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双路并行:全屋主打高端、单品看上中产
“未来的家就该天生就智能且越用越智能。”缘何如此说?大势所趋所致。
当家电行业转入存量市场以后,众家电企业急需新的增量市场。随着万联网时代的兴起和“懒人经济”的盛行,智能家居成为破局的关键所在。尤其是当“90后”、“95后”成为家装市场消费主力后,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更高,“懒人经济”也让他们对于智能家居的需求更为迫切,进而推动智能家居产业的发展。
而智能家居在当下的家电市场中,确实也是一片蓝海。据市场研究机构IDC数据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为6337万台,同比增长4.1%,2021年全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超2.2亿台,同比增长9.2%。
长远来看,智能家居未来的发展也将更为全面。当下众多企业就已经在围绕着“全屋智能+单品智能”两大路径,分别部署高端与中产两大市场。
智能家居成带货新王
“涨”字当头下,在我国如今的家电市场中,两极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一方面,原材料价格上涨,我国家电市场步入低速时代;受“俄乌局势”影响,家电生产涉及的四类大宗原材料铝、铜、塑料、钢再次向上攀升。据国金证券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家电行业原材料铝、铜、塑料、钢的价格同比上涨分别达到54%、17%、8%、5%。
原材料的上涨趋势必然影响到终端市场,受原材料涨价影响,我国家电领域也出现集体涨价迹象。公开资料显示,美博空调自2022年1月1日起将产品价格上调5%-8%;美的自3月16日起陆续将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家电分别上调8%、5%、5%以上。此外,海尔、奥克斯、格力、TCL、康佳等也相继发布涨价通知。
然涨价并未换来销量,反而使家电市场步入凛冬。奥维云网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空调、冰箱 、洗衣机的线下销售量分别同比下降20.99%、24.49%、25.59%;线下销售额分别同比下降12.98%、13.2%、16.93%。再看2021年全年,家电市场同样呈现下滑趋势,2021年家电全品类合计销量线上同比下滑9.41%,线下同比下滑15.7%。
另一方面,智能家居市场处于高速增长期,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新动能;随着“懒人经济”、“宅经济”的盛行,越来越多的市场被赋予“智能化”概念,智能家居借助这股“东风”迅速得以崛起。
除了上文提到的2021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超2.2亿台,同比增长9.2%以外,在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达到了6337万台,同比增长4.1%。
以海尔智家为例,早在2006年,海尔智家就以u-home开启智能家居元年,而后在2015年提出智慧家庭战略,2020年推出三翼鸟场景品牌。凭借着三翼鸟场景战略的布局,让海尔智家提速明显。海尔智家2021年报显示,2021年实现营收2275.6亿元,归母净利润130.7亿元,同比增长47.1%。
另外,IDC预测未来五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将以21.4%的复合增长率维持增长,2025年出货量将达5.4亿台。
由此可见,智能家居就是继家电市场步入存量时代后,挖掘出的增量市场。而众企业也纷纷开始向着这个“变数”进军。
巨头纷纷发力“全屋”
一个事实是,智能家居并非只有诸如扫地机器人、智能马桶等单品,就目前巨头们的动作来看,似乎全屋智能更对他们的“胃口”。
何谓全屋智能?全屋智能就是以住宅为平台,以场景为中心,通过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简单来说就是全屋智能可以将多个智能单品实现全场景互通,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在当下的全屋智能家居赛道中,存在着两大股势力:
