品牌是国内一家大型家电生产企业,产品线从冰洗、彩电、电脑一直到小家电都做到非常出色,公司的培训架构也相当健全,从入职培训到在职培训都有明确的大纲、详细的教材,翔实丰富的案例。然而,他发现每次在培训现场,不论场面调动得多么热烈、导购配合多么积极,培训效果都差强人意,对终端拉动作用也几乎为零,而且他时常有一种吃力的感觉。培训经理找他谈了好几次,要求他尽快找出问题,提高培训效果。小肖前前后后想了个遍,他发现自已每次都是严格按照总部配发的大纲、教材在进行培训,程序都很规范、内容也非常实战啊!为什么还会出现上面的现象呢,他百思不得其解,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他们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什么样的导购培训才真正有效呢?
目前,网上充斥的各类关于导购培训的文章铺天盖地,有针对性的选择拜读有助于开拓视野、提高实战能力,但这些对于我们建立有效的培训模式并无多大帮助。一个有效的培训模式必须以适合企业自身特点为根本,只有适用、实用于企业才能有效,那么小王、小肖的工作突破口在哪儿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他们的工作背景:小王从事零售管理工作有近两年的时间,实战经验与理论知识都非常丰富,这一点从他设计的教材就能看出来,他本人也非常适合这份工作,培训时滔滔不绝、妙语连珠是他的一大特色;小肖,市场营销本科毕业,理论基础扎实、领悟能力强,对于教材的把握、理解非常到位,培训技巧运用也相当到位。他们的问题在于:
一、 火鸡真正会飞了吗?
先讲一个故事:话说,一农场有群火鸡一天突发奇想,嚷嚷着想要学飞,农场主坳不过它们,只好从山谷里请来了一只老鹰教它们怎么飞,训练从早晨开始,老鹰用心的教,火鸡们也认真的学。有心人天不负,傍晚时分,这群火鸡终于都飞起了,刹时间,天上黑呀呀的一大片火鸡,火鸡们飞得好高兴啊!!!它们快乐极了。天色渐渐晚了,农场主吹起了回家的口哨:今天就到这吧,大家都回鸡棚了!所有的火鸡都乖乖的落了下来,跟农场主走路回家。
看出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了吗?火鸡们是不是可以飞着回鸡棚呢?知识与能力的转化,关键在于你采用了什么样的训练方法。你传授了最好的销售技巧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如何让导购们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如何样融会贯通才是我们培训的重点。针对这种现象,小王在接下来的培训中,减少了很多内容,增加了大量的案例分析、演练,着重知识的传播和知识的灵活运用,从为培训而培训转向一切以导购需求为主。这次转变相当的成功。
在六月份的一次吸尘器销售技巧培训中,小王着重进行了《销售构图技巧》的运用训练,理论部分用浅显、易懂的文字一笔带过,案例分析则结合吸尘器来进行,以求建立导购员的亲切感、现实感;演练部分则采用了大量的与吸尘器相关的场景。四个小时的课程,小王惊喜的发现导购员发言踊跃、积极参与,认真演练我们称之为"世界级的专业销售技巧"。二天后,培训意见反馈表综合报告出来了:参加本次培训的10家重点门店,100%认为这次培训比以往要实效、管用,现场气氛非常好根本不需要刻意来调节。一位与小王关系较好的大姐是这样评价的:"王经理,你以前培训的时候,我们也是认真的听、认真的做笔记,但每次回到现场后,才发现你讲的内容,我根本不知道怎么用,时间一长,什么都忘了。但今天我们采取的这种培训方式真的很实战、很有用,我现在信心倍增,恨不得马上就去现场试一试。建议你以后多采取这种形式的培训。我们需要这样的培训。"
半个月后,终端反馈意见好评如潮,区域总监对小王也赞赏有加。似乎培训转型成功了,接下了的工作似乎顺了很多。居安思危,他们还有没有什么可以来改进的地方呢?
二、 "渔"从何而来?
