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保整治后的东阳红木产业竟是这样\漆木家具鉴赏难“唯柴是论”太片面?
详细内容

环保整治后的东阳红木产业竟是这样\漆木家具鉴赏难“唯柴是论”太片面?

时间:2020-10-25     人气:1259     来源:     作者:
概述:东阳是全国红木家具重要产区,年产值超200亿元,从业人员10余万人。随着行业的发展壮大,产业结构“低小散”、环境污染、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逐渐成为制约产业转型发展的瓶颈。自去年8月开始,东阳对红木产业进行环保整治。很多红木家具厂开始投入资金安......

东阳是全国红木家具重要产区,年产值超200亿元,从业人员10余万人。随着行业的发展壮大,产业结构“低小散”、环境污染、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逐渐成为制约产业转型发展的瓶颈。

自去年8月开始,东阳对红木产业进行环保整治。很多红木家具厂开始投入资金安装了水帘墙等环保装置,有些厂实现了废气零排放。



近期,六大卷20册的《故宫博物院藏明清家具全集》出版,当中,不少明清宫廷髹漆家具为首次曝光。事实上,早在明万历以前,漆木家具一直是中国家具的主流,随着紫檀、黄花梨等硬木家具风靡以后,漆木家具的“统治”地位才被撼动。而近些年来,在家具收藏界,漆木家具也日益受到行家们的追捧,甚至出现了“唯柴是论”的倾向。那么,收藏界对漆木家具的认知为何会晚于硬木家具?漆木家具有什么样的工艺特点?在收藏上又该如何讲究?请看业界专家深度剖析。

早期高端漆木家具

曾遭“灭绝性买光”

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出现了漆几、漆案等家具形态,发展到宋元,髹漆工艺进一步成熟。髹漆工艺最初是为了保护木材、防虫防潮,后来才逐渐向家具装饰工艺发展。

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主席团主席邓雪松告诉记者,漆木家具之所以要上漆,一方面是因为木材的硬度不够,为免遭虫蛀以及潮损腐朽,需要用髹漆与披麻挂灰等工艺进行保护;另外一方面,与黄花梨、小叶紫檀等名贵硬木材质均源于国外不同,漆木家具的材质多为就地取材,例如楠木、榆木、榉木、柏木等。受制于木材纹理的可观赏性以及木性的品质局限,再加上当时的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漆木家具的描绘装饰大为风行并逐渐发展成熟。出现了雕漆、描金漆、堆灰、填漆、戗金、款彩、嵌螺钿等多种高难度装饰,漆木家具的色彩日益纷呈。

是漆木家具还是名贵硬木家具的材质好?站在家具文化与艺术的角度来看,没有所谓最好的材质,只有一种材质根据自身的局限与优势逐渐发展演变为一套独具魅力和成熟的家具艺术形式,才是最好的。黄花梨纹理如飞瀑流云极具欣赏性,所以明式家具以造型设计的精妙和线条的装饰为主;小叶紫檀色深纹密,纹理隐而不现,因此紫檀宫廷家具以面的雕刻装饰为主,这些都是材质与表现形式的统一。漆木家具以髹漆装饰工艺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故而,漆木家具工艺水准的高低在漆木家具的收藏中就具有独特的意义。

收藏家蒋念慈表示,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人在中国收古董家具,最早搜罗的是精工细作的中国宫廷式漆木家具,收无可收之后才转向硬木家具。“当时,很多中国的宫廷式漆木家具被运到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再转运欧美。现在,国内很难看到三四米高的明清漆木屏风,但那时候的欧美上等家庭,基本都会有一两件。上世纪80年代以前,西方拍卖市场上出现的中国家具,也以此拍卖价格为高。我们看35年前的拍卖纪录,很多康熙年间的屏风比现在还贵。”

