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委省政府考察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亲朋联手盗古墓:卖了棺木卖不出文物
详细内容

省委省政府考察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亲朋联手盗古墓:卖了棺木卖不出文物

时间:2020-10-11     人气:670     来源:     作者:
概述:近日,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省长苏树林在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及全省各个地级市与省直机关领导的陪同下考察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博览城作为此次到仙游考察调研的重点,进行了长时间的准备,工程进度、场内装修、商家布展等工作皆推进迅速,一号楼外立......

近日,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省长苏树林在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及全省各个地级市与省直机关领导的陪同下考察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博览城作为此次到仙游考察调研的重点,进行了长时间的准备,工程进度、场内装修、商家布展等工作皆推进迅速,一号楼外立面如期落架,业态示范区与仙作精粹展览馆以崭新的面貌共同迎接了省委省政府的检阅。
考察团一行首先造访了博览城招商销售中心,听取县委县政府及业主代表对于博览城项目和仙游工艺文化产业发展的介绍。其后,孙春兰书记与考察团成员兴致勃勃地来到博览城一号楼,详细了解了仙游久富盛名的高端红木家具工艺、木雕、竹雕、铜雕、油画、国画等各类特色工艺美术产业,并与多位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愉快地交谈,对于仙游企业收藏的特种红木原料、沉香等也加以关注。正在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紫檀雕《清明上河图》、价值一亿的东南亚第一大奇楠沉香皆在展厅中亮相。

目前一号楼各展厅展出的古典红木家具精品,紫檀木、黑黄檀、老花梨、金丝楠木、越南黄花梨、海南黄花梨、红酸枝等应有尽有。其中仙游大家之家、三福、贡品轩、怀古、凯丰里、龙威、益家等著名红木品牌的展厅尤为惹人注意。各品牌争相展出各自的镇店之宝,各式珍贵艺术家具令人目不暇接。展厅中采用全景式的布局方式,还原“中堂”、“闺房”、“书斋”等场景,以身临其境的方式向人传达仙作古典工艺家具的悠久历史和古典韵味。

本次拉练考察中,各位领导始终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与高度的赞赏,与现场的企业、业主方代表互动频繁,对仙游工艺美术品的精湛工艺目不暇接,赞叹不已,对博览城出色的建设与组织能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考察结束后,各级党政领导意犹未尽,许多人带回了博览城及入驻企业、协会等的介绍资料,孙春兰书记和苏树林省长满面笑容地与现场人员握手、挥别,拉练检查取得了圆满的效果。


原标题:亲朋联手盗古墓卖了棺木卖不出文物

“90后”兄弟与10名亲朋好友结伴在荥经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家沟挖乌木,却先后盗掘有战国至西汉时期的多座古墓。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从雅安市荥经县公安局获悉,曾家沟多座古墓被盗掘案告破。因涉嫌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12名犯罪嫌疑人中有8人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2人被刑事拘留,2人取保候审,案件仍在侦办中。

雅安市荥经县六合乡古城村,系严道古城遗址,这里曾出土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文物。2013年12月,荥经县六合乡古城村村民曾某某发现自己的地被挖开,担心古墓遭遇不测,曾某某当即向荥经县警方报案。

荥经县文物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后,立即派员赶往案发现场,从泥中发现古钱币“半两钱”,还捡到作案人遗留的绳索和一本驾照。勘查人员发现3座古墓遭不测,从古钱币“半两钱”推断,初步确定被盗古墓属战国至西汉时期。正当民警全力侦查时,当地派出所又接到曾家沟有古墓被盗掘的报案。

今年5月下旬,荥经警方先后在雅安和成都将有重大嫌疑的荥经人何氏兄弟抓获。经审讯,何氏兄弟交代了与亲朋结伴盗掘曾家沟古墓的犯罪事实。专案民警先后辗转成都、北京等地,将其余10名疑犯悉数缉拿归案。

