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保刨花板进入生产忙碌阶段\桂作红木家具生产技术规程征询会将于本月举行
详细内容

环保刨花板进入生产忙碌阶段\桂作红木家具生产技术规程征询会将于本月举行

时间:2020-10-25     人气:1309     来源:     作者:
概述:商家反映,进入七月中旬,室外天气逐渐转凉,室内家装行业开始活跃起来,环保型刨花板市场订单由此增多,加之八九月份各地即将举办家具展活动,市场对刨花板的需求将会集中放量。因此近期,厂商开始加大产量,刨花板流水生产线上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现阶段,......

商家反映,进入七月中旬,室外天气逐渐转凉,室内家装行业开始活跃起来,环保型刨花板市场订单由此增多,加之八九月份各地即将举办家具展活动,市场对刨花板的需求将会集中放量。因此近期,厂商开始加大产量,刨花板流水生产线上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现阶段,广东市场2440×1220×15mm刨花板商家报价55-65元/张。

(记者王朋飞)


由中国红木委桂作红木文化研究会、广西红木家具协会、南宁大商汇实业有限公司联合,携手近百家企业单位举办以“红木论道?财富盛宴”为主题的《桂作红木家具生产技术规程》标准稿征询会暨大商汇项目推广会活动将于5月28日举行。

据介绍,本次活动邀请了政府、商家、媒体、高校等近百家单位参与。届时,广西大学、中国红木委的业界专家将与众多商家交流品鉴红木文化、探讨红木发展趋势、红木生产技术等。大商汇东盟国际红木城将为本次活动提供学习品鉴红木文化的场地。

大商汇东盟国际红木城致力打造面向广西乃至东南亚的红木集散中心,汇聚越南、老挝等东盟各国以及广西东兴、凭祥、横县的大型红木商业旗舰,是广西目前大型的红木展销中心。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秋冬季节是广东装修旺季,也是大气环境治理的关键时刻。面对日益严苛的环保法规,家居建材行业应该尽早进行升级改造,以免在高规格的环保要求下被淘汰。深圳有提早进行环保标准改革的企业表示,当年进行生产线调整,虽然造成当时成本上涨,但是在这样的时期反而显得更加从容。

    水泥沙子等建材或会短缺

    环保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多部委及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共同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要求水泥等建材生产厂家采暖季全部停产。虽然这一规定并未在深圳实施,但是也会对各地市场造成影响。深圳一直对环保实行高规格要求,去年10月10日“深圳标准”(家具类)之一的深圳经济特区技术规范《家具成品及原辅材料中有害物质限量》就已通过深圳市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实施,标准号SZJG23-2016,生效日期为2017年1月1日。

    有受访企业表示,严苛的环保要求给企业带来成本的提升,因此生存压力和竞争压力也变大,行业势必进行洗牌。“我是做大理石的,好多人造石生产厂家都被关停了,我们8月份也被下了整改通知书,还整改了好多地方才过关。”一位从事建材行业的商人林先生如是说,他的重点经销区域就包括深圳,他表示,会对经销区域的一些装修项目造成影响。也有人担心,部分地区水泥等建材企业采暖季全部停产,或会导致水泥沙子等建材出现短缺。

    事实上,停工令临近,市场已经有所反应,与家装有关的上游建材或多或少受到影响,造成原材料供货困难,无法拿货。为了应对部分地区秋冬季停工问题,不少家居企业开始囤货,虽然只能解决眼前几十天的问题。

    木产品大部分交货延期

    除了辅材基材供应短缺以外,木产品大部分交货延期也是造成家装工程延期的一个原因。衣柜生产商刘先生透露,跟木材相关的产品包括橱柜、衣柜、鞋柜等定制类产品,工期大大增加,不少消费者听说工期拖长,往往会进行维权,成本又进一步增加。

    不过,很多业内人士认为,虽然短期内会让不少装修建材企业无所适从,但是也不失为优化产业链的一种方式。有的企业甚至在这一期间的业绩比去年增长,不过这些往往都是有一定存量的大企业,建材周期和价格波动对于小企业的打击更加致命。

    瓷砖企业多不受影响

    那些早先进行环保标准改革的企业也暗自欣喜,当年进行生产线调整,虽然造成了当时的成本上涨,但是在这样的时期反而显得更加从容,“我们的瓷砖生产早就达到标准,受到的影响较小,这也让我们看到,一定要跟随国家环保改革的路线去走,不要自作聪明。”广东一瓷砖企业负责人说,他的企业在北方有生产基地,这次算是有惊无险。