因此,蒋念慈认为,在清末民国初,流落民间的高端漆木家具,可谓“被西方人灭绝性地买光”。1921年,第一本有关中国家具的图录在法国出版,书名为《中国家具》(2013年北京故宫出版社将此书翻译再版,更名为《法国旧藏中国家具实例》),其所收录的59件中国家具,几乎全是漆木家具,尤以宫廷风格的大漆家具最为突出。从中可以看出,康熙时期也是漆木家具制作的重要阶段,这时的宫廷家具或官作家具,结构上承明式简朴风格,但装饰趋于华丽,所见多以折枝花卉、缠枝花等装饰结构部件,这一风格延续到乾隆早期。

“现在,大家收漆木家具,就是以康熙年间的为重,而以永宣(明代永乐、宣德)的剔红剔黑为至高追求。永宣时期的漆器,就是小盒子,今天也是可遇不可求了。最近在香港地区的古董展上,一张黑漆嵌螺钿酒桌,上有红漆‘大明万历’的落款,标价就是近千万元。至于乾隆以后的漆木家具,在藏家眼里,则是无法登堂入室的。”

民间漆木家具风格粗犷有张力

不过,在邓雪松看来,中国古代宫廷式漆木家具的形态跟大多数行家所谈的漆木家具,是不同的。“明清宫廷式漆木家具富丽典雅,虽然是漆木家具的工艺和材质,但与名贵硬木家具的审美倾向日趋接近,例如清代宫廷黑漆描金嵌螺钿的宝座与一张雕西番莲花纹的小叶紫檀宝座,在审美风格上其实是相同的,都走向了繁美富丽,只是装饰方法、工艺上有所不同。因此,宫廷式漆木家具是与上层贵族锦衣玉食的生活相呼应的,与民间漆木家具的那种原生态的粗犷鲜活,雄浑朴拙完全不同。”

邓雪松认为,明式黄花梨家具代表了精英文化,而大多数漆木家具则对应了民间或民俗文化,这是两者本质的区别。

中国历史上的精英阶层,主要是文人士大夫以及统治阶层,他们所使用的器物、赏玩的情趣和民间迥然不同。从家具形式上划分,无论是黄花梨家具还是紫檀家具,都有着非常鲜明的使用群体:像黄花梨家具,主要是由明代文人士大夫阶层所推动和创造的;清式紫檀家具对应的则是宫廷和达官贵人;而广式老红酸枝家具,对应的是商贾大众。

“当然,所有的精英文化产生都是以民间文化为母体的,都依赖于民间文化这一方沃土。民间文化进一步发展、升华,最后才出现了精英文化。因此,无论是从出现的历史阶段、覆盖的群体以及风格的多变性上看,漆木家具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和硬木家具没有高低之分,只是代表了不同的家具艺术风格和生活需求。中国传统精英文化中缺少孔武有力、雄浑张扬的一面,更多的是典雅、高洁、飘逸,这在明式家具含蓄典雅的整体面貌中展现得非常清楚。那么,很显然,这种雅致含蓄只代表了文人文化的特点,不足以覆盖整个中国的文化精神。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战火绵延,内平叛乱,外拓疆土,可见文治武功历来是并存发展的。漆木家具更多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这一面,所以民间漆木家具用料不吝其重,做工不厌其繁,造型厚拙,游刀落斧大气利落,整体风格粗犷雄浑,这些特点虽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审美状态所接纳的,却同样是中国民族性的一部分,不可或缺。”

但由于民间漆木家具烙印了更多的地域文化,以及鲜明的“原生态”中国风格,特别粗犷鲜活,也增加了其走向国际、在更大范围内被理解的难度。因此,这一类的漆木家具,目前主要停留在国内行家之间交易,不像黄花梨、紫檀家具那样成为国际藏家的硬通货。邓雪松说:“譬如山西家具,可比作陕北民歌,这种明显的地域性,既是其亮点,也是其制约,能够让人猎奇与观看,却很难获得文化价值上的认同。中国传统器物文明今天能够真正征服世界的,一是瓷器,二是明式家具。就明式家具而言,因为其极简设计暗合了西方包豪斯设计体系下推崇的现代风格,具备今人所喜爱的造型艺术特点,因此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接受。”

漆木家具浩如烟海还未形成体系研究

那么,对于中国家具藏家来说,民间风味浓烈的漆木家具,有哪些欣赏价值?