其一,以华为、小米为首的科技企业;此前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就曾表示,万物互联时代,没有人会是一座孤岛,每个人、每个设备都是万物互联大陆的一部分。而2021年,也是华为发力全屋智能动作尤为突出的一年。
2021年4月,华为公布了“1+2+N”的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具体来看,该方案包括以全屋智能主机为中央控制系统,设备插电即联网,可最多连接384个设备,同时支持全屋WiFi,为用户带来沉浸式全场景智慧体验。另外,在最近的华为全屋智能及全场景新品春季发布会中,华为还升级了其“1+2+N”解决方案,加速华为全屋智能化发展步伐。
小米的全屋智能战略稍晚于华为,2021年12月小米发布其全屋智能战略。不同于华为的是,小米主打生态链合作,数据显示,目前小米生态链企业达到了300多家,小米IoT开放平台已接入产品超过2700款。以市场表现来看,丰富的生态链建设确实为小米提供了天然的场景化优势,但合作并非长久之计,一旦其生态链中的产品转投其他厂家,对于小米来说将是一大打击。
其二,以海尔智家为首的传统家居企业;在意识到中国家电已经进入存量市场后,海尔智家认为未来产品将会被场景覆盖,行业也会被生态覆盖,所以海尔智家便开始注重场景生态建设,构建出高端品牌、场景品牌以及生态品牌三种品牌体系。
其中卡萨帝为海尔智家针对高端用户推出的高端品牌,而高端用户又往往对于生活方式有着更高的追求,在此基础上三翼鸟智慧场景又顺势而生。据介绍,三翼鸟场景品牌通过集研发、制造、设计、营销、服务为一体的“1+N”生态服务体系,实现1个管家全程协调,并基于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智慧阳台、智慧厨房、智慧卧室、智慧客厅等智慧家庭全场景解决方案,满足用户对“智慧家”的需求。
总结来看这两股势力对于全屋智能有着不同的定义。但他们的目标一致,那就是瞄准的方向——高端市场。
全屋看上高端并非偶然
实际上,要说全屋智能面向高端市场也在情理之中。在一篇《想做全屋智能家居,大概花费要多少》的文章中,就表明不算装修公司布线价格,仅智能化设施就需要花费15万元。
而全屋智能也并非是套系家电如此简单,其由全屋智能系统与全屋智能产品两部分构成。其中全屋智能系统包括网络布线、网络通讯、控制中心、照明系统、安防系统、多媒体系统、家庭环境和电气控制系统等,全屋智能产品就不做过多解释了,智能门锁、智能马桶等都属于智能产品。
另外,于企业而言打造一个具有全场景智慧生态体验的“未来家”,还涉及到如何构建套系化理念、如何打造家居化场景思维、如何将一体化的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应用在家庭中,以及产品入户后的服务及运营、如何打通前端销售与后期家装的连接等问题。
这就不得不说,海尔智家旗下场景品牌三翼鸟了。自2020年9月三翼鸟问世以来,仅两年不到的时间凭借着覆盖衣食住行娱全流程主动服务的极致体验,服务超10万余家庭,积累了庞大的用户群体。数据显示,三翼鸟北京体验中心001在2021年的交易额达到1.83亿元,在场景品牌三翼鸟的驱动下,2021年海尔智家高端成套销量同比增长62%,占比提升10.6个百分点升至37%,智慧成套销量同比增长15%,占比提升2个百分点升至17%。
而今,升级后的三翼鸟又围绕家装、家居、家电、家生活等方面,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定制智慧家服务。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主动定制场景,例如在三翼鸟智慧厨房场景,用户想吃烤鸭,只需在冰箱一键下单预制品,待冷链配送到家后,联动烤箱就可一键完成智慧烹饪。三翼鸟通过为用户提供全屋全场景定制方案,提供覆盖衣食住行娱全流程主动服务。
综上所述一系列多样化的流程下来,费用自然也就略高。
以华为智能家居系统来看:据了解,华为智能家居系统在售价方面分别达到了99999元和149999元。其中3房2厅(约100平米)售价为99999元,5房2厅(约200平米)售价为149999元。值得注意的是,这还是只应用于PLC控制、中控主机再加上系统的费用,不包含家电、家具等,如果需要华为生态的家电,还需在此基础上继续加钱。
