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保风暴一潮接一潮地板企业将迎来转型升级\家具企业怎么实施渠道维护?
详细内容

环保风暴一潮接一潮地板企业将迎来转型升级\家具企业怎么实施渠道维护?

时间:2020-10-25     人气:1300     来源:     作者:
概述:自从史上最严环保法出台,近日,环保小组又有新动向啦!面对环保风暴一潮接一潮,不仅引起网友一阵热议,对地板企业来说,更是加速转型升级,如若企业不坚持做好品质,将会不断涌现倒闭潮、失业潮、涨价潮。环保风暴越刮越凶猛看看网友怎么说4月24日,第三......
自从史上最严环保法出台,近日,环保小组又有新动向啦!面对环保风暴一潮接一潮,不仅引起网友一阵热议,对地板企业来说,更是加速转型升级,如若企业不坚持做好品质,将会不断涌现倒闭潮、失业潮、涨价潮。
环保风暴越刮越凶猛看看网友怎么说
4月24日,第三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全面启动,环境保护部4位副部长亲自上阵,动静究竟有多大?据介绍,第三批已组建7个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组长分别由正部级同志担任,副组长由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担任。督察组将对天津、山西、辽宁、安徽、福建、湖南、贵州等7个省(市)进行督查。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已覆盖全国16个省份,今年环保风暴持续,将实现全覆盖。值得提醒的是,新疆、西藏、贵州、四川、山东、海南、辽宁、吉林、浙江、上海这几个省市也将是今年督查的重点。
对于环保,该不该做?该!说得俗一点:再不管环保,各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带来的疾病势必会夺取大多数人的生命!长久以往,人类就会灭绝。
对于环保,“一刀切”对不对?
这个问题,小编收到很多留言,罗列几条给磨友们感受一下:
网友:Phzelacyc
“中央有没有估量过,这么一刀切,导致多少工厂关门?殃及多少下游企业关门?会出现多少下岗工人?物价会如何飞涨?百姓如何生存?环境治理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企业封门倒闭,工人怎么办,扔给社会,年纪一大把到哪里去找工作,政府考虑过吗?”
网友:一米阳光
“早就该查啦,那些污染企业不知己害死多少附近的人。”
政府要环保,能有多少老板拿得出几百万来做环保设施,唯一的出路是政府规划环保产业园区,污染集中处理。设立符合实际的条件,让这样小工厂入驻,这样才是多方共赢的局面。对于地板企业来说,就需要从原材料上下手,层层把关,做好排污措施,严格执行甲醛释放标准,为民众健康着想才是为自身企业发展着想。
行业竞争混乱无序转型升级是出路
中国经济经历了长达30多年的高速成长,成绩斐然,但代价不菲,更为迫切的是原有的“野蛮生长”已经遇到了瓶颈,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这些名词概念对于普通民众来讲还是太高调了,不好理解。我们身边很多行业,在十年前就出现了拐点,大量的小企业蜂拥而至,行业竞争混乱无序的状况有增无减,企业为了生存拼命地压低价格减缩成本,产品原材料一降再降,原材料代号满天飞,最大的原因是竞争太大产能太多导致,这样的情况只会加速行业洗牌。
虽然说目前地板行业是高速发展期,但是环保风暴或多或少会影响企业发展,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很难在高压的环保重负下存活,因为要改进设备以达到整改要求需花费金额近100万元,而其维护费用也会导致企业每天成本上升近万元,这样的负担不是所有中小型企业都能负担得来,不少企业或将踏入倒闭潮,所以转型升级才是出路。
面对种种不稳定因素,政府需要力挽狂澜,地板企业也要兼顾品质,紧跟国策,共同携手,才能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家具行业在发展中逐渐变强,品牌之间的竞争也更为激烈,销售渠道的重要性日益突显。近年来,随着家具电商的崛起,传统产业的利益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渠道维护显得尤为重要。
切勿抛弃线下不可取
对于家具企业来说,首先电商部门及高层需要在内部取得战略及目标的一致,电商部以更加智慧的方式与市场部、渠道部沟通协调,表明电商化的发展是为了帮助渠道加盟商实现二次的发展,拓展新的盈利渠道,是为了帮市场部和品牌部做好新兴渠道的销售和品牌线上的延伸,并说服高层对销售部门进行销售加计等方式来获得公司内部的支持。
除此之外,需对渠道传达“我是服务于你”的信息,电商部定位于服务体系,是为线下输血服务的。将经销商当做电商的终端服务商,并通过销售加计和服务佣金等的利益驱动方式逐步改造。同时,产品价格体系网络专供差异化,千万不能自建电商王国,抛弃线下加盟商单干,这样,线下一定会强力反弹。
建立电商重点扶持体系
家具企业挑选部分条件较好同时又有意愿做电商的经销商进行试点和重点扶持,让想富的人先富起来。让先富起来的家具经销商现身说法,树标杆,抓典型,以事实或数据说话,不断加强与未加入服务体系的经销商们的沟通,在保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前提下稳步扩展电商售后服务体系。同时做好区域帮扶,以点带面,区域联动的方式,逐步推进经销商的电商化。
全面提升经销商综合素质
传统家具企业在日后的招商过程中,一定要对加盟经销商的年龄和信息化的接受能力做一定的要求和匹配。在招商的时候就将电商的理念及公司的电商政策灌输进去,只有接受和符合条件的经销商才能加盟,从而提升整个加盟商队伍的素质。千万不要为了招商数量而牺牲质量,到头来,公司对这些经销商难以掌控不说,这些跟不上电商化发展的经销商迟早会拖累公司,就算公司不淘汰,也会被市场淘汰。
结语:渠道建材固然重要,但对于传统的家具行业而言,渠道的维护也同样重要。如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家具企业在拓展渠道之余,还需在渠道维护上多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制胜市场。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今自去年至今,环保严查反反复复,几次了,各行各业都在波及范围内,以板材为例,传统的板厂重污染区域影响较大,或关停,或整改,或迁移。绝大多数规格较小的厂无路可逃。