邓雪松告诉记者,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般喜欢古代漆木家具的藏家,很少会喜欢新的漆木家具。假如我们能够穿越到数百年前,见识这些漆木家具初生时的“真身”,就会发现其风格整体上偏向富丽浓艳。特别是民间的漆木家具会更显浓妆艳抹,因为它的产生本来就是迎合广泛市井、市民阶层的。而经过岁月磨砺,漆艺本身产生了人工无法达到的各种审美肌理。例如“蛇腹断纹”:老漆掉了以后,出现像蛇肚下面一块一块、斑斑驳驳的纹理,就很有看头;或者家具上的漆有些部位已脱落,有些部位还被包裹着,有些已经风化,有些则是变色了,这都会让漆木家具看起来古意盎然,充满视觉美感。“斑斑驳驳中,底下出现了螺钿,出现了描金,这种丰富的视觉效果,是明式家具的简约性难以比拟的。我们都知道,明式黄花梨家具的审美性主要包括两点:一是材质之美,二是造型之美。黄花梨本身所产生的肌理感,无外乎近于透明的、像玉一样光滑的包浆,木材本身的纹理是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改易的,从视觉欣赏的多变性上看,不如漆木家具。”

另外,从民间艺术中挑精华很难,但民间艺术中一旦出现精品,那必定是横空出世的,其生命张力、饱满程度和原创性远远高于精英艺术。因为精英艺术已经高度程式化,虽然发展得很成熟,却不免显得僵化。最好的漆木家具,处于临界状态,既保持了民间工艺的粗犷,又向硬木家具的典雅性观望,这是一种格外引人入胜的状态。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不少漆木家具收藏家也出现了“唯柴是论”的倾向,认为玩柴木家具比玩硬木家具更有修养、更上档次、更显格调,把漆木家具的收藏价值片面化。“其实,并非所有斑驳的东西就一定古雅,并非所有经过时间历练的东西就是历史精华。对漆木家具的了解和欣赏,需要比硬木家具更多的眼力和鉴赏力。就像我们说的,欣赏抽象画和欣赏具象画哪个更难?无疑抽象画更难。能够看懂波洛克作品的人为数并不多。假如我们放四张波洛克的画作给人们欣赏,让大家从中选出最有艺术价值的一张,恐怕90%的人都会选错,因为抽象的审美更加需要对形式和意味的敏感。”邓雪松表示。

另外,不管是中国传统家具的研究者,还是收藏漆木家具的人,目前国内对漆木家具的真正艺术价值、艺术体现,还没有成体系的研究。不像硬木家具,此前王世襄已经从工艺、结构等方面为其进行了完整的划分,设立了标准。漆木家具浩如烟海,就像蒋念慈所说的,是一个“看不到海岸线的汪洋”,要出现这样的体系、标准,还需假以很长时日,所以在选择和评判上更加难。

邓雪松还指出,其实,当代无论是硬木家具收藏热潮的兴起,还是漆木家具收藏热潮的暗涌,无奈之处在于,这些潮流都不是传统文化复兴带来的艺术繁荣,而是商业文明推动的结果,因此,炒作性比较强。“现在的漆木家具行家,以前基本都是收硬木家具的。转向漆木家具,有可能是欣赏口味的转变,也有可能是出于无奈:好的硬木家具越来越少,价格也非常昂贵了,收不到。”邓雪松说。

Tips:髹漆工艺小知识

剔红:

剔红是雕漆技法中的一种,做法是先在器物胎骨上涂数层红漆积累,使漆达到一定厚度并在软干状态时雕刻出花纹。漆赖画而显,画赖漆而存,并产生立体的浮雕效果,极尽华美。

嵌螺钿:

嵌螺钿是一种用在漆器上的装饰工艺,取材于各种贝壳色泽光华最佳的部位,再将其分层剥离和裁制后镶嵌于漆器之上作为装饰。有的还会制成人物花草鸟兽等形象,色彩斑斓,晶亮夺目。

戗金:

髹漆工艺技法之一,即先在器物表面按照设计好的图案阴刻出花纹,然后再在阴纹内打金胶,上金粉,使之成为金色的花纹。戗金工艺,虽为点缀性装饰,但能为家具增色不少。

描彩漆:

又称描漆,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在一色漆地上,用多种色漆描绘花纹,纹图多样,花纹飘逸;还有一种叫漆画,是在一色漆地上用另一种色漆描绘花纹,色彩单纯洁净。

描金:

就是在单色漆地上加描金花纹,其中黑漆地最常见,其次是朱漆地或紫漆地。

点翠:

点翠原是一项汉族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用点翠工艺制作出的首饰,光泽感好,色彩鲜艳,而且永不褪色。以此工艺装饰髹漆家具,自有一种绮丽拙朴之美。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环保大革命来袭,木材板材私营企业、民营企业苦不堪言!按照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案件办理要求,全国各地高度重视迅速响应,认真调查处置环境污染投诉,抓紧督办立行立改,确保件件有着落、有回音。那么,环保整治到现在,各地进展如何呢?
    京津冀
    通过3个月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强化督查行动,已经在这一区域核查出17.6万家散乱污企业。环保部督查组在京津冀地区发现了大量的散乱污集群,有的是延绵几公里的木材加工集群,有的是污染遮天蔽日的小水泥加工集群。为完成今年PM2.5年均浓度需要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的目标,下半年压力很大,促使政府进一步加大防控力度。第四批中央环保督察即将于7月底启动,关停限产措施使得工业企业加快改造。
    江苏沭阳
    全县共梳理排查出“十小”企业20家,主要分布在扎下、茆圩、南湖等6个乡镇(街道)。沭阳县督查室会同县“263”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现场督查、通报、电视曝光表态等手段,督促相关乡镇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置方案,采取强有力措施,依法对辖区“十小”企业相关设备进行彻底清除、取缔。
    严格落实“五个彻底”要求,即彻底断电断水、彻底捣毁生产设备、彻底清理厂房、彻底没收生产原材料、彻底没收产品,完成了辖区内“十小”企业取缔工作。
    山东临沂
    临沂市级环保督查兰山区关停取缔非法企业55家,拟立案处罚环境违法行为30起,处罚金额151万元,行政约谈3人,通报批评13人,责任追究1人。督察期间,兰山区上下同发力,共向体现了环保工作的“兰山力度”,共计向市环境保护督察组报送档案材料6批136项242盒2185件,共接听信访举报106个。
    河北廊坊
    5月10日,环保部通报廊坊市文安县旧木方模板企业集群环境污染严重,约2000家旧木方模板企业和塑料加工企业中,大部分厂区环境脏乱,配套环保设施简陋,要求廊坊市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文安县旧木方模板企业集群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加大治理力度,加强执法监管,对存在的问题做到查处到位,整改到位,公开到位,接受社会监督,有关督办事项须于今年10月底前完成。
    福建
    4月24日起,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福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环境保护督察,时间之长、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福建省从上到下迅速行动起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联合行动,有力解决百姓身边突出的环境问题。
    截至10日18时,中央环保督察组移交地方及省直部门办理的1683件信访件,已办结693件,完成41.2%;已立案处罚380家,责令整改1295起,累计罚款1643.5万元,立案侦查25起,行政拘留11人,刑事拘留2人,约谈312人,追责230人。
    广东
    省环境保护厅26日称,在7月14日至7月20日进行的第七批次督查中,9个督查组共督查企业(单位)336家,检查发现存在环保问题企业(单位)211家,建议立案企业(单位)90家,分别占总检查企业数的63.8%、26.8%。
    被督查地市环保部门高度重视督查组交办案件,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积极调查处理,及时跟进整改进度。截至7月20日,已立案568宗,其中,限产停产161宗,查封扣押56宗,移送行政拘留8宗,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3宗,取缔关闭38宗。
    广西贵港
    贵港市强力推进木材加工企业环境污染整治,污染整治将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6月底前,各县(市、区)政府按环保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制定印发整治的具体方案,市工信、环保、林业、质监等相关部门按照《贵港市集中开展木材加工企业环境污染专项大整治行动方案》落实各自职责;
    第二阶段,7月份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联合市环保、林业部门联合实施现场督查检查,责令有关单位进行整改;
    第三阶段,各县(市、区)政府依法依规对违法企业进行严厉处罚。10月1日前务必彻底完成木材加工企业环境污染治理,达到环保有关排放标准。
    广西南宁
    7月25日,自治区环保厅第三督查组到南宁市开展“督政治污除隐患”督查工作。
    据了解,自2016年11月17日中央环保督察组向自治区正式反馈意见以来,南宁市高度重视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迅速行动,扎实开展整改工作,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根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及自治区整改方案,南宁市涉及的问题共有五个大类7个问题,目前已有3个问题已按要求基本完成整改(其中2个问题已进行整改情况公开和申请验收销号),有4个问题正按计划推进整改。
    环保“五步法”
    第一步是督查,即督查人员到现场发现问题。
    第二步是交办,涉及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问题,由环保部给当地政府发文件正式交办,即“记上了账、挂上了单”。
    第三步是巡查,环保部各司局派人巡查各地政府“挂的单”是否完成,进度如何?
    第四步是约谈,若巡查中发现治理进度缓慢、整改不力,环保部将约谈地方政府有关领导。约谈后,环保部还将再派人“回头看”。
    第五步则是专项督察,对于仍然“无动于衷”的地方,还将启动“机动式”“点穴式”的中央专项督察,追责到人,以保证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来源:中国林产工业协会)