既是面向高端市场,那么一二线城市高收入人群自然就是主要购买群体。这类人群受教育程度较高,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高收入决定了他们的购买能力,对于价格的敏感度普遍较低。特别是疫情常态化时代下,他们对于智慧家的需求更为强烈,所以全屋智能更易打动他们。
但话说回来,当下绝大多数人对于全屋智能概念的认知还不是清晰,在一篇街头调研报告显示,如今多数人使用的仍是智能单品,将全屋智能搬回家的占比相对较低。通过使用智能单品的受访者得知,目前很多人对于“全屋智能”的认知仅限于概念层面或是基于影视剧而产生的想象层面,对于全屋智能产品的真正效果以及体验并不了解。
所以,全屋智能当下仍是小众存在,相对于全屋智能,大部分人更易接受智能单品。
单品智能更爱中产
虽说全屋智能是市场趋势,但“智能”并非只是全屋或高端的代名词。在当下市场中,单品智能也同样是家电市场中尤为重要的存在。
目前来看,全屋智能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人们对其的接受程度不高。再者,对于中产阶层的家庭来说尚不足以支撑其高昂的售价。
另外,作为市场中的消费主力人群,中产人群基数庞大。中为资讯研究部数据显示,中国中产阶层人口2021年达到近6.03亿人次,个人消费达5.19万亿美元(33.01万亿人民币),较2016年分别增长89%与68%。
而带动消费市场增长的,自然就是这些中产人群。这类人相比对于价格不是很敏感的高端人群,他们更践行一种“新节俭主义”,据《2021新中产人群洞察报告》显示,当消费行为发生时,86.8%的新中产人群更关注产品价格。
以上来看,全屋智能固然是趋势,但单品智能也绝对不能忽略,毕竟相比动辄十几万的全屋智能,单品智能更受他们的青睐。
事实也是如此,在奥维云网发布的报告中可以看出,智能门锁、智能安防、智能坐便器、智能窗帘、智能灯光、智能晾衣架等是当前市场普及度最高的智能家居产品。其中安防类智能家居设备在精装修市场广受欢迎,2020年智能安防和智能门锁的需求就已经超过200万套。
再者,对比全屋智能较为繁琐的安装流程,智能单品相对安装较为便利。以智能门锁为例,其安装过程就非常简单,自己动手就可完成。当下智能门锁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家庭必备的智能单品,相比普通门锁,其优势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便利性:智能门锁比起普通门锁更为方便,其通过密码、指纹甚至手机app就可以实现开锁功能,尤其是对于出门经常忘记带钥匙的人群来说,智能门锁简直就是“福音”。
·安全性:就安全性而言,普通门锁属于被动防盗,而智能门锁属于主动防盗。智能门锁具备开门时信息及时推送、撬锁手机显示、设定警报等功能,防止家中被盗情况的出现。
·美观性:智能门锁相比普通门锁更为美观、更有科技感。其可以实现自动开关大门、监控开门状态等多项功能。
所以智能门锁被广泛普及,其实不止有智能门锁,智能猫眼、智能开关、智能感应灯等都是大众热衷的智能单品。
而在单品智能赛道当中,早在2018年战争的号角就已经打响。以智能单品智能音箱为例,其就曾以成本低、门槛低的优势成为众企业入局智能家电的“敲门砖”。
在智能音箱市场中,不仅有京东音箱、天猫精灵、小爱同学,还有百度小度智能视频音箱等。数据显示,仅2018年9月,国内智能音箱销量就达到了46万台,而在2018年全年,全球智能音箱数量更是达到了1亿台之多。
而今,智能单品以其超低的价格早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而第一波智能家电的普及潮,也随着智能单品的普及渐渐接近尾声。回看智能家居赛道,可以看出其本身就存在着新旧更迭,智能单品取代了普通家电,而全屋智能想必也终将取代智能单品。
今后的智能家居赛道,短期内仍将延续“全屋智能+单品智能”双路并行策略。但长久来看,一旦全屋智能价格下调,平民潮就会开始。就像曾经的智能手机一样,又有谁会想到,远程视频、出行导航有一天会成为现实,不过都需要时间来验证罢了。
定制家居的“规模战”已经不是简单的营收之争,而是考验对空间解决方案的综合理解。
截至3月22日,A股9家主营定制家居的上市公司,除了尚品宅配以外,欧派家居、索菲亚等8家企业均先后披露了2021年业绩预告。
此前,已迈入“百亿”大关的欧派家居官宣2021年产值突破200亿元大关,索菲亚也宣布成功实现百亿元营收。