民警介绍,2013年11月、12月期间,在雅安经营乌木的何氏兄弟与10名亲朋结伴,来到曾家沟附近,相继探得3座古墓,挖出楠木棺椁板10余张。随后,何氏兄弟等人以乌木名义进行销售,获得赃款10余万元。根据交代,民警在该团伙中杨某某家中搜出尚未出售的7张棺椁板,又在五宪乡山上一竹林里找到藏匿的6件陶器和漆器。经初步鉴定,6件文物中,有战国至西汉时期的,也有明朝时期的。

“何氏兄弟之前做乌木生意,但他们对文物不专业,所以这几件文物一直找不到人买。”民警称,目前,此案还在进一步处理中。

方向彭加权成都商报记者蒋麟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据最新发布的国家标准公告(2018年第3号),由省质检院木材家具室主导制定的国家标准GB/T36022-2018《木家具中氨释放量试验方法》正式发布。
    该标准规定了木家具材料和木家具氨释放量测定方法,对检测时的环境条件、检测设备参数及检测流程提出了明确具体要求,发布实施后将进一步推动木家具检测技术进步,对规范木家具企业生产和保障消费者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省质检院)

    2009年7月26日,时任海口市林业局局长的林劲指示海口市林业局有关科室负责人,将原海口市木材检查站2次执法查扣罚没的一批重量为3960斤的花梨木,从木材检查站的仓库调出,移往该局位于美兰区灵山镇的林业隔离苗圃保存。3年后,花梨木竟蹊跷少了1169斤。2014年6月,海口市林业局向美兰公安分局报案,该局刑侦大队立案调查。此事经本报去年6月刊发后,海口市委市政府有关负责人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了解详细情况,表示绝不偏袒,一查到底。

    该案目前进展如何?记者昨日下午从相关知情人处获悉,去年7月,林劲因涉嫌严重违纪被调查后,海口市林业局召开会议时,有关负责人曾多次提及,要从花梨木被盗案中吸取教训,各部门、各科室平时要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出台制度和措施,且责任到人,坚决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海口市林业行政执法支队位于美兰区灵山镇林业隔离苗圃的仓库,前段时间已搬迁至新海林场新址办公,责任单位已制定并出台了仓库管理的有关制度和措施,确保仓库管理安全到位。

    记者同时了解到,关于花梨木“缩水”案以及林劲涉嫌严重违纪的案件,有关部门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阅读全文
  • 11月10日,全省退耕还林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召开,安排部署退耕还林突出问题的整治工作。专项整治从2016年10月20日起至2017年6月30日结束,分为宣传部署、督查抽查、整改落实和工作总结等五个阶段进行。

    据悉,省林业厅成立4个专项整治工作小组,以退耕还林突出问题为主线,以维护广大退耕农民切身利益为出发点,以退耕还林任务多、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地区为重点,从信访案件办理、政策执行情况、资金使用管理、工程管理四个方面进行专项整治,确保退耕还林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来源:陕西日报)


    以黄杨、花梨、紫檀、红木等名贵木料为基底,用滨海特有的黄鱼胶做黏结剂,将象牙、牛骨、贝壳、螺钿等自然物料镶嵌形成图案,是它的基本特征;

    立体浮雕式的高嵌,打磨线雕式的平嵌,是它的工艺特色;

    山水景物、吉祥花鸟、传说故事、戏曲人物的古典内容展示,深浅分明的色调对比,使它赢得了“几如汉画”的美誉;

    曾几何时,它出现在富庶人家的床、几、衣箱、门窗、屏风、茶盘上,成了一种身份的彰显。

    它,就是骨木镶嵌,宁波的一门特色手工艺:

    □记者余晓丽文/摄

    关键词:宁式家具

    乾隆时期,宁波骨镶迎来黄金时代

    陈明伟,目前宁波骨木镶嵌业中,唯一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记者见到他,是在他的紫林坊艺术馆里,古意盎然的曲径、天井、浅池、游鱼,以及不知何处的香炉里,幽幽飘散出来的沉静香气,将炎炎夏日隔在了外头。