    看来,在环保严格要求的大潮流下,提升品质,保证服务质量,也会慢慢成为装饰装修以及建材企业需要学习的功课,在过去迅速发展积累的阶段,这些所谓的服务和体验都是漂亮话,但如今对质量环保提升要求后,对服务体验也会有所要求,建材企业要面对的挑战还有很多。


    理性消费敦促红木市场规范化


    近期,因国际市场的一纸公约,大红酸枝等红木原材被炒得红红火火,红木家具价格也随之增长。7月14日,在北京举行的首届当代中国红木家具精品拍卖会最终以成交总额3000余万元收官,这个成交额远低于组委会预期过亿的目标,业内人士认为这从侧面反映出当前消费者的红木消费意识需加强引导。然而笔者认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反映出消费者更加理性了,他们并没有跟随原材价格的“涨”声起哄,被哄抬的“木价”牵着鼻子走,而是非常理性地选购。

    拍卖会是一种特殊的销售渠道,由于拍卖会时间有限,拍卖的产品也有一定的特殊性,其针对的消费群体也不具普遍性,这些消费者在拍卖会上持观望态度,毕竟在对拍卖品不够了解的情况下直接购买还是有一定风险性的。但消费者愈加理性是每个行业发展成熟的标志,也是红木家具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纵观整个红木界,消费者日渐理性与以下原因密切相关,其一是红木家具行业本身发展日渐完善、规范,其二是消费者对红木家具行业的了解也越来越多。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有了“规矩”对行业来说就有了一个参考标准,这些“规矩”是促使行业健康发展的指明灯。《红木商用名称》、《红木制品等级》、《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的实施,国家标准GB/T18107-2000《红木》(简称《红木》国标)的重新修订等,都让我们看到行业正向规范化的方向迈进。在《红木》国标的修订会上,广东中山和浙江东阳的代表企业就指出:“原有的国标实施力度已远远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特别需要加强木材流通环节的监管,加大对国标的观测力度,确保消费者的利益。”由此可见,走规范化发展之路是红木家具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整个行业的规范、成熟化发展也将带给消费者最真切的利益保障,同时带动消费者更好地去消费。

    阅读全文
  • 装修时人们越来越关系环保问题,而木地板作为需要大量使用的地面装饰材料,人们也非常注重其环保性能。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下环保木地板的特点。

    环保地板指的就是地板厂家为了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状态,同时为了人类的健康和子孙后代的生存而自发生产不污染环境的地板。那么环保地板具备哪些特点呢?


    环保木地板的特点:
    一、环保地板不会产生空气污染,即游离甲醛不超标。许多消费者在购买了某些木制品包括木地板、家具、木门窗等之后。会闻到一股强烈的刺激性气体,总感到辣眼睛、流泪、胸闷、头痛、恶心无力等,主要原因就是游离甲醛造成的。
    脲醛树脂胶粘剂是木制品的主要粘合原料,由于其胶粘性高、价格低而在木制品中广泛使用,但它发生水解后产生甲醛,对人造成危害,甲醛是世界公认的四种病症的主要致病源之一。这就要求地板厂家使用无害的环保胶。环保胶胶和一般有害的胶相比一大桶要差十几美金,一般达不到规模的地板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就不采用环保胶,所以若想购买环保地板一定要买品牌地板厂家的产品。
    二,环保地板要使用环保的紫外光固化涂料(UV漆)。经过紫外线固化的漆膜,让油漆彻底固化,使油漆在制作过程中各种有害气体就散发完了,人们在使用时不会有危害。
    三、真正的环保地板要避免光污染。所以我们在选择环保木地板是最好选择亚光漆木地板。亚光不刺眼,避免了光污染,没有强烈的反射光不会让人们在居室中感到疲惫,这也是环保木地板的一个条件。

    汉斯·瓦格纳与他设计的“中国椅”模型(图片提供:家生几事)古典家具里千变万化的榫卯结构往往是西方人赞叹的焦点汉斯·瓦格纳设计的“中国椅”(图片提供:家生几事)

    文/郑琦琦

    每次到中国出差时,Alfred一定会腾出半天的时间到当地的古玩市场搜罗中国的古典家具。不管有没有购买的打算,他几乎都会挨家挨户地把这些店面逛个遍。摸一摸做工精巧、造型简洁优美的明式桌椅,看一看沉稳雄壮、装饰华丽的清式屏风,偶尔在自己喜欢的老家具前驻足欣赏,留恋不止。