号称有2万亿市场规模的家居建材行业,“百亿营收”却成了诸多一线品牌奋力追求的目标,“大行业,小企业”成为抹不去的标签,而其背后,则是定制家居在叩关百亿规模的道路上,一边将“价格战”打成“规模战”,一边却又不得不直面成品家具和软体家装巨头跨界定制的狙击。
01
“百亿”目标
提到定制家居上市龙头企业,欧派、索菲亚和尚品宅配整整齐齐坐标广东。面对家居建材行业2万亿市场规模的巨大蛋糕,定制家居“三剑客”尽管道路不同,做大规模的目标却是一致的。
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欧派家居营收便已突破百亿达到115.09亿元,在定制家居业内可谓一骑绝尘。
放眼家居上市企业财报,直到2020年,营收过“百亿元”的企业数量也没超过五家,居然之家、索菲亚等企业的营收介于70亿元—90亿元之间,对于他们而言,“百亿俱乐部”似乎也是触手可及。
2022年初,欧派宣布其2021年营收最高将达213.72亿元,1月29日,索菲亚也披露了2021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20%到25%,照此推算,2021年其全年营收约为100.02亿元—104.41亿元,已然突破百亿元大关。
从欧派和索菲亚的财报,不难破解他们的“百亿”密码。欧派在2018年度财报中提到,在其大家居战略下,发力地板、卫浴、木门业务,卫浴、木门实现接近50%的营收年增速。
而索菲亚2021年业绩预告则表明,整装渠道及米兰纳品牌发展尤为迅速。也就是说,欧派得益于大家居战略,索菲亚则是凭借整装渠道和新品牌的开拓,两大巨头冲击百亿目标各有“杀手锏”。
02
龙头企业间“较量”
如果从创立之日算起,到达成百亿元规模,欧派和索菲亚分别用了24年和18年。而这个时间段,正是定制家居高速发展的时期。
将时间回溯至2003年。索菲亚家居创立投产,靠百叶门衣柜单品打天下,不断强化“定制衣柜”的品牌定位。
此时,创立于1994年的欧派家居已经靠橱柜的核心优势在定制家居行业打下一片江山。此后十年间,一个专注衣柜,一个立足橱柜,然而“井水不犯河水”的两大巨头,很快就有了一次短兵相接的竞争。
2011年索菲亚调整策略,拓展生产线和供应链体系,产品从单一的定制衣柜扩充到鞋柜、酒柜、电视柜等配套性功能柜类,进入“定制家”时期。也是在这一年,欧派启动进军大家居的三年发展战略规划——“铸鼎计划”,推出“10+1”欧派商业模式,意在推动欧派由整体厨房品牌向整体家居品牌跨越。
2016年,索菲亚开始建设橱柜工厂,次年收购了东北老牌企业华鹤木门,产品线全面开花;与之同步,欧派大家居战略正式落地,开启大型全屋定制MALL时代,正是借助全屋定制时代“大家居”的红利,欧派在2017年成功上市,并于次年突破百亿大关。
如果说“定制”是专注于产品和渠道,“整装”的布局则意味着将目光投向了“以产品为基础的服务”,产业链会进一步延伸,业内分析认为,这也是新一轮“规模战”的关键。而索菲亚正是抓住了“整装”的风口,晋身百亿行列。
03
受困大宗业务
不过,从家居企业2020年度财报和2021年业绩预告中不难发现,虽然营收有新突破,但部分企业仍存在“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索菲亚家居2021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主要原因之一是“2021年下半年公司大宗业务主要客户及其成员企业到期商业承兑汇票遭遇大面积违约”。
而在索菲亚2020年度财报中,大宗业务的表现还很亮眼,堪称全年最重要的增长点之一:“公司大宗业务渠道收入达15.04亿元,同比上年增长99.14%,其中橱柜、木门业务实现高速增长。”
实际上,受到大宗业务拖累的家居企业不少,尤其是与地产企业捆绑的程度越高,其净利润下滑就越明显。
过去3年,大宗业务是定制家居企业增长最为迅速的业务板块。在国内精装房政策以及家居企业零售终端承压的背景下,定制家居品牌加大力度拓展大宗业务,营收占比明显提升,部分后起的定制品牌甚至将其作为业绩“弯道超车”的重要依仗。
然而,一旦房地产企业遭遇流动性紧张导致回款难的情况,大宗业务占比较高的家居品牌,只能对逾期未兑付的商票计提坏账准备。
04
整家定制带来新考验
受大宗业务风险和疫情的影响,加上近两年环保需求的井喷以及供应链资源整合等因素,家居行业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周期:整家定制。
从欧派掀起这场新竞争起,家居企业便纷纷入局“参战”。如今,已有十多家企业推出“整家定制”套餐,从貌似“弱化”定制的“整装”,又折回“整家定制”,究竟为何?
