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强大的资源就别做一线家居品牌的经销商
详细内容

没有强大的资源就别做一线家居品牌的经销商

时间:2020-06-16     人气:1563     来源:顺德家具网     作者:admin
概述:今天这篇文章,主要给正在找项目的经销商提个醒,没有非常强大的资源,或者说没有足够强的获客能力,建议别轻易去做一线品牌的经销商。......

  今天这篇文章,主要给正在找项目的经销商提个醒,没有非常强大的资源,或者说没有足够强的获客能力,建议别轻易去做一线品牌的经销商。


  难度非常大,不小心前期投几十万进去,后面连个泡都不会冒,就没了。


  最近几年,陆续爆出不少经销商控诉大厂的消息。有些经销商撑不下去,就跑路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只看到了大厂的光辉,忽略了跟大厂合作的条件。


  一篇文章,里面讲了某一线定制家居品牌的经销商,就遭遇了业绩不达标最终只能解约转让的经历,从中可以感受到竞争压力、业绩考核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大概情况是,加盟这个一线品牌,得先缴20万元,包括加盟费与储备金,但做不了区域的独家代理然6公里远的另外一个商场,还有新的加盟店;附近的万达广场,还有该品牌的兄弟公司的门店,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但投入的力度却不小,这个老板除了前面的20万,后来又陆续缴了一些费用,也就是说,订单都没有的情况下,已经打款40多万。


  而且双方合作规定了销量任务,如果无法完成,那么下季度的进货价要上涨,而且面临解约的风险。他们的规定是,一年要做160万元,但这位经销商的团队比较新,设计师也是刚培训,第一季度的出单量非常差。


  之后厂家派了店长、设计师与导购助推,带动了门店业绩,但还是没有达标。后来,经销商招了经验丰富的店长、设计总监,业绩有了新的进展。


  问题来了,到这一步,合作时间已经过去大概3个季度,业绩连续未达标,经销商被催促解约。


  整个下来,不到一年时间,投入了100多万元,其中甚至采用了自行购买产品的方式,填补业绩缺口。


  之后虽说名声逐渐起来了,店员的技能与经验也开始熟练,但协议已经规定了,没有达标,只好解约。


  这个老板最后拿到了一笔转让费用,总的算起来,还是亏了将近一半。


  按道理,手中有资源或者市场开发能力强的经销商,一年拿下160万的业绩,并不算难事。有些三线城市的经销商,一年能做到500万以上的规模。


  但困难就在于, 你的团队是新的,设计师也是新的,渠道也是新的,那就麻烦了,就是100万的额度,完不成的可能性非常大。


  在签约合作的时候,建议老板们谨慎评估自身的能力,毕竟即使非常有名的品牌,在三四线城市要想打开局面,也并不是两三个月就能搞定的,毕竟整个精准客源的数量相对有限。


  何况一个地方市场上,起码有十几家影响力相当的品牌参与竞争,你要想脱颖而出,也不是简单的事情。


  除非手上已经积累了几千上万的老客户资源、手中已经有多个本地精装楼盘的资源可以开发,或者有一支包括店长、设计师、销售人员在内的强大团队。


  没有这些硬核的、现成的资源,那就要留足缓冲期,比如跟厂家签两年的协议,在付款方面能够争取到一定的支持。


  第一个半年,基本上是用来打基础的;第二个半年用来完成目标,可能还没法完成。第三个半年可能才有机会赚钱。


  现实问题是,家居建材大厂的话语权极强,任务会压得非常重,业绩考核标准极其刚性,你不是大商,根本没法谈。


  毕竟在龙头企业的旗下,从来不缺几千万级别的大商,像几百万的都只是腰部商家,一两百万就已经是尾商了,想谈点比较有力度的支持条件,会非常困难。如果谈不下来,建议不要轻易去碰。


  拼了全力去做一线品牌的经销商,过于相信自己的业务能力,又拿不到好的条件,那就只能愿赌服输了。


  在梳理上市家居企业的财报时,发现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不少公司都在优化经销商,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经销商出局,可能占到整体的5%或者10%左右,业绩跟不上,或者某些方面跟厂家的节奏错位了,就可能面临解约的风险。