    “花了30多万元买的一套红木家具,眼瞅着要不回来了!”时女士非常着急。2013年,她在一家家具城购买了一套红木家具,由于当时自家新房正在装修,因此就先将家具寄存在商家。谁想等房子装修好了再去拉家具时,却发现那家商铺关门了。

    时女士告诉记者,2013年她到该家具城一层,进了一家专营红木家具的店铺,店名叫“国粹”。当时她看中了包括桌椅、床、柜子等一整套红木家具,售价为33.2万元。购买时签了付清全款的合同,她当时就付了全款。“这家店铺的老板姓张,我的交易是通过店内一位姓路的女士完成的。”在交钱时,时女士反复叮嘱,家里装修耗时很长,恐怕不能很快拉走这套家具。于是,时女士订购的家具便一直储藏在商铺的仓库里。

    去年下半年,新家装修完工,时女士再来取家具的时候,却吃了闭门羹——“国粹”关门了。询问得知,这家店铺已经撤店。出现问题后,时女士发现,虽然店不在了,但那家店里姓路的员工仍然在这家家具城,但她已经不再是“国粹”的员工,去了别的商家。

    “我的家具到底该找谁要?”时女士说,她找到这位姓路的员工,但对方说已经和“国粹”没有关系了。时女士又联系上了“国粹”那位姓张的总负责人,对方却支支吾吾,只说让她等等。最后时女士还找了该家具城,再三协调后,至今仍没有实质性进展。

    该家具城客服于先生对记者说,“国粹”已经撤店,厂子在河北大成,其负责人欠了外债,在当地也有官司,当地法院已经冻结了他的货物。“我现在也多次联系他们的负责人,寻求解决办法,您再等等。”