    有数据显示,到目前:廊坊,邢台,菏泽、临沂、沭阳这几个板材基地,大约占中国板材产量的70%,然而多番受到中央环保督察督查重压下,95%的板材企业被临时停产整改。换句话说,这95%的板材企业在收到通知前不能进行任何生产活动,再换句话说,未来不确定时间内中国板材产能降锐减一半以上。

    浙江木作工厂已关闭377家、搬迁140家、签订搬迁协议54家、断电1631家。2577家‘三无’企业下月将全部关闭。广东木作工厂关闭623家,搬迁265家、断电4263家。所有“三无”企业九月将全部关闭。(别的省份数据小编尚未查到,不过估计也不会差了太多吧)

    板材厂停产,必然导致市场流通的板材大幅减少。而按照价值规律,或者直接从经验上来讲,板材势必调价上涨,而且,有钱还不一定有货。

    据了解,北方板材生产基地河北廊坊、山东临沂、潍坊停工停产,逐步带动整个产业链如安徽叶集,江苏沭阳,广西南宁,柳州,贵港等主要建筑模板生产基地价格上涨!目前已经经历两波涨价了,第三波价格上涨一触即发!


    前几天有新闻报道,山东省对环保不作为、乱作为将要严肃问责,对违法者依法打击,不能简单一关了之、一拆了之,继四川之后出台通知叫停环保一刀切,要求各市严格执行。

    几天时间过去,临沂板材企业却全部被停产,断电、断气、强拆,手段无所不用其极。通知有了,可变化呢?工厂还是停工,还是没有明确的标准下达到,没有日期的停工。不止板材行业,大到各行各业,乃至全国各地,环保闹得人心惶惶。

    有消息称,从去年11月起,受环保考验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双重打击,家具企业用于环保设施改造、纸箱包装、物料运输等方面的费用节节上升,当时已有人预测节后家具整体价格将会涨30%左右。虽然现在包装和运输不是主要问题,但源于环保督察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方面的压力依然未减,对生产企业来说,真是“不涨是人情,涨也是道理。”

    自去年11月起家具、装修等价格大幅上涨,许多人已提前拍单防止价格继续再涨,毕竟家具这种大家商品,客单价本就高,稍涨一点就是几百块没了,更何况是几乎所有家居品类都涨了。

    据第三方市场监测数据显示,自家居行业涨价潮开始以后至今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大小家电价格暴涨15%~30%,家具电器价格暴涨20%~35%,卫浴五金也涨价20%~40%,原材料价格并没有就此停止上涨而是还在飙升,包装纸箱仍然断货,大部分生产商已提前停产了。

    网上的各种强行执法的视频传的沸沸扬扬,环保什么时候会结束,结束后板材业、各行各业的出路在哪呢?

    在环保高压之下,其实大多老板还是持支持态度的,理在大局,企业主们都懂!但是,怕就怕在中央环保督察的风暴之下,部分地方执法人员图省事,搞“一刀切”,甚至是私下收好处,多重标准,应付环保督察。这才是广大人民所深恶痛绝的。

    许多人均表示:希望国家在严查环保的同时,也可以对不合理、不合法的执法行动和人员做出严肃处理!真正做到利国利民!

