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保观念走俏家居企业推货爱打“健康牌”\进境原木质量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详细内容

环保观念走俏家居企业推货爱打“健康牌”\进境原木质量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时间:2020-10-25     人气:1244     来源:     作者:
概述: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国内定制家居业取得长足发展,知名品牌迅速崛起,消费者的关注焦点逐渐从实用、价格转向设计、环保、健康、时尚等元素,家居卖场对进驻品牌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高端市场的消费者更加关注家居产品的安全与环保问题,因此,多个家居......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国内定制家居业取得长足发展,知名品牌迅速崛起,消费者的关注焦点逐渐从实用、价格转向设计、环保、健康、时尚等元素,家居卖场对进驻品牌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高端市场的消费者更加关注家居产品的安全与环保问题,因此,多个家居企业顺应潮流推出了主打“健康牌”的相关产品。
据有关资料调查显示,非环保型家居产品主要是游离甲醛释放量和苯系物(苯,二甲苯)超标危及消费者的人身健康,而这两类物质主要来自劣质人造板和劣质油漆。而绿色环保家居是指基本上不散发出有害物质的家居产品。该产品有益于使用者的健康,没有对人体毒害和伤害的隐患,在生产设计过程中有严格的尺寸标准,按照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
业内认为,绿色环保家居的标准应该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考量。首先是板材,因为家具环保性能主要体现在板材上,好的板材甲醛含量特别低。而板材主要分3种,E2级是符合国内标准,甲醛含量为10毫克—30毫克/100克;E1级是符合欧洲标准,甲醛含量小于等于9毫克/100克,E0级是最环保的世界顶级标准,甲醛含量小于等于3毫克/100克。如果有条件一定要选择E1级以上的,环保性能更好一些。其次从饰面上,好的企业所用的板材饰面比较耐磨耐划且不褪色。差的饰面则耐磨性不够,3—6个月以后会逐渐褪色,产生黄变效应。
在建造绿色环保家居的道路上,于2015年1月1日实施的新环保法掀起了家居行业的“绿色革命”。不少家居企业致力推广绿色环保家居的概念,让环保家居的建设变得“名副其实”。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消费者越来越接受和认可“绿色环保产品”。

林业有害生物是威胁我国木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每年因此造成的损失高达上千亿元人民币。以山东口岸为例,2014年先后在全国口岸首次截获似混齿小蠹、齿小蠹,并在山东口岸首次截获强大小蠹等检疫性有害生物,入境植物安全形势严峻。近日,山东蓬莱检验检疫局从一批来自新西兰的进境辐射松原木中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长林小蠹,同时截获小蠹幼虫、天牛幼虫等多种有害生物,为入境原木安全再次敲响了警钟。经深入分析,制约进境原木质量安全的主要有以下因素。
一是进口国别因素。山东口岸进口原木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和欧洲、大洋洲等地区。从报检随付单证来看,上述国家均出具符合我国检疫要求的熏蒸证书,证书上熏蒸用药种类及剂量也符合我国强制性规定要求,但在实际检疫中发现,来自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的进境原木疫情检出率较低;来自新西兰的入境原木疫情检出率较高。
二是熏蒸作业规范性因素。通过凳轮现场检疫发现,不同的熏蒸公司作业规范不尽相同。有的国外熏蒸公司存在熏蒸时投药方式粗放简单、应付了事问题,虽然每个船舱投药量符合要求,但药剂集中投放在入孔处,而非在舱内多点投放,加之大多数装载进口原木的船舶舱内无气体强制循环装置,从而导致气化药剂分布不均,影响熏蒸效果。
三是船舶条件因素。对于船舶老旧、气密性不好,如果运输途中不能及时补充投药,势必造成有的船舱药剂浓度不达标,熏蒸效果不理想;对于堆积于船舶甲板上的原木大多在起运地岸上熏蒸,受密封条件限制,熏蒸时不能有效杀死虫卵,因此船甲板上原木幼虫检出比例较高。
四是熏蒸和抵港季节因素。进口原木受熏蒸季节影响较大,对于在始发地冬季进行熏蒸的进口原木,由于作业温度偏低影响药剂扩散,疫情检出率较高。
从近几年检疫实际情况显示,春秋季进境的原木疫情截获率相对较高,冬夏进境原木疫情检出较少,主要原因是大多散装进口原木的国家如新西兰、美国,时令正好与国内相反,春秋温度变化不大比较适合害虫生长发育,冬夏由于海运过程中,环境温度的急剧变化不利于害虫繁育成活。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强化风险分析。针对不同输出国家或地区,多渠道对疫情信息搜集整理,掌握有害生物种类、发生情况及扩散危害,按国别和有害生物类别确定风险级别,从而明确不同输出国检疫处理标准,规范口岸处理方式,提高检疫工作针对性,切实防止有害生物入侵。二是严格检疫程序。加大口岸检疫力度,严把审单关、检疫关和放行关。结合风险分析情况,严格检查熏蒸证书,有针对性对冬季投药原木和进口甲板货物加大检疫力度,对检出植物疫情的入境产品必须在检疫处理合格后实施放行,确保口岸零疫情传入。三是建立官方通报制度。建议加强质检部门与农林部门合作,建立我国官方通报制度,向疫情输出国官方通报不合格进境原木的输出商和熏蒸公司,从而敦促国外熏蒸公司改进作业方法,保证熏蒸效果。对同一国家和地区屡次截获重大植物疫情的原木,建议国家质检总局及时发布警示通报,采取暂停接受相关证书等措施,切实降低有害生物传入风险。
(李文忠于照旭)《中国国门时报》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我国人造板产量于2015年已达286.8百万平米,位居世界第一。然而,因为原料资源有限、未形成规模效应、生产设备老旧、信息化程度不高导致每况愈下。如何快速、低成本地提高人造板的生产效率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企业转型升级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传统人造板工厂痛点频发,亟待转型