喜欢看书的朋友都知道,一本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或故事情节曲折的畅销书,如果它的作者没有类似的生活体验或生活感悟,那么就很难深深的打动读者。销售培训也是如此,有效生动的培训内容,必须是你在现场有过深刻体验后找到了解决方法或能提供解决思路时才能引起受众的共鸣。相对来讲,零售经理的素质较高,对问题的分析、归纳、解决等能力比导购要强,此外,在对全局的把握及信息的综合处理上来说,也有很大的优势。因此,作为一个零售经理,每周两次、每次三到五个小时去现场售货,将有助于提高自身销售技巧的运用能力,而且与导购同场献技,对自已身来讲也是一种有益的压力,—— 你是他的上级,他的培训师,如果你都做不好,那以后还怎么教其它人去卖货呢?此外,可以更近距离的观察我们的导购员有哪些问题急待改进?上次培训的内容她吸收了多少,哪些方面还有欠缺?竞品导购员在售货技巧上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来学习的等等……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小肖终于认识到,总部开发的培训大纲、教材没有什么问题,关键是自已缺乏前线作战经验,有时候就很难把案例、技巧结合实际工作进行讲解。这段现场售货经验带给小肖的启示有很多:他更深的了解导购员的工作特点、熟悉了许许多多在办公室体会不来的卖场情况、加深了彼此的理解,也发现了自已真的非常喜欢这一行……
三、 小王、小肖还需要做什么?
终端培训是一件相当系统也相当实战的工作,对终端加深了解、多与导购员接触、加强知识与能力转化的训练,这些只是提升终端培训质量的一个突破口,关键还在于我们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对终端的理解、消化各类知识和如何结合终端实际情况来设计、修改适用的教材,真正将终端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产生效益。此外,在辅助教学手段多下功夫,对于提高培训效果也有很大的效果。除了传统的板书,投影等方式以外,多在形式上创新也非常有必要,如张会亭老师曾采用过的《对话》访谈形式等。视频辅助教学,能快速的提高教学质量20%以上。在培训时,播放总部摄制的产品示范片、DVD电影中销售场景的截取片断、自行录制的教学片、卖场"偷窥"的销售情景等等……在培训现场点评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来进行改善等?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剌激学员,帮助学员加深印象。另外,产品标准解说词的分析、练习,也有助于加深导购员快速发出问题、提高自身能力。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上一条:让导购员成为你的品牌代言人
对于导购,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会这样认为:“不就是营业员嘛”。他们说得没错,“导购”,仅从书面解释即为“引导采购”,也就是引导消费,这是导购员最基本的职责,也是众商家聘用导购后所发挥出的最常见功能。每一个商家的导购,都是构成终端营销的最基本要素之一。可实际上导购的身份远远不仅止于营业员,而是企业品牌的代言人、市场调研员、品牌维护员等等,小小的导购背后构筑的是一个大营销概念。
说导购背后是一个大营销概念,并不是夸大导购的作用,而是从其所处的环境,所起的作用来看的。众所周知,导购是处在市场的第一线,直接与市场与消费者接触。消费者进店后,首先接触到的是导购,因此导购给消费者提供的服务,留下的印象可直接折射出品牌的文化、内涵、实力。休闲服装店,导购热情奔放;体育运动店,导购活力四射;商务男装店,导购优雅大方……,每一类型的导购都体现出品牌风格,要想真做到这一层,与品牌建设是分不开的。
首先,对导购员的身份认定上,导购不再只是销售,而是品牌代言人。
这包括两个角度,第一个角度是企业,也就是说企业对导购的定位,应该将导购纳入品牌的一部分,最主要一点就是培养导购的品牌归属感;第二个角度是导购员自己,在自己角色的认定上,不仅仅是销售产品,而是在推广品牌、推广理念与文化。
企业角度的实现,是从企业与个人愿景策划、人力资源储建出发的,要防止导购员有“导购仅仅是为了获取经验与赚工资”的想法,而是让导购员看到导购背后的一条职业规划道路,比如说导购员由于在专卖店陈列有特长,可以培养成企业自己的陈列师,用于指导所属专卖店的陈列,也可以根据其它特长储备成企业的店长、督导、市场开拓人员等各方面人才,并根据对他们的定位实施有目的的培训。有了较为理想的职业规划,可以从思想上杜绝导购员“打一枪换一地”,以求得导购员与企业共同发展。除此之外,企业对导购的培养,是系统化的,例如品牌理念、产品知识、服务、信息、礼仪与销售技巧、管理等等。对于导购员自己来说,不再是狭隘地认为导购只是作为自己求职生涯中的过渡,看到的不仅是现在,还有将来。在销售时,自己的角色就是一个品牌代言人,可以将品牌的信息传递给消费者。
如何做好品牌代言人这个角色?