    阅读全文
  • 东阳是全国红木家具重要产区,现有木雕红木企业2000余家,年产值超200亿元,从业人员10余万人。随着行业的发展壮大,产业结构“低小散”、环境污染、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逐渐成为制约产业转型发展的瓶颈。
    自去年8月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浙江以来,东阳市将环保整治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好整治,并以环保整治工作为突破口,倒逼木雕红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做大做强,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确保环保整治取得实效,东阳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分重点区域组建工作指导组开展集中攻坚,并树立环保整治标杆企业,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在“破”的过程中,东阳综合考虑企业的规模、效益等,分类施策,通过规范提升愿意承担社会责任、有发展条件的企业,坚决关停不依法纳税、无法达到环保和安全生产要求、浪费社会资源的企业,实现主体变强、产业升级的目标。
    同时,东阳今年拟通过政府资金、社会资本、银行融资等多元投入,利用低效用地和闲置土地,高标准谋划建设小微产业园10个以上,重点引导治污型、高税型、成长型、创新型小微企业入园发展,完善配套扶持政策与入园项目负面清单和企业评价体系,规范园区产业、环保、能耗、投资强度等管理,推动红木企业规范、集聚发展。
    东阳还将建立长效机制,打好环保整治组合拳,建立智慧监管平台,推动整个行业更有序、更高水平发展,打造全国红木家具生产制造示范基地。

    据柬埔寨媒体《金边邮报》phnompenhpost记者亚历桑德罗·马拉奇·萨颂(alessandromarazzisassoon)2018年3月28日报道,来自柬埔寨国家银行的一系列季度报告引发了政府禁止木材出口的问题关注,因为它们(报告)表明,去年从该国出口的锯材总价值超过500万美元。

    本月(2018年3月)早些时候,柬埔寨方面发布的最新报告使用了来自海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报告称,2017年最后三个月锯材出口价值为78万美元。结合本年度以前报告的数字:锯材被称为“出口总额的主要组成部分”:柬埔寨锯材出口总额达201亿瑞尔(约合522万美元)。

    这一数字与去年(2017年)2月非政府组织森林趋势(foresttrends)报告中显示柬埔寨对越南去年(是指2016年)锯材出口总价值为1.73亿美元的数据形成鲜明对比。尽管非政府组织森林趋势确实从越南海关总署获得了这些信息,但柬埔寨环境部将这些数据视为非官方结果,因为它并非直接来自越南政府。另一家非政府组织环境调查署(eia)制作的类似数据也受到质疑。

    柬埔寨环境部发言人萨索培(saosopheap)在周二(2018年3月27日)的意见征求会上,主导了对农业部的询问调查,但未得到回应,并且要求商务部和国家银行进行统计数据澄清的呼吁也没有得到答复。

    根据环境调查署(eia)的资深森林活动家加戈·瓦德雷(jagowadley)的说法,柬埔寨禁止未加工原木出口的规定被认为是普遍的,而暂停出口锯枋木的规定可能只适用于对越南。他说,后者的文件很难能得到,这个指令似乎直接来自柬埔寨首相洪森(hunsen)。“因此,可能会有一些合法的木材出口到其他国家的市场,而不是越南,理论上这可能是nbc(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正在报道的,”瓦德雷说。

    在之前给《邮报》thepost的一封电子邮件中,瓦德雷注意到柬埔寨环境部一再拒绝考虑他们的统计数据,并请该部审查数据。“如果柬埔寨不信任环境调查署(eia),但实际上是试图查看越南官方进口的证据,他们应该向越南询问数据。或者他们应该问我们。他们没有这样做表明他们不想看到证据,”他写道。

    同样,森林趋势(foresttrends)在越南的高级政策分析员苏福春(t?phúcxuan)在上个月(2018年2月)的一封电子邮件中注释到了他们的组织与老挝和越南政府之间现有的合作以及在遏制非法木材贸易方面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如果柬埔寨有强烈的政治意愿,柬埔寨政府可以遵循老挝政府的方针,我相信这会起作用,”他说。


    阅读全文
  • 分享