    他们都不希望自己打拼几年十几年的企业就这样倒下,很多老板均表示:“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既是政治任务、民心工程,也是促进家具企业转型升级、企业实现清洁生产的助推器!我们不怕停产整顿,只是心里没底,我们需要的是相关部门给我们引导!”


    商报讯(记者屠雁飞)日前,全国红木产业“品牌、售后服务和红木技术技能”高层人员培训班在杭州梅地亚宾馆举行。我省红木行业70多家企业,共100多人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集中了全国优秀红木产业企业董事长、总经理、设计师、质检主管、营销总监等企业管理人员。目前,中国传统红木行业因为假冒伪劣产品充斥,造成企业公信力和市场美誉度降低。这次培训的重点为市场营销和品牌服务,发展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建立完善品牌培育体系,提升企业知名度和区域品牌价值,以及培养一支长期从事红木研究、设计、制作、管理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专业人才队伍。浙江红木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晓东表示,虽然业内认为目前红木行业正面临寒冬,在目前国家停止了中国名牌的评选工作,中国驰名商标不得对外宣传的情况下,浙江红木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到国家权威品牌与服务星级认证,积极去争取三星、四星甚至五星企业品牌的荣誉。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市场消费,促进红木产业的健康迅速发展。

    来源:杭州日报

    阅读全文
  • 2018年全国各地频传去产能和环保整治的“捷报”,在国家环保政策的推动下,对污染治理愈来愈严,大批实体企业走向了关停取缔的命运,关停潮正在席卷着每个城市...

    广东省

    东莞市严抓“散乱污”企业淘汰整治工作

    近日,东莞市印发实施《东莞市“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形成整治攻势,力争年内淘汰整治7000家。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淘汰整治“散乱污”企业4824家,其中关停取缔4019家,整治改造805家。

    山东省

    山东已关停整顿化企2667家,不达标企业1年内全部关停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山东依法关闭转产化工企业558家、停产整顿2109家,合计占全省化工生产企业的35.1%。今年上半年临沂关停取缔2915家“散乱污”企业。共累计排查“散乱污”企业8460家,完成整改5545家,关停取缔“散乱污”2915家。3

    江苏省

    苏州半年关停整治“散乱污”企业(作坊)1.3万余家仅今年1-5月,江苏全省关停低端落后小化工企业379家,完成今年年度目标50.5%;

    截止今年6月底,苏州市共关停化工企业94家(化工园区内关停9家)。自去年苏州市开展“散乱污”企业(作坊)专项整治以来,全市共依法关停、整治提升企业(作坊)25165家。其中,今年上半年完成关停、整治13753家,占年度计划的67.64%。其中,依法关停9240家,整治提升4513家。

    苏州市相城区在2017年完成1863家整治的基础上,2018年全区计划再整治“散乱污”企业(作坊)5639家。截至目前,已完成4395家(其中依法关停3559家、整治提升836家),完成率达77.9%,到年底有望整治“散乱污”企业(作坊)近9000家。

    常州市已关停40%的化工企业

    截至今年上半年常州市已关停化工生产企业355家,占全市化工生产企业总数40%。4

    京津冀

    北京三年再退出1000家制造企业

    北京市近日出台《京津冀协同发展2018-2020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再退出1000家左右一般制造业企业,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截至上半年,北京全市不予办理工商登记业务累计达到1.95万件,累计疏解退出一般性制造企业2200多家。从上半年来看,北京不予办理新设立或变更登记业务903件,关停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473家。

    雄安去年关停9000多家散乱污企业

    上半年石家庄市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495家

    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发现散乱污企业1449家,其中,要求关停取缔类857家,提升改造类591家,整合搬迁类1家。目前,已完成整治633家,完成率43.69%,其中,关停取缔类已完成495家,提升改造类完成138家。9月底前,将全部完成提升改造;10月底前,全部完成整合搬迁工作;对逾期未完成的,一律关停取缔,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的目标。5

    安徽省

    安徽黄山关停污染企业170多家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以来,黄山市累计关停淘汰污染企业170多家,整体搬迁工业企业90多家。

    安庆排查整治“小散乱污”企业753家6

    浙江省

    杭州市:2018年底前关停144家重污染企业

    杭州市2019年底前基本完成“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行动;到2020年,完成500家涉气“散乱污”企业清理整顿任务。到2020年,每年力争淘汰整治“低小散”“脏乱差”企业(作坊)1000家以上。7