第一, 充分理解企业理念与文化,将自己融入到文化中去,而不是作为旁观者自说自话。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例如可口可乐象征着“美国精神”,太子龙品牌透析出“自信自然出色”,只有把握了品牌文化,在推广时才能真正将文化推广出去,而不只是把产品卖出去。
第二,保持良好的心态。态度决定一切,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保证高昂的战斗力。相对而言,导购所处事的职业比较简单重复,久而久之,容易使人心态疲软。但同时,导购的工作又是具有较大挑战性的,必须面对不同类型的客户,不急不燥不温不火地与他们沟通。所以心态好服务也就好起来,良好莱坞品牌形象也就传递出去了。
第三,真诚对待服务。在一片喊服务声中,能否从心底里涌出的真诚做好服务至关重要,售前、售中服务想必各品牌都能做得无可挑剔,关键在于售后服务。真正能留给消费者长久印象的是售后服务,比如说消费者在买了衣服之后某天,突然收到一张生日卡片与一份生日礼物,肯定是惊喜万分了,品牌也就印在脑海里了。当然,无论是售前、售中还是售后,都必须是真诚对待,要重视内容而不仅是形式。
其次,卖场是综合反应的枢纽地,导购员就是控制这个枢纽的关键人物。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卖场营销”体系指出,卖场营销是结合“开发设计、生产、物流、营销、市场信息”与一体的营销体系。这个体系把以前的“卖场仅作为销售产品”的观念扭转为“通过研究消费者需求,开发设计出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用最快的物流速度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上一次的市场供求信息又影响到下一次的开发”,因此在卖场的管理方面,不仅考虑通路设计、灯光色彩应用、商品陈列等硬性指标,而且要发挥导购的主观能动性,收集一切信息,比如包括对商品、顾客信息、促销活动、顾客反映的竞争品牌状况等信息,并加以分析利用,以中寻找自己的品牌特色,形成差异化竞争实力。
在这一实际操作中,导购身上有双重身份,一是尽量把自己品牌推广出去,达成销售目标,这是营业员,二是了解市场信息,包括顾客的实际需求、顾客对品牌的评价建议、顾客心目中的竞争品牌情况等,这就是市场调研员。
要做好以上双重身份,除销售技能及熟悉品牌产品之外,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培养市场敏感性。消费者对产品或活动的评价可以是多方面,均对自己某利益点提出,当这种现象不是孤立单独的时候,那就是普遍存在的,假如自己恰恰是缺陷,那企业可以根据导购所提供的信息迅速弥补。
第二,善于把握消费者心理。消费者所传递的信息跟消费者本身动机很有关系,有为享受更大优惠而推托竞争品牌好的,有真正发现品牌某些方面不适合自己的,凡此种种,都需要导购去把握。而为了要把消费者吸引到卖场了,更是要对消费者心理进行分析,从而在卖场货品筹备,氛围布置、活动操作上吸引消费者。
总而言之,卖场作为品牌展示与推广的一块天地,品牌与导购是互动的,导购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直接影响到品牌建设,甚至是品牌竞争优劣,一个企业拥有成功的品牌与拥有成功的导购是分不开的。
说导购背后是一个大营销概念,并不是夸大导购的作用,而是从其所处的环境,所起的作用来看的。众所周知,导购是处在市场的第一线,直接与市场与消费者接触。消费者进店后,首先接触到的是导购,因此导购给消费者提供的服务,留下的印象可直接折射出品牌的文化、内涵、实力。休闲服装店,导购热情奔放;体育运动店,导购活力四射;商务男装店,导购优雅大方……,每一类型的导购都体现出品牌风格,要想真做到这一层,与品牌建设是分不开的。
首先,对导购员的身份认定上,导购不再只是销售,而是品牌代言人。
这包括两个角度,第一个角度是企业,也就是说企业对导购的定位,应该将导购纳入品牌的一部分,最主要一点就是培养导购的品牌归属感;第二个角度是导购员自己,在自己角色的认定上,不仅仅是销售产品,而是在推广品牌、推广理念与文化。
企业角度的实现,是从企业与个人愿景策划、人力资源储建出发的,要防止导购员有“导购仅仅是为了获取经验与赚工资”的想法,而是让导购员看到导购背后的一条职业规划道路,比如说导购员由于在专卖店陈列有特长,可以培养成企业自己的陈列师,用于指导所属专卖店的陈列,也可以根据其它特长储备成企业的店长、督导、市场开拓人员等各方面人才,并根据对他们的定位实施有目的的培训。有了较为理想的职业规划,可以从思想上杜绝导购员“打一枪换一地”,以求得导购员与企业共同发展。除此之外,企业对导购的培养,是系统化的,例如品牌理念、产品知识、服务、信息、礼仪与销售技巧、管理等等。对于导购员自己来说,不再是狭隘地认为导购只是作为自己求职生涯中的过渡,看到的不仅是现在,还有将来。在销售时,自己的角色就是一个品牌代言人,可以将品牌的信息传递给消费者。
如何做好品牌代言人这个角色?