    Alfred去过中国的很多地方,也逐渐爱上中国文化的韵味,尤其是那些工艺精美的古典家具。“这些古家具可以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让我们了解中国古代人的生活方式。记得第一次在中国看到古典家具的时候,那些古韵新奇的东方文明让我目不暇接,爱不释手。特别是听到身边的中国朋友介绍榫卯、描金等古老家具的制作工艺之后,更加令我兴奋不已。”

    明式黄花梨圈椅是Alfred买进来的第一件中国古典家具。当他第一次在中国出差回国之后,把这件椅子带回家,美国的很多朋友都说它“很有个性”。直到目前为止,Alfred仍然对这把椅子十分偏爱。他觉得,这应该就是中国人最常提到的“缘分”。Alfred说,他对这件椅子是一见倾情,相处了几年依旧很舒服,可能以后都不愿意跟它分开了。

    西方人喜欢中国的古典家具,Alfred不是第一例,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例。早在很久以前,中国的家具就已经开始流行于国外。文玩藏家刘传俊说:“西方人开始关注中国古典家具,始于民国时期。”

    尽管中国古典家具在很早以前就传到了西方,但当地人并不清楚它们的来历。直到上世纪二十年代,西方才真正对中国的古典家具有所了解。

    1922年,法国学者奥迪朗·罗奇(OdilonRoche)在他的专著《中国家具》(LesMeublesDeLaChine)一书中这样提到:“艺术领域的最新发现则要数中国古代家具。当然,精美的漆制屏风在欧洲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物品,但其来历一直不为人知,人们只是将它戏称为‘科托曼特拉克屏风’。近几十年来,收藏家才开始对中国古代家具产生兴趣,在不断地收集工艺高超的样本之后,他们第一次给这些样本做了图样归纳整理。”

    黄花梨仙鹤纹圈椅(图片提供:中国嘉德)

    爱的就是它的美

    严格地说,Alfred并不是一位真正的红木家具爱好者,他甚至不知道红木家具包括哪些种类,但这并不影响他对中国古典家具的痴迷。

    关于西方人对中国古典家具这种单纯的喜爱,刘传俊认为:“造型和工艺是很多外国人喜欢中国古典家具的最主要原因。相比我们国人来说,西方的很多收藏家更加注重对家具的艺术鉴赏,这也是国外收藏家和国内收藏家最大的区别。也就是说,国外收藏家不需要有对这件家具有鉴定能力,只需要鉴赏能力,懂它的艺术之美就可以了。如何鉴定这件家具的真伪,并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

    Alfred喜欢美好的东西,尤其是古典家具里千变万化的榫卯结构,他惊叹中国古典家具的结实和中国古人的智慧。每一次有人与他谈及此事,Alfred都会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向他介绍中国榫卯的“神奇”。奥迪朗·罗奇也曾赞叹中国古典家具的结构:“在我们中世纪的家具设计中,找不到比中国古典家具更坚固结实的了。”

    除了榫卯结构以外,更让西方人着迷的要数家具的工艺和艺术性了。“中国古典家具集用料多样、装饰亮丽和款式简洁于一身,但我们却很难看到中国家具使用了光秃的木料……从这些作品上,人们能看出各种各样的装饰手法:对带有雕刻或绘画的简单装饰,只涂一层透明漆将它们保护起来;对一种主要成分是金属粉末和颜料粉末的混合物构成的浮雕装饰,则是先用数层漆将它罩起来,然后通过细心的打磨和抛光使它再次外露(即雕漆艺术)……有时候虽然没有装饰物,但是得益于家具所使用的暖色调和它本身的光洁柔和与华丽,也能达到高度的观赏性。”这种着迷在《中国家具》(LesMeublesDeLaChine)一书得到尽致体现。

    于是就有很多人说,中国收藏家的鉴赏能力比不上西方人的眼光。刘传俊对这种说法很不赞同。在他看来,国内一些藏家的眼光并不比西方人差,甚至有的比他们更强。“西方人只是早一些比我们重视古典家具的价值,但是真正骨子里的,他们绝对没有国人对古典家具的感情深。一句话,中国的东西,只有中国人最了解。”

    明晚期犀皮漆小方角柜,王世襄先生藏(图片提供:中国嘉德)