    在过去,人造板行业一直以简单粗暴的拼产量为竞争点,而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以国外为主的一些工厂开始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而国内的大多数传统工厂依然停留在设备自动化甚至半自动化阶段,由此带来了很多痛点,严重影响工厂的生产效率及市场竞争力。

    1.设备数据无法实时掌握,生产过程不透明中国传统人造板工厂设备大多都比较陈旧落后,设备与设备、系统、人之间无法进行信息交流,每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联网等技术问题产生的海量数据根本无法实时反馈,仿佛一座座巨大的信息孤岛,如此一来各个生产环节的生产效率、实时库存以及瓶颈环节都不得而知,整个工厂就像一个黑箱一样。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人造板工厂里当单板旋切、刨切的工序一旦出现故障,会直接影响后续木片、刨花的切削工序的正常进行,人造板的生产可能就无法按时交付,给工厂带来信誉和经济上直接的损失。

    2.设备故障无法预测,影响整体生产效率

    工厂的每一台设备就好比一个个体,长时间的运作或者不恰当的操作引起一些小毛病,比如高温、转速过快等形成一些肉眼不可见的设备损害,但是当累积一段时间之后设备就会发生意外停机,整个生产进度都会被影响,导致生产效率下降。

    人造板企业表现最严重的是电气及液压组件故障多,经常造成全线停机,极大影响正常生产进度。当故障发生时,由于一时难以定位故障设备无法及时作出调整,生产线的损失将加倍增加。当设备故障发生之后,其实历史数据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但由于数据搜集和分析难度大,历史数据在传统的人造板企业里几乎没有二次利用的机会,原因相近的意外停机依旧在反复发生,无法避免。

    3.KPI考核难以量化,无法有效激励员工

    一家传统制造工厂,目前而言人和设备的重要性都不容小觑。设备的运行效率是由各种参数决定的,在很多工厂都会有一些KPI考核来激励员工高效工作。但是传统的方式是单靠人员统计出勤率、上班时间等等指标,除了统计方式落后准确性差,最重要的是这些数据并不能真实反应一个工人给工厂带来的价值,激励的标准也难以被员工认可。

    对于工厂来说,如何将数据进行客观统计,让每一个员工与生产产品质量之间的衡量标准公正有效的统计出来,从而为KPI考核提供多维度参考,让员工得到更有说服力的激励。

    工厂转型之路遭遇技术瓶颈

    转型迫在眉睫,但是中国的中小型人造板企业也面临转型的很多难题。首先就是技术问题。

    要想设备能够从信息孤岛变成设备、系统、人互通互联的工厂数字化模式。首先要解决的是将设备联网。对于传统行业陈旧的物理设备而言,接入传感器等感知仪器成为很难攻克的技术难点。如果更换先进的设备联网,其他配套的设备也需要作出改变,比如当传统人造板工厂由于热压机型式的改变,与之相配套的设备也必须改变。一般来说,从多层压机生产线改造成连续平压法生产线,从纤维干燥后到冷却翻板均要与压机配套,原生产线设备只有木片制备和解纤设备可留用,这类技术改造是完全升级式的改造,这对于传统的企业而言又是一个巨额的成本支出。