    在一步一穿越的氛围里,是很适合讲些旧事的。关于骨木镶嵌的前世今生,就这样在陈明伟的讲述中,徐徐呈现出来。

    河南郑州发掘的殷商文化遗存中,发现了螺钿镶嵌的痕迹。

    唐朝鉴真东渡,携带了珍贵的沉香、檀香木料和一批民间手工艺工匠。在日本发现的唐朝遗物中,有骨木镶嵌工艺制作的茶盘等器物。

    这些零碎的片段,可以说明,骨木镶嵌工艺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但在陈明伟看来,真正与宁波有关的骨木镶嵌,或者说骨木镶嵌的兴盛时期,却是在清乾隆至道光年间。

    “你知道宁式家具吗?清朝时,又称甬式家具,它就是骨木镶嵌的典型载体,在明清时期,与京式、广式、苏氏家具,并称中国的四大家具。”

    在紫林坊的展厅里,就有陈明伟口中的宁式家具构件。一套清道光年间的“拔步床前挂面”,由红木制成,表面用牛骨、象牙拼接镶嵌出亭台、小桥、游人、花草,牛骨白润,象牙微黄,加之浮凸错落的浅浮雕技法,让一幅江南游春图,生动立体地跃然眼前,人物的衣纹仿佛还在随风飘动。

    陈明伟说,这就是骨木镶嵌的“高嵌”技法,镶嵌进去的骨片高于木质基底,用木雕的浅浮雕手法,在象牙、骨片上进行细部创作。

    “要感谢乾隆时期的艺人们,他们发明铜丝锯,后来又改进成钢丝锯,这个工具直到现在还在使用。”陈明伟说,正因为钢丝锯代替了刀具,修整骨片的效率大大提高,所以能表现的图形也更加流畅、细致。

    从乾隆时期开始,宁波骨木镶嵌的艺术性得到快速提升,与扬州螺钿嵌、广东象牙嵌并驾齐驱,可以说,它的黄金时代到来了。

    关键词:专业工场

    宁波民间,它一度成为面子工程

    工艺水平的大大提高,使得骨木镶嵌的图案设计,可以向更广泛的领域延伸。

    “乾隆到道光年间,出现的作品是最漂亮、最精致的,不仅有画面,还出现了书法,说明有文人参与到设计里来。象牙、高嵌,是这一时期的特征,艺术性和视觉效果都很强。”陈明伟说。

    他特别提到了空间、构图。宁波骨木镶嵌工艺的特点之一,就是“散点透视法”,前景不挡后景,平面的画面可以展现立体的空间。

    正因其工艺高超,装饰性和艺术性并举,因此骨木镶嵌进了京,成了贡品,如今陈列于颐和园仁寿殿、乐寿殿的宁式八角方茶几就是实证。而在民间,它成了富庶和品位的象征,凡婚嫁喜事,人们都用骨木镶嵌装饰的宁式家具体现排场,富庶家庭更是常年延请住家工匠,在家里精心设计制作骨嵌家具。

    陈明伟说,“人活一世,半世在床”,在过去的婚嫁喜事中,最重视的是床,所以以前宁波人给儿子娶媳妇,必备骨木镶嵌的木床,考究一点的还会做“千工床”。家境一般些的,做一张床,可能朝外的部分用料考究些,图案精美些,而背面、隔层则会用一般的材料。

    不难看出,骨木镶嵌一度成了宁波人的面子工程。

    陈明伟在他所著的《宁波骨木镶嵌》一书中这样记载:至清道光年间,宁波骨木镶嵌业繁荣昌盛达到高峰,专业从事骨嵌的艺人发展到一百余人,出现了大中型的专业制作骨嵌的工场,大部分集中于宁波灵桥门、药行街一带。

    关键词:五口通商

    外贸订单,终失本土和海外市场

    骨木镶嵌的“黄金时代”,结束于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对骨木镶嵌的影响非常大,五口通商以后,这个行业衰落得比较厉害。”说到这里,陈明伟的语气充满了惋惜之意。