    西式影响

    2014年9月17日,“7间房:嘉木堂明式家具现代生活空间暨王世襄先生纪念室”大展,在北京798艺术区艺术工厂举行了开幕仪式,这次展出的28件(套)家具都是来自香港嘉木堂珍藏的明式家具,现场还有数百位各界嘉宾受邀前来参观体验。

    对于这样的家具展览,刘传俊十分欣赏它的运作方式。他说,这种家具经营模式是近些年才在国内出现,主要借鉴了西方人的做法。“因为西方人比我们更早关注中国的古典家具,所以经营家具的方式相对比较成熟。像美国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一些个人收藏家等,他们做博物馆、开展览、出家具图录,经过几年这样的运作,通过拍卖或私下成交的方式来进行家具交易。这种透明度高的经营模式值得我们学习。”

    与西方人的经营模式不同,中国传统古玩行的运作方式显得闭塞许多。“国内以前的做法仅限于买进来和卖出去。家具在古玩商的操控下,悄悄地来,悄悄地去。好像大家巴不得谁都不知道谁在做什么生意。你买了什么东西,卖了什么东西,外人都不知道,交易十分隐蔽。”刘传俊补充道。

    一个行业的交易失去透明性,很容易出现暗箱操作等不良后果。但幸运的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港澳台到大陆,国内也开始逐渐借鉴西方人的经营方式。“在运作模式方面,西方收藏家对推动中国古典家具行业的交易提供了良好的经验。从这点来看,我们应该感谢西方藏家对古家具行业产生的影响。”

    其实,早在几十年前,古典家具在中国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行业。“它甚至是个偏门,直到现在仍有一些人把它归到杂项里面。”刘传俊介绍,“起初,一些玩古玩的行家只是把家具当成‘绿叶’。比如,家里或店里刚买了一个青铜器,总不能把它搁在地上吧,所以就买了一个桌子或案子来置放。”可以说,人们当时收藏家具,并不是为了买家具而买,只是为了放置物品而已。

    后来,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随着德国人古斯塔夫·艾克、美国人安思远等西方藏家相继著书立作,中国的传统家具才逐渐受到世人关注。“毫不客气地讲,中国古典家具发展至今,这些西方藏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刘传俊说。

    中式影响

    在认识中国古典家具之前,Alfred的家里摆放了很多由丹麦家具设计大师汉斯·瓦格纳设计的“中国椅”。起初,他并没有在意这些椅子的造型,更不知道这些椅子与中国古典家具的渊源。直到第一次在中国见到明式圈椅时,他才明白“中国椅”的含义。“后来查了资料才知道,‘中国椅’是汉斯·瓦格纳在丹麦工艺博物馆见到中国圈椅后产生的灵感。”

    实际上,早在很久以前,西方家具设计师就已经开始欣赏并模仿中国古典家具的结构特点。根据史料记载,西方人模仿中国家具,源于丝绸之路带给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起初,他们对中国家具并没有产生“袭用”的想法,只是单纯的欣赏。深圳大学家具设计研究所所长唐开军介绍,当时的西方人认为“中国的一些大型框架非常精雕细作,但是这种精致的表现手法,不是为了展示或炫耀,而是为了保存及耐用,可以传子传孙”。

    一直到17世纪中期,欧洲的家具制作领域才开始刮起一股中国风。西方的商人为了迎合当时西方上流社会的审美需求,开始把中国的家具带回国,一方面供西方家具工匠们进行模仿制作,另一方面让西方的家具设计师进行有选择地吸收设计。

    也正是因为这一时期受到中国家具风格的影响,西方家具中较多使用的直角逐渐被弯腿取代。有的甚至吸收了中国龙爪抓珍珠图案的形式,变化为现在著名的爪抓球底足。后来,这样的形式又反过来被中国运用,在中国的家具行业中流行。

    刘传俊说,中国古典家具对西方家具设计的影响很大,“只要是做家具设计的人,不会忽略中国古典家具这块瑰宝的意义。”

    除了汉斯·瓦格纳以外,英国著名家具设计托马斯·齐宾代尔是另一位不得不提的西方人物。18世纪中期,为了设计新的家具,齐宾代尔专门对中国的古典家具进行研究,并从中吸取了很多设计元素。他从仿制中国古典家具开始,把明式回纹格子木雕图案与英国的家具风格融入到本民族的家具制作中,设计出很多带有中国味道的家具,在中外家具设计史上创造了不朽的成就。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