回归“定制”初心,意味着定制家居行业清醒地发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定制的优势依然无法取代,但需要“进化”。
与初代定制相比,整家定制的出发点正是家居消费的痛点之一:完整交付。具备整家定制的实力,要求家居品牌打通单品边界,具备全案设计、供应链整合和协同交付的能力。与此同时,基于家居场景式消费的特性,提供整家定制的品牌还要拥有线下店面强大的场景化能力。
业内认为,“整家定制”模式,有可能成为定制家居企业终极零售的雏形,这种新模式符合消费者核心需求,可以强化家居品牌的入口属性,具备一站式购齐的零售趋势。
在这个新赛道上,定制家居的“规模战”已经不是简单的营收之争,而是考验对空间解决方案的综合理解。
IDC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为6337万台,同比增长4.1%。2021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超过2.2亿台,同比增长9.2%。虽然市场在供需双方压力之下并未出现两位数的反弹,但出货体量背后不可忽视的是中国智能家居市场的升级和调整。在不断优化中,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会,预计2022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突破2.6亿台,同比增长17.1%。
2021年智能音箱市场出货量同比收缩,但在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之下,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15%。其中带屏智能音箱在市场需求和厂商转型的共同推动下出货量保持增长,市场份额提升至39%。同时,无屏智能音箱市场也加快升级步伐,通过音质、连接及产品外观等方面的提升积极拓展中高端市场。
2021年视频娱乐设备市场出货量进一步下滑,其中智能电视市场2021年出货量为3886万台,同比下降9.4%。供应压力之下厂商积极布局中高端市场,智能电视在屏幕尺寸、显示技术和人机交互能力上均有明显提升。语音交互逐渐成为智能电视标配,其中2021年内置语音助手的智能电视出货占比达72.1%,同比提升近9个百分点。
2021年智能照明设备市场保持高速增长,用户对智能照明需求逐步增长。一方面照明设备种类多元化,筒灯、轨道灯等纷纷加入智能化行列,智能开关市场也迎来暴增。另一方面,智能照明解决方案市场接受度较高,已成为全屋智能的重要构成。
2021年家庭安全监控设备市场增长与升级并行。其中视频监控分辨率大幅提升导致的产品迭代是推动2021年智能摄像头和可视门铃市场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智能门锁市场在摄像头、显示屏及AI技术的组合赋能下,产品功能进一步升级,市场出货量保持高速增长,2021年猫眼锁占比提升至22.3%,人脸识别功能渗透率达13.6%。
2021年各品类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均经历了不同程度的产品结构调整和功能升级,为市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2022年,智能家居市场如何将升级转化为增长,以下三点值得关注。
打磨产品,将智能与功能相结合实现有效升级。伴随智能家居市场发展趋于理性,消费者选购智能家居设备的出发点从尝鲜逐渐转向产品功能和质量,因此厂商需要在智能带来的新奇感之外,更多关注产品自身属性,将AI能力与产品功能相结合,通过细节的智能体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精细运营,拓展中高价位段市场。过去一年,在产品升级和成本上浮的推动下,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均价明显提升,其中智能电视、智能音箱、扫地机器人等品类中高价位段市场份额增长明显。伴随技术走向成熟及部分元器件成本回落,2022年中高端市场产品价格将迎来更多调整空间。在市场升级的大趋势下,对中高价位段产品进行精细化销售运营,有望进一步加大中高价位段市场需求。
升级渠道,通过高质量触达降低用户学习成本。虽然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已经历几年的发展,但仍远未实现普及。目前仍有大量用户不了解智能家居,并且不乏潜在消费者出于对复杂设置的担忧而止步不前。因此厂商不仅需要从产品端精简操作步骤,更需要对渠道服务进行升级,提升一线工作人员的专业性以提升触达质量,并积极与家装等线下渠道合作,加强演示说明,降低用户学习成本,加快用户教育进程。
IDC中国高级分析师刘云认为:“2021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经历了升级与调整,2022年想要将升级转化为增长、加快智能家居的推广与渗透,厂商既要强化产品升级迭代挖掘市场需求,也要重视销售运营,尤其是加强对中高价位段产品的营销,以刺激消费需求升级。此外,渠道升级也将成为厂商优化用户触达质量、提升市场认知度、加快市场教育步伐的重要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