    宁波开埠,骨木镶嵌首当其冲地面临西洋舶来品的挑战,西洋工业制造的铁床等家具,改变了宁波人的购买习惯。这些铁床价格较骨嵌床低,而且舶来品令人有新奇的感觉,越来越多的人便放弃传统骨嵌家具,转而开始买西洋货。骨木镶嵌产品的本土市场,由此大幅缩小。

    反过来,洋人却迷上了充满东方韵味的骨木镶嵌,开始大量采购骨嵌产品,不知从哪天起,手工艺人们手里有了“外贸订单”。

    陈明伟举了个例子:有个头脑灵光的商人,在上海开店,专门承接洋人的骨木镶嵌订单,再作为中间商,把订单分派给宁波的作坊,你家做这个零件,他家做那个零件,最后由中间商统一装配发货。

    海外需求的突然提升,让骨木镶嵌工艺,从高嵌技法,更多转向了平嵌技法:骨片嵌好后,一律刨平,在骨片的平面上运用线雕工艺,刻出人物的五官、器物的线条。这种手法速度快、成本低。

    然而,市场的刺激,也造成了产业的畸形扩张。陈明伟说,由于追求产量,当时骨木镶嵌的艺术水准急剧降低,甚至出现了粗制滥造的产品,最终把海外客源也丢掉了。

    大批的手工作坊随之破产,到清咸丰时,从事骨木镶嵌的艺人几乎全都改行。宁波手工业界有句行话,叫“雕雕嵌嵌,同师傅下山”,意思是骨木镶嵌与木雕工艺,最早师出同门。骨木镶嵌行业衰落后,很多艺人便转行成为修修补补的木匠。

    不过,由于骨木镶嵌有父传子、师带徒的传统,这项技艺还是在民间顽强地传承了下来。

    关键词:私人博物馆

    非遗传承,要体现更高的手工技艺

    话锋一转,陈明伟谈起了骨木镶嵌的现状。

    1963年,宁波工艺美术厂成立,一批对骨木镶嵌手艺还有感情的老艺人开始出来带新人,重新研究这门手工艺,总算是把它抢救回来了,并且涌现了郑洪生、陆顺法等一批名家;2007年,陈明伟的“紫林坊艺术馆”初期在宁波老外滩开馆,成为宁波第一家私人博物馆,主要展示历代骨木镶嵌、木雕、书画精品;2008年,在鄞州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鄞州新城区重建紫林坊艺术馆,开馆同年,骨木镶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至此,这门手工艺,在经历了抢救和复兴后,如今正重新回到艺术殿堂。

    陈明伟原本要向记者介绍一件骨木镶嵌的得意之作,也是紫林坊的镇馆之宝:万工床。不巧的是,当时展品刚送去杭州展览。

    与“镇馆之宝”失之交臂,不过记者看到了陈明伟的另一件代表作:王应麟《三字经》落地大插牌。主体为酸枝木,嵌以牛骨,正面用高嵌技艺,展现王应麟授课,一百个童子嬉戏的画面,背面用平嵌技艺,展示三字经的全文,1188个文字。同样的插牌有三件,一件被温州博物馆永久收藏,一件藏于中国木雕博物馆。

    “用非遗工艺来做礼品、旅游纪念品,这不是更贴近生活吗?”记者这样问。

    “我始终认为,非遗跟产业化是两码事。产业化无所谓得意之作,有市场就是好,而非遗,我认为一定要原汁原味,是手工的就一定要手工,并且要体现更高的手工技艺和艺术追求。所以我希望多做这种里程碑作品。”陈明伟回答。

    陈明伟并非排斥产业化,他的生产基地也制作文房四宝等商业纪念品,可他只是将之作为一种宣称名片,以及博物馆的资金支持。他想做的传承,是少一点匠气,多一点思想,让后人看到骨木镶嵌中蕴含的文化艺术内涵。

    下一步,他准备用三年时间,将宁波梁祝传说中“十八相送”、“楼台相会”等九个小故事,设计成高平混嵌的大地屏。他希望,那又是一件足以代表当今宁波骨木镶嵌最高艺术水准的传世之作。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