    陕西省

    陕西省限期整改2931家,停产治理191家,关停取缔644家

    陕西省按要求限期整改2931家,立案处罚792家,停产治理191家,查封扣押149家,关停取缔644家,市级挂牌督办7家,移送公安机关适用行政拘留17家,问责行业监管部门责任76起。

    此次整改中,西安市被限期整改980家,立案处罚293家,停产治理82家,查封扣押149家,关停取缔148家,移送公安机关适用行政拘留7家,问责行业监管部门责任44起。8

    山西省

    截止7月15日,山西省累计查处重点排污企业2124家,已完成整改1107家,整改完成率52%。

    因国家环保整治力度的持续加大,入园门槛的提高,加之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导致众多中小企业运营成本不断增加,利润被逐步压缩。目前企业生存存在着多重考验,不仅面临着成本压力的增加,还面临融资成本的上升,国际形势全球贸易摩擦等因素的夹击,欠薪事件频发,企业经营举步维艰,倒闭潮离我们已越来越近。

    环保风暴造成的后果持续发酵

    一、加剧中小私营企业的倒闭,削减经济活力

    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有400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贡献了中国60%的gdp,50%的税收和80%的城镇就业。同样,在全世界,中小企业都是一国经济的主体力量,是最受重视的群体。在欧盟,共有2000多万家中小企业,占欧盟企业总数的99.8%。其中92.2%是雇员少于10人的微型企业。

    2017年以来,在去产能、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广大中小企业成为了去产能的对象,特别是在雾霾压顶的情况下,中小企业被一刀切式关停,在环保的尚方宝剑下,中小制造业成为牺牲品,加剧中小实体企业的倒闭。

    而本轮由供给侧和环保风暴启动的企业倒闭潮,将从民营中小企业向大型国企蔓延,从出口制造部门向基础性、资源型产业部门传导,从生活性服务业向生产性服务业扩散。

    倒闭一旦加速就会恶性循环:廉价抛售→资产价格下跌→实际利率上升→更多的廉价抛售→周转速度下降→净资产减少→更多破产→银行挤兑→信贷萎缩→银行抛售资产→信心越来越低迷→囤积现金。

    二、加剧失业潮的到来,增加稳定风险

    一个文件、一个措施的出台,往往就是一个会议、几句话的功夫,但是到底会给多少个家庭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带来什么不可承受之重,都不在措施制定者的考察范围之内。环保落实过程中的矫枉过正,很可能就是很多家庭的灭顶之灾。

    现在自主创业的小企业基本都是70、80后的人群,肩上担负一家老小三代人的生计。土地流转了,厂子关停、倒闭了,不仅创业半途夭折,很多员工也会失去工作,失去饭碗。孩子读书、老人养老、医疗,都会成为很大的社会问题,一刀切运动式的环保风暴下的失业人群和老幼人群生计如何保障,是否在环保风暴的考虑之列?

    数以万计的小微企业关停,又有多少人失业?又有哪一级政府、部门想过他们的生活怎么办?河北廊坊就曾有工人,因为环保整改、断电导致失业,情绪激动,拉条幅抗议。未来是否还会发生更多的极端事件,也未可知。

    三、往通胀之火上浇油,涨价成为新常态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份制造业pmi指数51.4,处于景气区间。两项指标大幅上升,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从50.4上升到57.9,出厂价格从49.1上升到52.7。上述指数显示原材料、产品价格都在大幅上升。

    纺织、机电、包装等多个领域,价格出现持续上涨。请广大的外贸、制造企业务必注意,做好相关的备货工作。

    去年众多市场涨价潮并非是需求回暖所拉动,而更像是环保和去产能导致上游材料企业产能突然集中而引爆的涨价潮。这种爆发式的涨价很难传导给终端企业,使得位于中游的众多中小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订单转移等原因而出现倒闭潮。

    留下中小企业倒闭后的尸骨和成千上万的下岗工人,还有正在长途奔袭的通胀大老虎,这就是太过激进的供给侧改革和环保风暴后,最恶劣的后果。中国经济走向健康、绿色,需要时间过度,而不是一刀切。



    为了提高生产价值,越南木材加工企业正在寻求通过设计和品牌创造的无形附加值。政府制定了到2025年达到200亿美元的出口目标,比2019年增长了近一倍。

    要实现这一目标,木材行业不能仅仅依靠扩大产量,而是需要变得更有想象力,尤其是在廉价劳动力和土地正在迅速消失的情况下。

    经济学家PhamPhuNgocTrai认为,在木材加工部门的五种核心价值观中;产品系列,技术,设计,品牌和可持续性,越南在产品系列,技术和可持续性方面有优势,但在产品设计和品牌还不强,解决这两个价值观将是企业达到更高水平的关键。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