第一, 充分理解企业理念与文化,将自己融入到文化中去,而不是作为旁观者自说自话。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例如可口可乐象征着“美国精神”,太子龙品牌透析出“自信自然出色”,只有把握了品牌文化,在推广时才能真正将文化推广出去,而不只是把产品卖出去。
第二,保持良好的心态。态度决定一切,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保证高昂的战斗力。相对而言,导购所处事的职业比较简单重复,久而久之,容易使人心态疲软。但同时,导购的工作又是具有较大挑战性的,必须面对不同类型的客户,不急不燥不温不火地与他们沟通。所以心态好服务也就好起来,良好莱坞品牌形象也就传递出去了。
第三,真诚对待服务。在一片喊服务声中,能否从心底里涌出的真诚做好服务至关重要,售前、售中服务想必各品牌都能做得无可挑剔,关键在于售后服务。真正能留给消费者长久印象的是售后服务,比如说消费者在买了衣服之后某天,突然收到一张生日卡片与一份生日礼物,肯定是惊喜万分了,品牌也就印在脑海里了。当然,无论是售前、售中还是售后,都必须是真诚对待,要重视内容而不仅是形式。
其次,卖场是综合反应的枢纽地,导购员就是控制这个枢纽的关键人物。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卖场营销”体系指出,卖场营销是结合“开发设计、生产、物流、营销、市场信息”与一体的营销体系。这个体系把以前的“卖场仅作为销售产品”的观念扭转为“通过研究消费者需求,开发设计出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用最快的物流速度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上一次的市场供求信息又影响到下一次的开发”,因此在卖场的管理方面,不仅考虑通路设计、灯光色彩应用、商品陈列等硬性指标,而且要发挥导购的主观能动性,收集一切信息,比如包括对商品、顾客信息、促销活动、顾客反映的竞争品牌状况等信息,并加以分析利用,以中寻找自己的品牌特色,形成差异化竞争实力。
在这一实际操作中,导购身上有双重身份,一是尽量把自己品牌推广出去,达成销售目标,这是营业员,二是了解市场信息,包括顾客的实际需求、顾客对品牌的评价建议、顾客心目中的竞争品牌情况等,这就是市场调研员。
要做好以上双重身份,除销售技能及熟悉品牌产品之外,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培养市场敏感性。消费者对产品或活动的评价可以是多方面,均对自己某利益点提出,当这种现象不是孤立单独的时候,那就是普遍存在的,假如自己恰恰是缺陷,那企业可以根据导购所提供的信息迅速弥补。
第二,善于把握消费者心理。消费者所传递的信息跟消费者本身动机很有关系,有为享受更大优惠而推托竞争品牌好的,有真正发现品牌某些方面不适合自己的,凡此种种,都需要导购去把握。而为了要把消费者吸引到卖场了,更是要对消费者心理进行分析,从而在卖场货品筹备,氛围布置、活动操作上吸引消费者。
总而言之,卖场作为品牌展示与推广的一块天地,品牌与导购是互动的,导购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直接影响到品牌建设,甚至是品牌竞争优劣,一个企业拥有成功的品牌与拥有成功的导购是分不开的。
阅读全文
下一条:有影响力才是领导
在近日公司高管会议上,我进一步号召我们的高管人员要做公司快读书运动的前驱者,要做接受新知识的前卫者,学习新技能的探索者。以80-90后为代表的新一代员工,不再喜欢简单权威、先定规则、刻板道理与专制指令,他们需要更多的更好的解决角度、令人信服的辩护与生动有趣的工作方式,因此我们的管理者要比管理对象更有见识、更有闯劲、更有说服力。