  一旦解约,就可能导致前期投入血本无归。大厂有上千经销商,你又是一个尾部商家,可能根本不会考虑你的处境。


  很多实力不足的创业者,想着做一线品牌,主要是感受到了大品牌的强大引流能力,也看到了不少大商的成果,觉得自己开个店,生意就会爆火。


  对待这个现象,要辩证看待,一线品牌的名气确实大,在很多一二线城市的带货与圈粉效应确实强,但在很多三四线城市,尤其是比较小的县城,它的号召力并不是你想的那么强大,最终还得靠自己的资源与签单能力。


  还有一个关键点是,一线品牌里的大商,很多都是合作多年的老朋友,在品牌很小的时候,可能就一直在合作。


  别个也是从小品牌开始做起的,在自己的代理区域做得很深,很成功,并不是一开始就代理大品牌,这种经历更值得我们注意,并重点学习。


  有很多二线或三线品牌、区域品牌,也能在低线城市做得非常好,加盟费也不贵,支持条件也还好,几十万就能做得动,或许更值得资源不够强大的创业者们考虑。(来源:大材研究)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伴随着A股上市公司2019年年报披露结束,国内家居行业龙头企业业绩相继浮出水面。整体上业降温,定制增速放缓,但工程渠道营收普遍增长,大家居不再成为所有企业盲目追求的唯一方向;软体家具海外渠道及品牌矩阵搭建后,增长明显。


      几家欢喜几家愁,家居企业的业绩表现和创新调整,会展现出怎样的市场趋势,为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大宗业务营收占比近20%


      工程、零售双驱动成行业主流  


      2019年,上市九大定制家居品牌总营收逼近400亿元大关,达到395.22亿元,净利润增长至47.88亿元。营收与净利润的平均增速分别为16.73%和16.44%相比去年的18%的增长速度再次小幅放缓。


      定制家居企业一直以来以经销商为销售主要渠道,不过,分析2019年各企业报告发现,定制企业在营收渠道上正在向多元化发展。企业纷纷加快了与上游房地产头部企业的合作,开发工程渠道。


      2019年,定制企业的大宗业务占比提升,营收增幅明显,平均增速接近翻倍,增速最慢的欧派家居2019年同比上升也超过了50%。


      报告期内,定制企业集体转向寻求工程渠道扩张源自于精装房市场的进一步渗透。而由于全装修对橱柜的影响大于衣柜,因此,橱柜占比较高的定制企业如皮阿诺、金牌厨柜、志邦家居的大宗业务布局更早,其营收占比已普遍超过20%。尤其是皮阿诺,大宗业务营收占比已经高达43.7%,报告期内,皮阿诺与保利地产、鲁能、阳光壹佰、奥园等地产商展开合作,实现工程渠道营收110%的同比增长。


      相比之下,以衣柜为主的企业,包括索菲亚和好莱客开始加速与地产商大宗业务合作的追赶,目前两企业占比分别达到12.23%和0.52%。


      尽管大宗业务高速增长,但工程渠道毛利率普遍处于低位,维持在20%上下。企业面临着来自订单生产和物流成本的压力。于是,伴随大宗业务增长,定制企业在2019年纷纷加快投建生产基地并扩大规模化生产以缓解压力。


      未来,提升规模效应和通过全国性生产基地布局降低物流成本成为了企业在未来进一步提升工程渠道的营收利润率的方向。


    软体、全屋定制


      家居建材家装领域两个红利产业    


      目前,国内家居建材家装领域主要有两个红利产业,一个是以柜类木作为中轴的全屋定制家居产业,另一个是以沙发和床垫为基础的软体家居产业。其中,软体家居更有成长潜力。


      按照去年的年报,定制家居上市公司营收的前四位欧派家居、索菲亚、尚品宅配、志邦的营收总和大约320多亿,而软体家居上市公司营收的前面四位敏华控股、顾家家居、梦百合、喜临门的营收总和也接近300亿,在总营收上正加速追赶全屋定制家居产业。软体家居产业依旧处在稳步增长阶段,未来两大产业链在营收上或将平分秋色。


      和欧派家居以橱衣等定制家居为核心品类不同,敏华控股及顾家家居是以沙发、床垫等软体家居为核心品类。也就是说,对于软体家居企业而言,国内市场依然是一个富矿。


      顾家家居去年财报里的分析显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软体家具行业发展一直保持良好态势,根据CSIL统计,我国软体家具年产值已由2008年的134亿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338亿美元,产值约占全球的46%;我国软体家具的消费量由2008年的80亿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214 亿美元,消费量约占全球的31%,是全球最大的软体家具生产国和消费国。”