    所以,工业的转型是一条艰难的路。对于中国中小型传统企业而言,这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大规模或全线设备更新改造信息化,都面临着转型周期长、成本支出高昂的境地,这也成为限制人造板工业发展的“瓶颈”。

    那么人造板行业的转型出路到底在哪里

    工业物联网技术是中国传统工厂转型的福音

    近些年物联网的概念逐渐被大家认知和接受,也在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有了真实的运用。那么物联网究竟是什么?物联网是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将物联网技术和物联网万物互联的理念引入工业领域,就是当前最火热的工业物联网。工业物联网技术以统一的标准接入传统的生产设备、进行信息化改造成为可能,避免了全线更替为新设备的周期长、高昂成本等缺点。借助传感器、智能网关等硬件接入传统设备来采集生产设备的状态、运行和使用情况以及外部环境的相关数据,通过无线、有线等网络协议传输到Ruff物联网智能网关,进行数据筛选和智能分析,将有价值的结果反馈到设备端和终端,设备能自行作出及时的反应,且终端用户也能通过可视化的数据分析结果对设备进行预测性维护及调整,以达到避免意外停机重复发生,设备处于良好运转状态等目的。

    将工业物联网技术和人造板工厂的转型相结合,也让人造板行业出现了一线转机。


    匠意独韵”:—近代广东潮汕传统建筑中的木雕艺术昨日在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藏经阁开展,展出20余件民国时期以“潮汕建筑木雕艺术”为主题的作品。

    潮汕木雕以聚漆贴金的木雕为其特色而传名于世,始于唐代,清代至民国是全盛期。潮汕传统建筑中的木雕装饰是潮汕地区手工业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这次展览主要展示神龛和梁架部分的木雕构件。

    神龛由龛座、龛脚、中盘等组成,饰满金漆木雕和描金漆画,题材以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神话传说为主。金漆木雕为多层镂空通雕,展示着潮汕人的风尚习俗和人

    文精神,其制作技艺之娴熟精湛,令人叹为观止。雀替为传统建筑构件,安装于立柱与横梁的交角处,起加固、装饰作用,常见有鳌鱼、凤凰、花鸟等题材。鳌鱼是潮州木雕中常见的吉祥纹饰,源于鲤鱼跳龙门的神话传说。

    展览由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联合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广州陈氏书院)共同举办,是保国寺“味道·金秋”文化惠民季活动之一。国庆7天长假,保国寺还推出了制作糖画、桂花香囊、品桂花茶、桂花糕等体验活动。糖画尤其受到小朋友的追捧,花卉设计师编成的大小不同的花环最受女同胞青睐。昨天,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接待游客人数已突破五千人次。

    (来源:宁波日报)

    阅读全文
  • 近期,多个城市重度空气污染,部分城市PM2.5“爆表”,严重的雾霾四处肆虐。短时间内河北、广东等多个省市相继出台措施治理环境污染问题,中国人造板行业由此迎来停产限产潮。随着环保督查动真格,环保限产风暴正在席卷全国。

    据了解,11月28日,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入驻广东省进行督察。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督察的重大决策部署,广东向违法排污企业开展,各地掀起“关停整治潮”。在督察的压力下,广东境内,尤其是佛山、中山等地已有不少人造板企业被迫整改、停产,还没停产的企业也声称随时会停产,并呼吁客户及早下单。

    专家表示,人造板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出废气、木屑、粉尘和刺鼻的甲醛气味。人造板生产厂在生产过程中,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粉尘污染,将会带来产生粉尘污染和刺鼻异味,还会影响周围居民的健康生活。“人造板厂只要一生产,木屑、粉尘满天飞,还有刺鼻的甲醛异味,我们都不敢开门窗。”有居民反映,人造板厂主要污染物是木屑、粉尘和有害气体(比如甲醛),虽然说板式家具污染比较小些,但是在加工生产过程还是会产生污染物,所以环保部门才会严查。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近几年监管的疏忽、执法标准不统一、人造板行业不景气和企业主环保观念淡薄等原因,广东的污染也十分严重。这次环保部门强制关停排污企业,也是迫于无奈。因此,建议人造板厂老板一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排污不达标的企业是不可能复产。