张军是我们零点的coo,她和我们北京调查的总经理陈晓丽小姐想对员工贯彻一些她们的新想法,总是透过在一些具体的项目与行动中带着关键员工一起行动,然后把她们的想法言传身教给大家;零点的副总裁赵玉峰先生前几天与我一起出差,他说他逐渐摸索出来怎么样给自己的博客命名主题会更受博友的喜爱;我们的另一位副总裁冯晞博士也总是在及时管理新知识与在同事中传播新知识方面非常有系统;而我们的吴垠博士在他主管的公司内部科研上总是手把手带人,实打实出成绩;在最近一次我们公司内部的策略精英营的培训中,我们广州公司的副总经理张燕玲小姐做的定性分析结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我们武汉公司的主管余晶晶小姐,把其余分公司的一些很好的学习培训经验结合武汉公司的实践,组合成了非常成体系的培训活动,带动了我们最小的一个分公司的学习气氛,激发了大家的上进心。我想这都是我周围影响力管理与领导的具体例子。
我们今天拥有的见识广度、知识丰富性与洞察力深度成为让我们的同事与客户接受我们的权威的道德基础,同时在我们的团队中也是决定我们作为解决问题的中心人物的工具提供者与资源核心的角色。我们要有持续的影响力,就要在持续学习问题上表现出我们的决心与投入。我本人深深觉得领导一个知识型团队稳健持续前进的不容易,因此我给自己确定了平时超过常人的快读、多接触人与多见识不同事物的目标,每5-6年停下来进行一段时间的专门学习。有人问我前几天我给一些大学生定的职业发展八指标我是不是做到了,坦率地说我远远高于那个指标,我那个定的是最低指标;而且即使到今天我也依然在那个指标之上做;也不是今天有一定基础了才那样做,我就是在刚刚起步没钱没高度的时候就那样做了;重要的是我今天做成了习惯,根本也不觉得是负担。所以影响力模式也就是一种习惯,我们习惯了那种模式,我们就不会真正感到负担。
张军是我们零点的coo,她和我们北京调查的总经理陈晓丽小姐想对员工贯彻一些她们的新想法,总是透过在一些具体的项目与行动中带着关键员工一起行动,然后把她们的想法言传身教给大家;零点的副总裁赵玉峰先生前几天与我一起出差,他说他逐渐摸索出来怎么样给自己的博客命名主题会更受博友的喜爱;我们的另一位副总裁冯晞博士也总是在及时管理新知识与在同事中传播新知识方面非常有系统;而我们的吴垠博士在他主管的公司内部科研上总是手把手带人,实打实出成绩;在最近一次我们公司内部的策略精英营的培训中,我们广州公司的副总经理张燕玲小姐做的定性分析结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我们武汉公司的主管余晶晶小姐,把其余分公司的一些很好的学习培训经验结合武汉公司的实践,组合成了非常成体系的培训活动,带动了我们最小的一个分公司的学习气氛,激发了大家的上进心。我想这都是我周围影响力管理与领导的具体例子。
我们今天拥有的见识广度、知识丰富性与洞察力深度成为让我们的同事与客户接受我们的权威的道德基础,同时在我们的团队中也是决定我们作为解决问题的中心人物的工具提供者与资源核心的角色。我们要有持续的影响力,就要在持续学习问题上表现出我们的决心与投入。我本人深深觉得领导一个知识型团队稳健持续前进的不容易,因此我给自己确定了平时超过常人的快读、多接触人与多见识不同事物的目标,每5-6年停下来进行一段时间的专门学习。有人问我前几天我给一些大学生定的职业发展八指标我是不是做到了,坦率地说我远远高于那个指标,我那个定的是最低指标;而且即使到今天我也依然在那个指标之上做;也不是今天有一定基础了才那样做,我就是在刚刚起步没钱没高度的时候就那样做了;重要的是我今天做成了习惯,根本也不觉得是负担。所以影响力模式也就是一种习惯,我们习惯了那种模式,我们就不会真正感到负担。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