      正因为如此,以往以美欧市场为重心的敏华控股和梦百合,近几年来,不断将发展中心向国内市场转移;正因为如此,连全屋定制巨头欧派家居也看好软体家居市场而于去年与慕思在床垫领域进行了深度合作。


    软体家居市场


      敏华控股与顾家家居狭路相逢  


      顾家家居发布2019年度业绩公告,2019年实现营收110.9亿元,营业额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1%;实现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加17.4%。公司的多品类协同发力,沙发主业占营收一半以上,软床及床垫等业务实现营收快速增长。


      敏华控股发布2020财年业绩,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该公司实现收益121.4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11.25亿元),同比去年增加约7.9%。


      其中,敏华控股财报显示:中国市场营收约为69.55亿港元,占总营收约57.27%;北美及欧洲市场占总营收约38.2%,中国市场已经超过了敏华控股营收的半壁江山。有意思的是,顾家家居的境内外收益平分秋色,境内贡献营业收入占比56.96%,境外贡献营业收入占比43.04%。


      至少,现在在国内市场,他们是棋逢对手了,而在此前,在国内软体家居市场、特别是沙发市场,真正能与顾家家居抗衡的品牌,基本没有。


      今年一季度,顾家家居的经营表现超市场预期。共实现营业总收入22.88亿,同比下降6.99%;实现归母净利润3.07亿元,同比增长3.81%。整个行业来看,除今年上市新股外的39家公司,只有6家净利润同比增长,顾家家居就是其中之一。


      疫情期间对家居行业的客流及产能均形成冲击,但目前工厂已恢复正常状态,前期订单有序交付,内销端则得益于客流逐渐修复,回暖趋势明显,外销订单有望随欧美国家经济活动重启而迎来恢复。


      目前顾家家居共有门店4800家,在软体家居行业中门店数量最多、覆盖面最广。另外,公司也在将仓储物流配送等环节标准化,提升服务标准化能力,逐渐从制造型向零售型家居企业转型。


      敏华控股的财报截止日为2020年3月31日,彼时新冠疫情对于出口业务几乎没有造成任何影响,尽管2-3月内销基本停摆,但一季度的整体营业收入仅下降了2-3%。2020财年,敏华控股国内营收占比已超过了50%,并且贡献了80%以上的经营利润。其中电商增长83.4%、线下增长9%。


      在国内全面复产复工之后,敏华控股4-5月内销业务均保持了20%+的营收增长。从增长驱动因素上分析:产品风格及品牌上做了延展,从美式到欧式,吸引更多消费群体;床具业务迎来大爆发,2020财年营收大幅增长133.5%;电商渠道主推高性价比产品,持续取得高速增长;在产品丰富度大幅提升的背景下,线下门店加速拓展,3-5月预计新开门店超过200家;并购新品牌。


      观察敏华控股近几年的发展,其战略布局有两个脉络:其一,由美欧等国外市场向国内市场进行战略转移;其二,由沙发而床垫而智能家居。顾家家居的战略布局,也有两个方向:第一,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向国外市场渗透;第二,由沙发而床垫而全屋定制。


      面向未来,敏华控股落子智能家居,“于回顾期内收购了一家于广东的智能家居产品生产商,并自2020年3月1日起纳入本集团附属子公司账目合并入账”,顾家家居则通过收购班尔奇切入全屋定制家居领域,智能家居是下一个风口,全屋定制家居是当下的风口,孰优孰劣?当以这些项目对母公司当下和未来的贡献论成败。


      当然,切入智能家居也好、介入全屋定制家居也罢,比起他们从沙发延伸到床垫,智能和全屋的未知数会大得多,毕竟,从沙发到床垫属于相关延伸,智能和全屋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了。(来源:家具主流)

    阅读全文
  •   已经腻烦了卖场里没有设计感千篇一律的家具?虽然空间小也想够潮够有范儿?纽约设计师Karim Rashid从节省空间的角度考虑设计了这款组合家具,外观曲线优美,色彩淡雅。是把小家打造成时尚潮屋的不二之选。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