    记者在走访佛山人造板市场的过程中了解到,受此次环保停限产的影响,近段时间以来人造板市场正经历着强烈“地震”。有人造板生产厂家向记者表示,此次环保限停产打压力度空前,整个佛山大约400多家人造板厂家,几乎全被敕令整改,工厂因此全部陷入停工状态,大部分工人也提前放假过节。工厂停工给人造板企业所带来的打击无疑是相当巨大的,特别是在现阶段正处于传统旺季的情况下。

    “自今年以来,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疲软,在前十个月的时间里,人造板市场一直处于低谷徘徊的态势。进入11月份之后,在下游家具、装修等行业工作进程不断加快的推动下,人造板市场终于迎来了久违的‘春天’,本想着趁着年底这一波火热的行情多回笼点资金以支付工人的工资及维持企业的正常生产发展,但是环保限产令一出,所有的一切都化为泡影了。”商家无奈地说,“目前佛山仍有少部分人造板厂家在生产运作,但都是偷偷摸摸地生产,产能相当有限,而且这种违规的行为一旦被发现,企业将会面临几十万的罚款,风险相当大。”

    上游人造板生产厂家的停工引发了一连串的“蝴蝶效应”,尤其对与上游厂家直接挂钩的人造板经销商,受到的伤害更为明显。建筑模板专业经销商松江木业的王经理向记者透露,“现阶段恰好是户外基建、楼房等工程最为繁忙的时期,对建筑模板的需求量十分庞大,在前一两个月之前公司就已经接到了大量的订单,然而受到环保停限产令的影响,上游货源供应突然中断,公司因此不得不临时将本地供应商更换为广西供应商(广西省受到的环保停限产令的影响较小),只不过,这样一来运输费用出现上涨,加之由于合作关系不紧密,公司的议价能力偏低,导致建筑模板的成本价格出现了明显的上涨,涨幅1—2元/张左右。但是这样的上涨幅度显然下游采购商是难以接受的,因此公司只得自己消化增加的成本,利润不断被压缩,资金压力逐渐增大,有苦难言。”

    众所周知,人造板厂历来是环保关注的重点对象之一,其产品的甲醛释放量问题一直是下游消费者最为关心和忌惮的,而且鉴于现阶段国内监管制度仍然存在不完善之处,这也就导致众多不符合规范的人造板产品流入消费市场,拉低了人造板的整体质量。而受到这股环保停限产风潮的影响,人造板行业或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有业内人士指出,对于此次的环保停限产行动,虽然对整个人造板行业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冲击,但毋庸置疑的是,此次行动的更大意义在于对人造板行业进行重新的洗牌,继而淘汰掉部分小的、不符合规范的、产能落后的厂家,只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安全环保的作业才能迎来转机和持久的发展,这对未来人造板整体质量的提升将是十分有用的。

    当然,对于消费者而言,消费安全及环境得到进一步保障,但涨价潮来袭,洗牌后的消费市场,由于生产商生产成本大幅上涨,消费品被倒逼涨价,年前及年后选购价格的确会有较大差价,同样的产品,价格或将会因为时间的差异大幅上涨,还未选购这些大件商品的消费者,提前选购尚可省一笔多余开支。



    ?喀麦隆商业消息:-OpenTimberPortal(OTP),这是2019年8月29日在雅温得推出的一个平台的名称,旨在向买家提供喀麦隆森林的可追溯性信息。该项目历时12个月,耗资5900万欧元,由欧盟、英国和美国资助。
    另外,据官方消息透露,目前在该国经营的大约50家木材出口商中,只有15家已经公布了经营信息。此平台的建立,更加有利于木材的合法出口。其实,非法采伐的存在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木材生产国的森林管理和执法不力,也有林产品消费国市场需求的刺激。因此,打击非法采伐及相关贸易是需要木材生产国和消费国的政府、企业和非政府机构多方参与的一个国际性合作。
    喀麦隆此举如果能顺利实施并推进,这将推动其国家企业企业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在更广阔的空间里进行林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对促进森林资源的合法、可持续经营利用及相关贸易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